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势群体的论文(转载的)

时间:2019-05-12 19:1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弱势群体的论文(转载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弱势群体的论文(转载的)》。

第一篇:关于弱势群体的论文(转载的)

现阶段,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严重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促进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与福利保障,事实上已经成了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了。同时,对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对策的研究现已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综观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弱势群体的一般社会支持对策的研究,缺乏从政府责任的高度,特别是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角度深入探讨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途径。本文试图结合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以政府的行政责任和公共政策职能为基本视角,深入透析政府在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过程中的职责。

一、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

弱势群体成为国际通行的一个词汇,是在近几十年。[1](P21)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称法,如: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等。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弱势群体进行了各自的界定。如有的学者将社会弱者作为社会工作的对象,认为‚弱势群体是在遇到社会问题的冲击时自身缺乏应变能力而易于遭受挫折的群体‛。

[2](P17)有的学者从经济的角度,将弱势群体看做是贫困群体或者是贫困群体的一部分,认为‚脆弱群体指的是这样一些人口群体:由于各种外在和内在原因,他们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在生产和生活上有困难。脆弱群体一部分已经是贫困者,另一部分是潜在的贫困者。‛[3](P93)有的学者则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将弱势群体界定为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少数)比另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多数)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并且认为法治社会应该从法治的公正性出发,对弱势群体予以公平的对待,对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要给予例外对待和特别保护,最大限度地缩小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差距。[4](P23)

一般地说,弱势群体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困难人群。在社会学的视域中,这些社会困难人群的出现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调的表现。所以,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弱势群体是由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和社会关系失调或由于一部分社会成员自身的某种原因(竞争失败、失业、年老体弱、残疾等)而造成对于现实社会的不适应,并且出现了生活障碍和生活困难的人群共同体。在社会学看来,弱势群体所存在的问题也必然就是社会的问题。弱势群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或缓解,有利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调适,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弱势群体包括生活弱势群体(如贫困者群体)、就业弱势群体(下岗职工失业者)、生理弱势群体(残疾人群体)、年龄弱势群体(退休者群体、老年人群体)等类型。

从群体的基本特征上来看,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首先,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是弱势群体的首要特征。社会弱势群体通常都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其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造成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如: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下岗失业,身体残疾,年老退休,等等,都会造成经济上的低收入。经济上的低收入也造成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或遭遇到其他灾害,他们很难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经济利益上的贫困性是社会弱者的根本属性,决定着社会弱者在生活质量和承受力上的共同特征。‛[5](P66)

其次,生活上的贫困性。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决定了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既表现为生活水平的数量低下,也表现为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在其消费结构中,绝大部分或全部的收入用于食品,即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入不敷出;日常生活中使用廉价商品,穿破旧衣服,没有文化、娱乐消费,并有失学等后果。[6](P130)生活上的贫困性也是弱势

群体的典型特征。

第三,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政治生活的产品是公共政策,而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authoritativeallocationofvalues)[7](P129)。显然,强势群体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游说活动,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利益需求,或者至少不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弱势群体由于‚远离社会权力中心‛,较少社会政治活动,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时,这也意味着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制定更加公正的社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各个方面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第四,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他们的职业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因而没有职业安全感,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常有衣食之忧,对生活前途悲观,心理压力巨大。同时,由于弱势群体在政治上的低影响力,也使其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目前的处境。这些都造成了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或者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他们有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和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缺乏社会支持感,而‚具有较低社会支持感的人对他人的评估比较消极,而对自己本身,则产生人际交往无能、焦虑及社会排拒感‛[8](P68)。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进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

综上所述,由于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决定了这一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同时,也意味着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必然提出了政府在支持社会弱势群体过程中的责任问题。

二、政府在弱势群体社会保护中的责任

政府在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只有明确自身的责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逐步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问题,进而体现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一)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与发展权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行政责任。

在解决弱势群体的过程中,政府是无疑是主导性的力量,在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政府理应扮演主导性的角色。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分析19世纪中叶的法国农民时所说的:‚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9](P677)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生活的贫困化,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和普遍现象。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首先依靠政府的力量,依靠政府对市场的适度干预和对市场缺陷的弥补,因而必然要强调政府的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责任在于给强者以‘发展权’,给弱者以‘生存权’,以有效地防止‘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纯生物式的市场竞争。‛[10](P100)

(二)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是法治社会对政府的必然要求。

法律作为一种强社会控制形式,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弱势群体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武器,法律也要求政府必须担当起保障人权、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使命。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法治的公正性要求对弱势群体予以公平的对待,同时,法治的普遍性要求对所有人不能有任何歧视,因此,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人权必须要依法给予例外对待和特别保护,通过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缩小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差距。政府依法‚通过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给予强势群体以特别的物质保障;或者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创造条件,排除妨碍等方式,给予弱势群体以特别的精神、道义保障;或者双管齐下,两者兼而有之。‛[4](P23)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和保护是国家干预渗入私法领域、追求实质公平的结果,是法律适应现实社会生活需要而作出的制度安排。

(三)对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是政府德治的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若没有理性的道德加以规范、引导,就会变质,以强凌弱、弱肉强食、你死我活、坑蒙拐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道德现象和非理性行为就会充斥整个社会,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贫富差距就会日益扩大,从而造成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以德治国‛,提倡平等互助、扶弱济贫,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坚持‚以德治国‛,就要通过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正确调节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系,保障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弱势群体是‚以德治国‛的应有之义。[11](P26)

(四)对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是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贯彻公正原则的必然要求。

