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归队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19:1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雁归队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雁归队读后感》。

第一篇:小雁归队读后感

《小雁归队》——读后感

四(1)班 陈月

从前,我读过很多书,如《草房子》、《青铜葵花》等,小雁归队读后感。起初,《小雁归队》这篇童话主要讲的是:一只小雁得过幼雁组百米短飞冠军,就骄傲起来,再也不想参加飞行操练了。因为他觉得自己不用那些无聊的教训了。到了冬天,雁群要到远征的南方去过冬,小雁想让自己出风头,便使劲飞到前面去了,可第二天,它就飞不动了。他被击落在一个小湖边,后来,在鹭鸶、小松鼠、天鹅、海鸥的帮助下,以最大的毅力,才回到队伍中。读后,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以下两大点:

第一:只有从小打好过过硬的基本功,才会有过硬的本领。当小雁统、飞不动的时候,心里很后悔:“真不该那样骄傲呀,当别人练习时候,自己不去,读后感《小雁归队读后感》。”小雁飞不动的原因是:以为自己得了短飞冠军,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谁也比不过自己,就不练飞行的基本功了。由于没有过硬的本领,所以禁不起长途飞行的考验。我也有过像小雁这样的教训:一次数学考试,我得了100分,是班上唯一的满分。同学们都夸奖我。我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不重视老师布置的基本训练题。我本以为自己又可以名列前茅。可我只考了91分。由此可见,练好基本功是很重要的。我一定要牢牢记住:从小练好基本功,将来才会有过硬的本领。

第二:要有克服缺点的决心和毅力。小雁通过艰难的飞行,终于回到队伍中。我很喜欢小雁这种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并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小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很喜欢《小雁归队》这本书!

第二篇:法警归队申请

申 请

尊敬的院领导:

按照我院法警支队2011年8月5日传达的会议精神,结合本人工作岗位。特向组织上提出申请,申请归队管理。

本人现年30岁,警衔为三级警司,除履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所规定的法警职责外,还担任分院的网络管理员。负责分院机关的专线网、局域网的网络建设和维护工作。按照会议精神及《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规定,本人完全符合并愿意担任司法警察一职。

在完成归队管理后,本人将一如既往的严格按照院党组的要求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规定认真完成好各项工作。坚决认真地贯彻执行分院法警值班制度,在服务好人民群众前来办事的前提下不放过一个坏人,确保分院机关的检察工作秩序。坚决认真贯彻执行办案安全规定,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各项权利不受不法侵害的同时,全力配合检察官的各项行动,服从检察官的各项安排。坚决认真贯彻执行院党组提出的各项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服从命令,严格执法,预防、制止妨碍检察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申请人:

二〇一一年八月七日

第三篇:归队仪式程序

富顺县东湖小学2013—2014学年

少先队归队仪式

一、各中队清理人数,报告人数。

二、出旗,奏乐,敬礼

三、唱队歌

四、欢迎大队辅导员讲话。

五、欢迎少先队大队长讲话。

六、请大队委干部与大家见面,大家欢迎。

七、呼号。

八、退旗,奏乐,敬礼。

九、捐款

十、富顺县东湖小学2013—2014学年少先队归队仪式到此结束。各班依次序回教室。

第四篇:小雁塔导游词

小雁塔导游词(精选11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雁塔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小雁塔导游词 篇1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京师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地标。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小雁塔”之名和“大雁塔”有关。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律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后来,为了区别两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塔院并不在当时的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塔院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唐末战乱,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荐福寺已从最初的开化坊迁入了安仁坊的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一位自称“山谷迂叟”的信士发愿修缮小雁塔,将风化严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饰,至今塔身可见白土粉刷的痕迹。

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地区发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后来重修时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层包砖,但没有修复塔身的裂缝(至1965年经过一次整修,才修复了地震震裂的裂缝)。小雁塔原有15层,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遇到华县大地震时塔顶两层被震毁,现存13层。

清朝时荐福寺又多次修缮,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整修规模最大。晚清时期还建造了藏经楼和南山门等。

辛亥革命以后,1926年—1949年5月荐福寺长期被占驻。小雁塔还曾成为军事指挥部。到国民党撤离西安后,小雁塔的地宫已填满了垃圾。

小雁塔导游词 篇2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西安的夏令营活动。

妈妈把我送去了火车站,我们即将开启一场振奋人心的西安之旅!我们激动不已,整个车间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在兴奋劲后,我们随着列车有节奏的“隆隆”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等我醒来时,已经到达了我梦寐以求的西安,我太激动了。

