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级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19:3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区级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区级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

第一篇:县区级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转发绥化地区地方税务局

市(县)级深化征管改革方案的通知

各地、市、县地方税务局:

绥化地区地方税务局市(县)级深化征管改革方案,已经省局讨论同意,现转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为了进一步推进我省县以下税收征管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省局要求各地: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新的税收管理体系的需要,对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防止税款流失、增加税收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各级税务机关要深刻理解搞好县以下税收征管改革的重大意义、提高广大地税干部投身改革的自觉性、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推进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的中心工作,各级领导一定要摆上日程,精心组织,做好组织实施与协调上作。各地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一把手”要亲自抓。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县局的机构设置以地(市)为单位抓紧上报省局审批].三、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改革环境。各级税务机关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和政府,争取领导与支持;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同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纳税人广泛宣传征管改革的成果和深化征管改革的重要意义,使纳税人能够理解与支持税收征管改革,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各地要将贯彻落实的情况千七月末前报省局征管处。

附件:绥化地区地方税务局市(县)级深化征管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省局深化征管改革的指示精神,地区局本着积极稳妥,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兰西地税局进行深化征管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市(县)级地税系统开展全面深化征管改革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有序、健康、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这次深化征管改革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要求,完善征收管理机制,健全办税征收服务体系;加强以法治税,建立相互制约,协调有力的稽查体系;精减机构,强化基层,建立与深化征管改革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体系;加快征管手段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监控能力,建立计算机网络体系;核定岗位、明晰职责,建立配套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征管机制向市(县)局与分局一体化,职能部门综合化,征管机构专业化的转变。

遵循的五项原则是:一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的原则;二是有利工作,顾全大局,提高效能的原则;三是精简二线,充实一线,强化征管的原则;四是减少中间环节,避免重复劳动,体现市(县)局直接征收的原则;五是征查分离,互相制约,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原则。

二、深化征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征收管理机制,健全办税征收服务体系。

1.调整征收机构,实行市(县)局直接征收。一是撤销原来市(县)内征收分局,成立征收管理中心。征收管理中心具有对全局(包括农村分局)税收计划管理指导和对市(县)城内纳税人税款征收、全额核算、对税收全过程监控的职能,担负着一定的行政管理和税收征管的双重任务。市局征收管理中心配主任1名,副主任2名,县局征收管理中心配主任1名,副主任1名。征收管理中心的内设机构;(1)征收服务大厅:负责受理纳税申报、延期申报,税款征收,延期缴税,办理税务登记,发票领购、保管、发放,税法咨询,关、停、废业的办理等项业务。(2)计财管理组:负责对全局税源的调查,税收计划的编制、落实、执行情况的分析,税收会计核算、报表统计和各种信息的提出、传递、票证管理检查,税款提退和微机管理。(3)市场所:负责集贸市场税收征管工作。(4)车辆所:凡是没委托其他部门代扣代缴的市(县)设车辆所,负责对个体车辆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二是在农村税收征管上实行三种征收形式,(1)在农村分局所在地设立征收服务厅(室)、负责城、镇及附近纳税人的申报缴税;(2)在分局所在地以外的乡镇设立征收处,负责乡镇所在地及附近纳税人的税款征收工作;(3)在各村设立代征站,负责对屠宰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的代征工作。固定业户的税款由税务干部(协税员)到户征收。征期过后,各农村分局没配备微机的按旬向征收管理中心上报纳税资料,已配备微机的按月报送微机软盘等有关分析情况。

2.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把办税服务厅办成文明服务窗口。一是实行公开办税,接受社会监督。(1)定期公布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 制度。(2)公开各办税窗口的职能和服务范围。(3)公开各项办税事宜的办理时限、步骤和方法。(4)

公开各项收费标准。(5)公开处罚依据和结果。二是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1)实行着装、挂牌上岗。(2)公布服务项目、服务标准。(3)公布税务人员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4)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受理投诉的有关事宜。为纳税人提供热情、快捷、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依法治税,建立相互制约、协调有力的稽查体系。

1.充实稽查力量,强化稽查组织。一是保留稽查分局,市(县)局稽查分局配分局长1名,副分局长2名,县局稽查局配分局长1名,副分局长1名。H是把原来征收分局的催办人员调到稽查分局,加大稽查执行工作力度。三是把农村分局的现有干部按照业务素质划分征查两条 线,在每个农村分局确定1-2人为专职稽查员,作为市(县)局稽查分局的派出人员,使稽查人员占干部总数的45%以上。

2.征查分离,相互制约。一是稽查分局负责对纳税人的日常稽查、专项稽查和案件稽查工作。按照征查分离的原则,为确保税收会计全额核算的及时准确,所查的税款、罚款,律在指定时间内到征收大厅的专项窗口交纳税金和罚款,稽查分局没有直接入库职责。二是稽查分局负责选案、稽查、执行三个程序的工作,其内设机构为稽查、执行、综合三个股。稽查股负责对城内、农村纳税人实施稽查,执行股负责对城内国有、集体和涉外企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纳税人的欠税催缴,受理征管中心转来的逾期未申报、欠缴税款、逾期未办理税务登记、滞纳金加收和罚款处理,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的执行,以及对偷抗税的处罚等工作。综合股主要负责征收管理中心转来的涉税业务、选案和承担稽查股与执行股之间的各种文书资料的传递,以及对上报表、来信来访接待和稽查案卷的形成、归档,承担职权范围内的日常审理工作。

税收违法案件审理(立案标准以上的)和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

行为罚款超过1千元的;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罚款超过1万元或者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价值超过5万元的),以及须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稽查审理工作由市(县)局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讨论做出处理决定。

(三)精简机构,强化基层,建立与深化征管改革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体系。

1.把原市(县)局机关的七个股(室)按照业务范围、职责分工合并为“两股两室”。即办公室、监察室、政工股和综合业务股。办公室:除仍然负责原来所担负的工作任务外,还负责经费管理,资产管理,车辆编制,服装订做、发放工作;监察室:负责干部纪律检查和内部财务的监察审计工作;政工股:承担原来人事股、党办两个部门的工作;综合业务股:负责原来的征管、税政、所管辖的业务工作,稽查分局转来的案件和专项审理工作并负责提交须由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案件的审理程序规范、听证程序实施、重大案件移送、重大处罚的备案、以及组织复议、应诉、赔偿工作和税法宣传工作的组织实施。

