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迫症病种市场分析数据
强迫症病种市场分析数据
来源百度指数(全国)2014-1-1—— 2014-5-1
全国地域排名:PC排名27名
性别占比:男性73%女性27%
年龄分布:19岁以下0%
20-29岁17%
30-39岁27%
40-49岁38%
50岁以上13%
热门关键词:(此处有参考最近7天和1月到5月的)
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
强迫症测试
强迫症最佳治疗方法
什么是强迫症
晚睡强迫症
如何治疗强迫症
热门新闻:新妈妈易患强迫症 该如何自我调节?
人群需求:
测试——臆想——血腥——表现——治疗方法——自我治疗——中医治疗——专科医院——克服——危害——对称
第二篇:强迫症共病现象概述
强迫症共病现象概述
路英智张勤峰
【摘要】共病指在一个患者身上发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疾病同时存在的现象。本文介绍了强迫症的共病,尤以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抽动障碍、精神病性症状、人格障碍为主。
【Abstract】Comorbidity is a phenomenon that two or more than two types of diseases simultaneously exist in one patient.This article aims to sum up the comorbidity of OCD, specializing at depression disorder, anxiety disorder, tic disorder, psychotic symptoms,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关键词】强迫症 共病
【Key words】OCDComorbidity
一、共病简介
共病(comorbidity)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流行病学教授Feinstein1970年提出的,也常被称为并存疾病、同病、合病等,最初的定义为“同一患者患有所研究的索引疾病之外的其它任何己经存在或发生在索引疾病过程中的疾病。以后逐渐演变为既包括同时(simultaneously)发病,所谓横向联系(cross-sectional),也包括先后发病(insuccession),所谓纵向联系(longitudinal)。共病被精神病专家定义为“一人多病”的现象。1980年DSMⅢ首先提出多轴诊断,并规定:若描述病情需求,可在轴I和轴II中作出多种诊断,但仍然保留了等级诊断的原则;ICD-10建议临床医生遵循一个总的原则,即概括临床表现时需要多少诊断就记录多少诊断,当记录一个以上的诊断时,最好将主要诊断放在其它诊断之前以表明其为主要诊断,同时注明其它任何辅助诊断或附加诊断,与诊断目的关系最密切者优先。这为共病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八十年代后,出现了大量关于精神疾病共病现象的研究,各个分类系统对共病的情况有各自的规定,文献报道的共病概念也不尽一致,缺乏可操作性的定义和标准。有专家认为,对于轴内疾病或者症状群,最好还是按照等级诊断的原则,以“一元病论”进行解释,谨慎的使用“多元论”,防止共病在精神科诊断的扩大化。不少专家认为,精神科目前多数的诊断不是病因诊断,而是症状诊断,所以共病实际上是“共症状群”。共病在精神病学领域是一个尚存争议的问题,也是当前精神医学研究的热点,共病到底是两种独立疾病在同一个体共存,还是有别于独立疾病的一种新的疾病种类,或是一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类症状的重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共病研究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1)几种相互独立的疾病如果能够经常同时存在,可能有其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对研究发病机制有指导意义;(2)如果并存疾病普遍存在,那么排除性的诊断标准的正确性将受到挑战,可能引起诊断标准的改变;
(3)某疾病治疗困难,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其原因可能是有并存疾病存在;(4)并存疾病的概念引起了治疗原则的改变,即多种疾病需同时治疗;(5)并存疾病的研究,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作用;(6)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可能是某项究尽管方法相同而结果却不同的合理解释。
强迫症是一类常见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呈慢性波动性病程的疾病。目前精
