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都市地质灾害情况
江都市地质灾害情况
(一)地质灾害现状
主要表现为长江沿岸圩堤的坍塌和部分地区的软土流沙层,其中长江嘶马段弯道江岸圩堤坍塌最为严重。
(二)坍江灾害特征及防治现状
1、坍江情况
长江嘶马弯道自解放以来就塌岸不断,据统计1954年至1984年的30年间,共坍失陆地面积13124亩。坍江大部分发生在5—10月长江汛期内。
2、坍江地质灾害类型
长江嘶马弯道由于受到弯道螺旋流及较弱的江岸结构双重影响,其坍江灾害一直不断。其表现形式及成因分为两种类型:
(1)江岸崩塌
区内主要的灾害类型,表现为后缘较平直的崩岸,崩岸宽度一般在数米至十米,但经多次叠加后则规模可观。大范围一次性的崩岸坍口长可达200m左右,坍进宽度可达数十米。
(2)崩窝
表现为后缘呈圆弧状的崩塌和滑波,灾害后形成港湾状窝塘。该类型的灾害主要发生在丁坝上游侧。长江嘶马弯道中几乎所有的丁坝上游侧皆有崩窝灾害的发生。
3、坍江危害及江岸防护现状
(1)坍江灾害造成的危害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A、江岸坍塌吞没工厂、民宅等,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B、江岸后退造成农田大量坍失,使沿江居民可耕地减少,影响农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C、防洪江堤不断坍断、坍失,形成筑堤~冲毁~再筑堤的被动式防御方式,增加了地方财政和农民经济负担。
D、嘶马弯道深泓近岸(距岸约200~300m),且水深达50~60m,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但江岸不稳定性,严重制约该段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
(2)江岸防护现状
1970年成立了治江工程处,开始对长江嘶马弯道进行整治。护岸工程从70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护岸长度9.5公里,抛石218万吨。护岸工程形式有丁坝、平顺抛石、紫排、软体排、模袋试验等,其中以丁坝及平顺抛石两种为主。近几年,由于防治工作措施到位,基本未发生新的地质灾害。
第二篇:江都市档案局
江都市档案局
江档[2006]12号
江都市档案局(馆)
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局(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依法管理全市档案,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大力推进我市档案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丰富馆藏,拓展服务领域,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年共有6家单位实现档案管理达标升级,接待查档人员1224人次,提供档案3007卷(件),复印档案资料2701 张,接收档案27558卷(件)、资料385册。现将全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与时俱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等8项工作,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党员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以“我为群众办一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 “走门串户、联系群众”制度,联系12户困难户、创业户,为仙女镇龙都社区赠送办公设备并进行资金帮扶。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党性修养、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围绕档案规范化建设,加快档案业务建设步伐。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依法管理全市档案工作, 加大对全市档案工作的执法检查力度,积极开展业务指导,拓宽服务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机关、企事 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1、以检查为抓手,提高机关档案管理水平。先后了制定了《江都市2005市级机关档案检查细则》、《江都市2005年镇机关档案检查细则》,坚持市直机关档案工作执法检查活动,组织各镇档案人员对镇机关档案工作进行执法检查。检查采取逐项量化打分形式,从档案管理体系、档案设施、基础业务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检查考核,市直各单位和镇机关档案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对档案管理达标升级满三年的单位进行档案工作复查,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长效管理。
2、开展镇机关集中立卷工作,指导市直机关档案立卷工作。为确保各单位立卷工作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进行归档,我局(馆)组织镇机关对2004文件材料进行集中立卷归档,对市直机关部分单位归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先后对信访局、烟草公司、京沪高速扬州二大队等多家单位进行业务指导,促进了这些单位立卷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3、开展档案工作达标升级活动,促使有条件单 位档案管理工作上台阶。我们在抓档案工作基础建设的同时,以达标升级为抓手,着力提高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次。在我局(馆)的业务指导下,全年实现6家单位档案管理达标升级,其中市法院档案管理工作晋升省机关一级标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在扬州市住房公积管理中心系统中首家通过省二级目标管理认定。
4、认真组织对区划调整后被撤并镇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依法检查。2005年又逢我市区划调整,为确保在区划调整中有关镇的档案及文件材料不散失,及时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在乡镇区划调整中加强档案管理的意见》,对档案的处置和移交办法作了具体规定,并召开由新建镇分管领导参加的档案工作会议,明确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责任及序时进度。8月,我们还组织检查组对涉及到的有关镇的档案整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截止12月底,十个撤并镇中已接收7家单位文书档案2518卷、婚姻登记档案1135卷,4家镇村建档案16080 件。
