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19:4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

第一篇:《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今天终于把《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看完了,累死了,现在头都是疼的,逞脑子里还有点残留的碎片,赶紧写点东西,《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这是一部好书,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1978年到1991年之前的宏观微观经济做了很全面,客观,详细的论述,不带有太多政治色彩(虽然距离现在已经20年左右了,从这本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今很多宏观微观经济政策就是按书中所说的思路进行改革建设的)。

为什么选择看这本书呢?是因为从上研究生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是现在这个存在状态?当前的这个宏观微观经济存在状态是从什么状态演变过来的?为什么会走出这种演变路径?这种演变路径所依据的客观经济实际和经济规律又是什么?站在当前我们国家的这种宏微观经济存在状态之下,未来3年到5年我们国家的宏观微观经济的走向又是什么?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朝哪方面推进?基于对当前我们国家宏观微观经济的现状的了解,探讨我们国家宏观微观经济存在哪些问题?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对策?对一般个人而言,在对当前宏观微观经济的了解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把握的前提下,应该做些什么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俗话说的好“要预测一个事物的未来走势就得抓住事物的现在,要想知道一个事物的现在就必须了解这个事物的历史。”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次网上搜索现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个人简历时,浏览到他在读博士期间与他的老师以及两个同学——我们国家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现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之前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局长和国家商检局副局长)合著的一本书——《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网上对这本书评价蛮高的。所以这吸引了我的眼球,后来在淘宝上花了3.8钱买了电子版的书籍,再后来花了10块钱把它打印出来,从2月1号开始看,就在刚才将它看完了,若有所思之后,写写读后感,读后感《《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这本书共8章加最后一个总结,全书共两百二十多页,从经济改革的战略问题的探讨;经济改革的主线;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科技投入;农业和农村工业化;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那个时候是因为还没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叫“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滞后,我们改变了提法,我们现在叫做“宏观调控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其实两个叫法意思差不多,只不过我个人觉得宏观调控的内涵比计划更广,宏观调控不仅包括计划,还包括其他很多东西,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释)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经济走向繁荣的道路。最后得出结论“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这本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解读经济生活,不像一些作品从社会学或者其他角度解读经济生活时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或者浓厚的政治色彩,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闪亮的地方之一。另外一个闪亮的地方是书中很多观点在当时提出来时,在当时的环境下显得很激进,很不能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可是站在现在来看这些提法都是符合当时国民经济的客观实际的,其中的很多提法正是我们现在采取的宏观微观政策,所以说人们“接收新思维,新观念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同时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前瞻性的眼光,“20年前的预测在当今时代全部应验。

虽然只读了一遍,我自己觉得收获还是不小的。也许我的这些心得体会不那么对,或者显得很肤浅,其中的一些文字还要反复咀嚼。但是不影响这本书是一本好书。我推荐对中国宏观经济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有时间可以读读这本书。

第二篇:《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今天终于把《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看完了,乘脑子里还有点残留的碎片,赶紧写点东西,这是一部好书,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1978年到1991年之前的宏观微观经济做了很全面,客观,详细的论述,不带有太多政治色彩。当看到最后的时候,突然有个想法,这个如果作为大学的教材多好,或者能作为参考资料也不错,当年那些马哲、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也不会那么枯燥了,这些在书中处处体现,而且讲的非常具体生动。

为什么选择看这本书呢?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是现在这个存在状态?当前的这个宏观微观经济存在状态是从什么状态演变过来的?为什么会走出这种演变路径?这种演变路径所依据的客观经济实际和经济规律又是什么?站在当前我们国家的这种宏微观经济存在状态之下,未来3年到5年我们国家的宏观微观经济的走向又是什么?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朝哪方面推进?基于对当前我们国家宏观微观经济的现状的了解,探讨我们国家宏观微观经济存在哪些问题?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对策?对一般个人而言,在对当前宏观微观经济的了解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把握的前提下,应该做些什么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俗话说的好“要预测一个事物的未来走势就得抓住事物的现在,要想知道一个事物的现在就必须了解这个事物的历史。”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次网上搜索现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个人简历时,浏览到他在读博士期间与他的老师以及两个同学——我们国家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现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之前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局长和国家商检局副局长)合著的一本书——《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网上对这本书评价蛮高的。

这本书共8章加最后一个总结,全书共两百二十多页,从经济改革的战略问题的探讨;经济改革的主线;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科技投入;农业和农村工业化;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那个时候是因为还没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叫“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

制滞后,我们改变了提法,我们现在叫做“宏观调控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其实两个叫法意思差不多,只不过我个人觉得宏观调控的内涵比计划更广,宏观调控不仅包括计划,还包括其他很多东西,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释)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经济走向繁荣的道路。最后得出结论“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这本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解读经济生活,不像一些作品从社会学或者其他角度解读经济生活时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或者浓厚的政治色彩,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闪亮的地方之一。另外一个闪亮的地方是书中很多观点在当时提出来时,在当时的环境下显得很激进,很不能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可是站在现在来看这些提法都是符合当时国民经济的客观实际的,其中的很多提法正是我们现在采取的宏观微观政策,所以说人们“接收新思维,新观念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同时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前瞻性的眼光,“20年前的预测在当今时代全部应验。

虽然只读了一遍,我自己觉得收获还是不小的。也许我的这些心得体会不那么对,或者显得很肤浅,其中的一些文字还要反复咀嚼。但是不影响这本书是一本好书。我推荐对中国宏观经济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有时间可以读读这本书。

首先引用前言中的一段话,介绍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本书取名“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从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1978)算起,改革至今已超过十二年。在经历两年的整顿治理之后,当前我们正出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刻。究竟怎样才能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怎样才能是我国经济转入良好轨道,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今后的改革与经济发展进行认真思考,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这个领域内,经济理论界是有争论的。我们所陈述的一系列看法以及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只是众多观点与方案的一种,供决策当局选择。当然,展望今后十年,我们在提出自己的方案及其实施效果时,多少带些经济预测的性质。这是因为,根据我们的看法,只要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得当,九十年代内中国经济的繁荣是可以期待的。”

书中第一章的标题是:经济改革战略的探讨。

这一章提出了两个问题:“我们原来站在什么样的起点上?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终点?即“定位”和“定向”的问题,定位是确定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定向是确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章 企业改革---经济改革的主线

第一章确定了经济改革战略的起点与终点,本章确定从起点到终点的主线是企业改革。

从企业改革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论证了企业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主线这一观点,强调企业具有充分活力是价格放开的前提。

第三章 从企业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变

在确定企业改革是主线的基础上,明确了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从企业承包制转向股份制。

首先说明了企业承包制的缺陷:企业行为的短期化、承包者与职工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矛盾、承包制之下生产要素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组合受到限制、最大缺陷是政企仍不分。指出股份制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并提出了国营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途径

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改革,企业改革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点有目共睹不用多说,当然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化完善。

第四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

本章开头第一句指出,发展并壮大公有制基础上的有活力的企业,是与今后的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分不开的。即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股份制改革之中、之后,国有资产应如何管理。

本章主要论述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近期、中期、长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需考虑的问题。

其中有一段话:“长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长期,主要不是指时间的远近长短,而是指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模式而言,从时间上说,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界限,也许在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也许还要晚些,这要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完善程度和股份制的进展情况而定。”

另外有一段:“厉以宁在《中国经济向何处去》一书中,曾对这个问题做过探讨,从长期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在实行股份制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改革,这方面的改革首先反应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企业三者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之中,书中这样写道:

国家财产是全体人民的财产,全体人民的财产应当归全体人民的代表来管理,因此,国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设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下。……,具体来说,国务院、省市政府管理经济,但不管理国家财产,而人民代表大会下的全民财产委员会管理国家财产,而不管理经济。……”。

