第一篇: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四方台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富裕和谐的古镇,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确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产业优势、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加快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设施化发展进程,为构建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村庄、新机制和新农民的“六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政府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教育和引导农民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实事求是、循序不渐进的原则。根据村屯实际情况,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
(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的原则。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建设和局部改造相结合,建设生态型、文化型、节能型、民俗型、旅游型等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农村。
(四)坚持整章建制、规范操作的原则。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意识,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乡村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真正做到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
(五)坚持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科学编制村(屯)发展规划,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教育、村屯管理内容,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任务目标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建设。建设与村屯规模、布局高度协调的农村路网体系。实现试点村(欢喜岭、丰林、兴胜村)所在屯和向外通道全部实现硬质化,非试点村的重点屯(组)环路实现硬质化。其它屯(组)实现道路平整,沙石化。
2、排水建设。试点村全部实现村屯排水明渠或暗排硬质化。非试点村要实现村屯排水通畅,确保路面、路沟无积水。
3、住房建设。试点村农民住房基本实现砖瓦化,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危房和泥草房改造步伐。
4、饮水建设。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达标。
5、栅栏建设。试点村所在地的屯(组)沿路两侧全部实现统一栅栏。其他屯(组)主街要实现榆树墙子全面覆盖。非试点村的重点屯(组)主街两侧要全部栽植榆树墙子,实现一次成活、成型。
6、场所建设。试点村要修建办公室、阅览室、会议室、活动室和农民学校(可统一使用)。有条件的村要辟建休闲娱乐广场。
(二)绿化、美化建设。
1、护村林建设。改选试点村100延长米以内护村林带,消除病死林木,形成完整的护村林。
2、风景林。试点村所在地及休闲娱乐广场周围种植风景林。
3、甬道美化。试点村和非试点村的重点屯(组)所在地住户甬道绿化藤廊面积达到总面积的30%。
4、街道绿化。试点村硬质化道路两侧和非试点村的重点屯(组)主街道两侧要全面实现栽种花草。
5、乡村美化。全镇实现硬质化道路和“村村通”道路两侧栽植护路林,路肩栽种花草(扫帚梅),要求林带、路肩、路沟、美化带不准有杂草,整齐化一,确保真正实现绿化美化香化的效果,努力打造我镇新农村建设靓丽环路风景线。
(三)环境整治
1、设固定垃圾场。试点村内设立固定垃圾堆放点,各村要实现距村500米外设固定垃圾场,定期清运,做到村中、屯边、路口无垃圾。
2、搞好五改四清。改造危房,消除主街道两侧猪圈和厕所,推广清洁能源灶,试点村实现无垃圾、无污泥、无粪便、夫柴草垛。
3、健全环境管理制度。试点村设专人管理镇村屯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四)民主管理方面
1、建立民主管理机构。完善民主理事、民主理材、民主决策的民主管理机构和群众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
2、制定村规定民约。完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制度。
3、设立公开栏。完善村务政务财务公开设施中,规范程序,及时公开。
4、开展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加强班子“五好”(班长带头作用好、农民群众反映好)和党员“三强”(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建设,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5、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计划。组织农民开展“六学”(学文化知识、政策法律、农业技术、做工技能、民间手艺、经营本领)活动,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库,促进培训就业一体化。
6、开展文明户创评活动。利用文明户创评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建立文明新风理事会,制定文明公约,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7、创新农村管理方式。探索农村管理长效机制,实现镇村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新农村建设连续性。
(五)资金投入方面
1、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投入,扩大社会各界捐赠范围,加大部门扶助新农村建设力度。
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出资出劳,加强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享受“以奖代补”资金的试点村,按工程项目实际投资额,村级组织和农户投入资金要匹配到位。
3、建立资金预决算制。完善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程项目预决算制度,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开制、招标制、审核制。
(六)发展规划方面
1、制定村屯布局长期规划。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制定村屯长期建设规划。
2、制定产业布局长期规划。制定产业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突出的中期产业发展规划。
3、制定建设项目布局近期规划。规划田、林、路、沟、桥和水、电、花、草以及居住区、工业区、养殖区、休闲娱乐广场、农贸市场的建设布局,编制完成村庄建设规划。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镇政府成立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党群书记为逼组长,以包村班子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办),具体负责全镇新农村建设检查指导和督办。各村要成立相应组织,同时,实行包村领导责任制,包村领导是所包村的主要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村长是第一责任人。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自学性。及时总结新农村建设的好的思路、好经验和好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管理,严格考核
一是今年严格目标考核办法,严格兑现工资奖惩,对试点村和非试点村的重点屯(组)完成绿化、美化达标的挂村三职干部工资和资金行双挂各1000元。对完成任务指标的严格兑现奖惩,同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二是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和督办新农村建设工作,采取一段一指导、一段一检查、一段一验收,一项一兑现的办法,严格考核兑现工资奖惩。
中共绥化市北林区四方台镇委员会
二0一0年四月十三日
第二篇:四方台小城镇建设经验材料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提升百年古镇档次和品位
北林区四方台镇
近年来,我们四方台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区委二届三次全委会关于打造“百年古镇、滨北重镇”的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科学规划,积极筹资,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全力加大建设开发力度,实施了大规模整体改造,有效提升了中心集镇的承载力、聚合力和影响力,使百年古镇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立足优势,高起点编制规划。四方台镇是1952年由国务院批准的建制镇,具有独特的交通优势、商贸优势、文化优势及人文古迹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式发展,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区委二届三次会议后,我们按照上级打造特色化、现代化小城镇的要求,在提高四方台镇建设标准和开发水平上下功夫,出资12万元,聘请省规划设计院对我镇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突出“合理布局,基础先行,综合开发,产业支撑”,重点规划了“一城四区”,即:全力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强商贸物流区、工业开发区、旅游观光区和特色农业区建设。在完善小城镇功能方面,我们重配套、重格调、重特色,进行了精心设计,并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有序建设,重点实施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工程、商品房开发工程