5、继续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经常深入镇村,调查研究,加强指导,对基层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提 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利用市委农工办举行会计培训班的机会,进行了行政村建档业务知识讲座。目前,除仙女镇少数几个村外,全市行政村建档工作已全部完成。
6、发挥职能作用,拓展服务领域。一是服务国债项目。主动派员对我市国债项目《优质稻米项目基础工程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进行指导,保证了该项目顺利通过扬州市验收。二是服务社区建档。根据扬州市局要求,在仙女镇的配合下,举办了一期社区档案管理业务培训班,为社区开展建档工作提供了保障。三是服务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继续坚持“有求必应,无偿服务,周到热情,保守秘密”的原则,对广厦房产公司的有关人员进行档案业务辅导,帮助其尽早建立档案。四是主动参与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帮助创建办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五是围绕行政中心搬迁,抓好搬迁单位的档案管理。及时发文明确搬迁过程中档案管理的要求和责任,确保在搬迁过程中档案不散失,不泄密。同时向搬入中心的各家单位发出档案库房面积和铁质橱箱数量调查表,及时了解搬迁后各单位档案硬件建设情况。
7、加强照片档案工作的管理。针对照片档案是纸质载体档案的重要补充,能够客观反映本地区、本单位的重大活动及历史变迁,我局(馆)下发了关于加强照片档案管理的通知,对照片的收集和整理提出了要求,并纳入考核进行考核。
三、加强档案馆主体建设,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库房设施。添置了ck安防探头,新砌院墙,更换复印机,购置电脑、空调等设备,使档案库房和办公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
2、加强档案库房日常管理。根据需要及时进行开机去湿降温,坚持将各库房的温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延长档案寿命。积极做好库房安全防火工作,消除隐患,确保档案安全完好。
3、接收档案进馆,丰富馆藏。2005年先后接收了宜陵镇、原江都镇和原麾村、昭关、周西、吴堡等8家单位的婚姻档案共计1209卷(件),接收市委、市政府、发改委等单位档案10093卷(件),接收原吴堡、麾村、滨湖等乡镇村建档案共16256卷(件)。
4、积极开展档案利用优质服务。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对前来查档的人员实行有笑脸、有问候、有礼貌用语的优质服务,对查档线索不准的情况不厌其烦、热心细致,让每一位查档者希望而来,满意而归,对一些困难群众实行免费查档。全年共接待档案利用1224人次,提供档案3007卷(件),复印档案资料2701张。
5、建立政务信息查询窗口。今年,市政府确定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政务信息公开查询窗口,我局(馆)作为参与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努力搞好服务。通过档案信息网这一平台及时公布开放档案目录、现行文件目录及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信息。“政务信息查询”窗口目前共收集现行文件5300余件,文件汇编28册2100余件,同时将文件资料的目录输入计算机,方便群众自由查找利用。
6、积极做好档案编研和征集工作。全年精心编印《江都大事记》12期,及时做好《扬州大事记》和《江都政报》中市政府大事记的编报工作,完成江都年鉴《档案篇》、《大事记》的撰写工作,及时向省、扬州市档案局报送档案信息42条。按照《江都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主动参与了第三届经贸旅游节、花卉节、全委扩大会议等重大活动的照片拍摄和资料收集 工作。同时利用行政中心搬迁机会,在市委办、市政府办的配合下对两办和四套班子领导人身边的奖牌、奖杯、声像、实物档案派专人进行收集。目前收集到塘头《于氏家谱》一部,照片1380张,收集荣誉证书28本,奖牌、奖杯等实物档案218件。
四、紧贴时代要求,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1、以人为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2005年我局在全体机关人员中广泛开展了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活动,坚持进行大局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教育,积极抓好机关效能监察工作,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水平及业务素质。通过学习,全局(馆)上下形成了团结奋进、顾全大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机关整体工作的开展。支部建设、工会、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普法等工作都做出了新的成绩。
2、加快档案条目的录入速度。目前,我市市直部门和镇机关已全部安装了档案软件,具备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年初我局(馆)就如何围绕《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纲要(2005-2010)》的要求,建立全市档案数据库,对档案条目录入工作做了安排并组织 实施。加快对馆内档案条目的录入,采取明确专人和雇用临时人员相结合的办法全天候,不间断地录入,有重点地选择利用率较高的档案优先录入,2005共录入档案条目69370条。对未进馆的档案,我们把档案条目录入工作纳入到机关检查考核中,要求各单位必须完成5个的档案条目录入,超过5个的适当加分,力争用3年时间将未进馆的档案条目录入计算机。目前市直机关5个的档案共录入文件级目录130230条,案卷目录8944条,这些条目和这两年镇机关立卷所产生的条目已全部接收到我局服务器之中,为我馆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备份和档案监管打下了基础。
3、档案信息网站内容不断充实与完善。我局(馆)及时对档案网站的内容进行完善和更新,将每月大事条目、开放档案和现行文件条目上传到档案网站,方便群众自助查询。
