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9:1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

第一篇: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

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

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弹性(Psychology Resilience 也译作心理抗逆力,心理复原力),是近年来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所谓心理弹性,是指在遭遇逆境时,有助于个体良好适应不利环境的保护性因素。也就是使个体在逆境中恢复,或正确面对逆境,保护心理健康不受损害的机制。所以,在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日益加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的背景下,心理弹性的研究显得有极其重要。

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Werner、Rutter和Garmezy等研究者发现,有些儿童在极其不利的生活条件中,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其心理功能和适应水平甚至超出了正常环境中的儿童。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儿童心理机制中存在一种保护力的原因,这种保护力也即是心理弹性。在此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探索了导致儿童心理弹性的一些有利因素(保护性因素),如遗传、个体的计划性、情绪与人格特点、对环境的认知与评价等。

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也对导致儿童不利生活环境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如恶劣的家庭关系、经济条件、生理疾病等。研究者们将这类与保护性因素相反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心理弹性产生作用(即保护性因素战胜危险因素)的假设机制,也进行了少部分验证这些机制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从上述研究现状可以看出,一方面,心理弹性的研究符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亦与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心理生活质量的潮流相一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能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就能了解到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原因与保护性机制,从而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有针对性地放大保护性机制,主动抑制儿童生活环境中对心理健康有害的因素,增进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但另一方面,虽然心理弹性的研究对个体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但已有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心理机制的层面,缺少指导实践的、操作性强的提升心理弹性的方法与技术。

二、选题的意义

本研究拟从现有的心理弹性的有关概念、理论出发,探索通过家园协作的途径,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水平的策略、方法和技术,并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这一选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

在实践方面,根据对我园幼儿家庭状况与生活环境的了解,确实有少部分幼儿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生活环境)中存在有不利于健康发展的因素,如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教育理念与方法不当等。本课题探索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途径与方法,能增进这部分幼儿的心理耐受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当然,对于生活环境中并无明显的不利因素的多数幼儿,提升心理弹性水平也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在理论方面,本课题研究的主题是提出并验证提升儿童心理弹性的原则、方法与策略,在以往的这一研究领域中较少涉及。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儿童心理弹性研究中实践操作研究较少的不足,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启发。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理论研究,提出通过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策略、方法与技术,并得到验证结果;通过实践研究,使本园幼儿心理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2.研究内容

(1)国内外儿童心理弹性的现状综述。通过文献查找与分析完成。

(2)调查本园幼儿生活环境状况与心理弹性水平。通过调查走访与自编问卷测试完成。

(3)构建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水平的原则、策略与方法。通过前两项研究内容的成果的运用,在有关专家指导下完成。

(4)运用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水平的原则、策略与方法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家园协作,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完成。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1.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文献法,获得有关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有关资料,把握这一领域研究的现状与特点。

(2)问卷调查法:通过自编问卷,对幼儿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调查。

(3)实践研究法:在家园协作的实践中运用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水平的原则、策略与方法,2.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2009.1—2009.4):资料准备。通过文献检索,建立本课题研究的资料库,并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与总结。

(2)第二阶段(2009.5—2009.6):测量工具准备与前测。根据已有的心理弹性的理论与有关测量工具,制作适合幼儿及家长的《心理弹性问卷》用于研究的前测。

(3)第三阶段(2009.7—2009.8):构建家园协作,提升儿童心理弹性水平的原则、策略与方法。根据本园幼儿心理弹性调查结果,参考有关资料,构建有关提升的原则、策略与方法,并邀请有关专家对策略与方法进行预评,保证有效性。

(4)第四阶段(2009.9—2010.10):提升策略实施。在家园协作中实施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水平和策略与方法。

(5)第五阶段(2010.11—2010.12):实施效果评估。通过《心理弹性问卷》的施测并与前测对照,评估策略与方法的实施效果。

(6)第六阶段(2011.1—2011.6):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五、研究过程调控与管理措施

1、课题的推进方式

根据课题的研究方案循序渐进的开展实践研究工作

2、过程管理措施

(1)、重视对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积累

(2)、每阶段进行课题组研究讨论

(3)、进行课题的阶段总结

3、实施策略

(1)、课题实施前对教师进行培训

(2)、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整合起来,教科研结合开展研究工作

4、课题运作中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1)、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是否围绕课题目标贺要解决的问题在探索;

