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读书征文材料目录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黑林小学推进阅读工程教师读书征文活动
材料目录
1、黑林小学教师读书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2、黑林小学教师读书征文比赛评分标准及打分要求
3、黑林小学教师读书征文比赛评分表
4、黑林小学教师读书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5、黑林小学教师读书征文比赛获奖征文选
第二篇:教师读书目录
教师读书目录
一、必读书目:
1、《多元智能(修订版)》(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
2、《建构主义教育研究》高文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师大出版社
4、《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5、《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艾斯奎斯著中国城市出版社
6、《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 著漓江出版社
7、《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8、《不做教书匠》管建刚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9、《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关鸿羽著新世界出版社
10、《有效教学方法》(美)鲍里奇江苏教育出版社
二、选读书目:
语文:
1、《在农历的天空下》常丽华天津教育出版社
2、《孩子的早期阅读课》马玲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3、《窦桂梅的阅读教学》窦桂梅长春出版社
4、《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李吉林山东教育出版社
5、《小学语文教师》期刊
数学:
1、《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雷玲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斯苗儿
3、《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
4、《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张兴华
5、《小学数学教师》期刊
英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期刊
2、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罗少茜编著外研社
4、小学英语课堂游戏100例张海全编著外研社
科学:
1、《科学课教学研究》(美)大卫杰纳.马丁译者薛伟江长春出版社
2、《小学科学案例研究——科学课程典型教学案例及其理论解读》张屹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小学科学教育/国际科学教育新视野译丛》(美)撒吗.沃泽曼//乔治.依芙妮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科学课》期刊 北
第三篇:教师读书目录
教师读书推荐目录
第一类:生活智慧、实践智慧类
1、《自动自发》,[美]哈伯德著,陈书凯编译
2、《人性的弱点》,[美]卡耐基著
卡耐基建议:第一,“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因为没有人会因别人的批评而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二,“真诚地赞赏他人”。因为人有两个最基本的需要,一是性满足;二是“希望成为重要人物”。据说,精神失常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脑部器官完全正常,但“被赏识”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第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需要”。
3、《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这是一本不寻常的书。值得有心改变自己,并进而改善周围世界的人一读再读。”本书真正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暗示你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们要找到真正重要的事做,从工作中找到乐趣,不让自己陷入不得不接受而又无可奈何的生命状态。这本书似乎更适合学校管理者阅读。
4.《大学人文教程》,夏中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在中小学教师寻找具有“可读性”的“教育哲学”的著作时,本书在一些电影院门口或者大学附近的小书摊那里赫然出现。人如何为自己活着而不是成为奴才?教师如何既享受自由生活又成为关怀社会公正的知识分子?何谓自由的生活?何谓民主的生活?何谓平等的生活?选择本书就是选择一种人文的生活方式。5.《鲁迅杂文精选》,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鲁迅的杂文构成一部鲜活的、完整的“人史”,是“中国的大众的灵魂”。
6.《论语》,不读《论语》,几乎无法找到“如何成为一个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的“人”)的答案。如何成为一个人?
7.《人生论》
[英]培根著,何新译中国友谊出公司2003年版。“历史上确有垂之不朽之书,弗兰西斯.培根的这本《人生论》必在其列。四百年来,它已被译为几乎所有的人类语言,其格言足以永为垂范。”(何新语)
第二类:教育教学类
1、《教育的问题与挑战》 朱小蔓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社会变迁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很多,教育本身存在的原本该解决好而未解决好的问题也很多。如何回应?
