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doc[推荐]

时间:2019-05-12 19:3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doc[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doc[推荐]》。

第一篇:《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doc[推荐]

《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鄂人社发〔2010〕56号

【摘要】

本办法资格认证对象为新农保待遇领取人员。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可采取下列方法:

(一)在本地居住的待遇领取人员携带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和待遇领取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二)对异地居住的待遇领取人员,由县(市、区)社保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向其邮寄认证通知书,由待遇领取人员本人携带身份证、待遇领取证到居住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或县(市、区)社保机构进行认证。

(三)对重点人群,县(市、区)社保机构应确定一定的比例,采取走访慰问等方式直接上门进行复查。

对通过资格认证的待遇领取人员,公示无疑后,县(市、区)社保机构应按时足额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对没有通过资格认证的待遇领取人员,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及时停止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待其补办有关手续后,从停发之日起补发并续发养老保险待遇。待遇领取人员在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期间被判刑或劳动教养的,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停止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待遇领取人员出国(境)定居、户籍性质变更的,应终止新农保待遇关系,并进行注销登记。

本办法由湖北省养老保险局负责解释。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省人社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稿件来源:厅政策法规处

鄂人社发〔2010〕56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人社部发〔2009〕161号)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一0年十月十二日

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基金的管理与监督,防止新农保基金流失,促进新农保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资格认证对象为新农保待遇领取人员。

第三条 新农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对待遇领取人员是否符合享受条件进行核实和认定。

第四条 省、市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负责对辖区新农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指导、协调、监督、检查。

县(市、区)社保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按年度具体布置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对认证对象、时间、地点和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委托金融机构或其他服务机构协助认证(直管市直接经办新农保业务的参照执行,下同)。

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及村协办员应按照县(市、区)社保机构的统一布置,协助做好待遇领取资格的认证工作。

第五条 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可采取下列方法:

(一)在本地居住的待遇领取人员携带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和待遇领取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因重病、残疾、瘫痪及高龄等原因不能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认证的,凭医院证明、残疾证或当地村委会证明,由县(市、区)社保机构工作人员或委托协助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上门进行认证。

(二)对异地居住的待遇领取人员,由县(市、区)社保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向其邮寄认证通知书,由待遇领取人员本人携带身份证、待遇领取证到居住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或县(市、区)社保机构进行认证。

(三)对重点人群,县(市、区)社保机构应确定一定的比例,采取走访慰问等方式直接上门进行复查。

第六条 待遇领取人员应按规定配合做好待遇领取资格信息采集工作,如实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第七条 在资格认证过程中,要严格审查待遇领取人员户口簿、身份证及相关证明材料,核对其基本信息,并及时登录。对需要调查核实的问题,由县(市、区)社保机构工作人员或委托协助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调查处理。县(市、区)社保机构或委托协助认证机构主管人员应在认证材料上签字,并对认证结果负责。

第八条 认证工作结束后,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及时将认证结果在行政村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10天。同时,公布举报电话与监督电话,受理群众举报,并及时处理举报情况。

第九条 对通过资格认证的待遇领取人员,公示无疑后,县(市、区)社保机构应按时足额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条 对没有通过资格认证的待遇领取人员,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及时停止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待其补办有关手续后,从停发之日起补发并续发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 待遇领取人员在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期间被判刑或劳动教养的,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停止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待服刑期满后,再继续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停发期间的待遇不予补发。

第十二条 待遇领取人员出国(境)定居、户籍性质变更的,应终止新农保待遇关系,并进行注销登记。

第十三条 待遇领取人员死亡、判刑后,其亲属或其他人员冒领养老金的,县(市、区)社保机构应追回冒领金额和利息,并提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对拒不退还冒领金额者,县(市、区)社保机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情况严重构成犯罪的,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四条 县(市、区)社保机构可通过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冒领、骗取新农保养老金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十五条 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建立新农保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内部审核报批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

第十六条 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将新农保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

行年度考核。

第十七条 县(市、区)社保机构和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及其他委托协助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新农保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工作中,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按政策规定办理认证手续。如发现弄虚作假者,要严肃处理,给养老保险基金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养老保险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统计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统计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鄂人社发〔2010〕55号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开展新农保工作的各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

第三条 省社保机构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新农保统计政策,制定全省统计报表制度,统一编报口径,按要求向国家报送统计报表;负责对全省新农保统计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市(州)社保机构负责审核、汇总所辖县(市、区)上报的各类统计报表,对本辖区新农保统计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县(市、区)社保机构负责建立统计台账,按要求上报各类统计报表(直管市直接经办新农保业务的参照执行,下同)。

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村协办员负责协助县(市、区)社保机构完成统计基础信息数据的采集、录入等工作。