2.本着市(县)局与分局一体化的原则,把原市(县)局的讨会业务合并到征收管理中心,使会计核算由原来的两级变为一级,会计核算的帐、表、册也由原来的两套减少到一套。

3.本着精简机构的原则,撤销各市(县)的城郊分局,其税收征管工作和人员并入到邻近的分局。

4.改变市(县)局领导班子成员原来按常务、业务分工的格局,局长除负责全面工作外,还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两名副局长按征收、稽查各负责一条 线。纪检组长负责纪检监察,精神文明建设,干部教育等项工作。

(四)加快征管手段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监控能力,建立计算机网络体系。本着积极稳妥,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全区“九五”时期要建成完善的地、市(县)两级计算机管理网络,使税收工作在技术手段、信息处理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能适应税收工作需要,在全区基本形成一个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为支持,科学严密的计算机网络体系。

1.市(县)局建成适应税收征管工作需要的计算机网络。

2.全区有条 件并达到应用计算机管理规模的基层征收单位要普遍应用计算机完成税收征管业务的处理。

3.市(县)税务局与工商、银行、财政等有关部门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和信息交换要达到一定水平,逐步实现财、税、库(行)联网;提倡和逐步推行纳税人和税务代理机构向税务机关提供电子申报信息。

(五)核定岗位,明晰职责,建立配套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

1.按照改革后的机构、人员情况,定岗定编,把业务骨干充实到基层一线,强化征

管。

2.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按照责权统一、监督制约、分解权力的原则,重新修改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减少部门之间扯皮、推倭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时效。

具体见于附件一(工作职责划分)。

3.制定完善征管规程。按照新的机构设置的职责划分,本着规范、统一、简便、易行的原则对原有的征管工作规程进行适当调整,包括征管文书、运行传递手续进行适当完善,具体见于附件二(征管工作规程)。

4.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 制度,在明晰职责的基础上,对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制定相关的规章 制度,做到有距可循,有法可依,照章 办事,依法行政。具体见于附件三(各项规章 制度)。

5.实行目标管理,推行岗位责任制,把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和量化,实行干部考核制,并且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以下保上,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形成激励机制,具体见于附件四(各项工作考核办法)。

(六)引入竞争机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针对税收征管改革逐步深化的实际,在干部使用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从领导岗位,到一般干部实行竞争上岗(详见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1.副股级以上职位(不含市(县)局班子成员)要实行竞职上岗。竞职的方法及程序县中市(县)局统一组织,参加竞职人员作免职演说、群众投票推荐候选人、现场公布投票结果、局长会议从候选人中确定拟任人选,经人事部门考核后,由局长会议决定(副科级职位的报地区局党组批准)。

2.一般干部实行等级评定和岗位竞争,具体方法为:(1)考试。要通过市(县)局平时考试和地区局组织的年未统考来综合评定,考试内容为国家公务员培训教材和岗位工作技能。

(2)考核。考核按国家公务员应具务的“德、能、勤、绩”要求,主要采取群众测评的方式进行。

(3)评定。评定工作由市(县)局有关部门和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和年度公务员考核结合进行。

(4)待遇。岗位的等级评定分为1-6级,按评定等级兑现奖金和福利待遇。

3.通过年末综合评定,股级以上干部免职不合格者、公务员考评称职以上票达不到

70%的,按一般干部使用,不保留原级别。一般干部称职以上票达不到70%者,考试成绩不合格者采取学岗的办法进行下岗培训,学岗期间只发基本工资,取消一切福利待遇。学岗人员按总数的3%进行尾数取舍,学岗期原则为一年,对表现突出的也可提前上岗。连续三年竞争无岗人员,按自动离职处理,系统外自谋职业。

三、组织领导为确保深化征管改革工作顺利平稳进行,成立由地区局局长赵宏勋为组长、副局长齐吉顺、许志超、刘树祥、纪检组长王兴为副组长,征管科科长,人事科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全区深化征管改革工作。各市(县)局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市(县)深化征管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篇:地市级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

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方案(试行)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新形势,贯彻落实全国税务系统基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省国税局关于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市国税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和建立完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和强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征收、管理、稽查职能,科学设定岗责体系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税收征管“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构筑“集中征收、分类管理、一级稽查”的征管工作新格局,逐步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大幅度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

二、工作原则

在实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深化征管改革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依法治税。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家税收政策,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及其他不按规定申报缴税的违法行为,控制新增欠税的发生。同时,强化权力制衡和监督管理制度,提高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税收法制建设。

(二)统一规范。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和基层建设的要求设置机构,确定岗位,配备人员,压缩管理层级,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明确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各个环节的职责,实行专业化分工,健全业务流程和岗责体系。

(三)积极稳妥。要充分预测和正确处理由于改革带来的震荡,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改革的力度和群众承受的程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加快改革步伐,又保持、维护好国税工作大局。

(四)精简效能。充分利用税收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和规范保障功能,完善信息采集和共享使用制度,依托CTAIS和金税工程,推行“一窗式”服务,确保征管信息技术与征管人员的有机结合,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五)优化服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纳税服务体系,引导和提高纳税遵从度,确保税收执法行为及结果公平、公正、公开,增强征纳双方良性互动,树立税务机关忠诚、廉洁、服务、统一、文明、高效的社会形象。

三、工作内容

(一)调整机构业务职能。

一是组建市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作为市局内设机构,是为纳税人服务的主要场所。凡面向纳税人的税务事务都要在办税服务厅设立服务窗口。

市局办税服务厅主要履行征收服务职能,包括受理各类税务申请、纳税申报、收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逾期申报缴税收缴与处理等,并负责处理其他直接面向纳税人的税务事宜,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设置金税工程工作室、政策法规工作室、税收信息工作室、办公室和税款经收处。其中金税工程工作室设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办税窗口和发票管理窗口;政

