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弱势群体犯罪与公平正义价值观(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9:1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危机下的弱势群体犯罪与公平正义价值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危机下的弱势群体犯罪与公平正义价值观》。

第一篇:金融危机下的弱势群体犯罪与公平正义价值观

金融危机下的弱势群体犯罪与公平正义价值观

0815031105 温俊

在社会学研究方面,韦伯从横向上将社会行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面即经济层面;二是政治、法律的制度层面;三就是精神、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

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提到韦伯个人对制度的理解:个人被各种社会制度所束缚,不得不身心俱疲地进行各项工作,工作的乐趣已经荡然无存。各种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都有赖于官僚制的保障,在此种基础上才能形成理性的市场经济,保障现代物质生产。但同时生产的极大丰富带来了个人身心的极大疲劳,这种疲劳常常外化危一种对物质满足的疯狂追求,诸如,对高档住房、驾车和各种奢侈品的挥霍性消费。而这种对物质极度追求的心理,也被固化成压抑性的制度,进一步限制了个人行为的自由度。

摘 要:弱势群体犯罪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凸现出的严重问题,其内在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社会因素,是社会对其权利分配的不平等以及法律保障的虚置所致。当前,弱势群体范围的不断扩大,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预防此类犯罪行为的治本之策,只有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与分配机制,扩大就业渠道,使弱势者摆脱困境,解决他们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一种公平、正义的和谐秩序--法治视野下的人权保障机制,以期对弱势群体进行强势扶助,来最大可能地预防和控制弱势群体犯罪。

关键词:弱势群体,经济危机,犯罪,权利保护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2008年至今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有较大的冲击,对我的经济形势产生了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弱势群体犯罪,显得更加突出,如:山东省无棣县人民检察近期受理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郝某系四川人,因所在打工企业破产而失业,因长期找寻工作未果,进而铤而走险--走上抢劫的迷途。2 弱势群体犯罪现状

2.1 弱势群体犯罪特点

根据对2006年至2008年我无棣县检察机关办理的弱势群体犯罪案件进行初步调查和统计,我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中,残疾人、无业者、贫困下岗职工、农民工、未成年人等属于弱势群体犯罪的占弱势群体犯罪总数的67%。本地区弱势群体犯罪具有以下特点:

2.1.1 弱势群体犯罪率居高不下

弱势群体犯罪始终在高发案率徘徊,成为当前影响广东社会治安稳定的主要因素。以无棣县为例,2006年至2008年,无业者、贫困下岗职工、农民工、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犯罪占该区全部犯罪总人数的比例分别达到60%、66%、65%、62%和69%,其他各地的情况也基本上在50%左右徘徊。

2.1.2 弱势群体犯罪地域性明显

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居住相对集中,犯罪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中心城区下岗失业或无业人员 犯罪率高;而城郊结合部的城区则农民工或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率高;而农村地区则是平时生活困难的人员犯罪率比较高。如:我县支柱企业鲁北企业集团,近年来多发生下岗职工、附近村民盗窃其财物案件。

2.1.3 弱势群体犯罪以侵财型和侵犯人身性犯罪为主

例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抢夺罪和盗窃罪等,这些犯罪占弱势群体犯罪的90%以上。

2.1.4 弱势群体重新犯案率高

由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相当一部分受过刑事处罚的弱势群体中的犯罪分子,刑满释放后又重新走上犯罪道路,如:犯罪嫌疑人曹晋系“90后”,却因盗窃罪二次入狱。据统计,弱势群体重犯率高于其他人群的重犯率。

2.1.5 弱势群体犯罪具有突发性

弱势群体犯罪随意性强,临时起意的犯罪多。同时,因为受其自身条件的束缚,智力型犯罪出现几率微乎其微,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不计后果,突出表现在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案件上。

2.1.6 犯罪对象多为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在文化、体能、智能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考虑到犯罪成功率,其犯罪的对象必定是条件比自己更不利的人群。涉及的财产金额一般较小,经常有为了“蝇头小利”引起冲突发生矛盾。如:徐玉良故意伤害案、孟令德故意伤害案,其原因均系农村邻里之间宅基地纠纷。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弱势群体犯罪原因

弱势群体犯罪的原因除个体因素外,主要是社会性因素所致。因为作为弱势者,是不敢、不愿违法犯罪的,除非被逼上绝路。正如马克思韦伯认为,社会行动是具有主观意义、涉及他人行为并且包含社会关系的行为。若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社会行动,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其行为被赋予了主观意义,二是其行为以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他人行为作为我目标。也就是说,社会行动是人们有意识地对外在世界作出的反应。韦伯批判实证主义社会学忽视了个体的能动性,期望通过社会行动理论将个人与社会联结起来。在此不能不提到韦伯为保持研究的客观有效性而提出的两种研究方法,即理想类型和价值中立。韦伯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研究对象的主观意愿后,放弃自己的价值立场,保持中立态度,这意味着虽然在研究初始阶段注意主观意向,但并没有将它贯穿始终,这使得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并没有彻底跳出实证主义忽视主观性因素的桎梏。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了四种理想类型: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性行动和传统性行动。其中前两种为理性行动,后两种为非理性行动,理性行动又分为形势理性(目的合理性行动)和实质理性(价值合理性行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理想类型并不存在,有意识与无意识行动的边界难以辨别,四种行动相互作用,导致有时难以确切区分这四种社会行动。同时,韦伯坚持认为目的合理性行动是最优的,是社会行动发展的方向,而目的合理性行动其实是违背人的自由意愿,追求效率与经济的行动,这又与社会行动理论所倡导的注重人的主观意向相矛盾。因此,探究弱势群体犯罪的原因从社会学视角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更符合保护弱势群体的价值趋向。韦伯将中国作为东方社会的典型之一,认为,中国没有能够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西方的理性文明,即拥有理性的行政制度和法律体系。中国的统治者权利比较随意,权限范围没有明确的限制,不是像西方中世纪的封建社会那样按照固定的默契和法则来进行。统治者可以随意征集和支配资产。这种随意性使得任何一种投资都得不到可预期的经济回报。因此,获取管理阶层的职位就成为牟利的最佳手段,这也是因为特们的财产是较有保证的。