第四条 各级社保机构应对新农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并实施统计监督。

第五条 新农保统计包括参保缴费、待遇领取、基金收入、基金支出、个人账户存储、基金结余等情况。

第六条 新农保统计报表分定期报表和不定期报表。定期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年报。不定期报表主要是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的临时性报表。

第七条 报告期末,县(市、区)社保机构根据业务数据库的数据生成本级新农保电子统计报表,经单位负责人审批确认后上报,年报表应同时上报纸质报表。

市(州)社保机构对县(市、区)上报的电子报表和纸质报表的统计数据与生产数据库数据进行比对、审核、汇总,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批确认后上报,年报表应同时汇总上报纸质报表。省社保机构对市(州)上报的电子报表和纸质报表的统计数据与生产数据库数据进行比对、审核、汇总,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批确认后上报。

第八条 各级社保机构应设置新农保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单独设置统计部门。

第九条 各级社保机构统计人员应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规定开展新农保统计工作,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统计数据和报表资料;发现违反政策和制度规定的,有权提出修正意见,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或上级反映。

第十条 各级社保机构对新农保统计资料的管理、查阅、使用、公布等,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对已参加原农村养老保险(老农保)、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纳入新农保统计管理范围。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养老保险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XX街道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总结

XX街道二〇一〇领取养老金

资格认证工作总结

XX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为防止虚领、冒领养老金现象的发生,根据X人社[XXXX]XXXX号文件精神,从XXX年6月底对辖区已审批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和享受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的遗属开展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通过街道事务所和各社区工作站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XXXX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现将XXXXXX街道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开展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 按照X人社[XXXX]XXXX号要求,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根据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了以街道事务所所长为组长,各社区工作站站长为成员的XXXX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为更好的落实认证工作的开展,街道进一步明确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为街道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措施,倾情服务,努力做好认证工作

为扎实做好街道、社区的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街道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培训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街道事务所在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退管服务科开展的业务培训外,还在本街道会议室,组织全体协理员和各工作站站长对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学习,并要求各社区回去后再次学习,让社区协理员真正的熟悉办理程序,为辖区

退休人员热情服务。

以多种方式开展认证工作,拓展认证渠道。根据辖区退休人员的特点,按照“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分类认证”的方式开展认证工作,针对不同的人员类型开展居委会定点认证、生活小区流动点认证和特殊人员上门认证的方法,真正的对辖区退休人员拓宽认证渠道,减少办理认证所需的时间,得到了辖区退休人员的好评。

积极宣传认证政策,获得辖区退休人员支持。为把国家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宣传好、落实好,街道事务所通过组织板报宣传一条街、宣传栏、横幅等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宣传,积极向辖区居民解疑释惑,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群众对认证相关政策的知晓面。同时,注重把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中出现的先进典型、工作创新进行了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的影响面。

截止11月15日XX街道各社区应认证退休人员XXX人,实际认证养老保险待遇XXX人,其中在认证合格的XXXX人;认证不合格的XXX人。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四篇:深圳市街道、社区开展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操作办法

深圳市街道、社区开展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操作办法

按照《<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若干实施规定》,及《深圳市企业退休人员指纹采集和生存验证工作管理办法》(深社保发[2005]7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管理街道、社区开展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特制定操作办法如下:

一、资格认证的条件

(一)在深圳市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业退休人员。

(二)企业退休人员必须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网络管理系统登记、录入个人基本信息。

二、资格认证的时间及要求

(一)深圳市企业退休人员每年必须在批准退休的月份(可以提前1-3个月),城市化退休人员每年必须在本人出生的月份(可以提前1-3个月),凭退休证或身份证进行一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未按规定进行指纹采集和指纹验证的深圳市企业退休人员,市社保机构自次月起暂停支付其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补采或补验指纹后,市社保机构自补采或补验指纹的次月起继续支付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并补付被停付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本金。

(二)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每月须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网络管理系统,查询当月应进行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而未认证的退休人员名单,并及时告知其前往认证。

(三)在街道范围内,企业退休人员可以在社区之间相互进行指纹验证。跨区、跨街道资格认证暂未开通。

三、资格认证可采取以下六种方式

(一)指纹认证:针对居住在本市的深圳市企业退休人员。可到居住地所属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工作站或社保机构的指纹验证点进行指纹验证。

