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份调查报告引发青年律师
一份调查报告引发青年律师“学历门”
国内律师事务所的青年律师如果还没有做到合伙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提成律师,授薪律师,律师助理。
提成来源可分为两种:自己拉来的案源提成和根据所做案件提成。律师助理也分成两种:有执业证的律师助理,尚未拿到执业证的律师助理。
现在律师事务所里根据所做案源提成的情形比较少,做到提成律师一般已具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有较丰富的经验,可以自己拉案源,可以应对客户。提成律师能拿到的提成约50%,其收入差别主要在案源多少和质量,不同律师差别会很大。提成律师一般已经过了靠工资过日子的阶段,其烦恼在于怎么拉新案子,建立可靠的社会关系。这时候,收入和学历已经没有关系了。
收入和学历相关的阶段主要在于授薪律师阶段和律师助理阶段,他们都拿固定薪水。国内律师事务所的青年律师主要有三个来源:一种是国内本科,一种是在国内读完本科后去国外再读一个法律硕士,一种是国内本科加国内硕士。青年律师刚进律师所定工资时,律师所一般会考虑几方面因素:学历,是否有国外留学经验,是否有资格证或执业证。
一般来说,研究生进所工资会比本科生略高,但是要获取较好的执业经验一般需要5-8年,而且实际经验和学历往往没有直接关系,越往后学历越不重要。有了执业证和实际执业经验,再谈工资的时候就比较好谈一点。考虑到年龄因素,如果只在国内做律师,硕士可能不如不读。但是有很多所招人的时候,会优先考虑招硕士。如果想去外所的话,有硕士学位,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很重要。有国外学位的工资会比国内硕士略高,留过学的外语总强些,律师事务所在分配业务时,往往也会考虑把涉外业务交给有留学经验的律师来做,这样可以接触一些高质量的客户。
执业证刚开始时不会作为定工资的考量因素,但是如果没有执业证,很有可能进不了律师事务所,就算进去了,也一直是做律师助理,薪水的增长会受到限制,跳槽也不容易。
收入高低主要看能力
Kaizen 硕士二年级 中资所实习律师助理
进入律师事务所第一年的收入据我所知,一般都是研究生比本科生起薪高500元,如果同等条件,工作经验3年左右的本科生,月薪比研究生刚毕业的律师高2000元也很正常。如果没有工作年限的差别,收入差距不会太大,但有些能力特别突出的人加薪幅度会很大,年终奖也多得多。所以不能说学历越高反而收入越低,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个人是否适合这一行,我也见过研究生刚毕业进入这一行就做得比3年经验的本科生做得好的例子。但是,本科开始从业的同学通过司考的人数远低于研究生,所以对于今后的发展,只能说各有利弊。高学历更有竞争力贝尔本科毕业中资所授薪律师学历的优势还是能够帮助律师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意见和途径。当然,对于硕士毕业的律师,存在与本科即就业的同学3年职业经历的差异。我认为,对于一名硕士,完全不用顾虑这种差距。因为凭借其良好的法律功底和专业知识,能够很快赶上本科同学的步伐。在从业年限相同的情
况下,该差距应该是不存在的。从长远看,硕士的背景也将比本科生更有竞争力。
Ada 本科毕业 中资所律师助理
我觉得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实践经验是工资收入的主要考察标准之一。从我所知的合伙人对新进员工的评价来看,本科生和研究生各有优势。本科生毕业,年轻有冲劲,敢打敢拼,从业经验是一张白纸,如果受到正规培训,容易上轨道;研究生学历高,对法律的理解更纯熟。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从业年限而非学历。事实上,上海正在向越来越看重学历的方向发展,一些著名的律师事务所从我们毕业那年几乎不再招收本科生,研究生成为更多单位的敲门砖。
从报道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调查者并没有试图去了解律师市场。内资事务所的起步发展也是最近10年的事,律师从年龄上、学历上是出现断层的,即便是目前较好的事务所,也还没有形成像外国事务所那种老中青的律师梯队以及良好的培训机制。
大学法律专业的热门必然是滞后于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因此法律人才在某一阶段出现过严重短缺,这正是目前事务所中合伙人和刚入门的律师中缺少资深律师的主要原因。在当前这个热钱涌动、资本市场活跃的律师事务所大发展时期,事务所首先看中的是律师的实践能力,就是招进来能不能干活儿,自主培训高端律师则相对弱化。本科生相对于研究生而言,对工作的待遇期待低,对工作的付出精神准备相对充分,就业压力相对更大,因此更符合近期事务所的要求。这也是几年前本科生进律所,现在研究生进律所形成待遇差别的一个背景。
但是,我觉得今后研究生是这个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本科生教育市场化后,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实践能力,我们的教授们也不写法律备忘录、不写股权转让协议、不写起诉状或者其他常用的法律文书,我们这批本科生进入工作后有一段异常漫长和艰辛的学习期。我们的教育和法律的实践要求脱节,但研究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不仅对法律的理解更纯熟,而且有更多机会实习完成在职培训的过程,到真正工作时,已经是一个“半成品”,因此,发展前途会更好。点评高学历是高收入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必要条件。
GTO 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兼职律师
收入水平与学历的弱相关性已经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即:高学历是收入提升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高学历并不必然带来高收入。然而,学历与收入也不至于成为所谓的反比例关系。
