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急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2 18:1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应急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应急管理制度》。

第一篇:学校应急管理制度

XX学校应急管理制度

为保障全校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正常的教学、生活和工作的稳定,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应急管理制度。

1、应急值班领导成员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按照学校的安全预案和应急方案、值日工作制度,坚守岗位,贯彻有效的防范措施,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严守值班时间,到岗后要及时做好签到、交接、了解学校情况,掌握相关信息等工作;

3、要按时巡视校园,处理值班期间的相关事务,发现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按相关程序进行汇报或处置,结束时要做好值班的情况反馈;

4、应急值班领导小组成员要保持24小时的通信畅通无阻;

5、应急值班人员遵循首发处理为主,当事件发生或预见到可能发生时,按程序、按规定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严格遵守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分工要求,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分组负责,反应及时,采取主动,加强合作,措施果断,把事故减少至最低。

6、应急办公室电话:XX

第二篇: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严格执行。

3、配备必要的、充足的、有效的安全设施,确保学校的安全运营。

4、教学设备要建立完整的维修、保养制度,有专人专职负责。

5、加强安全检查,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营。

6、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工作档案,每次检查要填写检查档案,检查的原始记录由负责人员签字存档。

7、公共区域、室内项目要设置安全通道,时刻保持畅通。场内通风良好,室内有明显的安全疏散标志、应急照明、紧急疏散学生的通道,确保学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8、学校准备紧急救护材料,为学生进行一般性突发病痛的处理和救护。

9、遇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时,在采取及时救助的同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10、保卫人员的职责范围:负责维护活动保证治安秩序、负责疏导学生、保持通道畅通安全、负责打击制止流氓、盗窃等犯罪活动及不法分子的破坏捣乱、遇到上述情况要及时通知派出所,保护好现场,由民警同志处理。

11、紧急情况或突发性事件要做好学生的疏散工作。打开所有通道、安全门,室内项目要及时将学生疏散到室外。

12、各部门要保持通讯设施如:对讲机、手机、电话、广播等处于良好状态,随时保持通讯联络,有问题要及时通报办公室,以便及时解决。

办公室电话: 派出所电话:

15、建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应急预案

1、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医务人员应立即前往事故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护。

2、发生重大火灾时,及时启动应急方案,并及时切断电源,疏散学生。以学生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迅速将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积极参与灭火工作并保护好现场。

3、突然发生停电时,工作人员要及时通知游客进行宣传和疏导,及时启动应急方案,让学生有秩序的撤离到安全地带。

4、发生以上事件,在救助的同时要维护好秩序,保护好现场,及时上报公司办公室及安保。

北京中鹏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三篇: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汇编

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汇 编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15

一、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

二、学校安全检查制度 3

三、学校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制度 3

四、学校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3

五、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3

六、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制度 3

七、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3

八、学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3

九、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制度 3

十、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

十一、学校电、气、火、水安全管理制度 3

十二、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3

十三、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

十四、学校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3

十五、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3

十六、学校宿舍安全管理制度 3

十七、学校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3

十八、学校低年级学生、幼儿接送安全管理制度 3

十九、学校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3

二十、学校安全经费保障制度 3

二十一、学校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3

二十二、学校安全管理规定 44

二十三、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46

二十四、防汛、防雷电制度 49

二十五、学校体育安全工作制度 52

二十六、领导带班及教师轮流值日制度 53

二十七、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54

第二部分 学校应急预案 3

第一篇 学校综合应急预案 3总 则 3事故风险描述 5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预警及信息报告 3应急响应 3信息公开 3后期处置 3保障措施 3应急预案管理 3

第二篇 学校专项应急预案 3

一、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3

二、踩踏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3

三、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

四、大型活动专项应急预案 3

五、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 3

六、传染病防控专项应急预案 3

七、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3

八、外来侵害(反恐)紧急预案 113

第三篇 学校现场处置方案 3

一、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

二、学生溺水现场处置方案 3

第四篇《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132

第一部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一、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学校应将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校师生培训计划。

(二)制作安全宣传栏、安全专刊,策划编印消防、交通、治安等安全宣传标语、宣传画并粘贴。

(三)落实“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学校安全教育周”和“消防安全宣传日”等专项教育活动。

(四)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1.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学校组织法制副校(园)长(辅导员)及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举办对全校的安全教育课(讲座);

3.新聘教师及其他岗位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五)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内容:

1.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不少于40小时的任职资格培训,获得培训合格证书,方可上岗工作;

2.分管安全副校(园)长、安全管理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10小时的安全知识培训。

(六)学校应对各岗位相关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食堂工作人员、校医、校车驾驶人员、设备设施维护人员等特殊岗位人员需持证上岗。

(七)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认真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按学期制定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并分年段、分内容、分时段组织实施。

(八)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二、学校安全检查制度

(一)成立安全检查小组,由校(园)长担任组长,定期对学校安全检查;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寒暑假分别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相关专项安全检查。

(二)安全管理人员对校园进行网格区域划分,落实网格人清单化周检查,并落实“一个台账、三个清单”,负责学校消防设备设施、“三防”安全检查。

(三)各处室主任及功能室负责人组织人员对管辖区域进行日常、节假日安全检查。

(四)各班主任为本班级第一责任人,每日对所在班级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五)重点检查校舍、食堂、校门口、校车、消防设施、活动场所、电脑机房、实验操作室等部位;

(六)建立安全检查台账,对查出隐患要详细记录并提出整改意见,检查记录要有相关负责人签字。

(七)对整改不了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三、学校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制度

(一)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由校(园)长担任组长,每学期开学前组织对学校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每月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方案,明确目的、范围,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登记建档。

(二)隐患排查内容:

1.各类设施设备有无隐患,隐患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通道楼梯照明和应急照明、消防车通道、消防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3.水电气火使用有无违章情况;

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5.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6.安保、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7.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的情况;

8.校车安全情况。

(三)填写隐患排查记录表,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在记录上签字,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

(四)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五)学校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四、学校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一)组织全校性大型活动(社会实践、运动会、春游、秋游、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参观访问等)要制定活动方案(计划、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并经校领导审阅签字同意后报送教管室备案;10人以上集体外出活动需报上级部门审批后备案,通过方可实施;超过200人校外大型活动,按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报活动所在地公安机关批准。

(二)活动开始前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并以书面形式将活动详细信息告知监护人。

(三)组织学生到校外集体活动事前应勘察活动场所,对活动场所、行进路线、交通工具、设施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并准备常用药物和应急物品。

(四)活动应有具体责任人,并按照每班至少两人的数额安排教职员工全程陪护和管理。

(五)活动来往的交通工具应向专业运输部门租用,遵守乘车、乘船安全要求,行前对交通工具进行检修,并签订交通安全协议,不得超员。

(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责任人要处理及时,并及时上报学校主要领导。

(七)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火灾扑救等有危险性活动。

五、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一)建立以校(园)长为组长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小组,配备专(兼)职校车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校车安全管理。

(二)校车应取得《校车许可证》。

(三)应建立车辆检查维修制度、驾驶人及随车照管人员岗位操作规程和行为规范等。

(四)应与校车提供方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与乘车学生监护人签订乘车安全协议。

(五)校车应当配备随车照管人员负责维护车内秩序和保障上下车学生的安全,接送学生40名以上的校车应配备2名随车照管人员。

(六)校车必须确保一人一座,禁止站立;严格按照规定路线、时间行驶,在规定站点停靠。

(七)校车驾驶员应取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校车驾驶资格。凡有酗酒、嗜赌史及心理障碍等精神疾患者,不得担任校车驾驶员。学校要预防和坚决制止校车驾驶员酒后开车、疲劳驾车、超载超速和车辆带病上路等不安全行为,一经发现要协助有关部门严肃查处。

(八)确定每辆校车学生乘载数。要根据校车核载人数以及学生居住地分布等情况,确定每一辆校车乘载人数,填写具体乘车学生名册。

(九)校车应当半年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十)配备逃生锤、干粉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并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位置。

(十一)学校应建立车辆、驾驶人及随车照管人员管理台账,建立车辆安全档案、乘车学生信息档案。

(十二)学校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并记录:

1.定期召开校车安全例会,研究校车管理和安全运行对策;

2.定期对随车照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知识;

3.对驾驶员定期进行行车安全教育,教育培训应有文字记载;

4.对学生进行校车安全乘坐知识和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技能培训。

(十三)制定校车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

六、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制度

(一)建立学校与辖区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宣传文化监管、卫生等相关执法部门组成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席工作机制,定期磋商、通报校园周边地区治安情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定。

(二)配合公安机关加强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

(三)配合工商管理、建设、公安等部门对学校周边企业及建筑工程的执法检查。

(四)配合交通、公安、建设等部门依法在学校门前道路设置规范的交通警示标志,施划人行横线,根据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减速带、过街天桥等设施。

(五)配合文化监管、工商管理、派出所等部门依法禁止在学校周围200米范围内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六)配合新闻出版、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法取缔学校周边兜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

(七)配合卫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周边饮食单位卫生状况进行监督。

(八)学校值班室应存有相关执法部门的报警电话,发现校园周边乱设摊点、出售色情书刊、音像制品,学校门前乱停乱放车辆以及有人在校园周边寻衅滋事的,及时与执法部门取得联系,消除校园周边安全隐患。

七、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一)发生以下学生伤害事故需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1.学生伤害情形不严重但涉及学生面广并且可能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

2.可能导致学生残疾,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

3.集体食物中毒,失火、垮塌造成学生伤害的;

4.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寻衅滋事造成学生伤害的;

5.无论何种原因造成学生死亡的。

(二)发生伤害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救助受伤人员并上报教育系统和相关部门,除了口头报告,还应在24小时内做出书面报告,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三)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它应当报告事项。

(四)学校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学校负责人不得在事故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五)学校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采取急救措施,防止伤情扩大,学校无法处置时,应当及时送往医疗机构救治并报告相关部门;

2.将学校人身伤害事故信息告知监护人,按有关规定向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进行事故调查;

3.保护事故现场,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取证等工作。

(五)组成有学校负责人、法制副校(园)长、安全辅导员、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小组,初步确定学校负有赔偿责任的,学校可以与受害学生监护人协商解决事故的赔偿事宜,学校无责任的可按照自愿、可能、适当的原则资助医药费。

八、学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师生安全、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交通安全、体育设施安全、大型活动安全等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对于出现重大责任事故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有领导责任。

(二)校(园)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副校(园)长和分管具体工作的人员负直接责任。

(三)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因责任心不强或玩忽职守造成的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四)应急组织相关人员应明确职责,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由于职责不明确导致事故扩大,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班主任对于本班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负有直接不可推卸的责任。任课教师对在上课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六)电工必须定期检查校内用电设施,确保学校正常、安全用电。对于因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要追究其直接责任。

(七)学校食堂管理员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负责,对于因工作失误发生的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八)上述条款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记过、赔偿、不进职、不聘、开除、报上级批准撤职或者开除公职等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由相关执法部门追究责任。

