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SCI期刊论文的整体详解
关于SCI期刊论文的整体详解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一种多学科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 ,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 ISI)主办 ,1 961年创刊 ,以布拉德福(S.C.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 ,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 ,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 ,从而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 ,来反映其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因此 ,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所谓引文(Citation),就是被引用的文献 ,即原始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Reference);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就是以引文著者的姓名为标目 ,用来检索该著者被别人引用的文献的数量和内容的一套索引。引文索引为 SCI所独创。
1SCI的收编范围
SCI的收编范围很广 ,主要收录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 ,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医学、药学、工程技术、农业等 ,侧重基础科学的研究方面。其文献来源涵盖 45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具影响力的期刊 560 0多种(扩大版)〔1〕,收录的主要是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
2SCI的结构体系
SCI由引文索引、来源索引、轮排主题索引二部分组成 ,其中 ,引文索引文又可分 :作者引文索引 ,无名引文索引 ,专利引文索引;来源索引可分为 :来源出版物表、团体索引、来源作者索引等。因此 ,利用 SCI检索的途径很多 ,非常方便。
3SCI的功能
通过 SCI统计数据 ,我们可以掌握 :某位著者的论文曾被何人引用 ,该著者有多少篇论文被引用过 ,某篇论文被引用多少次。以此了解该著者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可以掌握国际上的同行或者竞争对手的现状。通过 SCI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共同研究相同或相近的科研课题 ,充分掌握这一领域的科研动态;通过团体索引可以掌握某一国家、地区、某一学术机构或科研单位的研究进展;了解科学研究的现状。
4SCI的选刊原则
SCI只收录其选定的来源期刊 ,而且对有的来源期刊也不是全部收录。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出版的科技期刊多达 1 0万种以上。SCI编者根据“加菲尔德文献集中定律”(Garfield` s L aw of
Concentration)及“费用-效果”原则选择入选期刊〔2〕。也即 ,情报学家加菲尔德在研究文献引用情况后得出的结果表明 ,大量(75%左右)被引用文献出自少数“核心期刊”中 ,而其余少数被引用文献
则分散在大量期刊上 ,入选 SCI的期刊不及全世界科技期刊总量的 6%。
5SCI对入选刊的要求基本的期刊出版标准 要求期刊做到及时出版 ,遵循国际编辑惯例提供足够的英文信息(包括文献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作者的全部联系信息 ,期刊编辑、审稿人的同行审阅制度等。期刊内容 被收录期刊论文的内容能充实 ISI的数据库 ,强调在内容上要能反映新进展 ,研究的是热点问题、领域或有特殊意义的领域。严格审稿 ,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国际化程度 被选刊能正确反映科学研究的全球性 ,表现为多国界的作者群 ,引用刊物的多国性等。引文分析 引文数据包括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时指数、引用半衰期等各项指标 ,利用这些指标对期刊进行定量评价。其中影响因子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就是重点期刊。SCI对入选的刊物进行动态管理 ,每年评出有前景的新刊 ,淘汰利用率不高的旧刊。
6SCI刊源分布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 , SCI印刷版收录期刊近3 60 0种。其中 ,收录美国期刊 1 43 9种 ,占40.6% ,英国期刊 72 4种 ,占 2 0.65% ,只有极少数非英文刊物被收录。截止 2 0 0 1年 SCI印刷收录我国期刊(不含台湾期刊)1 4种 ,扩大版收录 63种 ,而医学类期刊仅收录 3种〔3〕。我国自 1 987年起引入 SCI等三种国外著名的检索工具作为期刊科技工作评价的依据。每年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年度统计。每年的岁末的统计结果公布成为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高校、医疗单位等关心的大事 ,其学术论文被 SCI引用情况已成为评价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准。
第二篇:SCI期刊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步骤
SCI期刊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步骤
医学论文是传播精神文明,推进科学发展的载体,是医学科研和临床的书面总结、交流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具。具体来说医学论文是医药卫生科研工作人员通过科学思维运用书面语言,准确概括医学科研过程,客观表达科学实验或临床观测结果的论证文章。医学论文写作时作者对其学术成果与科技信息运用文字、数据、符号、图表等加以表达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同时对其进行概括并上升为理论性的文章。医学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水平,也是科研工作者能力和作风的具体反应,因此撰写医学论文是医学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医学科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医学论文属于科技论文的一种,由于医学专业的特点,医学论文写作有其惯用格式和特点。文章将就常见的医学论文写作的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准备资料
