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对异性兴趣及异性交往解析
青少年对异性兴趣及异性交往分析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逐渐对异性产生兴趣,并且交往的对象逐渐由同性交往向异性交往过渡。发生这种改变的原因有青少年个体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于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与敏感期,因此青少年对异性的兴趣以及异性交往应该引起青少年本身以及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高度重视,给予青少年正确的建议。从而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态度,促使青少年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青少年 异性兴趣 异性交往 关键期
1引言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最为活跃时期,青少年一方面对父母学校灌输给他们的各种知识进行辨别、逆反、批判和斗争,另一方面则从生理的日益强大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自我意志、力量估计过高,而这种独立意向发展又往往同心理失衡、性盲动相顶撞,造成他们迷惑、痛苦、悲观,心理起伏不定。
有研究发现现在社会中很多人对青少年的异性交往存在着许多偏见,甚至很多家长将青少年的异性交往等同于早恋,社会中很多成年人有意识的给青少年灌输一些思想认为青少年中的异性交往是不正确的并有意识的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他们甚至将其冠上道德的层面的帽子,阻碍了青少年正常的异性交往,同时也让一些青少年在叛逆意识的指引下做出许多发生严重后果的事情,例如:有人对131名青少年罪犯进行调查,发现36%是性犯罪;而女少年犯中性犯罪比例高达90%。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由于社会中对青少年性意识的教育没有落实到实处,使许多青少年走上错误的道路,因此正确了解青少年的异性兴趣以及异性交往是势在必行的,这也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意识,促进青少年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产生异性兴趣及异性交往现象的原因
1.1个体自身原因
青少年对异性产生兴趣及异性交往的需要产生,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生理与心理发展导致的,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结果。
1.1.1生理原因
由于身体内分泌和物质代谢等各系统功能作用,尤其是性激素与肾上腺素分
泌不断增加,性机能成熟,男女青少年均出现第二性征。
男性表现在身体肌肉发达,骨骼变硬,身体迅速增加,睾丸、阴茎变大,长
出阴毛和腋毛,精液的分泌(射精和遗精),脸上胡须加重、喉结突出,声音低沉浑厚,出现男性特有气概等。
女性便现在整个身体皮下脂肪增厚,皮肤光泽,体态丰满,臀部边圆,子宫
及卵巢的发育月经初潮,长出阴毛和腋毛,乳房隆起变大,声音变细,出现女性特有的体态语征象。
男性和女性共有的特征是内部机能(心脏重量、肺活量、血压、脉搏)进一
步加强,脑和神经系统主见完善,接近成人水平。
1.1.2相应的心理原因
青少年出现第二性征,意味着性机能的成熟,这一变化反映到心理上引起性
意识的觉醒,性意识是指青少年对性的理解、体验和态度,性意识觉醒是指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和两性的关系,是身体发育成熟的结果。
随着青春期第二性征相继出现,这些少男少女强烈意识到男女区别,并随之
产生一些特殊心理体验,首先他们对性知识产生兴趣,男女青少年交往主要表象在对异性好感、羡慕和朦胧眷恋、向往。
性意识的发展和对异性的态度,是由青年所处于德社会秩序对男女思维范
式、性别角色、性道德等方面所规定。
王淑兰认为,青少年性意识发展大体经历了抵触、好感、依恋、爱情四个阶
段。第一阶段是性意识的觉醒阶段,第二、第三阶段是性意识的发展过渡阶段,第四阶段是性意识的相对成熟阶段。
1.2环境因素
1.2.1大众传媒
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不断向人们传输关于
异性交往的信息,这些观众中当然也包括青少年,尤其是现在韩剧热播,其中不乏关于异性间交往、恋爱、结婚等信息,长期收到这种信息的影响,青少年难免产生模仿学习的心理,这也就符合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报刊、书籍知识不全面、不科学,中学生所接受的这些
性知识更多是关于性的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很少有关于性心理学、性社会学
及性道德方面知识。致使青少年所接受的信息有着片面性和混乱性,由于青少年的心智还很不成熟,因此他们不能正确的甄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容易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不正确的异性交往观。
1.2.2学校
青少年时期由于心智的进一步成熟,青少年原来与父母的亲密感逐渐转向同
伴群体,同伴群体中的一些观点与行为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异性交往,学校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从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因此观点和行为也就不同,由于不同年龄的差异,导致心智、思想的差异,使青少年接受到同伴群体中一些关于异性交往的观点及行为,从而对自身的异性交往产生影响。
1.2.3家长
曾就有人针对一些中年家长进行关于对青少年交往问题看法的问卷,研究结
果中很多家长都同意异性交往不等同于早恋,但是当问他们认为孩子和异性交往之后是否会告诉他们时,他们大多数的回答是否定的,当问及原因是他们的回答多是孩子害怕会遭到批评,这个事实说明家长的孩子的正确异性兴趣的形成及异性交往关系的正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孩子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因此
家长的观点与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无可替代的,如果父母能够拥有正确的关于青少年异性兴趣及异性交往的态度,并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相信青少年会更快的形成一种正确的异性交往观。
3树立正确观念,正常异性交往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如果他们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与价值观,那么将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祖国未来的发展,当然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也是正确价值观的一种形式,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是势在必行的。
3.1正确的异性交往应注重哪些原则
3.1.1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增强魅力。挖掘自身存在的价值,不断提高自