在西安,我们参观了气势蓬勃的兵马俑、壮观的碑林……今天终于来到我向往已久的小雁塔。

听了讲解员的讲说,我知道了: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荐福寺,始建于唐朝唐中宗景……

小雁塔和大雁塔两两相望,距离只相差3km,小雁塔的四周花繁叶茂,绿树成荫,非常美丽。

别的塔都是圆形的,而小雁塔却有所不同,它是方形的,颜色呈现淡黄色,周围有黑色的边框,显得气势蓬勃。小雁塔现存13级约4米高。我们登上了山顶往下看,小雁塔的美景尽收眼底。

参观好了,老师便让我们下山了。来到了山脚,不久便看见了浅浅的池塘,清澈见底,偶尔还看见几只小鸭子在水上嬉戏,惹得池塘溅起片片涟漪。

夕阳西下,我们也该回去了。小雁塔真是让我流连忘返。

小雁塔导游词 篇3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东段南侧的荐福寺内,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雁塔晨钟”也是清代关中八景之一。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年~710年),当时塔院并不在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但依旧是荐福寺的一部分。荐福寺于大慈恩寺一起在皇家的庇护下走向兴盛。到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时,荐福寺被敕令保留20僧人维持香火,由盛至衰。唐末的的兵火战乱中,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从北宋哲宗元祐年间的文字记录来看,这时荐福寺已迁入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

小雁塔的特点是塔形玲珑秀丽,属于密檐式砖结构建筑,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愈上愈促,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均匀。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约43.3米高。该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形拱门,塔内设有木梯,游人由此登上塔顶可以饱览西安市内风光。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小雁塔导游词 篇4

西安小雁塔是著名唐代佛塔,是唐朝都城长安(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建筑之一。小雁塔的塔形秀丽,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则和“大雁塔”的名称有关。

公元652年(唐代永徽年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内西院建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公元707年(唐代景龙年间),朝廷资助在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荐福寺塔。后来,因塔形似雁塔并且小于大雁塔,故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而大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

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十三层。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丽美观,各地的砖石结构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密檐塔虽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与小雁塔的继承关系。

小雁塔导游词 篇5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雁塔。我是你们的导游,希望大家能记住小雁塔这个景点。

小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荐福寺里。它建于公元707年,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了。这座塔是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为义净法师建的,为了存放义净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经书。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小雁塔的外部结构。小雁塔的外部全是砖建的,是一座密檐式结构的塔。如果你在空中俯瞰小雁塔,会觉得它像一枚倒放着的螺丝钉。小雁塔经历过三次大地震,结果被震掉了最上面的两层。在没有破损的时候,小雁塔的高度是46米,地震后,它就变成43米了。

现在我们去里面看看吧!里面有石制的台阶和木制的扶手,别看它现在完整,其实它受过很多损伤。1965年时,梁思成提出了“以旧修旧”的方法,他找来了与青砖相同的砖来修补小雁塔,最后小雁塔终于和以前一样了。

小雁塔历史悠久,经过了70次地震,它依然屹立不倒。更神奇的是,在公元1487年的地震中,小雁塔被震出了一条大裂缝,可到了1521年,经过又一次地震,小雁塔的裂缝又合拢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工匠在建造小雁塔时,把它的地基做成了碗状,这样,不管经历多大的地震都不会被挤压变形。古代的工匠真是太聪明了!

祝大家玩得开心。再见!

小雁塔导游词 篇6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小雁塔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子聪,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在此祝大家玩得开心。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它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小雁塔自建成后,经明朝、清朝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数次修缮、加固和修复,现在基本保持了原貌。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据民间传说,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现在我们来到了小雁塔的第一层,大家看,第一层有三面窗户,窗户外面的台阶上都有人们扔的一些硬币,表示吉祥。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二层,大家看,小雁塔的第二层也有三面窗户,比上一层的三面窗户要小,占地面积也比上一层要小,后头几层的占地面积和窗户会越来越小,我就不介绍了。现在我们来到第十三层也就是楼顶,这里没有窗户,四周都有残痕大家要小心一点,别被残痕把衣服划烂了。

现在我们已经观赏完了小雁塔,剩余的时间请大家自由拍照、活动,希望小雁塔的美景给大家立下深刻的印象。

小雁塔导游词 篇7

禅意袅袅,雨珠如线,这个季节,我来到小雁塔。

小雁塔虽名“小雁”,但它一点儿也不小,十三层塔楼,需抬头仰望,只觉得高大沧桑。小雁塔在唐时是首都长安荐福寺的一部分,历经千年风雨洗礼,昔日繁华的唐代荐福寺早已毁于战火,小雁塔却保存下来,巍然耸立一千三百多年,成为唐长安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名扬四海。

遥遥望去,小雁塔成土褐色,塔顶上有些残损、参差不齐;定睛一看,竟发现几簇小草生长在塔顶的残檐,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千古风霜洗礼,历经生命枯荣,始终生机勃勃!

