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2 19:4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第一篇: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一、试点的指导思想、任务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运用标准化的手段,加快循环经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任务

试点的主要任务包括:

1、建立并完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开展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研究,制修订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2、注重循环经济标准的宣传,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节材和废物再利用、资源化等方面标准的贯彻应用;

3、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不同层次(企业、领域、产业园区、城市)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模式,总结标准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4、加强循环经济标准信息等平台建设,构建循环经济标准化信息网络。

(三)目标

通过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树立一批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的典型企业、产业园区和城市,以点带面,推动技术标准的应用和 — 1 —

实施,培养一批标准化人才,推动企业产业园区建立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促进企业、产业园区、城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试点的申报和审批

(一)试点单位基本条件

1、所在地政府和主管部门重视标准化工作,积极支持试点的建立和开展,并给予配套建设经费;

2、原则上应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05】2199号)、《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第二批)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3420号)和《关于组织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8】523号)文件的要求;

3、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及废弃物排放等方面的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完成所在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4、开展循环经济特色明显,示范性强。

(二)申报和审批程序

1、申报单位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明确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的目标,依照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申报单位应提交如下申报材料:《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 — 2 —

申报书》(附件1)和《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附件2)。申报材料须加盖试点所在地地级以上循环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政府的印章。

3、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推荐单位,择优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提出申请,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4、在收到各地申报材料后,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对《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

5、凡通过审查的试点单位,由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启动试点工作。

三、试点的管理与考核

(一)试点单位要围绕试点工作方案和目标,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制定推进措施,组织好试点工作的实施。

(二)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循环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考核和服务,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促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三)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考核工作要围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总体目标的要求,按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中的试点内容进行。

(四)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考核工作由国家标准委组织,由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实施。

(五)试点工作一般为2~3年。试点期满,经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向国家标准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国家标准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对试点单位进行考察。

(六)各级相关部门应及时总结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经验,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成果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二篇:循环经济标准化

11月15日,省视察组来到我市粟海集团有限公司视察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建武陪同。循环经济标准化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运用标准化的手段,加快循环经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套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标准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循环经济涉及的各个领域、各个流程以及产品涉及、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粟海集团有限公司是被国家标准委、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确定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为了全面推进这一工作,确保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该公司从各项工作标准化,减少资源浪费和废弃物产生、废物变废为宝再次利用以及废弃物直接做原料进行深加工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整体工作满足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要求。

视察组详细查看了该公司肉鸡屠宰加工的全过程,听取了有关人员关于该公司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的汇报。对该公司在循环经济标准化方面做出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对视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

第三篇:辽宁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辽宁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一、关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2001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三年来,辽宁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中心任务,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法律规范、公众参与、重点突破、兼顾社会”的原则,加强组织协调,省及各市政府成立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把试点工作内容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重点推进了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资源循环型社会和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建设,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建立了一大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全省已有48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9420多个项目,每年新增经济效益近20亿元,节水1.67亿吨,节电1.85亿千瓦小时,减排二氧化硫、烟粉尘等污染物18万多吨;在冶金、电力、煤炭和选矿等行业创建了50多家废水“零排放”企业;鞍钢已建成40多个循环经济项目,基本实现了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的“零放散”,当年产生的冶金废渣全部实现回收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91%。

2、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结合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开发利用矿山废弃资源,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抚矿集团以“一矿四厂一气”转产项目为主线,围绕油母页岩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目前,已建成年产6000万块的煤矸石烧结砖一期工程和年增产水泥27万吨的页岩废渣水泥厂扩建工程;年产59万吨油母页岩炼油扩建项目和页岩热电厂项目正在筹建之中。二是结合开发区整合提升,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大连开发区通过建设关键链接项目,构建和完善生态工业网链,启动实施了工业介质循环利用、废旧家电综合利用和中水回用等9个工业生态链接项目,已有5个项目建成投产,电镀工业园实现废水“零排放”。三是建设区域内企业间的关键链接项目。葫芦岛市在金属冶炼、石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了15个链接项目,综合利用近50万吨固体废弃物、7万吨二氧化碳和6500多吨二氧化硫,年新增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四是结合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全省已建成朝阳华龙、铁岭新新等30多个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2003年全省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4%和47%,比2001年分别提高了45个、10个百分点。

3、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沈阳铁西新区通过对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实现产业重组和产品升级换代,优化城市布局,从源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正在将47家重点企业构建成9条工业生态产业链和循环网络,开展物流、能流的梯级利用,工业废水50%以上通过处理后回用,年减排固体废物44万吨。大连市以消除市中心污染源为突破口,对地处市内的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工业企业进行搬迁改造。除少数企业就地关闭外,大多数企业通过盘活土地,利用级差地价获得发展资金,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城市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土地价值,为引进高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和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条件。