策法规工作室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和进出口税收管理窗口;税收信息工作室设置小规模纳税人办税窗口和专用税票开具窗口。

撤销涉外税收管理分局、一分局、二分局办税服务厅,保留农村分局办税服务厅,作为市局办税服务厅的延伸点,设置税务登记、普通发票管理、小规模纳税人申报缴税三个窗口。组建数据处理中心,暂挂靠市局计划财务科,负责税源税收监控、处理银行、邮政、工商等部门和实行电子申报缴税的纳税人的信息交换、征管信息管理处理和税收会计、统计等工作。二是转换主管分局职能。各主管国税机关(包括涉外税收管理分局)保留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主要负责本辖区内纳税人的管理服务工作。包括宣传培训、咨询辅导等纳税服务;税务(种)登记、资格认定的调查核批;申报缴税方式和税款核定;催报催缴和金税工程的日常管理;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和其它税收票证的管理;延期申报、减免抵缓税和出口退税、其它退税的调查审核;纳税评估、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个体税收、零散税收征管;户籍、票证、账簿等税务管理事项的日常检查、非正常户的核查、税收清算和所得税汇算清缴检查;行政处罚的决定或拟定上报、常规执行等事项。内设企业管理股、个体管理股、综合管理股和办公室。

三是明确检查职能。市局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主要履行制定稽查计划、实施税务稽查、金税协查、案件执行等职能,实行一级稽查。内设案件受理股(包括涉税违法案件举报中心)、税务稽查股、案件审理股、税务执行股、协查股和办公室。

票证管理中心负责普通发票的计划、领购、调拨、印制、保管、缴销、控管和税务登记证件的领发等管理工作,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

(二)重组征管业务。

按照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税收法制、税务执行等五大环节重组税收征管业务。按照基层定位在县市局的要求,取消CTAIS两级权限设置的模式,实行市局一级权限设置,税收会计一级核算,征管文书平行流转。在此基础上,依托CTAIS的运作方向,科学设置征管机构及岗位,明确机构内的专业分工及其协作方式,实行流程再造。要以流程为导向,建立健全包括职责、标准、操作、时效、运转、协作、制约、考核、评价等内容的岗责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通过流程管理达到全局最优。与此同时,要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与过错责任追究制,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实施过程监控,并完善征管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充分挖掘干部职工的工作潜能,提高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推行多元申报缴税方式。以上门申报、集中征收为基础,积极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供货企业、出口退税企业和其他实行申报缴税的纳税人中推行电子申报、电子缴税和远程认证报税方式以及邮寄申报、邮寄缴税方式;在“双定”业户中推行预储税款、划卡缴税、网点缴税、简易申报方式。同时,借助“12366”服务平台进行电话申报,鼓励纳税人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申报缴税,为纳税人提供多元化的申报缴税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纳税人的纳税

需求。主管国税机关要根据纳税人的申请核定申报方式,促进申报纳税,集中征收。

(四)评定纳税信誉等级。根据《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首先在实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人中进行纳税信誉等级评定,按A、B、C、D四类实行分类管理,倡导诚信纳税。对A类纳税人要完善激励机制;对B类纳税人除进行常规税收征管外,重点是加强日常涉税政策辅导、宣传等纳税服务工作,帮助其改进财务会计管理,提高依法纳税水平,提升纳税信用等级;对C类纳税人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并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列入检查计划;对D类纳税人要列入重点监控对象,依法采取税收监管措施。各主管国税机关要根据评定内容与标准,加强纳税人日常征管信息搜集、整理、核对与分析,分户建立纳税人信用等级档案。

(五)加强税源监控。税源监管是税收征管基础的基础,税收征管的重点应当放在日常税源监管上。各主管国税机关要强化户籍管理、财务管理、资金周转管理和税控装置管理,分析并掌握税基的规划与分布,加大部门配合和信息交换力度,提高税源监控能力,完成税收收入任务。要加大对主体税源的控管,建立招商引资新办企业、出口供货(退税)企业及其他重点企业税收信息库,充分利用税收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管理、资金周转管理和税控装置管理,分析并掌握税基的规划与分布,主管理、资金周转管理和税控装置管理,分析并掌握税基的规划与分布,主提管理、资金周转管理和税控装置管理,分析并掌握税基的规划与分布,主高税收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管理、资金周转管理和税控装置管理,分析并掌握税基的规划与分布,主对年管理、资金周转管理和税控装置管理,分析并掌握税基的规划与分布,主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配备税务管理小组,对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指定税收联络员。税务管理小组或税收联络员主要负责企业的纳税辅导、税收筹划、金税工程的监管、日常税收管理服务工作。税收联络员要经常深入企业,调查企业基本情况,监测企业的发展变化,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和资金流转情况,分析研究企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纳税遵从的具体意见。

(六)开展纳税评估。要税收在税源监控和信息化支持下对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在评估中,除对纳税申报直接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以及凭证等审核评估外,还要注意加强对生产经营相关信息的对称性审核,特别要注意参照各个行业的行业标准以及同类企业的能耗、物耗平均值,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用于评估的分行业投入产出比、产品耗能比、行业平均利润率以及行业平均税负等指标,对同一纳税人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对同行业不同纳税人同一时期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综合分析测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实际纳税的差距,以确定管理和检查的方向和重点。对指标异常的要进行税收约谈,及时纠正和处理纳税申报中的错误和异常情况,提醒并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强化防范性审核监控,做到有效管理。对构成偷、逃、骗、抗税的,提出选案意见,移送稽查部门查处。对所有税收结算汇算由主管国税机关按纳税评估的要求进行。

(七)规范纳税服务。

要切实落实宣传送达、辅导咨询、办税培训、表票供应、受理申报、申诉等涉税服务工作,研究制定“一次到户调查,多项核批使用”的办法,简化办税程序,为纳税人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要建立健全包括限时服务、预约服务、首问责任、文明用语等纳税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遵从度。