2005,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局(馆)同志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了长足进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档案 馆新建工作未取得突破;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有待加强;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经济的效果还不够突出;档案编研工作有些滞后。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困难,求真务实,努力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2006年工作思路:
2006年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拓宽档案工作服务面,加大档案执法力度,加强档案业务指导,扎实推进档案馆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促进我市档案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1、加强档案行政执法。继续加大《档案法》和《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力度,切实抓好档案执法队伍建设,落实档案执法工作责任制,对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案件,区分不同性质,按照有关规定,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该立案查处的立案查处,该整改的责令整改,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 水平。
2、狠抓资源建设,丰富馆藏。一是继续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二是继续完善征集网络,把具有乡土气息的地方文化名人吸收到征集网络中来,与摄影家协会、文学爱好者协会、诗词协会等群众团体建立协作关系,对散落在社会上的重要题词、谱牒、照片等进行重点收集。
4、扩大档案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为大局服务,面向基层,进一步简化档案利用手续,为群众利用档案提供便利。加快对符合开放年限、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档案的开放进度。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展览、出版编研资料、编印大事记等形式对外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服务窗口争创“巾帼示范岗”。
5、适应形势,推进档案基础工作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档案数据库特别是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数据库建设,积极做好联网工程,完善政务公文系统,加强对电子文件的采集、鉴定和归档工作,把档案网站建成群众利用现行文件和开放档案的平台。
6、狠抓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档案工作者队伍。继续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班、岗位教育等形式,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强化组织纪律,努力营造敬业爱岗、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在全局(馆)形成一股政治求上进、业务水平求精湛的良好风气。
江 都 市 档 案 局 2006年2月28日
第三篇:江都市教育局
江都市教育局
江教[2006]9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各镇中学、中心小学,市直各学校,市职教集团:
为贯彻落实《中共江都市委江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意见》精神,全面实施全市“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根据扬教师[2006]9号《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有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师素质摆上重要位置,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并抓出成效。
2、中小学骨干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显著的教育教学实绩,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能力与水平,建立和形成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梯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他们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的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执教水平的提升,从而为我市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强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
3、中小学骨干教师主要包括:省特级教师(省中青年专家)、扬州市学科带头人(扬州市名校长、扬州市中青年专家)、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扬州市教坛新秀、江都市学科带头人(江都市中青年专家、江都市名教师、江都市名校长)、江都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江都市教坛新秀等称号的中小学教师。
4、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是:到2010年,努力使我市省特级教师达到10名左右,扬州市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达到250名左右,江都市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达到500名左右。各学校要根据全市建设目标,研究制订出本校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
5、努力形成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梯队。积极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按照“分层培养、逐级提升”的原则,在各层次教师中,遴选具有良好的思想业务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形成合理分层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梯队,通过实践锻炼、科研引导、跟踪培养、拜师结对等途径,大力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