4、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促进了城乡发展的协调统一。全省已建成63个高标准“四位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45万亩有机食品基地。盘锦市启动建设了太平农场、鼎翔公司、西安生态养殖场、石山种畜场四个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西安生态养殖场以生产和利用水生植物为核心,牧渔农相结合,实行四级净化,五步利用,资源多层次开发,多级循环利用的复合生态模式,成为被联合国环境署命名的全球500佳之一。阜新市以双汇、大江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养殖业和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发展链条,已建成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5个。全省还建成秸秆气化工程39处,促进了农村能源调整。

5、以城市中水回用为重点,全面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城市中水回用,缓解水资源短缺危机。目前,全省已建成2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 累计日处理能力达到284.8万吨,实际运行负荷达到了80%。鞍山西部第一、本溪第二、大连春柳河等10座污水处理厂共实现日回用中水40多万吨,主要用于工业、城市河道景观和绿化用水。以鞍钢、抚顺石化等一批用、排水大户开展中水回用为代表,已使工业企业取水量减少了24.5%。以沈阳和大连为重点,建成住宅小区、学校、宾馆等中水回用工程110多个,日回用中水4万多吨。

6、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编制了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方案。邀请清华大学金涌、钱易院士,东北大学陆钟武院士等中外专家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循环经济的专题报告,结合省情剖析辽宁省开展循环经济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积极利用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扩大公众参与力度。

辽宁省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全国受到普遍关注。全国政协、总局领导曾先后到辽宁省专门视察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认为辽宁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经济开发区的整合提升和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且发展势头良好,对全国尤其是东北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关于辽宁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辽宁。

主要任务是:

1、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重大战略,纳入“十一五”规划。在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的编制;另一方面,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把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技术纳入重大项目给予支持,重点组织开发一批有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等技术,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

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各市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2、加强循环经济地方法规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今年争取出台《辽宁省节约能源条例》,尽快完成《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的论证工作,同时要做好制定《辽宁省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条例》、《辽宁省中长期节约规划》等相关准备工作。着手制定废旧家电、废轮胎等回收利用的具体管理办法,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等规章制度,把循环经济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建立消费拉动、政府采购、政策激励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二是在政府采购中,确定购买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政府绿色采购。三是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对于一些亏损或微利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产业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业,可通过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在增加环境(污染排放)税、资源使用税的同时,可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四是建立和完善价格机制和补偿机制。

3、继续推进试点中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企业持续清洁生产。在全面完成600家重点污染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同时,以清洁生产周转金启动为契机,千方百计筹措项目资金,着力实施一批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创建10家清洁生产先进企业,使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继续创建一批“零排放”企业。到2005年末,电力、冶金、煤炭、选矿行业基本实现全行业废水“零排放”;石油开采和加工行业积极开展中水回用,有条件的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启动再生纸生产行业废水“零排放”工作。冶金行业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两年内基本实现“零放散”。冶金行业当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冶金废渣全部实现资源化,逐步开展历史堆渣的综合利用。

三是加快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建设工作。鞍钢按照规划,从实现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提高二次能源利用率、工业废水“零排放”和矿山生态恢复四个方面组织实施,尽快建成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编制抚顺石化、沈化、本钢和锦天化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建设规划,加快项目建设。

四是抓好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抚顺矿业集团、大连开发区和沈阳铁西新区按照规划,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实现园区内能流、物流的梯级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提升区域内经济运行质量。抚顺矿业集团和大连开发区争取早日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验收,沈阳铁西新区争取列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

五是积极推进城市中水回用。新建污水处理厂必须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没有开展中水回用的要加快回用设施建设,开展中水回用的尽快达到设计能力,到2010年使辽宁省中水回用率达到30%以上。继续大力推广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宾馆等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推进水价改革,制定合理的中水使用价格,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六是深入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以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废电脑及电子废弃物、废金属及包装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几个区域性的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到2010年使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废旧家电等废物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在沈阳、大连、鞍山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其它各市选择若干个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加快城市垃圾处理厂建设进度,到201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七是加快推进关键链接项目建设。积极借鉴葫芦岛市的成功做法,政府积极搭建促进关键链接项目建设的信息交换平台,对项目实施跟踪、协调,营造便利条件。企业通过对能量流、物质流的分析,引入关键链接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在生产的全过程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积极寻求可作为原料利用的废弃物,通过建设关键链接项目变废为宝,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减少区域内污染排放。

4、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和舆论宣传。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必须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要思想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抓好本部门的相关工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各市、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和印发宣传品等形式,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典型案例,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1、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建立一套法律法规体系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保障。要尽快建立起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明确政府、企业和居民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要在已经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循环利用法、循环经济企业投融资法、可持续消费法和实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政策体系,鼓励消费者实行“绿色消费”,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鼓励民间投资向生态环境领域投入,兴办循环利用资源和资源再生产业。