推行“12366”服务热线,为纳税人释疑解惑,在纳税服务、法规咨询、申报纳税、税务公告、检举申诉、案件查处曝光及征询纳税人意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统筹建设国税网站,构建开放的立体式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建立税务机关专门服务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税收服务体系,引导税务代理事业健康发展。继续规范防伪税控系统的开票服务,逐步开展财务核算、申报缴税、税收顾问等全方位的税务代理服务。

完善权益告知制度,搞好维权服务。凡制定涉及纳税人权益的制度、办法,要实行群众听证和专家咨询制。要健全重大案件审理制度,公平、公开地开展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赔偿等工作,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国税工程。

(八)防范征管风险。

一是强化基础管理。要加强税务登记、帐簿凭证、发票购销和申报纳税的管理,夯实征管工作基础。要以CTAIS为平台建立安全、高效的数据录、审、调、存、传等信息系统管理工作机制,注重信息数据质量和安全。要重视征管文书的制作、传递、反馈和归档工作,确保征管信息的畅通和征管各环节的运转协调。特别要规范各类征管基础资料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纳税人户籍档案制度,大力推行征管基础资料“一户式”管理。对征管资料要按户建立索引,及时归档,妥善保管,还要建立便于实时查询、利用的管理制度,让死数据变成活信息。要充分发挥发票控管税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以票控税工作。要督促纳税人逐笔、据实开具发票,加强发票开具环节的管理。开展发票摇奖活动,鼓励消费者取得发票。强化发票“验旧购新”管理,审验发票不仅要审验领、用、存的数量(本、份),而且要累计其开具的金额,并要与其申报纳税的销售额或营业额比对。尤其要加强对废旧物资、农产品收购等行业发票的控管,要把纳税人已开具的上述发票票面累计金额作为其申报纳税的重要审核依据,对抵扣发票要及时比对对方纳税情况,堵塞漏洞。

二是实行一级稽查。要建立涉税违法案件举报中心,拓展案源采集渠道。对C、D类纳税人实行稽查计划制,作为每年税务稽查的主要对象。要严格偷逃骗税案件的传递查处制度,确保主管分局与稽查局协同作战,有效打击涉税违法行为。要进一步规范税务稽查行为,落实稽查计划制和限时工作制,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打击威慑作用,切实提高税务稽查质量与办案速度。

三是加强欠税管理。对政策性因素造成的高征低扣、有征无扣的企业实行最低税负控管办法,从严控管新欠的发生。要严格执行企业欠税清缴抵缴制度、欠税纳税人处分财产报告制度、欠税公告制度,加大欠税监管和执行力度,强化清欠责任制,依法加收滞纳金和实施税收强制执行。要大力开展协税护税,加强与金融系统、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配合,确保税收强制执行的效果。要认真执行延期缴纳税款审批制度,禁止擅自延期缴税,所有缓缴税款都必

须依法定程序报批,从而在维护纳税人正当权益的同时防止恶意欠逃税现象的发生。

四是完善涉税犯罪案件移送刑事侦查的工作机制,对涉嫌犯罪的,经市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后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加大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研究,制定方案(9月1日至11月15日)。在向省局请示汇报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考察,制定总体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同时制定配套管理办法,完善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完成市局办税服务厅改造和人员选拔。印发改革方案,召开干部职工动员大会和纳税人大会,高度统一思想,全面启动改革工作。

(二)规范管理,分步实施(11月16日至2004年4月30日)。11月份按照新的征管模式重新设岗定员,开展数据清理,为CTAIS重新上线作准备;12月份完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涉外企业集中征收工作,同时完成CTAIS重新上线工作;2004年1至2月份,修订完善配套制度、办法;2004年3月份评定纳税人信用等级;2004年4月份完成电子服务平台的搭建工作,同时完成“双定”纳税人预储税款、划卡缴税工作。2004年5月份开始,新征管模式正式运转。

(三)检查督办,巩固完善。根据新模式运行情况,不断完善各项税务管理制度、办法,理顺工作职责。在2004年三季度制定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验收标准,组织专班对各单位的改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改革工作全面到位。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是创新管理理念,促进税收征管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全系统干部职工要高度统一思想,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这项工作。市局决定成立由局长吕永泽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赵德君、郭云龙、陈芳、张国旗、李月浩、闵玉文、李国芬、邹刚越、唐国祥为主要成员。工作专班在改革期间集中办公,负责制定改革工作方案、修订配套制度和办法,做好改革事项的检查督办。

(二)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全局上下要分层次召开动员大会,加强内外宣传。要采取多种形式取得地方党政领导、各职能部门、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配合,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国税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掌握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和工作部署,充分认识到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重大意义,提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要搞好各类培训,确保干部职工适应改革后的工作要求。

(三)健全制度,搞好结合。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难度大,要求高,需要各方面紧密衔接,整体协调,因此,要搞好与人事制度改革、金税工程建设、出口退税管理和各税种规范管理等工作之间的结合,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纳税评估、欠税管理、税源监控、重大案件审理、税收违法案件移送、阳光国税等配套制度、办法,重新制订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特别是要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和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四)统筹协调,严肃纪律。改革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纪律作保证。市局强调:所有关于征管、机构、人事方面的改革措施,全市国税系统都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各单位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及时向市局报告,按市局意见处理。市局要搞好上下协调,各单位要搞好内外协调,统筹安排好日常税收征管与改革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对改革期间本单位的各项工作要负总责,要带头遵守征管纪律、廉政纪律和组织纪律,顾全大局,注意消化矛盾,确保政令畅通,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凡不遵守市局统一规定的,要严肃追究工作责任。

第三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论文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论文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论文

融入征管大格局 服务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2013年3月,经过反复酝酿研究的《全省地税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方案》正式下发,全省地税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湖北地税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启动,揭开了湖北地税发展新的篇章。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省地税局为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湖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顺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潮流,应对税源状况深刻变化,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制约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的深层次矛盾,而作出的一次战略抉择。其主要内容包括规范税收征管基本程序、优化纳税服务、实施税源分类分级专业化管理、夯实税源管理基础、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强化纳税评估、加强税务稽查、健全税收执法监督机制、完善征管质量与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信息化支撑体系等十大方面。