2.、《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这本书出版之前,曾听说不少中小学教师在传阅和复印《教育参考》上登载的“反思科学教育”、“开放数学教育”、“理解文科教育”、“提升美育”、“把握信息技术教育”、“走进体育”、“感悟艺术教育”等系列文章。本书的魅力不只是提供了由这些文章汇集“学科教学的新视野”,重要的是它以流畅的、演讲式的语言给教师讲述教育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或已经发生的故事。因为“动听”,然后“可读”。
3、《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美国学界曾经宣起“百部名著计划”,“名著阅读”竟致蔚然成风。本书告诉你:苏州的名师名校长是如何读书的。“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我正在选编一套《新世纪教育文库》,其中的教师系列既包括了海外最经典最优秀的教育学科教材,又包括了国内外著名教育小说、教育散文、教育格言、教育漫画、教育故事、教育人物的精华,还有大量拓宽教师视野的人文、自然、社科类读物。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中国第一套系统的教师必读书,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朱永新语)
4、《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人在自然中,人的教育是自然界所有生物活动的一个部分。“鸟在鸣啭,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思考自己该如何生长才是美丽的,星星也不必记起自己就是美丽的。”生本教育建议让儿童忘我地活动和游戏,让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一个故事说,一位印第安老人,赚钱后买了一辆汽车,不懂得怎么开,只好雇了匹马来拉它。保守的教师,有些像印第安老人,不知道汽车自身原本是有动力的。生本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5、《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新课程究竟在“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方式”、“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等问题上做了什么调整和转换?本书以对话的方式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供了详细而比较权威的“说法”。
6、《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门内人谈语文教育,总不免落入“听、说、读、写的统一”或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等主题。这种谈论语文教育的方式也许只有走出门外,才有可能获得拯救。
7、《数学教育研究导引》 张奠宙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林斯基
该书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并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一些精彩条目,仍然保持“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感动过中国教育界的几代人。你愿意体验被感动的感觉吗?
9、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
10、教育漫话
洛克
11、教育创新论
熊川武
12、教海漫记
于永正
13、于永正课堂教学精品录 于永正
14、为生命奠基 窦桂梅
15、课堂教学艺术
黄爱华
16、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教学艺术 邱学华
17、教师教学技能导读 华艺出版社
18、今日做教师
19、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21、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王晓春
22、班主任兵法
万玮
23、帕夫蕾什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
24、陶行知教育文集
25、爱弥尔
卢梭
26、魏书生文选
魏书生
27、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28、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29、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第三类:教育随笔、教育手记、教育日记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教育随笔、教育散文、教育手记、教育日记实在应该成为教师的“写作”方式。
1、《成长》
凌志军著,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我曾和微软公司中的90多人谈了话(大都是中国人,也有些是美国人),有300多个小时的录音以及几百万字的材料。这一次我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30个人身上,他们是微软亚洲研究员179个研究员和工程师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我有时候用“微软小子”来称呼他们,是希望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个统一的形象,其实他们中间差别巨大。他们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被人们当作聪明、成功、快乐和富有的典型例证,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年轻。这一切都是媒体追逐的题目,但是我关心的不是他们的成功,而是他们的成长;不是他们的今天,而是他们昨天。
2、《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 张文质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说,“我常常禁不住这样想: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我敬畏的人,那他肯定就是黄克剑。无论他生活这福州、北京,还是又回到他曾经生活了10年的新疆(这点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一想到这个名字,我就要让自己坐得更直些。”作为一个中学或小学教师,如果能够找到一个人,只要你一想到这个人的名字,你就要让自己坐得更直些。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怀敬畏而不孤独的幸福生活呢?读了张文质的教育随笔,也许你会找到令你“敬畏教育”、“敬畏学生”的感觉。
3、《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岳麓书社2002年版。中国教育理论界曾经大量地制造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惟缺少真实的、个人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博士评论这本书时说,这是“另一种言说教育的方式”,是中国教育界普遍流行的“社论体教育言说方式的突围”。此话当真?去读吧。
4、《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
周国平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无论身处何种专业领域,人们时常需要保持某种“散文的心情”。