另外,建议政府在资金、税收政策、政府绿色采购、环境保护产品政府采购、政府向个人征收废弃物的处理费用、发行循环经济债券等方面,对发展循环经济予以支持。

2、大力推进静脉产业的发展

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而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是关键原因。因此,在发展静脉产业中,建议首先建立起发展静脉产业的制度框架,从法律上明确废物排放者、收集者及处理者的义务和责任;其次,构建完善的分类回收体系时,要对从事废物回收、运输的从业组织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废物收集的安全性,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第三,建议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技术路线,选择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以某类特定废物为主的再生产业园,针对特定类型废物进行循环利用技术实证研究。

3、推进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静脉产业技术的发展

我国虽然重视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且有的废物资源化技术已经得到应用,例如,蔗渣造纸、废糖蜜制酒精及粉煤灰制建材等技术,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资源综合利用阶段,缺乏系列化、配套化的废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此外,由于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技术的发展。

鉴于此,建议政府部门首先要重视和加大对以废物资源化技术为主的静脉产业技术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引导企业、技术研究部门积极开展废物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二是针对我国目前的技术现状,筛选和推荐一批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的废物循环利用技术;三是要针对特定类型的废弃物,组织相关企业和科研部门联合开发循环利用技术;四是要对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技术给与专项经费支持,鼓励技术开发部门进行实证研究。

4、明确各部门在推进循环经济工作中的职责

由于推进循环经济工作需要多个部门、机构的协作,全社会共同行动,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启动,在这种情况下,仅一个部门单位是难以支撑的。应尽快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进循环经济工作中的分工、责任和义务,明确全社会推行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方向。

5、在重点项目实施上,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东北目前正处于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和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按期完成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任务,必须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第四篇: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国 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和省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结合苏州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契机,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新苏州”为战略目标,以与清华大学合作循环经济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为突破口,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节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和循环型经济体系;坚持清洁发展,形成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优化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依靠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三、主要目标

(一)主要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7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处置率达到100%。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削减。到201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3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20.1%和24.9%。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超过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应当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全部通过审核验收,超过20%的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立500个循环经济试点与示范企业, 推进循环经济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推进机制和基本框架。

四、主要措施

(一)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其特征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减量化、再利 用、资源化”的原则,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 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力争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二)从三个层面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加以推进。

1.在企业层面上,以清洁生产为基础,建立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建立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清洁生产审核,在重点行业规模以上 企业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培育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省排放标准的污染严重企业、使用 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十一五”期间,确保每年全市150个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100 个单位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于已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要进一步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不断改进设计,广 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提高能源的梯级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利用率,形成企业内部小循环,使单位产品能耗、物 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2.在区域层面上,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建设生态工业园。通过加快传统工业园向生态工业园的转变,整合、提升现有的各类工业园区,着力构建工业生 态循环链,努力实现区域污染最小排放。开发区要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按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信息与基础设施共享 的要求,推动企业延伸产品链条,促进企业间的关联共生,发展集中供热和集中治污,形成产业集中、连接紧密、资源利用效率高、废物排放量少的循环型产业园 区。苏州市区、昆山市、吴江市要以产业生态化为导向,以生态工程为依托,结合绿色招商,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生态工业园。沿江资源密集型企业和废物 排放总量较大的开发园区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资源合理开发、产品深度加工、能源综合利用上来,逐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区域。积极做好工 业园区、高新区全国生态工业园的试点示范及高新区、张家港冶金工业园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部署规划张家港扬子江化学工业园、昆山开发区等一批循环 经济试点工业园区,引进“补链”项目,实现物流、能流、技术的集成和信息与基础设施的共享。

3.在社会层面上,探索循环型城市的建设。以创建生态市为契机,引进循环经济理念,在全社会建立节能节水机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积极开展“绿色机 关”、“绿色学校”、“绿色宾馆”、“绿色商场”、和“绿色社区”等系列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的自觉性。推行生态化垃圾管理,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改变苏州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置的现状。

(三)重点抓好循环经济关键环节

1.在资源消耗环节,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水耗、物耗和废物排放,提高单位资源的产 出水平。在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鼓励利用余热、余压、余能生产电力和热力,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在电力、化工、冶金、造纸等高耗水行业,鼓励循环用 水、串联用水。在化工行业,鼓励回收余气、尾气及残液中的化工产品。

2.在废物产生环节,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废物的循环利用。在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固体 废弃物排放量较大的行业,鼓励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建材产品、铺路和回填等。在化工、冶金、造纸、纺织等高耗水行业,发展外排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和“零排放”技 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河道污泥的再生利用。推进秸秆、禽畜粪便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优化能源结构。