新的改革是一场涵盖全省地税系统各个层级、每个岗位、所有业务的一次革命。这是一次治税理念的革命,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将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价、过程监督的风险管理闭环系统与征管基本程序相融合,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风险较高的纳税人;这是一次治税方法的革命,实现业务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积极利用第三方信息,打造覆盖税收征管和内部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平台,全面迈进信息管税时代;这是一次征管方式的革命,按照申报纳税、税收评定、税务稽查、税收征收和法律救济再造税收征管新流程,特别是风险控制和评定将成为整个新税收征管流程的核心和中枢;这是一次部门权益的革命,按照征管流程需要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做实机关、重组税源管理机构、改革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对原税收征管部门的权益进行再分配;这是一次队伍建设的革命,新的征管体制在岗位分工上体现出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特征,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干部在税收业务上、信息化操作上、工作责任心上要求更高,需要地税干部具备更高的政治、业务和作风素质。

我们常常把税政、稽查与征管一起并称税务三大业务部门,三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税政和稽查既是本轮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参与者,更是实践者和促进者。2013年3月12日召开的全省地税稽查工作会议、3月28日召开的全省税政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全省地税税政和稽查工作必须按照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需要,融入征管大格局,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服从、服务于深化征管改革的顺利推进。

税政管理工作就本质来看,就是法的规定性在税收上的综合体现,是国家意志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税政和征管,一个是实体,一个是程序,实体需要程序去实现,程序就是为了实现实体而存在。即税收制度是税收征管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税收征管是税收法律法规实施的唯一载体和平台。税政管理工作服从、服务于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深化税制改革,促进新征管体制发挥作用。税收征管改革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征管质效,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税收征管执行的就是税收政策,因此税收政策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决定了改革目的能否实现。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这就要求税政部门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统一部署,在税法框架内,根据湖北经济发展需要,认真做好“营改增”、资源税、房地产行业税收和环境保护税等税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严格执行支持高新企业、现代服务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鼓励自主创新、扶持企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在运用税收政策服务经济发展上取得实效。

二是要抓住税政管理的薄弱环节,夯实管理基础,促进新征管体制顺利实施。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提升税收征管质效的一次全方位革命。对包括基础数据、税政管理、税源管理等各方面的基础工作要求很高。税政管理部门必须找准政策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夯实地方税种的管理基础,积极推进行之有效的营业税行业管理方法,进一步抓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不断规范财产行为税管理,强化非居民税收和反避税管理,多方寻找和核实第三方涉税信息,为征管改革提供更加翔实的数据支撑和更扎实的管理基础,促进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是要拓展税政管理的职能范围,参与风险评估,促进新征管体制提升质效。新的征管体制赋予税政管理部门建立分税种分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对税政管理中发现的税收风险提出应对意见、参与具有普遍性的风险和重大复杂事项的纳税评估、为纳税评估提供业务指导等多项新的职能。

税政部门要积极履行上述新职能,针对各税种特点,认真梳理现行税收政策,加快建立税收征管风险评估模型,积极开展和指导全省纳税评估试点工作,促进新征管体制运行质效的提升。

税务稽查既是新征管流程的终点,又是新征管体制的起点。说是

终点,是因为新征管体制赋予稽查部门查处高风险纳税人的重大职责,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环节。说是起点,是因为税务稽查成果是风险监控部门确定监控重点的重要参考,是纳税评估部门开展评估的主要参照,是检验征管改革成效的有效手段。税务稽查工作要真正实现服从、服务于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化,必须进一步提升稽查工作质效,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重点上全面适应新征管体制的要求和需要。具体来讲,核心就是要实现稽查现代化。

一是稽查理论现代化。现代化稽查理论要求确定稽查部门在新时期的主要职能,即主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税收违法行为,使恶意不遵从者依法及时受到法律惩处,维护税法严肃性,营造公平正义的税收征管环境;要确定稽查部门的主要任务,即将纳税评估部门推送的高等级风险纳税人作为必查对象,开展案件查办等风险应对工作,主动选择税收流失风险较高的行业和区域开展税收专项检查。

二是稽查体制集约化。要按照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税源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继续完善“重点税源省局查、大中税源市州局查、小散税源县局查”的分级分类稽查模式。要稳步推进一级稽查体制改革,提升执法层次,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执法尺度,优化稽查资源配置,集中稽查力量监控重点税源,使稽查工作的法治水平和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三是稽查队伍专业化。要按照专业化要求,配齐配强稽查队伍,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切实抓好稽查人员的培训工作,大力提升稽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稽查处(科、股)的查案范围按专业化进行分工,培养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税源的专业化稽查队伍,为完成好稽查工作任务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四是稽查手段信息化。要按照新征管流程需求,对稽查管理软件进行优化,使之与征管核心软件全面对接,打造稽查与风控、评估、纳服、税源管理等部门资料信息传送的信息化平台。要全面推广应用稽查查账软件等信息化查账手段,提高案件检查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积极创新稽查方法,拓展稽查信息来源,有效利用第三方信息,提高稽查质量。

五是成果运用反哺化。要认真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稽查成果反哺征管,全面提升稽查“以查促管”职能的发挥。通过完善征管联席会议、搭建信息化成果传递平台等征稽协作渠道,及时向税政、征管、风险监控和纳税评估部门传递稽查成果,通报涉税违法行为特点、手段和基本规律,提出科学合理的强化征管建议,为风控部门确定下一步监控重点行业和区域、完善风险分析数据模型,为税源管理部门加强日常征管,为纳税评估部门开展评估,提供可靠的资料、数据、案例参考。)

第四篇: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

××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

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改革创新是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不竭动力。2013年我省地税系统税收征管改革已正式启动,目前正处在调研准备和宣传发动阶段,计划2014年元月全面实施到位。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面改革,市局决定,2013年将进一步深化我市地税系统征管改革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通过职能重组、岗责重置、流程再造和机关实体化运作,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优化服务和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税源分类分级管理为突破口,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二、目标和基本原则