(二)照片认证:针对指纹残缺或实在无法通过指纹验证,在本地居住的企业退休人员。工作人员必须在见到被认证人本人,并认真核对证件、照片后,方可采用这种方式。

(三)上门认证:针对行动不便以及年龄在80周岁以上、在本地居住的企业退休人员。

办理程序:由退休人员本人或亲属向所属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窗口提出申请;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须在5个工作日内携带《社区指纹验证表》(表格可从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网络管理系统首页下载)上门核对资料;《社区指纹验证表》由劳动保障协理员和社区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后,交辖区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完成审核和电脑录入;劳动保障事务所必须在30日内将《社区指纹验证表》原件交到辖区的社保机构备案。

(四)异地认证:针对享受深圳市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但在异地居住的企业退休人员;以及享受异地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但在深圳市居住的退休人员。

办理程序:

1、深圳市退休、境内异地居住人员的认证: 由社保机构工作人员在接到企业退休人员本人或被委托人提出的申请后,采取邮寄《认证表》的方式进行认证。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可通知当事人与辖区社保机构联系。

2、深圳市退休、境外居住人员的认证:居住在国外或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企业退休人员,必须出具我驻所在国的大使馆、领事馆或地区的派出机构、港澳工会联合会以及所在国的公证机构开具的生存证明,加盖有效印章的凭证,进行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此认证工作,由市社保机构负责办理。

3、异地离、退休、深圳居住人员的认证:在深圳居住,享受异地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办理资格认证时,必须本人到场;并向认证机构提供社会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机构寄发的《资格认证表》、身份证和离、退休证;当事人根据当地社保机构的要求,到我市社保机构或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协助认证手续;协助认证部门必须认真核对退休人员本人、及其相关资料,再确认盖章;协助认证部门须将当事人的《资格认证表》复印存档备查,并将认证情况录入管理系统。

异地退休人员行动不便(不包括住在医院及养老院)或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可委托他人到社区工作站,向劳动保障协理员提出申请并登记个人信息;居住地的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受理后,在3个工作日内上门办理资格认证手续;《资格认证表》由退休人员或家属在规定的时间内,寄回社会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机构。

(五)医院(养老院)证明认证:针对患病长期住院或长期居住在养老院的深圳市企业退休人员。

办理程序:家属到社保机构领取《深圳市住院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表》;退休人员或家属填写《深圳市住院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表》;并由所在的医院或养老院在表格的“退休人员健康状况”一栏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退休人员家属必须在10日内,将经医院或养老院协助认证的表格送到居住地社保机构;社保机构在2个工作日内核对退休人员相关信息,并将认证情况归档备查。

(六)有关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认证:此认证方式,由社保机构负责办理。

市、区社保机构,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工作站,须对每月各项认证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备案。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

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经办规程(试行)摘要

1、新农保业务由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乡镇(含管辖有农村居民的街道办事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具体经办,村(居)民委员会协办人员(以下简称“村协办员”)协助办理,实行属地化管理。

2、乡镇人社服务中心负责对参保人员的参保资格、基本信息、缴费信息、待遇领取资格及关系转移资格等进行初审,录入有关信息,负责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并负责政策宣传、情况公示等工作。

村协办员具体负责新农保参保登记、缴费档次选定、待遇领取、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环节所需材料的收集与上报,登记建立相关业务台账;负责向参保人员发放有关材料,提醒参保人员按时缴费,通知参保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协助做好政策宣传与解释、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摸底调查、农村居民基本信息采集、情况公示等工作。要负责检查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在《参保表》上签字、加盖村(居)委会公章,并将《参保表》、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寸白底彩色登记照等材料,于每月10日前一并上报乡镇人社服务中心。

乡镇人社服务中心负责对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进行初审,确认无误后及时将参保登记信息录入农保信息系统,在《参保表》上加

盖公章,于每月18日前将《参保表》、户口簿复印件、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一并上报县(市、区)社保机构。

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对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录入的参保人员相关信息与上报的材料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将复核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反馈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同时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

3、参保变更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出生年月、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户籍性质、户籍所在地址及缴费档次等。以上内容之一发生变更时,参保人员应及时携带相关证件及材料到村(居)委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填写《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变更登记表》(附表二,以下简称《变更表》)。村协办员每月10日前将相关材料及《变更表》上报乡镇人社服务中心。

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初审无误后,将需要变更的信息及时录入农保信息系统,并于每月18日前将相关材料及《变更表》上报县(市、区)社保机构。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对变更登记信息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将复核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反馈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同时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

4、参保人员出现出国(境)定居、户籍性质变更、跨县(市、区)转移或死亡等情况的,应终止新农保关系,并进行注销登记。参保人员(或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应持相关证件、材料到村(居)委会提出注销登记申请,填写《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注销登记表》(附表三,以下简称《注销表》)。待遇领取人员自死亡次月起停发养老金,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应在待遇领

取人死亡后30日内持相关证明材料,通过村协办员和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向县(市、区)社保机构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注销登记和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的一次性领取手续。

