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11、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关键: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反复诵读,了解大概,串通文义,学习文法。
四、教学过程:(结合投影)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籍贯广东省新会县。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1915~1923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人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至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及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
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子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1.释题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这两个字字统摄全文。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2.引子
第一段讲了建筑体系的分布情况,从文中“西至、冬至、南至、北至”等词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体系的分布极广;
第二段讲了建筑体系的历史情况,从文中“至迟、3500年来”等词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体系的历史长久。
作者通过这两段,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性,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3.基本特征:(观察投影上的图片)
立体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总体特征平面布置: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结构方法: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
原理。
斗拱的作用: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可 能,而且 结构方法
有装饰作用。
举折、举架的作用
屋顶: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
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颜色的使用 :“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外观装饰
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
木架部件。
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
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用材上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
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作者在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的时候,是按照先总后分,先主后次的顺序来写的,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
4.“特征”的形象表述:
1.词意理解:
“文法”——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有“拘束性”, 也有灵活性。
“词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2.句意理解: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解析: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
5.“特征”的外延:
词意理解:
“可译性”——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理解性。之所以需要理解,是因为各民族建筑的表现风格不一样;可理解的基础在于它们的“同一性质”。在文中,作者主要强调了各民族建筑在相同的内容中的不同形式。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作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文化观。
(总结文章结构,见投影)
6.“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
据历史记载,北京和平解放之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遭到不公正对待。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是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他满怀忧患意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中国建筑史》)我们通过品读这篇小论文,研究透视其中一些关键语词所传递的信息,感受梁思成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尚的审美境界。
7.讨论、交流与学习(看投影欣赏图片)
① 你能不能举出家乡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
② 探讨中国古建筑的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的交融?
③ 结合所欣赏的图片,你认为中国的建筑和国外的建筑有什么异同?
五、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及相关的练习
2.回去预习下一篇课文
第二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这部书的精彩章节《作为生物的社会》(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文章开头就令人耳目一新,仿佛以天外来客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行为,说那些为了开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他们“急匆匆来**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看起来和蚂蚁没有什么两样。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卑以自处,他想说明什么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惟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很多生物“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思想”;但是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活物,而个体则更像是这个“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惟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它们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凝结成为一个整体,“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人到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像昆虫那样,发扬光大“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的古老传统,经常接通我们与社会组织这个庞大网络的电路。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副标题为“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为生物的社会”中一些值得让我们探讨的生命现象,从而反思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本文采用丁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明确】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明确】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员,却能“降格白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布置作业
第三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培养善于透视关键语言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其说明顺序 教学方法:
图片欣赏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得出答案。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错批一人(马寅初),多生几亿;错批一人(梁思成),少了名城。”
三、分析课文
(一)默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段前标上序号)第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第3-13段: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第14-19段: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第20段: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
(二)探究九大“特征”的内涵、说明方法
1、个体建筑构成
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作诠释)
2、群体建筑构成
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举例子 打比方)
3、结构方法
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4、斗拱
出示斗拱图片。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列图表 举例子 摹状貌 下定义)
5、举折、举架
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下定义 摹状貌)
6、屋顶的装饰作用
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作比较 引用)
7、颜色的选择——朱红
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举例子 作比较)
8、部件的装饰作用
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举例子)
9、建筑材料的装饰
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作诠释)
(三)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中 个别建筑构成 整
国 结构 群体建筑构成 体 总体特征 建 主 木材结构
筑 特征 斗拱 的 举折和举架 基 屋顶的装饰作用 结构方法 本 装饰 颜色的选择—朱红
特 次 特征 部件的装饰作用 局
征 材料的装饰作用 部 外观装饰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为了说明这种“文法”,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请举例说明。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并且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沿用的惯例。
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
这是比喻的说法,使得说明生动,让读者易于接受。本文用“文法”来比喻建筑的“规矩”,用“词汇”比喻建筑的材料,让人们能过熟悉的文章组成来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
3、“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但是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的风格,又具的独特性。
这是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所谓类比,即是用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
——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5、理解 “文法” “词汇” “可译性”(1)用简要的话概括它们各自的意思
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规,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可译性”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2)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 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建筑的特点: A.规则性;B.独创性;C.情感性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题与本课的拓展练习。
2、观察民居并记录各建筑构件的名称。
第四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
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第五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段; 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
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建筑特征的独特论述。【教学过程】 课前音画欣赏:
幻灯片展示中国著名古建筑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一、导入(略)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建筑特征;2.把握课文结构;3.感受传统文化。
三、预习检测
1.字音(略)
2.介绍作者梁思成
四、阅读思考
1.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
(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2.句中的“文法”、“词汇”和“文章”分别喻指建筑中的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的相应段落找到解释)
文法(第14段):建筑的惯例法式,建筑的风格手法。
词汇(第14段):建筑学上的门、窗、枋、厢房、庭院等。
文章(第15段):建筑
3.欣赏中国建筑,引导学生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展示一:(学生展示特征
一、特征二)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个是个体建筑
特征,一个是群体建筑特征。
展示二:(学生展示特征
三、特征
四、特征五)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中国建筑的结构
方法,斗拱的作用,举折、举架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学生了解木材结构和斗拱的作用)
展示三:(学生展示特征
六、特征
七、特征
八、特征九)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介绍屋顶,着色,装饰部件,用材方面的装饰)
(多媒体辅助学生了解屋顶的装饰、建筑的大红着
色、彩绘装饰、脊吻装饰、窗户装饰)
小结说明顺序:
按照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和外观装饰展开说
明的。
4.(展示四)根据课文举例说明中国建筑与中华文化的相关
性。
明确:建筑中的“中庸之道”;建筑中的森严等级(以太
和殿脊吻为例)等。
5.(展示五)西方建筑的特点
6.梁思成先生在文章的第18段“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
间的‘可译性’问
题”,怎么理解“可译性”?
明确:用“语言和文学”为喻,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畅所欲言:
在强势的城市规划下,摩天大楼像雨季的洪水般涨过了老城南的头顶。南京老城南的躯体正暴露在大锤与推土机之下,拆迁工人们的钢铁机械对准了那些七架梁的木构大宅。死去的雕花门窗散落在倒塌的断壁与碎砖间,粗壮的梁木四处横陈,立向天空的几根残柱像巨型生物的残骸。曾被称为 “画船箫鼓”、“桨声灯影”的十里秦淮河畔,成片的河厅河房皆被夷为平地,只剩下几座省市级文保单位,茕茕孑立于瓦砾中。
思考: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怎样处理好建设新城市和保护古建筑的关系?(学生讨论后发言)明确: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观象。(梁思成)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凝动的音乐,是永恒的艺术。(梁思成)
六、课文结构(略)
七、课堂小结(内容、结构、语言)
八、当堂检测环节
九、推荐阅读:
梁思成作品:《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十、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