公共政策是由政党、政府等社会组织所组成的公共决策系统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或者选择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共决策系统的经常性活动。公共政策制定实质上就是政府决策系统对已经出现的政策问题采取行动的过程。公共政策研究认为,在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服务于一定的利益追求。在实践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常常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服务,帮助其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里所谓的利益集团通常是社会生活中的强势群体,而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则很少具有实际的影响力。因此,为了坚持社会公正原则,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贯彻公平的价值取向,对弱势群体的利益提供支持和保护,防止出现‚马太效应‛,避免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进一步集聚于那些强势群体的手中。因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正首先就表现在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忽视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就不可能公平、公正。毛泽东在谈到党的政策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时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12](P1128)邓小平在谈到‚先富‛政策与‚共富‛政策的关系时也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13](P166)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弱势群体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五)对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也是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弱势群体的生活日益贫困化,同时也由于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而造成的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的不断增强,使他们最先也最强烈地感受到了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本与代价;又由于弱势群体的经济承受力低、风险抵御力弱,于是,在弱势群体这一庞大的队伍中就蕴藏了巨大的社会风险隐患,极易于因‚水桶效应‛而成为社会动荡的‚火药桶‛。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贫困就会激起祸乱。[14](P308)在所有情况下,我们总是在不平等中找到叛乱的起因。美国学者亨廷顿也认为,如果不能在消除社会绝对贫困的同时,逐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那么这种‚相对剥夺感‛也容易使人倾向于暴力。[15](P15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少数人闹事‛的现象,并且发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有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发生闹事的更重要的因素,还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16](P395)从社会学的角度说,‚少数人闹事‛属于社会聚合行为,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是发生聚合行为的根本原因。现

阶段我国一些地方发生强势群体集体上访、堵交通、围政府等事件就是一种社会聚合行为。这种现象的不断出现,说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事实上已经成了改革过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了。因为,弱势群体是我们社会中的基本劳动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支撑,是‚载舟之水‛,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基础。弱势群体问题如若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会影响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政府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具体对策

尽管由于国家现有财力的限制,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仅仅依靠政府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国家通过社会政策进行扶持和保护的同时,还必须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建立社会互助网络。但是,本文认为,政府在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过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该在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体系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政府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首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政府要配合国家立法进行相关的行政立法,以法律法规形式确保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

任何社会都会有天灾****,都会一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暂时或永久地丧失劳动能力,都会有生、老、病、残、伤、死者,都会有鳏、寡、孤、独、贫困者,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政府就有责任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机关在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也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都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但是,由于现阶段中国社会弱势群体构成状况的异常复杂性,而且弱势群体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政府及其行政机关要加大力度,积极配合国家立法进行相关的行政立法,以法律法规形式确保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如美国政府的弱势群体保护行动(AffirmativeAction,简称AA)就是一项寻求推进社会公平价值的法律设计,公共机构通过对弱势群体保护行动的计划、政策和法律服从,承担起执行这些法律规章的责任。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反对就业雇佣歧视,而且要求雇主、工会和就业咨询服务机构采取积极的行动步骤,通过准备和实行弱势群体保护行动计划,来减低社会中存在的弱势集团成员不能充分被代表或雇佣的状况。[17](P158-159)

(二)政府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或选择,对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政策支持。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公共政策是毫无意义的。正如詹姆斯〃安德森所说的,‚我们所关心的是有目的或者目标取向的行动,而不是随意行为或偶然事件。现代政治系统中的公共政策基本上不是那些偶然发生的事情。它们是有意识地要产生一定结果的(尽管说这些结果并非总能实现)。‛[18](P4)政府正是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政府也正是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一个政府如何选择自己的公共政策,选择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来干预社会生活,直接关系到该社会中种种矛盾、冲突的解决以及社会结构的调整,从而也直接影响该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政府向弱势群体直接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的公共政策是制定并实施社会保障政策,正如阿马蒂亚〃森所说的,‚当饥饿现象发生时,社会保障系统尤为重要。‛[19](P12)政府还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公共政策倾斜和公平就业机会等,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救助,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同时,由于弱势群体构成状况的复杂性,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救助的公共政策也必然呈现层次性、多样性和针对性。‚社会福利政策以一般状况或者以保障最低生活为基准,但它面临的矛盾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逐渐呈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单一的救助基准不可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它又会带来新的、复杂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要对现金、实物、服务等各不相同的功能进行区分,同时还要更具体地掌握需求者、对象者的情况。在包括家庭和社

区社会具体状况的分析中,制定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的政策。‛[20](P115)

(三)政府还要通过其公共服务职能,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和社会保护。‚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主张建立企业化政府,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克服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把权力中心主义转化为服务中心主义‛。[21](P35)同时,新公共管理理论还强调顾客至上或顾客导向,它通过把公民变成消费者(顾客),以市场取代政府,提供回应性服务,满足公民(顾客)的不同需求。它还建立明确的服务标准,然后通过调查,倾听公民(顾客)对公共服务的意见,测量其满意程度,并根据绩效指标(performanceindicator)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22](P22)‚新公共管理‛还强调要通过建立执行机构或半自治性的分散机构,让它们负责公共项目的执行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缩小官僚机构的规模和集中化程度;通过‚一步式商店‛(‚一站式服务‛)提高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率。[23](P76)但是,政府的企业化是有限度的,如果政府完全以企业型政府自居,就有失去政府应有角色和责任的危险。所以,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应着重于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及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不宜将顾客导向的行政方式无限扩大至所有的政策领域。政府有责任把公共服务工作的触角伸向弱势群体,为弱势群体办急事、难事和好事,体现政府对老百姓的亲和力,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

总之,能否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问题,使得他们都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不仅事关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实现长期高效有序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明确并且切实履行自己在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从政策和制度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问题,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化解政治风险,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团.弱势群体及其保护性社会政策[J].前线,2001,(5).[2]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 沈红.中国贫困状况与贫困形势分析[A].汝信,陆学艺,单天伦.199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4] 李林.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J].前线,2001,(5).[5] 陈成文.论社会弱者的社会学意义[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2).[6] 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J].江苏社会科学,1995,(6).[7] EastonD.ThePoliticalSystem[M].NewYork:Kropf,1953.[8]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 桑玉成,等.政府角色——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与不作为的探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1] 宋希仁.保护弱势群体是‚德治‛的应有之义[J].前线,2001,(5).[12]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5] [美]亨廷顿.政治发展[A].格林斯坦等.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7] Klingner,D.E.&Nalbandian,J.,PublicPersonalManagement:ContextsandStrategies[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98.[18] Anderson,JamesE.PublicPolicy-Making

[M].Orlando,Florida:Holt,RinehartandWinston,Inc.,1984.[19] 森〃阿马蒂亚.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0] [日]一番ケ濑 康子.社会福利基础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1998.[21] 张康之.论政府的非管理化——关于‚新公共管理‛的趋势预测[J].教学与研究,2000,(7).[22] 金太军.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1997,(5).[23] 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0,(6).

