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征地制度土地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9:3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征地制度土地状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征地制度土地状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改革征地制度土地状况调研报告

一、我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西北部,地处东经103°34′-104°45′之间,北纬23°45′-24°28′之间,全县土地面积经详查结果:7585329.7亩。

**县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地区,大总山脉分支系纵横全境,地形夏杂,地势起伏,喀斯特地貌(或称岩溶地貌)较多。整个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海拔相对高差较大,最高海拔2501.8米,最低782.0米,最低差1719.8米。坡度一般为15°-35°。地形有山地、山间盆地,河谷、丘陵、平地、洼子地和坝子等。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构造侵蚀地貌,是褶皱断裂形成的山地。如官寨剥蚀地貌,主要表现为剥蚀高原低山、丘陵和低中山。分布在腻脚等地;溶蚀地貌,如舍得岩溶地貌,岩溶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7.8%;盆地地貌,是受断裂和溶蚀作用形成的,境内海拔在1500米左右的坝子均属于盆地地貌。堆积地貌境内较少。全县500亩以上的坝子有40个,较大的坝子有八道哨、曰者、新沟、双龙营、普者黑、马者龙、天星、树皮等,约占全县面积的20%。

(二)土地现状结构

我县各地类面积和结构如下:

1、农用地:6848594.3亩,其中,耕地:1430067.1亩,占土地总面积18.8%;园地:10292.6亩,占土地总面积0.14%;林地:4630573.9亩,占土地总面积61%;牧草地:173048.3亩,占土地总面积2.3%;其它农用地:604612.4亩,占土地总面积7.9%。

2、建设用地:92612.6亩。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5625.7亩,占土地总面积0.99%;交通用地:12330亩,占土地总面积0.16%;水利设施用地:4656.9亩,占土地总面积0.06%。

3、未利用土地:644122.8亩,占土地总面积8.5%。

(三)土地利用特点

1、农业用地面积大,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全县已利用的土地中,农业用地为6848594.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0%,在农业用地中,非耕地多,而耕地少。

2、耕地中,旱地多,灌溉水田少,全县耕地中,旱地面积即达1239421.4亩,占耕地面积的86.6%,灌溉水田145359.6亩,占耕地的10.1%。旱地面积中,以坡地为主,面积为958605.7亩,占旱地面积的77%,而平旱地、梯地等面积为23%。

3、林业用地不合理,园地少,林地多。全县林地4630573.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1%,园地:10292.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4%。园地规范小,零星分布,目前还未形成规模,商品率极低低。林地面积中,有林地3146993.5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1.5%。

4、牧草地以天然草地为主,人工草地、改良草地缺乏。

5、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中,以村庄用地多,而工矿等其他用地较少,说明**县城市建设薄弱,工矿企业不发达。

6、交通用地较少,仅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16%。

7、水域以河域水面、坑塘水面、沟渠水面为主。

8、未利用土地面积大,但可开发利用的较多,队难以利用的裸土地,裸岩石砾外,其余荒草地、田坎等土地还可以开发利用。

(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用地结构不合理,主要是:

1、耕地少,非耕地多。

2、园地和水域用地少,开发潜力大。

3、城镇居民及工矿用地不合理,存在用地浪费现象。

4、牧草地少,未利用地多,开展难度大,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5、林业用地面积多,但低产林地较多。由于低产林面积比重较大,林业利用率低,开发潜力大。

2、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县的森林资源,由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土法冶炼钢铁,1978年以后包产到户,开荒扩大耕地,大面积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加之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与人口、环境矛盾日趋突出,致使全县森林面积锐减。据有关部门记载,1952年全县森林面积为507.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7%。到1978年森林面积减到143.9亩,森林覆盖率为19.2%,面积比1952年减少363.55万亩,森林覆盖仅为1952年的28.36%。80年代开始,全县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开展居民义务植树活动,但由于造林存活率低,加之管理工作滞后等原因,使造林面积难以补偿被毁林面积。由于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是水土流失加剧,据统计,1994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689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3.4%;二是水源枯竭,水库、坝塘等库容量减少,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三是自然灾害频繁,损失程度加重。由于森林面积减少,高山山区、陡坡地区耕地严重受到洪水冲刷,低凹地易造成洪涝灾害耕地质量下降。**六独铜矿区曾经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这都说明了森林被破坏,环境不断恶化造成的。四是气候受到影响,常常会发生旱、涝、冰雹、霜冻等灾害性天气,且周期缩短。

3、人口过快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人口增长过快,耕地锐减及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在人地比例关系中,土地资源严格来说是不可再生资源,土地面积是个常数,人口是个变量,人口的迅速增长,必然带来人均土地和耕地相对数量的减少。必然造成人地矛盾加剧。同时,由于城镇附近的良田良地逐步被征用,非农业用地增长快,耕地逐年减少,耕地质量减退。

4、农业水利设施脆弱,农业生产条件亟待改善

农业生产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地质量,技术水平、生产条件(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必要的物力、财力的投入等。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譬化农业的标准来要求,**县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极不相适应。由于水利设施差,工程老化和不完善,一些水利工程带病运行,迫切需要改造和更新。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县灌溉水田145359.6亩,占耕地的10.1%,而望天田、旱地、菜地等则占90.9%。由于全县水利设施不配套,到1994年全县水利化程度仅达26%,从而形成地多田少、低产田地多,高产田地少的耕地利用状况;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一旦警到大的自然灾害如,霜冻、干旱、洪涝等。农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如,霜冻、干旱、洪涝等。

