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洪江市职业中专
易晓春
班级是学校的主阵地,班主任是实施德育工作的直接负责人。那么,班主任采用什么策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根据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积累,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仅供大家交流。
一
建设良好的班风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所依靠的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有差距大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务是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千方百计建设良好班风,始终使自己的班级保持经济健康向上的状态。一旦良好的班风形成,班级德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这是班主任德育工作上台阶的第一秘诀。
二
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德育工作的实施者,班主任必须培养自己高尚的德育情操,树立良好的师表风范。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对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源。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应当‘‘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利用中小学生“向师性”强的特点,以德立德,以行导行。如果教师只停留在道德说教上,言行相悖,表里不一,就会渐渐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使学生对教师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认为它虚假失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为人师表,做一位恪守道德和践行道德的人。
三 爱心温暖学生
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纽带。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没有了爱的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亲”的程度越深,师生心灵距离越近,交流的渠道就会越畅通,心里疏导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效果。班主任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用用真诚的爱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优等生,不能掩饰他们的缺点,积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努力使其达到卓越。对后进生,不能歧视他们,不能放弃他们,从思想上给予更多爱护,从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从学习给予更多帮助。教师要用爱心温暖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
理解尊重学生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能单纯采用说教灌输式,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只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和学生交流思想、知心交谈。对于有缺点的学生,决不能一味的训斥,伤害学生的自尊。老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只有做到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保证。
五 方式灵活多样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采用最多也最实用的方式是说服教育。班主任的说教要掌握“少而深”原则。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实际有的放矢,看准时机,击中要害。同时还要采取其他方式。如可以采用观看影视作品,阅读名人传记、进行辩论会、有奖征文等具有直观感性、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从而使其明是非、辨善恶、懂美丑。
六 坚持立体教育
班级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同作战,要形成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上有学校党团支部、政教处、下有学生,左有家长,右有社会的立体教育结构。班主任要在学校、社会、家长的配合下去引导学生,其中每一种教育因素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班主任的积极争取。班主任就是这支“协同作战部队”的主将。
由于笔者水平所限,对班级德育工作谈了谈自己的见解,里面定有不足之处。诚望教育界的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2013年12月20日
第二篇: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担负着班级“设计师”的使命,又担负着“施工员”的重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一、信任学生,真正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班主任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班主任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班主任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二、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班主任教师应从单纯的思想建设者变为心理护理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笔者的做法是:
1.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社会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的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本班一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同学们都责备他。笔者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笔者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笔者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三、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笔者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笔者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四、要培养班级正确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一个有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五、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六、需要班主任的关怀、激励和爱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应是对立关系,也不能不分彼此。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为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关爱是基础。
一个挚爱学生的班主任,自然会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自然会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会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同时,理解与沟通必不可少,还需要无时无刻的激励教育,“多激励、少批评”要求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的自身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激励学生积极上进。
总之,班主任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先行者,班主任要经常去点燃学生心灵中求知的愿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培养他们健全的、积极向上的、勇于参与竞争的思想意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真正给学生精神上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三篇: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王斌斌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秦川镇西小川小学730311)
内容摘要: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和难点之一,班主任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达到树德育人的目的。本文就班主任所开展的德育工作,从目标制定、策略实施、效果评估几方面分别做一介绍。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目标;德育策略;德育评价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工程。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所进行的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制定完善合理的德育目标、实施行之有效的德育策略、形成客观真实的德育成果。