身的德才学识,博得众人的欣赏与赞美。
3.1.2集体交往。尽量避免个别朋友的密切交往,团体交往可以吸收多个异
性的优点,缓解与异性交往的羞涩与困窘。
3.1.3自然交往。言语、表情、行为举止及表情流露要自然、顺畅。既不过
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要恰当地表现自
己。
3.1.4适度交往。不要故意疏远,也不过分亲密,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和
空间距离,做到诚恳待人、热情大方。
3.1.5保持独立。要有独立性,不要过分依靠朋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
立的心理世界,要学会独立思考与感受。
3.1.6尊重对方。交往中要尊重对方,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要毫无顾忌,谈话涉及一些敏感话题要回避,不要随便干扰对方。
3.1.7自尊自重。和异性交往要自尊自重,更不能自作多情,要注意衣着打
扮和言行举止,不随意打闹和挑逗,身体接触要有分寸。
3.2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
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必
不可少的,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则显得尤其重要,对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良好的异性交往有利于增加对异性的了解,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在学习上得到异性同学的帮助,增加与人沟通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但是,由于他们已经和从前在心理上比较稳定的儿童期不同,此时情绪上极不稳定,比任何年龄的同性和异性交往都难以驾驭。因而容易制造出各种问题,给他们带来一些情绪、行为的困扰,影响和妨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对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给予异性交往的正确引导是每位教师及家长的义务和责任。
一般对青少年异性交往辅导中,主要包括: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帮
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帮助青少年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培养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技巧;协助青少年克服异性交往的障碍等。
在青少年进行异性交往时家长应善于观察孩子细枝末节,从蛛丝马迹中把握
孩子心理变化特点,并进行适时教育引导,使他们正确对待特征问题。这期间青少年也应加强自我控制,要正常的与异性交往;不要与庸俗的人接触;避免不正常性刺激和挑逗;严格最受自己的生活作息制度;培养自己广泛的健康的兴趣;树立良好道德品质。
男女生的交往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际观察发现:青春期交往范围广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的人,比那些缺少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较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拘谨、畏缩,妨碍青少年男女之间的交往;过分热情、随便,又显得轻浮,不庄重,同样是不可取的。只要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诚恳对人,热情大方,自尊自重,便能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以自身良好的修养和人品赢得异性的尊重和友情。
1.雷雳 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3第3版 219-222
2.张日昇 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1993.12 第一版 155
3.王希永 田万生 青年心理学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1988.、9
第一版 22 27
4.张进辅 青年心理概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第一版
5.环球在线 与异性正常交往的方式和技巧
6.张进辅 青少年心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第一版
7.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 2009、3 第二版
8.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0第一版
9.俞国良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6第一版
10.2009年5
月4日
11.胡瑞 周华珍 李珂 青少年异性交往调查报告 2006、7、24
12.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原则
第二篇:异性交往_教案
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
一、教学重点
1、打破困惑,喜欢异性并非“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认识男女生交往的意义,如何把握男女生相处的“度”。
2、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理。
二、教学难点
1、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发言
2、教师的穿插与引导。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工作纸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男女生有身体接触的热身——互助敲背)引入交流和分享的主题
(二)电影片段《爱情麻辣烫-声音片段》欣赏
(以电影《爱情麻辣烫》的片断之一《声音》来引入,创设一种情境,引起大家对发生在男女生之间的那种微妙的感情的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或感觉?)学生交流讨论,分享感想。注意:教师在穿插与引导时,尽量少说话,少做点评,不下结论,以此建立信任,消除心理防卫。辅导教师要宽容对待学生发言的不积极,适时转到下个话题。
(三)有人提议,为了使中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专门设立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同学们认为好不好?学生交流,讨论,引出男女生交往的意义。
(四)男女生交往的意义
学生对坐沟通,小组汇总,教师可以提供参考结论,如:“异性效应”
1.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
2.有利于情感交流和互补。
3.有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
4.有利于互相激励和学习。
(五)你欣赏怎样的异性?