5、农村能源短缺,制约林业生产发展

**县水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不充分。由于全县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煤矿资源少等,造成了农村生活能源紧张。虽通过节柴改灶技术推广,农村沼气的开发高,但也难以使鲁号农村能源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农村生活能源不得不以森林的消耗作为代价来得以逐步解决。因此,造成了森林资源消耗量大于生产量,森业资源减少的局面。所以,需要使农村能源的问题得到解决,首先要加快水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村通电率,其次还要加快农用薪炭林建设,推广节柴改灶和沼气,有条件的乡镇要建立风力发电等。

6、土地利用缺乏科学规划,乱占乱建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乡建设特别是市政建设需要逐步增强,公路交通,邮电设施,城市给水、供电,街道建设等城市功能应相互配套。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发展规划,加之执法不严,管理工作滞后等因素,城市建设,农村建房只从本行业、部门和个人利益出发,各行其是,挤占街道、公路,乱占乱建,用地布局不科学,工厂和一些乡镇企业建厂选址因缺乏规划,存在重复建设,用地浪费等现象。

二、现行基本土地制度与土地征用制度

土地征用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土地制度,征地过程是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所有权转变过程,强制性和补偿性是其两个基本特征,但现行征地补偿范围和补偿标准仍是计划经济思路。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透视,我国现行法律强调征地是一种国家行政行为,是集体经济组织对国家的一种义务,不是集体经济组织向国家“卖地”。因此我国的征地具有强制性,但必须以补偿为条件。而征地补偿只能是适当补偿,遵循3个原则:①征地补偿必须按国家制定的标准执行;②征地补偿应使被征地单位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准则;③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根据宪法,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中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的具体内容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所规定的。除了农村集体和个人为了兴建乡镇企业或者村民住宅外,土地管理法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建设。当建设单位确实需要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时,必须经过土地管理主管部门批准,通过国家征用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家所有的土地,然后通过出让或者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管理法也规定了各级政府对于征用各类土地,包括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和其他土地的审批权限。根据自XX年实施的《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对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公告。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征地当事人有权利就拟定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以及拟定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申请等事项举行听证。

在现有土地征用制度下,征用土地的补偿不是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标准的,而是以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的产出水平为基础来进行核定。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上限,而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以及征用非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由各省级地方政府制定。

一、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及其产生的问题

在征用农村土地的过程中,土地交易的主体是土地所有权,所发生的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向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转化。完成征地手续后,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给用地单位使用。在由用地单位向政府申请征地时,由用地单位支付征地补偿费并最后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形,其实质是用地单位代国家支付了土地所有权转移的价格并因此获得土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是单向性的,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只能转化为国家土地所有权,而且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在土地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只有当本集体以外的单位需要该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时候,才会由用地单位向政府土地管理机构提出征用土地的申请,或者由政府直接征用土地用于出让,从而启动土地征用程序,最终导致土地所有权的转移。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农民集体不仅不能自主行动促成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且在法律上也没有对于征地的合理性提出异议的权利。因而可以说,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事实上是在法律上规定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与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权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从而导致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内在的不完整性。这正是导致征地过程中一系列严重问题的根本原因。

由于土地征用而产生的土地产权的转移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公平交易,而只能把其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土地产权交易。不过,也应当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对非市场的法定补偿标准造成了冲击。近几年征地改革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的补偿方式和概念,如实物补偿、合作补偿、年薪制补偿、综合价等,也反映了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对土地补偿价格形成的影响。但是,这种在缺乏必要的法律保证的条件下形成的征地补偿费,仍然严重偏离市场决定的价格水平。因此,征地费用水平就无法成为调节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的杠杆。

除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不完整性外,现有征地制度还存在着以下严重弊端:

(1)“公共利益”和“国家建设用地”定义模糊。

(2)征用土地的程序不完善

(3)征地补偿机制存在根本缺

(4)对于征地补偿费的处置缺乏明确合理的规定。

(5)缺乏独立的征地补偿费评定机构。

(6)缺乏明确、独立和有效的征地纠纷调解仲裁机制。

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导致了土地征用过程中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主要包括:

(1)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利,导致耕地急剧减少和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2)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严重受损。

(3)失地农村人口的安置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充分显示了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迫切性。

二、创新土地征地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各个国家的实践,土地征地制度的改革,要注意把握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保护农民利益这两条。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建立一套既能充分保障被征用土地者的合法权益,又具有效率和有利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土地征用制度。鉴于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与征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的做到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应当体现以下原则:

第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当与其他财产权利一样享有宪法的同等保护,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应当拥有对于政府征用其所有的土地和征地补偿的合理性提出异议的权利,而且在土地被征用时应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得到公平的补偿。

新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对于征收和征用土地给予补偿。此修正案并未排除在土地征用时可以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给予市场价格基础上的补偿。而且,新的宪法修正案包括了对于依法获得的私人财产权予以宪法保护,这意味着合法的私有财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享有与其他性质的财产权平等的地位,在市场交易时应当获得公平的市场价格或者补偿。这实质上也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平等对待各种财产权利的客观要求。那么,就没有理由对于依法确立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继续实行过度的限制。简单地说,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土地交易过程中应当按照市场价格获得公平的补偿。应当明确的是,即便仍然限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只能转化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同样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对于集体土地予以补偿。

