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彬县关于实施一县一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彬县关于实施“一县一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咸阳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全市“两会”精神,推动彬县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咸阳市委办公室有关通知要求,结合彬县农民收入现状及各项政策支撑因素,彬县统计局组织相关专业统计人员,利用两周时间,对全县16个镇(社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农民增收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彬县基本情况
2011年末,彬县户籍人口35.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45万人,占总人口的60.4%。常住人口32.47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6.1亿元,增长23.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人均生产总值32737元。财政总收入28.2亿元,增长7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亿元;增长4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6元,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6601元,增长28.9%。行政区划面积1185平方公里,年末常用耕地29884公顷;农业总产值21.99亿元,增长29.0%。
二、彬县农民收入构成及分析
2011年,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601元,增长28.9%;总量位列全市第9位、全省县域(83个县市)第17位,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县域第四位。收入总量是2007年2292元的2.9倍,年均增长26.9%。
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下降,工资性收入比重上升。按构成因素分析,2011年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3395元,占纯收入的51%;家庭经营性收入2339元,占纯收入的35%;财产性收入228元,占纯收入的4%;转移性收入639元,占纯收入的10%。工资性收入占比较2007年提升9.8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占比较2007年降低了12.3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逐年缩小。彬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01元,较上年增加1480元,占全国6977元的94.6%,相差376元。占比分别较2007年55.4%、1998年46.7%,提升了39.2、47.9个百分点。
三、全国及彬县两年农民收入预计
2012年-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若按12%现价增速计算,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7820元,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
达到8760元;彬县两年平均增速按16%计算,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7660元,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8890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0元。
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按15%现价增速计算,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8030元,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9240元;彬县两年平均增速按19%计算,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7860元,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9360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20元。
预测分析表明,彬县用两年时间,也就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可以实现的。
四、彬县农民增收的主要目标及工作重点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西部百强县和咸阳次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抢抓彬县被列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政策机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营造农民增收的政策环境,主攻农民增收重点区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到2013年,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达到8890元,较2011年的6601元增长35%,实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760元130元目标。
(一)努力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按照“稳定面积、良种引路、良法配套、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工作思路,重点实施万亩玉米“吨粮田”开发和小麦单产提高工程,在全县13个镇3个社区开发建设20000万亩地膜玉米和20000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田,巩固和扩大底店镇晁塬村、水口镇张家堡村1000亩小麦良种示范田和太峪镇北庄村500亩玉米良种示范田建设,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作业等农艺措施,使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43万亩,总产13万吨。
---促进果业提质增效按照“转变发展方式,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果业”思路,积极实施现代果业项目。到2013年全县水果面积达到58万亩,总产50万吨,果品优质率提高到85%,实现产值13.2亿元。加快以韩家镇、车家庄社区核桃产业为代表的万亩经济林基地建设,年新增干杂果经济林2万亩。
同时,实施彬州梨、大晋枣振兴工程,县财政投资100万元扶持义门镇柴村、城关镇杨家台村分别建立彬州梨、大晋枣保种基地,带动全县优质酥梨和大枣产业迅速崛起。
---推进畜牧业规模养殖按照“规模扩张、板块推进、标准化养殖”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韩家、车家庄牛羊设施养殖,底店、水口土鸡生态养殖,北极塬生猪生产,新民、龙高塬肉兔生产,太峪、香庙肉牛饲养五大养殖板块建设,加快全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发展进程。到2013年,全县畜禽饲养总量190万头(只),存栏66.4万头(只),出栏123.6万头(只)。肉类总产6468吨,禽蛋产量4100吨,奶类产量6300吨。
---扩大设施蔬菜生产规模以彬县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工程为重点,加快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引导蔬菜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年新增设施大棚面积2000亩。到2013年建成1万亩金银花种植基地,5千亩大棚西瓜生产基地,5千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和1千亩大棚食用菌生产基地,着力打响彬县大棚西瓜、大棚蔬菜、大棚蘑菇和金银花四大知名品牌,全县蔬菜面积达到3万亩,年产蔬菜5.2万吨。
---加快“一村一品”发展步伐鼓励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特色产业;推动小杂粮生产、金银花种植、花卉和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搞好柿饼、柿子醋饮、土鸡蛋、核桃仁、杏仁等农产品深加工。到2013年新增“一村一品”示范村32个,打造“彬州”牌反季节配装菜、“公刘”牌大棚蘑菇、“润杨”牌柿饼、“长禄”牌石磨面、“婆罗树”牌小杂粮、“侍郎湖”牌土鸡蛋等一大批特色品牌。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现代农业、生态园林、民俗文化为资源,以县城和各旅游景区为依托,加快休闲农家、休闲农庄建设,引导城市居民到农村休闲消费,引导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二)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