神科医生普遍认识到强迫症常共患有不属于其基本症状的其他精神障碍。国外大多数研究表明至少50%的患者共患轴I的其他障碍,多数患者至少可达到轴II的一种人格障碍标准,往往给临床诊断及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强迫症共患其他疾病者病情往往更严重、误诊率高、治疗更困难、社会功能缺陷严重、自杀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国内外均报道,强迫症共病尤以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抽动症和人格障碍等居多。所以强迫症的临床评估应该重视共病,对其共患疾病一并治疗。
二、强迫症与抑郁障碍
(一)流行病学研究
强迫症与抑郁的关系一直是临床研究比较多的问题。Weissman等研究者分析了7个国家的社区调查资料,发现强迫症患者具有显著的共患终生抑郁的危险,范围为12.4%—60.3%。Karno等(1988)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30%的强迫症病人患有抑郁症共病。美国ECA研究表明31.7%的强迫症患者同时伴有抑郁,66%的强迫症患者一生中有过重性抑郁症,85%的慢性强迫症患者有继发的抑郁症状,15%的强迫症患者有原发抑郁。Rasmussen(1986)报道44例强迫症病人,其中80%具有终生抑郁病史,30%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国内袁勇贵等发现,强迫症和抑郁障碍共病率为35.5 %,其中21 %(13例)患者为轻性抑郁,14.5%(9例)为重性抑郁,并且大多数强迫症和抑郁症共病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与强迫症状消长一致,提示可能为继发性抑郁。张岚等发现,抑郁障碍居强迫症共病障碍之首,占 47.5%(57/120),他们还发现,共患抑郁的患者中,39例(68.4%)报告他们的抑郁继发于强迫症状之后,严重程度与强迫症状消长一致,提示可能为继发性抑郁;10例(17.5%)患者认为抑郁与强迫症之间无明显关系,抑郁症状独立于强迫症状,提示是一种原发性抑郁;8例(14%)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强迫症状交替出现。因此,他们认为强迫症共患的抑郁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抑郁。继发性抑郁是继发于强迫症状所致的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损害,而与原发性抑郁的共病率较低。一项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OCD的父母有8%、同胞有2%患有情感障碍,较对照组高,故认为二者存在联系。
(二)病理联系
近年有研究提示,强迫症和抑郁障碍存在神经生物学的联系,如强迫症一级亲属中情感性障碍的患病率增高,两者均有部分患者存在着DST试验脱抑制,均有部分患者多导睡眠图显示眼快动睡眠(REM)潜伏期缩短,均有部分患者静脉注射可乐定后生长激素反应迟钝,且都对某些抗抑郁剂如氯丙咪嗪、氟西汀等5-五羟色胺回收阻断剂(SSRIs)治疗反应好,说明二者都与五羟色胺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甚至有学者认为强迫症是抑郁症的一种形式或者变异。在抑郁症中,强迫症状也是常见症状,HAMD量表中的强迫症状项目是一个常规内容。
(三)强迫症共患抑郁症的治疗:
已证明抗抑郁药氯丙咪嗪和SSRIs具有抗强迫的作用。有研究显示,氯丙咪嗪在缓解抑郁和强迫症状的效果方面是平行的。近年的研究显示,氟西汀、氟伏沙明治疗抑郁和强迫障碍共病患者,其强迫症状的改善与抑郁改善无关。Hoehrr Saric等比较了舍曲林、去甲咪嗪及安慰剂在治疗抑郁和强迫的作用,发现舍曲林在减轻抑郁和强迫症状的疗效优于后两者。一项用奈法唑酮治疗抑郁和强迫障碍共病患者的8周试验显示,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强迫症状均得到很好的改善。有
人提出联合用药治疗此类疾病,如SSRIs联合TCAs,SSRIs联合锂盐,氯丙咪嗪联合理盐或SSRIs等,但均缺乏相应的临床研究资料证实,且不排除因药物相互作用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用电休克治疗抑郁和强迫障碍共病的研究很少,有人认为只有在其他治疗无效时才考虑使用。
另有研究发现(Abramowitz 2000),严重的抑郁状态会削弱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有严重抑郁症共病的强迫症病人,相对于那些抑郁症状不严重的强迫症病人来说,认知行为疗法效果要差一些。
三、强迫症与焦虑障碍
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强迫症被视为一种焦虑性障碍,主要依据是强迫性思维可导致焦虑,焦虑性障碍所特有的回避行为也常见于强迫症。Foa等从强迫与焦虑的关系上重新定义了强迫症,将Obsessions定义为激起焦虑的想法、想象和冲动;将Compulsions定义为用来缓和焦虑的行为与认知反应。