律师业务主要是涉及到操作性应用型的领域,本科生限于他们的教育背景,特别是其有限的社会阅历,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本科的教育设计似乎不甚关注具体的应用,于是乎半成品就拉来上阵。更重要的是,基于其他专业基础之上的法律专业训练才更具有生命力。缺乏相关其他专业训练的法律工作者,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而难以深化其法律服务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在接到“疑难复杂”案件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而这“疑难复杂”,通常是跟专业知识结构的缺陷相联系的。这种情形下,本科生的成才,与其说归功于积极主动的教育工程,不如说是凭运气。而研究生的优势在于,随着其学习经历的延伸,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定型,更多的社会阅历使他们有可能更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及事物的根本,从而能更好地运用其所学的专业知识,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第二篇:青年律师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青年律师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地点 成都市
三、调查单位成都市司法局 成都市部分律师事务所
四、调查内容
问:当今青年律师的生存现状是什么?
答:此次调研中,百余名被访青年律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调查显示,他们中有60%的人年收入在5万及5万元以下,有车一族的比例仅为3%。特别是执业前两年,不少青年律师很容易入不敷出。在如此情况下,有82.8%的被访者认为目前收入低或很低,更有10%左右的青年律师由于各种原因(对工作前景不看好、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考上名校研究生等)而挨不过前三年,打算改变职业。做律师,跟个人的天赋、勤劳、个性等都有关系,特别是刚入行的青年律师,首先要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特长并选对事务所,然后一头扎进去,这才是个捷径,切忌虚伪虚荣、急功近利。
调查显示,由于缺乏经验和人脉关系,绝大部分青年律师的业务来源主要靠律师事务所分配,且多为辅助性质的工作,很少有独立办案的机会。调查中,有近三成的被访律师所从事的诉讼类与非诉类业务比例相当,没有侧重。这也令不少青年律师产生了执业困惑——从一名万金油式的律师助理做起,是否利于青年律师的成长与发展?
律师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对于新入行的年轻人而言,做一名万金油式的律师,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案件,了解不同案件的特点,积累业务经验,为今后的术业有专攻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中,无带教老师的青年律师占20.7%,特别是一些小型律所,其内部的导师制度不够完善,使得不少青年律师处于散养状态,对前景感到迷惘。
五、调查过程
笔者通过走访成都市司法局、四川省人事厅和成都市的部分律所,对近些年
来青年律师的就业的状况加以统计,通过对历年来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初步作出数据统计表。在此同时,又对部分青年律师进行走访、访谈和交流。从而完成此次的调查报告。
六、调查结果
为了拿到这张红色的律师执业证,实习律师们需要忍受一年的“零工资实习期”。因为收入微薄,律师们不得不在法律和生存之间艰难选择。律师,这个昔日和风光、尊重、高薪等词联系在一起的职业,如今却让从业者们感到了几乎无法承受生存的压力。日前,国内首次针对律师生存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律师已成为城市中的低收入和无保障阶层。但与其他低收入群体不同的是,这也是一个全部拥有高学历、并通过了“中国第一考”的“精英”阶层。他们一面肩负着国家法制建设的重任,一面忍饥挨饿地在行业中打拼。“中国第一考”
成为一名律师并不容易,第一关就要面对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司法考试以难度大、通过率低而闻名全国,几乎没有人能一次通过,绝大多数人要考三五年,甚至有人考三五年都考不过。
2006年9月16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司法考试再次开考,28万多名考生迈进了“中国第一考”的考场。这是考生卢宇参加的第四次司法考试,4年前,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年级的研究生。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报名参加司法考试。如今,卢宇已经是某国家机关人事处的工作人员。他说:“我有很多同学考了两三次后就放弃了,但我还想试试,毕竟通过了司法考试才能有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卢宇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我国高校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几乎每个人都有多次参考的经历。
稍微研究一下司法考试的人员构成就会发现,什么年龄段、什么学历的考生都有,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在律师事务所打工实习多年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每个人谈到司法考试都觉得是“巨大的压力”。
笔者了解到,2002年司法考试的全国平均通过率为6.68%,2003年为8.75%,2004年为11.22%,2005年稍有提高为14.39%。但与其他考试相比,通过率仍然低得惊人。
而且,即使能够通过这样严酷的选拔,也并不能成为一名律师。这只是取得了律师资格,后面还有更艰辛的第二关、第三关……
“零工资实习期”
成为一名律师的第二关,是历时一年的律师事务所实习期,期满合格后,可以拿到红色的律师执业证。
在这一年的实习期中,刚刚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们,马上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因为在实习期间,实习律师们的收入是由律师事务所“看着给”的。而对于这份收入,实习律师们往往有苦难言。
小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她的实习期是在父亲朋友的事务所里度过的。“很少听说实习律师能拿到高薪的,除非,他运气好,或者就是有其他的因素。”小闫告诉笔者,“能够进入事务所实习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是找熟人才有实习单位,否则连实习单位都找不到。”