德育目标的制定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德育目标的制定需要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符合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重视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又难于把握和预测,使教育和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加之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求新求异、不崇拜权威,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人生价值、道德取向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他们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要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追求实惠,注重个人的经济利益。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办。他们思想言语的独立与行动有较大的反差,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顺利时的独立性与挫折时的软弱性、依赖性很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
因此,做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实施者,班主任所承担的任务极其艰巨和复杂,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德育目标和计划也就显得格外必要和关键。
行之有效的德育措施
一、需要遵循的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小学班主任在设计和实施德育过程时需贯彻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又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
(二)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三)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五)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二、中小学班主任应熟悉的几种德育模式
(一)主体性德育模式
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德育应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
(二)活动德育模式
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行为锻炼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道德就是现实的人的活动,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德育的目的,又是德育的手段。
(三)“学会关心”德育模式
这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德育模式。该模式认为,关心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和结构,且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学会关心”的教育价值在于引导学生从原始的、自发的“关心”感情,提升到理性的、自觉的“关心”感情,形成出自责任的“关心”品质,进而为整个德性的发展奠基
三、中小学班主任应采用的主要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指导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一)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我们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要反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建设者,尤其要注重说服。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二)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
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三)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四)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
指导修养时要注意:
1、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
2、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五)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时要注意: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六)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在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时,需要班主任老师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注意保护学生隐私,维护学生尊严。
总之,德育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统。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于创造性地运用。
德育实施评价
一、德育档案的建立
德育档案就是学生成长记录袋。它记录着学生成长的每一阶段和过程,也是学生认识自己、超越自我的的一面镜子。建立德育档案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容不得疏忽与马虎。
德育档案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活动记载、教师评语、反馈意见等内容。一人一袋,一期一汇,有连续性和准确性。德育档案必须真实,不能闭门造车,脱离学生实际。
学生基本情况要让其填写清楚,姓名、年龄、住址、家长(或监护人)、联系方式、个人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一目了然。学生自评、互评的分数、评语、等级等按项目汇总,装入档案。
学生参加各项德育活动的情况要如实记录,加上老师的评语,恰当评定学生表现,学期结束,老师要在考查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表现的基础上,给学生作出全面评价,装入档案。如有可能,还要让学生每学期写出自我总结,对自己作出有分量的自我评价。如果学生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无疑是最好的德育效果。
建立德育档案,是件细致而繁杂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更需要恒心和责任心。
二、德育的评价方法
以往的德育评价方法是由教师一手包办,如在成绩单上写操行评语,在素质报告书上打个简单的评价分数或等级,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这样的德育评价走了过场,起不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现在开展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素质测评要与学业成绩一起评定等级。这是一个新课题。要改变单纯根据学生文化成绩评定学生优劣的状况,关键就是恰当地评价学生的品德操行。
在班级的德育活动中,要让学生明确每次德育活动的标准,自觉按标准进行活动,使学生有明确的目的和规范的行为。德育的过程就是育人过程,学生的自觉参与和规范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效果。如果教师组织的德育活动学生不屑于参加或被动地应付,这项活动就是失败的。
德育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活动总结、教师评定。学生自评根据学校、教师给出评价内容和标准,按要求给自己画像。要以诚信为基本出发点,实事求是,不虚夸,也不自暴自弃,客观地评定自己的分数或等级。有时,学生把握不准标准,弄不清到底给自己打多少分,老师要耐心引导,把自评的过程当作学习和教育的过程,切不可让学生马虎从事,敷衍了事。如果只把自评看作过场,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学生互评一般要分组进行,让同一个小组的同学相互评分。互评要按要求进行,依据平时的一贯表现来评定,防止一窝蜂走过场,不拔高,也不刻意降低。同学中如果有矛盾,有不服气的心理,往往影响互评的客观性,这就需要教师的诱导。互评的结果要公开,让每个被评者都愉快接受。如果产生异议,教师就要及时指导复评,辨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力求合理地弥合矛盾。不解决互评中的问题,让学生背了包袱,就等于评价失败。教师还要掌握各组之间的平衡,防止尺度不一,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发生。
活动总结一般指学校、班级开展的大型或专题活动之后的总结。因为这样的活动,目标明确,任务单一,指向性强,如不及时总结,就丧失了活动意义。活动总结一般只抓两头,突出的典型和表现不佳的学生。既要运用表彰和批评两种
方式及时教育学生,又要评定等级分数记入档案,作为学期总评的资料。活动总结要及时,有针对性,力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教师评定是德育评价的关键,而且主要是由班主任来做这项工作。班主任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资料,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表现,特别关注有个性、有进步的学生。教师评定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全面,不要拘泥于一时一事。对有过失、有不良习惯的学生,要善于发现闪光点,从鼓励和发展的角度来评定。要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教师评定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进行,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活动总结一起装入档案。
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班级学生特点创新评价方法,只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品德完善就行。
德育评价的意义决不亚于学业的提高。教会学生认识自己,教会学生自我提高,教会学生适应各种活动,教会学生与他人交往,教会学生注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用一句佛教用语来说,就是功德无量。