3.1 弱势群体用强势对抗维系其自尊

弱势者总是追求安稳、平静的生活,无祸即是福。我国目前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集中表现为社会对弱势群体权利法律保障的漠视和缺失。弱势群体作为社会最底层的特殊群体,当其权利被侵害尚不至于危及生存权时,其最可能的行为就是忍让、躲避。这恰恰迎合了强势群体的虚伪心理,他们以此考验弱势群体的权利缺失容忍度来换取他们的带有成就感的安逸,这往往是弱势群体恶性犯罪的根源。

尽管国家制定了若干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上确立弱势群体保护的优位性。但在具体的法律运行中,弱势群体的权利不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甚至被置若罔闻。当危及到弱势群体的生存权时,其违法犯罪行为就不难想象。法治环境的不健全导致的弱势群体权利公力诉求的缺失与受阻,使得弱势群体惟有用最原始的私力自救。弱势者用暴力对抗强势者的肆意欺压,来维系他们弱势的自尊。

3.2 不公平的利益竞争、不平等的权利分配及其心理失衡因素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许多社会机制尚未建立甚或不健全,出现了诸多不公平现象,特别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贫富差距造成的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伴之而来的社会整体意识的变化,使得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变化。价值观念的混乱与扭曲使得市场经济下的个体行为偏离正常的轨迹,甚至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不公平的竞争结果必然是社会公平的规则遭到践踏,不公平是社会**的社会基础⑥,使社会的公正秩序得到破坏,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利益群体之间的斗争。

3.3 社会歧视性因素

弱势群体被社会歧视,拒绝,因而不能被融入到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中去,其任何行为和举措都会受到排斥。当弱势群体为生存欲融入主流社会而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时,由一个弱势者转变为犯罪者是有一个过程的,并非一蹴而就,因为只有当其生存权遭遇危机时才会产生,同时这也是强势者为何长期欺压弱势者的原因所在。弱势者在社会歧视的影响下产生犯罪,是有多种外在因素的驱使。

3.3.1 价值合理性行动

韦伯将越轨和犯罪行为定义为正常的社会现象,坚持认为“犯罪是为了可能的进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我们可以看出弱势群体犯罪并不属于“进步”的范畴。这些犯罪弱势群体缺乏法律教育与道德素养,社会化尚未有效完成,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趋势不符。所以弱势群体越轨和犯罪行为基本不属于价值合理性行动。

3.3.2 目的合理性行动

虽然城市外来青少年的越轨和犯罪行为在我们看来是非常不理性的,但是,由于城市外来青少年缺乏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关怀和教育、管束,使得他们的价值体系主要受到同辈群体的不良影响。在城市外来犯罪青少年中,很大一部分是团体抢劫,虽然我们不排除有个别青少年是被强迫或不明真相同去的,但是团体抢劫的计划性、目的性非常强,这说明这些青少年并非随意犯罪,而是有强烈动机的。

3.3.3 尊严

弱势群体被社会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其个体尊严趋于缺失,并产生强烈的压抑感和报复心理,选择暴力是他们维系生命自尊的唯一途径。

3.3.4 诱惑

当弱势群体处于被主流社会歧视的困境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迷茫的状态,这

样就容易受到社会亚文化特别是犯罪亚文化的引诱。目前我国对弱势群体保护之不足

犯罪现象本质上是社会现象,既有个体因素,更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4.1 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

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对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虽然存在,但是覆盖面不广、标准较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弱势群体在生活上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其次,弱势群体就业保障制度仍有缺陷,对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不足,或者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局限在劳动强度大的手工劳动层次,使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最后,弱势群体社会福利帮助力度不大,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弱势群体社会福利费用支出比例偏低。

4.2 现行法律规定对弱势群体保护存在不完善之处

首先我国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立法还没有形成体系,立法层次较低,多数是以“规定”、“条例”、“办法”、“暂行条例”等形式发布,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立法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次,我国涉及弱势群体的立法中虽然也规定了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但是法律的强制力不足,对弱势群体保护不力或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削弱了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权威性和推动力。最后,我国弱势群体还被排斥在立法过程之外,不能参与相关决策的进程,他们的声音无法通过有效正常的渠道表达。

