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文化讲座报告
德国文化讲座报告
英语116班毛英学号1105020217
很有幸去听了祝青老师您的讲座,是您带我们领略了德国的丰富文化,让我感觉就置身于德国里,有股冲动当初选二外的时候为什么不选德语。
记得老师刚上课的时候就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大概是这样:“说到德国反映在脑海里的第一映像是什么?”那时候说真的我第一映像就是德国人做事很谨慎。因为之前很有幸的参加了贵阳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的志愿者,而我有很幸运的带了德国队,通过几天的接触下来我发现他们做事真的考虑得很周到,而且能够做的事自己绝不麻烦别人,有时候觉得他们有点冷淡,但是真的很佩服他们这一点。
今天听了老师的讲座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首先,就是德国的教育制度,实行12年的义务教育,而且公立学校学费全免。这让我不得不把我国的教育制度与之相比较,我国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除了初中部分免学费外,其他一律不免,收费高不说,而且培养出来的所谓的“人才”竟是些高分低能的只会学习的机器,书呆子。有些大学生学习好可是品德就不见得跟得上他们的知识水平,高傲,自私,失信,这让我不得不感到可悲,不得不让我感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是不一样。其次就是德国的饮食文化:十月啤酒节、猪脚文、千变万化的香肠和不同口味的主食——土豆等,都令人垂涎欲滴。最后就是德国的旅游文化,那些令人敬仰的文化建筑不得不令人向往。不幸的是老师的PPT没能放出照片,不过课后自己在网上搜了
一些,真的很美丽,希望自己以后能够亲自去德国以及其周边的国家旅游,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此外还讲到了一些德国的科技,文学以及体育上取得的伟大成就都不得不令人钦佩。
此次讲座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饱眼福跟耳福,让我觉得真的没有白来,其再现了德国的先进的科技与文化,不知不觉中让我觉得如果真的不努力就真的要落后人家太多了,只有国家变强了他的人民才能够也变强,才能够在世界中有属于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同时谢谢老师给我们这一场精彩的讲座,谢谢!
第二篇:德国文化
就像瓷器使人联想到中国,绅士使人联想到英国一样,啤酒让人联想到的是德国。德国人酷爱喝啤酒,德国是世界上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德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啤酒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说和各式酿制方法,还有专属的庆典和舞蹈。在德国,最著名的啤酒之乡当数巴伐利亚,德国语里就有“啤酒与巴伐利亚”的说法。巴伐利亚地区有1100万居民,人均啤酒消费量为230升,相当每人每天都要喝半升啤酒。喝啤酒是德国最喜欢的休闲活动,而巴伐利亚人是其中翘楚。由于德国人将喝啤酒视为每天的“必修课”,各种酒馆、酒屋便多似天上的星星。所以在那里人们几乎只要太阳一露脸,就蜂拥而至,尽情享受啤酒的清爽滋味。德国啤酒品种繁多,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生产的啤酒。大致上,德国啤酒可以分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无酒精啤酒六大类。
慕尼黑一向是公认的“啤酒之都”每年秋季都会举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啤酒节——十月庆典。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纷至沓来,涌向慕尼黑,一品“巴伐利亚啤酒”,并亲身体验德国人民欢庆这个节日的热闹和喜悦。德国人对啤酒的狂热,很大部分的原因缘于此。啤酒,从历史走向未来,将一直渗透到德国文化中,成为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德累斯顿美食
秋天的时候, Gruenkohl mit Bregenwurst und Kassler(绿皱皮菜加香肠、咸肉)是汉诺威的一道特色菜。绿菜加洋葱、胡椒、盐、猪油放在锅里煮,将淹咸肉煎好放入绿菜锅里,再将香肠放在另外一个锅里用烫水单煮。最后绿菜加芥末,跟其它东西一起上桌,在此由衷地祝您胃口好!