3.在资源再生环节,着力培育静脉产业。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推进实施以废旧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废金属等为重点的绿色再制造和回收利用工程。发 展并合理布局静脉产业,推动对固体废物、废水、废气等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实现循环经济区域性整体联动。加快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资源 的回收利用体系,探索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合理分担处理费用的责任制度。

4.在社会消费环节,倡导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行为,大力提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鼓励使用再生产品、绿色产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政府机构要实行绿色采购。

(四)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两轴三带”总体格局,通过工业布局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促进 产业集聚,打造以沿江基础产业、沿沪宁线新兴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 项目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降低传统产业能耗水平和排污量。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努力提高低能耗、低污 染的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引导和推动工业向开发区集中,推广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建设集中供热和集中治污体系,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新办工业企业原 则上必须全部入园进区,现有的企业也应逐步向区内集中。编制《热电联产规划》,淘汰关闭禁煤区和工业区集中供热范围内10吨以下燃煤锅炉。

(五)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抓住与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科技攻关项目合作的契机,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1.建立基于GIS的区域物质交易标准平台。构建具有电子支付功能的专业化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物质交易平台,实现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网上交易。建设苏州循环经济信息网站。

2.构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和区域组团式水、热、能综合利用网络。在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选择典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全过程清洁生产的诊断,设 计依托企业的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并开展清洁生产的工程示范。选用先进的水处理、热交换及热利用技术,建立区域组团式水、热、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3.推进静脉产业园综合示范工程。重点是焚烧飞灰水泥窑煅烧资源化示范工程,废旧轮胎“常温破碎+精细粉碎”生产再生胶粉示范工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资源化示范工程。

4.实施电子废物资源化示范工程。建设万台级成套化电子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

(六)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1.强化节能工作,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推广一批节能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 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工程。

2.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农业节水要因地制宜推广不同的节水灌溉模式,推行节水农艺技术,优化种植业结构,建设灌溉计量 工程;工业节水要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工业园示范区,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发展节水产品,实施工业项目用水、节水评估和审核制 度,严格执行节水设施“三同时”,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单位)。建立节水激励和补偿机制,落实鼓励生产、使用节水产品的税收政策,对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节 水技术、设备目录的设备,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3.推进农村循环经济。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3~5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园区)。鼓励开展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有机肥料和无公 害农产品,综合利用秸杆、畜禽粪便,在推广家用沼气的同时,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及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工程建设,防止养殖场粪便、污水污 染,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

4.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积极推进“禁实限粘”工作。进一步禁止使用和限制生产使用粘土实心砖,加快淘汰 粘土类墙体材料,推广应用非粘土类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城市的“禁实限粘”工作在现有基础上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由应用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由“禁实”向“禁 粘”转移。全市乡镇实现全面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抓好城市“禁现搅拌”,提高水泥散装使用率。设立新型墙材料发展奖励专项基金,重点扶持新墙材企业技术改 造,新产品开发等。

5.加大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按照国家税收减免政策,认定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产品;按照《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307号令),加强报废汽车的回收监督管理,确保经营有序。

(七)构筑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形成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开发或运用生态工业的关键联接技术,如城 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水回用技术、工业废物资源化技术、生物化工联接技术和能源的梯级利用技术。增加科技投入,充分利用科技三项费用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的 研究开发,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循环经济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列入重点技术创新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加大重大关键技术的研 究开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强化共性和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服务 体系,鼓励开展信息咨询、技术交流、宣传培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和科研单位的作用,向社会提供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和 服务。

(八)制订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收集体系、管理办法和促进静脉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适 当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确定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价格标准。居民生活用水逐步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工业和城市公共用水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加大城 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使用。税务部门对使用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的国产设备(产品)的企业,要及时办理所得税抵免和加速折旧手续,切实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获得的优惠资金和减免税(费),要专项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再投入。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经营成本或其他相关科目。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各级 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时,要将发展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列入投资重点。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建设,发改、经贸、国土、金融、电力等部门要在 立项审批、用地计划、信贷资金、保证用电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各级财政和环保部门要安排环保和污染防治资金支持企业清洁生产的重点项目。相关财政专项建设 资金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支持项目建设。各级政府的政策性投资公司要增加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和产业化示范工程的投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内外 股票上市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发展循环经济。

(九)强化组织引导,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进程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重要日程,明确领导责任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市经贸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 协调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做好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工作。各市、区政府(管委会)也要建立相应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协调 工作机制。2.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积极探索,从各自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齐心 协力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经贸部门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结合起来,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发改、规划部 门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科技部门要加大节约资源和能源新技术、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生产过程中的无废少废技术及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对环境 保护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严格执行“三同时”、“一票否决权”、限期治理等制度,依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水利水务部门要加强水 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卫生、国土、工商、质监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协同做好相关工作。

