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首大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
学校各种基础设施完善,教学及科研设备较齐全,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备,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需要。
1、图书文献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齐全,管理手段先进,共享度较高
学校现有馆舍建筑面积2.92万m2,生均面积2.11m2,阅览座位2509个,现有纸质文献藏书总量134.86万册,电子文献总藏量129.71万册,中外文期刊11499种(其中纸质期刊2121种,电子期刊9378种),购置清华同方、Lexis Nexis Academic学术大全等中外文数据库11个,共享湖南高校数字图书馆的15个中外文数据库,实现与中科院的NSTL、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的资源连接,开通了各种类型的文献传递业务,尤其是电子资源的VPN帐户的服务,扩大我校文献资源可使用量,极大地提升我校文献的保障率。学校图书馆管理手段先进。在校区分散、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下,充分利用良好的校园网络设施,实现异地的通借通还、现场与网络并进的管理模式。文献信息的加工实行统购统编;文献信息的查找与检索实现全开架、全开放的便捷管理;全校的图书资料完全实现了藏、借、阅、查一体化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
近3年来藏书利用率均超过65%,数字资源拥有13个TB的本地镜像,每天实现24小时开放服务,点击率和下载率高,据清华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典型用户使用效果2007年度统计,我校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总使用次数居全省前列。馆电子资源年访问量达300万次。
学校地处偏远地区,存在地域劣势和资金弱势,但我们借助良好的校园网络平台,一方面依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注重特色学科、重点学科馆藏的建设,建立了《土家族、苗族文献数据库》等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数据库,服务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广泛借助外力。近几年,先后与中科院的NSTL中心、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签订了文献传递的协议,开通了部分的VPN帐户,极大地扩大了我校文献的覆盖率,提高了文献的保障率。
2、基础设施完备,教学及科研设备较齐全,能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需要
学校校舍功能齐备,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教学、生活保障。学校在教学行政用房、学生生活用房等方面建设力度大,较好地满足了研究生培养需要,现有校园总面积3787亩,教学用房面积163578m2。有专门的研究生宿舍楼、专用教室、实验室,设有研究生社团办公室及研究生活动中心。近年来学校加大多媒体教室改建力度,有多媒体教室77间,座位数9398个。另有语音实验室16间,座位1201个。
学校实验设备先进,能够保障研究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学校注重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与资源整合,通过新建、改造,实验条件极大改善,已建成设备较为先进、布局较为合理、功能较为齐全的实验室体系,能够保障研究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103万元,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2768台(件),各类教学实验室33个、总面积40804m2。目前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信息技术”、“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生物科学”、“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现代物理技术”、“民族音乐舞蹈艺术表演”、“植物科学与技术”、“民族传统体育”、“经济管理”共1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优秀特色学科实验室,另外学校还建有“湖南省林产化工工程重点实验室”、“武陵山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各1个。
3、学科平台建设初具成效,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基础
学校在《吉首大学学科平台发展规划》的指导下,长期重视学科平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一批水平较高、管理规范的学科研究平台,这些学科平台为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高水平、创新性科研成果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化学实验教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1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优秀特色学科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学科平台。学校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建立有“湖南省林产化工工程重点实验室”、“武陵山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民族学湖南省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湖南省重点学科”、“生态学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以及“湖南省民族学研究基地”、“民族体育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本学科全国唯一的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基地”、“吉首大学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湖南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重点社科研究
基地;学校拥有湖南省高校“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首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湖南省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各1个。学校还十分重视与民族问题有关的校级学科平台的建设与孵化,目前有特色学科平台主要有:沈从文研究中心、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宋祖英歌唱艺术研究基地、里耶秦简研究所、土家语苗语研究中心,此外我校民族学学科还建有18个覆盖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田野工作基地,是国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持续跟踪调查时间最长的民族学田野基地群,为国内外多所大学的民族学研究提供了平台。
4、校园网络水平较高,构建高效、畅通信息平台
我校校园网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网络建设与利用,着力构建数字校园,主动服务于教学和管理。校园网运行状况良好,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校园网络设备技术先进,组网技术水平高。核心设备为思科6509主交换机2台、神州数码DCRS-7608主交换机2台,思科4506汇聚交换机3台,思科3508汇聚交换机1台,神州数码DCRS-7604汇聚交换机1台,神州数码DCRS-6804汇聚交换机1台。SUN服务器4台,HP、DELL、浪潮、曙光等26台。校园网络中心机房采用美国APC公司(20KVA 8小时)大容量、可行性高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实现了双路供电,为网络和服务器系统的良好运行提供了电力保障。校园网核心网络和校区之间采用电信运营商的光纤连接,全部实现链路冗余,保证了骨干网的良好可行运行。校园骨干网运行质量达到了99.99%的电信级标准。学校建立和完善了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了校园网网络防火墙(TOPSEC)、反垃圾邮件网关等网络安全措施,管理制度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周密,校园网运行稳定和安全。
学校校园网覆盖面广,入网计算机台数多。学校校园网经过1998年、2004年、2006年三次大规模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已经建设成为覆盖吉首、张家界两地4个校园的大规模、高速城域网络。校园网光纤超过45千米,光纤到楼。计算机网络布线超过5500多个,室内计算机网络布线率达到100%,截止到2008年,入网计算机超过15000台。校园网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建立了网上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电子信息检索系统;网上办公信息系统。
目前学校校园网网站数量多,内容丰富,除校内各单位网站外,还形成了我国唯一的“中国生态人类学”网站、文化与田野网、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网、新闻网、德育基地、招生就业网、风雨湖论坛等特色网站群。
(二)建设目标
2008-2015年,结合博士点授权建设学科和支撑学科的需要,按照重点投入、加强共享的原则,经过重点建设,使图书文献保障、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和教学科研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能够较好满足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需要。