过世界上最大的射手节时,您得立即定上数米长的Luettje Lage。在中指和食指间夹着一只装有小麦白酒的酒杯;在食指和大拇指中间夹住一个装有黑色、上酿啤酒的玻璃杯,两杯同时一饮而尽。白酒(32度)在啤酒之上-但愿!-同时入口。
柏林美食
Koelsch(科隆啤酒)众所周知,是特别醇厚的、上等发酵酿制的啤酒,市里有多家酿造厂生产。
菜单上还有Halve Hahn。按科隆方言称之为“黑面加奶酪”,标准德语则是半个黑麦小面包加一片厚厚的荷兰奶酪。如果有人认为这还不够科隆化,那么他应该去尝尝“Koelsch Kaviar” 也就是黑面包加血肠和洋葱片。
法兰克福美食
施瓦本饺子(Schwaebische Maultaschen)世界闻名、颇受钟爱。至于如何制作,可以充分发挥您的想象力。当然,真正的施瓦本饺子绝对少不了菠菜。馅儿内除了菠菜外还有洋葱、肉肠、鸡蛋、小香芹以及调料品。饺子皮儿用面粉制成。可以配高汤或者跟煎洋葱一起上桌。同时,还可搭配施瓦本风味的土豆色拉。
斯图加特是德国最大的葡萄产地之一。葡萄园有的甚至于进入了市内。最受喜爱的是宝石红的葡萄Trollinger,它只在符腾堡种植。卖酒的是所谓传统扫帚酒家,如果酒家开门,就把扫帚挂在门前。酒馆里地方虽然不大,却很舒适。当自家生产的葡萄酒与施瓦本特色菜同时上桌时,酒馆老板往往吹起口琴或者拉上一曲手风琴为客人们助兴。
慕尼黑-美食
白香肠(Weisswurst)起源于1857年。它的诞生地是“Ewige Licht”(永恒之光饭店),在慕尼黑的玛丽恩广场旁边。像其他发明那样,这种香肠的出现纯属偶然: 灌肠的人Sepp Moser 在备料时搞错了,因而就产生了世界著名的产品。当他把新产品第一次端上桌子的时候,他的常客忍不住地直舔嘴唇。
慕尼黑的另一佳肴是咸猪肘配酸菜和小面包丸子(Schweinshaxe mit Blaukraut und Semmelknoedel)。以下是四人用的菜谱:四只小猪脚圈,涂上盐和胡椒,加入未经去皮的洋葱,在煎锅内煎一个小时,时而将平底锅里炸出的油浇在猪脚圈上使之松脆,同时准备酸菜:洋葱、猪油、一包调料、水果醋和越橘。用微火炖上25分钟,然后您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德国人喜欢肉食,尤其喜欢吃香肠。他们制作的香肠有 1500种以上,像以地名命名的“黑森林火腿”,可以切得跟纸一样薄,味道奇香无比。德国的国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有时用一整只猪后腿代替香肠和火腿。
德国菜以酸、咸口味为主,调味较为浓重。每个人进餐时,桌上必须备有奶油,午餐一定要以黑咖啡或牛奶咖啡结束。午餐和晚餐则用啤酒。水果凉菜必须是冷的。德国美食还有著名的德式清豆汤、德式烤杂肉、酸菜、德式苹果酥、煎甜饼等。
德国啤酒因为种类繁多而闻名于世,大约有超过 4,000种不同的牌子。酿造啤酒的最高原则就是纯。
德国大餐的典型菜谱是:
冷盘:奶油、干酪、鲜鱼或罐头鱼、灌肠制品、火腿、鱼(肉)冻配洋姜、鱼或肉拼盘、煮的或烤的家禽、蒜烤猪里脊、红烧肉、煮舌头、沙拉、稀奶油、酸奶、鸡蛋沙拉、半烹鸡蛋。
第一道菜:肉、鱼、蔬菜、米或豆类等做的浓汤,家禽或野味汤,各种肉、米、通心粉和蔬菜等做的清汤,有摊鸡蛋和馅饼的鸡蛋清汤,家常面条鸡汤,肉或鱼做的稠辣汤,农民汤,酸黄瓜汤。
第二道菜:煮的或烤的鱼配土豆和蔬菜,焖或烤的牛肉,烤家禽或野禽,肉饼炸猪排,煎薄猪排、鸡肉饼、肉饼或炸。
肉饼;小香肠和短粗香肠配熬白菜、荷包蛋、摊鸡蛋以及焦烤菜肴。
甜食:新鲜水果和草莓;新鲜水果或罐头水果,煮草莓或果冻、果酸、乳脂果汁冻,加水果汁和甜汁的露酒、布丁、苹果泥,冰淇淋;各色各样的点心。
黑森林樱桃蛋糕是德国甜点中的精品,在德国,每逢婚礼节庆总少不了黑森林蛋糕,它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黑森林蛋糕开始风行德国,后来逐渐走向世界,今天在中国也能买到。不过要吃到口味纯正的黑森林樱桃蛋糕恐怕只得跑一趟德国了。
这种蛋糕和黑森林有什么关系?对此德国人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因为黑森林是樱桃的主要产地,有人说蛋糕上撒满了黑褐色的巧克力末,让人联想起郁郁葱葱的黑森林,还有人说因为蛋糕的主色调为黑白红三色,很像黑森林地区的传统女装——黑裙子,白上衣,帽子上坠着一个红色的绒线球恰似一颗熟透的红樱桃。
不论如何“黑森林”这个名字给蛋糕平添了几分浪漫的想象。说它是樱桃蛋糕真是名副其实,因为它的美味和芳香一大半来自樱桃。黑森林樱桃蛋糕的制作工艺颇为复杂。首先要用面粉、鸡蛋、糖、可可、香精等原料烤制蛋糕坯。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去超市购买成品蛋糕坯,放入烤箱中烤熟即可。接下来要将整块蛋糕坯横向剖成三片,这是真正考验厨艺的时刻,因为如果厚薄不均,整个蛋糕就会走形。每片蛋糕坯上要淋上4勺樱桃酒,三层蛋糕坯之间或涂奶油,或铺上一层沥干水分的酸樱桃,也可以让酸樱桃软软的卧在奶油层上。最后在整个蛋糕表面涂上一层奶油,撒上巧克力碎末,在蛋糕的边上用特制的模具挤出一朵朵雪白的奶油花朵,每一朵上放上一颗红艳艳的樱桃,整个色调于典雅大方中透出喜气洋洋,看上去实在令人赏心悦目。