填充句子活动 背景:欣赏《友情》学生填写(工作纸)女生:
我所欣赏的男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我不欣赏的男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男生:
我所欣赏的女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欣赏的女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你怎样欣赏异性?
学生讨论,交流。注意:通过前面的体验,认知,“如何做”是一个认识的内化和行为的外显过程,应该相信学生在将来高中生活中的判断和选择。这里不必强调人人会说出“如何做”,让心理辅导活动留下一些问题和回味,该环节视学生的反应而定,不宜展开。
《刺猬的故事》
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挨在一起,却因为忍受不了彼此的长刺,很快就各自跑开了。可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想要挨在一起取暖,然而挨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又不得不再度分开。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在受冻和受刺两种痛苦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出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而又不至于被此刺伤。
问题:这群刺猬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异性交往应把握好“度”。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中学阶段的异性交往友情或许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让我们珍惜年轻时最宝贵的学习时光,相互关爱,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携手共进!让友谊天长地久!
播放《友谊地久天长》结束本次心理辅导活动。
第三篇:正确对待异性交往范文
正确对待异性交往
有个男研究人员想攻克一个科研项目,苦于没有搭档。后来研究所调进一个女青年,对此颇感兴趣!而且也有基础。他十分高兴,经领导批准,他们俩承担了这项工作,便夜以继日地攻关。可是,时间一长,流言蜚语出现了,说他们在搞婚外恋,她是“第三者”。另方的妻子闻讯后,还到单位来大吵大闹,弄得满城风雨,最后,这个女青年被迫调走,这个即将告成的科研项目就此流产了。
在生活中,以上这种现象是常见的,不管是什么原因,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稍微一接近,有些人就认为他们在谈恋爱,或是在搞不正当的性关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男女同学如果在学习上接近也是“早恋”了;一个已婚者在工作上和一个异性多接触了一些,就是搞“婚外恋”;男人找女人谈话,必须把门开着,否则就可能被人疑为“不规矩”;男人和女人也不能一块出差,不然“很容易出问题”。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男女授受不亲”,不能越“男女之大防”,这种流毒,至今仍深深地潜伏在不少人的脑海里。鲁迅在半多世纪以前,曾用辛辣的笔触,嘲笑了那种荒谬的推理,闻一声笑,以为是怀春了;收到了一封信,当然是情书;有男人老访,总归是情夫,为什么去公园呢,肯定是赴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种意识仍然深深地根植在许多人的大脑里。
这种两性交往的神秘观念的存在,使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了很不正常的状况。通常人类的耐性交往分性交往和非性空往两方面:性交往如恋爱、婚姻、通奸等等;非性交往如异性同学、同事,朋友的正常交往,而后一种交往是火量存在,为学习,工作所必须的。对于这种交往,本来就应该建康,自然、堂堂正正。可是性神秘观念使这种正常的关系扭曲了,窒息了,这对事业发展十分不利,前面所述的那个科研项目流产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那些无端的猜疑、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往往会毁了人的一生的同时,从心理学上看,把一件事物看得越神秘,反会促使一些人更加向往。因此,破除性神秘观念,是建立健康,文明的异性交往的前提。
(冬琳)
第四篇:中学生异性交往
中学生异性交往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是长知识,求上进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是要求被人理解,要求摆脱被支配而谋求人格独立。在学习与生活中,有欢乐,有苦恼,成功与失败,斗争与冲突。他们需要倾诉,需要理解,需要帮助。渴求寻求友谊,成为一种自然现象。而本身已步入青春期,随着性意识的觉醒,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异性交往被视为“神秘”话题,其实男女间的健康交往,对中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生理、心理、社会及个人发展角度有积极的意义:
1、中学生正常异性交往的积极因素
中学生会普遍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情感体验,那便是对异性的向往。
①智力上取长补短。
男女有别是千真万确的。除生理上巨大的差异外,比如性格与气质方面,男性刚强、坚毅、豁达、粗犷、豪壮激烈、暴风雨式等,女性端庄、文静、温柔;情感丰富细腻,体验敏感,易同情人等。
男性粗心、果断、有独立性、大胆决断等。
女性细心、敏捷、有耐性,易受暗示,缺乏决断等。
因此,男女交往取长补短,互相提高。比如女性善于具体形象思维,男性较擅长逻辑思维。
②心情上愉悦,互相激励前进。