图书文献建设 加大图书文献资料建设的力度,建设期间年投入图书资料购置费800万元;年新增纸质文献15万册(年生均新增9册),经过5年的努力,使学校的纸质文献总量达到21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达4000余种,其中外文达300余种。构建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实现拥有50个TB的本地镜像,远程访问GTB级的数字资源规模;网络传输千兆到桌面的数字图书馆的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数字资源年访问量达700万次。优化各类型文献资源的结构,提高文献的适用性。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学科的分类与融合,整合校内的文献资源。实现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重;书刊文献与数据库互补;重点文献与一般文献协调发展的馆藏结构。
实验设备建设 2008-2015年,结合博士点授权建设学科和支撑学科建设需要,加大投入,同时利用各种有利政策,加强对信息网络、数据库、数字化校园、实验室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验室面积达60000m2,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达25000万元。全面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学科平台建设 通过加大对学校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完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凝聚学科力量,发挥学科平台的攻坚能力、创新能力和辐射作用,提高学校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能力。力争每个建设学科建成不少于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每个支撑学科建成至少1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同时,整合现有学科资源,力争建设以民族问题研究为主体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三)建设内容及措施
图书文献建设 学校将切实加强图书文献资源的建设,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在增加学校图书文献资料总数达到220万册的同时,为每个博士点授权建设学科、支撑学科配备学科专业资料室。
加强文献资源的硬件建设,加快现代化设备引进的步伐。利用省部共建项目,校内设备购置资金的倾斜投入,年保证百余万的设备经费投入,力争在建设期间逐步增加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实现文献资源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扩大馆舍面积,将部分多余的教室,改建成电子阅览室,在建设期间,力争电子阅览座位达3百余个。增加数字资源的访问渠道与途径,提高数字资源的用户数。
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根据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对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优先和重点保证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电子文献的传递快、共享高、方便用的特性,有针对性的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将数字资源的购置经费逐年增加,在建设期间,应占总的文献购置经费的50%。实现拥有50个TB的本地镜像;远程访问GTB级的数字资源的规模,逐步购买如SCI等高水平的外文数据库。
优化各类型的文献资源的结构,提高文献的适用性。在加大图书文献资料建设投入的同时,创新管理体制,促进校馆与各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提高文献的适用性;转换文献建设的观念,变“拥有”为“使用”;加强文献传递的力度与范围,在建设期间,采取共建共享、购买使用权、服务付费等灵活的资源建设方式,有效地提高我校的文献覆盖面和保障率。
实验设备建设 建设期间学校将按一级学科建设规划进一步新建及改造实验室,继续对学校实验室及实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大幅度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共享率。到建设期结束时,实验室面积达到60000 m2以上。实验设备平均每年投入1200万元,计划到2015年设备价值达25000万元。
学科平台建设 学校将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学科平台,完善学科平台建设管理制度,整合全校资源,为博士点授权建设学科和支撑学科配备必须的公用资源,创造良好的学科环境,充分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挖掘科研创造力。
学校继续加大学科平台建设投入,切实加强沈从文研究中心、黄永玉博物馆、宋祖英歌唱艺术研究基地、里耶秦简研究所和土家语苗语研究中心为主的民族地
方资源和文化遗产研究平台的建设,使其成为博士点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学校还将大力加强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力争为每个博士点建设学科建成不少于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为每个支撑学科建成至少1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同时,整合现有基地资源,力争建设以民族问题研究为主体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管理方面,建立博士点建设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群的统一管理和协调的体制及运行机制,为学科建设提供综合管理服务。
第二篇:武进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武进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为加快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步伐,以形成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面改善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提升我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根据《关于开展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苏文社〔2011〕16号)及省、市、区相关规划,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区城乡发展战略目标,以“以文惠民,以文化人”为主线,以全面实现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为主题,以提升文化生活质量为目标,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网络,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一体化格局,创新公共文化发展模式,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措施,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我区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加快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格局,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条件。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文化惠民。实践“以民为本”、“文化民生”、“文化惠民”理念,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共建共享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充分发挥文化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中的引领、凝聚和激励作用。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把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功能优势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力吸引社会资本,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微观主体,建立多管齐下、广泛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多方联动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格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效率,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3.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确定一批重点发展、优先发展、鼓励发展项目,梯度开发,以点带面,重点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文化需求,在盘活优化存量文化资源的同时,确保增量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弱势社会群体倾斜,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优化配置、布局合理的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格局,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4.普及提高、多元发展。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既重视提供多样化普及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又重视适度提供高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造文化精品和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公众文化需求,提升公众文化素质。