5、《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什么是教育机智?比如“保留孩子的空间”、“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通过语言”、“通过沉默”、“通过眼神”、“通过动作”、“通过气氛”、“通过榜样”„„。如此等等。国外学者谈教育有他们的话语方式,比如“具体”而不追求“体系”。选择这本书,就是接受一种“教育写作”的方式。
6、《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周弘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时下流行爸爸赚孩子的钱,比如写自己的孩子如何成长,本书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不过,本书畅销的主要原因是它讲述了大量关于“差生”的催人泪下的故事。比如,差生总是和差生在一起玩,很少和学习好的同学玩。差生被人瞧不起,但差生和差生之间相互尊重,大家都有“本是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的归属感。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另眼相看,于是差生约定暗号:不管老师批评谁,另一个孩子都咳嗽一声,提醒对方不要伤心,还有我呢,我看得起你!这些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
7、《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在很多中小学教师的办公桌上都有李镇西的书。据说有的老师读了书中的有些故事流了眼泪。
8、电影《春风化雨》。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叫基廷的文学教师鼓励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故事。电影里的老师引用诗人弗罗斯特的话说:“两条路在树林中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
9、电影《音乐之声》。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女教师用音乐的力量感动一群孩子们以及孩子们的父亲的故事。
10、《读者》。在众多的杂志包括教育杂志中,《读者》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11、《师道》。《师道》以前名声并无远播,近年来至少在广东一带已成为很多中小学教师赏识的教育杂志。不为别的,只为这里收录了大量的教育散文、教育随笔、教育手记或教育日记。它发出的是教师自己的声音。
12、《教育参考》。有人认为《教育参考》在没有“公开刊号”的教育杂志中办得最好。
13、《中国教师报》。为教师办的报纸很多,就影响上看,《中国教师报》曾经有敢为教师说真话的气质。
第四类:
文学、综合类
此类书籍教师可根据个人爱好,从文学、历史、科学等多方面选择有益书籍阅读。
第四篇:教师读书征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中国老百姓信奉的至理名言。“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未来。”这应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不可争议的共识。作为一名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读书之于教师就更加重要,读书之于教师,犹如水和鱼一样,密不可分。我曾读到过一项研究表明:人的知识来自于教师传授的不到20%,而通过自己课外阅读和生活实践获取的超过80%,其中课外阅读又占绝大部分。做为职业教师,你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仅靠过去教师教给你的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它有着丰富、厚重的内容。我们所选的课文,一般包含了各个方面,远至古代传闻逸事,近至当代的新闻。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保罗万象,这一切若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那么我们将很难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
试想,一个缺乏读书的教师重复的讲着一轮又一轮陈旧的例子,毫无新意,这岂不是胸无点墨、缺乏思考酿成的?原本激情澎湃的诗文却被肤浅的理解,由这岂不是教师思想的匮乏造成的?不读书如何能够在教学中,点燃孩子的兴趣,恐怕教师也很难在机械的重复中享受期间的快乐。我们不难发现,大凡成功的教师,无一例外地都对读书情有独钟,都很博学,境界都较高。看来,书确实是教师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由此可见,读书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最基本的素养。唯有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孩子求知若渴的心田;唯有读书,才会生成新的信息,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智慧;唯有读书才能以渊博的学识赢得学生的信赖,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
读书的好处还有很多很多,今日关注读书,善于读书的老师有多少呢?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思潮泛滥,使不少教师随波逐流,淡化和远离了读书,也许有人还说:“我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读书。” 特级教师高万祥说的好:“书籍是学校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至少可以这样说:读书与备课、上课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说读书就是备课。
就像我们健康的体魄来自于从不间断的一日三餐,而决不是因为某一顿特别丰盛的大餐。一个教师专业的成长也依赖于持之以恒的阅读吸收,就像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那三顿最普通的粗茶淡饭。与其把时间花在每节课之前都要耗费巨大的工程去翻阅资料,苦心孤诣的遣词造句,也毫无灵感,还不如将时间花在平日的博览群书上,“读书是教书的准备,教书是读书的升华”,教书,水到自然成是一种长期积累的崇高的境界,而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一个人每天坚持学习20分钟,那一年就是7300分钟,还是鲁迅的那句老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时间是自己的,只要自己有意去腾出时间来肯定是有的,如果不愿意或者看着时光流逝而毫无动情,时间就会像海绵里得水一样慢慢缩水,慢慢干涸,最后会不留一点痕迹,既然与其让他在碌碌无为中毫无意义的逝去,不如把它积攒起来。这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啊!7300分钟,这是什么概念?是120多个小时,是10个课时,于22.5天的脱产学习,如果把每天的学习时间由20分钟增加到30分钟呢?这些时间在一天的24小时中,是很不起眼的边角料,但积累在一起就十分可观了。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为教师者,要履行“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谐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的崇高职责,读书必是其中应有之义。请每位老师多一份读书的责任感!