3.典型引路,扩大循环经济的试点范围。市经贸委要会同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在全市选择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企业、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通过试点示范,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促进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立500个循环经济试点与示范企业。

4.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增强发展循环经济意识。要按照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向决策层的原则,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采用新闻发布 会、理论讲座、研讨会、现场会和骨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倡导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逐步提高全社会、特 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树立起循环经济理念,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五篇:太原市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

积极制定实施绿色标准 整体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太原市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

太原市以制定实施绿色标准为重要工作抓手,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这次国家标准委组织考察组就我市申报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工作进行考察调研,是对我市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工作的关心和有力支持。首先,我代表市政府对国家标准委考察组表示热烈欢迎。下面,就我市近年来制定实施绿色标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循环经济标准化稳步推进,形成了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的工作基础

从2006年“十一五”规划实施开始,太原市就将“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作为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的战略着力点和根本途径,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以生态文明为根本取向、以生态资本为基础要素、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经济技术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为有效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强调充分发挥政府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把制定实施绿色标准

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实施新型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人与自然、社会相和谐,经济与生态、社会相协调的绿色管理活动。主要工作进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制定绿色标准,全力打造具有太原特色的科学发展标准化工程。在全国率先全面研究制定实施覆盖经济社会生态各领域和生产生活各方面的绿色标准,加快推行绿色标准的“无缝化”管理,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2007年,出台了《关于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制定和实施绿色标准的意见》,覆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框架,作为我市绿色转型一、二号标准正式发布实施,用于指导全市各个领域的标准制定。太原成为全国第一家开始系统制定绿色标准体系的城市。全市第一个专业标准《绿色建筑标准》也发布实施。2008年,在省、市质监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第三部分实施、第四部分评价与改进和《太原市绿色工业企业管理导则》、《太原市节水导则》、《太原市绿色学校管理规范》、《太原市绿色医院管理规范》、《太原市绿色经济园区生态建设规范》、《太原市绿色交通管理导则》、《太原市组织机构办公区环境与节约 的要求》、《太原市经济园区再生水利用技术要求》、《太原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与使用规范》、《太原市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与运行规范》、《太原市绿色商业零售企业管理规范》、《太原市绿色餐饮企业管理规范》、《太原市绿色旅行社服务等级评定标准》等15个绿色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09年开始实施,太原市成为全国拥有绿色地方标准最多的城市。

(二)大力实施绿色标准,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在加强制定绿色标准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绿色标准的实施工作,通过绿色标准的实施,使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绿色转型成为群众性的实践活动。从2007年开始,我们在绿色机关、绿色工业企业、绿色农业企业、绿色服务业企业、绿色交通企业、绿色建筑企业、绿色村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园区和绿色人物等12个领域,组织开展了“绿色十佳”创建活动,促进循环经济在重点领域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开展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单位和个人自报、牵头单位推荐、市绿办创建组考察、市绿办初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市政府常务会审定、媒体公示等环节和办法,积极组织“绿色十佳单位”和“绿色十佳人物”评选活动。2007年评选出10个绿色十佳单位,7名绿色十佳人物,20

个绿色十佳创建活动先进单位,11名绿色十佳创建活动先进个人,市委、市政府进行了隆重表彰。2008年,我们评选出10个绿色十佳单位、10名绿色人物、15个绿色创建先进单位、12 名绿色创建先进个人。目前,评选工作已基本结束。绿色十佳创建活动的开展,对制定实施绿色标准、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取得初步进展。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组织﹢基地﹢农户﹢标准”的农业示范区建设模式,清徐县、阳曲县、小店区的《葡萄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红枣生产标准化示范区》、《芦笋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按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中确定的责任目标,2008年,这三个示范区分别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起草了育苗施肥、病虫防治等技术规程。进一步扩大示范规模、引深示范效果,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为有效地保护山西老陈醋这一民族精品,我们积极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将“山西老陈醋”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后更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5年制订发布了国家标准《原产地域产品

山西老陈醋》

(GB19777-2005),2007年制订发布了山西省地方标准《山西老陈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细则》(DB14/T161-2007),形成了品牌—标准—专用标志“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