不管是喜庆热闹的婚礼上,还是伴着黄昏时分淅沥的小雨,在屋内炉火熊熊的夜晚,一块黑森林蛋糕,就着一杯散发着热气的浓香咖啡,或是一杯散发着馥郁芳香的红茶,细品人生的甘甜,其味无穷。黑森林蛋糕融合了樱桃酒之醇香,樱桃之酸苦,奶油之甜香,以及巧克力苦中带香的滋味。细细品来,甜而不腻,酸而开胃,苦而清爽,再加上一股淡淡的酒香,让人陶然欲醉。蛋糕坯被樱桃酒浸得微软,不似一般蛋糕那样粗糙干松,而是入口香软欲化。奶油打得恰到好处,如丝般柔滑细腻。
黑森林蛋糕的做法不止一种,形状和花式繁多,不过万变不离其宗,黑白红三色,奶油、樱桃、酒香、奶香混合的酸甜香醇的美妙滋味是黑森林蛋糕永恒的魅力。
第三篇:德国企业精神文化
德国企业精神文化
文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思上解释,文化是一个动词,无论是“教化”还是“化成”,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化”是指教化,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必然与该国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德国的企业文化深受欧洲文化价值观影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带来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对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德国强调依法治国、注重法制教育、强调法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建立注重诚信、遵守法律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再次,宗教主张的博爱、平等、勤俭、节制等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德国人长期形成的讲究信用、严谨、追求完美的行为习惯,使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种严谨细致的作风,体现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处理问题,对企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德国企业冷静、理智的作风。德国企业文化明显区别于美国以自由、个性、追求多样性、勇于冒险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也区别于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在市场中取胜的企业文化。相较而言,德国企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众所周知德国企业历来力求企业人员少而精,工作效率高。从经理、工程师到技术员都要接受定期考核。在人员晋升方面,德国人认为,35岁以上的人才具备担当管理者的资格。在晋升时强调技术,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是,现把他们派遣到研究部门工作几年,然后学习管理经验,这样造成的结果则是晋升速度缓慢。晋升为总经理时通常情况下为40岁至50岁之间,目的是保证管理者都要收过高等教育,实现专家治理企业,增强企业实力。
德国企业普遍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企业建立培训点,针对员工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培训:一是使新进公司的人员成为熟练技工;二是使在岗熟练技工紧跟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知识技能。使员工的素质方面更为细致,奉行一种“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不断培训而提高的,自己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理念。系统的说德国的职业培训是一种双元制职业培训,学员学习的地点为两个独立不同的部门或机构,即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内部的车间或实验室。学员能够接受培训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培训之前要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合同对培训期间的学徒工资、培训期间的休假以及双方在培训期间的责任与义务都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并且德国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也颇具特色,即选拔人才并不注重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是注重本人的实际能力。在尊重人格、强调民主的价值观指导下,德国企业普遍重视职工参与企业决策。