资料的准备包括直接和间接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以及资料的评价与取舍等方面。直接资料的来源主要有①现有的医药卫生工作记录文件,如病案、健康查体记录、专业防治机构的记录;②经常性的统计报表如疫情报告表、医院工作年报表、职业病报告卡、出生与死亡登记;③专门试验研究或进行特殊检查所得的资料;④实际调查所得的资料如流行病、地方病、职业病的调查等。间接资料的来源有①参考书
包括各种医学教科书、专注学术会议论文集;②期刊;③工具书医学辞典、医学百科全书、年鉴、文献索引、主题索引等。而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有:①进行相关的调查;②对研究对象进行持续客观的观察;③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以及④文献检索扥更,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献检索部分,因为必须对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及相关资料由全面的了解,才能为论文的撰写开拓思路,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的做法是根据研究课题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查阅原始文献,检索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这几方面的内容:在方法上沿用前人研究结论与已不同需要加以说明的,前人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存在争议和正在探讨的。资料的整理过程是对资料进行科学综合以及加工过程,整理原始资料时,要重点保存那些能阐明正式研究涉及中提出的假设或观点部分,是原始资料得以系统化、条理化,其中包括对统计数据的检查审核,分组涉及,归纳汇总,以及图表的应用等。在科研实践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收集到的资料难免有失偏颇,这就需要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求去芜存菁,去伪存真。对于资料的评价和取舍,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资料可以说明说明研究结果的;资料基本完整,但不够充分的;与原研究结果基本相悖的。对于最后一种情况需认真对待,应仔细寻找原因,检查设计是否考虑周详,实验方法是否妥当,数据是否可靠,若都不存在,则需要改变思路,建立新的假设,切不可为片面追求符合研究结果而随意丢弃原始数据,主观臆造,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提示可能有新的发现孕育其中。
二、文章布局
构思是对整个文章的结构思维。主要考虑三个方面:文章从何处说起才能切题,有吸引力;阐述推理等实质性文题如何展开才能全面准确简明地说明问题,具有说服力;文章在何处以何种方式的语言表达最为适宜。
三、制定提纲
提纲是全文的骨架,拟定提纲可以帮助作者从全局着眼,明确层次和重点,将作者的构思观点用文字规定下来,做到目标明确,主次分明,因此提纲的拟定要尽可能详细。一般多采用标题式和摘要式两种写法。标题式提纲是以简要的词语标出某部分和段落的主要内容,引出所要讨论的内容,这种写法简洁扼要,便于记忆。摘要式提纲是把标题或提纲中每一内容的要点展开,对论文内容进行大致描述,这种写法具体明确,实际上是文章的缩写。提纲的写法并无定则,选用哪种提纲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来拟定,其目的在于启发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作者应做到既有纲可循,但又不拘泥于提纲,尽可能拓宽思路,才能写出好的论文。
四、拟写初稿
拟写初稿方法有多种,食盐研究论文的拟定多采用顺序写作法,即按照医学论文的规范体例或提纲顺序阐述观点,分析实验数据。也可采用分段写作法,这种写作法多时作者对论文的中心论点已经明确或提纲已形成,先写好已经成熟的段落内容,而对于某一层次内容病区把握而采取分段写作的方法,最后依次组合而形成初稿。初稿的写作过程中不要作过多的修改,所用的材料尽可能多,不要急于山区被认为不重要俄材料,可以在清稿之后一并再作修改。同时注意你好标题和分标题,注清饮用文献资料,便于定稿时形成刊物中规定的格式。
五、进一步修改
修改是对初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使论文写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无论是初写着还是经验丰富的作者,在初稿完成后都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共同工作和指导者的意见,然后加以反复推敲,作全面细致的修改。修改时一般先着重于修改内容、结构,等文稿基本成形后,再修改文字、语句等细节,最后修改写作格式和风格。修改时须注意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自己修改与他人修改相结合,有时论文可在写好后放一段时间再行修改,这样可以发现钻写过程中不易察觉的错误。修改的重点主要是①篇幅的压缩:一般需压缩到符合期刊要求的篇幅,对于与主题无关,前后重复的尽可能删除;②结构调整:结构的调整一般需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另外对于要投稿的期刊所要求的格式需心中有数;③语言修改:应具有准确性与可读性。尽量避免使用“国内首创”、“国内空白”“大约”“可能”等字眼,避免应用非专业术语;④内容修改:根据写作意图或要论证的内容材料,使内容修改翔实,观点明确,结构严谨,应尽量选用权威期刊的他人的观点支持己文,少用自己已发表的文章来证明自己的论点,以防止文章局限性。有时,由于作者自身的思路和水平的限制,可能对论文的某问题认识不够全面或对初稿过于偏爱,为保证质量,须请内行专家修改或提出意见,方能避免较大的失误,使文章的质量提高。(誉中科技整理出品)
第三篇:国外著名SCI期刊论文写作总结
论文写作总结
题目:
题目应该覆盖主要目的或者信息,也应该吸引读者,不能太长。并且应该避免附标题。
摘要:
用第三人称写,说明文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字眼,也不要有“首次”,“最后”,“简单”,“主要”和“次要”等修饰词。摘要四要素: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引用别人的话:
单一作者时:某某(1987)提出。。。; 某某(1981)的研究发现。。。;
几个作者时:国内一些学者(某某,1997;,某某,1984;某某,1845)的研究。。。; 一些研究者(某某,1998主张;某某,1874)主张。。。
MIT 的Arthur Smith 教授他提醒我尽量不要使用被他称为“投机性”词汇的一些词,如“obviously”,“probably”,“certainly”,“undoubtedly”等。因为使用表示可能性的词汇,这说明你不能无法证明你的观点,而是在进行假设和猜测。可信度自然非常低。
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介绍论文背景,相关领域研究历史与现状,本文目的意义,创新在什么地方(有待解决的问题)
引言第一句号很重要,应当明确提出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且表示目的很重要。引言包含的要素(老外写)
1文章的目的;2对目的的证实(为什么整个工作重要);3背景,其他人已经做了的,怎样去做的,我们以前已经做的;4指导作者:作者应该在文章中看到什么?文章中让人感兴趣的关键点是什么?我们使用了什么,我们使用什么方法来做的?本文采用的基本方法和假设5概括和总结:作者所期望的结论是什么?
编辑对引言一般意见:引言是否充分反映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该项研究的必要性? 编辑部对参考文献一般意见:参考文献是否遗漏了近期重要文献? 结果:
不要罗列结果,要分析,结果间要有逻辑联系。
Plant and soil杂志主编提醒注意:引言的最后以:你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提出一个清楚的假设作为结尾。并且指出,事实上对。的研究之前没有人做个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因为你的研究在逻辑上很可能是跟随过去的研究。引言写作注意事项:
1好的引言相当于文章成功一半,最重要是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层层递进关系。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的简洁明了,不要罗里罗嗦一大堆。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
2其次:接下来就是引言的重头戏之一:文献的总结回顾。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的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3再次:然后就是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明局限要客观。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
4最后:就是总结性的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引言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最后检查。
结果部分: 确定结果用图或者表来表达;2确定首先使用哪个图和表以及使用顺序; 安排所得到的结果的结构:你希望描述些什么来设计结果部分,然后对每个部分的结构进行调整。最后设计在每个部分希望描述的内容; 对图标进行编排,例如横向或者纵向,顺序,大小等,使之简洁,并且特别注意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度(SI);5 结果中的图一般来说最多不要超过8个。图太多了,会显得过于罗索和累赘,主编那里就不会很欣赏。图片的格式每个杂志不太一样,要求tif格式的比较多,不推荐使用bmp(jpg就更不能用)。7 在Results和Discussion分开写的情况下,Results部分尽量不要设计对结果的评论,最多是总结的陈述结果也就可以了。否则造成这两部分的内容上的重叠,会显得很累赘,对Discussion的描述不利。结果的描述上也要注意层次之间的安排,要按照条理性的要求分别描述,显得有逻辑性一些。
讨论部分:
讨论的每个部分应该有层次,应该有逻辑顺序,且每个部分应有一个主题。且讨论内容应该为自己研究独特的东西,和别人相同相似的一笔带过,不要深入讨论。另外讨论的数据来源应该和结论中的数据一致,并且要一一对应,前后呼应,互相衬托。
1实验结果的本质,表现的规律;2与他人相关结果的比较;3对结果的分析;4结果的重要意义。图表讨论:
1解释表1表示什么,解释图1表示什么;2然后展开你的结果;3怎么将你的数据和别人的对比;4解释为什么你的研究工作重要和吸引人。建议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结构 1.陈述主要发现 2.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
3.同其它研究比较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 4.研究的意义:可能的机制和临床医生或决策者的使用前景 5.未解答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避免的。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
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毁了证据。
讨论部分有时也许需要别的小标题,但我们以为,现在提出的结构适合大多数研究论文。尽管统一结构有难度,甚至受限制,我们相信这种结构会降低总的文字长度,防止不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这种设想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我们欢迎BMJ的作者和读者发表观点,如果反映好,我们将使用结构式讨论。(钱寿初 译)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 流程:
a)问题X是重要的。
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
d)我们提出了方法D。
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行比较。
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
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不行的。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i)D的进一步发展的讨论。