1和环境改造工程,着力把我镇建设成为功能齐备、环境优美,有文化、有品位、有活力的现代化中心集镇。
2、多元投资,高标准配套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积极争取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广泛动员激活社会资金,破解建设资金短缺瓶颈,3年来共投入资金2127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人居工程建设,形成了大规模开发、高水平建设的新格局,促进了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先后投入资金1275万元,对镇内道路、上下水、绿化、广场、路灯、步道板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高标准规划建设。铺设白色路面1800延长米,砂石道路完好率达100%;改造上下水6000延长米;植树1万株;建绿地5000平方米;栽榆树墙2000延长米;建面积为7000平方米的站前广场一处;安装路灯120盏;铺设步道板
2.6万平方米。在商品房开发建设上,我们针对四方台镇住房条件较差、建筑用地少这一特点,本着谁开发、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了商品房开发五年建设规划。目前,共引进社会资金2亿元,开发商品房建设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标准小区达到了5个。今年我们还将开发建设8栋、约5万平方米的商品楼。之所以取得这样良好的效果,缘于在开发建设初期,政府着力解决了两大难题:一是电力和用水供应不足问题,我们由主抓乡企的领导出面,配合开发商协调农电部门对四方台镇中心区的用电进行增容,共增315千伏安变压器3台;协调
自来水公司铺设专门管线3000延长米。二是动迁难的问题,一部分钉子户借开发商品楼之机谋取暴利,一座普通的小草房要出了每平方米1万多元的天价,动迁工作曾一度陷入僵局。我们便组织机关干部和街道干部反复做工作,但局面仍不见好转,最后我们考虑到商品房建设工程群众非常支持的优势,采取了由动迁范围的群众去做钉子户的工作,打人民战争,并取得了扎实成效。2008年开发建设的7500平方米商品房,当年销售一空,至此掀起了商品房开发建设的高潮。
3、强化措施,高效能实施管理。尽管四方台镇属于建制镇,但城区内的农业户还较多,特别是近两年来外地农业人口大量涌入,进一步加大了环境卫生管理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抓,强化了管理力量,健全了管理制度,创新了管理方式,极大提高了工作质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环境管理工作体系。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街道干部、城建助理和监察大队深入抓工作落实的工作领导体系,进一步理顺了主抓领导、分管领导与街道干部、城建助理和监察大队的工作关系和工作职责。在具体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处理矛盾纠纷,我们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所有人员走向街头现场办公,确保矛盾处理不过夜,有效提高了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效率。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工作中,我们切身感到推进环境改善既不是单独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自觉参与,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实
效,保持长久。为此,我们本着人民城镇人民建、人民城镇为人民的指导思想,从抓宣传、抓引导入手,全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文明水平。近几年,我们共印发城镇建设、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等传单1万余份,与镇内居民、企事业单位等部门鉴定“门前三包”责任书5000余份,并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组织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镇机关干部、城管干部和街道干部分别深入四个居民委和各个居民小组进行入户宣传。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宣传,广大居民主动参与、自觉遵守镇规民约的意识明显增强,自我保洁、相互监督的良好行为已日渐养成。三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将城镇环卫大队,由原来的2人增至现在的11人,以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做到死看死守,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将清扫工队伍,由过去的19人,增至现在的23人,人员工资由原来的月均220元调到月工资500元,并将工作方式由过去的一天上道一次变为现在的全天候上道,实行分路段承包,明确责任,实现了全镇环境卫生无缝覆盖。同时,我们又配备了5台垃圾车,与镇内各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居民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状,做到了全民参与、专业化管理,确保了垃圾日产日清、街路全天保洁。
尽管我们在小城镇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乡镇比,仍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要按照上级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为把四方台这座“百年古镇”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平安、文明富
裕的现代化集镇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推进牧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从2006年3月起,在全 镇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现根据省市县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村容村 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家家户户发展经济项目为支撑,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 村建设活动,实现“四通”,即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实施“五 改”,即实施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做到“五有”,即做到有组织网络、有建设规划、有文化体育场所、有垃圾处理场、有禽畜饲养栏;达到“五 化”,即乡村环境建设要达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建设“五好”,即在加强牧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方面,做到建设一个好班子、选准一条发展好 路子、培养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兴办一个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切实履行牧农村公共事务管理 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牧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牧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牧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牧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 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在新牧农 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 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 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三、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1、目标任务
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镇牧农村中开展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 文明村镇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五新一好”(新村镇、新产业、新农民、新经济组 织、新风貌和好班子)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总体目标是: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力量,发扬优势,力 争实现村村通油路和有线广播电视,并率先在所有村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与县城