最后强调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中应兼顾公平与效率。

第八章 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总的看法是:“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必须兼用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并使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究竟怎样才能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则是一个有待于经济理论届继续探索的问题,并需要在经济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与完善。”

第九章 结束语: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改革不可逆转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建立这些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以代替原有的经济运行机制,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深化改革中稳定经济。改革将给人民带来信心,带来希望,我们只能做这种设想,也必须做这种选择。”

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积累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开拓了良好的外围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在交班过程中的高风亮节、大部制改革、城镇化改革、以及2011年10月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今后在深化经济改革的同时,政治、文化将同时互动改革,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

最后用胡锦涛总书记十八大报告的一句发言作为总结吧:“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第三篇:《走向浓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走向浓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读了《走向萦荣的战略选择》之后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力作,是作者对改革实践和理论长期探索的结晶。作者从战略的高度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进行认真的思考,实事求是地分析困难、冷静地剖析问题的成因、大胆地设计对策、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蓝图。

一、改革的起点、终点和过渡模式

“改革的初始位置在哪里”,“改革方向是什么”是改革战略研究必须回答的首要向题,涉及到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作者从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说明起点模式的特征:经济的运行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或行政命令,以指令性方式分配资源。并提出传统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绝非修修补补所能解决,而必须对之进行彻底的改革,这是中国全部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与理论的立足依据和战略基础。作者明确肯定了我国经济改革在运行机制上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结合。但是,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还没有找到如何更好地结合的形式和具体操作方式,以及相应的产权界定形式。作者认为,这些问题除了有待于实践提供更丰富的养料之外,从改革战略高度的探素会有很大的作用。改革初期,人们看到了传统体制的弊端,但把弊端的产生仅仅归于决策权的过分集中,或者归于“四人帮”对经济管理秩序的破坏。经过十余年改革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经济体制。其一必须扬弃旧体制,代之以新的体制,根治我国经济运行在旧体制模式下的种种弊端,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一次新的解放,其二对微观基础重新构造,建立新型的公有制企业。对于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唯一的选择是双重体制并存,旧体制逐步退场,新体制逐步建立,对于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承包制可以作为过渡模式。但承包制是双重体制“相持阶段”的产物,只能有限达到某些改革目标,其缺陷正好说明了承包制的过渡性质。对过渡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能把过渡模式与目标模式相混淆,不能把过渡模式下实行的政策当作改革的目标,只有那种推动向目标模式前进的措施,才能被认为是改革措施。

二、改革的动力和阻力

改革是一个体制转轨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结构调整的过程.利益关系的调整形成了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改革中,我们很少注意重要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实践证明,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成功与失败,几乎都同动力与阻力有关。作者抓住这个核心向题提出:在经济体制模式转换中,经济利益体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经济利益主体的分化与重组、多元利益主体从模糊不清走向相对独立,是改革中的重大而明显的变化。各利益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存在着利益目标之间的差异,存在着利益刚性、利益摩擦,而彼此间又具有关联性,产生互动作用,经常使经济改革处于“两难”的处境。为此,作者提出在运用利益机制指导改革时,必须坚持平衡原则、补偿原则、分散原则、疏导原则。

如果说对动力的研究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的话,对阻力的研究则是作者的独到之处。在结束语中,作者再次对改革的阻力进行了深究,并指出:来自利益调整或利益再分配以及经济运行本身的阻力不容否认,我们必须在改革过程中为

克服这些阻力而投人巨大的力量。特别是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利益方面的阻力以及经济运行本身的阻力会增大,改革遇到的困难也会增多,对此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三、经济改革的主线

对于经济改革的主线,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把价格改革放在首位,认为应当及早全面放开价格,只有价格全面放开了,经济才能够转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另二是不能把价格放在首位,而应当把企业制度的改革放在首位,企业成为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价格自然就放开了,价格的放开是企业改革取得成效以后所形成的结局。

作者坚持自己一贯的企业改革主线观,主要从三方面对其主张的论述进行论证,使其更具有说服力,也更为完善。首先从治理通货膨胀的现实问题谈起。作者认为把通货膨胀当成是改革的必然产物是错误的。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一般都认为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过大引起的。作者认为增加投资和增加消费都不一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我国主要是资金利用率低。重复建设项目多以及投资以后迟迟未能形成生产能力而使投资的增长成为通货膨胀的因素。对于举借内外债是不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作者也做了分析,指出:我国无论内债还是外债都未超过社会承受的界限,关键在于通过借借款而筹集的资金是否被有效地使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治理通货膨胀,但要特别注重增加供给方面的功效。抑制需求是必要的,但必须适度而不能过分,因为抑制需求只是治标的办法.只有增加供给才是缓解供不应求的根本措施。但增加供给主要不是靠追加投入,而是在尽可能少追加投入的条件下增加供给。这样,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便成为可供选择的增加供给的主要措施。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有关,而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则必须依赖于企业产权的明确化,依赖于企业真正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从抑制需求方面看,也需要企业通过政策形成自我约束消费基金增长的机制,自我调整投资数量和投资方向的机制。其次,作者论述了企业具有充分活力是价格放开的前提。通过对中日两国价格与企业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和对企业家素质与价格改革关系的研究后提出:企业改革必然导致企业家群体的形成和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导致企业职工积极性的增长和职工素质的提高。只有在企业改革取得成效后,价格放开所造成的良好环境才能被企业所利用,价格放开才能推动中国经济转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如果不首先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企业体制的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有制经济实体,价格的放开只能加剧经济的混乱。最后,作者从宏观调节手段发挥作用的条件论述了要在我国建立有效的宏观经济调节休系,不首先在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也难以取得成功。

四、重造公有制商品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但企业改革通过什么形式实现都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作者鲜明地摆明了自己的观点:企业承包后只是有了“半活力”,还缺少真正的活力。承包制只是传统企业体制的一种改良。不可能超出传统经济体制的框架。因此,决不是承包制已把企业体制改革推到了尽头,而是企业改革刚刚迈出最初的步伐,并且还是在传统经济体制框架内挪动脚步。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对一直争论不休的企业股问题,作者另辟蹊径,提出设立

企业基金股,由企业基金会持有,它对企业的持股是“外部持股”,这样就不会发生侵占其它投资者的利益的问题。同时又区分了企业之间投资形成的企业股,使企业基金会持股有了可行性。

作者还对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其过度的步骤进行了周密的设计,这种研究方法,标志着企业改革理论开始进一步深化。

五、工业化新路与三元经济结构

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化进程70年代末发生了新变化,这一新变化发生的条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兴办乡镇企业成为改革后的农民进人非农产业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乡镇企业的崛起,标志着农民开始了直接步人工业化的进程,而农村工业化又成为我国工业化的一个关键部位。作者深入分析了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在于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目的数量巨大,从而使得在工农业产值构成较为迅速变动过程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就业严重滞后, 经济上已形成了彼此孤立的两极。一极是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的农业, 另一极是在高积累率支持下不断膨胀的工业。作者据此提出,中国经济结构的转换,不论是通过农业人口大量涌人城市,还是依靠在城市申扩张工业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才能弱化二元结构的强度,形成国民经济结构的新局面。乡镇企业的崛起正是这一历史条件的必然。

农村工业部门的发展使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之间建立了联系,有利子结构转换的变化但由于农村工业部门正处于成长过程之中,它所引发的矛盾与体制上的冲突很容易使结构转换产生新的难度。作者根据这一情况对协调三元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对策选择进行了探索。农村工业的发展为人口结构转换提供了可能性,作者分析了二种趋势和对策:其一,根据农村工业部门趋向于集中分布的产业特点,因势利导,使农村人自顺乎自然地向小城镇集中,并不失时机地进行交通运输等设施的建设,逐步发展为中小城市。其二,农村工业部门的扩张必然会推动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包括劳务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的发育,从而使已经进人农村工业部门的农村人口继续向现存的城市转移。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及其所促成的农村工业部门自身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有利于我国农村工业化从“数量型”过渡到“质量型”。目前的问题在于,需要把农村工业部门看成是结构转换中的一个转换结构,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增强它对农村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的多方面联系,促进三元结构走上相互融合的良性循环轨道。

