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德育学校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的首要任务,任何时期德育的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肩负着这个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常说成功教育好一个孩子就成就一个家庭,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学校是培养人的摇篮。
一、现象:据调查显示,目前在学校教育环境里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心态、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学习目标在发生着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出拜金主义,读书无用思想。有甚者为职业道德缺失,道德犯罪。变相体罚学生行为及少年犯罪率逐升。
二、思考与归因:实则为德育教育工作不到位,正确引导家教不到位,思想品德教育不到位,社会低俗取向影响等诸因素原因。
三、实践探究:
1、加强校本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个角落彰显德育元素。
2、充分利用和发挥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如:习老陵园、卤阳劳教所)。
3、规范课堂行为标准,即规范出入教室、入座起立、发言讨论等礼仪行为的学习培训,使之程序化。
4、唱“红歌”,进一步规范师生升旗活动,发挥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教育功能(每周有一个教育主题)。
5、开放学校图书阅览室,倡议师生读书征文,通过校园广播、德育橱窗大力宣传优秀作品。
6、结合阶段德育工作目标要求,组织好班主任工作交流会。
7、重视教师的师德教育及工作礼仪培训,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为人师表的示范性(如教师的教态、生活习惯等)。
8、建立健全学校师生心理疏导机制,畅通师生沟通和交流渠道。
9、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第二篇:实施“三三式”德育工作策略
实施“三三式”德育工作策略
构建有生命力的德育
城阳职专创新思维,提出“三三式”德育策略,形成了“德育人人,以德育人,育人以德”的大德育机制。学校被授予“全国德育管理科研先进学校”。
一、着眼学生全面发展,贴近社会,推行“三全”德育
全员参与。牢固树立“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德育工作理念,构建“统筹协调,分工明确,级部为主,自主管理”的学生管理新模式,探讨建立起任课教师德育工作考核机制。
全程关注。分级部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德育教育内容,制作学生个人德育档案袋,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全面发展。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选配十名德育校长学生助理,参与学校管理的研究与决策。大力繁荣社团建设,切实增强德育活动的吸引力。定期举行校园体育节、校园艺术节、校园读书节,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
二、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贴近学生,抓好“三心”工程
1.抓好暖心工程。喊响“像关爱自己的儿女、弟妹一样关心学生”等口号,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的暖心工程。开展“和谐职专一家亲”、“教师访千家”、“与学生谈心”等活动,举办“情暖校园手拉手”活动,发动教师共同帮扶困难学生,仅2009年上半年,全体教师就捐款3万余元,资助23名困难学生。
2.抓好爱心工程。把每月的首个周六设为学生感恩日,把每周四定为校园微笑日,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征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我为父母添欢乐、走进敬老院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秀品质。
3.抓好自信心工程。开展“社团建设成果展示月”活动,评选军训之星、成长之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和三好学生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觉向上的动力机制。
三、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贴近职业,培养学生的“三业”精神
1.培养敬业精神。一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校刊、宣传栏,唱好“就业心理准备曲”。二是走进企业实践,了解企业文化,唱好“就业心理感悟曲”。三是走近模范工人、金牌师傅,唱好“就业心理稳固曲”,“三曲”逐步提升要求,教育学生以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
2.塑造专业精神。深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改革,开展“专业技能大赛”、“才艺之星”评选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
3.提倡创业精神。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历届优秀毕业生的事迹,组织创业小老板到校现身说法,激发学生创业的情感。举办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座谈会,培养学生创业的激情和能力。
“三三式”德育工作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为学校培养金色蓝领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
第三篇: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担负着班级“设计师”的使命,又担负着“施工员”的重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一、信任学生,真正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班主任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班主任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班主任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二、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班主任教师应从单纯的思想建设者变为心理护理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笔者的做法是:
1.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社会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的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本班一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同学们都责备他。笔者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笔者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笔者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三、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笔者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笔者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四、要培养班级正确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一个有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五、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六、需要班主任的关怀、激励和爱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应是对立关系,也不能不分彼此。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为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关爱是基础。
一个挚爱学生的班主任,自然会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自然会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会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同时,理解与沟通必不可少,还需要无时无刻的激励教育,“多激励、少批评”要求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的自身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激励学生积极上进。
总之,班主任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先行者,班主任要经常去点燃学生心灵中求知的愿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培养他们健全的、积极向上的、勇于参与竞争的思想意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真正给学生精神上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四篇:实施精细化管理 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实施精细化管理 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涉及诸多层面,工作千头万绪,把什么放在精细化工作的首位,是关系到学校工作成败的关键。俗话说:教育大计,德育为首。我们把德育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以一种全新的、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使德育融入教学工作的一切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突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