第二篇:弱势群体司法救济论文

我国弱势群体司法救助现状及路径探讨

【内容摘要】弱势群体的司法救济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考量目前的情况,我国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济还不尽如人意,应当从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进一步拓宽司法救助的范围途径渠道以及加强对司法实践中现有救助基金制度的调适与引导、创新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努力探求科学有效的司法救助途径。

【关 键 词】弱势群体

司法救助

权利

一、我国弱势群体司法救助的现状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

弱势群体,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是由于某些障碍导致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①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弱势群体是一个核心概念。在我国,弱势群体应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物质生活的贫困性、市场竞争的欠缺性、政治参与的无力性。在笔者看来,司法救助语境下的弱势群体,应当定位于“因经济困难或其它情况而导致其诉权处于弱势,如果不对其实施司法救助,其平等的诉权就难以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会化为空话”的特定群体。

(二)弱势群体司法救助的地位及现状

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Pool law,Assistance judiciare,Armenrecht),是社会公平理念不断发展的结果,是衡量一国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法治国家,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公权力机关不可推卸的责任。②当前,我国已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包括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以及临时性生活救助等项目在内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这一体系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弱势群体司法救助制度是由近现代资产阶级学者首先提倡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良好发展的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司法救助的现状还比较令人担忧,已成为影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

1、司法机关建立或参与的司法救助基金(或维稳基金)现象,须加以理性审视与考量。所谓司法救助基金,指建立健全专门的救助制度,给予刑事被害人必要、适当和及时的救助和补偿,最大程度尊重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现行司法救助基金制度具有维稳的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体现了司法的以人为本理念,对于实现案结事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笔者认为,当前司法救助基金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国家正常赔偿制度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一,从司法实际操作层面看,司法救助基金(或维稳基金)所体现出的司法救助行为未形成制度化,可能缺乏原则性和规范性。在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司法机关参与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的艰巨,不排除司法机关可能为了一己之安,存在以“救助或维稳”的名义行“司法赔偿”之实的嫌疑。同时,在这一语境下的民众也容易被提供一种误导性的预期:如 ②参见王继新.和谐社会视野下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J].经济师,2011(4):91.果你想让你的纠纷得到解决,就得制造点“威胁稳定的事端”。第二,从主体职能及主体适格与否的角度看,目前的司法救助主体主要有以下情况:一是以司法机关为救助职责主体,由当地法院、检察院确认和发放救助金;二是由政法委牵头,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等成立专项工作办公室,作为救助职责主体,实施司法救助;三是由法院、检察院确认是否进行司法救助,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如民政局)发放救助金。救助或维稳应当是各级政府诸如民政等部门及社会组织的职能,司法机关的司法职能应当是如何适用法律。如果让司法机关参与行使维稳基金之职能,弱化了各部门、社会组织正常的职务功能。第三,从救助的对象、标准和范围看,实践中各地、各级司法机关确定的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还不统一。有些地方的部分司法机关确定的救助对象,仅限于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而不适用于民事案件。第四,从司法救助基金或维稳基金自身的瓶颈看,司法救助基金(或维稳基金)没有固定的渠道来源,基金来源难以得到持续性保证,发放难以得到经济上的保障。对于司法救助的金额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同时缺乏救助基金申请、审批、发放等程序性规定、缺乏对司法救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2、弱势群体人权救济法律虚置

从法治的视角看,法治社会的特点和本质决定了弱势群体理应享有与强势群体平等的人权。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在我国,弱势群体在生存、教育、政治参与等方面基本上没有享有与强势群体平等的权利。另外,提出特殊保护的前提,应该是在一般平等权利已经落实仍无法保证其特殊性质产生的切实利益的实现,从而加大力度特别照顾,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弱势群体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还没有得到落实,所谓的特别保护自然就显得意无毫义。因而,现实社会下,权利贫困已成为一种制度上的贫困, 而种种制度又是在法律的授权或认可下产生的, 基于这种排斥和歧视所受到的损害自然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和救济, 所有的法律救济途径对于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就成为虚置的、无意义的程序。

3、弱势群体无奈被迫非法维权

法律不能充分解决由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变化所带来的新型的争端, 人们就会不再把法律当作社会组织的一个工具加以依赖。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既不能通过公共权利的分配来享有,又不能获得法律救济,被迫采用非法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发生许多诸如群体性事件、暴力犯罪、团伙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案件。非法维权违背法律和社会主流,只能受到社会更多的谴责、排斥和否定,激化弱者欲强与强者排弱的社会矛盾,导致恶性循环。

二、弱势群体司法救助体系构建必要性分析

1、人道主义理论。弱势群体之所以要得到社会的特殊保护,是因它们相对于其他群体而处于一种权能较低的相对不对等状态。在这种不对等状态中,弱势群体往往受到不公平对待而导致自身权益被违法者不合理侵害,或者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失去工作机会而危及生存。因此,政府、司法机关和社会应当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保护,即“国家要对国民最低限度的象人那样的生活实施保障”。③