一位网名是“新小律师”的网友公布了自己实习期间的真实经历:“司法考试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前台接待,每月工资250元。难道我们实习律师不是人,而是植物吗!”
七、调查体会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律师的平均收费不如出租车行业,年毛收入不足10万元。
律师行业的起步艰难,使不少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去做律师。中山大学法学院对本科生做的一项调查表明,有35%的人志愿成为律师,而到毕业时,真正去律所工作的学生却是少之又少。中大法学院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有200人,只有一人与律所正式签约。中大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莫华对此表示:“法学院学生出去做律师的正在逐年递减。”
一些学生则表示,他们不会选择律师作为第一职业,而是会考虑先做公务员,等到积累一定社会关系之后,才会考虑是否做律师。而那些步入律师行业的人中,很多人不久便转考公务员或从事其他职业,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心理方面的专家陈女士对记者表示,律师一面肩负着法
制建设的重任,一面又忍受着饥饿在行业中打拼,这两方面的极端失衡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弊病。做律师是追求法律正义,还是干脆把律师做成商人?就现在律师的生存状况而言,无疑会把他们逼成商人。能够做到律师这一行的都是具有相当深的教育背景和高素质的人,让他们丢弃法制理想,由天使变成魔鬼,改变无疑是残酷的。中国律师行业因贫富不均而存在着青黄不接的断层。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是中国律师行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关于职业发展的困惑与痛苦也是沉重的,社会应该关注律师的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问题,要给他们更多指导和关怀,用心解决他们的困惑和忧虑。
几个青年律师良性发展的建议就是:
1、倡导钻研法律知识、强化论辩的技巧。律师协会可组织开展律师专业培训、办案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律师理清办案思路,培训和锻炼实务技巧。
2、律师事务所普遍设立导师带教制度。律所应坚持整体执业,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减少单兵作战。要设立导师制度,以老带新,鼓励老律师定人帮带青年律师。
3、引导互助互学。律师协会可建立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平台,如定期举办各种青年律师论坛、读书会、办案心得交流会、青年律师沙龙等青年律师喜闻乐见的活动,拓宽青年律师的视野,增加相互交流的范围。
4、加大对青年律师的宣传力度。为了在社会和群众中展示青年律师的良好形象,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青年律师典型、经典案例,组织青年律师法律答疑,扩大青年律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诚信执业、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5、积极引导青年律师拓展非讼领域。司法行政和行业协会,应重视法律服务领域的拓展,努力改变青年律师以参与诉讼为主的工作局面,多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载体和平台,引领青年律师不断在金融证券、上市公司、国企改革、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对外贸易、房地产交易等法律服务领域发挥作用。
第三篇:青年律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莅临开业典礼。我是一名年轻律师,是律师界的新人。走出校园,迈入社会,从整理案卷、编写文书、汇编资料等基础工作开始,在指导老师及各位前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开始了年轻律师的成长之旅。
一年多来
以“坚守、探索、展望”为主题,畅谈青年律师对法律信仰的坚守,探索当代青年律师的历史使命,展望未来法治和律师事业的发展前景,意义深远。
一、要志存高远,在正确定位中坚定理想信念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志气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令人坚韧不拔地追求事业的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宪法,这是由我国宪法法律和国情所定的,是对广大青年律师的基本政治要求。广大青年律师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政治定位,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真正立大志、谋发展,自觉把律师业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二、要勇于担当,在服务大局中实现人生价值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律师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律师的职责所在。广大青年律师不仅要把律师作为一种职业,更要把它作为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一项崇高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做出贡献。要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律师的重要职责。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我省“四大国家战略”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揽子措施的实施,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丰富法律服务形式,开发法律服务产品,提升法律服务层次,打响法律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律师的社会责任。依法参与诉讼活动,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积极做好拆迁改造、土地征用、环境治理等矛盾易发、多发领域的法律服务工作,协助政府疏