(四)创新政策法规,为推动绿色转型、循环经济标准化提供良好政策环境。一是在全省率先设置并严格实施“十高十低” 的“绿色高压线”政策。我们通过提高建设项目绿色准入门槛,严把信贷政策、环保执法和土地政策三道闸门,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建项目坚决否决,对小冶炼、小钢铁、小焦炭、小化工、小水泥等落后生产能力和设施坚决取缔,对布局不合理的污染严重企业坚决搬迁改造。通过实施必要的高压政策,使人们明白什么事不能干,什么底线不能碰,有所畏惧和依归。按照绿色高压线政策,2006年,先后否决了145个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取缔了49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企业;2007年,共对58个不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予以否决或要求另行选址,关停取缔土小污染企业和落后生产设施383个,对古交市和清徐县实施了“区域限批”,治理取缔小机焦,削减焦炭产能252万吨;2008年,对76个达不到环境容量总量控制要求或选址不当的建设项目予以否决,关停焦化项目21个,取缔淘汰高

污染企业226个,90座9万吨以下煤矿关闭重组工作全部完成,尖草坪区、迎泽区率先退出煤炭生产领域。同时,将发展循环经济扶持资金列入年初政府预算,2008年列支5000万元,2009年列支1亿元。二是构建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为更有利地推进绿色转型、加快科学发展,使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法制化,我们制定了特色鲜明、规范超前的推进绿色转型和循环经济的地方法规——《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该条例已经正式通过省人大批准,于2009年5月1日实施。其中,实施绿色标准单列一章,构成转型条例的重要内容,把制定与实施绿色标准作为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科学发展重要抓手用地方法规保障和确定下来。太原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地方立法形式推动绿色转型和循环经济的城市。三是制定实施对“绿色十佳单位”、“绿色十佳人物”的激励政策和动态管理办法。目前这些政策正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由政府常务会通过即可实施。

二、循环经济全面推进,为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同时也迫切需要标准化的强有力引导支撑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太原市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资源优势,多年来不断拓宽

发展思路,规划实施了一大批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推动了全市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为制定实施绿色标准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呈五路推进态势 煤电材产业链。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煤矸石、矿井水、瓦斯(煤层气)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方式,规划和开工建设了一批项目,形成了以“矿井水—电厂发电循环水”、“煤层气—发电”、“煤矸石、粉煤灰—新型建材”、煤变电、电厂脱硫改造等为重要内容的煤电产业链,实现了综合利用。西山焦煤集团把以前向空中排放的矿井瓦斯进行发电,建成了杜儿坪矿、东曲矿瓦、官地矿、屯兰矿、马兰矿瓦斯发电厂。古交发电厂一期 2×30万千瓦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采用了直接空冷、半干法脱硫、500KV超高压GIS组合电气开关等大量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其中,GIS技术在我国火力发电厂是第一次成功使用,占地面积仅为840平方米,比常规的电力输出系统节约土地22272平方米。辅机冷却循环水全部用的是古交矿区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和矿井废水。古交发电厂配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处理厂,每年可节约4000万元的水费,并能为缺水的山西节约1300万吨宝贵的净水。运用集中供热技术推进节能减排,该工程铺设管网35公里,供

热面积达到了260万平方米,总投资2.1亿元,该工程的实施,取代了72台燃煤锅炉,每年节约煤炭21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60.6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047.67吨,二期2×600MW机组建成后,年可燃用洗中煤400万吨,等三期全部建成后,古交地区的洗煤副产品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这种变“废”为宝的举措,相当于在几乎没有投资的情况下,为国家建起了一座1000万吨的大型煤矿。

太钢新上的7.63米新炼焦炉采用的是工艺最先进的干熄焦节能技术,通过焦罐车接红焦过来,到提升井架下部装入焦炭后,由循环风机带动循环气体对焦炭进行熄灭,熄焦以后的循环气体进入锅炉进行冷却,冷却以后由循环风机带动再次进入锅炉进行循环利用,而循环气体进入锅炉后,对锅炉内部水加热后形成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房进行发电。按一座炼焦炉110万产能算,回收余热的发电量每小时大概是50000度,一年能核算下来大概是4亿度。按照目前太原市工业用电每度电约4角钱计算,仅仅一项干熄焦节能技术每年就为太钢省下了大约1.6亿元。除此之外,太钢通过发展高炉炉顶煤气压差发电技术,吨铁发电达到40千瓦时;通过发展转炉负能炼钢技术,吨钢回收转炉煤气达到103立方米,实现了负能炼钢;

通过实施余热利用技术,回收蒸汽量已占全公司蒸汽产量的36%,每年可节约动力煤约9万吨;通过推广蓄热式燃烧技术,不仅使低热值煤气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最大限度地回收烟气余热,减少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产生,综合节能率超过30%。太钢在处理利用粉煤灰方面也独辟蹊径。太钢每年产生的粉煤灰在30万吨左右,仅是处理粉煤灰每年就需要费用2000万元。现在用来生产加气混凝土,原来冲灰的场地成了存放加气混凝土的库房,加气砖保温性能好、重量轻,是粘土砖的最好替代品,从而减少了因使用粘土砖对耕地的破坏,不但每年为太钢节约2000多万元,而且还产生上百万元的利润。

