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工作—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时间:2019-05-12 19:5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德育工作—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德育工作—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第一篇:中学德育工作—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今天,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就为德育工作者提

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工作?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过去,学校的德育工作,沿袭“运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抽象、空洞,缺乏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这种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对今天要求个性发展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难以发挥德育的特有功能。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德育工作“口头上有地位,行动上无地位”,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

(二)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已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三)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的正面教育。在学校,学生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而客观存在的社会阴暗面,又迫使他们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这样,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象,必然使中学生单一的思想和单面的价值体系产生裂痕,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正负抵消的作用。而当前来自社会负面的“冲击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和价值观念的扭曲现象带来了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失衡,社会上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造成了部分学生“厌学”和“流失”。二是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会诱发和助长“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被引入社会政治生活和人际关系、社会非经济领域,搞“权钱交易”,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功利化、实惠化、金钱化倾向;等等。这一切都扭曲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三是音像书刊、舞厅、电子游戏等社会生活及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侵蚀着中学生的灵魂,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四是家庭教育相对畸形的发展与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发生了矛盾。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在物质需要上舍得对子女的大量投资,而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少关心。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智育重于德育、甚至智育可以代替一切的片面印象。这种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不平衡,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件和法令,使学校德育工作从此有法可依,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新形势下,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具体就是实现四个转变:

(一)面向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时代,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向现代型转变。德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教育要依纲靠本,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凡超越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德育内容要坚决压缩,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德育工作者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有健康的人格,有角色的艺术,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智能素质,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创造进取,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特长,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的修养教育和人格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要求,加强德育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二)建立、健全德育教育基地,强化德育实践,促使德育方式向开放式转变。市场经济全新的社会背景,使学校德育教育已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德育的开放性已成为潮流。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学习雷锋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等。走出去,组织学生进机关、到工厂、下农村、走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活动;请进来,请老前辈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请企业的厂长、经理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请民警、交警同志进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特别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负面因素,如腐败现象、拜金主义等,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讲座和讨论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免疫”能力。

(三)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保持德育工作向社会化转变。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全社会都要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学校德育教育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学校、家庭、社会要配合教育,协同作战;以“家委会”、厂校、警校挂钩等多种形式,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学校党、政、工、团、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形成多元化的格局,使新时期德育工作有地位、有形式、有措施。

(四)优化德育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保持德育方法向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转变。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年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快、起伏大,过去单调呆板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失去了往日的效应,德育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当前受青年学生欢迎的德育方法主要有:一是情景陶冶法。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人际环境,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到感染。如升旗礼、校园文化周、校运会、文艺汇演、校庆纪念日、校史教育、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活动月等。二是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树立中学生熟悉的,甚至是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形象,能使抽象的伦理道德、人生价值、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以个性培养个性。三是行为训练法。学校的德育过程,一方面要坚持对学生的灌输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的作用。学校的广播、橱窗、壁报、板报、中学生党校、团校,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学生会、文学社、艺术团、联谊会、兴趣小组等社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学生干部值周制、班风班容评比制、书评、影评、书画、摄影、征文、演讲比赛等,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主、自辨、自律的能力。

第二篇: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邱家镇初级中学校长李成锐

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今天,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就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工作?

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过去,学校的德育工作,沿袭“运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抽象、空洞,缺乏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这种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对今天要求个性发展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难以发挥德育的特有功能。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德育工作“口头上有地位,行动上无地位”,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

二、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已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三、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的正面教育。在学校,学生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而客观存在的社会阴暗面,又迫使他们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这样,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象,必然使中学生单一的思想和单面的价值体系产生裂痕,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正负抵消的作用。而当前来自社会负面的“冲击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和价值观念的扭曲现象带来了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失衡,社会上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造成了部分学生“厌学”和“流失”。

二是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会诱发和助长“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被引入社会政治生活和人际关系、社会非经济领域,搞“权钱交易”,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功利化、实惠化、金钱化倾向;等等。这一

切都扭曲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

三是音像书刊、舞厅、电子游戏等社会生活及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侵蚀着中学生的灵魂,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四是家庭教育相对畸形的发展与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发生了矛盾。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在物质需要上舍得对子女的大量投资,而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少关心。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智育重于德育、甚至智育可以代替一切的片面印象。这种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不平衡,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件和法令,使学校德育工作从此有法可依,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后,学校德育工作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形势下,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具体就是实现四个转变:

首先,面向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时代,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向现代型转变。