第四篇:大繁荣读后感

近代以来,持续的繁荣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目标,与资本主义几乎同时诞生的经济学,自落世以来就一直将其作为最核心的研究主题。从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及扩张性财政政策到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还有芒德尔、拉弗等供给学派,这些经济学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背后无一不透着对于繁荣的渴求。如今,在这一长串的名单后面,我们还将加上一个新的名字埃德蒙•费尔普斯。

作为200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尔普斯是当代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由于长期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让费尔普斯对繁荣的意义和原因有着独特的理解。而这些观点和理念最终浓缩成他最新的一部作品——《大繁荣》。

“大繁荣”的爆发源于以创新和活力为核心的现代经济

在《大繁荣》中,费尔普斯从历史角度着手分析人类社会繁荣的原因。他截取了18世纪到20世纪这两百年间的西方经济史,详细展现了现代社会是如何在经济繁荣中孕育成熟的。费尔普斯认为,人类社会最持久的一段繁荣期在19世纪初首先从英国开始爆发,这种繁荣此后在一个世纪内蔓延到了欧洲大陆以及北美。这样的一种现象,被美国经济学家W•W•罗尔斯称为“经济起飞”,费尔普斯则称之为“大繁荣”。

费尔普斯在描述这段历史的同时,还对历史上的德国经济历史学家和奥地利学派提出了质疑。经济历史学家们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归因于以大航海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现。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所有的物质进步都由科技力量推动。此后属于奥地利学派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为这种理论加入了一个新的元素:需有企业家把新的科技知识可以支持的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出来。这种科学主义的观点加上我们熟悉的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最终构成了人们现在对资本主义大繁荣爆发原因的普遍理解:科技发明造就了两次工业革命,最终实现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然而,费尔普斯却直截了当地对这种观点提出反对,或者说他认为这种观点的认识过于简单。费尔普斯认为,科技进步不可能是经济知识在19世纪爆炸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这种爆炸式增长一定是某种经济形态出现的结果。只要这种经济机制能够维持有效运转,就可以长期促进自主创新,最终把国家推入持续迅猛增长的轨道。对于这种制度或经济形态,费尔普斯用了“现代”来给予定义。他认为,正是由于现代主义观念下形成的现代经济,才有可能带来“大繁荣”的历史奇迹,而这种现代主义和现代经济的核心则来源于草根的创新和活力。

现代经济的起源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归根到底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复杂演化的结果。这种复杂性在许多人文学者的著作中都曾得到展现,例如英国历史学家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经济学家汪丁丁在对麦克法兰的这本作品评议的时候,曾对现代世界出现背后的复杂性进行过分析。他指出,西方的两大思想传统——英美的和欧陆的,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紧张关系,也正是这些张力,使西方社会得以演化。而在《大繁荣》中,费尔普斯则把这种现代经济产生的复杂过程总结为四个方面:以自由、财产和金融为核心的经济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崇尚节俭、勤奋和身份的资产阶级文化、人口和城市的增加。

现代经济的到来引发了人类社会巨大的改变,它把各种类型的人都变成了“创意者”:金融家变成思考者,生产商成为市场推广者,终端客户也成为弄潮儿。费尔普斯认为,现代经济把那些接近实际经济运行、容易接触新的商业创意的人,变成了主导从开发到应用的创新过程的研究者和实验者。这样的一种体系也就成为西方社会在18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两百年内持续繁荣的推动力。不仅如此,费尔普斯还指出,现代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止于经济,在文化艺术领域,现代经济的观念和体系在文学、绘画和音乐等同样以创意为核心的领域内,亦结出了“百花齐放”的硕果。

对个人来说,繁荣是人们本能地追求美好生活的结果

作为一个极具人文主义观念的经济学家,费尔普斯并没有将现代经济的阐释停留在宏观层面。在《大繁荣》里,他把“繁荣”的定义和影响还延生到了个人生活的领域。

学过政治经济学的我们都知道,人的最高价值就是自我实现。马克思认为,人在实践中不仅创造财富,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可以丰富个人的知识体系,增长经验认识,发展意识和能力,发挥潜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从而实现自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便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最高形式。事实上,类似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先哲。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提出了“美好生活”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指出,“美好生活”的意思是,人们在拥有某些生活必需品之后,经过深思熟虑会选择的生活方式。进一步的,亚里士多德还指出,“美好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最终目标,它代表着一种“最高的善”。

接续亚里士多德的阐述,费尔普斯则认为,这种“美好生活”其实就是一种“繁荣”的生活。而当繁荣成为美好生活的流行概念时,美好经济必须帮助人们想象和创造新事物,从而实现创新。也因此,费尔普斯指出,许多企业家创造的财富,其实是他们痴迷于尝试某个新奇创意而收获的副产品,这种创造性的生活比起收获和财富积累,可以给人类提供更高层次的满足和骄傲。

费尔普斯在对个人生活的繁荣方面的思考,深受到哈佛大学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的影响。罗尔斯在这部巨作中详细论证了,鼓励和支持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与正义的经济制度之间的紧密关系。由此,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美好生活”所拥有具有的天然正义和费尔普斯对“最高的善”的理解不谋而合。

同时,费尔普斯还从历史上和同时代的其它著名人物那里,寻求到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在《繁荣》中提到,人们追求的是“福利”,而构成福利的要素包括生活满意度、敬业程度、人际关系、生活意义以及有成就的生活;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一定对这个观点表示同意,他在积累巨额财富后,成立了规模庞大的慈善基金会;特洛伊古城的发现者海因里希•施里曼也曾表示,他从事商业活动是为了对特洛伊城的研究提供保障。

“大繁荣”的挑战在于现代经济在西方世界的衰落

如同历史上所有陷于低落和挫败的时期一样,人们都会发自内心地怀疑孕育了资本主义大繁荣的现代经济和现代主义。上世纪上半叶出现的社团主义和机械社会主义正是脱胎于在类似的发展背景中,人们期望用这些新的经济模式来替代现代经济。这些模式的观点大多认为,要赋予中央政府强大的能力和权威,对经济进行充分的干预,通过这样的经济制度来平滑经济的风险并使人们获得安全感。

对于这两种模式,尤其是社团主义,费尔普斯认为它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向前现代时期的传统观念退步。依靠政府的管制和干预来实现经济生产,在本质上和中世纪教会与君主对经济的控制如出一辙,它们不过是传统主义披上了新外衣后在历史舞台上的再度登台。因此,这样的制度和体系违背了现代经济所包含鼓励创新和活力的精神,自然也就无法带动“大繁荣”的再现。所以,费尔普斯指出,上世纪末以来,包括英美在内的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衰退,正是与社团主义的重新崛起有关。在美国,委托和裙带关系在公共部门的泛滥、共同基金的急功近利、大银行大企业和大政府形成的集团造成抵押贷款规模的膨胀,以及主权债务和福利规模的失控,都是这种社团主义势力上位的直接表现。这种思潮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这样来看,资本主义的历史实则就是一部现代主义与传统主义的斗争史,对于这场“从19世纪延续至今的没有尽头的伟大斗争”。