结束语:文章的总结,要回答研究出什么,简洁指出。
1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
2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决的问题 3与以前已经发表的论文的异同
4在理论与实上的意义
5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退稿原因:
1无新意,重复他人工作;2有新的发现,但未能很好提炼,升华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3单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论的分析;4仅仅是区域性的工作,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可推广到其他地方的工作,即仅仅是国外方法在中国某一地区的应用,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5文章组织得不好,文字工夫欠佳,国外审稿人难以看懂。如何对观测资料进行提炼,升华?
1以新的理论、概念为指导。如地貌学的临界理论、复杂响应理论。
2建立模型:经验统计模型;有物理基础的模型;模糊数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分形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发现新现象,提出新概念。
how to read a paper(zz)1花5min看懂标题(一些定义可在前言中找),and在看正文之前,设想如何做该实验(写成list),实验会有些什么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如何得到结论,从而可发现: 1.是否你漏掉了关键点? 2.他们的标题是否对你产生误导? 记住:对作者所做的实验的变化做一个记录很好 b)如果看文献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 略读或者跳过对你不重要或者不能回答你问题的东西
2)看摘要: 一般有目的,方法,结论三部分。注意:找到
a)how and why 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You can then tell how close your list is to theirs.b)get a sense for the order in which experiments are going to be presented.Ignore everything else.3)仔细阅读正文的结论部分
a)正文将告诉你为什么他们进行这个实验以及按照他们所想实验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并且和你作比较。
记下他们的差别以及考虑差别的原因。
The key here i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ir train of thought.If you can’t figure it out, write that down, too, specifying exactly where you fell off
the train.Then move on.From here on, focus on the material you understand from the Results, and ignore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c)仔细看图及图的说明
BE CRITICAL: Assume they are trying to pull a fast one on you.Make sure that when they say something, the data actually show it.d)问两个问题:(在“材料和方法”中寻找,别在M&M中耗时间)1.what are the controls for that experiment?
2.How do you know that this result isn’t due to something else?
e)找出隐藏结论(一般是限于篇幅而未能发表)
Challenge yourself to find alternate explanations for the results: 1.what do you think they chose to omit?
2.Why did they omit it?(在继续读下去之前,列一个阅读所得的list)
4)looking for a clear justification for why the authors chose to do their experiments.What is the main question that they claim to be answering?
5)Compare the authors’ main question, their data, and their conclusions.1.did they answer their question?
2.Did they do the right experiments to address their question?
3.If your list of experiments differs from theirs, is their line of experimentation better?
4.If you had to answer this research question, knowing all that you know now, how would you do it? Maybe borrow some of their experiments? Or do exactly what they did? 6)Read the discussion
The discussion should tell you why their work is important, and how it advances the field.评价该文很重要的一点:文中是否预料到并很好的回答了你的问题
7)Project into the future.如果是你,下一步能做什么?有什么可提高的?有什么缺陷要弥补?如何与下一步工作衔接?
8)回顾整体风格
1.What phrases do they use to introduce their ideas?
2.How are the figures labeled? 3.Is this a well-constructed paper?
4.Is there anything in the paper you'd like to emulat
第四篇:如何撰写期刊论文
如何撰写期刊论文(国外期刊)
——整理自余同希教授在北大工学院的讲座
为什么要撰写期刊论文?