第二,应当根据我县的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土地征用办法,对于土地征用的程序和土地征用补偿的原则作出公正明确的规定。既要保证国家征用土地的公权力的有效行使,也要充分保障土地被征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对于征地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这包括征地申请、征地前公告、征地听证、征地批准后公告、征地公告登记、进入和实际占有土地、征地补偿的原则和标准、征地纠纷的处理等各个方面。

第三,确立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征地补偿的原则。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稀缺的资源,市场机制是实现其有效配置的基本途径。只有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征地补偿,才能有效保障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征地补偿费的构成,应以确定需补偿的项目来确定。这应当包括土地本身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搬迁费,以及必要的法律和专业服务费用,如测量与评估费用等。

第四,建立合理的征地纠纷调解机制。征地过程中的纠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征地本身的合理性和征地补偿的合理性。就征地本身而言,纠纷的核心为是否应该征地和征地的数量是否合理这两个问题。征地补偿方面的争议则是关于补偿标准是否合理。所以在制定征地办法时,应当对于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纠纷的处理机制分别予以规定,要明确行政部门、独立机构和司法机关在解决各类征地纠纷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主要包括它们对于征地行为合法性和征地补偿合理性的判定。除了行政复议外,由政府任命的独立机构可以就征地合法性问题举行听证会;政府也可以建立独立的土地价格评估委员会或者土地仲裁庭,对征地补偿价格进行核定和裁决;而且必须要在征地法中明确赋予人民法院最终审理征地行为合法性和征地补偿合理性的权力。

第六,改革土地补偿费管理和分配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失地农民安置机制,确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由于中国土地制度的公有性质,土地征用是农村土地转化为城市土地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意味着土地征用在中国的土地利用中成为普遍的土地供给手段,从而也使得因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安置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经济问题。从理论上讲,在征地部门对于被征土地按照市场价格补偿后,就不对被征地集体的农民有任何其他的义务了。在制定土地征用办法时应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补偿费的支付与处置有相应的规定,以充分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首先,土地补偿方案必须在拟征地所在集体予以公告,并以书面形式送达该集体各个农户。在该公告中,应当明确告知该集体或者其成员在规定的期限内有对征地补偿方案向法定的部门或机构提出异议的权利。

其次,在征地部门正式占有和使用土地之前,必须在法院认定的银行账户内存入足够的土地补偿费。如果不是预估的补偿费全额也应当不少于百分之九十。同时,要在法律上规定征地部门必须自取得土地产权之日起,按照法定的利率支付所欠征地款的利息。这样,可以防止征地部门拖欠农民的征地费,再次,必须改革土地征用补偿费的分配体制。征地补偿费的不同构成部分的分配办法应当不同。按规定应该付给农民的各项补偿费,如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及搬迁费,应当直接支付给被征地的农民,避免侵占和挪用的发生。对于属于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补偿的部分,应当为被征地的所有集体成员共同所有。这又包括两种基本情形:部分集体成员的承包土地被征用;全部集体土地被征用。当只有部分集体成员的承包土地被征用时,属于土地所有权补偿费的一部分应当用于补偿被征地农民因失去所剩年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损失。当全部集体土地被征用时,土地所有权的补偿费应当属于全体村民。应当以公有基金的形式进行管理和投资,以保障失地农民发展经济和重新就业。应当制定相应的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的规定,以规范资金的使用,防治贪污、挪用和浪费。

另外,可以考虑在征地补偿费中划出一部分设立人力资源开发基金,专项用于失地人口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失地人口实现新的就业。既往那种依赖用地单位安置农村人口的做法,与劳动就业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相符合。尤其是当失地人口的劳动技能与用地单位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的时候,法律上强制要求用地单位接收失地的农村人口是违反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效率原则的,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

最后,在集体土地被部分征用的情况下,如果要通过内部土地调整来安置失地农户的话,要处理好农村失地人口安置与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系。未经原土地使用者的同意,不得为了安置失地人口而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随意更改和调整。在制定土地征用法时,要充分考虑到其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相关规定的协调。

除了上述各个方面之外,政府能否争取开征部分费用作为其提供配套基础设施的补偿的。因为,城市郊区的土地在转化为非农用地时土地的价格会成倍上涨。城市基础设施的延伸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政府取得部分征地补偿费的理由就是,郊区土地的增值,部分是由于城市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的延伸的结果。因而,城市政府开征部分费用,其可以是政府先期投资的回收,或者是对需要的新建公共设施投资的先期取得。如果要征收某种形式的增值费,建议以土地补偿价格为基础或按照新的土地用途和面积及建筑容积率来征收。