2、公平正义本质理论。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共同构成法理上的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理上形式正义的典型表述。必须看到,社会中每个人的天赋、能力、性格等造成的综合能力是有差别的,仅有形式上的平等,可能会造成结果上的极不平等,这不是有理性的人类所应追求发展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在形式平等的基础之上,对弱势群体实行有差别的倾斜保护,以矫正形式正义的不足,体现法律对实质正义的追求。

3、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如果贫富差距扩大到使一部分人无法正常生活的程度,尤其是当这部分人占大 ③参见韦玮、杨文杰、孙岩.弱势群体司法救助体系[J].现代商业, 2010,(3): 285.多数时,社会就会畸形发展,政府及司法机关的可信任程度就会降低,社会犯罪率就会急剧攀升,从而导致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有利于遏制贫富差距加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弱势群体司法救助体系实施路径探讨

尊重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根本目标。对弱者给予特殊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保障弱势群体平等、充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有效使用司法救济制度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

(一)制定统一的司法救助法律或规范性文件。在现代法治社会,是否建立完善的司法救助的法律体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是否健全的重要尺度。目前我国关于司法救助的规定还比较分散、原则,且专门性法律文件位阶不高,不利于司法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④因此,一部对司法救助进行总体性规范的法律是必要的,应以法律的形式将司法救助的对象、机构、内容、标准、方式以及程序等予以确定。或者说,在修订《刑事诉讼法》时,十分有必要体现上述改革要求,以充分体现国家立法对司法救助和弱势群体应有的人文关怀和重视态度。另外,还有必要制定有关保障农民弱势群体的特别法,切实保障农民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农民平等政治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就业平等权、社会保障平等权等在内的农民权益保障法。

(二)进一步拓宽司法救助的范围、途径和渠道。在我国,公民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应然享有的诉讼权利已有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但在司法实践中,对公民的诉讼权利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诉讼权利的保障尚不尽如人意。现行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针对弱势群体难以充分行使诉讼权的问题已明确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④朱一向、华锋.完善我国司法救助制度若干问题探讨[EB/OL].http://www.xiexiebang.com/NewsShow.aspx?id,2010–06–02/2011–09–22.未来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应进一步体现这一精神。一是规范立案救助程序。积极推行口头立案方式,对因文化程度低或身体有残障等原因不能提交书面诉状 而要求立案的,可以口头起诉,由立案法官记录在卷即行立案。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经济确有因难的当事人,诉讼费用的救助范围应随着形势不断变化相应扩大。二是加强案件审理救助。案件审理中,应尽力做到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便利,以帮助当事人实现合法权益,降低诉讼成本。如鼓励事实或法律关系清楚案件的困难当事人不委托代理人,自行进行诉讼,帮助确需请律师代理而无钱委托的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对涉及弱势群体当事人的小额债务纠纷、劳务纠纷、婚姻案件、行政案件等着重实行调解,力争协商解决。三是进一步加强案件执行救助。在执行阶段,涉及弱势群体的,应做到既要维护法制权威,又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充分实现“弱势群体生存权保护”原则。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对同一被执行主体有多个申请执行人中的困难群众优先兑付执行款、物;对被执行人确属下岗、失业人员,无力履行生效裁判的,应及时中止或终结执行;对涉及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和劳动报酬等内容的法律文书,应依职权由审判庭直接移送执行局执行等。

(三)加强对司法实践中现有救助基金制度的调适与引导。第一,明确司法救济的有限救济原则,确立社会化救助理念,推动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之间的相互整合。没有社会化、开放的救助理念,就没有社会化的、开放的救助制度。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司法救济的能力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应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来进行。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应尽可能以其他社会救济方式获得救济,如保险救济、统筹救济、民间救济等。法院、检察院在制定救济条件时,有必要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情况。譬如,作为法院来讲,就应当明确是申请人生活困难,在穷尽一切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司法救助,尽可能缩小救助的范围。第二,实行救助基金(或维稳基金)专门化制度。司法救助为国家救济,具有公益性而不是赔偿性,与国家正常的赔偿制度本不矛盾。但是,成立基金并不是法院、检察院的义务,法院的责任是公正判决,检察院的责任是实施法律监督。就法院执行难来说,因客观条件无法执行是社会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对于法院“执行救助基金”管理存在的争议,可探讨由职能部门或社会组织,如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进行管理,不能让法院变成慈善机构而影响核心的审判执行业务。维稳基金的管理则应由政府来承担。新的稳定思维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强化和完善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法治机制,使法治成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长效的制度化手段。第三,对于司法实践中现有的救助基金制度,应当加以规范。应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制定司法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明确司法救助基金的管理主体,实现司法救助社会化。要规范司法救助基金管理中的各项具体制度。将司法救助基金列入财政预算,明确和统一救助范围、对象和救助标准,同时广纳社会捐款。制定和完善严谨的救助基金申请、审批、发放程序。要强化司法救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救助基金使用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种明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J].南京:江海学刊.2001,(6).[5]江苏省南京市江产区人民法院课题组.对开展司法救助的调查与思考[J].人民司法,2000,(1).[6]韦玮、杨文杰、孙岩.弱势群体司法救助体系[J].现代商业, 2010,(3).[7]许建宇.再就业工程法律对策论纲[J].浙江大学学报,2000,(2).[8]肖小霞.我国社会救助社会化之路——以“爱心超市”为研究样本[J].河南社会科学,2011,(3).