(2)、定期进行交流很讨论,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

(3)、强化阶段成果意识,及时总结,利用必要的活动推进研究,对提高研究质量和成果水平有好处。

5、课题活动制度

(1)、定期与不定期交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课题实施的推进研讨。

(2)、利用科研网上的课题档案袋,做好研究资料的积累。

六、预期最终的成果

1.论文: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新进展

2.自编问卷《幼儿心理弹性问卷》

3.研究报告: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

第二篇: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研究》课题,是东平县“十二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DJK125G036)。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自主管理教育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顺应社会需求而必然诞生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弘扬、培养受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给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面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促进受教育者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

学生自主管理体现生本教育理论,体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管理中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拥有更大的空间来展示他们的才华。为此,学校成立班级值周和学生值周制度,让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来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管理中,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坚持在实践中育人,在实践中摸索,初步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工作特色。

本课题主要应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目的性原理。同时,应用大教学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综合应用这些理论,使课题成果的推广体现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

二、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民主化”是目前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教育民主化包括民主的教育和教育的民主两个侧面。民主的教育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充分的民主教育改造成为民主的教育;教育的民主是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早在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就呼吁:“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同样学生也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当前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班主任根据学生能力指定班委干部,从而实现对班级的管理。这种传统模式,虽然也能稳定班级,但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不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民主意识受到压抑;其次,在班级中容易产生学生“优者强”,造成以强欺弱的现象。第二种是通过学生竞选产生班委干部。这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它的优点是民主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就是锻炼了少部分优秀学生,而忽略了对全体学生的培养,违背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原则。

本课题从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入手,更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长,让学校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发展,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从实入手,见到实效”,这也是本课题的亮点。

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通过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班级管理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级人际环境,形成个体、小组自动自发、自主成长、富有个性的和谐班集体。班内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学会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学会约束自己,让自己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到锻炼,逐步向着班级奋斗目标前进。

通过研究促使班主任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形成一整套有质量的班级管理制度,把班主任老师从繁重的班级工作中解放出来。培养中学生在班级管理和学习管

理中的自主参与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其自身的素质。

通过班级值周等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与管理过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立学生在其学习与生活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自主教育中提高民主意识和自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断探索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学生自主管理程序与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

四、研究内容和目标

1、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班级管理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2、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现有状况对同学们学习的不良影响的个案研究。

3、改善这种状况的必要性研究。

4、如何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真正做到自主管理。

5、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握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切实方法,并寻找培养其他良好习惯的途径。

6、培养中学生在班级管理和学习管理中的自主参与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其自身的素质。

7、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活动当中、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

在制定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性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目标过程中,我们逐渐对学生自主管理为理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就是: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能力(包括自主选择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校教育与管理活动。学生自主管理体现为:在学校教育与管理过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立学生在其学习与生活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自主教育中提高民主意识和自理能力,逐步形成现代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与持续发展;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咨询与服务下,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管理与自己成长和发展有关的事务,并在其过程中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在管理过程中,在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学生都能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是成长与发展中的主人,有主动参与管理的热情,能积极地投入管理活动之中,并能在管理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负责人;相对应的主要研究方法)

启动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组建课题小组,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学习教育理论、召开开题论证会议、拟订课题报告、调查访问、摸清情况、建立实验档案。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步骤、设计并完善课题方案。(郑军 蒋艳艳)

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 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估,积累研究素材,整理有关总结,及时提升成果。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郑军 肖学金 韩波 李斌)

总结、推广阶段:2015年1月-2015年7月 运用经验总结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展示课题成果。重点进行研究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结题报告的撰写,阶段成果为总结论文,申报科研成果评选并申请课题鉴定。(郑 军 崔兴彬)

六、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主要成员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师,有多年的学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经验,能带动所在学校的青年教师参与研究。他们不仅思想

先进,思维活跃,而且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课题研究和操作实施。

2.本次课题由市、县教育局教科室和学校教科室作为支撑和依托,由他们牵头组织课题攻关,能够提供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课题组设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资料建设、信息沟通;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开辟教师专业化论坛专栏,研讨交流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进展、成果和经验,发布课题重要信息等。

3.全校建立了评价和督查制度,创造了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

4.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学校将投入专款用于教育科研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订购专门的指导教材,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实施。