广大德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教育要依纲靠本,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凡超越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德育内容要坚决压缩,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德育工作者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有健康的人格,有角色的艺术,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智能素质,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创造进取,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特长,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的修养教育和人格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要求,加强德育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其次,要建立、健全德育教育基地,强化德育实践,促使德育方式向开放式转变。

市场经济全新的社会背景,使学校德育教育已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德育的开放性已成为潮流。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学习雷锋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等。走出去,组织学生进机关、到工厂、下农村、走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活动;请进来,请老前辈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请企业的厂长、经理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请民警、交警同志进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特别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负面因素,如腐败现象、拜金主义等,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讲座和讨论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免疫”能力。

再次,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保持德育工作向社会化转变。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全社会都要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学校德育教育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学校、家庭、社会要配合教育,协同作战;以“家委会”、厂校、警校挂钩等多种形式,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学校党、政、工、团、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形成多元化的格局,使新时期德育工作有地位、有形式、有措施。

最后,优化德育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保持德育方法向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转变。

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年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快、起伏大,过去单调呆板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失去了往日的效应,德育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当前受青年学生欢迎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一是情景陶冶法。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人际环境,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到感染。如升旗礼、校园文化周、校运会、文艺汇演、校庆纪念日、校史教育、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月等。

二是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树立中学生熟悉的,甚至是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形象,能使抽象的伦理道德、人生价值、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以个性培养个性。

三是行为训练法。学校的德育过程,一方面要坚持对学生的灌输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的作用。学校的广播、橱窗、壁报、板报、中学生党校、团校,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学生会、文学社、艺术团、联谊会、集邮协会、兴趣小组等社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学生干部值周制、班风班容评比制、书评、影评、书画、摄影、读书赛、征文、演讲比赛等,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主、自辨、自律的能力。

第三篇:浅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浅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摘要:新形势下,学校教育不健全、家庭教育存在缺陷、社会教育薄弱的德育现状决定了当前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必须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采取“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一种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转变德育观念。

关键词:

一、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

多年来,通过我们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要看到,新世纪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不健全。学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道德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但是,学校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忽视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去,没有注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缺乏社会实践,致使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孤军奋战”,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彼此独立,达不到预期的德育综合日的。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过去,学校的 德育工作,沿袭“运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抽象、空洞,缺乏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这种教育的方式 和内容对今天要求个性发展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难以发挥德育的特有功能。长期以 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德育工作“口头 上有地位,行动上无地位”,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

2.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家庭教育相对畸形的发展与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发生了矛盾。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在物 质需要上舍得对子女的大量投资,而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少关心。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智育重于德育、甚至 智育可以代替一切的片面印象。这种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不平衡,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宠溺,容易导致孩子滋生任性、骄横、虚荣的心理和性格: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孩子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孩子要么性格孤僻、不易和人沟通,要么走上极端。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利用手中的权力索拿卡要、吃喝玩乐、挥霍浪费,子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受到腐蚀。

3.社会教育薄弱。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 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 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 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 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 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已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一方面为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有些传媒和出版商由于利益的驱使,极力向青少年传播和兜售充斥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甚至反动的印刷制品、“口袋书”,也有的商家通过网络向青少年传播不良甚至反动的信息,给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的挑战。

二、采取“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德育工作

在德育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思想,就是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把青少年当作

朋友来看待,注重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应用到德育工作中就是:从人的发展需求出发,制定德育内容,设计、实施德育的方式。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但应该具有从事生产建设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社会主义的理想、情操和道德。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德育工作,首先要从根本上承认并确立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在教育实践中实现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所以,本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需求相适应。安排德育内容应从青少年发展需求出发,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符合其发展规律。青少年时期是人思想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期,思想的可塑性和变化都较大,他们需要也希望有人能帮助和指导自己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2.教育方式与教育对象要求相适应。教育实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实施教育的方式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特征和要求。如果是青少年乐意接受教育、主动接受教育,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教育难以深入人心,无法唤起共鸣,效果自然不好。少年时期是生理的成长期和心理的形成期,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认识,但很不全面。他们好奇、好动、充满欲望,希望得到承认、把握自己。厌倦封闭式、死板的教育。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就要采取适合他们的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