德国企业文化强调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注重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为员工创作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例如,1994年受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大众公司在德国本土的公司经济面临困难,需要解雇2万多名员工。然而,公司的员工在参与企业决策时却表示:宁愿减少自己收入的20%,把每周工作5天改为 4天,也不要让那些人失业。同类的事情,当大众公司在巴西的分公司也试图这样做时,却被巴西员工拒绝了。
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家庭责任上,更体现在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上,他们就是带着这样责任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事物。德国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文化整合。为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保持和谐的文化氛围,保证企业兼并重组目标的实现,他们在公司并购、重组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精益求精的意识和注重诚信为本,追求产品质量完美、提供一流服务更是德国企业所追求的品质,通过培训、考察发现,重视产品质量,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是德国企业一种普遍的自觉意识。德国人爱好技术、钻研技术、崇尚技术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不仅这样,德国企业的劳动收入的构成与分配也相当合理,社会福利比较大。工资由基本工资、岗位补助、超时补助、家庭状况补助(按照家庭中儿童的数量按月发放的一种补助。)、圣诞节奖等其他各类补助奖金构成。作为员工收入中最主要部分的基本工资占到员工工资收入的75%—80%。目前德国员工平均每周工作7.5小时,减去休假,每年实际工作时间约为1700小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德国工会的反对,计件工资的形式在德国的工资计算形式中越来越少了。在工资分配方面可分为高级职员工资和一般职员或工人工资。高级职员实行月薪制,一般没有奖金。收入的多少和工资增长多少均与资方商定。一般职员或工人实行岗位工资,即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划分工资等级,这样的企业,有几个公司的员工不想要这样的福利呢。
总之,德国企业文化是规范、和谐、负责的文化。所说规范就是依法治理,从培训中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和对法律条文的掌握,从一点一滴做起,杜绝随意性和灵活性。和谐,就是管理体制的顺畅,人际关系的和谐。负责,就是一种企业与职工双方互有的责任心,即职工对企业负责任,企业对职工也要负责任,企业与员工共同对社会负责。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性格,具有四大功能:增强团队凝聚力;规范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激励团队创造力和战斗力;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自我约束力。就像我们个人,脾气秉性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决定着我们的一切行为。胡一夫老师更是认为,企业家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各层管理者不断向下传递,形成了公司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汇成了企业文化。
没有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没有落实,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德国企业的精神文化就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德国的文化也是我们所融合的,通过老师的选修课,让我了解了很多外国国家的文化与精神,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更加丰富了自己。