6、营造更加有利于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各中小学校要从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关心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尊重他们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要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他们的工作业绩和研究成果,努力营造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7、创新教师培训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各层次教师的专业与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政策引导,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勤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技能。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级各类研修和培训活动,坚持理论培训和岗位实践指导相结合,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培训促使教师脱颖而出,快速成长。
8、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搭建舞台。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拜师学艺、教学大比武、基本功大赛、论文评选、学术研讨、示范课、录相课等方式,为各类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9、充分发挥优秀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典型引导作用。要通过宣传媒体和举办各类活动,有计划地宣传优秀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先进事迹,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为广大教师树立榜样,引导全体教师向他们学习。同时,要鼓励中小学骨干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特色,发挥特长,著书立说,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切实加强对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的管理和考核
10、明确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管理职能分工。根据《江苏省中小学特级教师管理暂行办法》(苏教人[2003]78号)和《扬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坛新秀管理办法(试行)》(扬教师[2004]1号)的规定,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管理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在单位共同负责。市教育局由人事科具体负责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的管理职能,各学校要明确职责,指定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管理工作,加强过程监控,实施目标管理,建立健全业务档案,为促进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11、强化对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在按规定对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全面考核的同时,要加大师德及业绩考核的力度,重点对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履行职责情况、教育教学实绩、教育科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进行考核,要组织学生、学生家长和同行老师进行测评,以引导广大中小学骨干教师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知名度,为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新的业绩。凡骨干教师综合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规定取消其骨干教师称号。
12、明确中小学骨干教师应承担的义务。骨干教师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服从学校分工,勇挑重担,坚持上主课,教书 3 育人,具有突出的工作实绩;要积极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积极参与校本培训、集体备课活动,并起应有的作用,扬州市级以上中小学骨干教师每年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论文或在省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等级奖,江都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每年至少在扬州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论文或在扬州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等级奖;要带头实施“青蓝工程”及传帮带工作,做好师徒结对并签订协议,切实帮助青年教师逐年提高教学技能和教研水平;扬州市级以上中小学骨干教师每年至少在县级上一节示范课或作1次专题业务辅导讲座,江都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每年至少在镇级上一节示范课或作1次专题业务辅导讲座。其中在城区的骨干教师还要积极承担送教下乡、城乡结对及农村专任教师岗位培训任务。各级各类中小学骨干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加市统一组织的各类示范教学活动。凡不能履行骨干教师应承担的义务、不服从组织安排,在综合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情节恶劣的按有关规定取消其骨干教师称号。
四、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岗位津贴制度