第二篇:开展土地整理基本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实施高产农田建设,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土资源部门如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在全州各地掀起中低产田改造工作高潮的同时,抓住机遇、创新机制,加强保障、狠抓落实,大力开展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建设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资源保障,通过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滇中高原东南部, 位于长江、红河两大水系上游分水岭地段,辖4乡10镇163个村委会(社区),人口44万,土地总面积3536平方公里,据20xx年土地更新调查资料显示,耕地面积64.4万亩,其中,纳入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5万亩。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给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趋紧,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近年来,xx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整理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破解土地和资金等要素制约的有效途径来抓,积极制定政策,采取向上级争取项目,不断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自20xx年开展以来到20xx年为止,5年间全县共投入资金4681万元,完成土地整理项目6个,整理面积37077.77亩,实现新增耕地9166亩,从而实现了我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全面保障了近几年来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目标。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要逐步建设一批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产农田。围绕这一要求,xx县国土资源局通过反复实地踏勘论证,选择具有条件的项目区按流域或水系编制了具体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和可研报告,按照“流域治理,统一布局,集中连片,因地制宜,环境协调”的原则,扎实推进高产农田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把高产农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与区域水系整治同步落实;与发展现代农业同步安排,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二)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建设思路。我们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认真总结高产农田建设经验,不断拓展高产农田建设思路。一是把高产农田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建设“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标准化农田格局,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把高产农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契机。在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区,大力推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要求,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把高产农田建设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双挂钩”、集体用地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项目区城镇化建设,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三)严格监管,确保工程发挥长期效益。我们建立和完善了项目实施管理各项制度,积极探索项目后期管理方式,使高产农田做到了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长受益。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规划化”的要求,全面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各地在坚持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告制、跟踪审计制等五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定和完善了从项目选址到工程后期管护各个环节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在项目后期管护上,各地因地制宜落实管护主体,探索管护方式。

(四)尊重民意,营造良好氛围。高产农田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在高产农田建设的各个环节,我们始终注意尊重农民意愿,顺应民意定规划,依靠民力搞建设,发挥民智抓监管。在项目设计阶段,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要求作为规划设计的重点;在项目实施阶段,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与监管;在后期管护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地落实管护主体、管护方式。

三、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一是提高了农田排灌能力。通过建设,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二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建设标准田块,新建改建田间道、生产路,为机械化耕作创造了条件。贯通项目区周边道路,方便了农业机械进出和农产品运输。三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土地平整过程中,通过对原有的高低不平、局部凌乱、零星的田块进行合并和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按照耕作层剥离堆放、土地平整、耕作层回填等工序进行施工,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四是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通过合理配置排灌沟渠、田间道路,可节约农业用水、缩短灌溉时间、方便田间耕作,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实质性提高。实施高产农田建设,将田间道、生产路建设与“村村通”工程结合起来,把零散村庄与中心村建设结合起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居民点实行统一规划,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家园,改善了交通条件,美化了村庄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三)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显著改善。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在高产农田建设中,通过开展土地平整,修建灌排水利设施,建设农田防护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有效地改善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二是净化了农村水环境。通过修建各种农田水利工程,完善灌溉主渠道,新建桥、涵、闸等过水设施,使项目区形成了“有水能用、水多能排、水少可引、灌溉无忧”的局面。

(四)农业发展得到有效带动。我们始终致力于通过高产农田建设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通过农业生产规模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带动现代化,以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罗川镇是全县高产农田建设示范区,也是无公害蔬菜种植区,土地整理项目建成后,水稻亩均增产约50公斤,项目区内生产的优质稻米畅销全省内外。折江、上海等外地客商到罗川与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区农户签订了耕地租用合同,投资建成了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和花卉生产基地。

四、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对土地整理是稳定提高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化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在工作中不够重视,致使有些土地整理项目在实施中不太顺利。

(二)土地整理涉及的问题面广,思想工作难度很大。目前,土地整理中田块调整、权属变更、房屋拆迁、地上附着物补偿等问题还没有具体的政策依据,缺乏统一的政策措施,工作难度很大。非凡是工程建设占地问题,各部门的责任是什么,没有具体的规章;对业主投入土地整理效益分成没有具体的鼓励措施,没有形成多元化投资土地整理体系。

(三)整理后培肥土质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土地整理只是对耕作土层进行物理化作业,耕地实施整理后土壤质地发生变化,土壤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含量低,土质的肥力不高,农作物的收成和农业综合效益受到影响。

(四)整理后工程管护制度和责任不明确,建后就毁的现象存在,管护工作无法落到实处,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五)资金投入不足,土地整理受到制约。土地整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资金问题是制约土地整理的一个要害问题。仅靠向上争取和县财政筹集十分困难,将严重影响土地整理的进度。

五、改进办法和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土地资源的实情、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政府优惠政策,激发干部群众节约用地的自觉性和开发整理土地的积极性;宣传土地开发整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干部、群众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二是强化对土地整理工作的领导,县、乡(镇)政府要将土地整理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列入议事日程,将土地整理的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治理,层层落实土地整理目标责任制,使土地整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调动社会各界、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和支持土地开发整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做好扎实细致的工作,推动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权属治理

土地整理是对已利用土地进行治理、调整和重新配置的过程,通过土地整理往往改变了土地现状,原来的权属界线、用地位置、土地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必然涉及到田块重整、坟墓拆迁、房屋合并、权属重划和利益再分配等诸多关系土地承包人的切身利益问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的贯彻“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整理权属调整、房屋拆迁安置等有关政策,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中的权属治理。通过这项工作,既规范土地整理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减少土地整理中的不稳定和制约因素,控制引起新的土地权属纠纷,也为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奠定基础。