因为没有发表的研究=不存在的研究。
现今中国期刊发表的数量?
数量很大,仅次于美国。预计在2019年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论文第一生产国,骚年们努力吧,说不定你的某一篇文章就会成为中国超越美国的那历史性的一篇。
废话不多说,步入正文: A.撰写论文的准备工作 A1选择论文类型:
1、会议论文
此类论文主要的目的在于传播研究的前期成果或正在进行的研究成果,不是一个完整的论文,正文部分往往只有4-8页,2-4个图,5-8个参考文献。主要用于参加会议,会议的主办方在会后可能会将参会者的文章整理成册,或者制成会议光盘。
2、期刊论文
Full-length的原创性论文,传播已完成的研究发现。此类论文即是本文中的研究重点,此类论文必须具有原创性且有足够的写作空间来发表成果。此类论文往往8-12页正文,5-10个图,2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
3、研究短讯
较简短,对重要的和原创性成果做迅速报道和前期讨论。此类文章(这里用文章这个说法比论文恰当),往往审批时间短,见刊快。
4、文献综述
此类文章在国外期刊一般是先由编辑向撰稿人约稿,然后撰稿人再撰写文章。撰稿人如有撰写文献综述的计划或想法,应先与编辑沟通,看其期刊近段时间是否需要这一方面的文献综述。在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文章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分析问题要有理有据,并且应做到述评结合。15页以上,5个以上图表,80个参考文献。
注:文献综述类文章不是人人都能发表,能够撰写文献综述类文章的作者应该是在该研究领域德高望重或是经验丰富的研究者。一个研究者能够在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献综述类文章往往象征着自己学术上的一个里程碑。
A2选择合适的期刊
找出所有候选期刊,按以下原则调查和筛选 1.目标和范围
2.可接受投稿文章的类型
3.影响因子、期刊的读者群和最近该期刊的研究热点是什么。期刊的研究热点可以通过查阅该期刊近段时间发刊的目录来获知。
4.切忌不要只考虑期刊的影响因子而忽略了其他几项。5.仔细阅读读者须知(期刊网站上的guide for author)
A3使用正确的文稿语言
在给期刊投稿时,作者需要检查自己的文章在英文写作上有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编辑不会对文章里面的语言错误进行修改,文责在作者,并且一个不好的英文写作将会成为编辑拒稿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怎么样才能写好英文文章,建议是能尽量用英文直接书写就直接书写,尽量避免先写中文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这种形式(现在的翻译软件质量太差,翻译后会有很明显的中式英语痕迹,编辑很容易就可以发现)。
附撰写英文文章的常见错误: Ⅰ句子构造不对
写文章应该用外国人的习惯去思考问题。例如在日期方式的表达上,中国人的思维是年/月/日,而外国人的思维是月/日/年,还有地址的表达等等。Ⅱ句子时态
一般规定在写实验部分应该全部用过去时,而在写数字模拟和讲解自己的模型时要用现在时。对已知的事实和假设用现在式;对你已经实施的实验用过去式;描述实验结果时用过去式。Ⅲ错误语法
中国人投稿期刊最主要的语法问题是介词和冠词使用不当。Ⅳ语言混撘
句子不要过长,避免句子套句。
在投稿时,最忌讳出现的一点就是中英文夹杂,切忌不要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出现中文,因为审稿人没人认识。
如何确保使用正确的语言:
Ⅰ文章语言应该尽量简洁与清晰。
Ⅱ实在不行那就花钱找专业的人员帮忙翻译。
B.文章撰写
1、开始写文章前一定要有一个写作框架。
2、文章需要具有一定的格式。
一般的不同类型的研究论文具有不同的格式要求,例如心理学的APA格式要求。
一般先写主体部分。①文章标题的写作
文章的标题应该用最简短的文字表达自己文章的主旨(例如在冲击力学中,有人研究为什么猫从9楼坠下,不管以什么姿势,最后总是四脚着地的这个现象,其文章的标题就叫做猫的旋转)。文章的标题不应该太广太泛,这样不利于自己的写作。
注:中文中有一类文章的题目是《关于„„的研究》,在翻译成英语是不能使用A reach on这个说法,因为reach这个次在英文中是一个十分广泛的词,指很大的研究。而一般只能使用A study of这样的描述。
②文章摘要的写作
何为摘要?摘要就是整篇文章的广告,你有见过又烂又长的广告吗?答案是NO。因此摘要的写作必须遵循简短精悍的理念,摘要的整体篇幅不应该超过一页纸的1/2,最好控制在1/3左右。
注:摘要很重要,一篇文章能否被审稿人第一眼看中凭的就是摘要的内容。因为在编辑给审稿人发送文章时,第一次只会发送摘要,没有正文,所以摘要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审稿人会不会审你的稿子。③文章引言的写作