13、为稳定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进取,经研究,决定从2006年起建立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市教育局根据全市教育实际,研究制定省特级教师(省中青年专家)、扬州市学科带头人(扬州市中青年专家)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坛新秀、江都市学科带头人(江都市中青年专家、江都市名教师、江都市名校长)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坛新秀等各类中小学骨干教师岗位津贴标准。
14、市教育局确定各类骨干教师的岗位津贴标准为:省特级教师(省中青年专家)每人每年5000元,扬州市学科带头人(扬州市中青年专家)每人每年2000元,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每人每年1000元,扬州市教坛新秀每人每年800元,江都市学科带头人(江都市中青年专家、江都市名教师、江都市名校长)每人每年1000元,江都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每人每年500元,江都市教坛新秀每人每年300元,于每年12月底前发放到位。凡一人获得多项荣誉称号的,按最高标准发放。4 新获得上述中小学骨干教师称号的,自次年起开始发放。
15、省特级教师(省中青年专家)、扬州市学科带头人(扬州市中青年专家)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坛新秀、江都市学科带头人(江都市中青年专家、江都市名教师、江都市名校长)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坛新秀岗位津贴由市教育局全额统一拨付。民办中小学校所需经费自筹解决。
16、中小学骨干教师岗位津贴实行动态管理。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在综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的均可享受岗位津贴。离退休中小学骨干教师不再享受岗位津贴。师德考核不合格、工作业绩不突出、不能履行骨干教师义务,不享受其当年岗位津贴。
五、加强对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
17、市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副书记)任副组长,人事、办公室、财审、中教、初教、成职教、装备办、教研、教科、督导、监察、工会等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科,负责具体的协调、组织及日常事务,其他科室应充分履行职能,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教育强市作出更大贡献。
二OO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抄报:扬州市教育局、江都市人事局
江都市教育局 2006年10月27日印发
第四篇:江都市公安局
江都市公安局“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 “再干三五年、实现新跨越”战略决策,市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为我市各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各商品流通交易市场和金融领域创造更加诚信的发展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和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建“平安企业”活动是深化 “平安江都”创建活动的有力措施,是构建大交通格局下设防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密切警企、警民关系的生动载体,是营造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市公安机关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安全发展为目标,以防范和打击各类涉企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各类企业市场和金融保险单位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的安全服务,努力形成防范在前、预警在先、打击主动、服务全程的工作局面,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影响企业单位安全生产经营的案件和事件,为全市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创建“平安企业”,力争达到“四个打造、五个提高”的目标:“四个打造”即保企业平安,打造企业“平安经营”的治安环境;让企业满意,打造人民群众“满意公安”的品牌;与企业同行,打造“无缝对接”的警务机制;促企业发展,打造廉洁高效的公安队伍形象。“五个提高”即提高情报信息的获取和研判能力;提高涉企犯罪的预防和打击能力;提高指导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提高涉企矛盾调处和周边治安环境的管理能力;提高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能力。
三、主要措施
全市各警种、部门要突破“看家护院”的传统创安理念,拓宽“平安企业”创建内涵,把维护企业经济运行安全纳入“平安江都”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防范打击、便民安商、排查隐患、整治环境、挂钩联系等多项措施并举,力求在保障企业“平安经营”上有新突破。
(一)实行层层挂牌服务。市局重点挂牌服务的工商企业为:年产品销售收入达1亿元;实现利税达1000万元的工厂企业和年销售额达500万元的商贸企业。市局局领导要联系挂钩一至二个有一定规模或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联系点,了解真实情况,有的放矢地指导本市“平安企业”创建工作。经文保、刑侦、经侦、治安等职能部门要与派出所分别挂钩一批工商企业为重点服务单位,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安全防范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一般企业可通过片会或发放治安防范建议和预警通报等形式加强指导联系,整体推进“平安企业”的创建工作。