Rasmussen和Tsuang(1986)报道,在他们研究的强迫症病人中,30%患有特定恐惧症,20%患有社交恐惧症,15%患有惊恐障碍。袁勇贵研究了62例强迫症和68例焦虑症状,发现强迫症共患焦虑症(包括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的发生率为19.4%,焦虑症共患强迫症的发生率为8.8 %)。张岚等(1998)研究120例强迫症发现,强迫症共患多种焦虑性障碍占27.4%,以社交恐怖、单纯恐怖居多,其中13例社交恐怖症与强迫症状之间的关系显示,6例发生在没有强迫症状时,7例与强迫症同时出现,但内容与强迫观念无联系。近年来对社交恐怖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其存在5-羟色胺能系统的异常, 且对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及影响5-羟色胺系统的药物治疗有效,说明强迫症与社交恐怖症有一定的联系。对焦虑症的研究发现去甲肾上腺素、γ一氨基丁酸可能与其病理生理有关,苯二氮卓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可以明显改善焦虑症状,但对强迫症无效。提示两者在生化和药理方面可能有不同的机制。
四、强迫症与抽动障碍
强迫症与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 TS)及抽动障碍之间的现象学联系已有许多报告。20%--30%的强迫症个体报告自己现在或者以前曾经有过抽动行为(Pauls,1989)。据估计,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强迫症的共病率在36%-52%之间(Leckman & Chittenden,1990;Pauls,Towbin,leckman,Zahner,&Cohen,1986)。另外有5%-7%的强迫症病人被认为深受抽动秽语综合征折磨(Rasmussen & Eisen,1989)。杨建红等(2005)报道125例TS中,强迫症共病率为25.6%。Pauls(1991)报道TS中共患强迫症36%,并且有1/3的成人和儿童强迫症有TS史。张岚等(1998)研究发现120例强迫症患者中,9例(7.5 %)当前共患慢性抽动障碍,21例
(17.5%)有慢性抽动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并且21例共患抽动障碍的强迫症中,无一例诊断为TS,21例共患抽动障碍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例,提示男性患者共患抽动障碍者明显高于女性;且伴有抽动障碍的强迫症组共患一过性精神病、分裂型人格障碍、疑病症显著高于无抽动症组。
Pains等进行了一项较大规模的强迫症家系调查研究。发现先证者亲属中抽动症Tic(Tourette障碍和慢性Tic)的患病率(4.6%)明显高于对照组(1.0%),且女性强迫症患者的先证者更易出现Tic,起病年龄较早的强迫症患者出现Tic的危险度较高,该研究的结论是强迫症是异质性疾病,有些病例有家族史并与Tic有关,有的病例有家族史却与Tic无关;另一些病例则无强迫症和Tic两方面的家族史。有研究者提出强迫症与TS是同一基因的不同表现形式,并有不同的性别表达,男性更易表现为TS或抽动障碍,女性易表现为强迫症,但无更多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结论。近年对强迫症的器质性病因的研究中,基底核为一关键区域,而TS也被认为是基底核损害造成。且从症状学上,TS也被纳入强迫谱系障碍,认为抽动及发声症状木身与强迫动作类似,先兆性冲动引起的不适在抽动后得到缓解,复杂的抽动则可能与强迫动作难以区别。但在治疗上SSRI对强迫症状有效,抽动的控制仍需用多巴胺能神经阻滞剂治疗。对于强迫症伴有抽动障碍者,治疗多合并多巴胺能神经阻滞剂如氟哌啶醇、利培酮等。
五、强迫症与精神病性症状
(一)临床现象
1.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强迫型精神分裂症)
临床常见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有强迫症状,但由于分裂症状日趋突出时被掩盖或者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强迫症状消失;或者在精神分裂症的进展期及缓解期出现强迫症状,这些情况通常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文献大多报道20%-50%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强迫症状,比例高于普通人群的强迫症患病率;并且显示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与没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比较,前者有发病年龄早、住院时间长、对治疗不敏感、阴性症状严重、疗效差、与同龄人比较,社会适应能力差、就业结婚者少,依赖政府及家人资助者多。
Elsen等(1997)报道有一部分病人(7.8%}的强迫症状始终存在,并不随精神分裂症的变化而变化,故近10多年来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类型的病人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一类型的病人病前认知能力、社会功能、可能的病因学、症状学、病程及预后等与没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有一些差异,并提出为一特殊类型的假说。同样在1991年,英国伦敦的Lewis系统地研究了三对同卵孪生的兄弟,发现其中三人患有强迫症,是按DSM的诊断标准,但不符合精神病的诊断标准。随访研究时发现其另外三个同胞都患有分裂样人格障碍。他从遗传学的角度推侧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可能真正同时存在。