九、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制度

(一)应急预案编制

1.学校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组长由校(园)长担任。

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2.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2.2.结合学校、部门的实际情况;

2.3.结合学校、部门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2.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2.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2.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学校、部门的应急工作要求;

2.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2.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深圳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结合学校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4.学校应急预案体系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二)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经内部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由校(园)长签发。

(三)应急预案备案

学校应当向接受备案的上级部门,领取备案登记证明。

(四)应急预案实施

1.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教育,普及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2.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3.应急预案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记录并归档。

4.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配备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5.发生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

(五)应急演练

1、学校应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2、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十、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应建立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划定防火责任区域,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二)学校应成立义务消防队,并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能力。

(三)学校应足量配置消防器材,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识和应急照明设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所有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四)学校应将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库房、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等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五)安全管理人员、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日常防火巡查,节假日、活动日加强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

(六)禁止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使用明火。明火作业需经学校负责人批准,并办理动火证,落实消防措施。

(七)拉接临时电源线须经安全部门审核批准。

(八)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对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专(兼)职消防管理员等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岗位培训;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专项培训。

(九)学校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及时消除,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

十一、学校电、气、火、水安全管理制度

(一)用电安全

1.学校用电线路的铺设,必须达到国家建设规范和电业部门的要求。

2.学校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按照《电力技术规则》安装和维修电气设备线路,不得离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建立健全检修保养制度,对学校用电线路、用电保护器和电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更换老化、淘汰的用电线路、用电保护器和电器设备,消除电器使用隐患。

4.用电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用电要求。教职工、学生宿舍不得使用电饭锅、热得快、电炉子等大功率电器,不超负荷使用电器。任何场所不得私接、乱拉电线,安装插座、乱开电源阀门,在宿舍、办公室、教室等场合必须做到人走电断。

5.教育学生安全用电,不得手摸、湿手触碰灯头、开关、插座及其电器金属外壳。非电工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配电房和其他配电间乱动电气设备。

6.学校室内外用电线路一律穿管保护,选用合格保险丝,严禁用铜铝铁丝代替。

7.临时用电必须审批。

(二)用气安全

1.相关人员要掌握正确使用燃气的方法。

2.要用专用橡胶管连接灶具,并定期检查,防止橡皮管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3.液化气钢瓶、天然气管道附近,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使用完液化气和天然气后,必须将液化气钢瓶、天然气管道阀门及灶具开关全部关闭。

(三)用火安全

1.未经学校批准,全体师生禁止在校内使用明火。

2.在办公、教学区域、学生宿舍等公众聚集场所,严禁使用石油液化气炉、煤油炉、酒精炉、蜡烛等危险燃具。

3.上实验课需使用明火时,必须有教师在场,并向学生讲解用火防火注意事项。

4.食堂使用明火时,柴油要远离火源,灭火器要放在灶房明显易拿位置以备急需。

5.施工动用明火作业必须经过审批。电焊、气割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使用要求,有明火、火花等要彻底熄灭、处理完毕才可离岗。

(四)用水安全

1.学校用水管道布局要合理,定期检查及维修水管、接头、水龙头等。

2.学校直饮水应有卫生许可证,并定期请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水质检测。

3.学校要建立直饮水卫生管理制度,并安排体检合格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管理。水源管理人员每年须进行体检,合格方能上岗。

4.学校直饮水水源周围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且距离厕所、垃圾堆等污染源30米以上。

十二、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使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二)严格落实校门口安全值勤制度。在学生上、下学的集中时间,必须有师生佩戴袖章值勤,疏导交通,监督学生按交通规则行走,并做好值班记录。

(三)学校要建立并落实学生上学、放学主要路段巡查制度。在学校门口路段安排专人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对学生在路上的交通规则遵守情况进行巡查。

(四)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如学生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应立即送医院及时抢救,并责任落实到人。

(五)行人出入安全管理

1.进出校门要听从值日师生或门卫指挥。

2.行人在道路行走或上下楼梯应靠右行走,不得在道路或楼梯上嬉逐打闹,不得滑溜楼梯。穿越校内道路应注意来往车辆、行人,以免发生碰撞。

3.集会、出操、到功能室或运动场上课要听从体育老师或带队老师统一指挥,按顺序列队进退场,行进中要避免拥挤,不得喧哗和推撞。

(六)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管理

1.非本校公务用车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学校,经许可进入学校的公务用车和运送学校所需物资的车辆,必须办理进校登记手续,方可进入学校。

2.校门口和校内的主要道路上应设置减速和限速标志。在重要路段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减速垫。划好各类行车标线保证校内外道路交通规范有序。

3.校内行驶车辆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并主动避让行人,不得鸣笛、超载、超车,遵守学校交通标志。

4.教职员工自用车辆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停放在学校指定停车场,并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5.门卫负责校内交通管理,并在上学放学时间维持校门口交通秩序,疏导接送学生车辆,保证学生进出通道畅通安全。

6.严禁使用校车以外的车辆接送学生。

(七)严格对非机动车的管理

1.进入学校内的非机动车实行统一停放管理。电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统一停放到指定的车棚、场地,严禁乱停乱放。

2.出入校门时,骑车人须下车推行,防止撞人。

3.不准二人以上共乘自行车、电动车,不准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十三、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应取得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二)食堂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督促食堂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训,在取得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确保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

(三)食堂内外环境整洁,定期大扫除并做好记录。食堂配备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相适应的冷藏冷冻、清洗消毒、更衣洗手装置,以及有效的防虫害、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废弃物容器等设施设备。

(四)食品库房保持整洁、干燥、通风、透气,食品贮存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根据贮存条件的不同,必要时设冷冻(藏)库;定期检查清理超期、变质食品及原料,严禁存放有毒有害、非食用品及个人生活用品等,食品库房不得住人。

(五)食堂建立健全物资采购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健全完善采购记录,采购食品须到有合法资质的经营单位购进,按规定索取并留存供货商的相关许可证、供货清单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大宗食品原辅料要定点采购,禁止采购“三无”食品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须做到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六)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须在操作前洗手并消毒;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食品处理区和食品库房。售饭、菜必须戴上清洁的手套、口罩。

(七)肉类、蔬菜、水产品须分池(盆)清洁、分案切配,严格做到生、熟用刀、板等工具分开,标识分明。

(八)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

(九)餐用具须做到每餐使用后及时洗净、消毒,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十)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十一)积极开展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

(十二)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十三)学校内的食品经营场所,应当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或相应的营业执照,不得无证、照或超范围经营。

十四、学校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施工作业审批

1.现场施工作业、临时用电、动火作业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方可作业。

2.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报请学校审批。特别危险的施工作业须经安全技术论证报请安全副校(园)长批准。

3.有作业禁忌症人员、生理缺陷、劳动纪律差、喝酒及有不良心理状态等人员,不准直接从事危险作业。

(二)施工作业现场管理

1.施工作业前应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

2.临时电源箱要有接地及漏电保护开关,电线要穿管保护。

3.施工作业使用设备、设施、工具、原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定。

4.作业现场内应整洁,道路畅通,应设置相应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施工工地要与学校教学区、师生活动区隔离,不得在隔离区以外的地方堆放建筑材料、杂物等。

5.施工作业现场应有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6.施工车辆进出校门或在学校内行驶时必须慢行,上课期间不得鸣号,不得在学校内随意停放。

7.施工作业完工后应对现场整理。由学校进行验收。

十五、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教学用的危险化学药品必须贮藏在专用室、柜内,并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存放,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

(二)危险化学品室、柜,必须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

(三)危险化学品室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黄沙等,学校主管领导和专管人员要定期检查,节假日安排值班时,要把危险化学品室列为重点防范区。

(四)定期对化学危险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并核对库存量,务使账物一致。

(五)学生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实验中危险化学品的遗弃及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

(六)教师领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填写危险化学品领用单,由专管人员和教师送取,不得让学生代替。

(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出现问题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如实报告不得隐瞒。

(八)危险化学品储存严格实行双人双匙管理。

十六、学校宿舍安全管理制度

1.严禁使用电炉、电发热管、电热褥、电热棒、不合格的电器产品。

2.严禁私接电源和插座、私按床头灯、改动电气线路。

3.宿舍内严禁存放和带入易燃易爆物品;宿舍内点燃蚊香应远离易燃物品,底下应用金属或玻璃容器垫底。

4.安全用电做到人离电关,严禁用电设备带电待机;严禁在电线、照明设备上悬挂装饰物品等。

5.宿舍阳台、窗台严禁摆放洗刷用品、花盆等杂物;严禁高空抛物;遇风雨天气,在风雨来临之前必须关锁好门窗。

6.宿舍不得使用“黑煤气”。

7.严禁在宿舍存放管制刀具、从事赌博等不良活动、闲杂人员进入宿舍。

8.宿舍必须设置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消防设施器材。

9.不得堵塞、占用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必须保持畅通。

10.学校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所有人员必须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会组织人员疏散。每学期组织一次宿舍防火疏散演习。

十七、学校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应建立24小时门卫值班制度。门卫人员要严守岗位,衣冠整洁(统一制服),不得误岗、漏岗、擅自离岗,不得在门卫室看书看报、玩游戏、睡觉等。学校值班门卫必须对学校教学楼、宿舍楼、行政楼等各区域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现象、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上报或报警。

(二)在交接班时,当值门卫必须与接班门卫做好交接,确认上一班有无安全事故,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当值门卫对上课期间离校的学生必须检查放行单,并确认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身份后方可放行。

(四)校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学校。门卫对来访人员必须进行核实,做好有效证件验证和来访登记方可进入学校。

(五)门卫应严禁危险物品(如易燃易爆品、管制刀具)以及小动物、大功率电器等带入学校。

(六)经常检查门卫室的通讯设备,报警视频监控装置,防暴物品等,确保其完好有效。如发生故障必须马上报告。

(七)门卫对夜间离校学生需查验放行条。

(八)严格按规定时间开关大门。禁止校门口聚集闹事、斗殴等。应维护门卫室内外及周边的安全秩序和环境卫生。

十八、学校低年级学生、幼儿接送安全管理制度

(一)家长在规定时间没来接学生、幼儿的,由老师在校门口看护等待半小时,半小时后还没有家长来接的,学生、幼儿在门卫室等候。

(二)家长不能亲自到校而委托他人接学生、幼儿的,班主任要询问清楚,并让被接学生、幼儿进行确认后,才能让受委托人签字后将学生、幼儿接走,同时班主任要做好相关记录。

(三)班主任应坚持到本班学生、幼儿全部被接走后再离校。晚离校1小时以上的学生、幼儿可交给门卫室值班保安,告知家长到门卫室接学生、幼儿,并履行签字手续。不得擅自将晚离校学生、幼儿交给无关人员。

