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时间:2019-05-12 18:4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第一篇: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关系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就要牢牢抓住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及其它方面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1、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5、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在黑暗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虽然期间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那以后的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政治、经济、文化,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使我国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对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系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社会主义特征又要兼顾中国特色,及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又不同于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僵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为一个国家树立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就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建 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分别作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起到稳固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者各具特色,又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故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

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意志和决心。

改革开放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9年开拓奋进、硕果累累的辉煌历程,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已经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内在动力的。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空前挫折处于历史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沉稳、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打破教条主义束缚有机结合,突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特征有机结合,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与保持独立自主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宝库中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最显著的标志、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开放是体制创新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机制体制基础。历经近30年的改革,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政府主要职能开始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转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日趋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工业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6年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1%。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1978年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元,2006年为3.88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1978年只有1.7亿美元,200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由1985年的47.6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735亿美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1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3587元。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反映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降至2006年的35.8%和43.0%。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78年的6.7平方米和8.1平方米,增至2005年的26.1平方米和29.7平方米。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

改革开放是政治昌明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建设充满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着眼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发展,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积极稳妥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通过进一步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广泛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公民享有的直接民主不断扩大。积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付诸实践,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由此,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是社会进步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社会发展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第一产业由27.9%降为11.8%,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过渡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期在全国人口比重中,城镇人口由18%上升为43.9%,乡村人口由82%降为56.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人们的内在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人民大众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态度面对社会,走进社会,服务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不利因素,利用有利条件,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拓出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战略取向。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辉煌的理论成果、所实现的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方向,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进程,切实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进体制创新。当前,要着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化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结合的分配制度;要将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扩大开放,要将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要注意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开放措施的协调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基点和决策的依据,把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与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结合起来,把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与认真进行专家论证结合起来,努力使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统筹兼顾社会各相关方面的利益诉求,使之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要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增强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之间、各项改革开放措施之间的正向关联效应,形成相融共促的整体合力,降低改革自身的摩擦成本。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注意把握推进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我国作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展视野,更好更深入更广泛地学习、引进和利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的先进文明成果。不仅要引进和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还要注重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和管理规律的先进方式和方法,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执笔:全林远杨永利林芳竹)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在黑暗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虽然期间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那以后的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政治、经济、文化,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使我国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对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系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社会主义特征又要兼顾中国特色,及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又不同于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僵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为一个国家树立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就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建

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分别作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起到稳固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者各具特色,又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故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

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意志和决心。

改革开放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9年开拓奋进、硕果累累的辉煌历程,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已经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内在动力的。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空前挫折处于历史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沉稳、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打破教条主义束缚有机结合,突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特征有机结合,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与保持独立自主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宝库中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最显著的标志、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开放是体制创新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机制体制基础。历经近30年的改革,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政府主要职能开始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转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日趋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工业持续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是政治昌明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建设充满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着眼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发展,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积极稳妥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通过进一步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广泛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公民享有的直接民主不断扩大。积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付诸实践,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由此,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是社会进步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社会发展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第一产业由27.9%降为11.8%,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过渡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期在全国人口比重中,城镇人口由18%上升为43.9%,乡村人口由82%降为56.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人们的内在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人民大众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态度面对社会,走进社会,服务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不利因素,利用有利条件,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拓出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战略取向。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辉煌的理论成果、所实现的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方向,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进程,切实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进体制创新。当前,要着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化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结合的分配制度;要将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扩大开放,要将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要注意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开放措施的协调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基点和决策的依据,把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与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结合起来,把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与认真进行专家论证结合起来,努力使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统筹兼顾社会各相关方面的利益诉求,使之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要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增强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之间、各项改革开放措施之间的正向关联效应,形成相融共促的整体合力,降低改革自身的摩擦成本。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注意把握推进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在黑暗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虽然期间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那以后的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政治、经济、文化,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使我国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对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系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社会主义特征又要兼顾中国特色,及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又不同于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僵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为一个国家树立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就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建

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分别作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起到稳固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者各具特色,又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故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

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意志和决心。

改革开放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9年开拓奋进、硕果累累的辉煌历程,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已经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内在动力的。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空前挫折处于历史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沉稳、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打破教条主义束缚有机结合,突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特征有机结合,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与保持独立自主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宝库中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最显著的标志、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开放是体制创新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机制体制基础。历经近30年的改革,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政府主要职能开始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转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日趋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工业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6年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1%。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1978年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元,2006年为3.88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1978年只有1.7亿美元,200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由1985年的47.6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735亿美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1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3587元。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反映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降至2006年的35.8%和43.0%。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78年的6.7平方米和8.1平方米,增至2005年的26.1平方米和29.7平方米。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

改革开放是政治昌明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建设充满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着眼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发展,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积极稳妥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通过进一步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广泛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公民享有的直接民主不断扩大。积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付诸实践,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由此,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是社会进步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社会发展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第一产业由27.9%降为11.8%,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过渡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期在全国人口比重中,城镇人口由18%上升为43.9%,乡村人口由82%降为56.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人们的内在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人民大众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态度面对社会,走进社会,服务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不利因素,利用有利条件,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拓出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战略取向。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辉煌的理论成果、所实现的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方向,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进程,切实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进体制创新。当前,要着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化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结合的分配制度;要将

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扩大开放,要将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要注意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开放措施的协调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基点和决策的依据,把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与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结合起来,把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与认真进行专家论证结合起来,努力使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统筹兼顾社会各相关方面的利益诉求,使之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要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增强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之间、各项改革开放措施之间的正向关联效应,形成相融共促的整体合力,降低改革自身的摩擦成本。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注意把握推进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我国作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展视野,更好更深入更广泛地学习、引进和利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的先进文明成果。不仅要引进和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还要注重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和管理规律的先进方式和方法,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执笔:全林远杨永利林芳竹)

第五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

文明是指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标志。文明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进步。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那些为官一任的急功近利者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近年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自然母亲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儿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她就会惩罚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沉

重。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做了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树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了出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是一场全民皆兵的持久战,他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参与。

首先,作为国家的领导层,我们的干部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懂得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和高超的行动力,而这些都首先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问题本身,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到一条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

再者,改革生产方式,做强生态产业。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要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方面。为此,要研究开发生

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复合型生态经济、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以及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另外,我们应提倡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工程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十五”期间,应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一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二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特别是北京地区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三要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防止生态破坏;四要加快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城市和生态省(市、自治区)的创建工程;五要继续推进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六要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资源骤减,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最后,我们应当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他不仅需要我们每个公民的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共同合作。只要我们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

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够促进四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下载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经济的逐步全球化,环境污染也已经逐步的走向全球化: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不断增速、水污染严重、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浅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仁者近山,智者近水”,秀丽之山水孕育出了众多的中国哲人,不仅如此,草民亦有“乐乎于秀丽山水”之心,这成为泱泱大国一大特色。有青山绿水的家园是芸......

    《社会生态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生态学课程论文 《社会生态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 任课老师:学号:姓名: 2013.12.20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快速增长,我国......

    试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秋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写作 云南大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硕士研究生 政治理论课“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核 姓名:李加兵 学号:12012000......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定稿)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工程造价班级:造价1310 姓名:刘建林学号:0704131018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在历次全国党代会......

    2016考研政治生态文明建设

    2016考研学习群【324943679】 2014年11月10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欢迎宴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国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

    建设社会生态文明调查报告

    篇一: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题目: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年 ** 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共5篇)

    A卷:填空:寂静的春天、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里约热内卢、中国21世纪议程、资源节约、创新发展、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判断:(错)3、4、6、10。单选:CBDAACCABD。多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