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

税收征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行政、诚信服务、科学效能、监督制约、因地制宜。

三、主要内容

(一)优化纳税服务

1、巩固“先办后审”改革成果。加强“先办后审”后续管理。优化征管流程,精简表证单书,简化办税环节,办税服务厅全面实行“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服务。除列名的限时办结涉税事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限时办结以外,其他涉税事项只要纳税人申请资料齐全、手续完备,一律当场办结。

2、拓展多元化服务平台。巩固完善以电子申报纳税为主的多元化申报纳税方式,推广自助办税,加快电子税务局建设。

3、建立分级分类税法宣传模式。优化整合纳税服务资源,以税法宣传体系为平台,重点依托纳税人学校(之家),拓展12366综合服务热线功能,实行差异化、团队化、社会化服务。

4、建立健全纳税人诉求响应机制,及时回应纳税人的关切,提供纳税风险提示,做好税收政策异议处理,帮助纳税人降低涉税风险,进一步畅通纳税人合法权益救济渠道。

(二)推行税(费)源分类分级专业化管理

分类分级管理是税(费)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应按照分类管事、分级负责、因事设岗、分工协作的原则,推进税(费)源分类分级专业化管理。

1、分类专业化管理。根据税(费)源结构及其风险特点,对税(费)源进行科学分类,一般可以划分为重点税(费)源、一般税(费)源和零散税(费)源。重点税(费)源是指纳税户数量占比较小(20%左右)、年纳税额占比较大(80%左右)的纳税人,我市要求将年纳税额30万元以及年纳费额30万元以上税(费)源户均纳入重点税(费)源管理;一般税(费)源主要包括除重点税(费)源以外的其他中小微企业;零散税(费)源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和一次性、流动性税源。对不同规模的纳税人依据税(费)源特点、重要程度和风险大小采取差异化 管理方式。对重点税(费)源,以管户为主、管事为辅,实行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各单位须成立专门机构或专业团队对辖区内重点税(费)源进行集中专业化管理。对一般税(费)源,以管事为主、管户为辅,按照行业规范化管理思路,强化税基管理和分类纳税辅导,将管理事项适当分离,逐步实现传统的“单兵保姆式”向现代“团队流程化”转变。对个体工商户等零散税(费)源,在属地基层地税机关依法核定税收定额的基础上,可以依法借助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力量,实施委托代征管理;对流动税(费)源和自然人纳税人,充分运用第三方信息做好源泉控管、代扣代缴等税收管理工作。

2、分事项专业化管理。按照税(费)源专业化管理要求,坚持管户与管事的有机结合,各地可在保留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合理内核基础上对部分事项进行适当剥离,将税(费)源管理事项分为基础管理和风险管理两类。基础管理类事项主要包括户籍管理、调查执行;风险管理类事项主要包括分析监控和纳税评估。

3、分级专业化管理。将税(费)源管理事项在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科学分解、合理分工,实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管理。在坚持属地入库的原则下,基础管理类事项一般由县(市、区)局负责;风险管理类事项以市局为主,县(市、区)局为辅开展,提升大企业风险应对层级,跨区域经营、事项复杂、年纳税额较大的总分机构类型的大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类事项,由市局列名管理。其他税源户风险管理事项由县(市、区)局按行业或者事项等实施专业化岗位分工管理。

(三)实施税收风险管理

1、组建市局风险分析监控中心。为推动全市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市局成立风险分析监控中心,挂靠征管科,负责全市地税系统风险信息和第三方信息等的汇总,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制定风险识别参数,建立风险特征库和风险分析模型,实施风险识别排序、风险任务推送、应对结果评价等工作。同时负责协调全局纳税评估工作,行使风险管理指挥中枢职能。各县(市、区)局成立相应专门机构或团队,承接市局风险分析监控中心推送的风险任务,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税收风险分析监控。

2、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融入税收征管基本程序,把有限的征管资源优先用于风险较高的纳税人。根据税源分布和结构特点,制定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将风险管理闭环系统与征管基本程序有机结合,自上而下地实行“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税收风险分析监控部门主要是采集和获取内外部涉税信息,运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行业评估模型等风险分析工具,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定期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对存在税收流失风险的纳税人进行等级排序,按风险等级高低推送风险应对任务,并对风险应对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评价。在税收风险应对中,对低风险纳税人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示等服务方法督促其修正申报;对中、高等级风险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对涉嫌偷逃骗税纳税人实施税务稽查。

(四)深化纳税评估

纳税评估是税收征管的必经程序和风险应对的重要手段,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必须在强化纳税评估上有所作为。

1、出台市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要清晰界定评估方法,统 一评估程序,理顺工作流程,明确评估时限,规范评估文书,指导全市评估工作。要正本清源,突破评估仅是点对点日常检查的浅层认识,以“行业建模”为抓手实现评估工作的提档升级,积极“建模找点”,在建模初期,要突出重点税源、重点行业,指标不求多、不求全,但求有效实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扩大成果。各县(市、区)局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符合本地税源结构的骨干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服务纳税评估工作开展,实现纳税评估从无差别的全面评估转变为有针对性的专业评估,从无标准的经验操作转变为有规范的精细评估,从不连贯的单一应用转变为有互动的综合评估。

2、推行团队评估,纳税评估工作必须由专业化评估团队实施。市局风险分析监控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市地税纳税评估工作,建立纳税评估人才库,并从纳税评估人才库中抽调人员对全市普遍性存在的重大行业风险、税(费)种风险以及市局列名大企业实施纳税评估,各县(市、区)局必须成立专业评估的内设机构或团队,由其负责本辖区的纳税评估工作。

3、做好与税务稽查衔接工作。清晰界定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之间的业务边界,避免职责交叉,做到衔接有序。同一内,对列为稽查对象的纳税人不再实施纳税评估。将纳税评估作为税务稽查的前置环节,对评估中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税收违法,且需要追究税收法律责任的,应移送税务稽查部门。