(四)学校和家长应签订安全责任书。

(五)学生、幼儿在校期间,不准私自离开学校。

(六)家长不得随意到校将学生、幼儿带出学校,如有事情必须经过班主任老师同意并开具放行条,出校门时须将放行条交保安存档,否则一律不予放行。

十九、学校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一)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对缺席的同学查明去向,并及时向班主任老师通报,安全工作应实行任课教师包课堂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三)实验课教师,要对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实验,先讲实验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处理安全事故的必要知识;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的示范和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四)体育课穿着衣服要宽松,应穿着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身上不要佩戴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及其他尖利或硬质物品。在开展剧烈运动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准备,避免肌肉、韧带拉伤。

(五)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十、学校安全经费保障制度

(一)设立学校安全经费,并列入经费预算。安全经费主要用于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安全设施、设备和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费用。

(二)各处室在年终做好下年安全经费预算并报学校,学校根据情况在下年初做好全年安全经费预算并落实。

(三)建立安全经费审批制度,确保安全经费落到实处。

(四)学校对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可给予一定的安全工作专项奖。

(五)学校应保证安全工作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和投入。

二十一、学校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一)组织学生定期体检,掌握学生健康状况,编制学生健康档案。

(二)发现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等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妥善处理,及时报告,不瞒报、不谎报,确保不在校内大面积流行。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常见病和传染病的认识,做到学校、卫生部门和家庭共同协作,群防群治。

(四)加强体育锻炼和合理的营养膳食,增强学生体质增加抵抗力。

(五)教育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减少疾病传播途径。

(六)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2小时内报告。

(七)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6小时内报告。

(八)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在24小时内报告。

(九)发生疫情的学校要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所需资料,落实有关措施,控制疫情;执行政府必要时下达的停课行政决定。

二十二、学生安全管理规定

一、上学和放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行人靠右走,横过马路走人行道,走路、过铁路要小心,横路要当心。不准涉水过河。不准骑车带人,不准骑快车比赛,不准单手、脱手、并排、搭肩、搭机动车。遇到交叉路口、拐弯处等要减速缓行。不准追、爬、栏、阻各种车辆。不准在马路上玩耍逗留,要按时上学和放学。

二、不乱买乱吃变质有异常的食物,不买流动摊贩、无证副食店的食品。不喝不干净的水,防止细菌感染和食物中毒。口中不含硬物。

三、不准私自拉线接电,不能用金属异物插入插座。发现学校有漏电、脱落、短路、起火等情况及时报告老师和学校,不可擅自操作处理。

四、不带不玩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就寝后私自外出。

五、不准爬车、爬墙、爬树、爬栏杆和从较高处跳下。不准在护栏旁互相推拉,不准骑在护栏和窗台上面玩耍,搞卫生擦玻璃、黑板要特别注意安全,谨防摔下来发生伤害事故。

六、不准追逐打闹,不准拉帮结派、持器械从事暴力活动,不准玩不正当的恶作剧和游戏。

七、不准到危房、变压电器、高压电线下、油库、建筑工地、汽车旁边、井边、河边、塘边、火边等危险地带逗留玩耍。

九、上学期间不准擅自离校,有事外出要请假,学生自行组织活动,事先要报告班主任或学校领导、老师。要善于识别陌生人哄骗。尽量不与陌生人交谈,更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馈赠”的食物和物品。

九、不准进“三室两厅一吧”,即卡拉OK室、电游室、桌球室和放像厅、营业性舞厅、网吧,严禁搞赌博活动和观看色情淫秽录像和歌舞表演。

十、不准乱掷乱抛东西,不准玩火药、弹弓、玩具子弹枪、尖器利器和摔炮。

十一、参加大型活动以及上下阶梯要小心慢行,不准跳跃上下台阶,不故意追赶、拥挤、推撞他人。

十二、参加体育等活动,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活动中正确使用体育器械,不准私自玩弄有危险性的体育器械。训练铅球、铁饼、标枪等投掷项目时,其他人要远离投掷区观看,在没有教师维持秩序的情况下,不得随意乱投。在跳马、跳箱、单杠、双杠、爬杆、爬梯等器械上,一定要有人在场保护,不可单独无组织乱来,更不准在上面行走,嬉闹。

十三、做实验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防止触电、酸碱腐蚀、气体爆炸,严禁从实验室带走危险化学药品。如遇突发安全事故,应及时报告教师和学校。

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为了认真作好防“溺水”教育宣传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学校

二、组织机构:

为了有效地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班子其他成员及各班主任

1、宣传教育组:

组 长:

成 员:班子其他成员及各班主任

职 责:接收上级文件及时送领导指示,及时传达文件、会议精神、接听电话、记录,收集材料、编拟方案,出专栏、简报等进行正面宣传教育。

2、应急处理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一旦发生事故,接报后马上赶赴现场,指导协助急救,协调学校、家长、村的关系,做好上报及善后处理工作。

四、措施与方法:

1、学校必须按照上级的文件要求和安全工作制度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强调学生做到,无经学校的许可,老师的带领下,不到水库、池塘、溪流中去洗澡游泳。

2、每天的导护教师应负责巡查看管好学生,每节课任课教师都应负责点名,发现可疑情况马上向学校、家长反馈,查其学生缺席的原因,采取各项措施防堵溺水事故的发生。

3、假如要带领学生外出游泳时要做好以下教育工作:

(1)不去活动中禁止的水域游泳。(2)饭后或激烈运动后,不立即下水游泳。(3)下水游泳前要做准备运动。(4)在冷水中游泳时,须慢慢入水,并有意控制呼吸,以减少冷水对身体的影响。(5)游泳不可太疲劳,要注意不断上岸休息。(6)激烈游泳后,应在水中放松,调节好呼吸后再出水。(7)不在天然游泳场跳水,以免出现撞、碰伤。(8)不在水中打闹、相互追逐,更不准做恶作剧。碰撞了别人后不要马上离开,要观察对方情况,肯定无事后才可离开。(9)出现头晕、恶心、冷颤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出水。(10)游泳上岸后,应淋浴,并马上擦干身体、穿衣保暖。

4、假如遇到有人溺水时的施救办法:

(1)当自己的同伴或其他人溺水时,必须马上呼救,向就近的人们求救,再向家长和学校报告。绝不许看到有人溺水,而自己害怕跑开,又不喊不叫不说,造成严重的后果。

(2)施救时应注意从其背部拉住腋窝托出,不要被溺水的人紧抱缠身。救上岸后,使其头部下垂,压其背部,将其口内或腹内水排出。至无水外溢为止。若溺水者休克,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对于过分紧张挣扎的溺者,应避免被其拖住,如被抓、抱,则应迅速、果断地解脱,再采取安全措施,然后拖带。对于已经沉没在水中的溺者,首先是快速寻找,寻找时,应尽量避免盲目性。可先在溺者落水的地点,或潜入场地的几个重点地方寻找,务求快速发现溺者。

(4)就地抢救。溺者出水后,立即排除呼吸道异物,水,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千万不要因为远途运送或约请医师而错过急救时间。人工呼吸前,把溺者负送到平坦、松软和安静的地方安置后,不管溺者是真死或假死,都要尽一切可能抢救生命。人工呼吸前,应把溺者的口扳开,拉出舌头,必要时,可把拉出的舌头用绷带固定在口外,以免堵塞气管。

(5)人工呼吸的方法:A口对口式:用手扳开下颌使其头向后仰(防止舌头后滑压住呼吸道),用另一只手捏住鼻孔,清除喉咙阻塞物,嘴对着嘴,不停地吹气和吸气。向溺者肺部吹气时注意胸部的扩张。当看到胸部自然回落时再进行一次深呼吸。尽可能快地重复六次,然后每分钟重复十二次,直至溺者恢复呼吸。B、口对鼻式:如果溺者牙关紧锁,无法使其张开口,应采取口对鼻孔不停地吹气、吸气的方式,直至溺者恢复呼吸。

(6)在水中发生抽筋时,不要慌,先吸一口气,然后站在水底、用手揉捏腿肚子,并用力把脚掌向上翘,这样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以上方法若不见好,可以仰浮水面,用臂划水慢慢上岸。若无把握游上岸,应及早呼救。

防汛、防雷电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防汛、防雷电工作,确保我校全体师生安全防汛、防雷电和学校财产等不受损失,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汛、防雷电工作预案:

一、成立防汛、防雷电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班子其他成员及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的职责:

具体负责本校的防汛、防雷电工作,做好校舍的安全检查工作以及周边地质滑坡进行排查,积极与周边单位联系协调安排好本校防汛、防雷电抢险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师生做好防汛、防雷电工作的宣传教育,坚持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好防汛、防雷电工作,确保学校财产不受损失,师生无伤亡。

二、成立防汛、防雷电抢险队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三、报警程序:

学校值班室 →学校校长 →学校防汛防雷电领导小组 →报告上级部门

四、防汛、防雷电工作安排及措施

1.成立本校的防汛、防雷电领导小组和抢险队,具体负责本校的防汛、防雷电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2.做好防汛、防雷电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汛、防雷电意识,确保师生无伤亡,校舍无塌方。

3.防汛、防雷电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实行领导班子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如遇大雨,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老师必须到岗。

4.总务处要将所有房屋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联系。各班要做好排查工作,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居住条件尤其是住在偏远地带的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提高防灾意识。

5.防汛、防雷电抢险队成员要做到手机不关机,保证通讯工具畅通,及时联系,每当遇到特大暴雨,都应注意观察校园及周边的河水水位上涨情况。

6.做好避险看护工作,尤其是路远的学生。汛期期间,视情况可提前放学,遇险情学生在没家长接送和老师看护下,不能单独离校,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无人员伤亡。

7、各学校要把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学校其它安全教育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开展,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防雷意识,主动做好防雷工作。特别是要教育学生普遍掌握在行走途中,遭遇雷雨天气时的自我防范方式,并通过学生影响其家庭。气象局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防雷安全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在各级各类学校举办防雷安全知识讲座和开展咨询服务,加强对学校防雷工作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学校的防雷工作水平。

五、注意事项

1、防汛、防雷电的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救灾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3、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用非导电棒或棍击打,使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切记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4、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就近送往医院救治,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援。

学校体育安全工作制度

面对体育工作日益蓬勃开展,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的新情况,学校体育工作必须坚持体育教学与安全教育相结合,体育活动与安全防范相结合,体育训练与安保相结合,体育竞赛与安全保卫相结合的原则,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为了确保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体育安全工作制度。

学校体育安全工作由校长负责,体育教师具体负责,后勤主任保障。

体育器材的配置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严把安全质量关,严禁锈迹斑斑,木质腐朽,部件错位等劣质器材入校园。

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对学校的各项体育设施、器材和场地,尤其是蓝球架、助木、单双杠、吊环、跳箱、训练用手榴弹、沙坑等,要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情况做好记录,检查人员签上名字。

体育课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身体、生理特点和气候条件,尤其要注意钢球、标枪、铁饼、运动跑鞋等使用的安全。体育课各课要体现安全内容。

早操,课间操要加强管理,要严防集合、解散队伍时的拥挤混乱,尤其要注意上下楼的安全工作。学校领导、值班人员、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负责,严防学生砸伤、扭伤、摔伤、晕倒等事故发生。

学校体育竞赛在成立组织管理机构的同时,明确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加强体育运动竞赛的安全防范工作,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敬业,爱生的良好师德,严禁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