在一项神经功能试验中, 根据认知的结果将80%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准确分为有强迫症状组和无强迫症状组(Berman et al., 1998),根据强迫症状的存在与否,精神分裂症可以分成两个不同亚型,有专家提出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为“强迫型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分裂症强迫型”,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
2.伴有精神病症状的强迫症(分裂型强迫症)
强迫症状为主流症状,精神病性症状为次要症状。Berman等(1998)报道15%的强迫症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国内张岚等(1998)研究发现在强迫症的慢性过程中有16例(13.3%)患者出现一过性精神病性症状,病程2周一3个月,症状具有可逆性,也没有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他们还发现伴有抽动的强迫症组一过性精神病共病率明显高于不伴抽动症组。1993年Elsen研究了475名强迫症病人,发现14%有精神病的症状,其中5%的人对强迫症状无自知力,9%的病人按DSM-II-R标准,既符合强迫障碍的标准,也符合精神病的标准(其中4%为强迫症合并精神分裂症,2%为强迫症合并偏执状态,3%有强迫状态合并分裂样人格障碍)。张伯全,崔玉华等(2006)报道201例强迫症患者,31.3 %强迫症患者
伴有3条或3条以上的分裂型障碍症状,28.4 %的强迫症患者同时存在ICD-10分裂型障碍,有短暂的幻觉或妄想样信念者占9%,与单纯强迫症相比,伴有分裂型障碍者起病相对较急、强迫症状比较荒谬、患者对症状顺从、自知力差、病情与社会功能障碍较重。分裂型障碍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谱系的一部分。文献复习显示5--32%的强迫症合并分裂型障碍。有专家提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强迫症及自知力不良型强迫症作为一个亚型,称为“分裂型强迫症”或“妄想型强迫症”。
(二)病因联系
强迫症5-羟色胺功能失调是目前最认可的神经病理生理假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多巴胺系统可能参与其中,抗精神病药物能够调节脑内多巴胺功能活动,可作为一种强化治疗辅助手段,联合SSRIs用于抗强迫治疗的有效性,为强迫症的多巴胺作用机制提供了间接证据。
动物模型资料均提示多巴胺,特别是D1和D2受体可能参与了强迫性行为的发生机制。Hollander等,Zahn等,Marazziti等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体内的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异常。药物激发试验也表明,多巴胺间接受体激动剂(如:可卡因和苯丙胺),能够增加突触间隙多巴胺水平和多巴胺转运体密度,动物慢性服用可引起刻板行为和探寻行为,亦可加重试验动物的强迫症状;人类长期滥用可卡因可增加个体将来发生强迫症的风险。提示强迫症与脑内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
神经影像学的一些研究结果也提示基底节多巴胺系统参与了强迫症的病理机制,较高的多巴胺转运体密度和D2受体功能下调息味着强迫症基底节突触较
高的多巴胺浓度。
神经心理学的进展有助于新理论揭示精神症状的神经解剖学基础。Berman et al.(1998)通过研究一组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现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严重度对应的认知测查结果正好与强迫症患者的认知测查结果一致,并且强迫症状的严重度与其影响的认知区域相关(研究认为强迫症可以影响认知)。
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杨彦春、刘协和(1998)研究显示,强迫症患者一级亲属中,除强迫症外,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以上的发现提示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具有某些相同的病原学基础,有专家提出分裂-强迫谱系假说。
(三)治疗