七、本课题组成员

1、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 孙良铎

副组长: 杜延浩 肖学金

2、课题实验小组

组 长: 郑 军

副组长: 肖学金

课题主持人:郑 军

成 员: 张 力 蒋艳艳 王加力 肖学金 韩 波

崔兴斌 李 斌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课题批准号:DJK125G036

东平县“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 《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研究》课题组

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

2014年4月

课题批准号:DJK125G036

东平县“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

《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研究》课题组

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

2014年4月

第三篇:小学英语听力训练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泰兴市教研课题

《小学英语听力训练的实践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泰兴市大庆路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提出这个课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平时我们在期中期末测试时总会发现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还是不错的,但在听力测试这块,不少学生扣分是比较严重的。联系近年来我们的中高考,我们发现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高度,而我们的小学阶段还停留在一个哑巴英语的水平上,这是很不应该的。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加强听力训练就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了。

二、课题的界定

在小学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要求中,“听”始终被排在第一位。这就说明,听是语言的最大功能之一,离开听,语言则失去了它的灵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更增加了对听力的具体要求:听力测试在学期考试所占的比例应该不少于20%。由此也可见得,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有足够“听”的语言量,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根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最佳学习语言的时期为8-12岁,这时小学生的听觉最敏捷,所以小学阶段无疑是培养学生听力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无论在平时课堂教学还是复习教学中,我们都要把听摆在语言的最重要位置。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众所周知,凡是语言的学习都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说就无从模仿。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孩子学习英语是一个听、说、读、写的综合过程,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交际,而交际的前提又回到了最初的听:即必须能听懂对方的表达。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对听力的具体要求:听力测试在学期考试所占的比例应不少于30%。从历年的英语试卷卷面上也反映听力比例逐渐提高。因此,如何通过良好听力策略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但是目前小学英语听力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的方面

(1)辨音能力差。有些学生在教师范读单词发音的时候,为了能记住单词的发音,而又苦于找不到相应的符号来标记时,只得借用汉字来注音,由此造成误读。

(2)语言知识基础不牢。有些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听力的时候往往把时间花在回忆单词上面,他会觉得这个单词很熟悉但是记忆不起来,以致没听清后面的内容。有些学生对于教材中的图片平时也没有认真观察,考试的时候图片变换一下内容就容易做错。

(3)短时记忆能力不强。到了高年段,在做语篇听力的时候,学生总是抱怨很难,因为他们总是想弄清楚每个单词、每个句子的意思,记住前面的一段,后面的内容又忘记了。

(4)对背景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学生课外听力练习做得不够,使得有些能够很容易判断的内容要花更过精力才弄懂。

(5)听力技巧掌握不熟练。这些学生总担心适应不了听力的内容和速度,从而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结果是脑子出现暂时的“空白”;期望听清每个单词,一旦遇到生词,就会停止听音,陷入对生词的冥思苦想中,无法使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所听的材料上,不能对整个语篇形成整体概念。

二、教师方面

(1)教师对听力训练意识淡薄。目前英语应试教育意识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许多老师的头脑里。学习英语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很多老师就为了让学生能在试卷上考出好成绩,他们宁可多花些时间在语法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英语听力的训练。

(2)教师对听力训练仍无良策。

教师对听力训练不够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也甚少。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本身也无良策,最好的办法可能还是搞题海战术——熟能生巧!

三、试题方面

目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测试主要通过口语测试和书面测试。在这两项测试中都暴露出学生听力水平低下的问题。在师生进行口语测试时,有些学生支支吾吾答非所问;有些学生就愣在那里一言不发(其实这些情况都是学生没听懂无法正确回答)。去年年底我校对四年级英语进行了次测试。试卷笔试内容难度差不多,只是听力分值不一样:A卷听力占30%,B卷听力占20%。四(1)四(3)班底较好,考B卷;四(2)四(4)基础相对较差考A卷,四(5)水平中等考A卷。可是结果名次(从前往后):四(5),四(4)四(2)四(1)四(3)。名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此可知,进行听力训练对于提高小学生听力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试图根据小学生习得外语的认知规律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提高学生的辨音、辨调能力,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大胆开口说英语,初步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一、听力策略内容