第三篇:对于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调查论文

年级专业:2013级药物制剂

学号:201317040 姓名:谢金利

关于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关注度的调查与分析

提要:弱势群体,一般集中在社会上处于底层的人,比如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包括老人、孩子、残疾人;又比如没有劳动机会的人,如下岗失业人员。还有一部分比较特殊,他们虽然有劳动能力,也有劳动机会,但因为是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却被贴上了农民的标签,这些都属于弱势群体。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弱势群体,那么就会有强势群体,现在,正是我国进步与发展时期,强势群体也就付出的辛苦多了些,来填补弱势群体。所以,在此期间,弱势群体也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人民对他们的关怀。关键字:弱势群体 存在原因 对策

一、调查背景: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人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无形的竞技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很多人处在社会的边缘角落,如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未成年的孤儿、还有街头流浪的人群等等,他们都需要社会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帮助。

二、调查目的:我们在校团委与院领导的许可下组成了此次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现状的关注度”的主题调查活动。旨在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号召和呼吁社会广泛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三、调查方式:此次调查我们采用了网上电子问卷调查和到弱势群体中去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旨在全面的了解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关注程度和弱势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我们进行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反馈调查结果。

我国弱势群体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状况和存在原因。弱势群体的界定:弱势群体是指工人队伍中那些在就业和报酬待遇问题上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对待,或者是竞争力不强的群体。目前弱势群体大体上有9类:童工和未成年人工人;女工;残疾工人;移民工人;年龄较大工人和退休工人;非规范就业工人,包括非全日制工、家庭工、临时工、和劳动承包工;非技术工人;失业工人;非正规经济部门工人。这九类工人互有交叉。国际劳工弱势老工群体之所以处于易受损坏的弱势地位是由于性别、种族、年龄、国籍、健康以及就业方式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歧视,导致就业机会和报酬待遇上的不平等。非规范性就业很少享有甚至不能享有社会保障、福利和职业培训的机会。

所谓“弱势群体”至少有三层含义:

1、他们的现实生活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之中,从更现实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其物质生活的贫困状态。弱势群体中的一些人,尽管他们拥有工作,但可能因为个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

2、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个人的地位、个人从社会中能够得到的报酬,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样的机制有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会对个人造成极大的压力。而弱势群体则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造成这种劣势地位有社会的原因,如社会的制度安排;也有个人的原因,如身体的原因、受教育程度的原因等。

3、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处于弱势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强势群体虽然可以动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影响公共舆论,影响政治家的态度,甚至可以影响选举过程,影响政府的决策。但是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少,尽管可能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难在社会中表达出来。说句老实话,如果政府和媒体都不为他们说话,他们自己很难有效地表达和追求自己的利益。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对于这一类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则主要是增加个人权利、提高个人能力和改变社会环境。[1] 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1、社会存在隶属关系 :并不单单身份关系存在隶属关系,某些契约关系同样可以产生隶属关系。劳动关系即属此例,虽然劳动者有出卖或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为了摆脱这种“悲苦”的境况,劳动者通常是成为一名被雇佣者,由此雇主获得了对劳动力的支配权,同时,也获得了对劳动者的支配权,隶属关系也就形成了。因此,在这隶属关系中,受雇佣者就往往成为了弱势群体,没有太多的权利,生活也没有什么保障。

2、不合理的社会结构 :在断裂的社会中,由于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差别,城乡之间难以融合、共存于同一系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两个彼此分立的体系,甚至可以说它们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对立就是这种断裂的实在状态。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不公平相联系的。“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是由一系列具体制度建立起来的,包括:粮食供应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等,这十几种制度性差异,使得不同身份的人在社会中享有的待遇截然不同。其中,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相对而言更为关键,它们将中国农民置于二等公民的境地。”[2]对劳工利益的制度性安排的不公平,是造成弱势群体长期不能摆脱贫困的重要社会原因。

3、经济力量的差距造成贫富差距的增大:在原始社会以后,贫富差距始终与人类相随,在现代社会,随着具有强大经济力量的垄断组织的出现,现实社会中与之相对应的其他经营管理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经济的全球化,一方面把有些社会阶层迅速拉入世界体系中;另一方面又把有些社会阶层排斥在发达体系之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网络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正在迅速演变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知识经济的出现,则更加拉大了高知识阶层与普通阶层在经济和社会上的差距。

农民及农民工的困境

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受自然、历史、技术、政策等原因的影响,农业已成为效益最低的弱势产业,从而导致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积弱难返,农民工也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束缚下形成的一种就业弱势群体,属于一种由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造就的社会边缘群体。

我国每年都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的技能,加上征地补偿中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他们的生产、生活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由于他们的经济收入严重偏低,所以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极为低下,因而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农民难以支付巨额的医药费,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人口的健康。他们面临的困境还有教育的问题,从现在情况看,在农村由于诸多原因,贫困农民及其子女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农民工虽然脱离了传统的土地保障的范围,但是农村户口的标识阻碍着其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市社会对他们是经济吸纳,社会拒入。农民工从事的只能是技术要求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苦、报酬低廉的工作。还享受不到有城市居民身份的工人所能够享受到的各种福利待遇,而且离开土地后的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体系中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存在巨大的事业风险。”[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弱势群体的界定还是十分了解的,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大学生社会生活及其群体的关注。

从我们的调查中得知,弱势群体普遍感觉到的困难是生活条件和子女教育问题,医疗条件次之。也体现了政府对于弱势群体颁布有关政策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让我们更加直观明了的了解到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困难,依此做出相应的援助。

从此图我们可以看到弱势群体对于政府的期望和他们内心的想法,体现了弱势群体的自主意识及对国家政治动态的关注。对于我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

1、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资源: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症结之一是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包括财力、人力、物力、权力、能力、信息等)整体匮乏,由此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低下与承受力的脆弱。要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就必须通过外界的帮助使其拥有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因此,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其所需资源应成为社会救助的工作目标之一。影响弱势群体素质的因素很多,关键是教育不足、知识和技能缺乏。提高弱势群体素质,充分挖掘弱势者的潜能,有利于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构建社会安全网络。比如对下岗职工而言,技能培训、再就业信息、社会保障资金、各种优惠政策等都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弱势群体的社会关系,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小环境,如果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而相应的发展,弱势群体将逐渐脱离社会,使其更加困难和无助。所以,要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帮助弱势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小环境,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让弱势群体尽快走出困境。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国际经验,解决因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而导致的较大规模的贫困问题,最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在救济弱势群体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的救助方式有制度性救助(如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定期的周期性救助(如节假日期间的送温暖等),也有不定期的临时性救济,对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其实,在帮助弱势群体问题上,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安全网。除了通过社会资金救助方式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还要建立健全针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社会保护政策,如对受最低生活保障者及其家庭的医疗救助政策,对高龄老人、残疾者特别是孤残儿童等特殊弱势人群的特殊保护政策,对在岗社会弱者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等。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底线就是要让弱势群体能够有尊严地“活下去”。