(二)加强防范指导。重点开展企业防自身犯罪、防外部侵害、防内部职务犯罪的“三防”工作,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制度防范的新途径,逐步在企业建立健全防范犯罪和安全隐患的工作机制。一要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等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堵塞企业内部可资犯罪的漏洞,确保企业严格依法规范经营。二要强化对改制企业的防范措施。密切关注企业改制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改制企业的不安定因素,认真做好这类企业的维稳工作。三要主动化解涉企矛盾。治安和各派出所对企业建设规划、拆迁交地的方案要提前掌握;经文保和派出所对企业改制、下岗分流的过程要不断跟踪;社区民警要针对企业敏感期特殊群体开展经常性的矛盾排查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协同有关部门,对发生的涉企群体性事件及时控制事态,防止矛盾激化,影响扩大;要在坚持“三个慎用”原则的同时,对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群体性事件果断处置。四要加强对企业传统的人防、物防、技防以及消防等措施的检查监督,做到所有防范措施协调运转,相互配合,确保防范工作取得实效。
(三)打击现行犯罪。把“四打四保”作为创建中打击现行犯罪的主要形式,力争通过打击现行犯罪达到促进保护企业发展的效果。“四打四保”是: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保护企业的知名品牌;严厉打击各类涉税犯罪,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活动,保障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严厉打击侵害企业的合同诈骗、金融犯罪和内部职务犯罪活动,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把打击涉税、妨碍公司管理秩序、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侵犯金融安全和知识产权等现行犯罪作为打击重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警示一片。同时积极开展反盗窃专项斗争,帮助企业严厉打击监守自盗、内外勾结盗窃企业财产、破坏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分子,努力整治净化企业内部和周边的治安环境。
(四)强化信息研判预警。一要建立信息预警平台。市局在信息中心设立“平安企业”创建专栏,对各警种、部门在执法服务活动中掌握的涉企情况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及时发布预警提示。同时要利用现有互联网公安网站,设置“平安企业”创建专栏,发布公安机关创建动态,对各类涉企警情预测预警,提醒企业及早加强防范。二要加强信息综合研判。信息中心会同各警种部门要及时对涉企犯罪形势、企业周边治安状况、企业内部防范现状及涉企矛盾进行分析研判,形成能够引领侦查破案、指导创建工作的情报信息成果。三要逐级建立“预警信息直通车”制度,及时把最新的法律法规、相关案例、犯罪预警信息等通报给企业。重点建立“五个方面”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面向党委、政府的情报信息报告制度,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建立面向基层的信息发布制度,为县、区经侦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区域打击和有效防控及时指导;建立面向行业的预警通报制度,为主管部门强化执法力度、完善防控措施、防范化解风险提供有力支持;建立面向企业的防范建议制度,为企业防范经济犯罪、堵塞管理漏洞提供对策;建立面向社会的警方告示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人员群众掌握防范要领、提高自防能力提供优质服务。
(五)提供法律援助。定期对企业业主、供销员、保管员和会计等有关人员进行法制培训和宣传教育;从预防经济犯罪的角度,积极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协助完善经济合同,认真开展有关法律咨询服务;对已发生重大事件或案件的企业,可先行介入,在做好处置工作的同时,及时以案释法,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为使法律援助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挂钩服务企业的警种、部门要指定一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民警作为具体联系人,并按“三个一”工作方式运作:一是联系人每月一次上门了解情况,帮助处理企业的相关法律事务;二是由挂钩责任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各类涉企犯罪情况,学习法律、法规,现场解答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三是每半年对企业的营销、财务和管理人员举办一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
(六)加强协作配合。各警种、部门要按照市局“平安企业” 创建的总体要求,认真细化各职能部门和基层派出所的创建任务,经文保、治安、刑侦、经侦、交巡警、水警、消防等警种要在“平安企业”创建中履行各自的职能作用,加强警种之间的策应。要加强与相关行政司法部门和中介组织的协作配合,加强与宣传文化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平安企业”创建的意义,进一步扩大创建“平安企业”活动的影响,使更多的企业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平安企业”创建活动,从而达到创造安全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四、方法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05年5月20日-6月20日)。经侦等部门要会同派出所通过走访企业、相关行政执法单位、基层党委政府,广泛了解企业现状,倾听企业呼声,摸清企业在生产安全、治安安全、经营安全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希望公安机关提供服务的内容;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涉及企业经济犯罪的规律特点,由企业实施的经济犯罪、侵害企业的经济犯罪案件以及其他侵害企业及管理人员和职工权益的案件情况,企业容易滋生经济犯罪的环节和容易遭受侵害的方面,并通过解剖典型案例分析企业发案的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梳理公安机关职能,分析能够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内容。
(二)宣传发动阶段(2005年6月21日—6月30日)。市局召开全市“平安企业”创建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全警思想,在公安机关内部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政治处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公安机关创建“平安企业”的意义。职能部门和派出所要通过走访企业,宣传创建内容,动员企业业主参与创建活动。各派出所要在辖区主要街道拉横幅、树戗牌,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