听力策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具体可体现为自我监控策略、预测内容和选择要点的策略、记忆策略、激活相关图式策略、推理策略等。

(1)自我监控策略。英语听力训练或听力测试一般都是在一种被动而又严格的气氛中进行,不论是听力强还是听力弱的学习者,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紧张焦虑、缺乏自信的情绪,这就需要听者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

(2)预测内容和选择要点的策略。外语听力理解过程跟母语听力理解过程是相同的,听者没必要也不可能把每个单词、句子都听得很清楚。因此听者要善于通过预测选择要点,在听前通过阅读题干和选择项,推知听力材料大致涉及的内容。

(3)记忆策略。学习者一般很难记住长段文章或会话中的全部细节,因此,需要听者在听音过程中边听边抓住时机,快速记下重要信息。

(4)激活相关图式策略。激活相关图式策略是把新信息同先前的知识或同新信息中的其它信息相联系的策略。它是一种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的高级策略。

(5)推理策略。推理策略是运用已有知识和听力材料中所获得的新信息,猜测意义或补充失去概念的策略。

二、小学英语听力的方法

针对学生听力能力上的不足,参考听力策略,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形成一整套有效的听力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一)辨音法 单词是构成语句的基本单位,所以对语句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语音又是构成单词的基本单位,因此,辨音练习是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二)预测法

根据听力材料提供的素材让学生进行预猜,目的是让学生对所要听的内容有一个初步印象与大概了解。小学英语听力训练题型一般为图片理解和短文阅读理解。

(1)根据图片进行预猜。听前,先让学生自己看图写问句和答句,然后听录音比较答案,有异议的同学,让他把句子写在黑板上,表扬他多维的思路,并说明:看图造句时,只要说明了图意,都是正确答案,允许“百花齐放”。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预猜,不但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发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根据所提供材料后的练习进行预猜。这种方法最适用于短文的阅读理解。短文的阅读理解是小学英语听力训练中综合性最强、学生最感头痛的一道题型。对于这种题型,可教给学生一个方法:在听短文前,先抓紧时间把要答的问题和要判断的内容看一遍,对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有个大致的理解,掌握一些有关的听力材料的线索,就能更准确地进行猜测。

(三)笔记法

记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有效地记住所听材料内容。在让孩子听音,画图并着色时,孩子来不及,那就让孩子做好简单的记录再根据记录来逐一画图并着色。到了小学高年级,出现短文听力,由于短文的篇幅比较长,语速也很快,学生可能会心理过于紧张,往往记不住其中的内容。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做笔记来克服这一缺点。当然,学生的能力有限,不能做详细的文字记录,可以选择更趣味、简单的方式,如简笔画或字母缩写等。

(四)关键词句法

教会学生如何抓主题句、关键词是提高听力技能的重要途径。

(1)主题句。听对话时,要求学生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结尾句,文章的开首往往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如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由等,是信息内容的引导句,它提示整个语段讲什么,信息内容朝什么方向展开。

(2)关键词。注意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how much)、数字(how many/how much)、选择(which„)等,抓住关键词有利于对语义的理解。

(五)抓大放小法。所谓抓大放小,就是抓住主要的内容大意,不要一味咬住小问题不放,从而因小而失大。如:关于数字是就着重听数字;关于颜色的就主要听关于颜色的词;对于判断性的就抓重点词汇等。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法

3.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以得出最佳方法。

4.经验总结法,不断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撰写论文、写反思等形式,及时总结,定期交流。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第一阶段(听力训练实践研究)申报立项阶段

1.提出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深入论证,提出研究课题。2.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做好研究课题的理论准备。

(二)第二阶段(2013年9 月- 2014年 6月)具体研究实施阶段

(三)第三阶段(2014年7 月-11 月)结题鉴定阶段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七、课题人员分工

课题组长:戴海军 副组长: 徐玲

戴海军负责本课题的组织、策划、实施等工作。徐玲负责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和总结报告等。

课题组成员:

徐玲 王颖 曹红平李娟 王昀 李霞 张亚琴 王敏 丁香 蒋晓燕负责实践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八、课题成果展示

