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谷里镇龙井沟村“五园新村”建设情况汇报
谷里镇龙井沟村“五园新村”建设情况汇报
龙井沟村位于谷里镇西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有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3亩,辖6个村民小组317户1200人。交通便捷,有贵毕高等级公路和黔素路(运煤大道)穿境而过,2011年被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列为“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被县委组织部列为全县发展型党组织建设示范村。现将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在特色庄园建设方面: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完成251户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28户危房改造任务;二是投资350万元着力打造“盆景花卉特色一条街”;三是争取到11个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现已完成了9公里路面硬化;四是投资20万元改建村办公室,完成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一厅一场七室二栏一超市”建设任务,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致富田园建设方面:以发展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户种蔬菜、茶药、经果等特色作物。现已种植200亩葡萄、200亩蔬菜、500亩青蒿。今年上半年,全镇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位于全镇前列。
在生态庭园建设方面。根据一幢漂亮适用房子、一片生态经济园林、一口清洁能源沼气、一条小康致富路子、一种良好卫生习惯、一派和谐家庭氛围的“六个一”要求,着力建设生态庭院。绿化山头450亩;建成沼气池26口;修建垃圾池10个;美化了村容村貌。
在和谐家园建设方面。成立了社会治安巡防队伍,维护村内和谐稳定;58户87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合医疗参合率100%;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公开率达100%,重大村务村民参与率达90%。在文化乐园建设方面。组建了一支文艺宣传队伍,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现有藏书量达5000余册的农家书屋一个;全村收音设施健全,广播、数字电视接收覆盖率100%;有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一个,党员接受教育培训率达100%。
我镇龙井沟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资金紧缺,建设难度大;二是极少部分群众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五园新村”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努力工作,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促进全村经济快速发展。
第二篇:谷里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谷里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我镇按照“五园新村”的建设要求,积极筹措900多万元资金,打造仙鹅、香山、中狮、五里、新金、龙井等6个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2009年以来,共新(改)建“黔西北民居”民房2479户,新建通组水泥路4.7公里,新建连户路43公里,硬化院坝15863平方米,新建花池2573平方米,家家户户庭前屋后栽花13574束,植树38629株。建设沼气池212口,改厨103户,改圈279户。村村修建卫生室,村村通广播电视,呈现了新农村建设美景。此外,谷里是明洪武时期奢香夫人创建的谷里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了挖掘历史文化元素,深刻剖析古文化内涵,从2011年3月开始,我镇分期改造谷里老街,将街两旁房屋立面改造成“明清风格”建筑,街面铺成青石板,强、弱电下地。目前,第一期黔谷路“V”字形街道改造工程即将实施完毕,其余规划建设工作有效推进。同时按照“江南水乡”风格规划建设新街,建成了一条长1140米,宽26米的“谷驿大道”,大道两旁修建“明清风格”建筑,种植观光农业,并将河道改造成宽2.5米,深1.5米得“谷驿河”,河道两旁种植风景树,河堤用自然石块堆砌,河底铺成鹅卵石。目前,“谷驿大道”各项建设工作即将竣工,预计6月上旬正式通车。特别是从2011年5月开始,我镇将在以上新农村建设的基
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依托自然资源,重点开发沙坝河旅游项目,规划建成集“旅游、休闲、观光、商贸、温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点,拉动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该项目已启动实施,农户积极性高涨,家家户户已对征地补偿、青苗补偿、拆迁安臵等相关工作的支持作出承诺。
一、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在农村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镇重点工作之一。为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谷里镇2009——201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确立了2009年以加强示范村村容村貌整治、实施户户工程的工作思路,增强了指导性,克服了盲目性。针对谷里小城镇建设,规划了5.1平方公里作为今后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平台,计划吸纳10000人居住。目前,已制定了总规,测设了地形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抓宣传,在谋求群众支持上下功夫
农村危房改造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程牵涉到千家万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至关重要。我镇采取走访群众、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群众大会,印发宣传单、制作宣传栏、张贴标语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知识,提高群众知晓率,掀起了群众自愿出资参与建设的热潮,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抓督查,在强化干部责任上下功夫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工程顺利进行,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实责,一线干部重点抓,负直接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责任制。对工作进度,主要领导实行一天一调度,三天一督查,形成了党政班子——驻村干部——村干部上下联动、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机制。由于措施有力,我镇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增比进位”,一年上一个台阶的目标。