5.改革创新、完善体制。突破“官办文化”的单一文化发展体制,创新公共文化发展理念,建立充满活力、科学高效的公共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文化创新体制、公共文化运行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决策、反馈、评估和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公共文化发展效率。
三、发展目标
以全面改善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为主题,以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为龙头,实践公共文化服务便利性、公益性、公平性、基本性、均等性、多样性等理念,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到2015年,率先在全省同类地区形成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公共文化运行机制,基本建成全省领跑、全国领先、覆盖城乡、分布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管理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乡镇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服务功能等指标领先于全省和全国同类地区。把武进建设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项目多、供给对象广、供给模式优,群众文化生活内容丰富、文化生活质量高、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先进文化渗透力、感召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强,公共文化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地区前列的“文化强区”。
四、主要任务
(一)不断完善文化设施网络
以服务群众改善文化民生为主题,以内涵式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增强城市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为目标,至201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公共文化设施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地区一流和全省领跑、全国领先。
重点建设一批与武进实力相匹配,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充分发挥武进的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抓好重点设施建设, 争取在有足够人流和消费基础的核心区域或政府政策的优先倾斜发展区,率先建成1-2个城市文化综合体,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市民文化休闲娱乐的功能集聚和辐射的示范区。至2012年,凤凰谷项目竣工投入使用;至2013年,中国•环太湖艺术城项目一期和延陵季子文化园项目一期相继建成开放。
不断优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按标准不断完善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至2012年,区图书馆新增4万册图书上架,全区公共图书人均占有藏书1.2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4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5次以上;100%的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省文化厅、财政厅印发的《江苏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标准,各镇(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文广教体科挂“综合文化站”牌子;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面积不低于100平米的文化室,每个文化室都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并按照每村5台,每个社区10台电脑的增强型标准全部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至2015年,全区100%镇(街道)建成2000平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
(二)着力提高文化供给能力
1.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有重点的培育、扶持、打造一批具有武进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以我区现有“广场文艺周周演”活动、送戏送综艺节目各200场下乡、农村电影“2131”工程、锡剧节等高质量、高水平大型公共文化品牌活动为平台,加大我区大型特色公共文化品牌创建力度,凸显武进城市的特质和文化主题,提升武进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推进我区基层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依托送戏、送综艺节目200场下乡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活跃和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依托新市民卡拉ok大奖赛、锡剧戏迷票友大奖赛、小戏小品大赛等活动,发现和培育各艺术门类的样板队伍和优秀艺术新人,不断推进艺术精品创作。以“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机制。至2012年,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我省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7小时;每个行政村平均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2.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力。把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效益为战略重点,提供实用、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通过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至2012年,区图书馆建立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的总分馆制,实现通借通还;配备一台图书流动服务车,每年下基层服务50次;区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达56小时;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坚持“文化惠民”原则,适应我区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越来越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趋势,以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标准,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搭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配送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三)大力建设文化人才队伍
事业发展,人才为先。结合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十二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要在全面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吸引高端人才方面取得突破。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中职业准入的实现方式,取得典型经验,为造就一支数量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服务能力的人才队伍奠定基础。至2012年,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达3名以上,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1名享受岗位补贴的文化管理员(由村、社区干部兼任,经费由区财政支付),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一名专职管理员(人员经费由各村、社区承担);文化事业单位在职员工每年脱产培训15天,镇、村(社区)专、兼职文化干部、文化管理员每年脱产集中培训5天;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成立文化志愿者队伍,为公共文化事业提供强力支撑。至2015年,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人才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才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人才国际化进一步推进,造就全国同类地区一流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使武进成为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集聚高地。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支撑体系。
