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先进个人李文博同志事迹
春风化雨孜孜以求
——德育先进个人李文博同志事迹
李文博,男,生于1969年12月,中共党员,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岐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职务。近年来他在尽职做好自身承担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一直担任德育课教学工作任务,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德育课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坚持经常学习德育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德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他坚持经常学习德育课教育理论,自觉学习借鉴德育教学先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有关规定,积极推进本校德育工作改革。他深刻的认识到,面对高度开放、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德育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健康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坚韧的意志品质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他能自觉践行‚身正为范‛,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给学生做出榜样,用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去教育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学生。
二、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学生特点的德育教学模式。
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教师就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新时期中职学生的思想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每个人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他采取学习理论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和学生谈心、交朋友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真正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未来的企业员工。在确立德育目标时,他把德育教学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结合起来,德育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了实现总的德育目标,他确定了德育目标三步走:一年级的德育目标是‚学会做人‛,二年级的德育目标是‚学会做事‛,三年级的德育目标是‚学会发展‛。在构建德育体系教学目标体系中,围绕培养合格的企业员工这一中心环节,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水平制定了阶段的培养目标,把德育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起来,体现出德育教学的完整性、连续性、渐进性、层次性,保证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他能认真钻研、大胆尝试和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在教学中坚持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教育每个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德育课。突出体现德育课的时代特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坚决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
三、倾注爱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在上好德育课的同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他以《弟子规》为新切入点,使学生达到‚国学滋养,身心健康‛的目的。他觉得,对中职学生进行《弟子规》教学很有必要,‘守孝悌’区区三个字,其内容却很丰富,包含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等内容,一个人首先要孝顺
父母,乌鸦尚知返哺,做为高级动物的人更应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加以报答。小时候要听父母的话,成年以后要奉养父母。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热爱自己的家,那么他就不可能热爱故乡、热爱祖国、有民族自豪感。因此‘守孝悌’应是做人之根本。‛他还说:‚《弟子规》十分‘前卫’、十分人性化。‘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要思过,要承认,才能改进’,‘过能改,归于无’,只有知错,才能改错,改了就好‛。在找到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后,他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记住自己父母的生日,回家后,为父母洗一次脚,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
针对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复杂性,他坚持经常举办专题讲座,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专题讲座延伸了德育课的教育内容,也增强了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对新入学学生进行珍惜学习机会和理想前途的教育,对临近毕业的学生进行择业、就业和创业教育等。利用学校组织的重要活动,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教育是李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带领学生踊跃捐款;当得知某位学生家中困难时,他首先慷慨相助,然后动员大家伸出援助之手。
学校有一位叫张XX的学生,据班主任和其他代课教师反映,该生纪律性差,上课睡觉,不思进取。李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找来这位同学,耐心细致给他做思想工作,首先让他树立信心,明确人生目标。通过了解,得知该同学是单亲家庭,生活困难,李老师又给予该同学适当的帮助。浪子回头,通过长期耐心的教育,该同学转变很快,而且还在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后,该学生在看望李老师时感激地说,‚李老师,谢谢你在关键的时候拉了我一把‛。
他经常说:‚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子女接受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中职德育要倾注爱心,让自暴自弃的孩子昂首挺胸地走上社会,成人,成才,成功。‛
四、注重德育教学研究,以教研促教学。
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他能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撰写德育课教学体会文章,德育教学工作经验材料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交流,近年来有5篇教学论文公开发表和获奖。2010年他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培训学习期间,在德育工作专题研讨会上他提出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探索的思路和做法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仁的好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他先后被岐山县教育体育局评为‚创佳评差‛先进个人;两次被岐山县教育体育局党委评为优秀党员;被宝鸡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在宝鸡市首届师资培训机构教师赛教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在成绩面前他总是谦逊地说:‚脚下的路还很长,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但我会努力走好每一步,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第二篇:李铁同志先进个人事迹
李铁同志先进个人事迹
他的身影穿梭在教室的角角落落,给每一个遭遇麻烦的同学送上及时的帮助。他的身影更活跃在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帮周边的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直以来他以别人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满足。学校组织的每次公益劳动,他都首当其冲。他关注生活中的平凡事,并写下了多则调查报告,就学校附近小河污染情况还向镇领导提建议呢。
今年的暑假是他最感充实和快乐的,因为他成为了淮阴区赵集社区“义工站”的一员,和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一起给社区人民送去方便。曾有人说他傻,没有一份报酬为素不相识的人干这干那,可他却坦然笑之。于是,社区福利院有了他的身影,他带领他的学生给老人们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给老人洗衣、做饭、讲故事,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医院排队挂号的队伍中经常看到他的身影,因为只要有老人生病,总是第一个想到他;社区居委会的会议室里常常传来他洪亮的声音,一群放假在家无人看管的小朋友因为有了他和他的同伴的陪伴而笑声阵阵。
一个假期,他不知给了多少人以方便;给留守儿童多少的关爱。说起这些,他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一栏,他写下了“当我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中,我越发觉得自己要学的——很多!要做的——更多!”