(四)抓质量,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
新农村建设工程是民心工程,为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让群众满意,我镇积极培训能工巧匠建房、修路,并引进有技术、有实力的施工方进驻施工,帮助群众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对房屋修建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我镇成立了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和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小组,进行全程监督,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安全。
(五)抓长远,在建设标准上下功夫
为进一步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我镇制定措施,加强新修房屋、公路及其他配套设施的管护。对施工方修建的工程,规定3年质保期,质保期间扣押5%押金,质保期满不出问题,如数补齐差额,对农户自建工程,不仅要求自护自养,还要求负责门前的硬化、绿化。同时,着眼于长远,坚持示范村高标准起步。现在,对龙井和五里示范村,我镇正在筹措资金安装路灯,绿化草坪,建设人行道,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部分农户不理解,尤其是贫困家庭、留守老人等弱势群体参与意识较差,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一些群众对建设新农村项目投资、村容村貌整治和群众投劳投资结合理解不深刻,等、靠、要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其主体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农村改厕、改水、改灶、改圈统一规划实施难度较大;三是建设与村庄规模相适应的文化娱乐场所、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需大量资金。
三、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必须坚持“分类规划、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统筹发展”,紧密结合实际,实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做到长远有总规,近期有详规,年年有目标,村村有任务,户户有事干。
(二)必须坚持农民增收为重点。要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对我镇来讲,要依托农业办
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提高农民收入。
(三)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作用,探索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实行对进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政府投入为主,经营性服务项目以受益业主投入为主,入户建设以农户自我投入为主。
(四)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努力实现农民的素质与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二○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龙井沟村建设2010年工作总结
龙井沟镇建设201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快推进农镇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区、街两级的要求,围绕《意见》,立足居民,突出亮点,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社区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完善机制,促进居民自治水平的提高
民主自治是解决社区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创建和谐达标社区工作的着力点。为此今年以来,我镇以社区自治为基石,不断创新自治内容,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提升。在推进民主自治过程中,我们普遍建起了“一个核心、三层自治体系”的运行机制,即社区党组织是领导核心、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决策层、社区居委会是执行层、社区社会工作站是服务层。在三层自治体系内,各社区不断探索以社区网站、居民论坛、居务公开栏、居民议事厅等社区自治模式,确立了“三元管理、四项制度,规范社区民主自治程序”的工作思路,即从扩大民主参与,畅通民声渠道入手,实行“决策、执行、监督”的三元管理体制,并辅之以“议事、听证、公示、民情反馈”四项制度,使社区逐步形成了一种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规范程序,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二、强化社区管理,构建和谐、优美的社区环境
今年,我镇在规模调整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了社区管理体系。一是探索社区党建新的组织形式,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二
是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管理队伍,提升居民自治的成效;三是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包括老年人组织、社区志愿者组织、残疾人组织等在内的社区民间组织。各社区都设立了社区警务站(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站、星光老年之家、社区学校和社区活动广场等;四是社区各项工作以公开的形式及时发布在社区网站、社区月刊、社区宣传橱窗等,接受居民监督;五是建立健全社区共建组织和制度,与驻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促使其支持社区党建和社建工作,实现了关系协调,实事共办的局面。
三、立足居民所需,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为了创建和谐社区,各社区在服务上狠下功夫,建立有“老人服务热线”、“残疾人维权站”、“流动人口公寓管理站”、“军嫂就业帮扶站”等志愿者服务网络;把社区电话和社区网站等窗口地带,逐渐成打造成为了社区居民的“一拨灵”和“全天候”;兴建“爱心帮扶站”、“爱心职介窗”、“爱心康复室”等社区服务平台,广泛开展邻里互助活动。在各个社区启动了“社区服务指南”、“扶助服务”的标准等贯标工作,全面推进社区服务标准的贯标工作,全方位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新年伊始,我们便把关爱老年人的安康,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放在今年工作的首位。一是建立独居老人信息库。对辖区内7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进行摸查并建立信息资料库。二是构建独居老人服务网络。组建关爱老人安康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关爱结队”活动,并为这些独居老人发放服务直通线卡片,安装安康通。三是完善困难救助