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安全知识教育。对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中涉及安全知识教育的各个环节,要逐条讲解,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领导带班及教师轮流值日制度

为了确保学校安全、学生安全,学校财产不受侵害,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在校园发生,全体教职工做到工作到位,尽职尽责,决不失职,特制订综治维稳工作带班领导及值日教师值班制度:

1、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学校各项安全制度,保证学校及师生的安全。

2、主管校长具体实施学校各项安全制度,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中,真正取得实效。

3、带班领导认真履行职责,检查本班教师值日工作完成情况,并以身作则进行工作,保证学校安全及师生身心不受到伤害。

4、带班领导与学校保卫保证校门口师生人身安全,当班时每天按时迎送学生。

5、值日教师确保学生上下楼时的安全,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同时确保学生课间,午休活动时的安全。

6、带班领导及值日教师严格遵守日常巡视制度,忠于职守,因失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一切经济责任由责任者个人承担,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加大对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与学校无关的闲散人员进入校园,确保学校的正常秩序。

2、外界人员因事入内,要做好询问、并进行登记,再由门卫开访客便条后方可进入,访客离校后须由被访本人签字,出门时将便条交与门卫方可出行。

3、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以防意外。按时开关校门,限制接送孩子的家长进入学校。

第二部分学校应急预案第一篇学校综合应急预案总 则

1.1 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加强白沟新城教育系统应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构建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88号令)

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39639-2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4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67号)

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13.《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9号)

14.《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号)

15.《保定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

16.《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7.《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8.《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19.《河北省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2.《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2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白沟新城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下同)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故(事件)包括校园火灾、踩踏事件、交通事故、大型活动突发事故、食品中毒、传染病、自然灾害(台风、暴雨、地震)、触电、溺水等。

1.4 应急预案体系

学校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一个综合应急预案、七个专项应急预案和二个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应急预案(1个)。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学校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7个)。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应急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专项应急预案制定了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2个)。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或单位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较具体、简单、明了、针对性强。

1.5 应急工作原则

本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事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率,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维护学校和社会安全稳定。

本预案是遵照事故应急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制定。

1.6 事件分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结合学校实际,确认学校突发事件的分级如下:

(1)一般事故:事件影响能控制在学校范围,对所在区域构成轻微财产损失、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能够被学校利用正常抢险资源进行处置和控制,或只需动用学校应急力量可处理的突发事件。

(2)严重事故:影响范围扩大,超出学校应急力量处置能力,或内部应急力量不能有效控制,需要外部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突发事件。

2事故风险描述

学校一般建有一栋乃至多栋教学建筑,内设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功能室等,同时多数学校设有厨房、食堂、宿舍;为了方便教职工集体外出及学生上下学,多数学校使用一辆至多辆校车。

(1)火灾: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楼、宿舍有多年建筑和民用建筑,因消防设施不完善或检查不到位情况,存在火灾等风险;办公室、教室大量使用办公用电设备、电源插座、移动电源插座板,均有可能因电气设备、设施、电气线路绝缘老化、短路等产生的电火花、电弧滴落到周围可燃物上而引发电气火灾;实验用酒精属于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易爆性。实验过程中有机溶剂大量挥发,若未及时排走和吸收会形成易燃易爆蒸气,很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作业场所使用的灯具、开关和电机等电气设备不防爆或通风不良,或与周围的明火距离过近,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火灾会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踩踏事件:学校教职工与学生人数众多,上下课期间学生追逐打闹等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踩踏事件容易导致群死群伤。

(3)交通事故:大多数学校使用校车接送学生,校车存在故障未及时检修在行驶过程中失控或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定行驶等易造成交通事故;校门口交通道路有社会车辆来往,在学生上下学期间若交通管制不力等原因易发生交通事故;教职工及其他外来车辆在校内行驶过快或失控易造成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会导致人员伤亡。

(4)大型活动:学校组织大型校内外活动时,因人员过多、密集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容易发生事故(事件);大型活动事故会导致人员伤亡。

(5)食品中毒事故: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在制作食物时,使用过期、腐烂等不合格原材料或在制作过程中不注意卫生,可能在师生食用后导致食品中毒;食品中毒会导致人员伤亡。

(6)传染病:学校受人口流动,学生抵抗疾病能力,自然环境恶化、水源地污染以及季节等诸多因素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可能受到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身体健康的潜在危险伤害;传染病会导致人员伤亡。

(7)自然灾害:有台风、暴雨、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若发生严重或处置不力会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损毁及财产损失。

(8)触电:配电房、办公室、教室、教员宿舍、实验室等区域的电气设备、设施故障、电气线路老化、短路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触电事故会导致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9)溺水:辖区内有河流和池塘,存在溺水风险;溺水会导致人员伤亡。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应急总指挥一名,副总指挥一名。应急指挥部下设抢险救援组、疏散警戒组、医疗救护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应急小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图详见图1-3-1。

图1-3-1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图

3.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3.2.1应急指挥部成员

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校(园)长、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副校(园)长组成,指挥部负责全学校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日常设在校长办公室,当发生事故时,指挥部设在学校空地安全处。当总指挥外出时,由副总指挥接任,全权代理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3.2 职责划分

3.2.1应急指挥部职责

(1)编制、审核应急预案,并在评审后批准公布;

(2)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发生险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3)指挥和协调学校资源,处置和先期处置一般及以上事故,并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4)按照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险情善后处理,组织险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5)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6)在学校范围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7)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8)向政府机构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险情情况;

(9)负责保护事故发生后的相关数据,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10)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3.2.2总指挥职责

(1)负责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突发事件,通报各有关部门;

(2)负责宣布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组织召开危险应急工作会议,分析解决应急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应急工作的指示和要求;

(3)全面负责指挥和协调本学校应急行动,负责应急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协调横向和纵向应急力量;

(4)发生事故,总指挥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入指挥岗位,听到警报声或收到电话时,其余成员必须赶到事故现场,做好指挥调动等工作;

(5)清楚估算事故的严重性及危害程度,决定是否报告社会力量或有关部门人士协助处理;如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能够处理事故,必须迅速调动相应的人力物力展开抢修抢险工作;事故扩大或不能处置时报上级部门;

(6)根据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完成相应的应急任务。

(7)事故平息后,应尽快安排有关人员处理善后工作(包括:事故调查、恢复教学及安置伤亡人员等)。

3.2.3副总指挥职责

(1)执行总指挥下达的命令;

(2)当总指挥不在岗位时代行总指挥职责。

3.2.4应急救援队伍各组的职责

(一)抢险救援组职责:

其任务是当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安全保卫力量对被困人员、受灾物资进行救援。

(1)负责突发事故的伤员救援、物资转移、火灾扑救、解救被困人员等工作;

(2)负责指挥突发事故现场设备设施、电器设施的应急处置、关停等工作;

(3)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协助公安消防队的展开消防抢险工作。

(二)警戒疏散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现场治安、警戒、交通管制,疏散、安置受困人员及受灾物资。

(1)当发现事故时,立即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维护现场交通秩序,保障校园内外道路畅通;

(2)保护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对出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做好记录;

(3)负责事故和受波及区域的师生(或群众)疏散和安置工作;

(4)负责疏散物资的安全保卫工作。

(三)医疗救护组职责:

其任务是迅速联系医疗救护机构,组织专业救护人员,开展现场救护、院前急救、卫生防疫等工作。

(1)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

(2)负责护送重伤人员到医院救治。

(四)通讯联络组职责:

其任务是根据事故发展动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向周边通报事故情况。

(1)负责对内外联系,准确报警,及时向社会救援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2)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通信保障,根据应急救援过程的通信需要提供通信服务,确保畅通。

(3)正确引导媒体,避免不良社会影响。

(五)后勤保障组职责:

(1)制定应急物资调拨、配送方案,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

(2)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应急物质、供水、供电、照明、通信等保障;

(3)建立应急物资清单。清单中应包括物资名称、数量、储存地点等。对应急物资进行日常检查,确保在应急情况下的能够及时提供可用的应急物资;

(4)应急救援结束后,协助事故调查组提供相关事故调查的技术服务等。预警及信息报告

4.1 预警

4.1.1预警监测方式

(1)学校各区域(校门口、教室、厨房等)安装有视频摄像头,值班室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事故预警;

(2)学校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定期开展安全巡查进行事故预警;

(3)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提供的事故预警;

4.1.2预警条件分级

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影响范围将预警条件分为二级及一级。

(1)二级预警条件

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一般事故时为二级预警。

(2)一级预警条件

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严重事故时为一级预警。

4.1.3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通过固定电话、消防警铃向学校内部应急人员发出预警信息,通过固定报警电话或手机向政府相关安全主管部门发出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发布程序为:二级预警现场第一发现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总(副)指挥;一级预警首先报告学校应急总指挥,同时报告所在街道安监办、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及周边单位、居民,情况紧急时可越级报告。

4.2 信息报告

4.2.1信息接收与通报

(1)学校设置24小时报警电话。

(2)24小时有效的外部通讯联络方式

报警:110; 急救中心:120。

4.2.2信息上报

发生事故后,第一发现人可用固定电话或手机报警。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及时查明事故部位,在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的同时立即或者逐级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接报后,即向学校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报告。

学校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根据事态发展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固定报警电话或手机向政府部门报告。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政府部门报告。

4.2.3信息传递

(1)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当发生的事故可能波及到学校外围时,由应急指挥部通过电话、互联网、人员信息传递等通讯手段,迅速向周边学校、单位通报事故简况。

(2)事故信息上报:当事故发生后应当于2小时之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依据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和现场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条件。学校应急响应分为校内一级响应和校外社会应急响应。超出应急救援能力的突发事件应请求上级部门应急救援程序。

校内一级响应

当发生火灾、中毒、人身伤害等在初始阶段(一般事故)时,启动校内一级响应;由应急指挥部启动学校预案处置并及时向上级政府部门报告。

校外社会应急响应

当发生火灾、中毒、人身伤害、踩踏事故在启动校内一级响应后仍不能处置,或事故范围扩大,启动校外社会应急响应。由学校应急指挥部报告上级部门与此同时,立即启动本预案,调动各方应急力量和资源积极进行先期处置和防控工作,待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到达现场后积极配合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5.2 响应程序

应急体系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报警、应急启动、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等过程。

(一)接警

通常情况下,学校按全事故采取如下几种接警方式:

1、事故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报警;

2、值班、巡查人员发现事故已经发生进行人工报警;

3、其他人员发现事故已经发生进行人工报警;

4、其他方式接警。

(二)响应级别确定

接到突发事故报警后,安全管理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确认。确认属实后,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对现场事故情况做出级别判断,并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同时根据事故的级别及发展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

(三)报警

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总指挥的指令拨打110、120等电话。总指挥及副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

(四)应急启动

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学校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组织自有应急力量和资源迅速投入到应急救援行动中。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及事故的响应级别,按应急职责进行应急响应。

(五)资源调配

(1)应急人员调配

学校内的应急队伍由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现场应急队伍的行动由各应急小组组长协调。