第三篇:德育先进个人材料李俊文
德育先进个人单行材料
李俊文同志,现任东沟中学教师。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自参加工作以来,教学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思想上进,长期担任学校班主任工作,且热爱班主任工作,关心、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在教学上,力争上游.在教学实践中,他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课改劲头足,教学成绩优,能潜心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在教中研,研中改,教研相长,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对后进生和差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
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并充分利用思品课、队日活动及校会、班会、晨会等各种例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等。他采取了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等。
他每星期进行二至三次学生家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仔细分析,再进行分门别类,然后因人而异制定计划,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差生转化工作中,他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找准教育后进生的切入点。如他班有一个叫贾才黄卓玛的男生,由于基础差,基本上不识字,不能够读完整一篇课文,但对绘画却极其感兴趣,在“国庆”书画比赛中,他特意找了贾才黄卓玛同学谈话,希望他能够认真参加这次比赛,鼓励贾才黄卓玛同学对绘画作品进行多次修改,最终他的绘画作品获得一等奖。现在的贾才黄卓玛同学,虽谈不上有飞跃性变化,但至少学习比以前更主动,有时不懂的问题也会请教老师和同学了。
在“留守孩”管理方面,他摸清学生底细,定期对“留守孩”进
行辅导。他接任八(2)班班主任时,不久便发现保善鹤同学,上课时表情呆滞,举止神态与同龄人不相称,经了解得知保善鹤的父母把她放在爷爷奶奶家,长年到外地去打工了,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平时除了漫骂,不理睬,就是让她去做家务。渐渐地变得不合群,对学习也无所谓。而对这样的女孩,李俊文同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上课时经常提问她,让她多发言,课间经常和她交谈、游戏,使其消除自我封闭之心。慢慢地,保善鹤同学变得开朗了,也乐于与同学们交往,学习成绩有了进步。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他之所以能将班级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源于一个“爱”字──对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他爱学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每当我看到学生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我真实地感受到校园里能充分地找到自我的价值,我无怨一辈子当教师。”就是凭着他对教育事业的这股执着的爱,他认定了脚下这条路。于是,按照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幼小的心灵;用满腔的热情点燃学生胸中的“理想之火”;用知识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神秘的科学大门,用踏实的工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增光着色。
在平日里,他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为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到一个高度,他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红苹果”分给每一个进步的孩子,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尝到了学习的甜美。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开拓展示才华空间:组织学生开展“弘扬民族精神”讲故事比赛会、“赞美祖国,热爱家园”绘画比赛,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三、生活中,用爱心和真情浇灌祖国未来的花朵
因爱孩子而爱上教育事业。在工作中,他始终把自己定位在长兄、朋友的角色中。天冷了,他不忘叫学生多穿衣服;哪位同学生病了,他给他们送水送药;哪位同学因故缺课,他想办法让他们补上„„
办公室里,经常有学生进进出出,孩子们把快乐与他分享,把烦恼给他倾诉。学生之间发生争吵,总是第一个找他“评理”。对此,他总是认真倾听,尽力帮助。因为他知道,冷了一个,就会冷了一群。同事们常戏说他太纵容学生,但他却理解为那是宽容和信任,因为宽
容能吹开迟放的花朵,唤醒冥顽的灵魂。给学生一点宽容,让他有自我反省的余地,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在这轻松愉快的谈话中,他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由于他热爱学生,用爱心滋润每一个幼稚的心灵,才得到学生的热爱和信任,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十三年的德育工作,他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也浇开了鲜艳的花朵。(2005—2006)学第二学期在东沟中学被评为优秀讲课教师,(2006--2007)学第一学期在东沟中学被评为优秀教师,综合实践课优秀辅导员,(2006--2007)学第二学期期末历史教学单科第一名,(2006--2007)第二学期在东沟中学被评为师德标,课件《珍惜学习机会》在2009年全省思想品德优质课件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迎建党90周年第十七届青海省少年儿童及教师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在教师组中,国画《仕女图》获铜奖。2010他在东沟中学被评为优秀辅导员。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级“文明班级”;指导宋显海等多名学生参加县、中学征文比赛获一、二、三等奖。《探究班级管理》教研论文获三等奖„„尽管他成绩显著,但是他和孩子们从不骄傲,因为他们还在前进!
多年的教育生涯他爱上了教育事业,全身心地奉献于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是一座舞台,让他体验了各种角色;班级工作是一个炼炉,使他练就出一身本领;班级还是一个大家庭,让他的智慧在这里碰撞,能力在这里提高„„
德育先进个人单行材料
东沟中学
李俊文
第四篇:李洪林同志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事迹
李洪林同志的主要事迹