大力发展与煤电产业相衔接,利用粉煤灰、废渣和脱硫伴生物作为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的掺和料;利用水泥煅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建设发电项目。以双良水泥公司为龙头,形成了“水泥余热—发电”和“粉煤灰—水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利用产业链。钢铁行业中,最主要的废弃物就是钢渣、铁渣、粉煤灰。太钢在大量提取可回炉废钢再生产的基础上,用高炉渣作为水泥混合材料,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可节约成本15~25元;用钢渣替代石灰石、白云石等资源作钢铁冶炼溶剂,以利用技术成熟、利用价

值较高的高炉渣形式排出,用于生产钢渣水泥或作水泥掺合料,而电炉钢渣用于生产白水泥或彩色水泥。此外,他们引进技术利用不锈钢渣开发的高尔夫球场专用肥料、利用碳钢渣开发的建材速凝添加剂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向国际国内市场。渣山由此成为太钢的“第二矿山”,治渣治出了一条环保产业化之路,成为太钢环保的一个里程碑。

煤焦化产业链。延伸、拉长煤焦化产业链,是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西山煤电利用精煤在炼焦时,产生的煤气、焦油、粗笨、硫胺、硫磺等副产品,经过深加工,衍生出100多种精细化工产品,比焦炭本身的价值高出几十倍,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价值。不仅如此,焦炭副产品还可以通过煤化工工艺,得到过去只能从石油、天然气中得到的产品,如乙烯、丙烯等。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富煤、少气、缺油的国家来说,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对此,西山煤电集团和山西五麟集团合作开发建设的汾阳工业焦化园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概算98亿元,园区建成投产后的主要产品包括冶金焦、甲醇、焦油、沥青、硫胺、粗苯、针状焦、醋酸等。目前,一期100万吨焦化已投产。

金属镁产业链。围绕金属镁产业的节能及综合利

用,发展工业废水—水煤浆—金属镁冶炼、废渣一建材及镁深加工产业链。以富士康公司为龙头,利用新型水煤浆冶炼法和蓄热式还原炉技术改革传统工艺,使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2倍,吨镁成本降低2500元,能耗和环保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积极推进镁合金压铸件、镁合金板材等镁精深加工项目以及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等项目。

不锈钢产业链。针对不锈钢这种寿命长、强度高、重量轻、可百分之百回收的“绿色环保材料”特征,太钢在品种结构调整中,集中力量发展不锈钢,使不锈钢这一绿色产品成为太钢的核心产品,同时建成集加工、物流、配送、研发、贸易于一体的门类齐全、专业化生产、关联度密集的新型工业园区,延伸了不锈钢产业链和价值链。现入驻企业53个,基本具备了不锈钢系列餐具、冷轧精密薄带、管材等的生产规模和年加工转化3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今年上半年部分投产的不锈钢无缝钢管,被广泛应用于电站、锅炉、石油、化工、国防、核电等高端管子领域。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单产生产能力最大的厂家。此外,园区内正在规划的、总投资10亿元的太原不锈钢国际物流中心,主要定位是服务区,通过现代技术开展钢铁物流交易。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不锈钢(钢铁)物

流交易中心。二是太原保税物流中心。三是不锈钢物流配送中心。

机械制造产业链。充分发挥太原装备制造的技术优势、原材料优势和配套优势,大力发展装备产业集群。今年以来,依托国家拉动内需重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通过资源整合,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构建载重汽车及零部件配套、煤机成套设备、铁路装备、风力发电设备四大产业集群和以“再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延伸原材料产业链,促进太原装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汾机铁路车轮精密修复再制造项目,通过运用先进的粉末冶金喷射成型技术,经过对废旧零部件清洗、修复和表面处理,使废旧零部件达到与新产品相同的性能,到2012年,形成年修复车轮20万只的能力,年节约钢材50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充分利用了废旧产品中的二次资源,节约制造新产品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减少原生资源的开采。

(二)农业领域循环经济在两个层面稳步发展 以沼气工程为轴心的循环农业。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型农业和集约生态养殖业。鼓励开展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以沼气开发利用为轴心,积极构建林-草-粮-菜-果-畜-渔等为主要内