3.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青少年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只有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其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在这种师生关系基础上,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教育者的教育过程不是对青少年的制造和加工过程,青少年的学习过程也不是被动等待、“任人宰割”的过程。教育实践要紧密结合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投其所好,助其成材。只有这样,“青少年是教育的主体”才不是一句空话。4.尊重青少年不是教育者的恩惠,而是青少年的权利。青少年是教育的主体,应该得到尊重,无论是人格上的还是利益需求上的都是青少年应有的权利。但是,尊重不等于放纵。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满足其个人发展需求,不等于让青少年为所欲为、自由发展。“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社会上的人,其发展方向和需求要符合社会规范。放纵其自由发展,不但违背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而且违反了教育规律,极易造成教育偏差和教育失误。

三、建立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

建立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首要要转变观念。青少年是学校的教育对象,更是学校的主体。忽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将无法唤起其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会使其对教育产生抵触。转变观念就是强化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提高其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德育实效。具体而言就是:正确把握教育方针,全面实现教育价值,建立以教育对象——青少年为主体,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是一个认识性问题。这个问题不澄清,教育实践一定会出现偏差,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作为一名教育者,不但要深刻认识这个问题,而且要把它全面落实到教育实践活动中。

建立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其客观发展的规律和需求,特别是要把握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他们个体差异和个性、潜质的不同使他们对德育的需求也不同。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组织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教育者既要考虑到未成年人品德发展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和特征,又要考虑到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以便采取措施,促使其质变或飞跃,引导其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当学校的德育工作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和需求相适应时,就会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相反。建立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就是要认真研究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发展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喜欢德育,乐于参加德育活动,才能使德育收到实效。

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的合力,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格局,共同推进学

校网络德育工作。

学校虽然是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但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学校要以大德育观的工作思路,使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都能明确各自在网络德育工作中的职责,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各种力量齐心协力、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系统。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格局可以使三者的教育在功能上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产生整体效应,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起一个和谐的平台。

在网上,学校可以建设网络家长学校和网络社区。互联网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平等性、自由性,为开办家长学校和网络社区提供了可能。

在网下,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科学引导,以提高家校互动的效益和家庭教育的水平。由于大多数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和监督的责任。因此学校首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家庭教育,对家长进行培训,条件允许,要使家长懂网络知识,提高家长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作用,把好学生在家上网这一关。建立家、校电子联系信箱,学生和教师都可以进入网上交流,家庭和学校可以互通情况,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实行德育方式生活化

学校要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新举措,努力创建德育工作新方式,使德育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要痛改德育途径封闭、孤立、强制、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压抑、控制学生的生命活动,违背学生的学习天性,与生命的自然取向相抵触,造成部分学生无心向学、灰心丧志、厌倦课堂、冷漠社会、不守纪律、互相争斗、辍学出走,等等。因此,教师要转变育人观念,以人教人,以心换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德育方式,要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实践活动,促使德育融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在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学习中,利用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内容,浩瀚如海、源远流长的历史知识,广阔博大的地理常识和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语文学科等教育内容,让学生课前去搜索、去挖掘,课中去畅谈,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熏陶学生的爱国心境。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的庆典中,我们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还可以利用“三八”妇女节,举行“只要妈妈露笑脸”的作文竞赛。平时开展一些为敬老院服务工作,为老人洗衣、洗被、洗头、洗澡、洗脚;开展上街道、公园打扫清洁卫生,为贫困儿童献爱心等活动。通过让德育内容融于现实生活之中的方式去激励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学校之间进行比较、对照、合作,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第四篇:中学德育工作小结