李洪林同志是克山农场第一管理区主任党总支书记。他积极响应农场党委的号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和行动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勤奋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赋予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任务,实现了管理区稳定、发展、富民的工作目标,使单位走出贫困低谷,“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表现出他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适应新形势下党务工作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李洪林同志长期以来,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理论知识,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正确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按照“三个代表”、“三个有利于”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把做好党建工作与管理区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做好党务工作,为实现农场增效、职工增收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在区党总支一班人的共同配合下,努力做好全区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党建和政治思想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特点,管理区的党建工作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在思想观念、形式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上进行探究创新,是他倾心钻研的课题。为此,他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各种理论学习班,反复研读邓小平同志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重要理论、江泽民同志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两个条例》,使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工作作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李洪林同志认为,一个合格的党总支书记不能只知政治,不懂经营管理,只会说教不会生产。他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实际管理能力,搞好管理区的经济建设,他认真阅读了一些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农艺、植保等方面的书籍,使他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职工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李洪林同志自担任主任党总支书记以来,他对待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他十分注重倾听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一年多来,他始终坚持把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作为自己的一个工作重点,认真加以落实,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基本原则,凡是涉及管理区发展、生产投入、人事用工等事项和其他一切影响全局关系或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必须经总支委员会讨论后做出决定。在党总支班子内,他主动与各支委们沟通,特别是重大问题,首先与各支委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共识,同时他也十分注重与其他班子成员的沟通,相互交换意见,使总支的党政班子内团结协作的民主气氛明显增强,没有“一言堂”现象,始终保持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工作作风,注重发挥总支班了的整体效能。同时,很抓支部班子的民主建设,一个班子只有充分团结,形成合力,集体领导作用才会增强,在农场党委配齐各支部班子后,他随之是高标准、严要求、提目标、定措施、求实效、重考核,充分发挥总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建党90周年,要求全管区各支部要进一步重温党的纪律,重温党员先锋作用标准,坚持党的民主生活制度,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全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民主观念,基层民主工作得以加强,班子集体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他坚持以依法治区,坚持民主管理,不但要解决程序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结合办事公开化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民主思想、法制观念教育,提倡全民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让广大职工群众认识到自己的民主权力。这样既加强了对干部的监督,又促进了民主意识的培养,同时也增进了党群、干群间的沟通,进一步化解了一些矛盾,使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
二、以创新精神为指导,努力开拓党务工作的新局面
1、抓党支部建设,使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基层党组织是全区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党员队伍的变化,尤其是撤队建区后,党支部(居民组)人员减少,工作量增大,使得党员教育、理论学习的时间难以保证,支部工作开展难度较大。而党支部书记一兼多职,大多数一头沉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导致支部工作热一阵,冷一阵,紧一阵,松一阵,对此情况。他首先抓好制度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使大家认识到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因工作忙而放松党的教育和理论学习,同时坚持完善总支与支部书记的例会学习制度,他把点子打在建立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学习型的领导干部队伍上,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行动,给班子成员下达学习任务,落实学习措施,每人建立学习笔记,全年学习笔记不得少于1万字,他每季度检查一次,以此保证学习质量,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支部书记的思想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明晰了,知识面拓宽了,都能摆正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在党支部建设中,他始终坚持党支部要是一个团结协作、充满凝聚力、战斗力的班子。