3、完善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和政策倾斜:任何社会都会有天灾人祸,都会有一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暂时或永久地丧失劳动能力,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政府有责任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政府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和物质上的给予,而且还应该激励和培养他们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特殊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策。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弱势群体保护工作,保护弱势群体是我国的重要政策。但是,在我国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宪法司法保护手段,由此导致弱势群体越来越被边缘化。在现实中,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而又得不到宪法保护的情况并不鲜见。由于我国缺乏宪法司法保护机制,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极其困难。我国没有采用宪法司法手段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原因复杂,既有文化观念和物质条件制约的原因,也有是宪法法律体制存在缺陷的原因。

运用宪法司法手段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应当借鉴其它国家的有益经验并考虑我国国情。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要从法律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首先从修改宪法开始。我国宪法的有些条文已经明显不合时宜。应当修改宪法,增加弱势群体的宪法权利,赋予宪法基本权利具有直接司法适用效力。同时,要落实宪法精神,完善法律体系,对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政策也要进行修改,特别是户籍制度、劳动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消除针对弱势群体的各种歧视性制度、法律与政策,建立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此外还应该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机关的地位和权威,为维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提供有力的司法保证。

[1]李彩虹.《法治社会下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保障分析》理论月刊,2005,(1)[2]张晓玲.《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障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78.[3]万鄂湘.《市场经济与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235

第四篇:论文: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摘 要:贫困农民、进城民工、下岗失业者等构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部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方面严重失衡。这主要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穷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制度等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深入研究。关键词: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

正文:教育公平是实施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工具。我国自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关注并有效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也就成为完善和建构国民教育体系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且不容回避的问题。

1.弱势群体的界定

弱势群体虽然已为众多研究者所瞩目,但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或者说根本没必要形成统一的共识。按照国际社会学界、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达到的基本共识,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简称。所谓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通常具备下述特征:物质生活处于贫困或相对贫困状态;由于制度安排或个人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政治上不能有效表达自身利益、捍卫自身权益。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只要社会还存在等级、贫富差距,存在权利效应,就会有弱势群体的存在。社会弱势群体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严格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分类同样是多种多样的。目前较为权威的说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先生给出的,他在解释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四类人,他们分别是下岗职工、“体制外”的人、进城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从贫困这个角度讲,农民尤其是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也应该属于这一行列。无论从相对贫困还是绝对贫困来讲我国农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而且是人数最多、最弱的群体。本文所关注的弱势群体主要指贫困农民、进城农民工以及下岗职工人群。所指的弱势群体子女即上述群体子女。

2.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质是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工具,而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不仅危及社会的公平与稳定,而且是对人性、人权的侵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状况而言,确实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2.1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义务教育虽然是强迫教育。但实质是一种赋予性机会。而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普九”人口覆盖率低于65%的省区全部集中在西部的贫困地区,而这些地区儿童的入学率仅为80%,并且巩固率低,流失率高,辍学现象严重。教育部公布的1998-2000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基本情况计算2000年全国初中流失生占在校总数4%,而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民工子女就学存在诸多矛盾,如二元户籍制度与受教育权的矛盾;办学条件与教育支付能力的矛盾;公立学校中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这些矛盾阻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主要症结。

2.2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主要是指弱势群体子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或歧视。表现在:(1)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弱势群体子女输在了起跑线上。由于经费不足,农村地区学校危房尚存,必需设备不足,师资力

量单薄,生员无保证。而“民工子弟学校”较之全日制公里学校收费低廉,管理灵活。但这些学校多为私人办学,教学设备、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不能达到相应要求和标准,有的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2)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资源和课程开发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学校和中西部地区的薄弱学校连儿童最基本的课程需求都无法满足,在加上课程政策优先考虑效率原则缺乏公正性,课程改革注重“跨越式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牺牲了农村和非发达地区的利益。(3)教师整体素质低,以及“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必然好”的畸形学生评价标准,使弱势群体子女尤其是从农村到城市谋生的流动人口子女即便获得了入学的机会,但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收到不公平的对待被“歧视”,极少数教师甚至公然地“歧视”。

2.3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这主要是指不能使每个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实现。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的实证研究表明基本相似的投入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并不大,而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最大因素是学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从弱势群体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高考分数线存在地区差异,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阶层其子女的成功机会的不均等,就业的不平等问题。北京市招生办曾统计1990年背景市录取大学新生17248人中工农子女3651人,仅占21%,这其中教育均等的失衡问题足以略见一斑。

3.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原因

弱势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十分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3.1家庭经济、文化处境不良

目前在国家教育资源尚未极大丰富的较长时期内,都需要家庭不断投入。贫困地区农民经济状况差,生活贫困,温饱问题还有待于解决,子女的教育只能放在次要位置。下岗职工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她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进城民工由于文化技术较低只能从事一些服务型行业中脏、苦、累、差的工作。他们中有不少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任何保护,更不必谈其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经济上的贫困是导致其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直接原因。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由于落后的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如“多子多福”“读书无用论”“上学不如打工”等陈旧思想限制了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