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创建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关于成立武进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武进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武进区文化体育设施布局“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同时,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营造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良好局面。
(二)落实文化发展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列入区、镇财政预算,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区对建设任务完成较好的镇(街道)实行以奖代补。着力增加对城乡基层文化发展建设的有效投入,建立完善重大公共文化项目专项投入良性运营机制,逐步健全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考评机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大力扶持文化事业发展,完善文化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投融资和人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进入国家政策未禁止的文化领域。
(三)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强化政府部门履行“公共服务、政策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的职能,为各类文化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形成文化建设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对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
第三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对于现代政府的职能,一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政治统治与公共管理。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首先是政治统治者其次才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者”的特征逐渐被“公共服务”所取代。正如法国公法学家莱昂・狄骥所言:国家就是政府为着公共利益进行的公共服务的总和。可见,提供公共服务已成为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看,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根本区别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它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是为社会提供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领域,与文化领域中可以实行市场化、产业化经营的文化产业一起,构成国家的文化建设的全部范畴[2]。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强,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就是提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主要涵盖以下六个基本要素: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即鼓励、保障和扶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如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及正在制定的《图书馆法》。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指政府财政预算投入的各种文化设施和设备,也包括社会自愿参与投入的具有文化服务功能的设施设备等,如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影(剧)院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保障。三是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组织机构是指从事文化管理和服务的各级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人才即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辅助人员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力量。四是公共文化活动主体。作为大众文化建设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实现文化“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目标的保障。五是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即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方法和设备。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运用科技因素和现代服务的理念,如200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流动图书馆、流动演出、网上博物馆、网上文化培训等,就是在公共文化活动方式上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范围的体现。六是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包括政府拨款、贴息、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转、各种文化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不同于市场化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公平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务应是公平分配的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资源应均等分布,尽可能保证人人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等程度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均等性突出地体现了社会平等的伦理要求。其二,公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社会效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应降低收费或免费供人们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体现着政府公共管理的人文关怀。其三,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和特色应该是多样的,应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尽量提供多种相应的文化服务和产品。其四,便利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是近距离的、经常性的服务,使人们随时随地能够方便获得。其五,普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面向大众,为全体公民所普遍享用。公民共同分享丰富的、基本无差别的文化内容,有利于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播和普及。新时期新阶段,包含多种基本要素、具有多样特征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落实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亦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对公共文化产品、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民群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文化生活还很匮乏,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文化服务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明确指出了今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点在农村,主要目标是:
1.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经费运行保障机制,使文化机构能正常运转,图书馆有钱买书、文化馆站有经费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剧团能够下乡演出,把它们的活力调动起来。
2.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每个乡镇和每个村都要建立基层的服务点,实现“村村通”,继续推动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等重点文化工程。
3.充分挖掘优秀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使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推动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文化重在积累,要从基础做起,特别是从农村作起,扎扎实实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好,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及措施
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应坚持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有了发展的方向。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收到实效,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落实具体的措施。