第四篇:德国文化解读
德国文化解读——人类文化苍穹的双子星座
糟乎?美乎?褒贬不一的德语
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这一民族的文化特性。在当今世界上,德语虽然不能与汉语、英语等语种的规模相提并论,却是欧洲联盟中最大的母语,全欧洲约有9000万人说着德语长大。在历史上,德语也有过它辉煌的时代。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由于德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德语曾一度大量进入科技领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科技交流语言。德语作为一种语言,人们对其褒者有之,贬者有之,其自身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糟糕的德语”
德语属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与荷兰语、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英语等是近亲。因此,学过英语者再学德语,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起来会比较快。笔者有一次与几位德国朋友聊到中国的方言问题,特别提到汉字在沟通和紧密中国文化方面的极端重要性,说如果中国也使用拼音文字,那么普通话与粤语、闽南话以及吴语的区别决不亚于德语和英语的差别。一个说粤语、闽南语或吴语的中国人学习普通话,就像德国人学英语和荷兰语一样。话虽如此,德语毕竟与英语不一样。初学德语的中国人首先会在三个方面不太适应。一是德语句子结构“反常”。许多句型属于“框式结构,动词常常要放到句子的结尾,听德国人说话时,一定要等到最后句子结束,才能明白其意思。于是,德语成了一种所谓“让人着急的语言”。二是德语名词都有自己的性。凡是名词到了德国人嘴里都有它的性别。于是,桌子成了阳性物品,房屋属于中性物品,而长凳又是阴性物品。总之,一切事务都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三是数数时很别扭。无论汉语、英语,数字的表达都是先数十位数再数个位数,到了德国人口中则完全倒过来。中国人说二十八,到德国人那里就成了八和二十。德语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往往使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一时无法适应,而闹出一些笑话。
19世纪下半叶,俾斯曼由于以铁血政策统一德国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创社会保障制度而成为欧洲最伟大政治家,许多人因而慕名而来。其中一位美国女士专门雇了一名翻译陪她去德国国会,聆听这位德国宰相的演讲。俾斯曼的演讲很有气势,也很长,中间不断受到热烈的鼓掌。这位美国女士惟恐漏掉翻译过来的每个字,拼命靠近她身边的译员,但是译员闭口不言。她用胳膊肘推了译员几次,他仍然没有反应。这位美国女士实在忍不住了,只好问道:“他在说些什么?”得到的回答却令这位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女士意想不到:“不要着急,夫人,我在等。他的动词还没说呢。”
对德语的框式语法结构感到不满的人不只是这位美国女士。专门研究德国文化的斯泰尔夫人也曾在一篇论文中抱怨,在德国,人们根本就无法进行有意思的会话,因为德语的语法结构总是把句子的意思放到句末,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在说话时,其他人无法中途插话,产生“插话所能起的愉快作用,而这种插话方式在法国就能使讨论活跃起来”。
对德语评价最差的恐怕要数大名鼎鼎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了。他曾在一篇名为《糟糕的德语》的文章中写道:“德国报纸上一个一般的句子都是无比卓越和印象深刻的珍品。这句子要一个通栏的四分之一;其中包含所有的10个词类——不是按正常的次序而是混杂的;主要是由作者当场构造起来的复合词,这些词在任何词典里都找不到......还涉及14到15个不同的主语,每一个都有它本身的圆括号,加上这里那里一些额外的圆括号,其中再包括3至4个插入语,都再堆在一起插入在一对大括号中间——跟在后面的才是那个动词,然后你才第一次明白那位写作者是在说些什么;在那个动词后面——就我的理解,这仅仅是为了装
饰——写作者堆上‘有、是、曾是、曾有、未成’诸如此类起这个作用的一些词语,然后这个不朽的成品就告成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要学习如何阅读和理解一张德国报纸,永远都是不可能的事。”这位美国大文豪还在它的《欧洲游记》中称德语是一种“可怕的语言”、“死语言”。他夸张地宣称,一位智者“可以在30小时内学会英语,30天内学会法语,而要学会德语,得花30年时间”。看来,在马克·吐温眼中,德语确实很可怕。