导群众情绪,引导当事人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尽可能使各种矛盾纠纷少产生、少转化、少激化。要把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作为律师执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关注人民群众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积极做好就业、就医、就学以及社会保障、劳资纠纷等方面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依法实现好、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要立德修身,在传承浙江律师精神中彰显良好形象
“忠于法律、勇于担当、诚信务实、勤勉尽责”的浙江律师精神,是浙江律师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凝练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青年律师要不断传承浙江律师精神,努力成为品德高尚、精神富有的职业律师和时代青年。要将浙江律师精神外化于行,恪守职业道德,珍视和维护律师职业声誉,充分展现新时期青年律师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充实和丰富浙江律师精神,使浙江律师精神始终与时俱进、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四、要勤学勤思,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服务本领
律师行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行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法律体系日趋细化和完善,对律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青年律师只有刻苦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青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要自觉向书本学习、努力向实践学习、虚心向身边的优秀资深律师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丰富自我,不断谱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律师称号的新篇章。
希望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切实做好青年律师工作,进一步关心青年律师成长,了解青年律师的期盼,解决青年律师的困难,尽最大努力凝聚青年律师、服务青年律师、培养青年律师,为青年律师的健康成长、为浙江律师业的未来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实实在在的事。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一章律师的职业意识:
第一条 委托人意识:在法律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找出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事实、证据,提出最有利于委托人的观点和方案,出具最有利于委托人的法律文书。这是律师职业导向的核心价值。
第二条目标意识:客观、准确地判断委托人的真正需求,并分析其法律可行性,这是律师解决问题、帮助委托人实现目标的前提。
第三条独立意识:律师要有独立的判断和独立的行为,要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判断处理委托事项,而不能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志行事。
第四条风险意识:从事法律服务的律师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风险可能基于法律规定、社会评价、律师角色、律师的素质以及律师的防范意识,也可能来自委托人,委托人的对方当事人、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以及媒体、舆论,也可能与律师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关,有的则完全与律师的工作习惯和认识有关。
第二章律师的技能素质:
第五条法律知识:广泛的法律知识,并在其中的某几个领域形成专长。
第六条研究能力:具有法律研究和对事实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并且有能力将研究结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条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法律文书和其他文件的写作水平。
第八条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准确地清晰地表达观点、思想和态度的能力。
第九条处理问题能力: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能够及时地、职业地、有效地处理发生在正常化和非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事务。
第三章律师的职业形象:
第十条律师需要形象。衣着服饰上的讲究、得体,可展示出良好的风度和气质。服饰上应色彩考究、搭配合理,与自己的气质、形体、年龄及当时的气氛和场合相协调。
第十一条律师一般应该穿西装,颜色要单一,深色为主,比如黑色、蓝色、藏青色、深灰色等,这样比较能给人安全感。衬衣以白色为主调,最好要打领带,注意搭配得体,可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搭配。
第十二条律师的行为举止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正义。言谈要高雅、敏捷、自如,举止要
自然、大方、稳重。讲究格调,给人以专业人士的印象。