一、工作回顾

按照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适时开展德育工作。三月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了如下活动:3月4日7、8年部组织学生学习雷锋先进事迹,学生们写体会感想,3月10日检查7-9学年部学生仪表并详细记录记入卫生评比中,3月12日布置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并要求将学困生的转化列为重要内容之一,3月16日8年部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网络修为”,3月16日组织7、8年部参加关工委“我的祖国”征文活动,并且选出优秀作品上报关工委,3月18日填写法制辅导员信息上报法制科,3月19日制定每月之星评比方案,打印发放到班主任手中,3月24日制定学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完成“我的祖国”教育征文活动小结,检查班主任工作计划制定的情况,由月25日完成班级文明礼貌活动小结,整理校园之星评比事迹材料,3月26日写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调查报告,写成后上报基础教育科,3月30日制定法制宣传月活动方案,上报法制科,开班主任月例会及班主任培训。通过3月份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在文明礼貌上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纪律卫生都保持良好的状态,各班主任都能按照工作布置完成,存在的问题是有时个别班级保持差些,还有部分学生有骂人现象,脏话不断,学生在征文活动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四月份是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教育开展活动如下:4月2校园之星信息采集打印上专栏,4月3日团支部组织7、8年部进行了清明节扫墓活动,7、8年部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活动,4月8日,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完成讲义,4月17日教育局党委“五个征集”活动,打印征集稿发放到学生、教师和家长手中,统计整理上报,4月20日,州助学金申请书填报,4月22日制定法律进校园实施方案,上报法制科,要求班主任浏览,4月24日,各班主任每月之星事迹上报,上专栏,4月28日召开班主任月例会及班主任培训,在五月份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当中,学生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美德教育,与四月份相比,班主任在创新工作方法上还要花点真功夫,多研究学生的心理,8、9年部个别男生学生出现了酗酒的不良现象,违犯了守则和规范的要求,影响很坏,这足以说明我们班主任在管理上还存在不少的漏洞,要逐步加强和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五月份是感恩诚信教育,5月6日,完成班主任案例和家长学校培训教材,5月8日,完成3、4月班主任量化考核评比,5月11日,制定防灾演练方案发放到各年部及各班班主任,5月12日,利用间操时间全体师生进行防灾减灾安全疏散演练,5月25日全体师生开展主题为建国60周年暨建县百年书画展活动,并选出优秀作品上报青少年活动中心评选,5月27日制定“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方案,并且让陈士宝老师带领7、8年部的学生利用计算机课在网上开展这项活动,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学生们能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表达孝敬之情,网上签名,书画展活动表达出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们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月末,班主任例会及班主任培训,六月份法制安全教育,6月4 日完成“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制定、寄语”总结并保存,6月9日,全体教师迎接建县百年书画展,评出奖若干,同时将参加县师德竞赛名单上报人事科,由张晓彬,季春骁,康炳娟三人组成参赛小组,准备参赛复习资料,6月15日,安全月活动宣传主题班会,6月23日,7、8年部禁毒宣传法,6月29日,甲型h1n1型流感宣传――致家长一封信活动,印发7、8年部,学校处于建设阶段,向学生强调校园安全注意事项,进入夏季雷雨时期,由班主任向学生宣传防雷电知识,并由学生宣传给家长,7月份各年部及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将手册填写完成,德育案各项工作内容完成,另对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完成,把各项工作总结完成,材料归档。

二、取得的成绩

1、学生们能够按照守则和规范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教育良好习惯正在养成。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逐步形成了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大部分学生有纪律,有理想,学习风气比较浓厚。

2、本学期学生在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学生们都能安安全全到校上学,安安全全回家。

3、学生们的纪律性较上学期有好转,能够约束的言行。

三、存在不足

1、部分学生的守则和规范的意识不强,男女生时常都有骂人现象,语言不美。

2、部分学生放学对自己的约束性较差,时常还有吸烟酗酒现象的发生。

3、个别学生还有顶撞老师的不良现象,说明个别学生的思想状况班主任老师还要耐心细致的教育他们,4、班主任老师到学生家家访次数过少,家校结合教育效果显得比较单薄,有些苍白。

5、班级文化气氛不浓,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薄弱,也包括德育工作缺少创新精神。

6、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严厉;学生的随意性特别强。

7、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

四、今后工作设想

努力改变德育工作思路,力求创新德育做法,活动创新,加强学生对守则和规范的强化意识,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更加有实效地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力度,多调查,多指导,多引导班主任深入学生家庭进行了解,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好方法,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特别是孝敬的教育,尊师重教的教育,总之,在下学期的德育工作中要多思索,多研究,力争使德育工作有新的突破。

第五篇:中学德育工作总体规划

中学德育工作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教育局的有关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夯实基础、着眼未来的育人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思路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以活动为依托,以管理为主线,以德育基础建设为保障,以让学生学会做人为落脚点,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精心打造温馨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

三、工作任务

1、以德育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资料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来抓好德育基础建设

2、建立、完善并充分发挥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的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温馨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

4、丰富德育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工作措施

(一)努力抓好德育基础建设,厚实德育工作底蕴,保障德育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1、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好六支德育队伍,即德育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科任教师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家长委员会委员队伍、校外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和管理的作用。

2、抓好德育运行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德育的各项运行机制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的基础和保证。