4.3 现行司法程序对弱势群体保护存在不完善之处

首先,现行的部门设置与职权的行使不够科学合理,存在着一定的执法“空洞”,这主要是表现在部门的设立不相配套、职权的行使不够到位,例如,在公、检、法办案机关的诉讼流程上就缺乏对弱势群体实行保护的相应部门。其次,我国的司法援助制度与弱势群体的实际保护之间尚有一定差距,有待于进一步加以完善,主要表现在司法援助的范围过于狭隘,难以对弱势群体实行较为全面的保护;对司法援助证据材料的要求不够明确,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主观随意性;司法援助仅限于审判环节,对侦查、起诉和执行等环节则缺乏完整的内涵。

4.4 对弱势群体行政保护执法力度较差

虽然在立法层面有《残疾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现实中上述法律的执行却是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关职能部门的执法保护力度远远不够。比如,在很多地方仍然有少数流浪乞讨者,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人、肢体残疾人以及智障者。一些用人单位为了招工和辞退员工的方便,很少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更说不上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了。在解决劳资纠纷方面,资方始终是强势的一方,有关的厂规对劳动者也不尽公平,工会组织缺失或无力维护职工权益。在正式途径维护权利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容易通过私力救济解决问题而导致犯罪。

4.5 弱势群体社会帮助机制比较欠缺

首先,在我国,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依赖于政府单一的社会支持,但是在弱势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是无法纳入到政府有限的社会保障系统的。其次,我国社会民间组织发展比较薄弱,包括非政府团体、慈善机构、群体组织、社区组织、志愿团体以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民间力量发展不足,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帮助形式也比较欠缺。

4.6 弱势群体自身内在缺陷导致犯罪

弱势群体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缺乏应有的法律常识,有的根本不懂法,更不

懂得用政策、法律来维护和伸张自身的权益。如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发生劳务或债务纠纷后,采取绑架、盗窃、抢劫、非法拘禁等手段索取自认为应得的劳动报酬或债务,受到查处时还认为其行为合情合理。对于弱势群体来说,由于其受教育的程度很低或基本没有受过教育,更谈不上职业技能培训,生存技能较差,在城市的生活工作中经常受挫,产生被歧视感,加上生活上强烈的反差、贫富差别的悬殊等,都会诱发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和心理危机,从而成为潜在的犯罪动因。5 从理论学视角分析弱势群体保护之必要性

5.1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法律对弱势群体作特别的保护,是出于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

弱势群体之所以要得到社会的特殊保护,是因为它们相对于其他群体而处于一种权能较低的相对不对等状态。在这种不对等状态中,弱势群体往往受到不公平对待而导致自身权益被违法者不合理侵害,或者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失去工作机会而危及生存。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当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保护,即“国家要对国民最低限度的象人那样的生活实施保障”。

5.2 从法律自身的角度来看,保护弱势群体的本质,就是体现宪法和法律的公平和平等原则,也是对法律的正义本质的具体实行。

正义包括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形式正义的典型表述,但我们必须看到社会中每个人的天赋、能力、性格等造成的综合能力是有差别的,仅有形式上的平等,可能会造成结果上的极不平等,这不是有理性的人类所应追求发展的目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形式平等的基础之上,对弱势群体实行有差别的倾斜保护,以矫正形式正义的不足,体现法律对实质正义的追求。

5.3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社会如果忽视了绝大多数主体的发展和经济状况的改善,固然不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即使是在短期内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最终也会停滞不前,但与此同时,弱势群体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应忽视的。因此,应对其进行特殊保护。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如果贫富差距扩大到使一部分人无法正常生活的程度,尤其是当这部分人占大多数时,社会就会畸形发展,政府的可信任程度就会降低,社会犯罪率就会急剧攀升,从而导致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因此,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有利于遏制贫富差距的加大,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结语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历程中,我们理要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弱势群体犯罪,应当成为我们更加关注的对象,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崇尚民主法治、保障人权、奉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重诚信、讲文明,追求良好秩序的社会。当然,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差别的社会,但一定是弱势群体的人权受到尊重和保障的社会。消除社会的不公正因素,才是预防和控制弱势群体犯罪的关键,同时也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陈成文.社会弱者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5.[2] 李林.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J].前线,2001,(5).[3]郑杭生.走上更公正的社会[J]..[4]陈晓明.社会急剧变迁下的犯罪原因新论[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1,(9):7.[5] Edwin M.Lemert.Human Deviance, Social Problems and Social Control.New York: Free Press, 1967.P72.[6]曾赟.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有组织犯罪生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5):101.[7][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8]仲大军:《国民待遇不平等审视-二元结构下的中国》,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274页。

[9] 李彩虹.法治社会下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保障分析〔J〕.理论月刊,2005,(1):115.