中学生异性交往中对异性产生神秘、好奇、向往的心理感受,同时,也自然产生接近异性的心理倾向,因此满足这种心理,会使人增加愉快、轻松、美好、和谐的关系,使男女双方精神焕发,感受到激荡心灵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③性格的培养与发展。
生活中,既与同性交往,又与异性交往,则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便会是豁达开朗,情感体验较为丰富,个人意志较为坚强。交往对象多会有个体差异,故应取长补短,从而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④增进性心理健康和日后处理婚恋问题的能力。
男女生交往,可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达到性心理平衡。在正常的交往中积累异性交往经验,为今后进入婚恋期打下基础,便能较好地区分友谊与爱情,更稳妥地把握好自己的情感,从而严肃、认真、负责地择偶,缔造幸福的婚姻。
2、坦然面对异性交往。
高中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接近和爱慕异性的心理需求是很自然的,也很正常,即对异性的爱慕期。
异性交往容易陷入的误区:
①从单纯、外露的情感转变为含蓄而内向的感觉。
②从融洽的异性交往转变为敏感、多疑、微妙的“被爱的错觉”。
③从直白的语言沟通变为书信传情或语言及表情暗示。
以上使不少中学生处于暗恋中,因此,对异性同学的爱慕与无奈的自我约束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了暗恋中的强烈的自责感,甚至罪恶感,并进一步给正常的异性交往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时,力争做到:
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无邪,交往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其次,要广泛接触,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好的异性,对异性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
第三、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
第四,要把握好“自然”与“适度”两个原则。
所谓“自然”——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举止、情感流露、以及所思所想做到自然顺畅,既不盲目冲动,也不娇柔做作。
所谓“适度”——指与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接受。
异性交往的行为准则:男女之间的交往,要相互尊重,明确责任感,这是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少男少女要遵循的行为准则。
3、青春期男女要正确认识:男女有别。
在高中阶段,如何培养自己适应社会对两性角色的要求?如何看待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
①发掘女性自身的优势。
优势: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女性有交往能力优势,较强的管理能力;女性比男性更细致,遵规守纪方面做得更好等。
女性注意:转变依赖心理,娇气心理,要自尊、自爱,不断提高充实自我,找准自己在社会中适宜的位置。
②正确认识男性的社会地位。
优势:往往是一家之主,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某方面享有特权;交往面较广,承担更多的责任,心理压力较大。
男性注意:克服“大男子主义”,不强求男人做到的女人一定能做到,有事业心,责任感,体贴别人,做生活中的强者。
③培养刚柔相济的人格。
刚柔相济的人格,既不是要求女性“男性化”,也不是要求男性“女性化”,而是强调“弹性”和“整合性”。也就是指男女应该有的特质。
这种意识从小培养,从而建立平等的两性关系。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有责任感,有爱心,乐于为家庭付出等健康人格。
4、过早陷入“早到的爱”。
所谓“早到的爱”主要是指学生(高初中生),在没有任何心理与思想准备和接受爱的能力的情况下,便接到来自异性的爱的信息。
这是青春期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情感与心理需要。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成长,掌握知识的最关键的时期,又加上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发展不同步,所带来的异性交往及恋爱时所带来的各种困惑,使他们感到,无事所从,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空间,没有物质基础,没有未来的发展保证等等,所以中学生没有接受和拒绝爱的能力。
如今中学生的恋爱现象已成普遍现象,据调查统计,我国中学生在初中阶段有恋爱现象的占总人数的30%以上,高中生高达60%以上,其根据与背景并不复杂。
首先,青春期身体一系列变化,心理出现渴望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加上流行文化,因趁机充斥了思维想象空间,对许多学生的影响很大。
其次,青春期,自我克制能力,鉴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弱,又加上父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以及传统思想的束缚,很难找到自身价值,对家庭、学校失望、失落感增强,进取心下降,加大对异性的目光投入。另外,攀比与虚荣心也是造成早恋的因素。
再次,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异性交往,不经调查怀疑,以单纯的,粗暴的行为加以制止,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剧孩子追求异性同学的速度。
最后,青少年升学压力过大,思想空虚,不知所措,同学间的相互慰藉,产生同感,认为“世界上只有你能理解我”,而陷入情网,不能自拔!