总之,班主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立足班级实际,强化常规管理,重视体验教育,深化品牌活动,求真、务实、高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让学生真正做到“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着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德育氛围,引领班主任立足自己的岗位,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
第四篇:浅谈新时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1
浅谈新时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摘要:新时期德育工作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持久性也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保证。本人就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请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现状,观念,方法
很久以前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件,当前发生的许多青少年失足违法事件等,引发社会上普通民众和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状况有较多的议论。可以说加强和改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和一种紧迫的需求。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基础载体,因此提高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摒弃落后陈旧的观念,新德育工作观念,改变德育工作的方法,探索出富有时代气息,又合乎德育规律性、目的性的班级管理工作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是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的有效方法。
第一章班主任要清醒认识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环境迅速变化,各种意识激烈碰撞,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因此班主任应首先充分认识青少年思想教育状况。
一、清醒认识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环境是直接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的元素,我查阅相关资料和一些专家的研究,都一致认为目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有几个社会环境因素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给予学生正确引导。
第一是市场运行规则的社会制约力。也就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是以物化结果论成败,强烈影响整个社会包括下一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人们更倾向于现实化、物质化等。
第二是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具体来讲就是东、西放思想意识形态的碰撞,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较量,科学民主精神与封建传统的斗争。这些都在改变我们以往一元化的“为国为民为公”“社会主义好”的思想意识。第三是道德发展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道德也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化。道德反映社会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道德的自觉性本质日益清晰,道德反映客 1
观事物总体价值更真实、科学、深入、有效。长期以来我们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强调的基本是德行,却常常忽视了道德能力本身的重要。
第四是社会组织状况的变化。青少年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家庭和社会组织是关键。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之一,它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一是组织生活的政治色彩淡化,二是组织对成员思想意识控制减弱,关系趋向松散,三是基层多元的、非正式的组织活跃,四是虚拟的网络世界深入民众的生活,特别是有些不良社会团体还会影响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第五是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变革。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也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具体讲有六大方面:一是教育目标,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以社会为本,后者是以人为本。二是教育的使命,从传授知识到使人学会学习,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教育的特征,从集体化、标准化到个别化、个体化教育。四是教育的组织,从以课堂学科为基本体系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结构。五是教育的思想基础,从一般的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到机会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六是教育的途径,从以传授、读书为主到强调实践性过程、创造性过程。
二、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
高中的学生都处在十七八岁的特殊年龄阶段,精力充沛,追求时尚,兴趣广泛,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行为的自控能力还不成熟。同时,学生品德 的形成还受到社会、家庭的深刻影响。还有目前面对的教育对象多是独生子女。这些都造成学校德育的复杂性,为班主任的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
我认为班主任特别要注意德育工作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复杂性:
一是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意识形态的碰撞
二是市场经济利益竞争的影响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的竞争压力
四是升学主义与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的矛盾
五是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平等的本质认识
六是家庭结构变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七是消费主义的诱惑
八是网络文化的博杂与虚拟化真伪难辨
九是独生子女生存、生活的压力。
三、深刻认识传统德育方式的落后
一是目前的德育工作,仍以灌输为主,缺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传统的教育强调“师道尊严”,追求教育者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服从,被动地接受训导和灌输,这种不民主、不平等的关 系同样使班主任工作缺乏实效性。三是班会往往是教师的说教和学生对条文的死记硬背,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这种方式违背了德育的规律性,无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接受能力,自然引发学生的反感,也造成了德育工作的“失效性”。
四是集体化、标准化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学生思想和学习问题的个别化、个体化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五是存在形式主义的德育教育。甚至存在反道德的虚假德育。
六是缺乏专业性的德育。特别是在德育理论、德育艺术、德育方式包括德育能力方面缺少专业的德育专家。
第二章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导和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主要引导者,是沟通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桥梁。建设健全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为此,笔者努力尝试探索加强班级德育工作的科学管理。
一、在新时期班主任应更新德育观念
现在全国提倡素质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使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都发生一个新的转变。但多年来班主任工作受“应试教育”的支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全面的发展,以致有极少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适应新教育思想的要求。我们不否认 “应试教育”曾经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应试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 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提高素质,使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素质教育正是这种形势下的产物。班主任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班主任也应更新教育观念,尽快吸收新的教育管理方法,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指导实践,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开创新的教育局面。