第十三条律师要学会休息。只有保证充足的休息,才能在社会交往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大方自然的神情。睡眠不足的危害,还会导致判断上敏感性的缺失。
第十四条养成准时、及时的习惯。及时道歉、及时解释、及时回信、及时问候、及时汇报、及时请示、及时通报。
第四章律师的装备:
第十五条理想中的律师专业硬件装备大全:
(一)笔记本电脑:实现无纸化办公,并可随身携带。记录所有的工作材料和法律工具书,以及重要文件。
(二)手机:随时随地的联系。
(三)数码相机(DC):用于调查证据时用。延伸——数码摄像机(DV)。
(四)录音笔:记录临时需要的对话。
(五)电子记事本(PDA):管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记事和备忘、日程安排、便笺、计算器、录音和辞典等功能。
(六)公文包:颜色宜为黑色,装笔、A4纸张、名片等。
(七)U盘:电子文档资料的存储及转移。
第四篇:关于律师职业调查报告
关于律师职业调查报告
为了解从事律师这一职业的优势、必要准备、基本素养,我们于12月21日晚对杨伟星律师进行了电话采访。采访人员有章宸、曾康捷、林剑镖。杨伟星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供职于某律师事务所。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对真实的律师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我们大学奋斗方向的确定裨益良多。
首先,我们询问杨律师现在主要做哪方面的案子,他说现在主攻经济法方面的官司。接着我们询问了杨律师当初从事这份职业的缘由。杨律师告诉我们,他认为律师相对于其他职业拥有较为丰厚、稳定的薪资,并且是一份比较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能够把自己所学付诸实践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和社会的尊重。另外,律师这门职业有着相对自由独立的工作时间,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这对他是十分有吸引力的,于是他选择了转业。
得知杨律师有转业经历,我们对其整个从业经历充满了好奇,于是做了相关访问。杨律师告诉我们,他原来的工作是一名警察,后来才转行当的律师。问起原因,他说,警察这个职业有较高的风险性,自己年纪渐长,希望谋一份安稳的工作养家糊口。这个答案是那么朴实,正如他从事律师职业的理念。我们接着询问了其家人对这件事的看法。他告诉我们,家人都挺支持的,因为一方面从事律师职业更安全,另一方面该工作也更对口。
可是,转业势必意味着面临客观上的难题。杨律师说,刚从事这一行时,最大的困难便是陌生,对工作环境的陌生,对工作内容的陌生。有时,真实的案件摆在面前,他会感到手足无措。这时候,完成理论和实践的对接就是十分重要的。边工作边学习成了常态,尝试着将法律术语深入浅出地向客户解释更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当问及职场目标是什么时,杨律师反问说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呢?我们问,长短期目标分别是什么?他说,短期目标就是完成好手头上的案子,长期的是边工作边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能力,达到更高的位置吧。对于我们在校大学来说不也应该是这样吗?设定短期、长期的目标,脚踏实地完成,致力于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才。对于我们来说,短期目标也许就是上好一堂课,完成好一次作业,一次考试,长期目标也许就是树立明确的职业方向,并为此做好充分准备。比如,积极参加辩论赛来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和流利口才;勤于背诵,夯实专业知识功底;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组织,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
接着,我们围绕大学期间的准备、对律师行业的看法以及对大学生的建议几方面做了访问。
首先,我们咨询了杨律师,其于大学期间对将来的就业有何准备。他说,当时他以为自己以后将从事律师这一行业,所以把心思都放在了这一方面。第一,他把学习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对法律法规法条的记忆理解,对纷繁案例的深度剖析,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参与实习活动,加入到法院、检察院的旁听中去,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一行业的基本状况,获得熟悉感。第三,杨律师还强调了司法考试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了这一考试才能获得从业资格。因此,我们对此绝对不能敷衍了之。
接着,我们问杨律师,经过工作实践,现在对这一行业有什么看法。他说,律师是一门要求从业者善于沟通的职业,这一沟通不是指天花乱坠地用专有名词轰炸客户,相反,好的律师应该尽量用平实、直白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法律术语。这一点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明白了艰深晦涩的术语应该有的真正意义。专业课的老师常说,法科学子难道强于别人的仅仅是多记忆了一些法条吗?不是的,在记忆法条之外,更重要的是加深理解,将冷冰冰的法条和有血有肉的案例结合在一起,将独立的法学知识点构建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并灵活恰当地运用。这不是正和杨律师的理念不谋而合吗?杨律师还说,术业有专攻,除了广泛涉猎各门法律,还必须有所专精。比如,专攻经济法,或是税务法、合同法等等。