(2)应急物质调配

学校在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中,学校内所有可用于应急的物质,如消防器材、急救器材、车辆等(包括信息资源)由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使用,学校所有人员应无条件服从。

(3)外部资源调配

当学校内部资源已不足于满足应急需要,应及时向外部单位或社会专业应急机构请求技术和物质、装备支援。

(六)应急救援

总指挥在事发后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开展警戒、疏散群众、控制现场、救护、抢险等基础性处置工作;同时,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决定是否向上级部门报告求援,待上校外社会应急响应预案启动后积极配合政府应急处置工作。

(七)扩大应急

因突发事故发生后,经过应急救援处理后仍未能得有效控制,目前采取的应急救援能力不足以控制严峻的发展形势时,应急指挥部应将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请求启动上一级预案。上一级预案启动后,指挥权移交,学校应急指挥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八)应急恢复

待事故调查工作全部结束后,解除警戒,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工作,组织灾后重建,使学校教学活动和生态环境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

5.3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一)突发事故一旦发生,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迅速赶赴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和学校应急救援能力判定事故响应等级,超出学校处置能力时启动校外社会应急响应。各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进行抢救伤员、疏散人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抢险救灾。具体处置措施如下:

(1)事故发生后,警戒疏散组根据事故扩散范围设立警戒区。

(2)除消防、应急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应急救援车辆外,其他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警戒区。

(3)抢险救援组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4)事故无法控制时,所有人员应撤离事故现场。

(5)通讯联络组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故险情状况。

(6)保护好事故现场,必要时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组织事故调查等。

(7)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或协助医疗机构对伤员进行救护。救护人员需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

(二)处置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整体作战,快速反应,坚决果断迅速地平息事故、恢复正常秩序和运输畅通的原则;

(2)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定期对全校师生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3)根据事态、事件的性质、原因、规模、危害程度和事态发展,采取相应措施的原则;

(4)合理疏导,讲究策略,尽量避免或减少发生意外和经济损失的原则。

5.4 应急结束

5.4.1应急结束条件

1、事故现场得以有效控制,并采取了有效的现场保护措施;

2、所有伤亡人员都得到妥善处理和安置;

3、导致的次生、衍生事故隐患都得以完全消除。

达到以上条件,经应急总指挥在现场核实后,方可由总指挥下达事故应急工作结束指令,转入事故调查处理和恢复生产程序阶段。

5.4.2应急结束程序

当指挥部下达事故应急程序终止时,总指挥安排人员负责组织灾后恢复工作,在事故调查与事故现场洗消后,经对电气等装置检查合格,允许师生重新进入教学楼,在应急状态结束时指挥部应及时白沟新城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6信息公开

6.1 信息发布

(1)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由学校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专人具体负责事故信息收集统计、内部通报及政府相应主管部门上报工作,不得慌报、瞒报、拖延不报。

(2)一般事故由学校行政部门负责事故信息和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及上报工作,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事故信息的对外发布。

(3)严重事故由学校行政部门配合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事故信息收集统计及内部通报工作。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事故信息的对外发布。

6.2 媒体报道

当有新闻媒体到学校了解事故情况时,应由应急指挥部向其提供相关信息,提供的内容应与报告政府的内容保持一致,其他人员不能随意发布与事件不符的信息,防止出现错误报道。后期处置

7.1 善后处置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各应急救援队进行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疏散人员回迁、征用物资补偿、货物转车和维修、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7.2 社会救助

后勤保障组应做好政府、社会团体和慈善组织等的救济物资的接收、使用和发放等工作。

7.3 保险与理赔

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与保险机构联系,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7.4 事故的调查与评估

成立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原因,严重事故由学校指派专人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一般事故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派专人组织事故调查及学校内部通报工作。

突发事件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并及时上报。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校园内的联络通信,固定区域使用广播、内线电话,非固定区域属于非防爆区的可使用手机。

(2)校外联络使用市话或手机。规定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和各应急小组成员均使用手机通信,保证应急的通信畅通。

(3)本预案应急指挥人员使用的应急通信设备除手机由持有人自行负责维护外,其余设备(办公电话、广播、对讲机等)由后勤保障组负责配备、维修、日常维护和保管,保证其随时有效投入使用。

8.2 应急队伍保障

(1)应急队伍应包括抢险救援、警戒疏散、医疗救护、后勤保障、通讯联络、善后处理等人员。

学校应急队伍是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学校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援及处置。学校应急队伍由学校教员组成,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负责相应应急工作,学校全体教员为义务消防员,具体负责学校应急救援工作。

(2)发生火灾、社会安全事件时拨打110电话请求支援。

8.3 物资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消防器材、个体防护用品(具)均配置齐全,并按规定定期检查保养,使其随时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8.4 经费保障

学校执行国家与地方财政政策,应急经费可从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中列支并予以保障。应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并建立应急救援经费快速拨付机制。应急救援经费按照有关规定及供给渠道予以解决;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日常维护、队伍培训、演(练)习、科研等开支应纳入投资计划。

学校财务部门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

8.5 交通运输保障

以学校公务用车做为应急交通工具,学校建立车辆档案,驾驶员负责车辆的日常维护,保障车辆的性能时刻能够满足应急的需要。必要时可用教职员工的车辆临时充当应急运输车辆。

8.6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以学校室外体育场做为火灾、地震等事故的紧急避难场所,以一楼教室、室内运动场做为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事故的紧急避难场所,并配套准备饮水、食物、取暖等物资。

8.7 其他保障

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指挥部或有关部门根据救援需要及时协调周边单位提供保障。必要时,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道路交通管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道路受损时应迅速组织抢修,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应急预案管理

9.1 应急预案培训

学校加强对各救援队伍的培训。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对应急救援人员至少进行一次应急预案培训学习,并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方能继续上岗。

结合学校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新教员入职在三级教育中接受应急预案的学习。

9.2 应急预案演练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每年根据学校应急预案演练计划,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把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各救援队伍训练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指挥班子和抢救队伍。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演练可采用室内桌面演练和室外实战演练两种方式。通过演练及时发现本预案的缺陷与不足,检验相关部门及职责的合理性和不同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协调问题,检验应急人员对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了解程度和操作技能,并及时加以改善。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学校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不足,进行适时地修改,以确保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强并真正发挥作用。

9.3 应急预案修订

本应急预案通过演练,每年进行一次维护和更新,每三年进行评审一次,实现可持续改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1)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2)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3)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4)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5)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6)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7)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

(8)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9.4 应急预案备案

本应急预案报深圳市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备案。

9.5 应急预案实施

本应急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应急预案由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负责制定及解释。

第二篇学校专项应急预案一、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学校教室、食堂、办公室、宿舍等由于电器设备或电源线路接触不良、线路老化、元器件失效等原因,均可导致火灾。实验室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食堂使用燃气,违规操作或危险化学品及燃气泄漏,也容易导致火灾。火灾产生的毒烟可导致人员中毒或窒息,毒烟可能影响整个教室或整栋教学楼,可能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

3.1事故信息报告程序

学校一旦发生火险,应在第一时间组织扑救。如果火势失控,要立即向119、110报警。

火灾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当班负责人报告,当班负责人上报至学校应急指挥部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如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应及时将事故有关情况上报区教育系统等有关部门(半小时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书面报告)。

3.2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概况;

(2)事故可能发展情况;

(3)建议应急处理的措施;

(4)请求支援的内容;

(5)人员伤亡情况;

(6)财产损失情况;

(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3响应分级

结合各学校应急的能力将火灾应急响应分为校内一级响应及校外社会级响应。

(1)校内一级响应

当发生火灾在初期阶段或现场人员通过处置可扑灭时,启动校内一级响应,由学校应急指挥部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2)校外社会应急响应

当发生火灾启动校内一级响应后仍不能处置时,由应急指挥部负责人立即启动校外社会应急响应,学校立即调动学校范围内各方面的应急力量和资源积极进行先期处置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应急力量请求支援,政府部门进入现场后移交指挥权并配合应急处置工作。处置措施

4.1 固体可燃物火灾处置措施

(1)现场负责人应迅速查明火灾情况,上报总指挥,总指挥立刻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通讯联络组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及本学校各应急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并与外界救援单位进行联系;

(2)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后,根据火灾情况及危害程度指挥各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警戒疏散组到达现场后,组长指挥警戒、疏散工作,维持秩序,防止意外;

(4)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组,由组长指挥立即抢救伤员,及时采取相应的临时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清洗、包扎,重伤员应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5)警戒疏散、抢险救援组,应服从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按分工要求进行疏散人员,抢救重要物资,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栓及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转移危险物质,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若火势一时难以扑灭,则疏散现场所有人员,等待公安消防队救援,在公安消防人员到达火灾现场时,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应主动向消防指挥人员介绍情况,说明着火部位、人员状况,建议采取的措施等;

4.2电气火灾处置措施

扑救电气火灾时学校电工须要到场参与扑救,由经过安全培训的人员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要注意千万不能先用水救火,一旦操作错误,不但不能灭火还会使得抢险人员触电。处置措施如下:

(1)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以免触电,避免电气设备与线路短路扩大。根据火场不同情况,发生电气火灾时,只有确定电源已被切断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水进行灭火。在不能确定电源是否被切断的情况下,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

(2)火灾区域内电气设备由于受潮及烟薰,绝缘能力降低,拉开开关时要使用绝缘工具。

(3)剪断电线时,不同线路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

(4)带电线接地时应设警戒区域,防止人员进入而触电。

(5)为防止火灾扩大,往往来不及断电或其他原因不能断电而需要带电灭火。此时不能用水灭火,可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二、踩踏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事故风险分析

学校人口流量较大,上课下课师生聚集较多,容易发生拥挤堵塞现象,特别是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火灾、地震等),会使师生慌张混乱,可能造成踩踏事件。

如果师生上下楼梯争先恐后,故意追逐打闹等不文明现象,或者通道堆放杂物、空间狭窄,若发现和处置不及时会造成通道拥挤、堵塞,不能及时疏散人员,导致人员聚集较多,出现上下楼推拉碰撞,容易造成踩踏事故。

踩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见表2-1-1。

表6-1-1 踩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序号

事故风险种类

发生的可能性

严重程度

影响范围

踩踏事故

有可能发生

人员伤亡

全校师生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

3.1 事故信息报告程序

学校发生踩踏事故后,根据人员受伤情况第一时间向120、110报警。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当班负责人报告,当班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上报至学校应急指挥部。如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应及时将事故有关情况上报区经济服务局、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及同级政府(半小时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书面报告)。

3.2事故报告的内容

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目前的状况等。

3.3 响应分级

结合学校的事故分级、应急的能力和学校、科室、班级分级负责的原则,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校内一级响应及校外社会级响应。

(1)校内一级响应

当发生轻伤且未造成死亡时为校内一级响应,由学校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开展抢救救援工作,并及时向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报告,视情况请求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应急支援。