我们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学生3040人,目前学生总体的思想品德状况是好的,但不容回避的现状是,由于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学校教育的弊端导致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多元性等原因:个人主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现象在我们的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表露出来,一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差,不善与人合作、交流、沟通,是非标准失衡,以自我为中心,法治观念淡漠等,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成长。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方针和学校“养德、励志、迪智、创优”的八字校训,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核心,认真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二、构建多渠道育人的工作网络
由于教师的治学态度、工作作风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老师当中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德育意识尤为重要。为此学校成立了德育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根据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从德育队伍建设入手逐步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实行德育精细化管理。把德育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实现活动育人;渗透到学校管理中,实现管理育人;渗透到环境优化中,实现环境育人。
德育工作网络的构建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学校无闲人,人人教育人;学校无界限,处处教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
三、建立健全一套全新精细化的德育管理制度
我校实行德育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建立健全了一套精细化的德育管理制度。我校的德育管理制度体现出“精细化”的特点。大到宏观管理,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例如,我们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学生公寓量化管理细则》、《学生会管理制度》、《班级管理量化考核细则》、《后进生转化工作制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等。例如,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心理辅导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四、实行“三育”结合,培养“三种习惯”,自管自律,促进校风建设
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行“三育”结合,就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培养三种习惯就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是我校实行德育精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1)注重管理细节,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从起点年级入学第一天起开始就实行队列、队形,学校纪律教育,住宿学生全部在校食宿,实行军事化管理,为此学校制定了《公寓楼管理量化细则》、《班级管理量考核细则》,由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和学生会值周干部实施日常文明行为的全程工作跟踪,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三种习惯”,即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每天从早上起床、内务整理、早餐、早操、卫生清洁到晨会、上课、课间活动、午休、课外活动、就寝等都有详细的可操作的规定,从小事着眼、细微处下工夫,小到物品摆放,大到校园环境都要求整齐一致。班级的卫生、纪律、两操、校牌佩戴、班风班貌、财产保护、板报评比、各种获奖情况等量化成分,每周全校公示,与班主任津贴挂钩。这样通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来培养他们的情操,促进了校风建设。
(2)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我们针对大多数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等情况,我们利用每年的 “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回家后给父母倒上一杯水、盛上一碗饭、洗一次碗筷、打扫一次卫生,离家时道一声再见,到校后用电话报一次平安,每月同父母交一次心等,邀请“中国时代感恩励志讲师团”来我们演讲,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心理解爱、珍惜爱、奉献爱和回报爱。通过感恩教育,学生对父母、老师、社会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习热情,改变了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3)强化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自管自律能力。
我校为了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实行学生值周制度,提高自管自律能力。其次我们注重发挥学生会的自管作用,如:学生的考勤、仪容仪表、宿舍管理、卫生管理等环节均由学生会值周干部进行全程检查跟踪。这些举措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减轻了学校、年级组和班主任的工作压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学习意识大大增强,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五、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
(1)主题班会独具特色。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主线开展富多彩、形式多样主题班会活动。我校主题班会最大的特色就是改变班主任“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由学生主持,全员参与,集体讨论的方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专题讲座形式多样。为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专题讲座。如我校举行的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专题教育。
(3)学校根据工作重点,确定了每个教育月主要内容:九月“行为规范教育月”、十月“爱国主义教育月”、三月“文明礼貌教育月”、四月“法纪教育月”、五月“诚信教育月”等
六、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我校建立了班主任定期家访制度,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真正走进学生家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以配合家长教育管理好学生,学校将此项活动纳入班主任学期量化考核。我校在校园网专栏上均开辟了家长论坛,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话题进行探讨。各班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每月向家长反馈学生表现结果,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我校实行德育精细化管理以后,学生行为逐步规范,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养成,校纪校风,校园面貌,学生精神面貌明显好转。
我们相信,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五篇: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
漫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转变
无锡市东北塘中学 许 永
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
在学校的整体规模不断壮大,事业不断跨越发展的动态教育背景之下,针对新形式下德育发展变化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我们的学校德育建设应该树立为孩子奠基一生的宗旨,以规范教育为基础,以自主教育为核心,注重德育活动实效,创新德育活动形式。积极探索在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积极转变,努力构建富有现代气息和学校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
活动的德育
动起来,更精彩。学校德育活动的主体是一个个鲜活差异的学生,德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活动与课程中培养习惯和沉淀品德,怎样才能收到学校德育工作润物无声的实效性,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主体功能。精心组织德育活动,高度重视德育活动的细节和实效。
实践活动是德育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现在的学生都有着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他们已不再满足校园里的教学内容渴望走向社区,深入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认真挖掘德育社会实践的因素,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德育实践、德育体验的机会。
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
德育实践活动主要是运用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基本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多种复杂具体的现实的道德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学校德育活动就是要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走近大自然,突出教育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德育活动中要善于反思,勇于探索,要不断研究和发现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学校德育的规律。在活动的形式、方法到活动的内容方面不断突破和创新。学校德育活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社区的德育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开掘利用当地的活生生的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里许多的德育实践组织活动,都已经成为了我们地校园文化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朗朗书声的早晨,安静阅读的午后,多彩活动的傍晚,车水马龙的街头……随处可见的是学生自我管理的身影,这就是我们学生主体参与积极体验的活动的学校德育。其实很多的时候,德育并不仅仅是空洞的图解说教,它应该是具体的,鲜活的,是需要让每一个孩子去用心去体验的。