小雁塔砖瓦整齐,调动相机的焦距,放大了仔细观察,我发现除了个别破损的土砖之外,其余的土砖都严严实实。当时的工匠该是多么严谨啊!简简单单的土砖竟被砌出如此精致的款式,砌墙的时候他们用了绣花的功夫吗?这时,我发现墙面上还有几个排水孔,感叹古人想得真周到。而排水孔沿用至今,可见建筑质量确实过硬!

小雁塔不仅仅是佛教的象征,更是丝绸之路的见证,它彰显了唐代的经济富强与文化包容。小雁塔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古都繁华的标志,熙熙攘攘的游人,带走的是惊叹,带不走的惊艳。惊叹的是小雁塔,一眼看千年,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严谨的态度、精湛的工艺……此刻,除了佩服万分,就是顶礼膜拜。惊艳了世人的小雁塔,身在闹市,却从容淡定。这就是传说中的“我自岿然不动”的大气吧。

今天的西安,越是底蕴深厚越是魅力无穷。多少人慕名而来,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回首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是其不变的血脉。昔日的长安,今天的西安,改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繁华,一代代华夏儿女前赴后继将美好传承。站在了新的历史高度,西安,从此,继续出发。

小雁塔导游词 篇8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

相关典故:

雁塔晨钟:荐福寺的钟楼悬有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大铁钟,高3.5米,口径2.5米,周长7.6米,重10吨。它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河底。清康熙年间,有农妇在河畔捣衣,忽然听见石中发出金属声响。人们掘开石头,重新发现这口巨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清代每天清晨敲钟,声闻数十里,钟声嘹亮,塔影秀丽,“雁塔晨钟”遂成“关中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就是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的生动写照。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义净法师:如同慈恩寺与玄奘关系密切一样,荐福寺则使人想起唐代另一位高僧义净。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不过,他由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印度,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30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祖国,带回梵文经典400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怫经译场,共译经56部,230卷,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还将途经海道诸国和所闻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况,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小雁塔导游词 篇9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参观小雁塔。我们的小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荐福寺内,因此也叫荐福寺塔。

小雁塔建于公元707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原来有15层,高46米,因为一次大地震,小雁塔现在只剩下13层,433米。它是中宗李显韦皇后为义净法师所建的,是为了让他翻译天竺国的经文。小雁塔的塔身是锥形的,塔底是正方形,就像竹笋一样。而且,它的塔檐是密檐式构造。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小雁塔吧!我们眼前的小雁塔有点破旧,那是因为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建筑啊!1965年,梁思成提出了“修旧如旧”的意见。那时,小雁塔上有几块方砖不见了,所以他换了几块旧方砖,可是这几块石砖比原来的新了一些。小雁塔的楼梯是灰白色的,墙砖有白色、红色、青绿色、土黄色、灰色,处处显露出古老的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小雁塔的夯基是碗形的,它的作用是减少地震时塔身的震动。在1487年和1521年,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地震,其他建筑都损害得特别厉害,可小雁塔只是被震掉了两层,从15层变成了13层。由此可见,碗状的夯基对小雁塔有保护作用。

本次讲解到此结束,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了。谢谢!

小雁塔导游词 篇10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李子涵,大家能够叫我李导,很荣幸当你们的导游。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小雁塔。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京师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地标。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小雁塔”之名和“大雁塔”有关。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律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后来,为了区别两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年—710年),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塔院并不在当时的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塔院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唐末战乱,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荐福寺已从最初的开化坊迁入了安仁坊的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一位自称“山谷迂叟”的信士发愿修缮小雁塔,将风化严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饰,至今塔身可见白土粉刷的痕迹。

小雁塔第一层塔身南北开辟门洞,以供出入,南北门框均以青石做成,石质门楣上线刻供养天人和蔓草、祥云、迦陵频伽等具典型佛教寓意的装饰图案,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飞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后被佛教吸收于天龙八部众神之内,成为佛教中常见的装饰题材。