第二篇:金融危机与金融犯罪的关系(最终版)

金融危机与金融犯罪的关系

新型金融产业对于金融犯罪的影响

如何医治由于网络滋生的金融犯罪

如何控制金融犯罪的发生

关于打击金融犯罪的立场文件

南非的观点

一 第一部分: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日益加强,各国之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金融市场也因经济发展日益密切而形成了一个整体。近年来金融犯罪数额日益增加,因此金融犯罪不仅会影响该国的经济稳定和国民生活,也必定会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我国认为应对金融犯罪以各国际银行加强人员监管及制度完善、完善各国家及国际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犯罪惩治力度为主要手段来打击金融犯罪。

二 第二部分:

三 第三部分:

我国是非洲第一大经济实体,在非洲金融市场有着首屈一指的地位。近年来,金融犯罪日益严重,涉及资金日益增加,影响我国银行系统的正常运作,扰乱股市,加剧社会动荡。而我国的不安定因素必定会致使非洲金融动荡。大量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稳定,会影响初级产品的生产,会影响世界贸易的正常进行。

四:第四部分:

1.对金融系统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提高其技能及素质,以防范

对金融系统的恶意入侵。

2.各大国际性商业银行要进行严格的系统制度改革,查找其自身漏洞,并接受统一的严格的审核。

3.严格地打击股票投机行为。

4.各国可适度加大对本国经济的监管力度,以达到稳定本国股票市场的目的。各国股票市场稳定了,国际股市才能稳固。

5.各国要对对外投资资本进行严格审核,以防范外贸资本的洗钱行为。

(即增加对投资国外的公司及人物的要求,对其条件进行限制)

第三篇:金融危机下的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的经济形势

中国由于金融实行分业经营,资本与金融帐户受到管制,开放程度较低,因此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播速度远不如在西方国家的传播速度快,但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金融危机仍然可以通过经常帐户传染到我国,并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有些已经转化为明显的不利因素。GDP连续6个季度出现回落,因此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2.对外贸易大幅下降。长久以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目前对外贸易下降而内需的替代作用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形下,势必导致我国经济的增速放缓,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例如在广东、浙江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省份,许多中小企业停产、歇业,一些大企业也出现较大亏损。.3.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影响就业。一方面是城镇新增就业减少,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困难,2008年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

4.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据4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CPI和PPI同比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双双为负。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代表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原材料成本的CPI和PPI数据持续为负,应被视作是宏观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重要征兆。

从以上对欧美国家以及中国的经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正遭遇一场寒冬:投资锐减、股市低迷、失业率上升等等。要有效遏制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就需要各国彼此合作,共同努力。

中国的泡沫

目前房价及股指呈现虚假高昂,是被金融炒家“炒”起来的。虚拟经济指数的高涨,绝对不是经济繁荣的标志,恰恰是由于实体经济——产业经济的不景气所造成。高房价以及股市高指数背后其实都映现着金融炒作: 目前新建房空置率极高,有数字据说高达一半以上。其实,所谓亿万“地王”的出现正是经济泡沫化的表征之一。因为某些上市企业从股市圈到的巨额资金,除了炒地皮和囤积土地保值升值以外,已找不到更好的投资盈利项目。当今中国股市纯粹是内外大庄家的提款机。股指高昂背后映现实体经济、产业经济的高度不景气,银行及企业均有大量闲置资金通过庄家进入股市圈钱博弈。中国股市没有退市机制,再烂而不盈利的产业和股票,只要有大户坐庄,照样可以圈到钱。

2.基本生产资料要素以及消费物价,近年以来节节攀高。

一些中国经济学人也跟着美国人大谈特谈人民币币值低估的问题。殊不知,洋鬼所谓人民币币值被低估这种说法的实质是:以外币为单位以及国外物价为参照下,中国的货币单位(所谓购买力平价)以及物价普遍被低估了。

换句话说,从外国人眼中看,中国现在不仅币值太低,而且是物价太低了,二者应当同步高涨上去(实际二者也具有必然的联动关系)。这些盲目跟着洋人喊的国内经济学人,一面在高叫国内发生“通货膨胀”,一面又在鼓吹人民币应尽快升值,也就是说让被人民币估值的全部中国物价对国外货币同步高幅度升值——这些天真的中国经济学人知道自己究竟在说什么吗?中国经济泡沫迄今维持不破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体系仍呈半封闭态,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物价与国际不接轨,多种经济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否则,金融风暴随时将在一瞬间,由于国际金融动荡而突发传递到中国。

人民币升值

长远看,汇率上升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加均衡发展。今年政策的重头戏是要“调结构”,一年多前,美国经济衰退之所以对中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就是因为我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增长模式。2007年我国GDP增速中出口带动部分达2%—3%(从GDP恒等式来看,尚未考虑出口的乘数效应),到2009年就变成-3.9%,落差如此之大使得我国经济非常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本原因就是对出口的依赖过高。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手段降低对外需的依赖,人民币升值也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方式。此外,正是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20%多的升值,促使许多企业从沿海地区逐渐转移到内陆地区,带动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在内陆地区出现追赶沿海的现象,解决了返乡民工的就业问题。同时,内陆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因此内陆地区或者说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增快,有利于提振我国整体的消费增长。同时这几年当中,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较低端的消费杂项产品,包括鞋子衣服占比明显下降,而较高端的像电子设备、运输设备这类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占比也明显提高。这也显示包括人民币汇率升值在内的政策促使我们出口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

经济泡沫可能破裂中国的几个支柱性产业,轻工制造业的出口、汽车业、房地产业。可以说这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如果人民币升值,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制造业。当制造业疲软和低迷时,其相关的其他产业彩票厥艿搅跋欤耸钡氖б德时厝簧仙鞘形薹ㄕ业焦ぷ鳎