容的复合农业生产结构系统,培育养殖业-蔬菜业-粮食种植业-林果业-各类沼气原料与沼气-生活能源与有机肥料-粮菜林果-养殖业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截止2008年底,全市农村已建设23座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站,农村户用沼气2.3万个,沼气工程已成为农村取不尽的农家肥、用不尽的煤气罐、填不满的垃圾池,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好帮手;涌现出不少像清徐东南坊村和孟封镇这样发展绿色农业产业的先进村镇典型。我们积极推行畜牧产业化经营,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了以“种植—饲料—养殖—畜产品加工”、“畜牧养殖—粪便—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畜禽加工—下脚料—有机肥与蛋白饲料”、“秸秆青贮—畜禽粪便—沼气—发电(或生活用气)”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加工产业链。森泰牧业生态养殖产业化建设工程配套了14万吨牛尿粪和百万吨屠宰污水的处理设施,建设了一次性处理720立方牛尿粪的发酵车间与年产10万吨的有机肥生产线,9000立方米沼气站,向周边1000户农户集中供气,满足做饭和照明用气需要。年可节约冷冻电耗300万度,综合节煤2400吨,可直接带动周边10万多亩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

(三)园区循环经济加速发展

太原目前共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民营经济区、不锈钢园区、清徐经济开发区等五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各开发区都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其中经济区被列为山西循环经济园区试点。

经济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新机制,不断催生培育出以绿色经济为主的生态产业链,对有害固废实现了100%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富士康科技工业园产生的含铝污泥,在其他富士康工业园区都送到当地政府危废填埋场做深度填埋,我们经过反复试验,高温锻烧变为三氧化二铝,成为太原刚玉的原料,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富士康处理含铝污泥7000余吨,可节约大片的土地资源。这一成果被华北地区环保协会评为一等奖,并建议在全国推广。富士康的含镍危废,最早在狮头水泥厂掺烧,在国家不允许用此办法处理后,我们与湖北大冶一家专业处置厂商联系,由其免费收取,作为提取贵重金属再利用的原料。无害固体废物实现90%以上的循环利用,经济区内各种普通固废全部有了去向。比如富士康铝镁合金边角料重新回到了原厂回炉,联合啤酒的废玻璃送给交城玻璃瓶厂做原料,为了解决区内炉渣、粉煤灰的出路,引入相关建材企业,将集中供热产生的粉煤灰、炉渣和废水泥建材全部有偿回收,制成墙体填充

材料,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同时还消化了小店区的部分废弃物。节能降耗、节约能源不仅成为企业的普遍行为,也使企业获得了绿色经济效益。

(四)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绿色城市化 构建循环城市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循环型城市体系。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系统和可再生物回收、分检、处理物流系统,建立中水回用、雨水集蓄系统和城市循环经济基础设施体系。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节能环保型绿色建筑。投入运行的太原市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项目每日可处理居民、商场、办公等城市生活类垃圾近1000吨,发电20万度,占我市每日生活垃圾总量的50%,全年可处理生活垃圾33.3万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经净化、过滤处理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可直接排入大气;产生的污水经初步处理后由专用密封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后再进行深度处理;产生的灰渣填埋在附近山坳里,以后可用作道路垫层及建筑材料。另外,经焚烧后,垃圾的体积可减至原来的10%至25%,重量也仅为原来的20%左右,可大大节约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作为我市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国瑞苑”工程项目,2007年成

功申报国家建设部、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实现了山西省零的突破,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体污水源热泵制冷制热工程项目,财政部将该项目列入“国家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并给予393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2008年,又涌现出“汇都MOHO”大厦、山西省实验中学新校区、太铁白龙苑高层住宅等绿色建筑,其中“汇都MOHO”大厦、山西省实验中学新校区成功申报“国家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奖励资金504万元、788万元。2009年上半年,“金瑞苑”土壤源热泵项目也通过国家拉动内需可再生能源补助项目审核,中国煤炭博物馆80千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项目和娄烦县云顶山现代农业建筑3千瓦太阳能光电应用示范项目也均有望获得国家奖励补助。这些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我市多层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格局的形成,而且带动了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

下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循环经济标准化实施方案(精选多篇)

    循环经济标准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公司循环经济发展,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快循环经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

    湖北省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健康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健康管理是通过健康监测、评估、危险行为干预和随访服务,指导服务对象维护健康、寻求适当的医疗保健服务的......

    广东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广东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为加快建立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关于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

    循环经济发展计划

    谢政字【2010】24号关于印发《谢集乡2010年度循环经济工作计划》的通知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谢集乡2010年度循环经济工作计划》已经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

    循环经济自查报告

    2011年度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节能自查报告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03月18日企业名称(盖章):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报告编写人员(名单):鲍家齐王泽锋陈鹏举 王国......

    循环经济[推荐阅读]

    浅谈煤矿发展循环经济 塑 造可持续发展企业 摘要: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循环经济调研材料

    关于循环经济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外资企业,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经济开发区,下辖味精、黄原胶、动力、玉米油、鸡精五......

    循环经济经验材料

    创新发展理念健全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共义马市委义马市人民政府(2005年8月)义马地处河南省西部,1981年建市,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16.09万,其中城市人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