最后,杨伟星律师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便我们能更明确广阔大学中的奋斗方向。第一,要多接触与司法相关的事物,多听学术性的讲座。第二,要勤于查资料,在课本学习之外多做扩展阅读。第三,要多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做到与时俱进。第四,纸上得来总觉浅,我们还应多参加司法实践,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辩论赛。辩论一方面可以活跃思维、锻炼口才,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们未来从事律师、法官等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这次的律师事业调查,我们都获益良多,明白了职业生涯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有时面临着转业的选择,所以我们更不应该狭隘地学习,而应该广泛地接触各方面的信息源,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和学习是相互交融促进的,即使进入职场以后,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升自我。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正处在大学的象牙塔中,有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学习,因此我们绝不能浪掷光阴。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应该设定明确的目标,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博采和专精相结合,深入理解法律,浅出解释法律,并且时刻把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训牢记心中。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走得更稳健更精彩,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一份律师尽职调查报告
一份律师尽职调查报告
致:甘肃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引言
1.1 北京齐致律师事务所兰州分所(以下简称“本所”)张奋成律师受甘肃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司”)之委托,为其拟进行的对陇南市武都大元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元公司”)的股权收购事宜,对大元公司的相关法律状况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本尽职调查报告。
1.2 本报告仅供贵司为本次股权收购之目的使用,除可为本次股权收购之目 的提供予其委聘的其他专业机构外,未经本所同意,不得用作任何其它用途,亦不得将其任何部分或全部披露于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
1.3本报告依据以下资料出具(详见附件):
1.3.1本所向大元公司的主管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工商调查所获取的文件资料;
1.3.2大元公司提供的文件资料;
1.3.3大元公司或贵司所作的陈述及所出具的书面确认。
1.3.4 大元公司股东声明
1.4大元公司以及贵司向本所陈述:大元公司系为开发武都大园坝水电站而设立的公司,是武都大园坝水电站建设项目唯
一、排他业主单位。
1.5为出具本报告,本所业已:
1.5.1向主管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工商调查;
1.5.2为出具本尽职调查报告所需要进行其它尽职调查,即:要求大元公司及股东向本所提供为本次股权收购所需要的资料或说明。
1.6本报告仅就出具日之前已发生或存在的事实出具本报告。
1.7贵司及其他专业机构认为需补充进行法律尽职调查的事项或需在正式股权转让合同中约定的事宜,敬请及时告之本所。
2.假定
在出具本报告时,本所假定:
2.1所有提供予本所的文件资料均为真实有效;
2.2所有文件资料上的盖章均为真实,所有在有关文件资料上的签字均为真实,签字人均有权,或已被适当授权签署该等文件;
2.3所有提供予本所的文件资料上所描述的情况均准确、真实;
2.4大元公司及贵司已就所有可能影响本报告的事实及文件均已向本所披露及提供,并无任何重大隐满、遗漏及误导;
2.5向本所所作的陈述及提供予本所的书面确认均为真实准确;
2.6于本报告出具之日,所有提供予本所的文件资料及其所披露的事实均未发生任何变更。
3.大元公司的基本情况
3.1大元公司名称、经营范围
3.1.1大元公司现时名称:陇南市武都大元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武都县大园坝水电站筹建处,2004年11月4日经陇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武都分局以(甘)名称预核武工商字(2004)第06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批准成立组建;2004年11月9日经陇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武都分局核准成立。
3.1.2经营范围如下:水力发电、电能销售;经营其它发电设备及技术咨询服务
3.1.3本所认为大元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业经主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并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应属合法有效。大元公司前身系武都县大园坝水电站筹建处,成立后经营范围涵盖大园坝水电站开发建设,大元公司与大园坝水电站之法律关系清晰明确。
3.2 大元公司注册成立的日期、现时注册号、经营期限及注册地址
3.2.1大元公司的成立日期、现时的注册号、经营期限及注册地址如下:公司成立日期:2004年11月9日
成立地点: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外纳乡透防村
现时注册号:***
营业期限:2004年11月9日至2054年11月8日
注册地址 :陇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武都分局
3.2.2 本所认为大元公司的注册号、注册地址、营业期限均已依照中国有关法律的有关规定,获审批机关的批准,并持有审批机关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应属合法有效。并且属地管理有利于大园坝水电站项目的建设运营。
3.3执行董事、监事及公司经理
3.3.1于本报告出具之日,大元公司的执行董事为王叔平;监事为王方、王广;公司经理为王叔平,具体情况见下表:
公司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经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