3、抓好德育课程建设

全面落实新课程要求,构建一个有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以各年级政治课本、《心理发展》教材、《和谐德育》读本、成长册、家长学校教材为载体,注重学科渗透,最大程度发挥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资源优势。要逐步建立自己的校本德育教材体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校本德育纲要。

4、抓好德育基地建设

按照“挖掘内涵、整合资源、开辟场所”的德育基地建设思路,要抓好抓实德育基地建设。

5、抓好德育资料建设

德育资料按其功能用途来分,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直接用作德育教育的教材资料,这种资料对教师具有辅助作用。第二类用作德育工作档案记录的活动资料,这种资料对德育工作者具有参考作用。学校要充分认识德育资料建设对发展德育,提高德育功效的作用,将其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计划中,使其有计划、有步骤、有系列、有目标地逐步完善、丰富。

(二)拓宽德育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1、整体构建家、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温馨、平安、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

为创建快乐校园、书香校园、美丽校园、温馨校园,要积极组织实施

“一校一品”和“一班一品”工程,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以点带面,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三)丰富德育内容,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素质、文明礼仪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1、抓好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初中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之一,也是坏习惯最容易形成的时期。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实践层面看,学生的良好习惯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和生活卫生习惯四个方面,学校要通过养成教育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健体。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培养重点和具体要求。七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八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九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习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努力培养学生的文明言行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要结合“德育示范校”创建活动,加大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检查力度,注重教育效果的评价。要指导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自觉调整工作思路,周密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研究工作策略,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弘杨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事件、人物纪念日,结合本市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以“小、细、实”为原则,开展系列主题教育。

3、强化安全教育

要开展生命教育,通过珍惜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安全应急演练等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要重视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要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法制讲座、举办法制图片展、法律知识竞赛,构筑一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坚实后方线;要开展卫生健康教育、禁毒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在抓安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坚决执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开展安全演练。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加大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学校公共卫生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完善各类安全制度和专项预案,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要注重学校安全档案建设,加强大型集会活动的安全管理。要利用校园局域网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丰富,途径要宽广

学校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作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要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宽广,形式多样。学校要发挥班主任的教育优势,通过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等途径解答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同时要做好记录,以便今后总结发现学生成长规律。要利用班主任周记、师生心灵对话薄、家长会、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评语、校报、信件、校信通等途径,增进师、生、家长间的交流与沟通。

要开展“倾诉心声、共建和谐”主题征文活动,促进学生心育方面的交流;各班要开展“与阳光为伴、为心灵导航”主题班队会,通过一次次的主题班队会,消解学生心理压力。

要开展“从心做起”感恩系列活动。在全校尤其是初三各班开展“从心做起”莘莘学子回报母校、回报教师感恩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围绕每年“教师节”活动主题为教师、为母校书写“感恩卡”,同时开展优秀感恩卡评选活动。通过组织开学、毕业典礼仪式,学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老师向学生传述殷切希望,学生向老师表达感恩之心。感恩教育要注重感恩父母方面的引导,教会学生尊重父母、孝敬父母。鼓励教师对毕业后的学生仍坚持给予指导帮助。

要开展励志教育活动,创设富有激励性的校园、班级励志文化氛围,通过以明理励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学生磨练意志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磨练意志,培养学生对自我规划的执行力,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品行。通过创建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中心的励志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省、自我管理,在生活中励志,在励志中生活,自我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

要关注特殊群体学生,要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残障家庭、外来外出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子女的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要致力于打造亲情校园和快乐校园,使这些孩子感受到人间的关爱和生活的美好。特别要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细致化,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情感健康、身体健康。要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名册,优先为这些学生择师择友,使他们的成长能够得到良师益友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安心快乐地学习、生活,体会学校的温暖,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母校和社会,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走进每个学生心里。

下载中学德育工作—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德育工作—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

    中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也要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测相结合的形式,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思想风貌、道德水准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下面是查字典范......

    中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

    中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 中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1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

    中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

    赣县三溪中学德育工作汇报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保学......

    中学德育工作自查报告

    00中学2011-2012学年度德育工作自查报告 德育工作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方向,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活动的各个方面。我们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一学校德育计划为......

    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工作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中小学教 师职业道德......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书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书模板 导语:与时俱进,在新思想、新举措上下功夫,不断提交德育效能,把我校的德育工作推上新的台阶。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学德育工作计划书模板,欢迎参考借......

    中学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XX中学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浅析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浅析 河北省遵化市小厂乡松棚营中学刁占军摘要: 在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却鲜有大的起色,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不但要重视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