其实,对德语没有好感的不只是马克·吐温,列夫·托尔斯泰也曾形象地把德语比作看不到尽头的铁路线。
德语的发音也令人不敢恭维,与其它欧洲语言相比,德语听起来很生硬。一次,笔者与朋友在一起神侃时,聊到德语的发音,才知道欧洲大陆流行一种说法:“法语是贵妇人的语言,意大利语是少女的语言,西班牙语是上帝的语言。德语却成了毛驴的语言。由此可见,德语听起来好比有人把铁钉钉进木板。还好,我小时候虽然不是一个好学生,但还没有坏到被强迫去上德语课。”
魅力德语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像马克·吐温那样,对德语抱以不友好的态度。事实上,德语有着许多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
德语在一定程度上张显着德国人的思辨文化特征。有人说,颠来倒去的德语句型结构非常能够体现出德国人的思辨特性,因此,与其它语言相比,德语更适合作为学者、哲学家和法学家们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德国成了思维的王国。
德语也反映出德国人的个性特点。例如,在大多数国家,人们把祖国比作母亲,因为祖国是养育人们成长的地方,她体现着对子女的一种母亲般的慈祥爱护。而德国人却把祖国比作父亲。在德语中,祖国(Vaterland)是由父亲和国家组成的复合词。这既反映了德国社会男性家长制的浓烈文化印记,也从一个层面说明,在德国人眼里,祖国就像父亲那宽厚的胸膛一样,给人一种安全感,是强有力的保护者。
在德语中,名词都有自己的性别特征。但是,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德国人对一些事务的定性实在令人费解。例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太阳有一种阳刚之美,月亮则属于阴柔之列。而德国人却不这样认为。在德语中,“太阳”是一个阴性名词,月亮反而是阳性名词。大概德国人自己也感到这一点与其他民族的感知不太一致,一位德国作家因此专门进行了解释:“‘太阳’(die Sonne)是一位女性,与‘欢乐’(die Wonne)同韵。......太阳是一位母亲,她的温暖宛如盖在倍受寒冷煎熬的孩子身上的羽绒被。”仔细想想,德国人的解释也不无道理。在人类的共同感知中,人们从小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母亲的怀抱就是温暖的和快乐的源泉。加之在气候想对寒冷的德国,太阳被视为生命之光,因此,将太阳比作母亲,是最贴切不过了。而月亮的冷峻、严肃,的确带有明显的男性色彩。
文如其人。德国也像德国人一样,极具严谨性。由于名词有性、数、格的限制,各伺其位,不管一句句子有多么冗长,不管其中单词的排列有多么乱,人们总能有条不紊地将句子的意思理清楚,而且决不会像英语那样容易出现歧义。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用德语签订国际条约就不怕会出现不同的解释,不会出现扯皮现象。
像中国人跨地区交流时要说普通话一样,德国也有自己的“普通话”——高地德语。德国虽然不像中国那么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但“方言”成分很浓。在历史上,德语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在北德地区,人们一般说低地德语;在南部地区,人们说巴伐利亚方言、土瓦本方言和阿雷曼方言。这些方言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中部地区,如果一个外国人从东部的德累斯顿经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直到德国西部小城特里尔,他会在一路上听到萨克森方言、黑森方言和法兰克方言等中部方言。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过正轨德语的外国人初到德国时,往往会一头雾水,听不懂德国人在说什么。众多的方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体现和保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性。从这一角度,丰富的德语方言也是当今德国文化多姿多彩的原因之
一。当然,为了沟通的方便,德国人通常都会说高地德语,尤其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在电视和剧场里,高地德语还是大行其道的。
虽然有很多人不喜欢德语,嫌其发音过于生硬,句子过于冗长,但钟情于德语者大有人在。据统计,除了以德语为母语者外,世界上还有5000万人在学德语。德国人喜欢自己的语言自然不必说,外国人钟情于德语,不外乎出三个因素:
其一,是德语本身的魅力。有人认为,根据德国的音乐标准,作为一种美丽的语言应该有许多元音,有圆润的音调。德语在这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但它有一种巨大的美学魅力,强大的组合词功能使它善于表达深沉的思想和浓烈的情感。一位俄国作家曾这样评价德语:“它更像雷格玩具箱里的塑料积木,所有部分都可以互相拼接。想用它拼装什么,都留给每个人自己决定。”