对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临床上常采用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法,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抗强迫症的药物,大多数病人均能有一定的疗效。常用抗强迫症的药物如氯丙咪嗪及SSRI类,但氯丙咪嗪易激活精神病症状,故合并使用时需要谨慎,剂量不宜大。但有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可以诱发或者加重强迫症状,另外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及利培酮治疗都有引起强迫症状的报道.在治疗上要注意此点。
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强迫症及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利培酮是经过双盲研究证实有效的SSRIs增效剂;奥氮平在双盲研究中显示可作为SSRIs治疗无效的强迫症的一个可行的强化治疗备选药物;单盲研究证实奎硫平强化SSRI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有效,可能是一个有效的增效剂。最近,Metin等应用舒必利325mg/d联合SSRIs治疗20例难治性强迫症,结果95%的患者疗效显著,提示舒必利亦能增强SSRIs的抗强迫效应。Mc-Dougle(1995)曾报道小剂量利培酮合并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状获得显著疗效,可供治疗方法选择时参考。
六 强迫症与人格障碍
许多研究显示OCD同人格障碍有较高的共病率,Black等报告与其他焦虑障碍相比,强迫症与人格障碍有更高的共病率。无论是采用自评调查表,还是定式晤谈,所报告的强迫症共病人格障碍发生率多在33%一87%间。综合文献,几乎所有类型的人格障碍均可见于O CD,报道共病较多的有强迫型、回避型、依赖型、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有研究支持OCD与强迫型人格具特殊关系这一概念。然而,共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极大部分同时共患其他人格障碍,似乎不支持上述特殊关系。
卢宁等(2004)发现99例强迫症中,有56例(56.6%)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符合一个以上类别人格障碍诊断者为26例。以共病率高低排序依次为:焦虑/回避型、偏执型、依赖型、强迫型、冲动型、分裂样型、反社会型、表演型;并发现共病组的在婚率、全日制工作比率、功能大体评定量表总均分显著低于非共病组,共病组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长、受教育年限短;共病组病前突发生活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共病组,此与Ttallis F的观察结果一致。共病组焦虑特质得分、ScL-90总分显著高于非共病组,表明人格障碍对强迫症患者病理心理的严重程度、社会适应能力、临床治疗和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确认OCD患者是否伴有严重人格障碍对预测治疗结果和制订治疗计划是至关重要的。有分裂型人格和可能有其他严重人格障碍的OCD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行为治疗效果也不好。
参考文献
1.王振,肖泽萍,张海音,等.强迫症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分析.J Diagn Concepts Pract,2004,3(2):106-107.
2.卢宁,居丽晶,李功迎.强迫症与人格障碍共病状况研究,2004, 13,(5):519-521.
3.张岚,扬彦春,刘协和.强迫症合并现象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71-75.
4.袁勇贵,李永宏,周娟.焦虑症和强迫症的发病背景和共病现象研究.现代康复,2001,2,5,(2):126-127.
5.陆峥.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11,36(4): 246-248.
6.陶林.并存疾病的理论与实践.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2,32(1):60-61.
7.张伯全,崔玉华,沈渔邨.强迫症与分裂型障碍共病的临床研究.山东精神医学,2006,19(1):1-5.
8.Baer L,Jenike M.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J].Psychiatr Clin N Am,1992,15:803.
9.Sobin C.Blundell ML,Weiller F,et al.Evidence of a dchizotypy subtye in OCD[J].J Psychiatr Res,2000,34(1):15-24.
10.Stein DJ:Biol Psychiatry,2000;47:296-304.
11.Pauls DL,Raymond CL,StevensonJM et al.A family study of Gilles de la Tourett’s syndrome.Hum Genet,1991,48:154-163.