如果说“繁荣”的秘密是所罗门宝藏,那么费尔普斯的《大繁荣》就是寻找到宝藏的地图,而他对现代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强调,就是交给我们打开宝藏大门的那把“秘钥”。为此,在前言里,费尔普斯动情地呐喊,“我要高度赞美大众的兴盛是现代社会宝贵的人文主义财富,呼吁重树失去的精神,呼吁大家不要放弃激发现代社会普遍繁荣的现代价值观。”所以,在《大繁荣》中,我们能读到的不仅是经济成长的诀窍,还有关于人类社会共同幸福的思考。作者将人文主义的精神注入到了《大繁荣》中,于是,这部作品不再只是一部枯燥机械的经济学著作,它还是一部生动的经济史,亦是一部令人思考的哲学书和思想录,更将是一部具有启蒙意义的巨作。

费尔普斯提到了一个创新的经典案例,福特创意的伟大之处不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发明,也不是汽车的发明,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辆汽车的平等主义的理想”。创新并不是指技术发明,熊彼特也指出,发明只有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这是一个经济概念。这里作者指出创新是对商业或世界的新创意,需要创新者通过深入商业生活后所得的观察和经验作出新产品的构想,需要有投资人对创意的开发进行投资,需要有终端客户进行尝试,并作出反馈。大量的创意会在应用过程中自然淘汰,一些伟大的创新则留下来,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甚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一个相似的案例是电脑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出现,其影响迅速席卷全球。这其中技术上的突破当然毋庸置疑,然而认为电脑不应仅属于个别阶层所有的想法才是经济飞跃的深层动力。

本书探讨的是现代经济在19和20世纪的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并与社团经济的体制作对比,纵观现代经济从繁荣走向衰落的过程,指出创新得以实现需要一定的宽容度,即对新事物的支持制度和社会价值观。使经济运作良好的制度不需要更多的政府支出和监管,也不需要更多 “无为而治”的自由主义,是能够积极调动高经济活力的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作者最后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正因其包容性而具备正义性,能够在现代社会良好运行,并针对目前美国制度的漏洞和价值观的缺失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如政府领导人应有产业界的从业经历,从而避免作出破坏性决策的可能等。此次三中全会提出经济改革应强调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凡是不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项目一律由企业自己做。总的方向将是放松政府监管,加入更多私营资本参与,不断向自由市场经济靠拢。这正是一个鼓励创新的信号。

推动创新者开辟新路的动力是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个问题,追名逐利似乎已经无法完全解答。《华尔街》里戈登•盖柯发表过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演说:贪婪是好的,贪婪是对的,贪婪是有用的,贪婪可以厘清一切,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对于生活要贪婪,对于爱情,对于知识,贪婪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然而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中,企业经营活动充满竞争和压力,企业家承担种种风险的动力远不仅是利益金钱可以满足,而在于对工作全情投入的满足感,在冲突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及有新发现时的愉悦感。这种享受挑战,追求探索的观念带来的非物质回报是经济活力的源头,由此引发的创新活动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正如费尔普斯所说,本书观点的独到之处在于从经济文化的角度进行突破,关注草根阶层的创新及其代表的社会价值观。除了运用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以外,还从文学作品入手反观所处时代的经济活动,这点让我觉得颇为新奇有趣。阅读本书,可对现代经济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文明的程度已经是前人所不敢想象的,这是由丰富而宝贵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所组成的。其实不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我看来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科学本身最终是要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方式展开探索,而成果也是以形而上的形式出现的。因此,经济科学依旧是这样的,它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但是随着经济本身的不断深化和复杂化,必然要深化到思想层面和精神境界,直白的讲就是经济哲学。《大繁荣》一书正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尔普斯先生发现这一事实的集中总结,费尔普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重不断发现和总结问题的症结,在《大繁荣》中试图超脱既有的经济理论,以一种新的经济思想和理念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其实现代经济学中可以依据很多标准进行划分,而划分的基础本身也是经济的客观表现。经济学思想与政治学思想也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政治中分为左派、右派,经济中也有左和右。左和右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的具体反映,也是形而上的一种特殊表现。凯恩斯主义、奥地利学派主张的新自由主义甚至新供给主义等经济理念都已经被打上了左和右的烙印,但是这也不能让经济学远离这些思想,甚至可以说永远离不开它们。费尔普斯先生认为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是人以及人的重要理念,而现代经济的价值观则是推动经济快速良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现代经济的价值观,费尔普斯通过《大繁荣》做了比较多的论述。现代经济的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创新的理念,但是创新常常被狭隘的理解为科技创新,却很少在战略创新、思想创新、创意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当然,费尔普斯的思考是深邃和明智的,只有把思想理念的创新做到最优,才可能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得到正确的指引,但是同时也要意识到他通过强调思想创新的紧迫性来批评现存的经济学主流思想,并试图通过批评来强调完全可以跳脱这些思想来展开经济学的思考。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脱离实际的,事实上在《大繁荣》中也已经流露出这种观点的不可行,实际上费尔普斯本人也已经是既有经济思想的门徒。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与否关键在于国家的就业、产出等经济指标,那么进行繁荣的建设就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进行思考。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的的发展在于提升社会的有效需求,在此基础上必须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只有通过强化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才能有效的加强对经济的整体面的控制力,有效及时的解决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经济问题。费尔普斯先生则认为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资源的调配是有严重的浪费的,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必然建立在节俭的基础上的,但是就经济的发展动力上来讲则必须进行不断的消费,而这种消费的基础就是强化社会的有效需求。因此要关注的问题并不是加强节俭的问题,而是如何能在消费力度增加的基础上进行节俭。《大繁荣》对世界经济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述,实际上也是对意识形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即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甚至社团主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然而,这些分析仍旧不能中立的分析,而是带有比较多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当然这与其作为美国的经济学家不无关系。费尔普斯先生颠覆性的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并非剑拔弩张,工人的劳动环境也并非恶劣到极点,这些与我们接触到的材料似乎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在我看来是非常勉强的。倘若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分的压榨,没有出现劳动环境的恶劣,那么如何解释共产主义理论和国际工运的出现,这其实本身就是有着非常直接的逻辑关系的。同时,费尔普斯先生也提出了所谓的渐进社会主义,它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阶级为了缓和矛盾所作出的努力,从政策等各方面采取倾向工人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社会主义和社团主义经济模式。

其实,费尔普斯先生对社团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了非常多且复杂的论述,可以说其中有合理的和学界共识的一部分,但也有一些归纳判断失误的地方。通过这些,我也有了一些对社团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社团主义的典型范例就是二战时的意大利、德国,它们以法西斯和国家社会主义为指导开展经济建设,其实要点就是要以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基本主体整顿社会和市场的秩序。在社团主义的作用下,德意衰颓的经济形势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稳定,可能在费尔普斯先生看来这种经济意识形态只能让创新和现代经济价值被局限,但在我看来社团主义恰恰是新自由主义指引下的完全市场经济的“解毒良方”。众所周知,二战前的德国、意大利均是世界经济危机的重灾区,国内经济整体陷于混乱之中,原因除了世界经济形势整体衰退以外,就是国内政府和社会团体对经济缺乏控制能力,通货膨胀以及投机倒把非常严重致使经济上不仅仅没有了任何创新的能力,连最基本的秩序也成为了奢求。因此,我认为社团主义并非与现代经济价值相对立,只是社团主义不适合长期的实施和坚持,作为右翼政党的一种经济治理模式其灵活性确实不足,且在各社会团体的运作下常常会有很多政治力的影响,这些影响很显然缺乏经济理性。至于社会主义在我看来显然已经不能将计划经济与其划等号,在列宁时期尚且都意识到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契合,更何况在当今的世界。社会主义制度在马克思看来是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基础的,并非是费尔普斯认为的苏联的经济模式或是计划经济本身,事实上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一定是更接近现代经济价值的。我想应该在这里再把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逻辑谈一谈,其实马克思并没有非常具体的谈论过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到底怎么建设才一直未有完全的定论,实际上社会主义并不能简单与计划经济相配套。计划经济本身就是以计划作为经济运行的根本,而这一切的基础实际上就是以按需分配为主的产品经济,计划就是需要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以在我看来所谓计划经济、产品经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应有产物,社会主义本就不可能产生这些。因此,可以说费尔普斯先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仍旧停留在上个世纪,并且只对一个形态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坚持,这其实也是他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误读的原因。