祥云纹样是仙界、理想和现实结合的浪漫主义产物,是古代纹饰的审美特征;迦陵频伽,佛教又称“妙音鸟”,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

这些与佛教内容密切关联的装饰纹样,刻工精细,线条流畅,以跳动的回转曲线作为纹样的基本构成,把外来的题材嵌入到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使之融合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装饰纹样亦是小雁塔遗产区丝路文化特征的体现之一。

原来在小雁塔底层环绕塔身有砖木结构的大檐棚,被称为“缠腰”。在金、元交战的年代“缠腰”毁没。

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地区发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后来重修时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层包砖,但没有修复塔身的裂缝(至1965年经过一次整修,才修复了地震震裂的裂缝)。小雁塔原有15层,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遇到华县大地震时塔顶两层被震毁,现存13层。

清朝时荐福寺又多次修缮,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整修规模最大。晚清时期还建造了藏经楼和南山门等。

辛亥革命以后,1926年~1949年5月荐福寺长期被军队占驻。小雁塔还曾成为军事指挥部。到国民军队撤离西安后,小雁塔的地宫已填满了垃圾。

小雁塔导游词 篇11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西安南郊的荐福寺内。它始建于公元707年,拥有悠久的历史。现在,它已经1300多岁了。唐代的时候,义净法师从天竺取经回来后,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决定给义净法师建一座塔,存放那些取来的经书。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小雁塔的面前。小雁塔原来有15层,高46米,在公元1556年,一场大地震把小雁塔的两层塔尖震掉了,所以现在只剩下13层,高43。3米。从远处看,小雁塔就像一个又瘦又高的锥子,它的塔身全都是用青砖建成的,南北各有一个门洞。

接下来,我们就从北门洞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吧!看,小雁塔的每一层都是正方形的。内壁也都铺满了青砖,每一层之间都有青砖建的阶梯和木头做的扶手,可以让人们攀登。在1300多年中,小雁塔有过一些破损。1965年,梁思成提出了“修旧如旧”的观点,制造了一些与青砖类似的砖块,用来修补小雁塔的破损之处。因此,小雁塔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古朴,几乎跟以前一样。

小雁塔非常坚固,经历了70多次地震也没有倒塌。更神奇的是,公元1487年地震时,小雁塔中间裂了一条缝,但是几年后,也就是公元1521年的一次地震,又让它身上的裂缝合在了一起。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在建造小雁塔的时候,它的地基是一个像碗一样的圆形,无论多大的地震都不会被挤压变形。

本次讲解到此结束,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谢谢!

第五篇:小雁塔导游词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

相关典故:

雁塔晨钟:荐福寺的钟楼悬有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大铁钟,高3.5米,口径2.5米,周长7.6米,重10吨。它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河底。清康熙年间,有农妇在河畔捣衣,忽然听见石中发出金属声响。人们掘开石头,重新发现这口巨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清代每天清晨敲钟,声闻数十里,钟声嘹亮,塔影秀丽,“雁塔晨钟”遂成“关中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就是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的生动写照。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义净法师:如同慈恩寺与玄奘关系密切一样,荐福寺则使人想起唐代另一位高僧义净。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不过,他由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印度,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30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祖国,带回梵文经典400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怫经译场,共译经56部,230卷,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还将途经海道诸国和所闻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况,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下载小雁归队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雁归队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雁塔导游词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

    小雁塔导游词

    距离西安城大南门外不到1.5公里处的友谊西路上,车马喧嚣声中有一清雅绝伦之地,便是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所敲响的地方小雁塔所在地,这里在唐代时曾是荐福寺的浮屠院。现在......

    执行任务归队欢迎辞(大全五篇)

    执行任务归队欢迎辞XX战友们:你们好,你们辛苦了!祝贺你们圆满完成XX任务光荣返营!战友们,当你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喊着响亮的番号声步入营门,就标志着XX任务已经圆满的画上一个句号。......

    小雁塔导游词[5篇模版]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下面是关于小雁塔导游词的内容,欢迎阅读!距离西安城大南门外不到1.5公里处的友谊西路上,车马喧嚣声中有......

    小雁塔导游词(五篇)

    小雁塔导游词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合集)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推荐五篇]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

    离群的小雁--我的寓言故事

    离群的小雁 秋高气爽的时节,一群大雁正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 在燕群中有一只小雁飞在后面,它总觉得自己在后面看不到最美的风景,所以总想飞到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