一是建设一个长廊。投资1亿元以太峪河川道为重点,用两年时间建设“彬县十里休闲农业长廊”。2012年5月底前完成规划设计工作,6月份开工建设。二是建设彬县农产品加工园区。投资4.5亿元,用3年时间实施园区建设工程。
2012年投资7400万元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入驻企业10户。三是建设彬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投资1000万元在新民镇南场村建设1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和连栋式日光温室大棚,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四是建设彬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大力扶持龙高镇抓好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扩大园区面积,新建日光温室100亩。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菌种加工厂1个。五是建设彬县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以炭店镇林家堡村为重点,扶持各村发展庄园经济和生态观光农业,新建采摘大棚300座。
(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依托彬县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整合现有个体加工摊点,组建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二是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鼓励个体户、社会团体、其他组织组建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制定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引进一些有规模、上档次、效益好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四是支持通达果汁厂、润杨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技术。五是组建彬县农产品加工包装和物流集团,创立名优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
(四)扎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鼓励全县在外能人带资金、带技术、带客商回乡创办企业;积极实施农民培训“111”工程,造就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借助农业科技园区、农民科技培训中心,抓好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深入推进“阳光工程”,扶持农民工依靠科技、信息自主创业,打响彬州技工品牌。到2013年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4.3万人(次),年创收入16亿元。
(五)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积极落实中省市各项惠农政策性补贴,继续扩大和巩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中小学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覆盖范围,坚持实事15免费教育,年落实兑现小麦良种补贴、地膜玉米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中、省、市财政优惠补贴补助扶持资金达到9100万元。
(六)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按照“财政引导、农民辅助、信贷主导”的总体思路,由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列支1000万元担保基金,支持中小企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引导全县各金融机构将扶持范围向设施瓜菜、规模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倾斜,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七)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加快农村房屋、土地抵押贷款审批办理,加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形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八)加快流通体系建设
对各镇(社区)现有农贸市场和城区两个蔬菜市场进行改建、扩建,永乐镇粮食、药材专业批发市场,巩固武汉、福州、南宁等国内大中城市营销窗口,拓展广西凭祥、云南景洪、磨憨三个口岸市场。巩固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积极开展网上促销,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户成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整合现有果行,实现农超对接。
(九)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加大土地复垦、土壤改良、水土流失治理等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实施退耕还林、“沃土工程”等重大工程;以农村户用沼气池等工程建设为重点,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围绕果畜菜等主导产业,全面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到2013年,完成土地复垦3000亩,改造中低产田3600亩,改良土壤 8万亩,建成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建设户用沼气池3500口。治理水土流失45平方公里,实施节水灌溉1200亩,新修基本农田1.2万亩。
五、实施“一县一策”增加农民收入的几项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全县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要不断充实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制订好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搞好协调指导等。各镇(社区)、各涉农部
门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整合资金,保障投入。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积极整合使用农发、扶贫、水利等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农行彬县支行、农村信用联社要简化贷款手续,降低信贷门槛,扩大贷款额度,大力支持种养大户、专业基地和龙头企业扩大再生产。鼓励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农村新产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开发。
(三)依靠科技,增强后劲。继续推行县校合作模式,办好以小章农林牧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重点的农民培训基地,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骋用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员,开展科技驻乡服务,成立彬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和新民、北极、龙高、底店四大塬区农技综合服务中心站,增强为农业产业化全方位提供服务的能力。
(五)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县上要把农业农村各项重点任务、奋斗目标和完成期限等硬性指标分解下达各镇(社区)和有关部门。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对各镇(社区)、各有关工作部门检查考核。对工作进展较快,成效显著的镇(社区)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树立榜样;对工作相对滞后,进展不大的镇(社区)和部门,通报批评、督促整改,确保全县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第二篇: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陆春雷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首要目标。近年来,戴庙乡党委、政府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立足库区实际,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稳定提高传统农业,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本开源,多措并举,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一、农民增收现状