2、抓好党的建设,积极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吸收优秀青年,特别是优秀大中专生入党,是管理区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所以他总是把在优秀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做为自己的一项系统工作来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人们价值观念取向产生多样性的变化,既给社会发展带来动力,同时也带来消极负面影响,如理想信念的动摇、金钱第一、为人民币服务等,使腐败有了滋生的环境,使得人们对党产生了不信任感,这种思想在我区少数人中也有存在。尤其是对一线职工影响较大。如何做好党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增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对党的信任,用单纯的说教不会收到什么效果。我区一线职工知识阅历都比较丰富,一些大道理都明白,但受一切向钱看的影响,部分职工只知道讲经济效益,索取实惠。他认为,在市场经济取向的今天,出现这样负面影响是
“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也是多年党建思想教育过程中遇到较为普遍的深层次问题。做好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党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为此,他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引导大家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信念,有针对性地与一线青年职工开展谈心活动,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业务学习,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采用耐心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并重的方式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直至加入党组织,近一年多时间,已发展吸收3名同志入党,6名重点培养对象,同时对要求入党的优秀职工群众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发展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抓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党员干部的廉政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身为党总支书记,他对管理区的廉政建设工作一刻也没有放松,在调查走访中,他特别重视职工群众对管理区的管理人员廉政勤政方面的评价,及时挖掘廉政建设工作的经验和亮点,及时发现盲点和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要求和安排。根据场党委的具体要求,管理区一把手和纪委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总支根据责任状要求,严格监督管理,从而增强全区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的自觉性,他把提高素质做为廉政建设的重点,全管理区的党员干部全部签订廉洁自律保证书,并充分利用正反典型进行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巩固了广大党员及干部的思想防线,维护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保持了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
4、认真做好党务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职工生产生活中去。
农业生产是我们区的中心工作,就如何激发一线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树立一区良好的企业形象,关键是把党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职工生产、生活中去。在进行全民素质教育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教育引导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努力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爱岗敬业之心,对职业道德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李洪林同志在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做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必须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职工服好务。只有心中有群众,时时事事想着群众,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不论什么事,都坚持从维护职工利益出发,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无论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都及时到场,帮着忙里忙外。他尽力为贫困职工排忧解难,结合农场党委“一帮一“扶贫工作,多方位地为职工群众筹集生产资金,垫付种地款,帮助贫困职工解燃眉之急。由于他平易近人,办事认真,职工群众都乐意和他做朋友。
李洪林同志在党务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实干精神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称赞和好评,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场优秀党员和劳动模范。他十分热爱自己从事的党务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一如既往,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大的努力。
第五篇:李博文演讲稿
学生心中永远的“姜妈”
来延吉职高前我就听说姜丽老师传奇般的存在:学生都叫她“姜妈”,什么调皮捣蛋的学生在她面前都变得特别听话,上届本科升学率百分之五十。我根本不相信这种“谣传”,再怎么样也不过是矮子里面挑大个,我想领教一下就选择了姜老师的班。
报到第一眼还真是不出我所料:身材瘦小衣着朴素的女子怎么也看不出是战斗型啊!看来传言不可信也!