(2)校外社会应急响应

当发生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时为校外社会应急响应,学校立即调动学校范围内各方面的应急力量和资源积极进行先期处置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应急力量请求支援,政府部门进入现场后移交指挥权并配合应急处置工作。处置措施

(1)事故出现征兆时,立即制止学生继续通往拥挤点。

(2)踩踏事故发生后,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4)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5)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6)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就近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7)对呼吸与心跳停止的伤者,应采取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办法进行抢救,但实施人工心肺复苏救治者必须是接受过专门训练或掌握基本技能的人员。

三、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事故风险分析

多数学校使用校车接送学生,校车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定等易造成交通事故;校门口道路有社会车辆来往,在学生上下学期间若交通管制不力等原因易发生交通事故;校内教职工及其他外来车辆行驶过快易造成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

3.1事故信息报告程序

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交通事故发生后,当班负责人立即上报至应急指挥部。如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应及时将事件有关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半小时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书面报告)。

3.2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等;

(2)事故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发展趋势估计;

(3)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

(4)事故处置过程和结果;

(5)其他需要报送的事项。

3.3响应分级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里关于交通事故的划分:

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结合各学校情况,进行交通事故响应级别划分如下:

(1)校内一级响应

校内及校园周边师生发生轻微、一般交通事故,进行校内一级响应,学校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

(2)校外社会应急响应

校内及校园周边师生发生重大、特大交通事故,进行校外社会应急响应,学校立即调动学校范围内各方面的应急力量和资源积极进行先期处置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应急力量请求支援,政府部门进入现场后移交指挥权并配合应急处置工作。

4处置措施

(1)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赶到事故现场的负责人迅速查明交通事故情况,上报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通讯联络组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及本学校各应急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并与外界救援单位进行联系;

(2)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后,根据交通事故情况及危害程度指挥各应急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警戒疏散组,组长指挥警戒、疏散工作,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4)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组,由组长指挥立即抢救伤员,及时采取相应的临时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清洗、包扎,重伤员应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对于死亡人员要等待医疗、交通等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通讯联络组,联系伤亡学生家长并安抚情绪。

(6)在公安、医疗、交通等部门人员到达现场时,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应主动向相关救援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说明着事故原因、人员状况,建议采取的措施等;

四、大型活动专项应急预案事故风险分析

学校大型活动包括:校内体育、竞技、艺术活动以及校外实践、参观活动等。由于参加活动的师生众多、环境的复杂、设施设备的多样性因此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

学校举办大型活动较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见表4-1-1

表4-1-1 大型活动中突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序号

事故风险种类

发生的可能性

严重程度

影响范围

火灾

有可能发生

人员伤亡、群死群伤、财产损失、环境污染

活动场所及邻近区域

踩踏事故

有可能发生

人员伤亡、群死群伤

活动场所

交通事故

有可能发生

人员伤亡、群死群伤、财产损失

交通道路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年级、班级、部门等非全校性活动及外出活动应根据情况成立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活动负责人任现场总指挥,班主任、跟班老师等为现场应急小组成员,在学校应急指挥部到达现场之前配合协助活动负责人先期处置突发事故。现场应急小组及职责参照《综合应急预案》3.3.5。

3处置程序

3.1事故信息报告程序

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期间发生安全突发事故(事件),应在第一时间组织救援。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活动负责人报告,活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上报至学校应急指挥部。如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应及时将事故有关情况上报区经济服务局、教育系统(半小时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书面报告)。

3.2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原因;

(2)事故可能发展情况;

(3)建议应急处理的措施;

(4)请求支援的内容;

(5)人员伤亡情况;

(6)财产损失情况;

(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3响应分级

结合各学校应急的能力大型活动事故应急响应分为校内一级响应及校外社会级响应。

(1)校内一级响应

当发生火灾、踩踏、交通事故等导致师生受伤(无人员死亡),活动负责人可处置时,启动校内一级响应,由活动负责人请示学校应急指挥部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活动负责人任现场总指挥组织救援工作。

(2)校外社会应急响应

当启动校内一级响应后不能控制事态,事故影响范围扩大时启动校外社会应急响应。学校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动活动现场各方面的应急力量和资源积极进行先期处置和防控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应急力量请求支援,政府部门进入现场后移交指挥权并配合应急处置工作。处置措施

4.1 大型活动火灾处置措施

(1)活动负责人迅速组织现场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救援:先救处于危险境地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维持事故现场秩序并与外界救援单位进行联系;

(2)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后,根据火灾情况及危害程度指挥各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警戒疏散组,维持秩序,防止意外;

(4)医疗救护组,由组长指挥立即抢救伤员,及时采取相应的临时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清洗、包扎,重伤员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5)抢险救援组,疏散人员,抢救重要物资,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栓及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转移危险物品,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若火势一时难以扑灭,则疏散现场所有无关人员,尽量控制火势等待公安消防队救援。在公安消防人员到达火灾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向消防指挥人员介绍火灾状况、建议采取的措施,消防人员开始灭火的同时所有应急小组成员撤离。

(6)后勤保障组,为其他应急小组提供灭火器、药品等应急物资。

4.2 大型活动踩踏事故处置措施

(1)事故出现征兆时,现场负责人立即制止学生继续通往拥挤点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准备应急行动;

(2)踩踏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组织现场人员抢救受伤人员;

(3)警戒疏散组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4)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医疗救护组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救援并指导现场人员自救和互救。

(5)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6)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送医。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就近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7)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3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纱布棉垫。每小时放松1 次,每次1-2分钟。

(8)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4.3 大型活动交通事故处置措施

(1)交通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通讯联络组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及本学校各应急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并与外界救援单位进行联系;

(2)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后,根据交通事故情况及危害程度指挥各应急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警戒疏散组,组长指挥警戒、疏散工作,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4)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组,由组长指挥立即抢救伤员,及时采取相应的临时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清洗、包扎,重伤员应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对于死亡人员要等待医疗、交通等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通讯联络组,联系伤亡学生家长并安抚情绪。

(6)在公安、医疗、交通等部门人员到达现场时,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应主动向相关救援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说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状况,建议采取的措施等。

(7)各应急小组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进行救援、调查等工作。

五、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事故风险分析

学校食堂及校内食品经营场所在提供食品用餐时,师生误食、混食有毒有害、劣质变质过期食品或使用未消毒有污染的餐饮用具,有可能发生中毒事故。

如果师生在进餐时发生中毒事故,若发现和处置不及时会进一步危害身体健康,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甚至死亡。

食品中毒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见表5-1-1。

序号

事故风险种类

发生的可能性

严重程度

影响范围

食品中毒

有可能发生

人员伤亡

全校师生

表5-1-1 食物中毒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

3.1 事故信息报告程序

(1)初次报告

学校区内教职工或学生发现短时期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品中毒症状的病人时,应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并积极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工作和妥善安置中毒病人。安全管理人员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应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故的处理。如事故造成中毒人员持续增加、中毒病情加重或死亡,要立即向120、110报警,并及时向卫生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报告(半小时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书面报告)。

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接到学校初次报告后,应及时与同级卫生局核实,在2小时内报告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同级政府。

重大(Ⅱ级)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后,学校可以直接报告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特别重大(Ⅰ级)食品中毒事件,学校或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可以直接报告教育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办公室。

(2)进程报告

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食品中毒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每日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

一般(Ⅳ级)食品中毒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

(3)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将事件处理结果逐级报告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直至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2 事故报告的内容

(1)初次报告内容: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目前的状况等。

(2)进程报告内容: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事件控制情况、造成事件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3)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包括事件性质与发生原因)、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3.3响应分级

结合学校的事故分级、本单位应急的能力和学校、科室、班级分级负责的原则,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校内一级响应及校外社会级响应。

(1)校内一级响应

当发生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即一次食物中毒30-100人,无死亡病例时为校内一级响应,由学校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开展抢救救援工作,并及时向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报告,视情况请求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应急支援。

(2)校外社会应急响应

当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即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时为校外社会应急响应,学校立即调动学校范围内应急力量和资源积极进行先期处置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应急力量请求支援,政府部门进入现场后移交指挥权并配合应急处置工作。处置措施

4.1救援工作

抢救人员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有利救治地点,先进行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再根据中毒程度将中毒人员转送专业医院。

4.2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1)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或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

(2)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

(3)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4.3对食品中毒控制处理

(1)协助调查、采取措施

中毒事件发生后,校值班人员及相关领导积极应协助防疫人员及时了解中毒人员所就餐的场所,就餐的人数,所食食品,发病人数及所出现的症状,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封存现场及可疑食品,对病人的吐泻物及可疑食品送上级部门检验。

(2)善后处理

学校做好中毒人员和中毒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待上级部门的检验报告出来后,做出责任鉴定。

(3)及时评估分析

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要对事故情况以及对社会政治稳定可能构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并全力做好各项善后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由区应急办、食药监部门、卫生部门适时公布情况。

收集社情动态,要做好当事师生家属的情绪稳定工作,关注学校师生动态并加以引导,做好宣传工作,消除社会恐慌。

(4)总结报告

发生食品中毒事故后,学校各部门应自觉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完善,加强管理和整改,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向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做出书面报告。

在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报告和处理过程中,有关人员未按规定履行职责、违反操作规程、瞒报或玩忽职守者,学校将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传染病防控专项应急预案事故风险分析

学校受人口流动,学生抵抗疾病能力,自然环境恶化、水源地污染以及季节等诸多因素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可能受到严重伤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身体健康的潜在危险伤害。

如果师生发生不明原因疾病、异常不良反应、危害严重的急性和慢性疾病时,若发现和处置不及时会进一步危害身体健康,导致恶性传染,出现感冒、发烧等不适反应,甚至死亡。

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见表6-1-1。

表6-1-1 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序号

事故风险种类

发生的可能性

严重程度

影响范围

传染病

春、夏季多发

人员伤亡

全校师生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

3.1 事故信息报告程序

(1)初次报告

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群体性异常反应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向120、110报警,并向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和卫生局进行初次报告(半小时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书面报告)。

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接到学校初次报告后,应及时与同级卫生局核实,在2小时内报告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同级政府。

重大(Ⅱ级)传染病事件发生后,学校可以直接报告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特别重大(Ⅰ级)传染病事件,学校或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可以直接报告教育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办公室。

(2)进程报告

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传染病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每日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

一般(Ⅳ级)传染病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

(3)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将事件处理结果逐级报告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直至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2 事故报告的内容

(1)初次报告内容: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目前的状况等。

(2)进程报告内容:患病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事件控制情况、造成事件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3)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包括事件性质与发生原因)、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3.3 响应分级

结合学校的事故分级、应急的能力和学校、科室、班级分级负责的原则,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校内一级响应及校外社会级响应。

(1)校内一级响应

当发生腺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Ⅳ级)时为校内一级响应,由学校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开展抢救救援工作,并及时向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报告,视情况请求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应急支援。

(2)校外社会应急响应

当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时为校外社会应急响应,调动学校范围内各方面的应急力量和资源积极进行先期处置工作并立即向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报告,请求援助。待政府应急预案启动后积极配合政府应急处置工作。处置措施