2008年,全县统计数字,戴庙乡农民人均收入3750元。根据我们的调查,实际应在3500左右,其中,土地收入人均1200元,工资性收入人均2200元,经营性收入人均150元。从统计的数字上分析,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农民群众生活依然比较困苦;从收入结构来看,土地和劳务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体力劳动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饿主要动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
1、农业产业特色不突出。受一麦一豆传统模式影响,我乡农业产业特色不突出,虽然在蔬菜、畜牧等产业的得到
了发展,但发展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在种、养、加等方面大户少,农业所占比重大,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低,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空间较小。
2、干部“双带”能力不强。乡、村两级带领农民奔康致富的欲望还不够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还不够多,有关执法部门还存在收费高、办事慢的问题,经济发展坏境还不够优化,尤其在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方面还存在重说轻做的现象。
3、群众思想保守。思想不解放是最大的制约和障碍,绝大多数人愿当打工仔打工妹,不愿当老板,愿把钱存起来不敢把钱动起来,戴庙乡48个村,3.6万人,截至3月底,信用社存款1.5个多亿,人均近5000元,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只有230家,私营企业16家,商机不浓,经济不够活跃。
4、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乡农业龙头企业有6家,但多数企业存在:一是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结不紧密,没有很好地解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问题;三是龙头企业经营粗放,现代经营理念差,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能力低。
三、对策及下步打算
为实现农民增收这一目标,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解”与“放”中求发展真解,在“思”与“想”中谋科学新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特做精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活做足第三产业。
1、挖掘“特色”潜力,做特做精第一产业
特色就是生命力,就是竞争力。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坚持不懈地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为依托,在抓好水产、畜牧等主打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甘蓝、西瓜、大蒜、经济林、棉花、桑蚕等,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梁山明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选择部分村推行土地有偿流转,建设中药材和食用菌标准化养殖基地。进一步挖掘畜牧和生产养殖的传统优势,在金山洼水面推行产品升级,养殖桂花鱼,台面上养殖蛋鸭3万只,新发展规模养鸡户10家,规模养猪户10家,其中养殖野猪户1家,规模养驴场1处。成立渔业、养鸡、养猪、蔬菜4个合作经济组织,降低种养成本,发展技术推广。
2、挖掘“龙头”潜力,依托带动促增收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培植特色主导产业。一是努力打造四大基地。以省级标准化渔塘建设为契机,在金山坝以西建设万亩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以兴达奶牛场为龙头,建设
奶牛生产基地,年内新发展优质奶牛800头。以金凤种禽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肉食鸡饲养加工基地,以黄河滩区为重点,建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同时,积极发展桑蚕生产。二是推进土地依法流转,引进大户规模经营。年内争取建设成两处以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三是支持、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合作社、协会等各种服务组织,积极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经营、流通等各种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四是争取上级扶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年内完成7000亩的沙化地改造任务,使其达到水、电、路、渠等配套完善。积极抓好各种小型排灌渠系建设,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在搞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兴办农字号龙头加工企业。吸引投资400万元的耐森木业落户我乡,新发展木材加工企业3家,水产品加工企业2家。学习商老庄发展藤编的经验,引导妇女、老人从事来料加工。
3、挖掘“市场”潜力,做活做足第三产业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支持、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同时,以上海相武运输公司党支部为依托,支持帮助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到上海等地城市货物运输,2007年我们组建了生峰运输有限公司,今年将对车辆进一步整合,再组建一家新的物流公司,彻底扭转单打独斗的局面,力争年内新增加大型运输车辆800台,新增收入8000万元,努力打造货
物运输特色乡镇。强力发展物流、旅游和家庭副业。主动与梁山县城相承接,发展运输和商贸。力争在旅游开发上有所突破,建设一处农家乐,一处渔家乐,发展家庭副业,新增个体工商户50家。
4、在“解”与“放”中求发展真解,在“思”与“想”中谋科学新路
以集中学教活动为契机,努力解决愿打工不愿当老板的问题,丰富学教内容,创新活动方式,通过请老板讲课,组织外出人员参观学习,评选明星老板等方式,创造出2万人想当老板,1万人能当老板,2千人当大老板的成效。抓典型示范。定期培育一批从事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经商等方方面面的大户,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抓机制创新。一是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班子,一套班子负责一个产业,一个副乡级干部包一个重点项目。二是激励机制,对各项重点工作严格进行考核奖励。三是督导机制,实行定期考核通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跟踪服务。由分工乡长牵头,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土管、工商、农村信用社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帮助农民跑订单,跑工商注册、用地,资金等有关方面的手续。
第三篇: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稳步增长