(三)组织实施阶段(2005年7月—2005年10月)。各单位、部门按照创建工作要求,从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入手,整体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为重点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局将围绕“提高企业安全经营能力、打击经济犯罪、整治企业周边治安秩序”等重点,制定专门实施方案,立项进行攻坚,以提高创建工作整体质效。
(四)考核验收阶段(2005年11月至12月)。市局将制定《全市公安机关“平安企业”创建考核办法》,把“平安企业”创建纳入全局工作目标考核中。政工、纪检、督察、考核办等部门要加强对“平安企业”创建的检查督促工作,把为企业服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作为对各部门和民警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列入评先评优范围。对设置障碍、妨碍企业平安经营、不履行服务承诺致使企业发生重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通报,坚决予以查处;对勇于创新、善于服务、深得企业好评、为企业防范犯罪、健全安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创建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市局成立“平安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秦雨花同志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经侦大队,由周刚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市创建工作的情况收集、工作协调和检查指导,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开展。
(二)分解创建目标,明确创建责任。各职能部门要围绕创建总体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寻求重点突破。既要注重对生产、消防、治安安全等方面的创建工作,更要注重企业经营、运行安全等方面的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和丰富创建活动内涵。经侦、刑侦、治安、经文保及各派出所要坚持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创建目标和创建方案,同时认真分解目标,严格落实民警和保安队员责任制,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的工作局面。
(三)严格考核奖惩,挖掘创建潜能。市局将制定下发《“平安企业”创建活动考核办法》,同时,将各单位、部门创建工作成效作为全年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办要对照考核内容,定期对各单位、部门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对考核中名列前茅的单位和个人,市局将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排名靠后,影响全局创建进度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
(四)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创建合力。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大力推进“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经侦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检法机关的联系协作,加强创建工作的衔接配合,形成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合力,确保按期全面完成创建目标任务。
二OO五年五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江都市行政服务中心
江都市行政服务中心
简报
第1期
江都市行政服务中心2002年元月15 日
【编者按】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迎着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目光,肩负着市委、市政府的重任,经过了3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市行政服务中心于2002年元月12日建成并正式运行了。
行政服务中心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了让大家认识、了解“中心”,关心、支持“中心”,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我们创办了《江都市行政服务中心简报》。这是一株稚嫩的小草,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呵护,热诚盼望大家踊跃供稿。愿这份小小的刊物,能成为“中心”各窗口单位之间联结的纽带,“中心”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
新闻报道
市行政服务中心开门迎客
元月12日,市行政服务中心广场上欢歌笑语,人声鼎沸,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广场正前方三拱彩虹门及上空悬挂着巨幅标语的4个彩色气球告诉人们,历时3个多月筹备的市行政服务中心即将开门迎客。上午11时,举行了隆重而俭朴的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仪式。市四套班子负责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带队负责人和100多名窗口工作人员出席了成立仪式。成立仪式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倪玉泉同志主持,副市长刘惠鹏同志简要介绍了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筹建过程,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孔德宏同志,派驻中心“窗口”的部门负责人代表──市工商局局长范德群同志、窗口工作人员代表──市发展计划局计划科副科长戴立新同志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市委书记纪春明同志宣布我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服务,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要求各部门要从服从改革、服务经济的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和支持市行政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行;进入中心的部门和窗口工作人员要真正为基层企业、人民群众和广大投资者提供各种快捷、方便、优质的服务,把中心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中心,成为连接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彩色纽带、金色桥梁,成为体现江都对外开放的一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扬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洪军和我市四套班子负责人共同为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剪彩。(江 川)