(三)抓好科学规划和监督治理,注重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

土地整理是一项融行政、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统一协调、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科学规划是搞好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实施方案和资金预决算;要实行项目工程公开招投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国土资源和相关治理部门要紧密配合,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近期、中期、远期开发整理和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制定便于操作的土地整理实施方案和治理办法,并根据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科学划分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区,分类实施;经过整理的土地,要与规划结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要强化土地整理技术保障,加强政策上和技术上的指导和监督治理;在工程施工中强化监理制,对工程质量和资金运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标准和质量;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制,强化工程管护,防止整理后的耕地荒凉闲置和构筑物的损毁或被占用,充分发挥土地整理后的长期功能和综合效益。

(四)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土质肥力

“沃土工程”是农业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富民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沃土工程”就是要对已整理的耕地质量进行保护和提高。要结合井研畜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来加强农化监测体系和农化信息治理体系建设,抓好“沃土工程”,变废、变污染为宝,充分利用大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对整理后的耕地尤其是旱薄地、坡耕地科学培肥土层,提升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千方百计筹措整理资金,建立良性循环投资机制

土地整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大量的资金投入。积极筹措资金,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治理工作,是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土地整理资金的来源可以采取向上(国家、省、州)争取、县上筹措、社会投入、群众自筹等方式。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民间资本以及外资的投入,扩展土地整理的资金来源;规范补充耕地成本核算标准,兼顾各投资方的利益,通过指标的有偿转让、置换和折抵政策,加强对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收缴,形成补充耕地产业化之路,从而保证补充耕地资金投入——指标转让收回——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投资机制。要建立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制定优惠政策,如无息贷款、低息贷款等多种投资方式,形成“投入——效益——回收——再投入”的投入产出机制,从而形成国家、集体、社会、群众和外资等土地整理的多方投资体系,形成土地整理的良好发展趋势,推动全县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篇:征地调研报告

征地拆迁工作调研报告

城市发展离不开征地拆迁,随着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区西扩战略的实施,我县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的速度也随之越来越快,我县加大了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全县征地拆迁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户数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矛盾也逐渐增多,征地拆迁过程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征地拆迁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并产生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xxX镇地处县城,目前我县正向西发展,多数征地拆迁任务落在我镇,因此,正确处理征地拆迁工作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保障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现将对xxX镇征地拆迁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镇是XX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总人口6.8万人,总面积18平方公里。近2年我镇辖区内征地2400余亩,拆迁房屋约1.3万平方米,发放安置补偿款约1.2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些年的征地拆迁工作虽然完成了任务,也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和社会效果,但不是说无可挑剔、尽善尽美,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违法搭建和抢栽抢种仍有发生。

在了解征地建设政策后,绝大多数群众遵纪守法,一直渴望开发,但也存在少部分群众受其他地方赔偿方式的影响和利益驱使,违背政策,想方设法,悄悄进行违法建设(搭建)和抢栽抢种。

(二)征地拆迁政策宣传不够深入。

绝大多数征地拆迁工作人员对相关政策非常熟悉,但不少村干部由于自身素质的关系,对征地拆迁相关政策了解得不够全面、深入,更无法对群众彻底解释清楚,出现过个别干部因政策解释有误而导致群众工作难做的情况。

(三)安置补偿工作滞后。

征地工作中,群众最关心的就是安置补偿问题。当前,安置房建设跟不上进度,被征地群众不能如期得到安置,已成为影响征地拆迁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部分被征地群众的不满,经常有被征地群众因安置补偿问题上访,给征地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各部门协同作战不够。

征地拆迁公告发布后,土地补偿、安置补偿、所得安置地、社会保障等农民该享受的待遇不能同步进行。征地拆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国土、建设、财政等多个部门,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各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做好各自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成效都会直接影响征地拆迁的顺利进展。

(五)村、组集体资产难分配。

按照现在村级集体征地补偿费分配方式,是大多数群众的意见为主,可那些新结婚迁入人口和土地承包后出生的人口大多是有户无地,虽然这类人所占比例较低,但分配方案往往对其有失公平,导致这部分人情绪较大而直接影响征地拆迁工作。

三、建议及措施

把安置好被征地群众、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作为征地拆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破解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中的“征地难”问题,必须把握好意识观念、政策制定、补偿安置、实际操作五个关键点:

(一)严防违法建设,提前消除隐患。

在控制非法搭建、控制抢栽抢种方面,我们要吸取以往的经验:一要建立民情信息库。以户为基本单位,对即将要征地拆迁地区和每家每户的房屋及其它附属设施拍照建档,全面掌握城乡建设现状,为鉴别、处置违法建设提供有力依据。二要建立果断处置违法搭建和抢栽制度。做到“两个一律”,即在开发征地时对违法搭建一律予以清理,一律不予补偿,从而打消少数群众的利益幻想,给遵纪守法群众以公平。

(二)健全组织机构,深入宣传政策。

高度重视重点项目,把涉及这些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坚持不懈、一抓到底。一要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主管领导统一领导协调各相关部门及镇街的工作机构,下设政策宣传、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社会保障等若干职能组,形成即分工明确、职能清晰,又统一协调、相互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二要深入宣传政策,敢于直面矛盾。在宣传发动、政策解释,安置补偿、信访稳定等各个工作环节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坚持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接触矛盾,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会等形式,零距离发现问题、零距离研究问题、零距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争取最多数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促进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提高干部素质,提升执政水平。