第三篇:单病种相关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1、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
2、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由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负责。
3、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在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指导下,由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具体实施。
4、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要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学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
5、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医院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进行评估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督促整改落实,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6、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
(3)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4)经济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
7、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单病种管理的相关信息。
8、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对每个纳入单病种管理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每月汇总分析,上报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实施单病种管理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合实施小组上报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实。
9、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单病种管理依从性检查,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定期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实施单病种管理的依从性检查,每个季度分析评价依从性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10、奖罚
医院将单病种质量考评结果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评体系,并与相关责任人的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绩效考核等挂钩。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指标监测范围管理
制度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和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监测管理制度与程序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由临床路径管理小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及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负责开展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质量监测工作。
(五)监测指标:
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病情严重程度、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单病种核心指标:
1、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9)。(1)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的时间。
(2)到达医院后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3)实施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到院后实施溶栓治疗的时间;到院后实施PCI治疗的时间;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转院的时间。
(4)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的时间。
(5)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
(6)住院期间血脂评价。
(7)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
(8)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9)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10)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
2、急性心力衰竭(ICD-10 I05-I09,I11-I13,I20-I25,伴I50)。
(1)到达医院后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2)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时间。(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
(3)出院时继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CEI/ARBs。
(4)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
(5)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6)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3、A.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ICD-10 J13-J15,J18.1)。
(1)到达医院后首次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时间与结果。(2)重症患者、入住ICU患者实施氧合评估的时间。(3)重症患者、入住ICU患者实施病原学检查的时间。(4)起始抗菌药物种类(经验性用药)选择。(5)入院后患者接受首剂抗菌药物治疗的时间。(6)初始治疗后评价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的时间。(7)抗菌药物(输注或注射)使用天数。
(8)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与肺炎的健康辅导的内容与时机。
(9)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10)患者对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
3、B.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ICD-10 J13-J15,J18)。
(1)住院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2)氧合评估。
(3)重症、入住ICU患儿病原学检测。(4)抗菌药物使用时机。
(5)起始抗菌药物选择符合规范。(6)住院72小时病情严重程度再评估。(7)抗菌药物疗程(天数)。(8)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9)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元)。不含新生儿及1-12个月婴儿肺炎。
4、脑梗死(ICD-10 I63)。
(1)到院后接诊流程:到院后实施神经功能缺失评估的时间与结果;到院后实施头颅CT等检查的时间。
(2)到院后使用首剂阿司匹林/或氯吡咯雷的时间。(3)到院后实施吞咽困难评价的时间。
(4)到院后实施血脂评价与使用他汀类药物(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的时间。
(5)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时间。(6)康复评价与实施的时间。(7)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咯雷。
(8)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与脑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
(9)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10)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5、剖宫产 ICD-9-CM-3:74.1。