3.2国家政策不完善,教育体制不健全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认识的影响

国家颁布的《户口管理条例》造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民负担过重。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趋势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在教育公平原则下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制度方面,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基础教育有各个县、乡财政管理,其经费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中央政府掌握了主要财政却承担极少的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承担着义务教育的筹资重任。此外,教育政策较长时期执行教育资源分配重点倾斜政策,教育经费、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向重点学校,实验学校倾斜,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对落后地区实施“新课程”的条件保障没有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再加上我国业已形成的富有的歧视贫困的、城市的歧视农村的、从事脑力劳动的歧视体力劳动的历史传统的影响,弱势群体被歧视,其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

4、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研究

教育既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有力工具,又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实现教育公平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迫切的需求。面临社会转型,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有效地解决。

4.1健全法制法规,确保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权

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全国和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子女健康成长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进一步确保受教育者的教育权不受侵犯。

4.1.1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度。

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也是国民教育,政府有责任担负起为适龄儿童提供入学的机会,同时弱势群体子女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尽快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全免制度,保证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

4.1.2妥善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彻底打破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使流动人口子女与城镇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权。进一步明确“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流入地政府责任”,坚持民工子女教育“公办为主”的办学原则,积极探索符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特点的管理制度。

4.1.3制定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补贴或教育费减免的政策。

为特困户、失业贫困户子女提供必要的特殊帮助。此外,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强制私营企业主部门承担起本企业职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费用。保证这些家庭的子女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

4.2建构无差别、无歧视的学校教育环境,做到教学公平

4.2.1转变观念,端正学校管理者办学指导思想。

制度化教育确立了经年难改的“应试”模式。学校管理者受升学压力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区别对待学生的做法,如快班与慢班、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之分,目的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提高升学率。因此转变这种观念采取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

4.2.2在教学中做到教学公平。

我国《教师法》第八条第四款明确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一位教师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一视同仁,体现平等,而不是少数教师公然的“歧视”。

4.2.3要正确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办学水平从根本上判断不是看升学率高低而是使所有学生健康成长。让一些考核评价指标:如辍学率、合格率、学校事故率、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投诉情况等项目对学校的评价硬起来。真正把以分数为中心的管理转到以人为本的管理上,形成对学生的尊重保护氛围。

4.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加快办学形式多样化

4.3.1合理配置资源。

在指导原则上要体现整体公平,差别对待和切合原则。有效利用资源,加大对经济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建立“教育优先发展区”通过专项资金的形式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对口扶贫工程”。同时改革招商体制,缩小招生录取上的地区差异。

4.3.2公立学校要成为吸收流动儿童团就学的主要渠道。

这是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建议》上规定的,并且,同年开始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民办教育的地位。支持和促进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捐资集资办学,设立教学基金会等,为弱势群体子女提供助学金,解决他们的上学问题。

4.3.3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

试行“教育券制度”即:委托某个机构向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发放一定面值的“教育券”吸纳民工子弟的学校可凭收取的教育券向有关部门领取等值的专款补充办学经费。教育券的经费来源可采用政府财政拨一点,外来人员出一点,用人单位筹一点的办法来解决。我们可以讲教育券的发放范围扩展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发放对象是贫困学生。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借鉴教育券的经验或许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参考文献:

[1]郑杭生.走向更加公平的社会[Z]2003-1-20

[2]郭小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30

[3]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J].教育学刊,2003

[4]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7

[5]王腾迈,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教育研究.2002-6-3

Childre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education equity research Pick to: Poor farmers, migrant workers laid off into the city, the unemployed

constitute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the main part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Childre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rights and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education process and education results of serious imbalance.This is mainly composed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poor economic conditions, cultural quality is low and social policy system causes.Childre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solving the education fair problem must b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in-depth study.Antistop: Vulnerable groups, childre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education fair

第五篇: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专业调查报告

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

学号:084040207 姓名:虎桂芳 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08级行政管理班

调查对象:会泽县人民政府人事局

调查时间:2011年9月17日至10月20日

关于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就业分析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GDP翻了两番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比较明显,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还有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属于相对贫困,而且,以上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明显偏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每年还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目前总量已经达到4000万-5000万人。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技能,加之征地补偿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现象,他们的生产生活也面临较大困难。新时期,抓好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是让中国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国力,增强国力主要措施,也是发展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又因为目前弱势群体已成为一个规模较大,具有自身特征的复杂群体,在社会中处于极低的地位,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应通过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等措施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体系。

所以说 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弱势群体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要顺利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就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之真正成为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分层合理、衔接紧凑、保障缜密的社会安全网,从而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调查对象

会泽县人民政府人事局 调查时间

2009年9月17日到10月20日

二、调查方法

1、访谈调查法(对领导进行采访,与个别人员进行交谈)。

2、实地观察法(到实地现场观察、了解)。

3、查询有关书面资料和网上资料。

五、调查的结果分析及其解决建议:

一、目前我县弱势群体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目前我县弱势群体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弱势群体”之弱,一是弱势的经济基础;二是弱势的社会政治地位及各种公民权利;三是弱势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即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县失业下岗的问题日益严重化,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工人和干部下岗。二是“体制外”的人及其他特殊人员,指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缺乏利益保障的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他们虽然为城市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中许多人原来的单位无能力给这些退休职工增加工资,交纳社会医疗保险等,需要政府拿出钱来援助。五是久病、重病而无钱医治的人及其家属,以及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中国每年有大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失学失业的人员。全国每年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不同程度的援助才能摆脱灾难困境的城乡居民约有 4000-5000 万人①。

二、当前我县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政策措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完善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应对市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更需要直面当前工作形势,科学制定完善计划,准确确定对弱势群体保障的目标,突出需求上的新特点,以满足满足弱势群体需要。

(一)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是加快我县人力资源开发,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举措。