整体发展规划接轨;率先在全镇牧农村完成“三清三改”;率先在牧农民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现代化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5年的努力,全镇80%以 上的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 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治安秩序良好”的文明村镇标准。同时达到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牧农村面 貌大改观,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的目标。具体目标要求是:
——建设新牧农村。全面开展村规划设计工作,三年内完成全部村庄的总体规划 编制;引导牧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房;规划区内新建的 民房,要求设计美观,格调鲜明,特别要设计一些独具一格且有艺术性的民居,不搞简单的整齐划
一、千房一面;建立和完善村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体育以及 供电、电视、电信等配套设施建设,使所有村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 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发展新产业。加快调整牧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准牧农业、生态牧农
业、品牌牧农业、创汇牧农业;实施优势发展战略,各村要根据当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 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着力培育做强2-3个牧农业支柱产业,提升牧农业产 业化水平;将产业发展与改水改厕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沼-菜”等生态牧 农业模式,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高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育新牧农民。推进“牧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务工牧农民和产 业牧农民,实现全镇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牧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 牧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 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促进我镇新牧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 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牧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划”和“民办、民管、民
营、民受益”的原则,发育、壮大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牧农民提供产前、产 中、产后服务;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建立 起覆盖牧农业产业的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做到主导产业有协会或专业合作 社,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新品 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
——塑造新风貌。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整体推进 精神文明建设。从今年起在全镇各村全面开展群众性“三清”活动,所有村部所 在地做到辖区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彻底改变牧农村“脏乱差”现象,明年底力争90%以上的村达到“三清”要求;按照“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分类 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要求,扎实有效开展“三改”工作,选择一两个 重点村开展“三改”试点工作,今年内重点村全面完成“三改”任务,今后每年 完成三分之一村落的“三改”任务,5年内力争90%的村庄基本达到道路硬化、庭 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的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 育,组织牧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牧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牧农民 救助体系;村公共设施配套,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正常开展,牧农民就医、就学方便,病残孤寡牧农民生产生活有保障。
——创建好班子。将新牧农村建设列为“三项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继续创新 和深化“双培双带”活动。把“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 点的新牧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要以新牧农 村建设工作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执政能力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能力的建设,着力提高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新牧农村建设中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把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 活动与新牧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牧农村党员在新牧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2、实施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 路和“一个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的目标,我镇新牧农村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㈠启动阶段(2006年)。开展新牧农村建设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动员群众积极 参与;扎实开展2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创建示范工作,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科学指导、重点突破;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镇13个村全面开展“三清”工作;组织开展全村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全镇85%以上的自然村落完成规划编制。
㈡实施阶段(2007年-2009年)。大力推进村组建设,建成一批“规划科学、布 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文明村;全面完成所有村庄的“三 清三改”;全面完成全镇和村组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一批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到主导产业均成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 社;实现80%以上的牧农村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 能,培育一批新型务工牧农民和产业牧农民。
㈢提高发展阶段(2010年)。统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90%以上的村庄完成“三清三改”,基本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 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要求,90%以上的牧农村适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word.org.cn90%以上的农业主导产业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90%以上的村镇有若干农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市场优势突出,创建 一批全面达标的文明村镇,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
四、工作措施