其二,人们钟情于德语,还在于现实的需要。德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人们渴望了解它、学习它,而实现这些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德语这一交流工具。此外,德国作为欧盟内部最大的经济体,蕴藏着巨大的商计,吸引着周边国家的人们去那里寻找工作机会。因此,德语在波兰、俄罗斯、匈牙利等东、南欧国家以及土耳其都很有市场。
其三,对于一名外国人,也许学习德语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德国文化的巨大魅力以及德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自西方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德国人无论在文学、哲学、音乐等领域,还是在科学技术领域,都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成就,令世人惊叹不已。于是,通过学习德语探究德国的文化,就成了外国人特别是我们东方人领略西方文化精髓的一条捷径。歌德曾说过:“如果把德语学好,世界上其它语种就不用学了。”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体现了这位大文豪对德语的信心。
第五篇: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报告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报告
束方君 化01 2010011833
一、讲座综述
大约还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大学有各式各样的讲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听取。实际进入清华之后,除了这门必修课程之外,还有时代系列讲座以及各方自行组织的大小讲座。讲座内容丰富,然而自己时间有限,从中只选取了八次听取,也算是大学生活里的一件憾事。不过韩寒与方舟子事件之时的一期讲座,主讲老师素质之低下实在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学生的公愤,未待讲座结束便愤而离席。这样的讲座,不听倒也罢。这三年间听的八次讲座分别如下:施晓光教授的《新文人系列之九第十六讲》介绍了美国大学的文化特点,文化中包含了衣食住行学等各个方法,并借由与中国大学的对比给了我们启示;倪维斗院士的《开启我国低碳转型窗口的几点意见》分析了中国高碳排放的现状,从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接下来阐述了常见的低碳化的措施以及可能存在的误区,为我国低碳转型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李崇林教授的《梨园惊梦》在短短的三小时内以点代面,展现了中国国粹——京剧的魅力;王奉梅老师的《昆曲旦角之美》是这八次讲座中我最喜欢的,《牡丹亭(青春版)》正好也是我最喜欢的昆曲,王老师在台上虽不着水袖戏服,也没化妆,但一动一停一颦一簇,都充分展现了昆曲旦角之美,这次讲座接下来会重点讲述;肖鹰教授的《狂人徐渭与晚明文人》以徐渭为点,讲述了在晚明这个特殊历史时期文人的共性与个性,以及经济政治基础决定文化的道理;学生实践支队的《行胜于言——“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系列讲座实践篇》是“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系列讲座的结题,这次讲座形式新颖,不再由一位老师或教授主讲,而是由四位获实践金奖的支队队长讲述了他们的实践经历——实践正是“行胜于言”最好的表现,不是靠磨嘴皮子耍表面功夫,而是深入到最需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去吃苦效力,当然最后院士的总结也非常中肯;李锦记者的《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是一次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的报告,也切合了当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改革看似比革命温和,实际上实行更困难,既要有大踏步,又不能完全甩开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正是在这种艰难泥泞中前行的国企改革,才更加体现出由国企改革带动的一系列经济改革的重要性和本次大会的重大突破;香港卫视副台长白燕升带来的《传奇 传承 传递 传道——艺术温暖人生》和之前讲述传统文化的讲座不同,除了从艺术角度出发,还通过大师的生活趣闻突出了“温暖人生”这个关键词,使得这些舞台上的大师变得可亲而不仅仅是可敬,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什么品质是真正的艺术品质。