罅康呐┟窆ぞ突岱迪绱祷虼邮缕渌墓ぷ鳎隹谑找娴募跎倩岽蟠蟮亟档凸液偷胤降乃笆眨佣跋煺府的投资和相应的社会福利。

当然有很多人都在喊加大内需,但内需的拉升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高昂的房价和教育支出占据了普通家庭的绝大部分收入,人们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势必减少。其次,社会分配机制的不公平化,那些消费能力巨大的中等收入的人群和企业承担了社会绝大部分税收,这无形中缩小了社会中低层次的消费能力。

内需没有一个强劲的拉升,人民币一旦升值,出口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不具有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低端制造业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长期以来依赖的出口一旦减少,而内需又无法消化出口的剩余,大量的企业就会遭遇财务危机,从而停止经营。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率的增加,随着失业率的攀升,“啃老一族”的后继收入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房屋的贷款将会成为部分人群的巨大负担,当这种失业再次蔓延的时候,违约还款的事件就会逐渐增加,这就是美国的房贷危机。

再看房价,对于中国经济现状来说,房地产泡沫非常严重,通货膨胀形势正日趋严峻。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对遏制通货膨胀是有好处的。但是人民币升值无疑会加剧开发商和投机者炒房进一步推高房价,酿造更大的房地产泡沫。同时,房地产泡沫和投机活动将进一步加剧社会财富分化,普通人财富被房地产商和银行、投机者掠夺。

只有在解决了房地产泡沫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才是安全的。否则,人民币升值可能加剧房地产泡沫扩大,一旦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陷入困境,对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灾难。

城市居民资产会缩水中国很多城市居民只知道人民币升值,出口市场将会受到影响,却不知道,热钱流进中国会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性影响。热钱流入,一是推高资产泡沫,和当年日本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一样,人民币升值对整体中国股市的影响将取决于升值的速度。如果升值是在数月或数年里逐步进行的,那可能会吸引大量投机性“热钱”流入中国,推高国内资产价格,包括股价和房价。相比之下,突然和一次性升值,可能会被视为中国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证据,从而冷却国内的股价和房价。

二是输入通货膨胀,导致人民币在国内的大幅贬值。出口受到影响,社会就业出现问题,社会购买力的困窘直接影响中国的内需。城市居民应妥善安排个人财富,配置良好资产。重要的是,要打通中国中小投资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

开头

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冲击和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和冲击的面前,中国的经济从总体上说,依然保持了相当好的一

个增长势头,尽管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慢的趋势,今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从一季度、二季度到三季度,增长有所下滑,比如一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10.6%,二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是10.1%,三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是9%,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经济跟全球经济增长一样都在放慢,但是,在全球经济明显放慢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平均或者累计依然保持了接近10%的增长速度,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一个层面,在货币政策方面,前面一段时间已屡次调低利率,表明货币调控的方向已由原来的从紧,变为现在的适当松动。我们仍要高度关注物价变化,继续努力防控通货膨胀,但是有必要适当地松动总量控制,这方面货币政策应该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财政政策应积极予以配合,适度实施扩张。

第二个层面,从财政政策的侧重点看,当前应在原来稳健框架之下优化结构的着力点上,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力度。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增加有效供给的作用,从综合支撑效应上优化经济运行现状,避免“硬着陆”,并有助于增加企业层面的效益水平和增强总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具体看来,从2008 年开始,财政已带动其他资金陆续投入灾后重建,几年内将有万亿元规模的基础设施等投资,并已在近期作出了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举措以阻止或减轻出口企业的颓势,同时在涉及基本民生的各项事业中继续积极投入,为社会成员消解“后顾之忧”,改善心理预期,增加消费方面的有效需求。比如,在保障和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等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的同时,国家将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在资助困难学生、优抚救济、住房保障、房地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这些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具体考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第一,要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进一步投入财政可用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支持和农业产业化有关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适当加大农业生产方面的直补力度。第二,财政要把优化结构的支出重点放在贯彻国家区域战略方面,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事项的落实。第三,在民众所关心的一系列基本民生方面,财政要通过支出安排加以提升,进而增强民众的信心和满意度。这包括: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如从2007

年开始实行从农村到城市的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在医疗基本保障方面,把可用的资金用于支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基本住房保障方面,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政策的着力点已经有进步,把原来比较模糊的经济适用房概念淡化,而明确地把财政资金重点放在廉租房建设上。此外,还包括政策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的支持。第四,财政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这也体现为一个战略性的选择,我国要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在这方面紧抓不放,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包括支持十多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走创新型国家之路。

第三个层面,应该适当考虑结构性的税收调整。前不久,配合着货币政策的动作,利息税已暂停征收。另外,很有希望的是,随着整个经济热度上升问题不再成为一个压力,我们有机会把增值税转型推到全国,而不再限于东北地区和中部的二十几个工业城市。在优化企业所得税制方面,应该抓紧细化实施细则,有所区别地对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的经济行为和研发活动,给予所得税优惠的支持。还应该看到,我们将有更好的机会推出资源税的较大调整,虽然看起来这是对初级资源产品增加税负而会抬高其产品价格的举措,但是对于发展方式转变和引导各类主体更珍惜地使用资源,更积极地开发节约使用资源的工艺、技术和项目,是一项必须要做的重要税制改革。