姚方圆 1989生人,从教三年。海港四小 1126805254@qq.com 电话:***
第五篇:教师读书征文
循常规,尚常情,乐常态
——读《致青年教师》一书有感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提高一个人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我有幸阅读了《致青年教师》一书收获颇深。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此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洗脑,走进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书中吴非老师曾多次谈到教育常识问题,我不禁自问:什么是教育常识?经过深入地思考,我认为教育常识就是教育常规、人之常情、生活之常态。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尊重常识,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崇尚人之常情、乐品生活之常态。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一些的见解。
一、尊重教育常识就要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所以教育必然是存在规律。在众多的教育规律中,吴老师尤其强调“慢”的艺术。作为年轻教师而言,我们所拥有的激情、冲劲,却往往使得我们在这条需要等到的道路上走得头破血流,心灰意冷。教育需要耐心和等待,每一样成绩的取得都是不容易的。如果我们能早点意识到每一朵花都需要等待的绽放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不仅能欣赏到花朵绽放的瞬间,还能拥有更多等待花开的期待和乐趣。
二、尊重教育常识就要崇尚人之常情
所谓人之常情,我想到了作为性善论基础的四心说,孟子认为人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
首先,教师要有恻隐之心。
也许是在学生冒雨回家的瞬间,也许是在学生因家境贫寒而暗自神伤时,又或许是他满腹委屈无处诉说时。我们的语言过于直白,过于急速,甚至有些淡漠。后来,我们渐渐地明白该如何更加理性地表达爱。那个曾经在课堂上经常捣蛋,不交作业的孩子,他也许在其他方面也有可爱之处。
其次,教师要有羞恶之心。
教师应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勇于表达自己的不满,能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歉疚。在吴非老师的书中提到年轻教师穿着高跟鞋旁若无人地走进教室的场景,也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教师培训的场合,不合适宜的电话铃声一次又一次响起,有人举止大方地接起电话。诸如此类行为,都是非常不好的。
再次,教师要有辞让之心。
教师为人师表,要有开阔的胸襟,平和的心态,要待人真诚。正如吴非老师在文中所说的要大方。每次进入学校,我都会主动跟门卫师傅打招呼,去食堂的路上,跟遇到的老师和学生一一问好,在食堂里我总忘不了在接过早饭的同时说声”谢谢!“我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这样做可以让每天的工作变得更有人情味:双休日我有快递时门卫师傅会用自己的电话卡给我打电话,食堂的阿姨会悄悄地告诉我今天什么早餐更好吃。
另外对待学生也要平等尊重。我时常看到有些教师自己两手空空的走回办公室,而让学生替他拿东西,也时常看到有些学生为了给老师拿点东西,而在他们不熟悉的行政楼的各个办公室之间来回奔走,上课铃响时飞奔回教学楼,碰见这样的学生我时常会附上一句,”慢慢走,迟到不要紧的,小心摔跤".我想这些老师可能也是有各种原因的,但是无论如何,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忘了说一句:谢谢。
最后,教师要有是非之心。
教育最基本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真善美,知道对与错的标准。与其教授学生大量若干年后对他作用不大的知识,还不如让他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每每看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冷漠、自私、狭隘,我总有一种眼泪即将夺眶而出的感觉,不为别的,只因为担心以后他们也可能遭遇的冷漠、自私、狭隘。
三、尊重教育常识就要乐品生活之常态
我们教师所拥有的生活还是一种比较常态的生活:我们不会有眩目的财富,但也不用担心生计,所以我们过得心安理得;我们不会拥有多大的权势,但不用担心仕途的得失,不会有推脱不掉的饭局,所以每天吃得舒心健康;我们不用忙于算计他人和提防他人计算而身心疲惫,未老先衰,相反与童心的交流,会让我们青春永驻。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个别学生不听话、教学成绩不理想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在教学中,很难有常胜将军,关键是如何对待。每一次考试,都代表着过去,不代表将来。我们要及时地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加以弥补,任何力图辩解的话语都是起反作用的。作为年轻教师,要安于生活的常态,不被太多的功名利禄所左右,不被纷繁的人情世故所牵绊,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了,我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年轻,有精力去学;我们需要有更精湛的传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一个青年教师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青年教师只有坚持不懈的读书学习,读好书。日积月累,才会储备真知,才会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