1.健全公共文化投入机制。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纳入工作部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考核奖惩,落实领导责任,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受到应有重视,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等重大文化工程,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健全政府主导、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首先,保障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保障其必需的事业经费支出。其次,设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复次,以奖代补。对新建文化设施要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以此调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的积极性。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和文化建设需求,统筹规划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化设施的数量、布局、类别。在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社会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十一五”时期末,实现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乡镇文化站(中心)、村文化大院建有文体娱乐场所,能够开展图书阅览、艺术培训、科技推广、文化娱乐等多种活动。在全面建设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高建设水平和质量。
3.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把培养造就文化人才、专业文化艺术队伍和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队伍,作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大力提高社会文化服务队伍的人员规模、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省、市、县三级都要制定出台专业文化艺术队伍和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大规模培训,通过在职教育、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评比活动,建设一支作风好、业务精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4.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必将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创新内容和形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要指导和支持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校园文化等活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内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用现代传播技术和先进科技手段,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和效能。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一步拓宽传输渠道,确保文化信息资源能够及时、通畅、高质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5.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实施精品战略,集中力量抓好精品生产,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地域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艺术创作要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借鉴国内外文化产品生产的新形态,大胆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形成拥有一定原创性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要多生产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图书及音像制品,多生产赞美生活、塑造典型、讴歌劳动、陶冶情操的戏剧、影视节目等精神产品,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最广泛地赢得群众。
6.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文化成果,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一是推进农村重点工程建设。继续通过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流动文化服务工程,“金钥匙”农村文化出版工程等,改善和提升农村文化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保证农村题材作品在艺术生产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对重要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农民喜爱的文艺节目、图书、音像等送到田间村头。三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地域优势,办好诸如农村文化艺术节、农民电影年、庄户剧团文艺调演等活动;组织文艺专干辅导农村文艺骨干及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四是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等。县乡文化机构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制定农村公益性文化项目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和按照农民群众的意愿,提供文化产品和开展文化服务。
参考:【1】百度文库,【2】新浪网,【3】人民网。
第四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报告
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
什邡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建立和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广电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什邡广电局将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要求,加快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
按照规划,什邡广电局确立了广播电视灾后重建基本工作思路,即一个目标:三年夯实发展基础,五年形成全新格局。三大工程:全面恢复和提升宣传工作水平;努力拓展和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和规范人才队伍建设。六项任务: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工作体系;形成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双向交互式网络;建成运作规范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培养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广播电视事业的相关产业;建立保障广播电视良性运行发展的工作机制。
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工作体系,主要工作包括建成功能齐备的广播电视业务大楼和设备设施,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提供基础物质保障;继续推进“三名工程”,不断强化和改进宣传工作新机制;加强宣传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为全面提升宣传 工作质量全面提供智力保障。
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双向交互式网络,主要工作包括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广播电视主干数字网络;搭建广播电视数字平台;城乡群众享有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服务。
建成运作规范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工作包括建成功能齐备的农村广播电视中心业务用房和设备设施;形成立体的广播电视服务工作机制;建成适应农村广播电视服务的工作队伍。
培养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人才队伍,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广播电视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引进广播电视专门人才;全面提升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素质。
发展壮大广播电视事业的相关产业,主要工作包括认真分析调研广播电视事业的相关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找准相关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制定发展规划,依托广播电视事业,科学有序的发展相关产业。
建立保障广播电视良性运行发展的工作机制,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完善广播电视工作绩效评估体系;改革广播电视工资薪酬体系;完善全面激励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工作创业激情的机制。