光盘录像、研究报告、案例

九、课题的保证措施

这个课题是在校长屈金虎提出,戴海军主任的组织,英语组骨干教师共同努力下进行的。研究组成员个个都是本科学历,能吃苦耐劳具有课题研究经验。课题主持人是骨干教师,曾在泰兴市上过多节公开课,参与过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先后发表多篇教学论文,在平时教学中能努力创设听力训练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获得较好效果。课题组成员很多是泰兴市骨干教师,有很强的课题研究能力;课题组所在的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能为课题组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

第四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调研》开题报告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调研》开题报告

背景分析:

幼儿园与家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主要环境,各自都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双方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两个系统之间只有达成共识,采取同步措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到促使幼儿朝着家园期望的共同方向——身心健全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而我们中国也有句“三岁定八十”的老话,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拿破仑。希尔说过:“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象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象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它付出代价。又如陶行知所说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的确,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不良的习惯一旦养成,等长大了,再想纠正也十分不易。正是这些道理,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研究步骤(含活动时间安排、活动内容、活动地点)

研究步骤一般要求按时间顺序分段描述。格式如下:

1、2007年9月4日-8日,完成毕业论文选题,聘请指导师2、2007年9月9日-20日,通过媒体网络报纸杂志等方式查找有关“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 内容,完成开题报告,并初步编写问卷3、2007年9月21日-30日,请教指导师,问卷定稿4、2007年10月8日-13日,问卷实施与统计,制作表格,形成规律性结论5、2007年10月14日-31日,撰写调研报告初稿6、2007年11月1日-20日,请教指导师,调研报告二稿7、2007年11月21日-2008年1月11日,调研报告三稿8、2008年1月12日-1月15日,调研报告定稿,请指导老师写好评语9、2008年1月16日 论文答辩

开题申请理由(研究价值分析)

目前,国内外幼教界对家园合作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越来越重视此项工作,并把家园合作作为很重要的课程内容。但家园合作与本地区经济文化状况、家长与教师的素质、幼儿园的条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农村,大多数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离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很远,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亟需正确的导向;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普遍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尚缺乏开展家长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指导家长科学 育儿的实际能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力求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第五篇: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为了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化和综合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建构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趋势。

在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均对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作了明确决定和要求。特别《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进行调查、了解,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为此,我们应把以上各阶段的决定和要求作为最有力的研究背景,来弥补农村学校不能完整按通用教材实施美术教学和满足城市学校更为适合恰当的美术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在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尝试开发适应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美术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索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创设良好的探究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尽量在学校原有基础上突出校本的课程特色,尤其在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上下工夫。使之更好地成为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更好地达到提高学校美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1、学校开发、实施美术校本课程的特色和独特性;

2、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和实践体系;

3、对其他兄弟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的指引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专家学者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本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产生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多种多样的操作模式,它已成为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趋向。特别日、韩等东南亚国家都普遍开设了美术自主课程,其美术教育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与评价能力,强调个性形成,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也有许多学者、专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随着具有美育和智育教育学意义的美术教育思想和美术活动课程理念的进步,学校美术教育的这一领域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现代中小学美术活动课程的内容也逐渐趋向多样化、科学化、人文化、地域化的特征。在一些教育强省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与实验,沿海发达省份中小学的美术活动课已不再是单纯的绘画训练,而包括了雕塑、陶瓷、编织、金属工艺、摄影、美术史、美术批评等教学内容。都为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反思。从开发主体,开发场所,活动方式等角度对校本课程开发都进行了指引。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两个实验学校(金凤二小、奕龙小学)美术教师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从普通教师转向“科研型”教师,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通过研究发挥实验学校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的建设,以课程的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

3、充分利用实验学校美术教师的个性特长,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和发展,探索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形成小学校本课程实践体系;

4、以实验学校已有的特色项目为起点,逐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教师特点开发多门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5、以多种有趣的、吸引学生的课程来开阔实验学校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审美能力,并在品质、能力、个性、生活态度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是指从美术活动课程的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美术活动课程中产生的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美术活动课程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合作研究以解决美术活动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学校为整体,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宗旨的课程开发。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活动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虽以学校为本,但事实上是以学校为主的开放民主的过程,即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

评价活动需多方共同的参与、合作,绝不是学校自我封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到组织实施都立足在学生实际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反思基础上的不断修正与完善,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过程。