(五)加强税务稽查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实施税收风险应对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强化稽查职能,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增强税务稽查威慑力,维护税法严肃性,营造公平正义的 税收环境。要突出稽查工作重点。稽查部门应当将纳税评估部门移送的涉嫌偷逃骗税纳税人作为必查对象,开展案件查办等风险应对工作。及时向纳税评估部门反馈稽查查处结果,并注重发现严重税收违法行为的规律和特点,查找税收征管薄弱环节,提出管理建议,做到以查促管、查管互动。规范稽查实施程序,统一处理尺度,创新稽查方式方法,优化稽查资源配置。

(六)做实税源基础管理

强化户籍管理,把好税务登记信息入口关,及时准确掌握纳税人各类动态信息,加强非正常户、停歇业户、注销户、造册户登记管理。做好纳税人户籍结构分类分析工作,创新户籍巡查方式,利用第三方信息开展纳税登记户数比对,查找堵塞户籍管理漏洞。加强纸质资料管理,规范纸质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电子征管资料管理系统运用的前期准备工作。严格发票管理,加强发票日常检查工作,加大税控、网络发票推广力度,提高电子发票比例,实现由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的转变。规范欠税管理,实现系统欠税管理全覆盖,做好欠税分类工作,完善延期缴纳税款审批管理。综合运用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收关联分析等方法,深入开展经济税(费)源分析、政策效应分析、管理风险分析、预测预警分析和税(费)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准确把握管理规律,深入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加强重点行业和分税(费)种管理的有效措施。

(七)强化社会综合治税

完善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工作体系,提请市政府出台信息交换机制的有关意见,明确部门间信息交换时间、交换方法、交换内容,建立信息交换常态机制;巩固“先税后证”、“先税后 登”、“先税后费”、“先税后检”等源泉控税机制,提升税源控管质效。继续推进国地税协作,拓宽协作领域,创新协作手段,联合加强发票管理、实施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加快社会化办税,将其作为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强力推进。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构建“政府主导、财政考核、税务指导、部门参与”的零散税源管理新模式,明职责,严考核,重保障,建机制,强化社会化办税的规范运作,将有限的征管资源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释放出来。

(八)健全税收执法监督机制

健全税收执法监督机制。坚持决策权、执法权、监督权相分离,明确调查审批、风险分析、风险应对人员的职责,并实行各环节人员和职责相互分离,从制度、体制、机制上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运行制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对税收执法权的行使和运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制约,做到风险防控设计与流程再造、岗责重置、系统研发同步进行。深入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梳理权力事项,排查风险点,强化流程控制和制约。加强对调查审批、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重点环节的督察,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确保行政问责制度落到实处。

(九)完善征管质量与绩效评价体系。加快转变征管质量评价方式,在统一、规范分类分级岗责体系的基础上,对涉税信息采集与加工、纳税服务、税务管理、风险分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强制征收等工作情况,实行计算机过程留痕管理,将各环节征管绩效归集后作出综合评价,客观评价地税机关税收征管的主观努力程度。根据征管绩效评价中发现的税 法遵从新动向、风险管理规律和征管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和措施,优化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和风险预警、纳税评估模型,形成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为主要内容的、可量化的征管绩效评价体系。

(十)建设信息化支撑体系

坚持业务先导引领信息化建设,实现业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强力推进征管信息标准化建设,制定贯穿信息采集、流转、查询、应用、维护等全过程的信息管理规范,建立信息标准体系,统一涉税信息的数据标准、口径。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保证涉税信息的准确采集和规范使用。深化涉税信息分析应用,做好数据、信息、情报、知识的转化,做好纳税人申报纳税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发票使用信息和税务管理信息、第三方信息以及其他涉税信息的收集、整合与比对,有效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综合分析探索纳税人不同规模、行业、税种等风险发生规律,逐步建立风险预警指标、行业和税种评估模型、税法遵从风险特征库,增强风险分析识别和应对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全市地税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高度重视,深刻理解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内涵和意义,切实转变税收管理理念,克服畏难情绪,在系统上下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要切实加强领导,将深化征管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凝聚各方力量,创造领导高度重视、协调统筹有序、内部齐抓共管、外部支持协作的良好改革环境。

(二)稳步实施,传承创新。近年来,税收征管流程再造、税收信息化建设、税收管理员制度建设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征管改革的要求,也为现阶段推进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征管改革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继承发展各项改革有益成果,注重改革的策略、路径,在继承中创新。同时,要确保改革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要注重改革质的突破,跳出在低层次上简单重复的怪圈,不能以一种错误去修正另一种错误,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三)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要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强各级人才库建设,重点培养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纳税服务等专业人才完善奖惩机制,奖优罚劣,激发活力,增强地税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加大经费、设备等向征管领域的投入力度,确保征管改革顺利实施。

(四)搞好调研,认真总结,适时调整。调研要深入,要调查了解征管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征管的迫切需要和改革方向,调研改革风险点在哪里。论证要充分,要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探索论证适合本地的改革模式。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考虑周全,及早应对,及时修正,适时调整,不断优化征管改革模式,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第五篇: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市局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会议精神,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根据市局对税收征管改革工作的部署,市区国税局在认真分析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辖区机构设置、税源结构、人力资源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税收征管改革,努力形成“征纳权责明晰、服务职能整合、税源专业管理、风险集约统筹、岗责流程统一、监督制约有效”的税收征管格局,进而达到提高征管质效、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执法、降低执法风险、促进纳税遵从的目的。

二、改革内容

通过优化结构、转变职能,将业务科室、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分局等部门职责进行整合,实现办税服务厅全职能化、业务科室职能“瘦身”、风险管理中心中枢统筹、分局专职风险应对、各岗位分权制约,打造实体化、扁平化、集约化、流程化的税收征管格局。

(一)打造全职能办税服务厅

通过将市区局各业务科室承担的基础管理事项下移至办税服务厅、各税源管理分局承担的基础管理事项前移至办

税服务厅的方式,推进办税服务厅由办税服务前台向综合税收服务机构转型,实现税收服务、基础管理各项职责在办税服务厅内集中整合、专业化分工、一体化运作。

在办税服务厅内设立调查核实和涉税审批岗位,赋予其调查核实和审批职能,实现依申请涉税事项受理、核查、审批的一体化办理。纳税人依申请办理的158项涉税事项,除需要市级以上税务机关审批的13项涉税事项外,对其他145项涉税事项,只要纳税人提供资料齐全、符合办理条件,均由办税服务厅受理并审核后当场审批办结。同时赋予办税服务厅部分基础税源管理权限,对未按规定办理依申请涉税事项的纳税人履行催报催缴、欠税追缴、处理处罚等职责。