体验的德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面对着思想越来越开放,视野越来越开阔的学生,我们在学校在德育社会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有益探索,不断强化德育社会实践的体验教
育。例如参观科学机构,去感受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寻梦革命故居,体验红色岁月的情怀;自然之旅,一起去追寻祖国山河地美丽与文明;参观戒毒所,感受毒品的危害和罪恶;登山夏令营,是耐挫和奋斗的心路历程……
体验教育应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本体,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方法往往缺乏体验教育的基本途径,没有形成将课内所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的德育体验体制,从而难以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不利于学生知行统一的实现,从而降低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广大学生在体验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文明道德规范。
体验教育更要反对简单、粗暴的德育教育行为,提倡设计实际的、新颖性的德育教育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实践不同情感体验,逐步认识基础文明道德的内在价值,并通过反思、讨论,形成学生自律性的道德规范。体验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校德育教育反思的过程中提出的,必将促进学校德育由粗放的实践活动向科学、精致的现代教育发展。在体验德育中,也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当看到德育活动结束时家长和孩子充实与欣喜的笑容的时候,那就会告诉我们,学校的德育是体验的,也是开放的。
开放的德育
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观多元的种种困惑,我们的学校德育如果仍沿用较为封闭的教育模式来运作,将学生置于校园的单一环境之中,那在解决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时,就会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功能的重要条件是坚持德育的开放性,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及与社会的联系。德育目标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应具有时代性。德育目标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在它的时代性,学校德育应致力于促进入的德性现代化。它力求培养的是富于时代精神,勇于开拓,具有创造性的人。应致力于培养人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特征主要指事业心、进取心、独立性、兴趣、勤奋、意志等因素。应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耐挫能力等现代人应具备的良好心理品质。
学校德育内容应向社会开放,应密切联系现代社会道德实际。还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成长的实际要求,不断地更新充实德育内容,使其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我们不仅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教育,使他们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现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使学生学会尊重自然环境,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还应重视培养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精神品质,如主体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时效意识、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制意识等。
在德育方法、途径上应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学校德育应突破课堂教学的范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各种校内外活动中,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 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强,学生不欢迎那种
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喜欢参加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情与理的相互渗透,知与行相互促进,从而能够较全面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我们的德育评价主体具有多样性。德育评价应该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同时,要吸收家长、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活动。学校德育评价的过程也要在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开放的学校德育空间,会让广大学生在一个更深更广的层面上,认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认同社会共同价值。从而来唤起他们对未来和理想渴望的成长快乐。
快乐的德育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在践行道德的时候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感来自于道德成功感与道德境界的美感。当前,我们正在构建和谐教育、和谐德育。我们的校德育讲究心灵内部的和谐,追求内外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的学校德育倡导的规范没有化为学生的内在的自觉,反而成为学生外在的强制,而强制的东西是最容易被抗拒的,处在对自由的自我保护中,而不是翱翔在道德自由中,这时,道德意味着不快乐。
学校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快乐感受,取决于学生对道德行为本身的价值判断,因为如果学生认为道德行为是有价值的,他就会从行为中感受到快乐,否则道德要求就是勉为其难。学校德育就是强化我们的学生对道德本身有个正确的价值判断,而要建立这个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前提是:我们的学校德育的过程也必须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包括两
种情况,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使德育主体在德育实践行为中体验到快乐,这样能使学生更乐于去践行道德,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去体验一些向上的道德行为,然后对学生进行成功感与幸福感的引导和教育。
我们的学校道德的方法要进行转变,让它变成一种愉快的认知体验过程。教师要对学生采取鼓励、信任、宽容的态度,力求避免过多道德上的指责与否定,切忌对学生的一点小错抓住不放。学习上的焦虑,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价值取向的偏差等诸多方面,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今天的学生的心态结构。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很想知道自己的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里,你快乐吗?我们需要用高超的思想教育的艺术化解心结,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校园里都能够抬起头来健康的成长。
成长的德育
学校德育要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以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去理解学生所想、了解学生所需,构建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德育实践模式,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创造条件。布贝尔说过,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的关系。我们必须以情感沟通为桥梁,让学生在各种关系中产生、积累、内化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因为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人格尊严、有思维、有情感的学生,他们需要情感雨露的滋润,需要理解和真诚的思想交流。融入了情感的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才会碰撞出最灿烂的火花。
学校的德育是伴随着广大学生一起成长的。我们应当不断坚持将
德育建设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弘志笃行,奠基一生。以德育科研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发展,并以此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升学校的工作品位,从而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积极尝试全面推进学校的德育现代化工程,坚持德育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这种对每一个学生发展负责,为每一个学生成长奠基的理念,更是我们学校德育发展与创新的源头活水。
学校德育是培养广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是唤起美好事物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种感动。体验德育活动的内涵,感受美好心灵的向往。从活动和体验中成长起来的学校德育建设,带给广大学生的应该是爱和尊重,应该是让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快乐地歌唱。
(责编:杜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