x省长报告提出今年抓“三农”工作的重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对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抓法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过去的一年,是农民增收幅度最高的一年,也是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全省农民人均增收元。作为欠发达的丘陵地区xx县,农民人均增收也是七年来最高的,达到了392元。在助农增收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增产、多养、劳务开发和减负四大举措来促进增收,大力实施粮食“三百工程”,全县粮食产量达33.6万吨,农民人均增收38元;大力发展短平快项目,全县出栏生猪60多万头,山羊近20万只,农民人均增收138元;大力开发劳务经济,输出劳务17.2万人,创收8.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农民人均增收136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418元,增幅达到20%。但是,冷静分析,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去年惠农政策增收占了很大的比例,还有一次性增收和偶然性增收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粮食价格上涨,农民负担减轻。因而,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增收的基础不牢固。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三农工作的领导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采取县委常委联系区,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乡镇、各部门联系乡镇的办法,加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和引导力度。在坚持提高基层干部三农工作能力上狠抓培训,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对全县5300多名村干部、致富能手、专重大户、经营业主进行了专项培训,培训了农业新技术、农村政策法规,提高了基层干部抓农村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经营业主的经营水平。在坚持产业调结构上育特色,围绕水果业、畜禽养殖业、制种业三大特色产业做文章,水果业以锦橙100号为主,锦橙100号四次蝉联国际国内金奖,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达到了1000万株,产果7000万公斤,产值达1.1亿元。xx属于“中国锦橙第一县”,其效益逐步凸现,带动农民增收的势头强劲。畜牧业以发展生猪为主,成功引进外资组建齐祥食品公司、邦农实业有限公司,形成了生猪良繁、饲料、加工、贮藏、销售、保鲜为一体的产业链。特别是邦农实业公司将投资2.2亿元,规模发展dly优质肉猪,走“公司+示范场+农户”的路子,常年饲养种猪2000多头,dly肉猪3万头,带动2万农户和100户养殖大户常年饲养dly肉猪48万头,仅此一项饲养农户年均增收6200多元,只要我们紧紧抓住猪业经济这一产业,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必将实现农民收入的逐步增长,必将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应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强化“三农”的劲头不能松。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xx既非国贫又非省贫,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一方面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加大对农业的投入,2004年农业投入达到1.4亿元,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思路,按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通过“卖、聚、争、投”等手段,引进业主兴水,发动能人兴水,全县涌现出147户兴水业主,拍卖了14座小
(二)型水库经营权,聚集了民间资金3300多万元,建成了47个兴水示范片,3300多个“户办工程”,走出了一条“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兴水路子,逐步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践证明,要加大农业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丘陵县,需要省政府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同时,各地要立足县情,继续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一种资源来挖掘,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激发和聚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共同破解投入难题。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以工哺农步伐。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要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发展,只有坚持走以工哺农、以工助农、以工促农的路子。近年来,我县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坚持“四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触动产权,百分之百转变机制,百分之百了断职工身份,百分之百盘活存量)。决心一次下定,措施一步到位,改革一次彻底,先后成功改革了10多户企业,盘活存量1.8亿元,78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2300多人。在改革的同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成功组建了10多户规模以上企业,新组建的企业机制新,体制活,发展势头好,达到了改一个企业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四个百分之百”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根据我县的成功探索,进一步加大以工哺农步伐,就是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就是推进产业化进程,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龙头企业要通过智力扶持、政策扶持、服务扶持“三大举措”,依靠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自观能动性,壮大产业,开拓市场。政策扶持的重点是信贷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前期投资较大,见效周期较长,在建设初期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受质押条件约束,往往难以得到信贷支持。在这个阶段,金融部门应降低信贷“门槛”,对有市场、有信誉、发展前景好的,符合产业政策的龙头企业应加大扶持力度。
四是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功组建了172家专合组织,做好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性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要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服务,一个重点是进步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真正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广阔的市场连结起来。另一个重点就是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随着乡镇机构改革,撤销了乡镇的“七站八所”,组建了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与县级农业机构脱节,难以发挥作用。充分调动基层服务中心的积极性入手,进一步理顺体制,抓好为农的政策、技术、信息服务,抓好农业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四篇: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民增收稳步增长