我市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实际出发,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先后抓了已通电行政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和、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全市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同时,重点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的调频和电视发射设备进行更 新改造,坚持扩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取得了明显成效。“5〃12”大地震之后,我们结合灾后重建工作,大力推进农房重建光纤电视配套工程,加大有线电视分配网工程建设力度,逐渐增加广播电视入户率,截止目前,共发展有线电视用户70000余户。
2007年,我市分片区成立五个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分别为蓥华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洛水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师古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双盛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方亭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各片区的广播电视宣传协调工作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具体工作,把广电服务机构往下延伸,逐步建立和健全广播影视农村服务机构。
加快发展我市广播电视的对策
一、发展目标
(一)服务内容
1、广播传媒
继续办好现有FM无线广播节目,一套有线广播节目,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节目板块结构与节目内容,精办节目,针对广播灵活、快速的特点,扩充实时信息量,保持传统广播手段的阶段性优势。
2、电视传媒
在数字电视开播以前,继续办好已有的两套有线、一套无线节目。待数字电视开通后,仍然采用模拟与数字同时并存,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在内容上要和社会需求保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电视传媒的优势,为人民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节目。
3、增值业务
广播电视网络的资源十分丰富,就有线广播电视网而言,目前的利用率不到40%。采用数字编码调制技术后,网络的传输能力可以成倍的增加。因此,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资源,开拓增值业务是广播电视产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增长领域,增值业务的主要形式是满足个体需求的点播,如:视频点播(VOD)、音频点播(AOD)与信息点播(IOD)等。
(二)经济创收与投资
发展广播电视离不开经济上的支持,随着广播电视的全面走向市场,经济创收已是广电行业的一项重要活动。在2004年全市广播电视创收1237万元的基础上,2010年实现创收翻番的目标,达到3500万元。
(三)事业发展目标
为广大受众提供广电节目与信息内容服务是广电产业的目的,事业基础性建设是手段。建立采集、编辑、制作、播出于一体的电台、电视台节目生产网络系统;通过卫星、有线传输网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电子交换,提高节目、节目数字库的利用率;逐步建立一个有线、无线与空间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体系。
二、实现目标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强力推进“村村通”工程。
国家新一轮“村村通”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我市有 多个“村村通”建设点。完成好这项任务,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落 后面貌。结合农村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实际,采用以有线电视为主,兼容其他手段的覆盖方式,使广大农村群众与城市居民共同公平分享广播电视资源。有线电视应用先进的光纤技术,既能够满足群众看好电视,还能将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共缆传送,为镇、村两级广播站(室)节省大量费用。我们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利用“村村通”工程契机,力争在2010年9月之前,将有线电视延伸到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充分利用灾后重建的大好机遇,推进农房重建光纤电视配套工程建设,夯实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
2、加快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
以加紧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大力推动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整合进程,全面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以“政府支持、行业指导、用户接受、公司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付费广播电视业务和多种信息服务,建立信息平台,使数字电视用户初具规模,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极积推进电台、电视台制作播出系统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建立节目制作平台,初步实现新闻节目制作数字化、网络化,提高媒体资产管理水平,增强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竟争力。
3、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广播电视技术人员的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责任感。建立一整套的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体系,把传输、覆盖等部门有机地融于一体。制订各种标准和制度,为广播电视各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一支反映速度快、业务精、政治嗅觉的管理维护队伍,采取多种技术手段,保障播出安全。通过建立安全播出长效机制,搭建市、镇贯通的 广播电视安全指挥调度体系,制定安全播出应急机制预案,不断提高反应速度和强化安全播出防范意识。做到平时安全不放松,关键时刻能上去,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
(二)探索优良的运行模式。
1、坚持政府主导。
建立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单靠广电部门难以完成任务,需要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需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只有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才能按中央要求把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因此,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是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
2、推进技术创新。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创新。在广播电视方面,统筹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农村因地制宜推行无线覆盖、有线联网和卫星覆盖,三者并用,使得农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得以迅速发展,收听收看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3、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广播电视局既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又承担经营和创收任务。在财政体制方面,公共财政投入应逐渐增加,实施分类投入,主要投入无线传输等纯公共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线网络等准公共性质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多元化筹资;内容服务投入主要依靠电台电视台创收和自筹经费。对服务业务进行分类,无线广播电视、卫星电视作为纯公共产品在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两个方面都实行免费制;有线电视作为准公共产品在技术服务方面收取一定的收视维护费。
4、注重制度建设。
不断探索“村村通”的新路子和新经验。着力把我市“村村通”工程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用政策固定下来,并推广开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制度,探索以组织支撑、财源支撑、政策支撑及管理监督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
5、实现提供主体的多元化
采用经济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广电公共服务,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民营资本进入农村有线电视分配网建设;在农村节目制作方面,除了电台电视台外,引导和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农业节目的制作和农村电影拍摄。