体系。整合社会帮困助老资源,为特困独居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坚持做到“重大节日帮”、“特困对象重点帮”、“突发事件及时帮”等。四是建立应急预案机制,健全和完善独居老人结对管理制度、定期上门察看制度、电话关爱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确保本辖区独居老人的安康、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镇开始实施,经过一年的实践,运行有序。今年,我镇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科学的论证,出台了四项措施,重点从四个方面不断完善新农合的实施。经过半年的实践,管理更加规范,农民明显得到实惠,如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今年开始,我镇就把扶贫作为一项攻坚任务狠抓。半年来,一是完成了贫困人群的信息录入,提升救助效率。将贫困人群的个人、家庭、住房、收入、就业、残疾和社保医保等信息准确无误地收集,并录入信息库;二是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扶贫实效。与全市首家民营企业拥军协会——石林集团等共建单位联手,通过送慰问、送岗位等实现帮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发展。另外,各社区做好救助及慈善超市建设,银龙花园社区以慈善超市为依托,在社区内组织多场义卖活动,为困难家庭、困难群众募集资金。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整体攻坚。落实各项优待政策,完善各类救助制度,重点做好就业、维权、医疗等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努力提高扶贫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提升社区文明程度
今年以来,我镇各社区充分利用各种节日活动的契机,探索活动
机制,构建文化平台,提升了社区文明。一是以主体性文化的吸引力,夯实社区文化基础。二是以先进文化的传播力,提升社区精神文明的水平。三是以归属文化的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和谐。
五、加强安全防范,切实保持社区稳定
;加强普法教育,开展各项法律宣传活动;做好对各类人群的稳定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建档、找他们谈心、签定了保证书和帮教协议书;对“flg”练习者进行巩固再教育,继续实行帮教活动;注重从源头上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各种因素,加强信访接待工作,将信访和调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两会期间”每天保持重点人头的联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确保社区稳定;加大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对辖区内的出租房和流动人口公寓定期、及时进行走访调查,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及计生管理等工作;定期进行隐患排查,研究分析和排查矛盾,对影响本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注意运用心理疏导等多种方法认真化解。
六、立足居民所需,突出文化亮点,实现共驻共建。
社区是城市基本构成单元,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推进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城市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今年以来,我镇各社区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立足居民所需,突出文化特色,构建和完善了一批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文化载体,使社区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七、下步打算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坚持以社区服务为主题,推动社区建设全面发展。下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强烈服务意识
第四篇:雍熙镇五园新村建设情况汇报(全县调度会)
在纳雍县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调度会上的发言材料
创建五园新村构筑美好家园
——雍熙镇“五园新村”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5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兄弟乡镇的各位同仁、同志们:
根据会议的安排,有幸与兄弟乡镇交流学习,深感荣幸,倍受鼓舞,下面,我就雍熙镇五园新村创建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立足镇情优势,抢抓发展机遇
雍熙镇位于纳雍县中部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31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处在城区的5个社区和4个城中村主要依托城镇建设推动发展,其他27个村分布在农村紧紧依靠传统种养殖业而实现增收。纳六线、纳水线、原毕纳线三条县际公路贯穿全镇三分之二的村,辖国有林场1个,镇属林场2个,国土面积124.31平方公里,总人口106052人, 耕地面积22157亩,森林覆盖率达36.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按照精品示范村的建设要求,坚持“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黔西北民居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实施为依托,以科技兴农为抓手,着力创建了友谊、中寨、石板等3个五园新村示范村,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镇已建成“黔西北民居”1402户。2010年全面完成512户生态文明家园的建房任务,其中:控制引导群众自建262户,财政补助250户,企业帮建20户,县直单位帮建45户;2011年全面启动建设1500户,其中财政补助220户,启动率达100%,主体工程完工917户,全面竣工128户。
二、创建五园新村,示范带动周边