干好事情关键在人,干部是率领人干事的组织者和核心力量,所以提高各级干部的素质是开展征地拆迁工作最重要因素。一要提高政策水平。所有征地拆迁工作人员都要吃透征地拆迁政策。二要严格执行政策。在全面掌握征地政策的基础上,各级干部要严把政策关口、严守纪律要求、严格规范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总体原则,认真开展政策解释、青苗清点、房屋丈量、资料公示、资金发放、信访处理等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有力保障村组集体和群众利益,确保整个征地拆迁工作平稳推进。

(四)坚持以人为本,力促和谐开发。征地拆迁工作涉及被征范围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要在坚持依法的基础上,将工作置于阳光下,最大限度地求得群众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利益,力促和谐开发。一要建立每年补偿标准随物价变化的补偿机制。二要建立有效的集体资产分配指导制度。由相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合法、合理、合情的集体资产分配指导方案,在分配前充分与群众代表沟通,在意见一致的初步方案基础上,再组织召开村民大会通过,避免集体资产久拖不决、村民间矛盾不断的情况发生。

(五)工作步调一致,形成整体合力。

征地拆迁工作干的是占人土地、拆人房屋、甚至挖人祖坟的事,既然存在利益的冲突,就必然引起情绪上的对立,所以要做到各部门步调一致,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最大限度争取被征地拆迁对象的理解和支持。一要注意工作方法,稳中求进,不能出事。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采取强制拆除。二要做到“三个”时间统一。征地拆迁张榜时间、榜的落款时间和榜的生效时间要明确、统一,这样就可以避免个别群众钻空子、找麻烦。三是建立联动机制。征地拆迁一开始各个部门就应各司其职,按要求推进,充分准备好资金、安置地、房以及社会保障的办理等,可以大大减少群众抵抗情绪。

综上所述,由于征地拆迁,大量沉积多年的矛盾就会显露出来,我们要以理智的态度,善于洞察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分清通过工作能够支持配合与个别“钉子户”的界线,侧重点要放在关爱弱势群体上,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帮扶政策,把人性化服务贯穿征地拆迁工作的全过程,只有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为城市的快速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篇:征地拆迁调研报告

征地拆迁调研报告

征地拆迁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在推进城市化、加速城市建设、改变城市面貌的工作进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征地拆迁问题。在很多地方,征地拆迁已经成为基层党委、政府的经常性的主要工作,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由于征地拆迁直接牵扯到地方政府、开发商和被拆迁户的利益,因此日益成为当前各种矛盾的焦点,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一、征地拆迁存在的问题

当前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表现在政府方面,主要是违法征地、未征先占、以租代征以及未按法律规定进行补偿、滥用权力,滋生腐败等问题。表现在被拆迁户方面,主要是嫌补偿低,乱搭乱建乱装修乱栽树,以尽可能多地套取补偿款。具体问题如下:

1、由于受土地指标的限制,很多地方普遍存在未征先占、以租代征、强迫流转等问题。据统计和估算,国家分配给一个中等县每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大约200亩,而各个县实际上占用的土地,包括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每年都在近万亩,这些被占用的土地大都是基本农田。以此推算,全国每年新占用耕地约在2000万亩左右,5年就要减少近1亿亩耕地。而所谓的土地开垦复耕、土地指标增减挂钩等,纯属文字游戏和掩耳盗铃,对控制耕地的被占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相反成为地方上滥占耕地的借口。

2、房屋拆迁货币补偿不按法律规定办事,补偿太低。房屋拆迁补偿,可以以旧换新,也可以实行货币补偿,实行货币补偿的,按照同区位新房价格进行补偿,拆迁户有选择补偿形式的权利。但是,在一些地方,为了帮助开发商销售商品房,政府往往站在开发商一边,如果被拆迁户选择货币补偿,就按旧房的评估价补偿,而评估价往往压得很低。被拆迁户为了不至于损失太大,只好放弃选择货币补偿,不情愿地选择旧房换新房。但是,被拆迁的旧房面积往往小于新建住房的面积,拆迁户还需支付巨额差价,加重了拆迁户的经济负担。

3、征地拆迁有谈判、讨价还价的性质,双方交易比较隐蔽,往往产生权力寻租,容易滋生腐败。由于拆迁工作具有一次性交易,高额补偿款的特点,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弄虚作假骗取补偿款,造成国有资金的损失。

4、拆迁户嫌征地补偿低。目前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人口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由有资质的评估公司进行评估。大部分人对地上附着物的评估和补偿,异议不是很大。但是,很多被拆迁户为了多得补偿款,往往采取多栽果树,临时搭建附着物等措施,现在的评估补偿政策又往往使这部分人得到了实惠。例如,一亩地的小麦、玉米青苗补偿只有几千元,而一亩果树的补偿则为几万元。很多果树都是临时突击栽种的,栽种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套取补偿款。在一些地方,某地块要进行拆迁,被拆迁户为了多得补偿款,往往突击乱搭乱建乱装修,政府虽明令禁止这种套取补偿款的行为,但实际上却是屡禁不止,部分地区的征地拆迁协调难度大,安置困难,拆迁时间紧迫,经办人可能用金钱来换取时间,最后往往迁就被拆迁户,对突击建设装修的地上附着物加以认定,使拆迁户顺利签字了事。这样就形成了听话的吃亏,大胆的不听话的占便宜的情况,导致补偿金额节节攀升,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加大了拆迁成本,为以后的拆迁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解决征地拆迁存在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内涵,切实改善民生,坚决反对和杜绝一切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政绩工程。