怎样才能避免恋爱现象的发生呢?
首先检查自己的对异性的意识和态度,不能因为家庭、学校给自己的“温暖”较少,而去寻找所谓的抚慰,使自己弥补上这一点,于是尝到“爱情”的甘甜后,自我感觉良好,喜欢炫耀自己,去博取异性注目。
在家长与教师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自尊自爱的道德情操。积极听取家长和老师的意见,正确进行异性交往,避免早恋的发生。
如果有冲动或对异性与众多异性有异样的感觉,应提醒自己注意,控制冲动,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端正性观念和批判“性解放”的思想,本着对本人和对方负责的态度,慎重交往。
应该明白,爱情绝不是简单的男女私情。它是人类最高级,最美好,最神圣,最纯洁的一种情感。它需要相爱的双方以无私奉献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培养它。它是成熟(包括生理、心理和思想)的男女作出的严肃的负责的选择,如果没有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很难享受爱情甜美的。
5、早恋——苦涩的青苹果。
2003年4月,我校一位老师带着4岁的儿子回家,儿子非要吃树上苹果,爸告诉他,不能吃,也不好吃时,儿子还是要吃,无奈爸爸摘下了两颗,儿子非常高兴,接着咬了一口苹果,儿子马上顿时苦楚满面,吐了一地,不停地说:“苦!苦!不好吃”。爸爸看看儿子的样子,摇摇头笑了!
此时,老师想起了本班的女生米雪恋爱的事情,他灵机一动,咬了咬牙,顺手摘下了64颗苹果„„
回校后,他问同学们想不想吃苹果,“想” 的声音,几乎是发自一个人,当老师拿出小苹果时,全班同学顿时发出“唉”的声音,又几乎是发自一个人。在老师继续要求吃下去时,许多学生已发出痛苦,无奈的抱怨声„„
当老师问同学们的感觉和原因时,又像似一个人声音“不成熟!”,“对!不成熟的是苦涩的,所以同学们要吐出来,只有成熟的时候才是甜润的!”
事后,米雪主动找老师倾诉心中的“秘密”„„问题很快得以解决„
不成熟的爱情是苦涩的,成熟时的爱情才是甜密的。
高中生在经历了青春期“生理大革命”,性成熟性意识萌生了。由于强的性好奇心和接触异性的欲望,男女之间常产生一种异常渴望与异性在一起的依依不舍之情,这就是中学生最初的爱情。
中学生条件不成熟,情感不易控,感情闸门打开后,就会一泻千里,冲动有余而理智不足。
高中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正是一生中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据说,从某种意义来说,高中生学的知识是一生知识总量的60%。
恋爱势必双方受到影响,学习不专心致志,智力不能开发,能力得不到培养,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受限。
心理上还会压力巨大,怕同学讥笑,怕家长发现,怕老师批评,怕失去“爱情”„„因而使自己的行动诡秘起来,时刻防别人知道一切,时刻防别人拆自己信件„„,导致精神紧张,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烦躁不安,心律过快,神经衰弱,有脱离集体的心理倾向。
中学生恋爱无经济基础,无稳定工作和收入,无固定的场所,无时间,无适当的环境,无一定的目的,无经验与心理准备,更无最后的结果„„,这就像低级动物生理需要一样,只是繁衍的需要,而等以上条件都具备时,真正的爱情便会“来到”身边。实际上,人是高级动物,人与动物最大区别是有理想和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
中学生恋爱的最大特点:十分珍惜自己“苦心经营”的所谓“爱情”,感情上极为投入,追求时尚,崇尚浪漫,享受爱情。
有人就对中学生的“爱情”作了诠释:时尚——为时尚早;浪漫——慢慢地把自己的青春浪费掉;享受——自己想着受罪;投入——把头伸入,失去理智。
我们暂且不去考证是谁发表这样的看法,但中学生恋爱,确实是为时过早,浪费青春,失去理智,简直就是活受罪„„
还有人说,恋爱中的高中生的智商不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如果是这样,10岁的小孩的行为其不是太幼稚,太滑稽,太不对自己负责,太不可思议„„
据广州一家权威教育机构花了近十年时间对中学时期恋爱的学生作跟踪调查:有94.6%的人无结果,日后品尝着自己亲手酿制的苦酒;其中76.4%的人影响了自己的学业与发展;只有
4.26%的有正面的影响„„
因此中学生不易恋爱。
6、爱的真谛是什么?