友谊村是我镇着力打造的五园新村精品村,地处纳水公路主干线,距纳雍县城7公里左右,域内面积1.6平方公里,有旱地1173亩,水田500亩。辖10个村民组2963人,其中居民住户150户445人,农户485户2518人(其中:集中居住485户)。截止目前建成黔西北民居285户(其中:2010年建成135户),主要集中在大龙井、左家寨、煤洞坡、蔡家寨、小沟等四个组。本着“高起步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按照“四新”的建设目标即发展新产业,营造新家园,打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改房、改厨、改厕、改圈多管齐下,已建成沼气池375口,为“猪——沼——菜” 1
循环经济打下坚实基础;地氟病防治项目实施实现无隙覆盖,其中双改户400户,自改户219户;示范种植杂交玉米800亩、脱毒马铃薯1500亩、水稻500亩、高产无公害蔬菜800亩,规模养殖场1家,全村大牲畜存栏621头(匹),生猪存栏1245头,禽存栏6452羽。农家书屋1个,藏书2000余册,挂牌农家乐3家,220KVA变电站1个。目前,我镇已积极联系有关资质部门,对友谊村进行建设性规划设计,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和争取各类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中寨村是我镇着力打造的五园新村示范村。2009年我镇积极争取危改投入180万元,发改投入274.46万元,对中寨村洪家寨组145户地质灾害户进行搬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建设”,“分类实施”三统一分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村支牵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措施,经过镇村干部和群众的艰辛努力,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为将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我镇争得资金投入7.8万元,修通过了1.8公里的进场公路,全部进行镶边和铺沙面石,投资8.3万元解决了安置点560人的安全饮水困难,协调电力部门免费安装了电表,实现了“三通”。
石板河村是我镇五园新村创建村,地处城郊,紧靠纳雍国有林场,在县城发展大道外延,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我镇因地制宜在石板河村示范种植美国布朗李678亩、梨250亩、杨梅50亩、釉桃240亩,蓖麻200亩,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成型。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建成了产业公路7公里,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效益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镇采取的工作思路是:
坚持“三项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质量优先的原则;
做到“两个结合”:做到改建与新建相结合;建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达到“三个突出”:达到重点突出、特色突出、亮点突出。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领导重视,抓思想认识到位。为确保创建工作有特点、有亮点、有看点。我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认真分析优势和不足,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村组调研,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创建规模、风格、产业发展等方面充分征求寨老、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积极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二抓宣传发动到位。我镇利用户外公益广告、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等方面大力宣传创建五园新村的目的和意义,营造了良
好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农户的思想认识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
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等方式,同时镇村干部长期深入农户家中督促指导,切实加大建房技术的指导培训。
三抓产业配套到位。建房是载体,致富是关键。我镇着力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上下功失,以项目实施实施为契机,着力将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与产业培育相结合,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积极争取省财政科技扶贫养羊项目资金投入1300万余元,在坐勒、闹地、中寨、石板河等村建成连片人工草场8500亩,修建圈舍10000余平方米,建成规模养羊小区7个、养牛小区3个,羊存栏8500只,牛存栏3981头;石板河、高坡、双水井等村建立城郊特色经果林基地;在友谊、海坝、石板坡村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种植实现无隙覆盖,规模种植无公害蔬菜1500余亩,在石板河村示范种植蓖麻500亩,产业发展初具雏形。
四抓查究问责到位。我镇将生态文明家园工作纳入单项双向责任制考核,进一步明确包村领导、服务区党工委书记、工委会主任、包村干部、村干部的责任,层层落实包保帮户责任,限时完成任务,与工资挂钩;由服务区与建房户签订建房协议,将建房规模、质量标准、完成时限等作为重要内容,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联动,干群齐抓的良好局。财政、纪委切实履职,对资金的发放、使用等严把关口,确保“阳光工程、阳光作业”。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目前,我镇五园新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项目不配套。房子建起来了,但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项目支撑,农民“钱包”没有真正鼓起来;水、电、路、文化广场、生态公园等附属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我们深深感到要抓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一是必须强化领导责任;二是必须发挥群众作用;三是必须抓好规划设计;四是必须突出环境整治;五是必须加大资金投入。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调度会为动力,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按照“五园新村”的创建要求,狠抓各项措施,使创建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从抓到拓展到面,从公路沿线向纵深发展,力争早日建成生态文明镇的目标。
第五篇:2011年龙井沟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精)
2011年龙井沟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现将我村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创建为动力,开展社区工作。