任何国家的经济繁荣都要以灵活的经济手段作为基础,而非任何僵化的模式。然而现代经济价值以及创新的意识则是灵活经济手段的前提,在经济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思想和理念的成熟则逐渐成为不可替代和必不可少的条件。经济学思想和理念博大精深,想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创新和理念的更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妄图抛开这些既有的理念和思想,甚至是抛弃世界主流经济理论和思想则是过于理想化和不现实的。

《大繁荣》的写作逻辑

《大繁荣》这本书的谋篇宏大,但是却能回归到个体的创新选择,这是非常难得的。另外,这本书在细节方面对于证据的运用非常巧妙,一环扣一环,就和阅读侦探小说一样。

谋篇布局方面,本书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入手,然后切入经济社会的形成过程以及群体的制度选择(现代资本主义、社团主义、社会主义),紧接着分析了更为宏观的增长问题:经济衰落的表现和原因,最后又重新回归个体的美好生活和正义。这种写作逻辑完美体现了菲尔普斯教授一贯的研究方法,也是其微观经济学教材《政治经济学入门》坚持的框架“个体选择+公共选择”的分析框架。

证据的运用方面,非常强调逻辑性,在很多章节都有体现,这里以“第一章 现代经济体的活力之源”为例说明。作者开篇就介绍,现代经济活力是多维的,不但改变人的生活和工作标准,还影响生活、职业的本质。以此为基础,作者指出测量经济活力程度采用经济增长率、生产率是存在问题的。活力不足的国家与高活力的经济体开展贸易,或者模仿这些经济体的原创产品,一样可以获得高的经济增长率和生产率。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例子。然后作者一步一步否定了资产投入、科学技术的作用,最终将视角回归到深藏于人类群体中的创造力和远见等资源,国家的经济增长关键在于对些资源的动员。另外,很有意思的是作者极具创新性的在“第三章 精神之火:现代经济如何影响世界”中以文学名著介绍了一代、一代人的个体体验。

《大繁荣》研究结论的宏大立意

菲尔普斯最终的结论,开始追问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为什么要生,又为什么要死?也就是所谓的美好生活问题。这已经开始回到罗尔斯和阿玛蒂亚•森关心的问题。

从《大繁荣》一书写作的逻辑来看,这本书更应该看作实证研究的佳作,她没有牵涉太多的价值判断。但是菲尔普斯在书中提到了他和斯蒂格勒以及加里•贝克尔有关利他主义的争论,那场争论很难说有什么结论(P216)。另外,他还提到了他和罗尔斯作为同事(1969-1970年),办公室被烧、文稿逃过一劫的轶事(P303)。根据这些证据,我们可以推断菲尔普斯的意识形态处于中间,是坚定的现代资本义体系的拥护者。

他的这种中庸性,决定了他的结论将不同于熊彼特等人。在推出结论的前一刻,菲尔普斯又重新回归繁荣的基本概念,他追 本溯源发现,希腊语的“eudaimonia”可以解释为“happiness”(幸福),但是更为精确的翻译是“flourishing”(繁荣)。正如作者引用的维吉尔的名言“知其所以然,幸福自然来”。然后作者进一步引用了伏尔泰的《老实人》,强调“商业活动本身就具有意义,而且能带来丰厚的回报”(P285)。作者还非常俏皮的引用了Lady Gaga《天生完美》(Born This Way)的采访对话,强调发现“自己的内在身份、不断得到重生”的重要性(P291)。这样菲尔普斯的结论就完全不同于熊彼特了,因为他把最根本的增长动力追究到了人自身的内在能量,这种能量独一无二,藏于芸芸众生中,而开发这种能量则是增长的关键。

最后,这本书不只是为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思考增长的视角,他也为我们发现新的问题提供了起点。正如凯恩斯所说“人们学习经济学不是因为标准理论的结论有什么特别的价值,而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实践中提对问题”(P332)。我想菲尔普斯更希望我们这样来阅读这本书,也以这本书开始我们的创新和创业实践。

再换言之,一个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正是大众创新活力的有力趋势。可惜只是还有另外的人,忧愁着麻木的心,丧失行动的力量。

我认同的自然还是有狭小志向的人那样,要先为自己利益的填充而行动的行动。就像隐约记住书中的一句“为艺术而艺术”,“为商业而商业”或者是“为创新而创新”。它们的共同点我认为是为着满足自我。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还是兴趣喜好,都将以最初的目的而展开轨道。只要我设定了我想要的结果,需要的结果,我就会义无反顾去前进,而中途产生的额外的发现或创意,应该总是为实质目标而产生的。可能创新的意义,对凡常大众来说,不存在建立一本宏大的奋斗史,可能只作为实现自我成就的工具。却从另一角度看,自我成就的完成,正好是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着力点。其实如此一说,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那套方法,去追求设下的人生情境,满足自我而非远大贡献,倒也不失一种繁荣的认定。

要是真正说起群众的大繁荣,除开经济收入的良好回报,共同生活的大环境同样至关重要。

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凡是与可预见性的未来挂上钩的,都应该在当下实施的举措中,有效维护未来发展的完好性。比如企业污染源的排除,企业质量的规格,一切可以给大众造成难以挽回地损失的,就需要制度强制地进行规范,保护群体的生活利益。但一种权力一旦强大,便会和他的能力相互牵绊,往往这时候,给社会带出好处的是他,让社会蒙受危害的,也可能会是他。这种时候,在体制尚未到达制裁的时候,只能期望持有权力的人自觉地遵守自然规则,不去打破自然运转的规律,避免未来发生悔之不及之势。就说中国目前的这环境,这食品,因为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成熟之前,尚可理解国家体系制度也正处在未成熟状态,总存在需要不断修复的缺憾地方。但每个人希望舒适的环境、健康的体魄这一系列基本的需求怎么也是不会更改的,既然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相同性质的事,就应该是每个制造环境状态的人也都清楚的事。

满足起码的生活幸福,也许也不仅仅是属于“为创新而创新”的幸福,还要在创新的幸福中,加入人道精神,和一种社会情怀。这不止是在维护城市大环境下可持续增进的大繁荣,更是在获取只有在来自大环境里才能获取的充裕的幸福感。而每一个人都握有创建这样大繁荣的同等权利,也因此,社会大繁荣是源于每个人的行动,不论是为生活新意所产生的小小创新意识,还是为长远的未来空间做出的某种保护约束。大众社会的繁荣,可以无关体制变革,可以从自个儿开始。

作为经济学诺奖得主,埃德蒙的这本《大繁荣》对近现代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非常广泛的探讨,指出了多种传统思维在逻辑和实践上无可辩驳的失败与荒诞,并且指出了持久繁荣的核心在于保持创新能力。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讨论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极度丰富,能给读者多方面的启发。但如果说缺点的话,就是它作为一本通俗读物(显然,由于具体数据和引用文献来源的缺乏,这肯定不是一本学术书籍)略微缺乏有力的文章脉络,而将核心观点分散在了无数的细枝末节当中,尽管这毫无疑问是因为经济学本身的高度复杂性,但仍不得不说这是个遗憾。毕竟,比较研究不是为了落入相对主义的陷阱,而是为了更加清晰地定位我们的实际状态。