在引言部分主要阐述的是你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必须说明自己这个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用处)。一个好的研究应该是有用+有趣的研究。引言部分的内容顺序一般是: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价值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已有的研究有哪些——这些研究还有什么局限——自己对于这个问题又是有何高见——最后阐释自己研究的意义。
注:引言不是罗列别人的研究,而是需要分析别人的研究。④文章方法部分的写作
方法部分是整个文章的核心,即是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是怎么进行的。因此方法部分一定要注意细节的描述,以便同行可以重复自己的研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引用一个已经很成熟的方法或范式来做实验则不需要详细描述。
在方法部分如果是实验类文章,需要写明关键的实验刺激以及实验条件,如果是模拟数据类的文 章则需要说明这种数据模拟存在的条件与假设。⑤文章结果部分的写作
结果部分的写作最好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像扯毛线球的方式来剖析研究的数据结果。结果部分应该报告研究的主要发现是什么,这里的主要发现主要是不同于前人研究的发现;未曾预期的结果;并且还要说明结果的可重复性、可靠性以及误差是多少。
在结果部分,图表有时能够发挥比单纯的文字描述大很多的作用,图表往往最具说服力。图与表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个结果,不需要用图与表两种方式重复描述。在绘制图表时需要标明标清图例表例。
⑥文章讨论部分的写作
讨论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是要将研究结果带给自己的兴奋传递给读者的重要部分。讨论部分主要是阐述研究在学术上最有贡献的地方,并且要与结果部分的内容相对应,重现结果部分重要结果带来的启示,并且还需要去引言相对应,例如可以将研究的结果与某一理论相联系。⑦文章结论部分的写作
结论部分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审视自己的文章,要发现文章的意义。最忌讳就是结论重复讨论无新词,即只把讨论部分的内容转移到结论中。结论部分应该简单明了,为了避免编辑提出挑剔的意见,在结论部分作者可以写明本研究的局限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⑧文章参考文献部分的写作
参考文献部分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学识渊博,例如我知道600篇文章,为了显示我的学识渊博我从中随机抽出来60篇作为参考文献。这样的做法是错误与愚蠢的。参考文献应该引用与自己的研究最相关的文献,即通过这几篇参考文献自己获得了做这个研究的灵感。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必须是自己读过的。在参考文献部分的书写也应该符合所投期刊的引文格式的要求。
注:有些研究者为了表示自己这个研究的独创性和新颖性,但自己曾经也做过相似的研究并以发表,而不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自己这一篇文献,或者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和自己的很像而不引用。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作者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越是相似的文献,越应该引用。⑨文章致谢部分的写作
致谢哪些人?一般包括:研究的资助者、对本研究提供帮助的人、提供实验材料(如果由他人提供材料,责任由他人承担也在某一程度上给自己减少了不少因实验材料带来的麻烦)的人和帮助修改文章的人。
⑩给主编的一封信
这封信是和自己的文章一起寄给编辑的,其内容包括:Ⅰ、文本的类型;Ⅱ、代表所有作者声明本文没有在其他杂志上发表并且没有一稿多投(国外对这个很看重,如果一稿多投会直接拒稿并且影响以后自己文章的投稿,所以一定请慎重);Ⅲ、作者可以自己建议审稿人,但此人与作者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且需要附上该人的工作单位和邮箱地址以便核实。Ⅳ、作者可以提出自己的稿件不想被谁审稿,以防审稿人因为个人原因而拒稿,外国的编辑一般会尊重作者本人的意见。但这种不想被审稿的推荐人不能太多,否则谁来审你的稿件呢?