X省长报告提出今年抓“三农”工作的重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对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抓法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过去的一年,是农民增收幅度最高的一年,也是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全省农民人均增收 元。作为欠发达的丘陵地区XX县,农民人均增收也是七年来最高的,达到了392元。在助农增收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增产、多养、劳务开发和减负四大举措来促进增收,大力实施粮食“三百工程”,全县粮食产量达33.6万吨,农民人均增收38元;大力发展短平快项目,全县出栏生猪60多万头,山羊近20万只,农民人均增收138元;大力开发劳务经济,输出劳务17.2万人,创收8.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农民人均增收136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418元,增幅达到20%。但是,冷静分析,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去年惠农政策增收占了很大的比例,还有一次性增收和偶然性增收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粮食价格上涨,农民负担减轻。因而,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增收的基础不牢固。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三农工作的领导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采取县委常委联系区,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乡镇、各部门联系乡镇的办法,加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和引导力度。在坚持提高基层干部三农工作能力上狠抓培训,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对全县5300多名村干部、致富能手、专重大户、经营业主进行了专项培训,培训了农业新技术、农村政策法规,提高了基层干部抓农村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经营业主的经营水平。在坚持产业调结构上育特色,围绕水果业、畜禽养殖业、制种业三大特色产业做文章,水果业以锦橙100号为主,锦橙100号四次蝉联国际国内金奖,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达到了1000万株,产果7000万公斤,产值达1.1亿元。XX属于“中国锦橙第一县”,其效益逐步凸现,带动农民增收的势头强劲。畜牧业以发展生猪为主,成功引进外资组建齐祥食品公司、邦农实业有限公司,形成了生猪良繁、饲料、加工、贮藏、销售、保鲜为一体的产业链。特别是邦农实业公司将投资2.2亿元,规模发展DLY优质肉猪,走“公司+示范场+农户”的路子,常年饲养种猪2000多头,DLY肉猪3万头,带动2万农户和100户养殖大户常年饲养DLY肉猪48万头,仅此一项饲养农户年均增收6200多元,只要我们紧紧抓住猪业经济这一产业,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必将实现农民收入的逐步增长,必将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应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强化“三农”的劲头不能松。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XX既非国贫又非省贫,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一方面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加大对农业的投入,2004年农业投入达到1.4亿元,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思路,按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通过“卖、聚、争、投”等手段,引进业主兴水,发动能人兴水,全县涌现出147户兴水业主,拍卖了14座小
(二)型水库经营权,聚集了民间资金3300多万元,建成了47个兴水示范片,3300多个“户办工程”,走出了一条“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兴水路子,逐步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践证明,要加大农业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丘陵县,需要省政府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同时,各地要立足县情,继续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一种资源来挖掘,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激发和聚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共同破解投入难题。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以工哺农步伐。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要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发展,只有坚持走以工哺农、以工助农、以工促农的路子。近年来,我县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坚持“四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触动产权,百分之百转变机制,百分之百了断职工身份,百分之百盘活存量)。决心一次下定,措施一步到位,改革一次彻底,先后成功改革了10多户企业,盘活存量1.8亿元,78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2300多人。在改革的同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成功组建了10多户规模以上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业,新组建的企业机制新,体制活,发展势头好,达到了改一个企业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四个百分之百”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根据我县的成功探索,进一步加大以工哺农步伐,就是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就是推进产业化进程,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龙头企业要通过智力扶持、政策扶持、服务扶持“三大举措”,依靠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自观能动性,壮大产业,开拓市场。政策扶持的重点是信贷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前期投资较大,见效周期较长,在建设初期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受质押条件约束,往往难以得到信贷支持。在这个阶段,金融部门应降低信贷“门槛”,对有市场、有信誉、发展前景好的,符合产业政策的龙头企业应加大扶持力度。
四是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功组建了172家专合组织,做好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性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要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服务,一个重点是进步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真正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广阔的市场连结起来。另一个重点就是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随着乡镇机构改革,撤销了乡镇的“七站八所”,组建了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与县级农业机构脱节,难以发挥作用。充分调动基层服务中心的积极性入手,进一步理顺体制,抓好为农的政策、技术、信息服务,抓好农业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五篇:综合施策促进农民增收
综合施策促进农民增收
吴晓文
2011年第6期 ——社会建设
近年来,武穴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统筹城乡,综合施策,运用政策引领增收、内部挖潜增收、拓展来源增收等举措,想方设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武穴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继2009年突破5000元大关后,2010年又增加到5700元。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开阔思路,依靠政策促增收