(三)构建人才保障体系。
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服务人民。
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以基层和农村公共服务人才为重点,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创新内容、扩大规模,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完善选拔和激励竞争机制。制定落实选拔、任用、激励、评价等方面的措施,吸引各类 优秀人才进入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领域发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宣传,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队伍。
关于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的情况
我局列入“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项目共4个,分别是“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工程”、“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电影院建设”,现将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分项规划
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国家广电总局《汶川地震广播影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我局认真做好各项目的分项规划工作。
(一)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项目
该项目由北京市对口援建,项目规划由我局负责拟制,经过认真、反复的调研、论证,形成了《什邡市广电中心项目规划意见书》,对项目选址、投资规模、建设规模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工程,在什邡市广播电视现在的办公区选址,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由北京对口援建资金解决),包括维修加固原办公用房2900平方米,新建技术业务用房2700平方米,迁建广播电视发射塔一座(550万元),新购摄录编设备系统(1200 万元),该项目为交钥匙工程。
(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项目
该项目由我局自筹资金完成,我局工程技术人员在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什邡市广播电视网络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对全市广播电视网络灾后重建进行了认真的规划。项目书完成后,我局还根据实际,分别制定了《直播卫星覆盖方案》、《新农村综合信息网建设方案》、《市区广电网络灾后重建规划方案》、《乡镇广电网络设备调整方案》、《增值业务发展规划》等,作为《项目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项目,包括建设主干网络1480公里,安装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两大建设内容,总投资4200万元,自筹资金解决。
(三)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项目
《乡镇广播电视站项目规划意见书》己拟定,包括1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重建和设备购置,按国务院《条例》要求,乡镇广播电视站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合并建设,在具体规划时,我局还规划了1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投资规模为469万元(中央专项资金解决),并先后向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规划和建设局递交了《关于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广播电视站>增加投入的说明》。
(四)电影院建设项目
该项目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电影院建设,二是农村电影院建设。城市电影院建设,己列入什邡市文化艺术中心大项目中,我局拟定了《什邡电影院项目规划意见书》,总投资规模1480万元(由北京对口援建资金解决),设放映厅4个,座位900个。《农村电影院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规划建12个电影院,其中150座电影院3个;200座电影院7个;250座电影院2个;12个农村电影院总投资1868万元,由中央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解决。
(五)广播村村响工程
我局以什广发[2009]23号文报发改局,并经市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将“广播村村响”工程纳入中央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预算,包括镇、村两级广播站(室)的建设和配套设备设施,总投资388.12万元。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一)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项目
该项目于2009年4月2日正式开工,之前完成了拆迁、环评、设计等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己进行地基部分(消防水池)的建设。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的用地手续正在办理之中,环评的各项准备工作己进行完毕,摄录编播设备采购方案己初步确定,待土建项目完工后,迅速实施。
(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项目
我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程》,并规程实施。目前己完成主干线架设170公里,栽埋电杆2000余根,己完成农户安装签字手续27000余户,安装农村有线电视21000余户。
(三)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项目 该项目还未开工建设。
(四)电影院建设项目 该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未开工建设。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三日
第五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决议》提出,要“推进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这是司法行政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有效手段,也是践行群众路线建设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的根本要求。近年来,陇川县司法局适应形势要求和群众期待,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纵深推进、横向拓展,积极在构建优质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上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一、陇川县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为使法律服务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县司法局积极推进网格式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司法行政部门整合内部9项业务职能,创建“八位一体”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搭建了一个社会化、专业化、便民化的“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新平台;在社区形成送法上门,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在村组以全国、省、州优秀人民调解员为对象,打造个人冠名的“个人调解室”,发挥品牌调解员口碑好、威信高、业务强、贴近群众的优势,深入一线服务群众;在行业中成立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排查苗头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目前,陇川县建成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援助)中心1个,基层一线公共法律服务所11个,“律师事务所”2个,人民调解委员会805个,“个人调解室”1个,联调室11个,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医疗纠纷、妇女儿童、环境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各1个,乡镇法律援助站13个(含武警边防大队法律援助工作站和两个移民法律援助工作站),各村(居)都设有法律援助联络点(含两个移民,法律援助工作室)。初步形成了以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基层一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杻纽;律师事务所、个人调解室、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联络站点为基点的立体化网格式服务体系。在案件受理、分流、协调、督办等环节实现了上下渠道贯通联动、网络对接共享、层层有人办事的服务新格局。
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和成效
一是理清思路,找准公共法律服务发展定位。为适应形势需要,县司法局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司法行政重点工作,抽调专人开展深入调研,梳理现有法律服务机构和职能,召开法律服务行业人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明确了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重点,以现有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合理配置、科学组合,为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性、便捷性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思路。