二、讲座精选
我自己从小深受东西方文化熏陶,虽然既不是美院的学生也不是艺术特长生,但我在大学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并担任队长,在刚结束不久的校歌赛上也获奖,所以接下来我会着重谈谈昆曲和艺术温暖人生这两场讲座,顺便谈一下我对艺术的理解和思考。(思考的部分我曾经在一门艺教中心的课程论文上用过,稍作修改后加入本篇。)
人们常说“戏子无情”,生活中也有一些知名演员被人提问“戏中XXX饰演的角色有XXX的品质,简直完美,那你会不会对这名角色的演员在现实中产生感情”,在历史上也有不少艺术家有精神障碍或是死于非命。不知何时开始,“艺术家气质”似乎已经不是什么好词,我自己留长发也有人常问是不是美院的学生。首先得承认的一点是艺术家确实容易比普通人偏执、极端,但这是因为他们对于艺术的追求远远高于常人。正如同发现了测不准原理的海森堡因为看不懂自己当初写的论文而变成了一个疯子一样,过高的艺术才能也会把自己逼入绝境,例如梵高、帕格尼尼。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悲剧;但对于全人类来说,他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文化瑰宝。这样牺牲了自己造福了全人类的伟大的艺术家们,和那些献身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一样值得尊敬!
回到讲座,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昆曲、京剧的大师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练习,仔细揣摩每一处动作语气,甚至冒着入戏太深不能自拔的精神危险,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典。道姑的故作矜持却又得稍作有意,本是演出失误却变成了画龙点睛的白素贞的一仰一俯,倒不是我偏爱女性角色,而是生活中女性本来相较就细腻,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搬到舞台上便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拿捏的恰到好处,便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另外关于艺术方面,我自己是搞硬摇滚和重金属的。这两样都是源于英国,在欧美得到发扬光大最终影响全球的东西。80年代我们的流行乐刚起步之时,为了偷懒速成,只学习了J-POP的皮毛,而支撑J-POP最核心的编曲我们却一点都没学来,以致时至今日华语流行的编曲都简单的不动脑子。而反观我们的邻邦日本,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音乐的历史积累,一样有许多传统乐器,而在乐理方面,中国是宫商角徵羽五声,日本是日本调五声,两者合称东方五声体系。二战遭到惨败后,由于朝鲜战争的机遇,日本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日本从欧美学到的不只是技术,还有文化的吸收和化为己用。耳熟能详的两支乐队Beatles和Rolling Stones出名大约是1963年之后,而在70年代日本已经有了相当有水准的硬摇滚乐队,80年代初的重金属乐队LOUDNESS更是直接杀入了美国乐坛。我们虽然在90年代也有崔健、许巍、唐朝和魔岩三杰,但终究还是“泯然众人”。一方面日本岛国资源匮乏,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达几乎是国家生存的唯一方式,另一方面中国政治的高压也是重要影响,但更多应该反思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娱乐圈除了娱乐还能做些什么?能培养商业和艺术并重的人才么?比如说清华的艺术特长生,能不能招收电吉他电贝斯?清华的原创音乐能不能跳出水木年华的流行模式?至少我愿意,如果将来有可能学成归来,在艺教中心开门课教授真正的编曲。
三、课程意见与建议
这是一门好课,寻常的拍马夸耀之话也不多说。建议的话,一方面是希望能更加关注国际,不要刻意为了“中国”而“中国”,西方的确有许多东西领先我们几十年,与其去讲一些我们微不足道却硬要打肿脸充胖子的成就,不如老实学习别人先进之处;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对他们钻研之物有过人的见解,虽然年岁尚小,但未必不如有些专家教授,比如清华吉他协会有大批对爵士、摇滚、朋克、金属了解甚详的人才,而这些是艺教中心乃至专业音乐学院的人员都未必能达到的高度,不如邀请这些学生给大家办一场更接地气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