第四篇:和谐社会下中国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和谐社会下中国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关于自贡自流井区社区城区农民工实证调研 摘要: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使得相当规模的人群摆脱贫弱的地位,改善了生活水平,但是,目前依然有相当数量的弱势人群,并在近期内有增长的趋势。一些弱势群体的弱势程度还在继续加深。如果将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出现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总,然后再扣除重叠部分(如贫困人口中有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和非弱势人口(如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中间的自强自立者),我们估计出的弱势群体规模在1.4-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应该说,弱势群体达到这样的规模和比例,已经构成了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严重威胁,迫切需要重视和研究。

作者简介:廖启航(1988-),男,四川南充人,四川理工学院通信08级学生 张正军(1989-),男,四川凉山州人,四川理工学院通信08级学生

刘芷林(1990-),男,四川达州人,四川理工学院通信08级学生

关注弱势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必须看到,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共十六大提出,要在现有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因此,关注和支持弱势群体,提高所有社会成员的社会经济地位,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又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目前社会分化有加剧趋势的情况下,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与生活。2010年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部署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3月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关心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就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伴随着出现失业下岗人员增多,失业下岗人员生活困难等现象,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自贡市是老工业城市,劳动力供求矛盾严重,同时是中国有名的“千年盐都”,西部著名的盐化工基地,有18万产业工人,有限额以上的工业企业215户,限额以下的小型工业企业1.14万户。人口314万人,面积437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18人。区内农业人口比重达77.58%,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富顺县、荣县均为全国人口大县,富顺有100多万人,荣县有90多万人,自贡市附近设有特大型消费城市可以依靠,最近的成都市也相距200多公里,而自贡市中心区消费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人均收入偏低,成为了一个特殊城市弱势特殊群体,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对自流井区农民工集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自贡市农民工弱势群体的生存境况

在调查中的民工中,年龄都偏大,最小的16岁,最大的已有60多岁。他们均已结婚并且有了小孩。有的农民工甚至在市里买有住房,但大部分租赁房屋,这成为整个家庭的一个主要支出(每月元)。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弹棉花、修鞋匠、收破烂、泥水工、清洁工,……但是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他们的职业均为城市居民不屑从事的脏累、低贱而挣钱少又无任何保障的工作,并且他们的收入取决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状况,因而,他们的收入很不稳定。从事弹棉花的农民工说:“现在大家的生活都不怎么

好,被子能盖就凑合着,不来弹了”“挣的钱比以前少多了。”泥水工说:“建筑队的活太累了,工资又低,又时还不能按时发”,“很想换个事做,但是找不着。”一般而言,这些农民工的月收入平均在元左右,这其中要支付包括水电费在内的各种费用。食物支出占绝大部分,其次是教育费用,住房的房租(如果租房住)。医疗费用几乎没有,有病就先挺着,实在不行就先买点廉价的药顶着。居住在社区中的农民工一般家庭负担都很重,可谓上顾老、下顾小。已婚进城的农民工,很多人将孩子交给老家的父母,因而自己在城市生活的同时,还要支出一部分寄回老家补贴家用;更一部分人虽然将孩子接到城市,但庞大的教育支出却更令他们一筹莫展。另外,由于农民工所从事的完全是“个体”性质的行业,因而没有任何从单位给予的保障;同时他们的农业户口,使他们被排除在城市居民外,没有享有低保的权利;第三,贫穷的生活使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参加任何一项社会保险,因而,这些城市的“边缘人”处于种毫无保障的生活状态,他们面临的是居无定所、微薄而不稳定的收入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活条件。

面对如此恶劣的状况,为什么这些农民工还要在城市继续忙碌下去?这是因为,中国的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以修鞋匠为例。他的湖北老家人均耕地只有分,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根本无法养活自己。现在在城市修鞋,每月除基本花销外,还可以寄些钱接济家居。在城市里固然艰难,但在农村却更加艰难,这是农民工甘于在城市最底层吃苦受累的最主要原因。实际上,农民进城,最其本的特征无非是寻求就业,增加收入。

二:社区中农民工的尴尬境地

农民工在社区内的生活是一种夹缝内的“真空”状态,他们既是政府的“管制”对象,又是被政府排除的对象。在维护社会治安,整顿城市建设,打击偷税漏税等类似活动中,农民工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但在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方面,农民工过的完全是一种无政府生活。

近来,国家为了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出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对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进行救助,以维持他们的基本生存。然而,农民工却在比条例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从居住区域看,他们虽为暂住人口,但却确实该社区一员;但从户籍方面,他们的农业户口又不被承认为“城市居民”。因而低保到底该不该包括农民工或者说农民工有没有享受低保的资格成为一个无法定夺的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社区主对此问题态度明朗:农民工不应该享有低保待遇,因为“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不归我们社区管”。同时我们也发现,农民工自己也认为不享有低保是理所当然。他们对低保政策甚至不了解,因为“与自己没关系”。意识的产生是外在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在社区,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农民工都没有被算为社区正式成员;农民工,他们已经习惯于这种情况完全当自己为社区外的人——异乡人。所以造成的实际情况是:作为弱势群体生活于社区中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没有任何来自官方或民间的保障。三:自贡市弱势群体的一般现状

(一)对自身情况的认识

这次调查到的一百位访谈对象对自身评价明显偏低,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劳动能力差。