因此我试着为这本书的总结一些核心观点和基本逻辑原理出来。

首先,经济活动对人类的服务,在于它最终能够提供的产品——无论是农业的消耗品,工业的日用品,或者第三产业的服务——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金钱的数字不管如何膨胀,如果无法最终兑换成任何产品,就是毫无意义的垃圾——这意味着金融市场一旦脱离了实际生产,就是彻头彻尾的诈骗。但是,市场有其自身规律,两万块面包的使用价值似乎无疑是一万块面包的两倍,但是能够生产两倍面包的社会,这些面包的市场总价格并不会变成原来的两倍——因为成本下降、效率提高、以及需求并没有完全同比增长——消耗品尚且如此,工业产品等不会迅速消耗的物资更是如此——因此当基本需求已经满足,你就无法靠重复生产低级和旧式产品继续推动增长。

这里就必须依靠创新,依靠新的产品,提供新的体验,更好的效率,更优质的服务,从而创造出人们新的需求,刺激新一轮的生产,投资,就业——从经济上来看,这将带来持续繁荣与增长,而从我们人类的整体文明发展上来看,这意味着更好的技术,更优秀的人才,更优化的管理,从而让我们可以应对过去无法应对的挑战,并且将文明推动到更高的层次。

这是我们人类文明演进的本质动力——当然,另一个动力源头是战争导致的生存威胁,这一点与经济的关系将在后面说明。

然而,保持持续的创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只有开放竞争的体系才能最有效地推动创新,然而即使在最初是开放竞争的体系,其早期的成功者在变得足够庞大之后,也很难避免由于变成既得利益者,从而变得保守,并且主观或客观上妨碍新一轮创新者的诞生——因为新势力将会带来不稳定,并且威胁到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妨碍甚至消灭新的竞争者,比起维持庞大组织自身的活力,要容易得多。

而即使排除了一切人类的自私和恶意,垄断或者说单极力量的过度强大,依然不可避免导致阻碍创新的危害——无论这种权力是来自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个体已知的知识相对整个外部世界的未知,永远是微不足道的,这意味着我们永远不可避免犯错误,然而,在开放自由竞争的环境中,一个个体或组织的错误仅仅意味着他自己的失败以及被别人超越,而一个人的成功却可以借由信息系统迅速地被其他人模仿,因此竞争的环境可以将人类愚蠢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而开放的信息系统则可以将人类智慧的效益最大化——而人类的愚蠢和固步自封恰恰是我们有史以来文明发展的主要阻力。

然而在单极权力过度强大的环境中,单极组织的错误会让其他所有人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当它生存时,它会以缺乏进取心的低效率挤占创新组织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而当它死亡时,会像从山坡上滚下的巨石一样,碾碎道路上的一切东西,或者在船底砸出一个无法补救的大洞。——再次强调,任何单极组织的膨胀都具备这种性质,无论它是经济、政治、文化或军事的,无论它以何种面目出现,以何种理论自居,都不可能违反这一基本原理。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必须维持其中各方面势力的动态平衡,动态与平衡两个词同样重要,平衡意味着没有一个单极组织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压制其他所有人,这可以避免单极组织的低效和错误毁灭所有人——但这必须依靠动态,在此起彼伏、积极竞争和不断创新的状态下维持,而不是依靠停滞不前,甚至回到过去——那只会让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老式单极组织再度复兴。

而这样的动态平衡,其核心动力来自何处?正如经济产出的本质在于更多更好的产品,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在于更多更加优秀的人类——因此良性社会——经济的、以及其他领域的本质动力源泉,在于其中每个人类个体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哪个社会能够最好地调动其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哪个社会就能拥有最伟大的繁荣。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技术教育福利,才是最好的,甚至说唯一应该有的福利,对低收入人群进行技术培训,实际上相当于一笔投资,当这些人拥有了更好的技能之后,就能创造更好的自我和社会价值,从而让这笔投资获得丰厚的回报,事实上,教育投资是人类迄今为止总体而言回报率最好最稳定的投资。

而直接运用金钱补贴低收入和边缘人群,非常直接地取消了他们自我奋斗的必要性,而这笔钱无疑不会从天而降,如果不向其他更加努力的人征税,就必须依靠政府借债来弥补,其结果就是透支整个社会去供养懒惰、非效率、无产出、无回报行为。这正是欧洲的社团主义和美国的大福利导致经济陷入衰退的原因——给人们应对挑战的能力带来繁荣,而消除人们进行挑战的必要只会制造堕落。

事实上,这样的社会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每一个我国历史上的大帝国,都是此类体制,通过大政府压抑新兴力量造成的不稳定,并且为底层民众提供基础生存福利——而正如我们所知,历代帝国政府最后都在停滞中走向灭亡了,长期缺乏创新的最终结果,不是无力抵抗外部威胁,就是内部劣化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从而只能以内战来毁灭原有统治结构——试图避免一切矛盾的结果就是矛盾积累到其终极形式——然而只要新政府依然走大一统专制老路,这一循环就是不可打破的——帝国整体将在停滞的稳定中慢慢衰落,面对最后的总体破灭永远只是时间问题。

打破历史的诅咒,只有首先从改变错误的意识开始,一切超出有效运行规模的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低效,然而从道德上限制人们欲望的膨胀也绝不会成功,因为自我实现与自我膨胀本来就是一体两面难于分割之事。限制与隔离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只能运用智慧,去努力推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动态平衡。

而只有开放高效的信息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它有助于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扩散,让我们对自身的真实状态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让我们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训练;最重要的是,无数的信息碰撞中,将会为人们的创新提供前所未有的资源宝库。

大繁荣带来的不仅仅是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有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作者深入分析了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某些国家取得大繁荣的根本原因。

费尔普斯指出,这种兴盛的源泉是现代价值观,例如,参与创造、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愿望。经过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但是,作者所指的“创新”并非源于少数人的、精英的、从上而下的推动的狭义的创新,而是一个基于大众的、草根的、自下而上的进程。或者通俗点说,现代价值观崇尚的是草根经济活力带来的广泛意义上的全面创新。大多数创新并不是亨利•福特类型的孤独的梦想家所带来的,也不是简单的新发明,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它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他们有自由的权利去构思、开发和推广新产品与新工艺,或对现状进行改进。正是这种草根大众参与的创新带来了繁荣兴盛——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

一本不得不读的中国发展启示录

费尔普斯教授在书中深入探讨了自工业革命以后现代经济增长出现以来,先后领跑世界经济增长的英国和美国的创新动力源泉和激发这种动力的制度环境,这两个国家都经历过繁荣,而现在却开始衰落和迷茫。大国的无论兴衰的历史,都极具借鉴意义和价值,读西方的经济史促进我们不断思考中国未来变革问题。

当下的中国一直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但是如何健康发展,怎样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国家、民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作者写西方世界的历史,其实对中国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技术引进、投资和贸易,中国今天已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很早以前,英国和美国也曾处于类似的阶段。中国要实现高度的经济活力,就必须确立现代价值观的主流地位,摆脱社团主义的影响。而中华民族要实现真正的繁荣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只有从民族根部开始焕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将创新渗透到每一个社会阶层,每个人都积极思考“我”之于国家富强的意义,中国才有实现全面的繁荣的可能。

第五篇:教案-走向战略进攻

走向战略进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疑:大家知道李德胜这个人呢?(图片——毛泽东。)毛泽东是在什么下情况下用这名字的呢?我们将在今天的学习中找到答案。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让我们一起继续感受解放战争中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们知道: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集中兵力进攻?(中原解放区),战争开始。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的?(运动战等等)过渡:战斗八个月,人民解放军歼敌7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虽然占领105座解放区城市,但平均一座城市7000人的代价,随着占领区的扩大,战线拉长,且需要重兵把守,兵力迅速下降,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失去了全面进攻的能力。