但后来事实却给了我响亮的耳光。报到第二天我找了几十人在校门外备战,结果被抓个正着。我想我这个刺头肯定被开除了。没想到姜老师一句话没说,放学后先带我去了福利院“这里的老人都是因为没有孩子赡养,如果你想你父母将来也这样生活那你就不用上进继续打架吧”。接着又带我到了孤儿院“我知道你父母离异,但不要怨恨父母,至少他们没有遗弃你”。我被深深震撼了。随后的日子我渐渐体会到了“姜妈”这个称呼的含义,也理解了为什么会有已经毕业几年的学生为生病坚持上班的她送早餐,为什么总是会有毕业的学生来看她,为什么会有学生在终身大事上让她把关。
二十一年来,姜妈到底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她自己都记不清了,但一届届学生记在心里。
姚同学记得:是姜妈一直为家境贫困的他购买衣物及学习用品。因为没有户口无法报名高考,姜妈决定把自己家的房子过户给他。12年他考上本科,去年他的弟弟也从姜妈班考入大学。至今他们的户口还在姜妈家的户口本上。
苏同学记得:父母已经放弃迷恋网络游戏的他,是姜妈一次次逐个网吧寻找他甚至在一个雨夜找到凌晨,感动得一位网吧的老板主动帮忙寻找。
刘同学记得:父母离异的他冬天还穿着单薄的外衣,是姜妈为他买来羽绒服和学习用品,鼓励他完成学业。12年他考入本科院校,又是姜妈为他购置行李衣物,亲自送他到大学报到。
杨同学记得:住宿时,继母只给她带了一床薄薄的被子,连褥子都没有,是姜妈看到心疼她,马上回家取来褥子给她铺上。
刘同学记得:父母离异独自生活的他夜里突发急性阑尾炎,是姜妈马上办理住院手续并垫付手术费,在手术单上签了字。手术结束时已是凌晨一点多。为不耽误班里临高考的学生,是姜妈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匆匆为他送饭、悉心照料,穿梭忙碌于医院学校之间。当身材瘦小的姜妈左手拎着饭盒右胳膊挎着换洗衣物和水果满脸汗水狼狈地出现在病房时,自诩硬汉的他一把抱住姜妈失声痛哭。
别人问我,你们怎么那么怕姜老师?其实我们不是怕,是爱,是疼,是敬。我们爱姜妈,因为她真心把我们当作子女,不离不弃。她让贫困学生免费吃住在家里给他们交学杂费,送饭菜给住宿生改善生活.我们心疼姜妈,因为心脏病肾炎常年折磨着她,放不下我们每次都在晚上打针。我们不舍得惹她生气,准备了厚厚的椅垫让她坐着舒服一点。虽然她不肯坐着上课我们也坚持都把椅子放在讲台上,期望能给她些许温暖。
我们尊敬姜妈,因为她带领我们进行各种志愿活动,教会我们:即使不能胸怀天下,至少心系社会。让我们认识到职校教师的伟大。
我们敬佩姜妈,因为她从不化妆,衣着简朴,而每次为患病学生捐款时却一掷千金。她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作为奉献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姜妈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她注定不会孤独,因为我们都是她的儿女!遗体捐献者的名字会刻在祭奠墙上,同学们约定将来一定会轮流在那面祭奠墙上献上鲜花,只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姜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