从这次调查情况来看,所调查的四类对象(下岗工人,离退休人员,残疾人,流动人口除了离退休部分人员外其余普遍对自身的劳动能力持悲观态度,对在目前紧张的就业市场上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不做奢望,而且他们自身对这种形势抵触情绪不高,大多将劳动能力差归结为“没文化”。这一点与调查前的预期是吻合的,可见弱势群体心理状态上比较清醒,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

下面通过两个有代表性的个案,具体地了解一下这一群体的心态。

个案:李某,女,36岁,达州人,在汇东区打工,清洁环卫工作。

“有时觉得自己是这儿的,可是心里空落落的,挣的少,也够花,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孩子……没办法,现在我也想学习,哪朝哪代都是读书的拿的多……将来啊,慢慢干吧。”

个案:崔某,男,38岁左右,本地人,残疾,工伤,右手缺三指。

崔某工伤,当调查进行的时候我们原来认为他会把生活的困窘归结到工作事故上,可是他认为缺乏文化是“最重要的”,而工伤“比较重要”.他透露说将来生活的打算全放在下一代身上了,对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想法。

以上两个样本在这次调查中相对比较典型,持同样看法的占绝大多数。弱势群体明显呈现出对“文凭”的渴望及对子女的超负荷期待。这一点很值得深思,在认识到自身劳动素质低下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不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是把家庭的责任向下一代移交,这既体现了下层民众根源于文化传统的得过且过听天由命的劣根性,又势必导致过分追求子女的成绩而引起的家庭情感关系的畸形化,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⒉收入太低。

从收集到的近百个有效样本来看,这一群体几乎认定现在收入太低。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认为自己劳动能力不高;一部分认为工厂效益不景气;一部分认为改革的负面效应与代价太大,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下岗工人群落。此外,下岗导致的公费医疗等等全部落空,这一部分人损失也必须予以考虑。在这次调查中这一情况,甚至有稳定就业单位的人员对企业破产和下岗失业也并不理解。从全局来看,目前中国国民收入结构呈多元化趋势,但对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来说,工资性收入仍然是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一旦工资得不到保障,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生活就难以为继,那些靠退休金生活的职工更是如此。入不敷出是这些贫困家庭的主要特征,部分家庭要依靠借款或动用有限存款来维持生计。此外物价上涨及医疗的因素必须予以考虑。否则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这种断裂带很可能滋生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⒊心理挫折感强。

由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失衡,现在社会公认的评价标准是量化的个人收入,这种市民气的价值认定在底层体现无疑,尽管自身在这一评价体系中处于劣势,他们还是认可的。由于劳动能力低下、自身素质不高、收入微薄,这一群体普遍心理挫折感强,比较自卑。

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的个案来具体地把握这一群体的心理:

个案:赵某,女,下岗,42岁。

当调查开始时,她一再表示“什么都不懂”;当问及对自身的看法时,她说,“我现在有个小姑娘读初中,现在的上学钱高得离谱,一年没个几千下不来。我想我们孩子只能在吃穿上省着点用,谁叫她爹妈啥也不是呢?有钱的孩子托生在好人家了,这都是命啊!”

个案:张某,退休人员男 60多岁。

退休人员的情况比较特别,如果原来的单位还能够正常运转的话,生活还可以。但是子孙找不到工作,“吃老人的钱”这类情况大量出现。对于儿女们的情况,张老汉也很无奈,他说,“没有办法,一家老小没有一个能指望上的,啥出息没有。没辙,现在社会就是有能耐的吃肉没本事的喝汤,谁让我这几个儿子都下岗呢?他们跟我一起熬吧,走哪算哪啊!”

个案:许某民工,女 35岁。

许某比较健谈,她说,“我干活比别人卖力,也比别人好,但挣钱就是比别人少;老板的解释仅仅是说我是外来的。现在乡下人把我当城里人,城里人又把我当乡下人……现在回农村安家不大可能。我现在先好好干吧,农村人,在城里找个工作不错啦!”

像许某这样的流动人口我们在这次调查中遇到了很多,对于他们而言城市是陌生而冷漠的,自卑感、飘泊感混合着对前途的忧虑,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

⒋预期悲观。

当我们在调查中问到受访对象对未来的展望时,大多数人持悲观态度。从自身来说,他们找不到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缺乏知识,整体年龄偏大,劳动技能老化等等都是不利之外;从外界来看,就业的严峻形势在一定时期内很难缓解;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远未完善。他们几乎对未来丧失信心,精神上缺失坚定的倚托,一些邪教组织或“气功”组织等在这一群体蔓延,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从各类个案中,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以便更好地认识:

个案:李某,残疾(行动不便),男40岁左右。

当被问及对未来的期待时,李某明显比较消沉。他说,“我这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我也不做梦了,以前还买体彩,现在也不干了。我现在说是把孩子教好,能念到哪我供到哪,没钱我去借。看孩子了,可别像我。”

个案:王某,女,下岗42岁左右。

王某对前途一片绝望,“再就业?哪找去!像我这岁数能干什么?说句不好听的,„当小姐‟人家都嫌老。我能有什么出息?四十多了……现在啊,你说的对,我就图个现在,有一天算一天,日子到了,往街上一躺,拉倒。”