领导讲话
市委书记纪春明同志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纪书记正式宣布:江都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开展行政服务!同时对“中心”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围绕“中心”建设“中心”。这个“中心”是围绕加快江都经济建设、围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转换政府职能、为群众办实事而建成的。希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建设“中心”的意义。
二、进入“中心”服从“中心”。首批进入“中心”的共25个部门与30
3项审批服务事项,希望各部门严格按照“中心”的有关要求,认真扎实地开展服务,不得再游离“中心”。
三、要把“中心”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中心”。凡是进入中心服务的人员,思想素质、业务水平、服务质量都要是一流的。“中心”是江都加快开放、开发,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窗口,要把窗口建成江都的“文明窗口”,体现江都对外开放的一流新形象,成为党联系群众的金色桥梁、彩色纽带。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中心建设好、服务好,让群众满意、让市委、市政府放心。(根据录音整理)
领导讲话
扬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洪军在江都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在元月12日江都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仪式上,扬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洪军对江都市在扬州市率先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为江都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全扬州市优化行政服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具体体现,又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具体措施,必将进一步优化经济投资环境。同时希望江都市继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认真总结,为下一步在扬州全市推广积累经验:一要加强领导,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行政服务中心是促进政府高效、廉洁的有效载体,应大胆地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注意紧密结合江都实际,尤其要在内容创新和制度配套上做文章,要依法行政,对符合规定,有利于群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都要“马上办、公开办、我来办”,真正做到“进一个门办事,交规定费办成,按承诺日办结”,为广大群众、外来投资者和企事业单位带来方便。二要加强管理,塑造好政府的良好形象。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
从事的是开创性的事业,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形象,行政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严于律己,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不断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到职责分明,管理严格,运作规范,服务热情,文明礼貌。三要加强监督,建立一套制约激励机制。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服务中心设立投诉受理中心,同时要派专人驻场,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现场监督,随时接受服务对象的投诉,并负责查处。(文 胜)
经验交流
扬州市江都工商行政管理局
做好对接高效服务确保窗口工作顺畅
江都工商局为确保“中心”工商窗口工作操作方便、运转顺畅、高效,专题召开局办公会,研究制订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运作方案》,规定了八个对接:
一是项目的对接。进入“中心”的11个项目在中心运作之日起,局机关所属科室和基层工商所立即停止办理,确保“一事一地”原则的贯彻落实。
二是“中心”窗口与基层工商所场地勘验的对接。窗口受理项目中,需要现场勘验的,由基层工商所在规定的时间内搞好勘验对接,不允许拖延怠慢。
三是登记信息的对接。“中心”的窗口把每十天受理登记的情况以卡片形式向有关基层工商所反馈,以便基层工商所建立相应的经济户口并进行日常监管。
四是分管负责人分工调整的对接。凡是过去负责人多头分管、多头审批项目,进入“中心”后,重新明确,由一名副局长分工,统一审批。
五是审批地点的对接。从方便群众、方便窗口开展工作角度出发,局对
窗口充分放权,大部分项目直接由窗口负责人员根据“五公开”内容审批,特殊情况,分管局长到“中心”窗口现场审批。
六是做好档案的对接。窗口每10天将办结的档案资料整理好报送机关相应的科室。
七是统计上报的对接。窗口每月24日将窗口工作数据和情况向机关科室报送一次,由机关科室扎口汇总上报。
八是做好业务指导的对接。局内科室必须及时迅速向窗口传达上级最新政策、法规和要求,定期派人到窗口进行业务指导。
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各项对接工作到位,工商窗口对外服务后,运行顺畅。据统计,截止日前,共接待咨询154件,办结各类项目51件,得到办事者的一致称赞。(刘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