1、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否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群众工作,对搞好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各村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抓人头,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牧农村建设,尤其是村容村貌整治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在前一阶段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迅速掀起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
2、强化责任,明确奖惩。各村、相关站所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密切配 合,通力协作。各村要把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相关站所要充分担负起责任,做好指导工作。
3、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好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是进一步贯彻“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关心牧农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 求,与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广大镇村干部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顺利完成任务。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社会主义新牧农村 建设中发挥先进性,为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建功立业。
第四篇:大桥镇建设新农村实施方案
大政【2011】55号
大桥镇二○一一土地整治安置点
及试点村建设实施意见
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
根据定政办[2011]39号文件精神,为扎实推进我镇安置点建设,结合定远县《2011年“美丽乡村、田园社区”建设行动计划任务书》,现就我镇二○一一土地整治安置点及试点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理念,加快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整合各方资源,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土地置换后新的集中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实施“美丽乡村、田园社区”行动计划,均衡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
目标任务
1、原居民区以“四清四改”为切入点,打造试点村新形象,加强示范点环境卫生整洁,美化村容村貌,努力改变村庄脏乱差现状。全面开展以家前屋后、公共场所清垃圾、清杂草、清污水、清路障为主要内容的“四清”工作。在此基础上,适时分期分批开展示范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的“四改”工作,并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积极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庭院清洁卫生;开展村庄绿化。村庄整治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动农民自己动手。
2、土地整治安置点建设。一要科学编制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以构建新农村新社区为目标,从便利生产生活、美化绿化环境、保护节约耕地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确定规划目标和建设标准;二要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合理布点和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田园社区卫生整洁,主要道路硬化,沟塘整齐,村内环境逐步美化。积极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卫生;三要加强环境整治,逐步改变村容村貌。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保持庭院清洁卫生,路巷整洁干净,同步配套建设养殖小区,确保农民零星养殖有场所,避免人畜混居,努力实现庭院净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粪便处理无害化。实施措施
1、加强领导。镇调整充实新农村和土地整治安置点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全镇新农村和土地整治安置点建设,把新农村示范点和土地整治安置点建设当作新农村和土地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出成效。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各自分工层层抓落实,务必于今年十二月十日前完成两项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2、广泛宣传。采取召开群众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切实做到新农村示范工程和土地整治安置点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不断推进新农村和土地整治安置点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3、加大投入。在农户自愿投入的基础上,镇财政每年将加大对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我镇新农村和土地整治安置点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定远县大桥镇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第五篇: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推进牧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从2006年3月起,在全镇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现根据省市县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
为突破口,以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家家户户发展经济项目为支撑,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实现“四通”,即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实施“五改”,即实施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做到“五有”,即做到有组织网络、有建设规划、有文化体育场所、有垃圾处理场、有禽畜饲养栏;达到“五化”,即乡村环境建设要达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建设“五好”,即在加强牧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方面,做到建设一个好班子、选准一条发展好路子、培养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兴办一个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切实履行牧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牧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牧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牧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牧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在新牧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三、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1、目标任务
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镇牧农村中开展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镇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五新一好”(新村镇、新产业、新农民、新经济组织、新风貌和好班子)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总体目标是: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力量,发扬优势,力争实现村村通油路和有线广播电视,并率先在所有村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与县城整体发展规划接轨;率先在全镇牧农村完成“三清三改”;率先在牧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现代化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5年的努力,全镇80以上的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治安秩序良好”的文明村镇标准。同时达到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牧农村面貌大改观,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的目标。