(1)及时隔离患病的学生,并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2)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室内场所应经常开窗,做到有效通风透气,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病);

(3)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主要针对肠道传染病);

(4)协助白沟新城卫生部门对患病人群所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病人接触过的人员,包括同学、老师进行随访,并配合白沟新城政府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对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5)加强每日晨午检工作,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进行登记,并查明缺勤的原因,对患有传染病的师生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6)密切关注传染病流行情况,每日对患病师生进行追踪和记录,了解疾病转归,经由白沟新城疾控机构提议,学校可采取临时班级停课措施;必要时经白沟新城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疫情风险评估后,可报请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并经白沟新城人民政府批准,采取临时全校停课措施;

(7)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和白沟新城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8)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传染病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与患病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长、家属进行联系,做好思想工作,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及其家属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9)按照白沟新城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认真落实紧急应对措施,并应向白沟新城卫生部门和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报告。

七、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事件风险分析

深圳市经常会发生台风、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深圳不处于地震带不易发生地震,但由于其破坏了极强,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故列入此专项预案。以上自然灾害均可导致人员伤亡及建筑损毁,同时可能导致物体打击、火灾、触电、淹溺等次生事故,甚至造成群死群伤。

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见表7-1-1。

表7-1-1 自然灾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序号

事故风险种类

发生的可能性

严重程度

影响范围

台风

夏季多发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全校区域及学生上学途中。

暴雨

夏季多发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全校区域及学生上学途中。

雷电

夏季多发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全校区域及学生上学途中。

地震

不大可能发生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全校区域及学生上学途中。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

3.1事件信息报告程序

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灾害发生后,当班负责人立即上报至学校应急指挥部。如灾害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应及时将事件有关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半小时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书面报告)。

3.2事件报告内容

(1)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校舍损坏程度(损坏和倒塌面积)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等;

(2)事件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发展趋势估计;

(3)学校已经采取的措施;

(4)事件处置过程和结果;

(5)其他需要报送的事项。

3.3响应分级

学校可结合气象台、电视台等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等级,根据学校的应急能力和学校、科室、班级分级负责的原则,将事件应急响应划分等级。

(1)校内一级响应

当发生台风、暴雨、雷电等造成师生轻伤、重伤,事故影响程度在学校可控范围之内,启动校内一级响应,由学校应急指挥部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2)校外社会应急响应

在启动校内一级响应后,灾害并未得到控制继续蔓延扩大的,启动校外社会应急响应,学校立即向白沟镇教育事业管理办公室报告,请求援助。防御措施

4.1 台风防御措施

台风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防御措施应根据预警信号的级别分别对应。防御措施如下:

4.1.1台风蓝色预警防御措施: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此为蓝色预警。

(1)做好防风准备,并及时通知户外、高空人员;

(2)妥善安置易受大风的室外物品。

4.1.2台风黄色预警防御措施: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1)幼儿园、中小学停课,并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到校的儿童和学生;

(2)危险地带人员撤离,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3)应急救援小组做好防御准备,临时避险场所开放。

4.1.3台风橙色预警防御措施:

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学校进入紧急防风状态,师生应留在室内或到安全场所避风。

4.1.4台风红色预警防御措施: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1)全校教职员工做好防灾一切准备,时刻关注学生安全状况;

(2)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4.2暴雨防御措施

深圳市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防御措施如下:

4.2.1暴雨黄色预警防御措施: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及时通知易受暴雨影响的户外学生及工作人员;

(2)密切注意暴雨可能造成的校园积水、财产损失等。

4.2.2暴雨橙色预警防御措施: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停止一切户外活动;

(2)做好防御水灾的工作。

4.2.3暴雨红色预警防御措施: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幼儿园、中小学停课,学校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到校的儿童和学生;

(2)临时避险场所开放,危险地带人员撤离;

(3)应急救援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等做好相关防御准备。

4.3雷电防御措施

(1)建议停止户外易燃、易爆危险作业;

(2)关闭门窗,不要靠近窗户、金属栏杆;

(3)碰到闪电打雷时,要迅速到就近的建筑物内躲避;

(4)无处躲避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找低洼处伏倒躲避,千万不要在大树下躲避,不要站在高墙上、电杆旁或天线附近;

5处置措施

5.1校内一级响应处置措施

5.1.1通讯联络组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及本学校各应急小组,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应急救援,并与外界救援单位进行联系;通知伤亡学生家长并安抚情绪;

5.1.2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后,根据事件情况及危害程度指挥各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5.1.3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组,由组长指挥立即抢救伤员,及时采取相应的临时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清洗、包扎,重伤员应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1)暴雨可能造成学生溺水,当发现后,应先清除其口腔、鼻孔里的淤泥,清空肚子里的积水,再进行抢救;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尽快使其恢复正常的心跳与呼吸;进行初步的现场救助后,应快速将溺水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2)遭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学生,身体并不带电。此时要保持镇静,首先应让其躺下,扑灭伤者身上的火,再对其实施抢救。若伤者已经失去知觉,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要中止心肺复苏的急救。

5.1.4警戒疏散组,组长指挥警戒、疏散工作,维持秩序,防止意外;

5.1.5后勤保障组,为各小组提供应急救援所需药品、纱布、雨衣等物资。

5.2校外社会应急响应处置措施

5.2.1由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调动全校范围内的应急力量和资源,积极进行先期处置和防控工作,报请消防、街道、区经济服务局、环保及医疗等支援。

5.2.2对于造成学生死亡的,医疗救护组进行先期处置,警戒疏散组负责保护现场等待相关部门处理。

5.2.3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到达现场后,各应急小组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抢险救援工作

5.3地震处置措施

地震发生时,会造成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应急处置措施必须争分夺秒,按照就近避险、撤离避险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处置措施如下:

(1)一楼的教师立即组织学生有序疏散;

(2)二楼的教师根据震感强烈程度组织学生快速、有序疏散或采取原地避险,等房屋晃动停止后再指挥疏散;

(3)三楼及以上的教师只能先组织学生原地避险,等待房屋晃动停止后再指挥疏散;

(4)疏散时,应错开时间,分班级、分楼层疏散,避免拥挤踩踏;

(5)疏散小组成员和当班老师在楼梯、走廊拐弯处、楼门口等位置引导,维持秩序,防止拥挤;

(6)医疗救护组及时救护伤员;

(7)抢险救援组参与次生灾害处置与抢救;

(8)通讯联络组负责联系学生家长及上报灾情。

八、外来侵害(反恐)

紧急预案

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学校盗窃,伤害师生身心,扰乱教学秩序等外来侵害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同时为确保学校发生外来侵害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根据学校实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为组长,成员由学校行政班子成员组成,总务处兼应急办公室,校长室为应急指挥部,主抓安全的副校长任联络员。

职责如下: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预防和抵御外来侵害的宜传教育,组织,指挥全系统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相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侵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应急行动

1、全体教职工均为应急行动成员,有预防制止侵害事故的责任。

2、侵害事故发生时第一目击的教职工必须于第一时间向当地派出所及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尽可能地制止事态扩大。

3、领导小组得悉侵害应急情况后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种救护队伍到行政楼前或附近集结待命。

4、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5、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救护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各级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6、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7、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8、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9、迅速了解和掌握本系统受侵害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三、其他

1、在应急行动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必须在行动中贯彻救人优先,学生优先,妇女优先的行动原则。各年级组分管行政负责本年级组应急行动,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应急行动。

2、门卫人员严把出入关,严格执行来访人员登记制度,发现可疑人员立即向校行政报告,加强课间、晚间值勤巡逻。

3、禁止接送学生的家长随意进入校园,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学生出入一律凭胸卡。

4、在学校重点部位安装报警装置及防盗防护设施。

5、门卫人员,当日值勤行政教师加强午间校门口值勤及校园巡视。

6、学生食堂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学生接送车在接送学生途中严禁其他人员搭载。

7、本预案从本期开学起施行。

第三篇学校现场处置方案

一、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名称

内容

事故风险分析

1.危险性分析

用电设施本身故障或者人员失误等都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触电伤害的主要形式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大类。

2.事故类型

触电事故特性可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3.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

教师、办公室、宿舍等有电器设备、设施的地点等。

4.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触电事故可能发生在一年四季当中,以二、三季度事故较多,六至九月最集中。因为夏秋两季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容易导电;天气炎热,电扇用电或临时线路增多,且电工作业时不穿戴工作服和绝缘护具,导致触电事故率比其它季节要高。

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以致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3min内就夺去人的生命。当人体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电烙印,随着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这些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能致人于死命。

应急工作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在应急指挥部到达现场前,由安全管理人员指挥现场人员、电工等开展先期处置工作。

1.安全管理人员指挥现场人员开展现场救护、警戒工作;

2.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应急处置

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发生触电事故后,现场人员迅速拉闸断电救护,应立即报告学校应急救援小组,学校领导接报告后,应立即启动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应急自救,同时立即向110、120报警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岗位人员按照本预案和各自的职责要求,做好人力、财力、物资、设备、通讯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

2.医疗救护组做好伤员的现场救护工作;

3.对症救治: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应让伤者休息,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医院就医;

(2)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和心脏跳动,应让其舒适、安静的平卧,解开他的衣服,使空气流通。同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就医;

(3)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发生痉挛,应准备在呼吸心跳停止后立即做进一步的抢救;

(4)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和心跳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就医。在送医院途中,不能停止急救;

3.迅速按照疏散路线,组织事故现场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4.设立警戒区,保持救援路线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注意

事项

1.救护人员在触电者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救护时,不可用手或金属及其它潮湿的工具作为救护用具,必须使用符合绝缘等级要求的防护用品,禁止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抢救;

2.应根据触电事故电压高低,选择使用符合绝缘等级要求抢险救援器材;

3.救援时应注意,要先断电再救人,防止事故扩大;

4.触电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应急救援人员应撤出事故现场,等待专业救援力量;

5.及时消除触电隐患,防止触电事故再次发生。

现场报告

及电话

现场发现者→安全管理人员→学校应急指挥部。

学校24小时联络方式:

办公(值班)室电话:2882653

消防:110 医救:120

二、学生溺水现场处置方案

名称

内容

事故风险分析

1.危险性分析

集体外出活动场所附近区域有泳池、池塘、河、湖等,老师若看管不力或其他原因,容易发生溺水。

2.事故类型

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

3.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泳池、河边、湖边等区域。

4.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随时可能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工作职责

集体外出活动成立临时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由活动负责人任总指挥,其他现场老师为成员,在拨打报警电话后开展先期处置工作。

1.活动负责人拨打报警电话并上报学校应急指挥部;

2.现场人员开展现场救护、警戒工作。

应急处置

一、预防措施

1.建立快捷的预警机制;

2.活动前勘察现场,消除不安全因素,准备应急物资;

3.外出活动负责老师高度警惕,加强对学生管理;

4.教师职工要学会相应的急救方法;