二是纵深推进,构建立体化服务网络。为延伸县乡两级中心服务,按照《云南省司法厅关于下发<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总体要求及具体部署,在基层一线以全省规范化司法所为依托,本着自愿、互惠、便民、有效的原则,整合调委会等各种法律服务资源和社会力量,拓展服务业务、扩大服务职能、充实工作人员,实行窗口服务、网格管理、联合作战,为政府、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无偿或低廉法律服务,取得了满意效果。
三是横向拓展,打造实体化服务平台。为提供专业、快捷的法律服务,县级法律服务中心全面升级12348热线,指派律师、公证员与公安、检察、法院、工会、妇联等10多个部门相对接,实现衔接互动。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纠纷受理、法律援助、12348热线、社区矫正等服务窗口,将司法行政干部、专业律师、专职调解员、法律援助和公证联络员推向一线,增强窗口服务力量,为居民提供公益性法律顾问、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受理、法援、辩护、代理、公证、司法鉴定咨询等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服务效能,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四是内部增容,增强专业化服务水平。为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专业的法律服务,我们注重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业务团队建设,加快人民调解室、法律援助规范化站点创建力度,充实重点建设法律服务团、政府法律顾问团、新农村建设法律志愿团,成立律师讲师团深入一线、深入社区,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建立健全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五是精细管理,提升规范化服务效能。为提高综合服务效能,我们把完善机制作为规范管理的有效手段。针对窗口服务平台出台了《陇川县司法行政系统窗口优质服务规范》,规范文明用语和工作礼仪,做到人员服装、服务用语、标牌标识三统一,服务内容、服务人员、服务承诺、受理条件、办理结果、满意度六公开。同时,还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指纹考核、重大事项报告、工作纪律、轮值主任、预约服务等内部制度规范,跟踪督办、明察暗访、定期考核等督查制度,逐一装裱上墙,实现各窗口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针对法律服务行业特点,分别完善律师诚信信息披露、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六规范、公证行业三零目标考核等制度,严格队伍管理,确保诚信服务、规范执业。
三、推进陇川县公共法律服务深入发展的思考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推进这项工作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长效发展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合资源,推进基层一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我们将推广已建成基层一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经验,积极整合司法行政服务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加快推进乡镇(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全方位解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二是注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挖掘和培养法律服务人才资源,通过专业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提高法律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积极鼓励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到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实习,为基层一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供人力支持。
三是创新思路,丰富法律服务内涵。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关注法律服务需求的内容和方式,逐级建立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分析研判机制,了解群众最需法律诉求,针对性制定开展服务项目和内容,使服务真正让群众满意。
四是落实保障,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需要强有力的财政支撑,所需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建立在村居(社区)专职从事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的法律服务社工队伍,实现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另一方面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努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认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一项惠及全民的社会系统工程,政府是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首先要纠正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仅仅是聘请政府法律顾问这一片面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通过各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的建立,就近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和帮助,对引导老百姓依法维权,息诉罢访,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法制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要有“花小钱办大事”的深谋远虑,投入资金越有保障,购买的法律服务资源越充足,老百姓得到的法律保障实惠就越多,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政府必须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在县级财政和乡镇财政中均应列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财政预算。甚至可以考虑建立健全政府财政保障公益性服务补偿机制,健全人民调解个案补贴、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律师驻点服务补助等制度,激发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同时因地制宜,对各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搞“一刀切”,可以选择性地开展重点建设和创新性建设,比如在有条件有财力的社区、村居,政府可以鼓励他们自行出资(或部分出资)购买法律服务,一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二来可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着力推进具有示范代表作用的部分社区、村居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建工作。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对经费投入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督导,防止有令不行,敷衍应付。
三是科学考核,强化监督。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检查考核机制。建议由县政府牵头相关成员单位每年对各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考核。重点对各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以及所派驻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工作进行监督、考核。主要按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要求,督导法律顾问协议落实情况,提供四项法律服务产品实物工作量,检查各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完备,台账、档案资料等齐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投入等等,具体由县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考核标准。同时,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由享受服务的个人或者单位对律师及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以此衡量各地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效果。县政府综合考虑服务质量评价和检查结果对各乡镇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予以年终考核评定,司法行政机关可以此来作为对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考核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