具体目标要求是:
——建设新牧农村。全面开展村规划设计工作,三年内完成全部村庄的总体规划编制;引导牧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房;规划区内新建的民房,要求设计美观,格调鲜明,特别要设计一些独具一格且有艺术性的民居,不搞简单的整齐划
一、千房一面;建立和完善村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体育以及供电、电视、电信等配套设施建设,使所有村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发展新产业。加快调整牧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准牧农业、生态牧农业、品牌牧农业、创汇牧农业;实施优势发展战略,各村要根据当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着力培育做强2-3个牧农业支柱产业,提升牧农业产业化水平;将产业发展与改水改厕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沼-菜”等生态牧农业模式,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高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育新牧农民。推进“牧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务工牧农民和产业牧农民,实现全镇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牧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牧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我镇新牧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牧农民。
——组建新经济组织。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划”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发育、壮大
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建立起覆盖牧农业产业的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做到主导产业有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
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
——塑造新风貌。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今年起在全镇各村全面开展群众性“三清”活动,所有村部所在地做到辖区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彻底改变牧农村“脏乱差”现象,明年底力争90以上的村达到“三清”要求;按照“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要求,扎实有效开展“三改”工作,选择一两个重点村开展“三改”试点工作,今年内重点村全面完成“三改”任务,今后每年完成三分之一村落的“三改”任务,5年内力争90的村庄基本达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的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牧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牧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牧农民救助体系;村公共设施配套,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正常开展,牧农民就医、就学方便,病残孤寡牧农民生产生活有保障。
——创建好班子。将新牧农村建设列为“三项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继续创新和深化“双培双带”活动。把“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牧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要以新牧农村建设工作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执政能力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建设,着力提高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新牧农村建设中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把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新牧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牧农村党员在新牧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2、实施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和“一个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的目标,我镇新牧农村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㈠启动阶段(2006年)。开展新牧农村建设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扎实开展2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创建示范工作,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科学指导、重点突破;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镇13个村全面开展“三清”工作;组织开展全村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全镇85%以上的自然村落完成规划编制。
㈡实施阶段(2007年-2009年)。大力推进村组建设,建成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文明村;全面完成所有村庄的“三清三改”;全面完成全镇和村组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一批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到主导产业均成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实现80以上的牧农村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育一批新型务工牧农民和产业牧农民。
㈢提高发展阶段(2010年)。统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90以上的村庄完成“三清三改”,基本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要求,90以上的牧农村适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wenmi114.com90以上的农业主导产业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90以上的村镇有若干农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市场优势突出,创建一批全面达标的文明村镇,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措施
1、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否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群众工作,对搞好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各村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抓人头,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牧农村建设,尤其是村容村貌整治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在前一阶段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迅速掀起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
2、强化责任,明确奖惩。各村、相关站所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村要把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相关站所要充分担负起责任,做好指导工作。
3、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好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是进一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关心牧农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与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广大镇村干部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顺利完成任务。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中发挥先进性,为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