(二)业务科室职能调整

业务科室职能“瘦身”,将政策法规科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防伪税控系统及稽核管理、进出口税收管理、流转税优惠审核、相关资格认定等业务,税政科的所得税税收优惠审核、所得税核定等业务,征管科的普通发票管理、欠税管理、委托代征管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管理等职责,计统科的税收票证管理等职责下移至办税服务厅,相关业务人员随业务至办税服务厅,加强办税大厅的一体化业务办理能力。

(三)强化风险管理中心中枢作用

市区局成立独立的、专业化的税收风险管理中心,统筹开展风险目标规划、风险信息采集、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

序、任务筛选、任务推送、复审复核、跟踪评价和风险管理各环节整体联动工作的协调等工作。

风险管理中心统筹全局风险管理,形成强有力的管理中枢。充分利用各税种和专业管理部位的专项风险分析成果,收集各类涉税信息,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风险分析,研究制定风险防控策略,提出风险应对建议(包括上级部署的专项评估任务),统一提交税收风险联动管理联席会议进行等级排序,确定风险应对任务。风险管理中心同时负责督导、反馈、考核风险应对工作,保证协同联动的有效落实。风险应对实行“一次进户、各税统评”,在同一内,除涉及税收违法案件检查和特殊事项调查外,对同一纳税人不得重复进户开展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务审计。

(四)税源管理分局专职风险应对

除振兴分局(个体分局)外,其他税源管理分局不再从事催报催缴、个体定税等基础税源管理事项,将主要负责税收风险提醒、纳税评估、注销清算、发票检查、漏征漏管清查等风险应对事项,以及税收调查等风险信息采集事项。取消税管员管户,税收管理员“不管企业管风险”,将主要从事税收风险信息采集及风险应对工作。税源管理科继续作为专职评估科,负责市区局重点评估及专项评估。振兴分局将负责市区局所有个体工商户的税源管理工作,实现市中区范围内个体工商户税收政策执行的公平、一致。

(五)健全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1、风险应对环节分权制约。落实选案、检查(评估)、审理分权制约机制,稽查局除接受上级稽查局统一部署稽查任务、外部协查、举报检查外,其它案源由税收风险管理中心推送;税源管理科及各税源管理分局作为专职评估机构,所有案源由税收风险管理中心分析推送。由税收风险管理中心牵头组织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对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结论进行集体审理定案,集体审理至少每半月召集一次,必要时可召开临时审理会,稽查局、各评估单位负责案件的检查(评估)、执行。

2、大厅审批业务分权制衡。办税服务大厅一体化办理业务实行业务受理、核查、审批分权制衡,将涉税业务受理、调查核实、审批岗位分由不同人员担任,调查核实、审批人员应具备执法资格,按规定流程办理,实现分权制衡。

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本方案所涉及业务调整、业务办理及流转事项由考核办全程考核,对未按规定期限及工作质量完成的,通报批评并考核扣分;对征管改革措施到位,完成质量好、征管水平明显提高的单位,将通报表彰并予以考核加分。

三、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8月1日—9月15日):根据市局批复进行人员、岗位、业务、流程设定,申请调整金税三期岗位、权限设置。

(二)第二阶段培训阶段(9月16日—9月30日):授课人员备课,对所有业务人员分岗位开展人员培训。

(三)第三阶段全面运行阶段(10月1日开始):机构、人员、系统调整到位,按新业务流程全面运行。

(四)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12月份):各单位总结征管改革运行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市区局。市区局组织评估验收,全面总结评价,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和意见。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为把税收征管改革落到实处,市区局成立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区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区局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分管征管工作的局领导负责征管改革常务工作,各科室、分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区局征管科,由征管科长任主任,具体协调指导税收征管改革落实,为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税收征管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的业务和部门多,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对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及时沟通反馈,持续改进。为避免发生纳税人多头跑,各岗位间推诿扯皮的现象,在内部改革的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争

取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对外公开办税流程,有必要时可制作流程示意图,放在局机关、办税大厅、分局的显要位置,让纳税人一目了然,不论办什么事都能及时找到相应的部门或个人。

(三)深入调查,持续改进

税收征管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各单位在推进征管改革工作过程中,要本着巩固、完善、提高、优化的原则,实行跟进管理,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不断调整充实、改进完善征管体系的内容,总结归纳出丰富有效的实践经验,切实提高税收征管的质效。

下载县区级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区级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的方案(讨论稿)(

    关于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的方案(讨论稿)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税制改革要求、符合我国国情以及国际税收发展......

    税收征管改革

    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改革创新是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不竭动力。 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保证了税收调控经济、调节分配职能作用......

    深化征管改革[精选合集]

    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

    进一步深化欠发达地区税收征管改革的建议及对策[推荐阅读]

    进一步深化农村地区税收征管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进一步深化农村达地区的税收征管改革,当前,应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好: (一)改革税收计划考核办法,坚持应收尽收。在搞好税源调查测算的......

    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发布日期】: 2012年08月01日【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7月26日至27日,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

    进一步加强煤炭行业税收征管的探讨

    我们××县××镇地处荆山余脉,与相邻的×××等县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湖北地区的“黑色经济带”。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探明大量原煤以来,××县逐年形成了以×××、×××......

    进一步加强煤炭行业税收征管的探讨

    我们××县××镇地处荆山余脉,与相邻的×××等县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湖北地区的“黑色经济带”。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探明大量原煤以来,××县逐年形成了以×××、×××......

    税收征管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赤峰市敖汉旗税收征管改革的调查报告随着敖汉旗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总额也相应的快速提高,税收在调节各乡县的经济结构中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针对各乡县税收的实际情况,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