1.全面进攻受挫后,国名党军队会怎样做的呢?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投影)阅读地图了解重点进攻的两个区域(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2.为什么蒋介石要重点进攻这两块解放区呢?(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所在地;山东解放区任其发展的话,可能与西北、华北连成一片。)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师:两拳之一:陕甘宁解放区。目标?(延安;延安介绍——1.毛泽东的话:“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学习了马列主义。”2.延安是中共苦心经营多年的“革命圣地”,人民解放军的总部所在地在革命群众心里有非凡的意义。

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了94个旅,25万人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有胡宗南指挥而留守陕甘宁的人民解放军只有2.5万。在这种形势之下,如果你让你指挥,你是守还是撤?(辩论)

(守)延安在革命群众中的地位,苦心经营,丢了会有什么后果?(动摇军心)(撤)比例?(10:1)。原因:“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有”。我们来看看人民解放军是怎样做到“人地皆有”。

教师总结:遇到困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也需要有灵活的迂回战术。(ppt展示)毛泽东:“我们走了,延安这个包袱让蒋介石去背。蒋介石会以此吹嘘这是他的胜利,但不久人们就会看到,蒋介石占领延安,决不是他的胜利,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要倒霉了!”

师:中共中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对付敌人的进攻?(我们撤了,但是我们对敌方法是不是只有“撤”一个字,这个对策后面是有什么更深远的目的?)

(中共中央主动放弃延安,但是还是留在陕北,利用当地有力的地形继续作战,诱敌深入,寻找有利的战机,各个歼灭敌人。)

出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模拟路线,引导学生思考:从图中发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路线是怎样的?(迂回,“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为什么敌人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寻找中共中央,寻找主力决战的心理。)这让我们想到了中共的一种战术?(运动战)这叫做:蘑菇战术。(蘑菇战术的基本特点是,在地形与群众均有利的条件下,针对敌军急于寻求同我方决战的心理,以小部队与敌周旋,疲惫、消耗、饿困对方,而以主力隐蔽等候,不骄不躁,待敌十分疲劳与孤立无援之时,集中主力加以各个歼灭,与“运动战”极为相似。)25万国名党军队在大西北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苦苦追逐,大山里地势不熟,补给跟不上,军队士气越来越低。几十万的兵力被几万人牵制住。

师:经过哪些主要战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教师指图简介青化砭、蟠龙、羊马河、沙家店四次战役。

师:转战的过程是艰苦的,为了保密,中央军委化名“昆仑纵队”,毛主席也取了一个假名——“李德胜”。(图片)行程1000多千米,先后进过12个县,在37个村庄中战斗和生活过,转战陕北的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等留在陕北,不顾个人安危,与敌周旋。有何意义?体现了怎样的风范?

(学生得出:作战极大地鼓舞了西北人民的斗志,成为了战胜敌人的重要精神力量。体现了革命家、伟人和领袖的风范。)

中共中央艰苦转战于陕北,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等人的指挥下,经过五个多月的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过渡: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那么山东解放区的战况如何呢?

二、孟良崮上火如潮

师:山东解放区国民党兵力及战术?(45万;密集靠拢齐头并进。)ppt演示。

在这种情况下我军采取怎样的对策呢?(以退为进)。ppt演示过程。并探讨孟良崮战役的历史意义:(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教师归纳:整编74师的覆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这样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也被粉碎,请

过渡:出示材料:解放战争一年后国共双方情况统计。引导分析:双方实力对比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

1.1947年7月,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下降为 15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人增加为195 万人,其中正规军近100万人。

2.国统区政治、经济上陷入危机之中。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的人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形成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蒋介石政府已陷于全民包围之中。指出:战争逐步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人民解放军已由被动转为主动,到1947年夏,反攻时机成熟。请学生演示:“面对对方的两拳,你现在有实力可以予以还击,你想怎么做?”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中共中央作出了走向战略进攻的决策,决定派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师: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初期,李先念带领部队,实行中原突围,党中央称之为伟大的胜利,一年之后,就在1947年6月刘邓大军又挺进中原,毛泽东又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国民党灭亡的开始。为什么这一出一进,都得到党中央的赞许?(结合时间,战势的发展)

(进还是出,都是从战略战术上考虑的,出是为了保存力量,进是为了打击敌人走上反攻。)

师:为什么选择向大别上跃进?(地理位置+战略部署)

(地理位置:东威慑国名当首都南京,西逼重镇武汉,南厄长江控制着整个中原地区。

战略部署:当时敌人正集中力量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而大别山区是敌人一个薄弱而又敏感的地区,进攻大别山区可以将战争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从而成功实现战略转移。)同时强调:刘邓大军甩开准备合围的国民党军,三路南下,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形势图)

观看影片,归纳“千里跃进大别山”遇到的困难?

(从鲁西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前有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后有蒋介石十几个旅的部队穷追不舍,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涨,道路泥泞,暑气蒸人,部队本来就疲惫不堪,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现在又马不停蹄地向南奔驰,真可谓困难重重。)

教师总结:刘邓大军兵分三路,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火引向蒋介石的卧榻旁。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在数十万敌人四面夹击的枪林弹雨中,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并于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教师:议一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教师总结:于是,战争的车轮在这里扭转,历史的轨迹从此处转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失败也就从这里开始。

8月下旬,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挺进豫西。9月初,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豫皖苏边区。到11月中旬,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以“品”字形阵势在中原地区完成战略展开。三路大军直接威胁南京武汉,紧逼长江防线,吸引和调动国民党二分之一的兵力,对改变整个战局起到决定性战略作用。

全课小结:

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我人民解放军执行正确的战略战术,第一年就取得粉碎国民党军全面和重点进攻的胜利。战争第二年后,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解放战争从此走向胜利。为战略大决战的胜利埋下伏笔。

思考: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粉碎了敌人的全面和重点进攻,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实施战略进攻的结果: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并实施战略展开,经几个月战斗,建立了33个县的大别山新解放区。1947年8月到11月歼灭敌人5万多,建立了39个县的政权,完成豫陕边的战略展开。9月上旬在沙土集歼敌后入豫皖苏,开始外线作战。三路大军直接威胁南京武汉,紧逼长江防线,吸引和调动国民党二分之一的兵力,对改变整个战局起到决定性战略作用。同时,解放军在陕北、山东、东北和华北等解放区反攻歼灭大量国民党军。这样,人民解放军内线外线配合作战,组成了战略进攻的总攻势。经过半年多战斗,共歼灭敌人75万多,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的丧失,被迫有战略进攻改为全面防御,人民解放军从此结束了战略防御的地位。

小结: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我人民解放军执行正确的战略战术,第一年就取得粉碎国民党军全面和重点进攻的胜利。战争第二年后,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解放战争从此走向胜利。为战略大决战的胜利埋下伏笔。

三军挺进中原:

刘邓大军突然甩开紧急驰援的蒋介石大军,兵分三路,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下旬,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集团共8万人,于晋东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9月初,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等8个纵队共18万人组成西线兵团,在鲁西南地区进行沙土集战役后,即以6个纵队越过陇海路南下,挺进豫皖苏边区。到11月中旬,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以“品”字形阵势在中原地区完成战略展开,并调动和吸引了国民党军约90个旅回防中原。随后,中原三军以巩固大别山根据地为中心,密切配合,相互策应,纵横驰骋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迄大海的广大地区。至12月底,打破了国民党对大别山的围攻,巩固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将战线由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

挺进大别山:

1947年7月29日,鲁西南战场上,刚刚指挥完羊山集战役的刘伯承、邓小平在前线指挥所里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电报。这份电报是由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上面标有三个A字,代表最紧急,而且极秘密。在接到这份电报前一个月,也就是6月30号,刘邓大军12万人马刚刚强渡黄河,开进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出录音)也就在鲁西南战役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刘邓大军只有迅速直插大别山地区,直逼南京、武汉,才能全面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压混)(男)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谭一青,曾与人合著《军事家邓小平》(出录音)所以,1947年 7月23号,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这个时候,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经过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劳,而且伤亡较重,亟须休整补充。28号,刘邓给中共中央军委回了电,如实地陈述了部队目前存在的困难,希望能在内线继续作战一个时期,等时机更为有利时再向大别山挺进。于是,第二天,也就是29号,毛泽东就亲自起草了这份标有三个A字的电报,电报的大意是:“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陕北不能支持”。]

“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这几个字深深地印在了刘伯承、邓小平的脑海中,他们也深深地感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对他们寄予的重托。

邓小平后来回忆:“我们看完后立即烧掉电报,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实际上不到十天,我们就开始出发了,这一走就是一千里。”“当时,真的是二话没说,什么样的困难也不能顾了!”