在大多数中学生眼里,爱就是两情相悦,爱就是花前月下,一起看电影,逛公园„„那不就是爱吗?当然不是,那只是皮毛的爱。
(1)爱是一种高级情感,是建立在高级情感需要基础上的情绪体验。
(2)爱是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是包含双方共同的需要以及持续深刻的同情与心理共鸣的一种亲密情感。
(3)爱是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一种有人生意义的社会心理活动和心理体验。
(4)爱是在双方愿意的情况下的一种奉献,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给予的高级的活动过程。
(5)爱是意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尊重、关心、理解、帮助和责任。真正意义上的爱是深远的。
中学生渴望得到爱,但大多数人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不知道如何去接受爱,如何去爱别人。只有真正理解爱的真谛,才能学会去爱和被爱,才能借“情”的小舟,载满“爱”驶向爱情的港湾。
第五篇:异性交往
青春期 我与异性交往”主题班会
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必要性,消除班内不正确的认识和起哄行为。
2、学会以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活动内容步骤:
一、情境剧表演与讨论
结合情境表演,同学讨论:
(1)在你看来,男女主人公的行为表现正常吗?
(2)应持什么样的态度与异性交往?(如何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3)“友情”与“爱情”的区别在哪儿?
二、我的青春,我做主——正常的异性交往很必要
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是青春期心理、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
目的:肯定青春期感情的正常存在,对此表示理解,消除抵触心理、调动情绪,便于师生深入沟通与交流。
(一)正常的异性交往中,我们的收获:
1、有利于智力上的取长补短
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智力虽没有高低之分,却有类型不同。比如在思维方面女性往往擅长于具体形象思维,因而更适合于应用科学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学科;男性往往擅长于抽象逻辑思维,其思维往往是离奇、大胆的,他们更多地喜欢用综合的方式对待现实,善于抽象、概括,因而更适合于基础学科和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学科。以高中学生为例,男生往往比较喜欢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女生则比较喜欢语文、外语、地理、生物等学科。男生在掌握知识的基本功上可能稍逊一筹,但在解题的灵活性上却略占上风;女生在作文的叙述描写、运用词汇等方面可能略占上风,但在立意的新奇和结构的不拘一格上却稍逊一筹。不言而喻,通过交往,男女生均可以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从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2、有利于情感上互相交流
人际间情感是极其丰富的,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同情、敬爱之情、感激之情等。这便说明,男女之间可以有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交流,它可以使人感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一般说来,女性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有同情心;男性的情感粗犷热烈,且容易外露。有的男性向女友吐露自己的不幸和难堪,在同情声中平静下来;有的女性向男友诉说自己的犹豫和愁苦,在鼓励声中振奋起来„„这种异性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微妙的,也是在同性朋友身上所得不到的一面。
3、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处在集体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广泛,和周围生活的联系越多样,他深入到社会关系的各方面也就越深刻,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他的个性发展也就越全面。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交往范围越广泛,不仅有同性朋友且有异性朋友的人,性格相对来说比较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意志也比较坚强,这显然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因为正是多方面的交往对象的个性渗透和反馈,才丰富了他们的个性。反之,只在同性圈子里交往,人的心理发展往往是片面的,因为尽管同性者个性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远不如异性间个体差异大。
4、有利于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只有具备了在正常气氛中与异性交往的经验,才可以使青少年通过比较进行鉴别,逐步掌握友谊与爱情的区别,从而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这样,也会促使他们将来更稳妥地 1
认真择偶,并在交往中加深了解,逐步发展感情,恋爱、婚姻的成功率也会更高。
5、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
“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所谓“异性效应”,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的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如何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自然: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要自然顺畅
适度:刺猬的故事
交往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让人能接受
青春期异性交往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1、好感不等于初恋
由于青少年在一起学习生活时间较长,社会活动日趋丰富多彩,青少年的朝气蓬勃,多才多艺,会使异性产生好感,这是一种追求美好的向上的、健康的心态。经过调查,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过这种心理活动,产生好感的对象可能是一个异性群体,没有明确的目标,应该明确告诉学生这不等于你在初恋,应该注意调整你的心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生中去。
2、暗恋并不等于罪恶
如果产生好感的目标逐渐专一就要发展为暗恋,经过调查发现,此时的学生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点,他们非常茫然,有一种负疚感、罪恶感,暗暗的、苦苦的恋一个人,对方又不知道,如果不尽快的调整心态,就会造成心理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