近年来,在各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民工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有力促进了全县劳务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县农民工培训工作仍然存在缺乏系统管理、资金使用效益和培训质量不高、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还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民工就业需要。因此,各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抓好农民工培训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推进全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1、基本原则 首先、统筹规划,分工负责。将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乡(镇)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按照各级政府分级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农民工工作机构统筹协调的原则,建立相互配合、有序运行的农民工培训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效益。合理配置农民工培训资源,统筹使用农民工培训资金,发挥农民工培训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加大政府培训投入,增强培训能力,加强规范引导。发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主渠道作用,在农民工培训中引入市场竞争激励机制,引导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平等参与农民工培训。

其次、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研究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预测,明确培训对象、内容等方面的重点,增强培训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建立完善农民工培训管理制度,建立统一规范、高效透明的培训项目运行机制,建立与就业紧密衔接的培训制度。创新农民工培训内容和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点式培训,研究农民工直接受益的培训补贴方式。

2、主要目标

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逐步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统一培训计划、项目运行和资金管理,逐步使农民工培训数量、培训结构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适应。逐步使农民工培训效益进一步显现、培训覆盖面和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培训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都能得到一次以上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实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缓解就业矛盾。(1).培训结构进一步优化。促使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的比例超过8:2,培训后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不低于60%,培训后稳定转移就业率不低于85%。(2).培训覆盖面和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按照“省级负责农民工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市级负责农民工中级职业技能培训、县级负责农民工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的原则,力争完成上级下达我县的培训任务。(3).培训效益进一步显现。要通过开展富有成效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培训人员的有序转移就业和输出,确保培训对象的就业率及务工收入比未参加培训的人员有所增加,从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打造我县农民工品牌,促进我县劳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3、、制定措施,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加强农民工培训资质管理,强化师资、设备、设施等支撑,提高农民工培训信息化水平,为切实提高农民工培训质量奠定坚实基础。(1).尽快认定农民工培训机构。根据省直有关部门制定的资金、师资、设备、场地等资质和条件,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在院校、企业及其他培训机构中选择具有较强实力和水平的培训机构,赋予其农民工培训机构资质,明确其承担的培训项目和工种,并向社会公示和挂牌。县级农民工培训机构由县劳务产业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于2011年3月底前完成认定并报市劳务产业办备案。经认定的农民工培训机构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跨地区申报和开展农民工培训。要坚持优胜劣汰和动态管理的原则,每2年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复核,不合格的及时责令整顿,经整顿仍不合格的,予以摘牌。未经认定的农民工培训机构不得从事农民工培训业务。(2).鼓励农民工作培训机构提升培训能力。要积极探索通过财政贴息、贷款利息补助等办法,鼓励和扶持培训机构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保证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受到高质量的培训,得到足够的实训时间,达到上岗实际操作的要求。(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开展农民工培训。要利用网络、广播等现代传播媒介,特别是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等资源,开展农民工网络培训、广播电视教育和电化教育。(4).提高农民工培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要尽快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网络,建立农民工培训资源数据库,提供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农民工培训信息。统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建立科学合理、适应工作需要的统计监测制度,将农民工技能培训等有关重要指标纳入统计范围。

(二)、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

我县政府强化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好残疾人联络员(专职委员)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从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多渠道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促进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关部门要将残疾人纳入就业培训计划统筹考虑,切实抓好残疾人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统一思想,提高对残疾人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三、对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就业的思考 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适应工作的新形势,适应国家的新政策,制定培训制度,调整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形成培训合力,把对弱势群体的培训工作作为一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是顺利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必要举措。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

第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弱势群体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大多数被强势群体所占有,弱势群体却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并通过其补偿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

第二,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一种再分配的政策,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弱势群体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这对于社会的稳定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弱势群体自身的发展和转化,可以解除弱势群体成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时间和财力去学习一技之长,去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立足的本领。

2、完善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所采取的措施

第一,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范围。近几年,我国已经启动最低生活收入保障制度,但是这项制度还很不完善。一方面,我国的低保制度主要在城镇中实施,全国目前还有部分下岗职工由于企业拿不出补偿金而无法解除劳动关系;还有一些未进就业中心的下岗职工,未能进入“低保”行列。城市中处于体制外的人更是被拒绝于低保行列之外。另一方面,占弱势群体大多数的农村贫困人口也被排斥在低保范围之外,应该将农村中无生活保障的人也纳入低保的范围。

第二,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一要实行经济救助。通过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及社区从资金、物质和服务等多个方面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维持其个人和家庭的生计。二是实行法律援助。弱势群体往往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是实现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体现。三是实行教育援助。帮助救助弱势群体改变其在知识资源占有方面严重缺乏的局面,采取为弱势群体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弱势群体的职业技能,尽力为其提供就业自救的机会。参考文献

[1] 阚先学,韩秀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 周开文。《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综述》,中国社会保障,2003.[3] 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人民论坛,2005.[4] 《会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2008

[5]《曲靖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文件的通知》,2008 1

下载关于弱势群体的论文(转载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弱势群体的论文(转载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爱弱势群体

    贺兰县以关爱弱势群体为切入口, 深入推进“三关爱”活动 12月20日下午14:30,贺兰县文明单位“献爱心、送温暖” 结对帮扶启动仪式在贺兰一中多功能厅举行,结对帮扶文明单位负责......

    关爱弱势群体

    关爱弱势群体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金钱不是万能的,关爱需要的是社会的共同关注。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

    关爱弱势群体

    关爱弱势群体一、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产生的原因 农村小学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弱势学生本身的原因,主要是其先天性、后天性生理缺陷......

    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的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的参与动机、参与行为教师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学校体育教学对弱势群体学生重视关心不够;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

    弱势群体的劳动保护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劳动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弱势群体的劳动保护 在我国劳动法律规范中没有弱势群体的概念和界定,就我国劳动法......

    浅析如何保护城市弱势群体

    浅析如何保护城市弱势群体 摘要:弱势群体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们要讨论如何保护弱势群体,就必须先了解其特征及产生原因。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传统......

    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大批农民从赖以生存的土地源源不断地奔向城市,成为“打工族的一员”。他们的子女却因种种原因只能被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