收到3A级电报后的第9天,1947年8月7日黄昏,刘邓大军12万人马,在一百多里宽的地面上,悄悄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这注定了是一着险棋。从鲁西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前有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后有蒋介石十几个旅的部队穷追不舍,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涨,道路泥泞,暑气蒸人,部队本来就疲惫不堪,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现在又马不停蹄地向南奔驰,真可谓困难重重。

对此,邓小平果断提出:“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

当时,摆在刘邓大军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号称“死亡区”的黄泛区。[(出录音)那时候这么困难,黄河水又涨。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到大别山,过黄泛区时很难的。(压混)]原二野司令部军政处处长杨国宇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没有到过黄泛区的人,是很难想象这里的情景的。这里虽然已成了一片死水,但还是一片汪洋。除了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些坍塌的民房屋脊和偶尔从空中掠过的几只野鸭之外,再也看不见什么别的东西。即使是无水的地方,也尽是稀烂的胶泥,前脚起,后脚陷。”

前有敌兵,后有黄河,真是进亦难,退亦难,处于难以动弹的“死地”。四十多年后,邓小平感叹地说:我这一生,这一个时候最紧张。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

几天以后,等刘邓大军越过黄泛区,继而渡过沙河,蒋介石如梦方醒,立即调集大军南阻北追。并气恼地撤了参谋总长陈诚的职务,自己亲自兼任参谋总长,飞到前线督战。

[第三集:《千里跃进大别山》片花]

男: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战略行动 女:20天挺进一千多里 苦过黄泛区,血战汝河,险渡淮河 男:这是我军战争史上的伟大创举 女:前有敌人,后有追兵

身经百战的邓小平认为它是一生中“最困难”的一次行动

男:——欢迎你继续收听《军事家邓小平》第三集《千里跃进大别山》!

为了把刘邓大军阻击在汝河以北,蒋介石急急调来整编85师经过平汉路南下,驻守在汝河南岸,全力收缴或砸烂汝河上的所有渡船。[(出录音)8月24号晚,刘邓率指挥部到达汝河北岸,前面敌人的火力阻击很猛,后面追兵只有30里。(压混)(女)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黄迎旭,曾参与编辑《邓小平军事文集》(出录音)面对这种情况,刘伯承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杀开一条血路!邓小平要求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打过去!他们命令部队从即时起,不分白天黑夜,不管飞机大炮、枪林弹雨,片刻不停,强渡汝河。前线指挥员则命令所有的步枪都安上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盖,看到敌人就打,打完就往前插,并要求先头部队过后,沿途不留一个敌据点和一个敌人。这样,到第二天下午,刘邓大军共有4万多人渡过了汝河。]

至此,刘邓大军大挺进大别山还面临最后一道险关——淮河。八月的淮河正值雨季,水情变化无常,刘邓大军缺少渡船,被阻挡在北岸。此时,敌人追兵的先头部队已经和刘邓的后卫部队接上了火,离淮河渡口仅仅30里远,形势再次变得紧急起来。刘伯承借着马灯的光亮,手拿竹竿,亲自探测水深,刘邓大军冒险趟过淮河,刚刚走出五里多地,追兵就赶到淮河北岸,不料此时河水突然暴涨,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只得望河兴叹。

邓小平后来兴奋地说:“过淮河,刘伯承去探河,水深在脖子下,刚刚可以过人。这就是机会呀!我们刚过完,水就涨了,就差那么一点点时间,运气好呀。以前,从来不知道淮河能够徒步过去,就这么探出条道路来了,真是天助我也!好多故事都是神奇得很。”

8月27日,刘邓大军经过20日千里挺进,终于走到了大别山。这一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二十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邓小平刚用他特有的语气说:“这个跃进的意义可不要小看了,中国从北到南没有多少个一千里,从长江再跃进一千里就到了广东、福建的边界,下剩不到一千里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就要垮台了。”

巍巍千里大别山,雄踞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烽火再起。

1947年8月27日,也就是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的当天,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名义于向各部队发出指示:“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

可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11月,蒋介石在南京主持召开“大别山作战检讨会”,设立“华中剿总”,并兴师动众地把海军调入长江,以防范刘邓大军渡江作战。随即,开始对大别山进行全面围剿。

大别山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在这里,刘邓大军也度过了抗战胜利后最艰苦的一段岁月。冬天来了,刘邓大军在风雪荒野的大别山没有后方,缺衣少粮,他们既要同围剿的敌人作战,又要自己设法解决饥寒。(男)2004年夏天 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解说员音响:在大兵团无后方作战,物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中原解放军遵照毛泽东自己动手解决部队的棉衣问题的指示,在发动群众的同时,自己动手,缝制棉衣,解决了全军的御寒问题。这是刘邓大军自制的棉衣。刘邓大军某部在大别山用过的米臼。]

很多年后,当有人问起这段经历时,邓小平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行动,这是毛主席定下的,二野挑的是重担,种种艰难我们都克服了,完成了任务,还是那句老话,叫做合格。

后来的史书,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全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下载《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 光信1001陈嘉懿 关于这本书我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去买一本而是直接在网上下载的电子文档来读的。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吧。《非理性繁荣》书名取自美......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 昨忽有一感,如人生能重新选择,桂明觉有四种挺让我激情澎湃的,第一就是做个小说家,远的不说冯梦龙,就像现今的王朔、刘震云、余华、张大春之流,讲故事的能力......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一)每当我向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同学们表达价值投资概念的时候,他们多数表示了深深的怀疑。被他们问及最多的话题就是,当前中国的股市,适合做长期投资吗?我认为这......

    价格战略及选择

    价格战的意义不可否认,价格战的存在有它的积极意义。专家们总结出了价格战的七大积极作用:1.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成部分。2.价格战可迅速促进市场扩容......

    中俄战略关系走向(精选5篇)

    中俄战略关系走向 俄罗斯是我最大邻国、主要战略伙伴国,两国间存在着广泛的共 同利益。中俄关系是我与各大国关系中最稳定、最成熟、最具建设性 的一对双边关系。近年来,中俄......

    《走向海洋》读后感

    人类与海洋---------《走向海洋》演讲 你知道中国大的领土有多大吗?我想, 你一定会说有960万平方千米,谁不知道。这你就错了,中国的领土除了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还有300万平方......

    《走向海洋》读后感

    《走向海洋》读后感我阅读了《走向海洋》后深深的感觉海洋是地球的心脏,正因为有了海洋,地球才有植物,动物。地球离不开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他为生命的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海......

    《走向海洋》读后感

    人类与海洋---------《走向海洋》演讲 你知道中国大的领土有多大吗?我想, 你一定会说有960万平方千米,谁不知道。这你就错了,中国的领土除了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还有300万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