对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从以上有代表性的个案可以看出,已经相当严峻。这一阶层的悲观很容易滋生偏激的情绪,产生危险因素。不能再指望“逢年过节登门看看”的表面文章,以往社会很少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状态,现在随着“人权”意识的深入,我们认识到救助关键在于对受助者心灵的帮助。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四: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应对策略

综合这次调整的资料,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关键在于坚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廉政方面。加强政府官员特别是经济执法人员的廉政建设,堵塞各种非法收入渠道,重视解决“权力寻租”现象。建立政府防腐机制,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坚决制止非法高收入现象。

⒉政策方面。宏观政策应当强调公平。效率是市场机制的事;政府职责在于解决分配矛盾,提倡公平、提倡获取收入的合理、合法、合情、符合政策。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遏制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的非良性差别。

⒊教育方面。切实提高全民教育水平,特别是为低收入家庭子女全部完成义务教育和进入高等教育大门提供经济保证和政策保证。由此,应当研究和解决好教育体制改革中各地的具体问题。普及教育,提高教育水平,特别是发展面向低收入阶层的职业技术教育,使得人们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这不仅可以减少不合理的收入差别,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长期性、根本性措施。

⒋社会保障方面。加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对低收入居民的救助和保障机制。尤其要解决好城市国有企业下岗贫困职工的救助工作。合理测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建立最低保障线制度,对生活水平低于保障线以下的低收入户要予以救助。在多方筹资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的同时,财政应拿出“重头”资金。同时大力推进再就业工程,千方百计解决失业问题,这是保持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的长久之计。

以上是基于这次调查的初步分析。我们相信,只要通过调查研究摸清长春弱势群体的现状,根据弱势群体的实际需要与最大呼声,出台切合实际的再就业与社会保障措施,切实改善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一定能解决好弱势群体问题,维护社会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1】孔祥利李冬梅《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01期

【2】田毅鹏、漆思《弱势群体就业新论》--《理论参考》2006年11期

第五篇:金融危机下的寒假

金融危机下的寒假

这个寒假,最受瞩目的焦点莫过于“金融危机”了。电视里,在谈金融危机;报纸上,在谈金融危机;电脑上,也在谈金融危机。而在金融危机下,这个寒假也过得不太过瘾。

一、“零花钱危机”

“金融危机”,说白了,就是钱的危机,而我们小孩的零花钱也有“危机”了。以前问老爸老妈要零花钱易如反掌,现在简直比登天还难。这天晚上,我靠到正在看电视的老爸身边,“老爸,我的钱包现在很脆弱,可不可以支援一下啊?”我苦苦地“哀求”。“你这孩子,跟你说了多少遍了。现在到处都是‘金融危机’,我买的股票啊、基金啊,都在不断地疯狂下跌,我都快气死了,哪还有多余的钱给你?”唉,这个目标失败了。于是,我马上瞄准另一个目标。“老妈„„”还没等我说完,老妈就唠叨起来:“乐,你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也应该懂事一点了。现在谁不为‘金融危机’而烦恼?我正在为买不起高价的OLAY化妆品而烦恼呢!唉,我这美丽的皮肤,要受一点苦咯„„”唉,金融危机真折磨人哪!我的零花钱哪„„

二、“时间危机”

这可恶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到“零花钱危机”,还影响到“时间危机”。“时间危机”主要是指老爸老妈的休息时间。这大过年的,老爸老妈的老板可精巴得不得了,为了自己能有更多的收入,根本不顾及我们的感受,竟然要他们大年初六就去上班。要知道,老妈可是休息了一个星期都不到啊!老爸老妈也没有办法,只得老老实实地去上班。原本热热闹闹的家,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了。我实在受不了了,就到外公、奶奶家去解闷。

要说这个寒假最舒服的莫过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他们吃自己的用自己的,儿女们各种各样的礼品送到他们面前,他们才不用为“金融危机”而烦恼呢!可恶的金融危机,你什么时候才离我们远去啊?

下载金融危机下的弱势群体犯罪与公平正义价值观(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融危机下的弱势群体犯罪与公平正义价值观(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

    放眼未来再启航——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报告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 一年前的深秋,席卷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令中国经济骤然降温;一年之后,早到的寒气却挡不住经济回升的暖流。 新华社......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目录 摘要 ………………………………………......

    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

    引言 自2008年开始,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乃至最后愈演愈烈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大洗牌,随着欧美实体与金融业好转,美国经济的好转以及......

    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如何职业规划

    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如何职业规划 随着2008下半年金融风暴的逐渐加强,各高校的毕业生也纷纷采取措施,为抵御这场金融风暴对自己职业道路的侵袭,北京不少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已纷纷启......

    金融危机下的发展

    尊敬的党组织:转眼间,成为预备党员已有一年的光景,快要转正了,心情十分激动。在这以一年的时间里,我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在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情况下,我个人这样看待:危机面前,更要坚......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素质

    金融危机下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内容摘要】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一直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很多,如社会人口的增长,大学生对自身定位的误区以......

    “官二代”与公平正义

    “官二代”与公平正义 [提要]:这种“火箭式提拔”在普通人身上是很少见的,但是却符合如今存在的官员子女上学、就业被特殊照顾的官场“潜规则”。曾接连出现浙江省平阳县电大......

    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依据)

    金融危机背景下 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1、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农民工返乡。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严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