党的农村政策是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的根本保障。我市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落实政策,稳固基础促增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各项利民惠民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相关制度建设,确保农民利益。我市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补贴、库区移民补贴等资金全部归口,市级统发,以“一折通”直接发放到农户。2010年,全市共计发放各种补贴4987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90.5元,稳定了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二是用足政策,拉动建设促增收。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谋划实施一大批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建设项目;整合使用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库区移民等项目资金,放大项目建设效益;开展市直部门单位驻点包村,党员干部与贫困户手拉手等城乡共建活动,促进城镇资源向农村流动。2010年,市财政共计安排“三农”支出11200万元,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6479万元,带动大量社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全市共实施涉农项目45个,累计投入项目建设资金42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状况,扩大了农民就业增收空间。三是创新举措,激活源头促增收。我市注重发挥政策的“引擎”作用,有效激活创业创收潜能。结合市情,市里相继出台《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促农、强农政策性文件。围绕农村、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整合产业资金,调整建设重点,着力引导向农村、农业倾斜;调整贷款结构,协调金融机构增大贷款总量,拓展担保形式,扩大授信额度;定期召开银企、银园、银政联席会,增进合作,促进融资;开创性搭建促进农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创建了全省县市级首家农业担保公司,创立了农村青年诚信创业基金。2010年,全市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农业发展资金达5.6亿元。
二、转变方式,挖掘潜力促增收
农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挖掘农业内部潜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武穴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是调优结构上规模。我市紧紧围绕粮食、棉花、油菜、生猪、水产、生姜山药等农副产品,着力把品质调优,规模调大。全市已形成70万亩优质稻、10万亩优质棉、100万头生猪、40万亩双低油菜、15万亩水产、3万亩生姜山药的生产规模。武穴已经成为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市,生猪供应大市,也是湖北省双低油菜生产大市、水产大市和畜牧大市。2010年仅水产生产一项就促进农民人均增收80元。二是盘长链条兴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关键。我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扶优、扶强、扶大”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主要抓手,实现大中小并举,多种经济成分齐上,着力推进油菜、生猪、水产、生姜山药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13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黄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安置就业9600余人。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组织(协会)50余家,带动农户2万余户。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基地+公司+农户”和“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民人均年增收100元以上。三是因地制宜显特色。我市始终把兴办特色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大幅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如培育了以朱木桥、龙潭为代表的一批工业村,以魏高邑、泉塘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村,以郭应龙、龟山为代表的一批种养村,以龙坪、梅川、石佛寺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集镇。四是科技支撑树品牌。我市坚持依靠科技打造农业品牌,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鼓励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狠抓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评估认定、质量认证、品牌申报和商标注册,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效应。全市完成农作物无公害地认证面积50多万亩,获“三品”认证企业发展到35家、品种45个,其中地理标志产品2个,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2个,总数居全省县(市)前列,黄冈之首。如福康油脂生产的“接福牌”一级双低菜籽油,是目前全国唯一通过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的双低菜籽油品牌。
三、更新理念,拓展来源促增收
为推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我市确立“跳出农业抓农业、减少农民富农民、城乡统筹兴农村”的新理念,着眼从农业外部寻求促进农民增长的新路径。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扩大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我市在落实“工业立市”过程中,注重以工业化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坚持抓园区招商、抓骨干产业、抓集群经济、抓产品品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已发展到190多家,形成以广济药业为代表的医药产业集群,以祥云为代表的化工产业集群,以华新、亚东为代表的建材产业集群,以玉柴多菱、海铭星为代表的机械和船舶制造产业集群。武穴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华中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湖北最大的农机动力制造基地和鄂东造船基地,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0多亿元。二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城这一层,重点推进“两区一带”建设,提高人口容量,强化产业支撑,鼓动农民进城上镇创业就业。如面积43平方公里的田镇工业区已初具规模,2011年可望实现百亿园区目标;城东新区建设基本框架已拉开,城区面积将扩展7平方公里以上;沿江经济带将新老城区、经济开发区、田镇工业新区融为一体,汇聚全市80%以上的规模企业,带动了商贸、物流、房地产等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加速农民向市区转移。在镇这一层,重点以镇级工业集中区建设为龙头,通过强化承载功能,带动产业繁荣,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局面,使小城镇成为带动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近年来,我市每年投入1亿多元用于小城镇建设,如梅川、花桥等中心镇每年吸纳能力在4000人以上,减少农民富农民。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最快捷的途径。我市确立以劳务品牌带动劳务经济的战略,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多元参与的劳务输出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开展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项培训、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初步形成武穴建筑、缝纫、电子电工、酒店服务、家政服务五大劳务品牌。年劳务输出14.8万人,现金收入近5亿元。市财政每年安排培训专项资金近200万元,实现培训农民工4万人、新增转移就业和返乡再就业2万人以上。■
(作者系中共武穴市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