2、严格执行现行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事。征地补偿中的人口安置费,按照法律规定从高不就低。房屋拆迁补偿,落实货币补偿按照同区位新房销售价格补偿的规定,尊重被拆迁户选择补偿形式的权利。

3、加强现场监管力量。(1)坚持审核部门、监督部门及拆迁当事人三方到场,实施重要部位监控,加强征地拆迁费用的管理,实行权力制衡,加强征地拆迁监督力度和征地拆迁当事人的互相监督,防止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2)在征地拆迁工作的具体操作上,增加透明度,使之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减少群众猜疑,接受群众监督。(3)严格审核证件,识别证件真伪。房屋建筑一般按照产权或契证上的面积进行补偿,一些投机取巧者就从中钻空子,办假证或涂改数据,提高补偿面积,从而获得额外利益。

4、改革完善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大幅度提高对土地使用权的补偿,土地使用权补偿的费用,直接兑现给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个人。对地上附着物的评估补偿,宜粗不宜细,即高不就低。农村旧村改造拆迁补偿,可借鉴推广一些地方实行的平房拆迁补偿按照宅基地面积补偿的做法,不管附着物多少及装修如何,一律按照宅基地面积进行补偿,楼房可根据实际建筑面积酌情补偿。这样,可有效地杜绝乱搭乱建乱装修乱栽树等情况的发生,减少资源的浪费。

只要面对现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加以重视,从政治、经济、法律、政策、机制各方面入手,齐抓共管,相信征地拆迁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第五篇:浅析中国当前征地制度及改革建议

浅析中国当前征地制度及改革建议

浅析中国当前征地制度及改革建议

(大类一班王彬2012141094137)

摘要:土地是宝贵的资源和财产,土地的征用是政府引导土地合理有序

利用的一项重要权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征地制度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在简述我国目前征地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征地制度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土地;征地制度;现状;改革

On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The Reform Proposals

Class OneWangbin2012141094137

Abstract: Land is valuable resources and property.Land requisition is the important rights of government guiding the use of the land.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the current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status quo of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On the basis of land requisition syetem reform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Land;Land Expropriation;Current Situation;Reform

一、引言

土地的征用是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依法强制取得他人土地并给与补偿的行为,征地制度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1。我国的征地制度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实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由于土地征用涉及到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三方之间的利益,因此,建立完善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对保障各方权益,尤其是农民权益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征1 曲福田,《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2004年第12期

地制度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缺陷也日益显现。为此,改革征地制度,加速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进程成为当前土地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当前征地制度现状

我国征地制度始于计划经济时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制度演化与政策调整,我国目前已近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条例为中心的征地制度法律体系。现行的征地制度在保证国家建设用地的取得、积累地方和中央财政资金、推动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重要的和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进程的推进,现行的征地制度也逐渐暴露出与市场经济不相协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土地征用范围过宽。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对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土地征用是政府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为了防止滥用和泛化土地征用权,各国政府普遍强调公共利益这一条件。虽然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等有明确规定,土地征用必须以公共利益需为目的,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并没有做出先关界定。因此,公共目的或公共利益限定的不足为政府滥用土地征用权创造了条件,导致国家土地征用行为缺乏规范2。

2.征地补偿不合理。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征地补偿的非市场化。我国目前的土地赔偿标准是:土地补偿费为被征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偿费用为4~6倍,两者之和最高不得超过被征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这是一种完全与市场脱节的征地补偿制度,它仅仅包括直接的损失,并未包括间接的损失。因为土地存在增值,未引入市场机制——估价制度的征地制度最终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如干群矛盾紧张。第二,被征地农民安置困难。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由于缺乏间接损失补偿,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缺乏相应的技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生存问题变得严重。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并未得到良好的解决。

3.缺乏健全的土地征用法律法规。自建国以来直到现在,我国任然没有一部具体而完整的《土地征用法》来规范土地征用各权利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往往是各个地方各自为政,一方面呈现土地征用碎片化,各有各的规定,各有各的要求;另一方面,各个地方在土地征用中的目的、程序、补偿以及纠纷的解决方面也缺2 葛吉琦,《国外土地征用制度的实践》,《农业经济》2002年第5期

乏具体的规范,土地征用随意性大。

4.征地过程缺乏透明度。在我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状是:在整个土地征用过程中,参与主体往往是政府官员、用地单位和农民集体的个别领导,农民自身通常是被排除在外的。在具体的征用过程中,农民无法了解自己被征土地的实际面积、国家赔偿标准等。面对权益受损,他们不仅无法与政府进行有效的谈判,而且往往被排除在土地征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之外。面对庞大的官僚机构,农民对这种不透明的决策机制无能为力,且往往忍气吞声。