胡总书记的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工作中我认为班主任应树立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探寻学生生理、心理、能力发展的规律。
2.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重在培养学生在集体中养成互助、自助的自觉性的道德行为。
3.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重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
4.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教育的责任,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材,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
二、改进德育教育的方法
1.认识理解关爱学生,按需施教,注意引导。合理的需要给予满足,过分的需要给予引导,错误的需要给予纠正。变“不许”为“许”。
关爱学生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对学生真挚的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得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学生把教师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教师的教育就容易被接受。热爱学生最忌偏爱,偏爱不仅有损教师的形象,不利于学生的团结和学习,而且不符合师德规范。作为班主任应热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并处处表示对他们的爱护和关心。理解学生要深入学生,从关心学生入手,满足学生一些合理的需求。这样要求班主任要做到了解班上每位同学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关心,他们会以努力学习来回报。
2.培养得力的班干部队伍。
班集体的面貌,很大程度取决于干部的带头作用。班级干部对全班学生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培养班干部队伍,有助于能搞好班级工作。班干部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对班干部队伍的培养,不能作为一种形式,而应当精心培养:其一,要发挥班干部优点,帮助班干部树 立威信。其二,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讲求工作方法,同时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三,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班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教育学生
班主任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明确方向,提高思想认识。思想教育的形式,有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讨论会、个别谈话和写评论文章等。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班主任要注意多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组织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明白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尽量减少空洞的说教,避免体罚、训斥等过激的教育方式。但这并不是对学生的错误言行放纵、容忍,而是剖析说理,使学生心服口服。
4.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尊,同时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学生亦如此。教育家杜威说过:尊 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当前,创新教育极力提倡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就是要求教师从维护学生的自尊开始来考虑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对待进步较慢的学生更是如此,关键在于你怎样挖掘他们的潜能。教师应善待每一位学生,从维护学生的自尊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承认学生的千差万别,努力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其整体素质。
5.以身作则,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个班集体的管理,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整个班集体团结了,学习风气也就越来越好。
三、拓展教育的途径。
传统的德育教育形式集中在学校的课堂、班会中,这种方式和途径在新时期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我们努力开拓,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回归生活,走向自然,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道德的自觉性,这样就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除了应抓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外,还要不断地努力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拓展德育教育途径,使班主任工作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
结语
班级德育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解决的很多。教育有法,教无定法。作为班主任,应当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好方法。只要教师真诚地奉献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一定能做好德育工作。
第五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论文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论文
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中心小学黄昌虎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担负着班级“设计师”的使命,又担负着“施工员”的重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
一、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班主任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班主任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班主任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二、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班主任教师应从单纯的思想建设者变为心理护理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
1、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社会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的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三、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笔者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笔者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四、要培养班级正确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一个有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五、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六、需要班主任的关怀、激励和爱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应是对立关系,也不能不分彼此。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为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关爱是基础。
一个挚爱学生的班主任,自然会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自然会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会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同时,理解与沟通必不可少,还需要无时无刻的激励教育,“多激励、少批评”要求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的自身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激励学生积极上进。
总之,班主任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先行者,班主任要经常去点燃学生心灵中求知的愿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培养他们健全的、积极向上的、勇于参与竞争的思想意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真正给学生精神上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个学生——一个家庭——一个社会,记得在“小手拉大手,革除陋习”的活动中我认识了这个关联图,我明白图的根本是学生,学生的基础教育在于我,面对如此大任,岂能儿戏?教育的真谛是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作为一线班主任,让我们都伸出双手,拿出全部的爱,扶好我们的孩子们走出人生第一步,把基础教育的德育理念升华,教是为了不教,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去享受成长的幸福、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