美术校本课程则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进行的适合学生具体情况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针对国家美术课程开发对本地师生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美术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我们将课题定义为在新课程理念下树立正确的美术课程资源观,发挥美术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地方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教师独具慧眼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中与教材有关的重要资源,并进行收集和整理,因地制宜的把地方美术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创造性地开展地方资源和贴进学生生活的素材,大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地取材。让学生以美的渴望去了解生活,以美的眼光去欣赏生活,以美的思想去理解生活,以美的手法去描述生活,以美的激情为学生注入新的活力。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文献法:课题组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美术课程标准》以及国内目前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献资料,让教师进一步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明确学校、教师(研究实践者)在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遵循发展性、创新性、参与性、合作性、趣味性等原则,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2、分析法:对区域、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分析,根据区域、学校、教师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学生共性

薄弱目标,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总目标和子目标,研究确立实验学校对本课程开发模式。

3、实验法:设置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行开发利用,开发多门校本课程,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设计、编写校本教材。将设计的课程与教材,投放到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调整、丰富、完善,并观察、分析学生的变化状况。

4、案例研究法:对典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详细记录过程和发展中的动态变化。

5、经验总结法: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对成功的做法,效果佳的案例及时加以提炼总结,由实践提升至理论,并形成物化成果,以进一步指导课程开发与实践。

在以上主要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同时贯穿调查、反思、比较以及成果展示、应用推广等方法进行研究。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

1、课题申请;做好开题论证工作,修改课题报告

2、拟好研究方案,落实主要成员,明确分工及任务。

(二)、研究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3月

1、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实验学校实际,编制课题研究方案;

2、组织研究人员培训,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知识、理论以及相关工作要求;

3、做好实验准备,重点研究确定校本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开发编写(初稿)等;

4、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和开发模式。

(三)、实验阶段:2015年3月—2017年3月

1、实验校本教材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材;

2、探索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策略;

3、探索实践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4、探索实践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

5、开展教学实践,边开展活动边收集整理资料,对课题进行阶段性总结检查。

(四)、总结阶段:2017年3月—2017年7月

1、总结提炼整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举办有关课题研究的成果展。

八、研究成果预期形式及内容

通过研究我们将结合实验学校实际,根据实验学校特有的地理优势和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学校内在潜力,在本课题开发实践过程中,课题组将摸索出可学性、趣味性、现实性、有效性、创新性、独特性的课程开发原则。

通过研究实践逐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教师特点开发出多门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审美能力,并在品质、能力、个性、生活态度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等。

呈现出来的物化成果如下:

1、关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研究报告

2、形成一套校本课程教材

3、调查问卷,阶段性总结,研究课教案集,反思集,案例集,课题论文集,校本培训专题讲座集

4、学生各阶段,各类型的作品集等。

九、课题组成人员及分工

(一)课题负责人:

武建川(负责协调课题研究进度及各成员的联系、组织;召集、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处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有关事务;汇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

(二)课题核心组成员

冯建军,高级教师,校长,金凤区第二小学。白玉春,高级教师,校长,金凤区奕龙小学。

李新娟,小教二级,美术专业专职教师,金凤区第二小学。刘 岩,小教二级,美术专业专职教师,金凤区奕龙小学。郭正源,小教二级,美术专业专职教师,金凤区第二小学。(负责根据课题要求开展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调研;负责挖掘、筛选、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资源;根据课题要求,开展校本美术课程资源的案例设计及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参与编写相关的素材性教参;参与建立相关的资源库;负责课题参与研究人员的指导工作;美术课程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研究

(三)资料收集整理:

武建川

李新娟

刘岩

郭正源(负责资料的整理、分类、归档)

十、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人员结构

本课题组成员由两个学校校长,和最能体现校本课程成果的学科的三位美术专业教师组成。两位校长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利于调动教师共同参与,发挥群体力量,同时有主持省级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经验和课程开发的丰富经验。;三个美术教师个个都是业务好手,人人都有务实奉献精神。课题组成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全部具有本、专科学历。

2、研究保障

课题组所在两个学校(金凤二小、奕龙小学)对教科研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每年都划拨一定的专项资金用来开展相关教科研工作的,在学校工作中,总是把学校特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供条件,配备力量,真抓实干,有始有终。同时对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尤其热衷,为此课题的资金保障上奠定了基础。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及《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陈卫和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管理、开发和评价》魏国栋 吕达主编

下载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园协作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