三、改革建议及措施

1.缩小征地范围,切实推进以公共利益为征地标准。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对公共利益用地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基础医疗等非盈利性用地采取土地征用的方式并实行公平补偿;对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用地,要打破政府土地征用的垄断,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二是要积极发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4。土地征用是支撑一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式替代现有征地制度下的建设用地供给和资金募集,一味的缩小征地范围也难以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城市化进程减缓,政府财政收入锐减等新的问题。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一方面可以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用地供给紧张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集体用地的使用效率,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提高土地征用赔偿标准。改进当前的土地赔付只注重直接损失而忽视间接损失的赔偿机制。一方面做到提高当前直接赔付机制的赔付标准,另一方面引入土地赔付的市场化机制,加快土地估价制度的建设,为征地补偿费的测算提供依据。同时,土地征用必须改变政府单独定价的不合理方式,以估价方式进行土地赔偿,运用土地评估价格加市场价格的方式,以可以更好的维护农民权益。最后,要加强与征地制度有关的失地农民的安置再就业措施,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缓和社会矛盾。

3.加强土地征用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任何主体都必须在法律的约束下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征地制度中,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法制体系来规范土地征用各方的行为。一是加快完善《土3钱忠好,《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10月第5期贾生华,《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是加快征地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地征用法》,形成一部完整具体的土地征用法规,以达到土地征用有法可依的效果。同时,要加强征地执法力度,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征地法律程序行事,不可暗箱操作或产生寻租行为。加强征地法制宣传,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使之有能力有意识的维护自己的土地财产权利。二是加强对土地征用的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土地征用合法性审查、审批和监督程序,杜绝滥征滥用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土地征用过后的监督力度,杜绝“多征不用”或“少征多用”等违法行为的出现。三是建立和完善土地征用听证制度,充分保证农民的知情权,确保土地征用的合法与公平,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4.加快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农民土地被征之后,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往往对后期社会效益具有重大影响。对中国农民来说,一旦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其农民的身份和土地的福利绩效,一方面他们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另一方面又因失去了土地而丧失了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最终成为弱势群体,造成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状态5。为此,必须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使之享受国民应有的待遇,维护其合法权益和国民尊严,以缓和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

5.明细土地发展权归属。当前征地制度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发展权并没有明确的归属,造成在征地中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况。一方面,可以明确规定将土地发展权和所有权一样,归属于国家,由国家决定其土地的使用方式,征地中补偿给农民的只限于使用权赔偿;另一方面,可以将土地发展权明确归属于农民,在征收土地上获得经济增值应归属于农民。

6.完善土地增值分配机制。农民与开发商、政府之间的征地矛盾,很大部分是由于土地增值过后利润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完善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用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各主体之间的利润比例。在农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之后,三方按用地性质定期按比例分配增值利润,形成长期的利润分配机制。

四、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征地制度显现出了各种问题。由于征地制度涉5 钱忠好,《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反思与改革》,《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10月第5期

及到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三方的利益6,为此,合理有效的征地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的征地制度存在诸如征用范围过宽、赔偿费用低、政府随意征地、缺乏相应监管等问题,农民与政府在土地征用方面的矛盾也不断激化。为此,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提高赔偿费用标准、完善相关征地的法律法规、杜绝政府不为公共利益而为寻租利益的征地行为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中国这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的国家,土地征用如果忽视了这个庞大群体的利益,整个社会和国家将难以发展。同时,政府和国家必须改变以地养人的发展模式,降低地方和中央对通过卖地积累财政资金的依赖,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唯有如此,方能解决当前征地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我国土地使用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宝德,《土地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刘浩,《国外土地征用制度的实践及其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启示》,《江苏社

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钱忠好,《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15

期。

4.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5.钱忠好,《中国农地保护: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10期.6.商春荣,《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农业经济问题》

1998年第5期。

7.汪辉,《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2期。

8.牛若峰,《农民集体所有土地非农转移中的产权利益问题》,《现代经济探讨》

2003年第12期。

9.曲福田,《土地行政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10.闫振华,《我国集体征地制度之弊端》,《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年第2期。6 葛吉琦,《国外土地制度的实践》,《农业经济》2002年第5期

下载改革征地制度土地状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征地制度土地状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地调研报告

    “营销责任”制销售方案策划书金总: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审阅我这份就目前晶典和嘉苑项目剩余房源日后销售模式拟定的策划书。自代理公司销售合同终止以后,我们销售......

    ×××开发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初探

    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产是开发区经营城市的必然选择——×××开发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初探×××开发区自92年建区至今累计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积1035.8305公顷,有偿用地......

    开发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初探

    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产是开发区经营城市的必然选择——×××开发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初探×××开发区自92年建区至今累计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积1035.8305公顷,有偿用地......

    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

    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土地征收简称为征地,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在符合法定条件的前提下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的所有,并对被征地......

    村社合一改革状况的调研报告

    支部引领谋新路,凝心聚力齐致富——XXX“村社合一”改革状况的调研报告XXX位于XXX北部,距XX政府所在地约为X公里,全X面积X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XX%以上,适合于畜牧养殖、中药......

    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按照州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详细具体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

    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按照州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详细具体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

    征地制度

    国外征地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征地 制度改革的启示[ 摘要] 在国外, 土地征用制度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动用国家征地权的一种制度安排。从现实来看, 国外的征地制度较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