1、社区建设,党建是先行龙头。
社区党组织非常重视对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每月16日定期召开党员组织生活学习会,按时观看远程教育直播课堂,加强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培训,并每年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一至二次。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动员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社区,引导动员党员在社区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开展社区服务,与社区居委会一起解决好社区所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使社区党员在社区管理中得到有效发挥,永葆党员先进性。
2、居住安宁,全体居民的心愿。
健全综治组织,充分发挥社区综治、警务、治保、调解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管理职能正常运转。社区治安建立群防群治网络,对社区的私房出租户及外来人员实行分类注册,动态管理,目前我辖区内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为80人,共有出租房屋户11户。社区每月对出租房屋、简易棚、工场进行治安、消防安全查验至少1次以上,半年共通知整改了出租房4户,流动人口登记率达100%。经常性开展出租房消安全、法制安全等知识培训,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余份,提高了居民的自我保护及安全防范意识,今年以来社区无重大刑事案件。此外,社区做好民调工作及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维稳活动,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定良好的社区环境。
3、环境优美,现代人生活追求。
搞好辖区环境卫生,保护绿地,营造优美环境,构建人
和自然和谐相处。社区主要抓各物业管理处管理,及时督查指导,辖区道路实行一日二次清扫,全日保洁,垃圾袋装分类管理,门前实行“三包”责任制。并定期清洗。辖区内无乱搭建,无乱张帖,无乱停车。夜间路平灯明。水池定期清洗。化粪池无满溢。空气、噪音达标,绿化率达35%以上,花草茂盛,每到金秋季节,当你步入住宅小区,金桂香味扑鼻而来,环境优美是我社区的一大亮点今后我们还将“创绿”作为社区工作的永恒主题。
4、设施齐全,文体活跃。
社区始终以创一流社区为目标,在已拥有人口学校、图书阅览室、影音放室等学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社区还设有一个老人活动中心,二、以服务为主体,打造民生社区。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社区要把搞好社区服务作为基本职责,作为社区建设、为民办实事的落脚点。
1、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服务,建立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
2008年在我市开展的四个社区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中,我社区是服务型社区试点单位,我们抓住了此次试点工作的契机,提升了物业服务、社区服务、自我服务和共建服务等“四方面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开展知情选择,全面推进计生优质服务。
计划生育是国策,社区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法规、政策,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计生”卡册齐全,育龄妇女生育动态实时掌握,经常性举办计划生育知识讲座,建立未婚青年季度访制度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开展知情选择,帮助生产妇女了解三种以上避孕知识,指导她们根据自身生理特点及时选择落实以长效为主的安全优效的避孕措施,同
时对产后妇女走访慰问,计划生育符合率100%。
3、加强社区医疗服务站的监管,真正实现“低收费、高水平、广覆盖”。
居民能就近享受到质高价廉的就医服务,建立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在居民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病人和孕产妇、青年人进行健康教育。
4、建立社区自我服务体系,经常性开展志愿者活动。
充分利用社区各类人才资源,成立和不断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如走访慰问社区60周岁以上老党员、社区残疾人,帮助社区老人活动中心打扫卫生、清洗辖区小广告等等。目前我社区已制定了《龙井沟村志愿者服务队章程》,并建立健全社区党员义务治安巡逻、党员服务、环境保护、多支志愿者服务队。
三、以民主为目标,构建和谐社区。
1、机构健全,民主管理。
社区居委会认真执行社区自治章程和各项自治制度,在社区工作中充分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的民主自治活动。每年召开居民代表大会2期,分别为审议社区工作报告和社区工作计划以及社区重大事项,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了民主机制,也充分体现了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办好居务公开栏,对社区每月财务收支情况、廉租房申请情况和社区低保家庭补助情况及社区重大决议等做到及时依法进行公示,并设群众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接受居民群众监督,群众较为满意。且社区充分挖掘出了共建单位资源,并签定共建协议书,坚持每年召开不少于2次的联系会议,商讨社区建设事务。社区自治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2、“四位一体”,构建和谐。
为理顺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真正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社区于2010年4月份成立了“四位一体”联席会组织机构,并制定通过相关的自治制度,按照各自的职责行使职权。窗通过近一年的尝试,“四位一体”给社区建设工作带来了许多好处:社区党组织工作覆盖
面和关联度得到扩大和提高,对城市基层社会的调控能力和力度有所增强;党组织服务社区群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社区各类组织强化了角色意识、明确了职责和定位。我们认识到社区建设要始终以服务为主体、以民主为目标、以创建为动力,今年来,我社区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个天蓝、水清、地绿、音静、人和的现代化新社区已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我们也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创建工作中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全力打造龙井沟村,使之更具现代化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