5.加强安全教育,教会学生溺水自救方法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溺水时,发现者马上通知活动负责人,活动负责人上报应急指挥部并立即赶赴现场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2.当把溺水者打捞上岸后,应先清除其口腔、鼻孔里的淤泥,清空肚子里的积水,再进行抢救。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尽快使其恢复正常的心跳与呼吸。进行初步的现场救助后,应快速将溺水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通知并安抚学生家长;

3.设立警戒区,保持救援路线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注意

事项

1.在救援过程中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2.溺水时不要拉扯救援人员应保持冷静;

3.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要主动配合工作。

现场报告

及电话

现场发现者→活动负责人→学校应急指挥部。

学校24小时联络方式:

办公(值班)室电话:2882653

消防:110 医救:120

第四篇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第四条 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指导学校落实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措施,指导、协助学校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五条 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

第六条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第七条 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为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

第二章 事故与责任

第八条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九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条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三)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四)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五)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第十一条 学校安排学生参加活动,因提供场地、设备、交通工具、食品及其他消费与服务的经营者,或者学校以外的活动组织者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一)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三)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四)学生自杀、自伤的;

(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第十三条 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

(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第十四条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章 事故处理程序

第十五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第十六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学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学校要求或者认为必要,可以指导、协助学校进行事故的处理工作,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十八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与受伤害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双方自愿,可以书面请求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也可以依法直接提起诉讼。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调解。

第二十条 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双方就事故处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在调解人员的见证下签订调解协议,结束调解;在调解期限内,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调解过程中一方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调解。调解结束或者终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一条 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双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二十二条 事故处理结束,学校应当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重大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果,学校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章 事故损害的赔偿

第二十三条 对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 学生伤害事故赔偿的范围与标准,按照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的有关规定确定。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时,认为学校有责任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提出相应的调解方案。

第二十五条 对受伤害学生的伤残程度存在争议的,可以委托当地具有相应鉴定资格的医院或者有关机构,依据国家规定的人体伤残标准进行鉴定。

第二十六条 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根据责任大小,适当予以经济赔偿,但不承担解决户口、住房、就业等与救助受伤害学生、赔偿相应经济损失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事项。学校无责任的,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第二十七条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第二十八条 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学生的行为侵害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二十九条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经调解形成的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应当由学校负担的赔偿金,学校应当负责筹措;学校无力完全筹措的,由学校的主管部门或者举办者协助筹措。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举办者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设立学生伤害赔偿准备金等多种形式,依法筹措伤害赔偿金。

第三十一条 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中小学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但不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

第五章 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第三十二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顿;对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三十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未履行相应职责,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学校纪律,对造成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相应的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学校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要求赔偿。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学校,是指国家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的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上述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

第三十八条 幼儿园发生的幼儿伤害事故,应当根据幼儿为完全无行为能力人的特点,参照本办法处理。

第三十九条 其他教育机构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参照本办法处理。在学校注册的其他受教育者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发生的伤害事故,参照本办法处理。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教委、教育部颁布的与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处理有关的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在本办法实施之前已处理完毕的学生伤害事故不再重新处理。

第四篇:应急管理制度

第十九章应急管理制度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1、为预防和控制我公司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各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可能及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二、应急管理原则

1、实行主要领导负责下的分级管理制:在公司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应急救援制度。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 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制定和演练等工作。消防等各级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一次,修订一次,强化一线一员的应急处置和逃生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4、科学实用: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三、分级响应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由总经理赵传立为组长(总指挥)、副组长鲁翠华(副总指挥)、邓河柴、张德梅、鲁彦峰为成员,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其职责如下:

1、总指挥:公司总经理

负责组织相应救援预案的启动,实施及其演练,根据总结、评估的结果及时修改,不断完善更新预案,根据事故情况需要,调动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形式,全面指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安全员

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各级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和启动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做好成员之间的联络、协调、配合工作,遇突发事故时因总指挥不在单位的,由副总指挥代行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接到报案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协助交通部门封锁现场,维护秩序,疏散人员,确保道路畅通,保证处理事故的车辆进出有序。

(2)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实施,根据事故的类别和性质及时协调相关警力参加救援。

(3)负责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防止和处置事故现场可能发生的刑事案件。

(4)负责对事故现场相关人员的监探,确保事故抢险和事故调查的顺利进行。

(5)负责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汇报实施情况和救援情况。(6)及时组织人员到达现场,根据事故特点组织相应的机械和设施进行事故抢险。

(7)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

(8)负责联系和安排有关医院进行抢救,组织急救车辆和医院人员。

(9)随时向指挥部报告人员伤亡、抢救、防疫等情况。(10)负责协调好应急救援资金的调度工作。

(11)配合事故处理,协助好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12)配合警方好好事故现场勘查、取证、录音录像等调查工作。(13)做好公司事故性质及成本分析,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14)做好善后工作。

(二)办事机构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三)工作机构

公司安环科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故专项和各类应急预案的起草鱼与实施,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决定事项。

四、运行机制

1、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看着危险辨识、坏境因素识别是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理。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它报警方式。

2、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危险辨识、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突发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已经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公司级(重大——可能产生特别严重后果)、部门级(较大——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和班组级(一般——可能产生较重后果)。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实行、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经有关领导批准可通过信息发布、打电话等方式进行。

五、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重大突发事故发生后,各事发源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同时报告公司领导及安全管理部。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及时续保有关情况。

2、先期处置:突发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人员在报告重大突发事故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3、应急响应

①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重大突发事故,要及时启动才、相关预案,由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部门展开应急处置工作。

②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③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安全管理部牵头统一指挥,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④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队、消防队等。

六、事故救援

1、明确分工,各尽其责。各成员接到指令及时赶赴现场后,立即成立现场勘查组、现场抢救组、维护秩序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和事故调查组。并按照指挥部的安排和各自的职责、明确分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高速高效、紧张有序的开展救援工作。

2、组织抢救和现场勘查同时进行。由于交通事故的特殊性,必须在抢救人员的同时进行勘查,协助交警部门从事事故勘查工作的人员要仔细,及时在现场收集各类痕迹、物证,勘查结束后恢复现场交通,积极配合交警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先进行登记,保

证事件的质量。

3、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时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工作。指挥成员接到报案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参加救援工作,对延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将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应急结束

重大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宣布恢复正常工作。

八、恢复与重建

1、善后处置: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充。还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2、调查与评估:对重大突发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 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

3、恢复重建:根据事故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九、信息的报告与发布

1、突发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主管上级和当地政府报告,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2、信息的报告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报告或发布、组织报道、接受采访等。

十、应急保障

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1、人力资源:公司安全管理部、生产运行部是应急救援的专(兼)职队伍和骨干力量。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动员全员有组织的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2、财力保障:财务管理部要保证所需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对受突发事故影响较大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研究提出相应补偿或救助政策。

3、物资保障: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应急车辆和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车辆及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德尔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4、医疗卫生保障:办公室要及时联系医疗机构,确保医院能在发生事故后能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医疗卫生应急工作。

5、交通运输保障: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作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建立紧急情况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程序,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及时、安全送达。

6、人员防护:要指定或建立人员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安全、有

序的疏散。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十一、监督管理

1、预案管理:安全管理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作好演练过程的原始记录。

2、培训教育:由生产运行部负责组织,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案、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保存培训记录。

3、责任与奖惩: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 励。对迟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它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计划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或行政处分。

4公司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有安全管理部进行监督管理。

十二、预案管理

1、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由公司安全管理部

负责制定。安全管理部负责预案实质内容的调整和完善,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补充备案。办公室负责文字修改,就应急机构人员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对预案归档管理。

2、预案制定与解释:预案制定与解释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

第五篇: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根据县教育局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我校安全工作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责任制度

1、我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志鹏

副组长:郭秀清

组员:李德智 李先贵 陈春兰牛亚静 柴爱智

2、责任制度:我校安全工作由校长负总责,政教主任安全分管领导全方位抓安全工作,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校长为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学校安全管理第二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科任教师为班级安全管理第二责任人。

3、学校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头上,每学期学校与各年级班科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签定责任书。(将安全责任书随同《成绩通知书》或《学生手册》带回家,家长签字后,下学期开学学生报名时上交班主任和学校。)

二、隐患排查制度

1、实施安全常规检查制度。(1)时令安全检查制度。开展夏季防洪、冬季防火安全检查。(2)开学安全检查制度。每学期开学前一周进行校园安全检查,排除隐患。(3)期中安全检查制度。实行每学月一次安全例行检查。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隐患排查整治分级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由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各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时时注意学生安全,排除安全隐患。

三、机构工作制度

1、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小组,负责本校的安全工作,组织成员定期分析形势,制定措施,研究和部署安全工作。

2、全校教职工在安全工作中要认真履行职责,学校将安全工作纳入教职工的考核之中,将与教职工的奖金、津贴、评优、晋级挂钩。

四、法规宣教制度

1、要坚持学习宣传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及各级的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2、要坚持开展开学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五、卫生防疫制度

1、食品试尝、留样制度。学校抓好食堂卫生管理,食堂出售的食品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坚持食品品尝制度。并留样不少于100克,在冷藏状态下保留48小时。学校填写进货、试尝、留样登记表并保存归档。

2、体检制度。每年均对学生、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应随身携带,以备接受检查中。

六、假日值班制度

1、国家法定假日、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假日(校历规定)、期中的双休日等,均由学校安排人值班。

2、每天安排学校领导带班。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

3、应事先做好安全应急预案。

七、值周值勤制度

1、学校每天安排值班领导、值班教师。

2、值周教师是当然的安全责任人员。

3、值周领导、教师应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检查。

八、请假清查制度

1、学生因故请假应写出书面请假条。

2、对无故缺席学生,当堂任课教师应立即清查,并于当堂课下课后报班主任,班主任报校长,校长报联校,先组织班主任立即进行查处,而且在12小时之内通知学生家长。

4、在校生不准无故离校,不准无假条离校,因故离校要写出书面请假条,班主任签字后,门卫登记后方可离校。

九、学生接送制度

1、值班领导、教师应坚持每天“中午、下午放学”督查学生出校门。

2、学生家长、监护人“中午、下午放学”应负责接送学生。

十、应急救援制度

(一)学校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事故预防措施

此制度与方案从制定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完善处,严格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希我校全体教职工,牢记“安全重于泰山,防范于未然”。将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常抓不懈,确保我校师生平平安安。

鲍店镇第一寄宿制小学

2012年2月6日

下载学校应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应急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衡政[2008]28号)和衡水市政府应急办《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衡应急办[2009]3号),充分发挥应管理......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车间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1 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矿对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1.2本程序适用于煤矿......

    应急管理制度[定稿]

    山东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乐陵市丁坞水库供水工程项目部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和规范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全面提高员工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

    卫生应急管理制度

    卫生应急管理制度 1.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 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

    停产应急管理制度

    生产停产应急管理制度 一、目的 对因品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停产问题及时作出快速响应和调整,最大限度减少因停产而引致的各类问题,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正常恢复生产,特制定本制......

    中央空调应急管理制度

    中央空调应急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本单位中央空调安全运行管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设备突发安全事件,提高突发事件的紧急反应速度和处理水平,保障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特制定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