注意:在写作者名字的时候应该符合国际惯例,姓放在后面,并且一旦选中了一个名字最好以后就一直用这个名字不要修改。关于作者顺序的问题,一般第一作者是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初稿的撰写者,通讯作者是自己的导师或项目的负责人,通讯作者负责定稿、投稿和与编辑联系。
C.投稿
①文章需要具有新意
可以以文章的创新点作为参考来组织写作的材料。②可验证
研究必须具有可重复性,并且能够经得起检验。③参考文献的选取
应该多选取来自想投稿期刊的文章作为自己的参考文献,如果不是可以选择在自己参考文献中出现的最多的那个期刊进行投稿;参考文献应该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自己研究的领域一定要知道谁是专家,多引用他的文章准没错;最好不要引用教科书,如果非要引用就引用国际上通行的教材。在引用文献时,中文文献不要引用太多,因为审稿人那边看的中文文献较少。注:关键参考文献的通讯作者很可能就是你这篇文章的审稿人。④科研诚信与科研操守
这个问题大家都懂就不阐述了。
D.审稿与修改
审稿的结果有五种:直接拒稿、小修、大改、退稿和接受。
未经审稿就被拒的情况(投较好的期刊时有70%的文章会直接被拒)有以下几种:①超出期刊的主体范围(拒稿的主要原因);②英文太差;③缺乏创新性;④研究不成熟(例如:数据不完整);⑤一稿多投;⑥与已发表的文章相似度过高。被拒稿不是世界末日,不是否定你的成果,而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投其他的期刊,帮你节约时间,所以不要悲观。
审稿人如何评价文稿,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①研究所作的假定的合理性;②论文的原创性;③采用理论模型或实验方法的优点与弱点;④所得结果的重要性;⑤论文表达的清晰程度以及图表的质量;⑥学术诚信,例如与已发文章的相似度等。
对于编辑提出的大改或者是小修的意见,作者应该怎么理解?“大改”往往指出了初稿根本性的缺点,例如,没有充分论述假定的合理性,或讨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实验或数据结果不足以支持最后的结论等。“小修”一般是针对文稿中的具体瑕疵,包括文字叙述,图标质量,参考文献等等需要按照审稿人意见来进行修改。注:作者需要充分重视审稿人的意见,如果没有逐条进行修改或者修改不仔细仍存在被拒稿的可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可以在回复审稿人时非常非常认真的给编辑和审稿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包括:一条不漏地应答审稿意见;如在稿件中作了相应的修改,要注明改在何处;避免只作解释和澄清,而不说明是否已对文稿作了修改。这封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你的稿件是被接受还是被退回。
如果审稿人的意见你完全不能同意,可以写出“反驳”信件,致编辑和审稿人;你可以“据理力争”,但最好避免使用“冒犯”的语气。在这封信的最后一定需要加上对审稿人的致谢。
如果稿件被拒了,也不要灰心丧气,从被拒的经验中作者可以学到很多,例如我们要分析为什么自己的稿件会被拒,在审稿的意见中有哪些意见反映了自己研究的不足。稿件被拒后作者应该考虑先根据审稿意见把稿件认真修改一遍,然后再考虑转投给哪个期刊。
结语:投稿要选择合适的刊物,不要只看影响因子;切忌急功近利,杜绝抄袭和自我抄袭等不良行为;被拒稿或是被严厉批评后要学习撰写文章的要领。被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站起来的勇气。
第五篇:期刊论文排版格式
期刊论文排版格式
一、标题(不超过20个字):三号黑体居中,可以分成1或2行;段后空一行
二、作者姓名(两人以上,以逗号分隔):4号仿宋体居中,段后空0.5行
三、作者单位、邮编:小4号宋体居中,段后空一行
四、摘要、关键词:“摘要”二字(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要小四号宋体,段后空一行;“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要小四号宋体,段后空一行,关键词数量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五、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小四号黑体)
六、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字符间距为标准)1(顶格)一级标题,4号黑体,段前段后1行 1.1(顶格)二级标题,5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顶格)三级标题,5号楷体,段前段后0.5行
七、图(图题配英文翻译,距正文段后0.5行)(图题位于图下方;中文用6号宋体,加粗,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加粗;英文采用段后0.5行)
九、表(表题配英文翻译,距正文段前0.5行。表中量与单位之间用“/”分隔)(三线表)(表题位于表上方;中文用6号宋体,加粗,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加粗;中文采用段前0.5行)
十、参考文献(配英文翻译)(标题:小5号黑体,内容:6号宋体)参考文献格式: l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l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l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