(1)实施母婴情况评估,符合剖宫产医学指证。
(2)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3)再次手术指证。(4)评估产后出血量。
(5)手术后并发症(包括新生儿)。
(6)为患者提供剖宫产术的健康教育。(7)切口愈合:II/甲。(8)术后 7 天内出院。(9)住院费用。
(10)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
6、围手术期预防感染.(1)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符合规范要求。(2)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前1小时内开始使用。(3)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4)择期手术在结束后24、48、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时间。
(5)手术野皮肤准备与手术切口愈合。适用手术与操作 ICD-9-CM-3 编码:
1、甲状腺切除术 ICD-9-CM-3:06.2;06.3;06.4;06.5。
2、半月板摘除术 ICD-9-CM-3:80.6。
3、子宫摘除术:ICD-9-CM-3:68.3;68.4;68.5;68.6;68.7。
4、剖宫产术 ICD-9-CM-3:74.0;74.1;74.2;74.4;74.9。
5、腹股沟钭疝修补术 ICD-9-CM-3:53.0;53.1。
6、阑尾切除术 ICD-9-CM-3:47.0。
7、乳腺手术 ICD-9-CM-3:85.4。
(六)临床科室路径个案管理员和单病种质控员,每月组织科室质控小组分析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并将分析数据按时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进行季度总结,找出不足,改进工作。
(七)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科室上交的材料,整理和保存资料,并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第四篇:单病种协议书
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协议书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参合证卡号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临床诊断 治疗科室 床位号 住院号
经审查,该患者符合按病种付费治疗范围,并愿意按病种付费。双方愿意遵守以下约定:
1、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只需交纳定额标准费用中应由患者自负费用部分,余款由我院新农合补齐。
2、患者该病种治愈后,应及时办理出院手续。不得以其他疾病未愈为由,继续占床要求治疗。
3、对没有按临床路径治疗完毕(如自动出院、转院等),中途退出主要治疗或医药费用未达到定额标准50%的,按原补偿方案进行补偿。对于因合并严重并发症者,经科主任同意,报院农合办审批后退出按病种付费,按普通住院疾病结算。
4、各临床科室应严格按照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收治患者,规范服务行为,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严禁将定额范围之内的医疗费用(如患者住院期间到外院检查、治疗等费用)通过外购处方、分解住院、分解支付等方式排除在定额范围之外,增加患者的负担。
5、患者应提供必要的相关材料和手续,以方便我院与市合管办结算。
6、本协议由医院、患者签字后附病历存档。
主管医生签名: 患者或家属签名:
科 主 任签名: 经办人签名:
临汝镇卫生院新农合办公室
年 月 日
第五篇:单病种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综合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现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七个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总体研究和协调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秘 书:
三、具体工作职责: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在单病种质量控 制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政策支持及奖励建议。
专家组: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改进与修订服务流程、制度及诊疗规范的建议。规范所负责病种的临床诊疗行为,组织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努力达到该病种的质量控制标准。
执行科室职责:认真执行相关诊疗规范,杜绝相关病种诊断和治疗的随意性,提高出院诊断准确率;准确完整地记录住院病历的相关信息,保证病案信息、医嘱信息的准确与完整性;加强随访及健康教育工作。
四、工作目标
通过学习和实践六个单病种的临床诊疗常规和质量控制指标,逐步掌握如何应 用医院优化服务管理工具,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进医院的服务流程,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单病种的临床医疗行为,争取 1 年内七个单病种的过程(核心)质量指标总体达标率达到 70%以上。
五、工作内容和安排
医管部:负责监督单病种质量控制科室执行该病种的诊疗规范,建立与有关病种相适应的急诊“绿色通道”以及辅助科室的连贯服务流程与规范。
护理部:组织制定单病种护理规范及工作流程,协助医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保证病区护理人员认真落实。
病案室:负责监督单病种的病历首页规范化管理,保证疾病编码的准确性,配 合临床科室单病种上报的病案统计和调阅工作。
药剂科:制定单病种的用药规范,并负责监督。
麻醉科:负责制定单病种手术麻醉的规范和工作流程,并保证落实到位。
计管中心:协助解决各病区单病种上报链接问题;统一科室代码,规范归口管理;利用电子病案或 HIS 系统获取单病种上报的相关数据。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多学科、多科室、多专业协作完成的诊疗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受阻,都会影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顺利完成。如何保证单病种的质量控制尽快达到卫生部要求的七个单病种核心质量控制指标,需要各科室加强协调与沟通,特别是加强医疗、护理、医技及行政后勤的跨部门合作。尤其是“接口”流程的衔接、绿色通道的建立、各项辅助检查的时限完成等,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团队合作,保证所有环节和人员都能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任务。
1、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临床各专科和相关的医技辅助科室在医院部署的总体要求下,认真分析医院或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未能达到单病种质量控制要求的问题,对照目前的工作测算需要的资源投入,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的诊疗规范或流程改造的计划和方案,并落实执行。
2、积极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诊疗规范和上报工作,强化科室单病种管理。
3、逐步建立和完善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体系
(1)由质量控制科协同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采用定期督查;例会通报;限期整改;纳入科室绩效评估等形式进行质量控制。重点评价指标为:七个单病种质量的过程(核心)质量指标达标率。
(2)加强单病种医疗质量的统计分析和质量控制,制定系统的监控细则,对所有符合上报条件的病例,进行检查和考评。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该病种是否已达到规定标准,进行状态分析和反馈,促使临床科室不断改进。
六、要求七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是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四项重点工作之一,也是《2009 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八项重点工作之一。本次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由卫生部委托中国医院协会进行组织和管理,包括单病种网上直报系统的 建立、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以及质量指标评价与分析,并组织专家组对上报单位进 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指导。各科室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统筹组织,广泛动员,全员参加,各负其责,抓好落实,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