办理注销登记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本人的有效身份证明;

(2)出国(境)定居的,应提供出国(境)定居证明;

(3)变更为城镇户籍的,应提供户籍变更证明;

(4)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应提供相关证明;

(5)跨县(市、区)转出的,应提供户籍关系转移证明;

(6)参保人员死亡的,应提供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或民政部门出具的火化证明(非火化区除外),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注销证明,以及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有效身份证明,能够确定其继承权的法律文书、公证文书等;人员失踪宣告死亡的,应提供司法部门出具的宣告死亡证明。

(7)村协办员于每月10日前将《注销表》及有关证明材料上报乡镇人社服务中心。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初审无误后,将注销登记信息录入农保信息系统,并于每月18日前将上述材料上报县(市、区)社保机构。

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结算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按照第二十七条有关规定,将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支付给参保人员(或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支付成功后,终止其新农保关系,并将复核处理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反馈乡镇人社服务中心,有关材料及时归档备案。

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及时将未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员名单通过信息系统反馈乡镇人社服务中心,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应及时告知给村协办员,村协办员负责对参保人员进行缴费提醒。至缴费截止日,仍未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按中断缴费处理。

5、参保人员可到乡镇人社服务中心打印《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明细表》(附表十,以下简称《个人账户表》),或登陆社会保障网站查询、下载本人的个人账户记账明细等相关信息,也可通过12333电话查询系统查询相关信息。

6、参保人员对个人账户记录提出异议的,需向村(居)委会提交书面申请,逐级申报,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及时受理并进行核实。经审核,确需调整的,应由县(市、区)社保机构及时处理并将更改的信息录入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保留处理前的记录,县(市、区)社保机构通过乡镇人社服务中心或村协办员及时将处理结果告诉参保人员。

7、乡镇人社服务中心每月底前通过农保信息系统查询次月符合领取养老金待遇条件参保人员的名单,生成《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通知单》(附表十一),交村协办员通知参保人员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

8、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应于达到领取待遇年龄前一月携带户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证等材料,到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办理待遇领取登记手续。参保人员从达到领取待遇年龄的次月起开始享受新农保待遇。村协办员负责检查参保人员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全,并于参保人员达到领取待遇年龄当月10日前将相关材料上报乡镇人社服务中心。

9、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应审核参保人员的年龄、本人及其子女参保缴费情况等新农保待遇领取资格,出生年月与身份证号码不一致的以身份证号码为准。符合待遇领取资格人员的相关材料于参保人员达到领取年龄当月18日前上报县(市、区)社保机构。

10、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对有关材料进行复核,并按有关规定对申报人待遇领取资格进行认定,确认未享受其他社会保险待遇后,计算待遇领取人员的养老金金额,生成《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核定表》(附表十二)。

11、待遇领取人员在领取养老金期间被判刑或劳动教养的,村协办员和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应及时提请县(市、区)社保机构停止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待服刑期满后,重新履行审批手续,再继续为其发放养老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的养老金不予补发。

12、县(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应按对新农保待遇领取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定期向享受待遇领取人员发放资格认证通知,规定认证时间和方式,要求提供的相关证明资料。没有通过资格认证的,社保机构应及时停止为其发放养老金,待其补办有关手续后,从停发之日起补发并续发养老金。

13、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跨县(市、区)转移的,转出地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将其新农保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转入新参保地,由新参保地为其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参保人员转移到尚未开展新农保试点地区的,其新农保关系暂不转移,个人账户做封存处理,储存额按有关规定继续计息。

参保人员须持户籍关系转移证明、居民身份证原件等有关材料,到转入地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参保表》和《湖北省新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入申请表》(附表十四,以下简称《转入表》)。村协办员负责检查其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全,并于当月10日前将《参保表》和《转入表》及有关材料上报乡镇人社服务中心。转入地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审核无误后,应将参保、转移信息及时录入农保信息系统,于当月18日前将《参保表》和《转入表》及有关材料上报县(市、区)社保机构。转入地县(市、区)社保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向转出地县(市、区)社保机构寄送《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接收函》(附件二,以下简称《接收函》)。

转出地县(市、区)社保机构接到《接收函》后,应对申请转移人员相关信息进行核实,符合转移规定的,应按照第二十七条有关规定,在15个工作日内通过指定金融机构将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划拨至转入地县(市、区)社保机构指定的银行账户,并注销申请转移人员参保信息。

转入地县(市、区)社保机构确认转入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足额到账后,应及时告知转入人员,并进行实收处理、为转入人员记录个人账户。

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年龄,需要跨县(市、区)迁移的,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

下载《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doc[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doc[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