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2008年度工作汇报
宁波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2008年度工作汇报 2008年校优势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按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学院党委、行政的具体领导下,经过学科专家组、方向带头人和学科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科学研究、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以及学科制度建设、信息档案建设、运行机制建设等总体达到目标,部分超额完成了目标,只有少数项目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原因,接近目标。现按学校要求的汇报提纲具体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1、科学研究
(1)2008年学科科学科研组织程度提高,学科研究特色更加显著,课题、获奖、论文、著作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学科对申报国家、部省级课题分4次进行了组织发动,并分别聘请申报成功的校内外专家24人次进行指导和修改。学科成员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科研参与率达到88%。
(2)2008年在研究项目139项,其中新增各类研究项目43项,新增国家级项目3项,部省级项目6项。
(3)2008年结项各类研究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部省级项目8项。
(4)2008年科研总经费462.15万,其中新增研究经费184万元,新增国家级项目研究经费37万元,部省级项目7.7万元。
(5)2008年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5项,其中部省级奖2项。
(6)发表各类各级论文96篇,其中一级以上期刊16篇。
(7)出版著作15本,一级出版社10部。
(8)学科项目结项率100%。
(9)科研工作总量16403分,人均373.4 分。共有5人进入学校科研前100名,学科方向负责人全部进入学校前100。
2、学科梯队
(1)晋升教授1人,引进教授1人,引进博士3人,晋升副教授3人。
(2)博士毕业学成归来3人,在读博士18人,考取博士2人。
(3)现有成员47人,其中教授13人,占27.6%,副教授19人,占40%。拥有博士学位人员22人,占47%。
(4)学科梯队建设步伐加快,梯队结构更加合理,潜在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学科团队得到进一步加强,基本形成了以学科方向带头人为引导的研究团队。
3、人才培养
(1)2008年研究生招生78人,毕业54人,其中优秀毕业生15人(省优4人,校优11人),研究生发表论文137篇,有2人考取博士,研究就业进展顺利。
(2)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进一步扩大,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7人。
(3)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取得重要进展。
(4)本科生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培养得到重视,先后有金融学、数量经济学通过宁波市重点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验收。学生就业水平有一定提高。
4、条件建设
(1)学科建设硬件条件有所改善,新增图书资料15万元。
(2)正在建设现代商科综合实验平台,学科设备投资达到200万元以上。
(3)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合作建设“国际贸易战略研究中心”和“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各项工作正按计划顺利进行。
(4)原有国际贸易系和金融系,以及国际商务研究所、金融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研究所等2个系5个研究所学科支撑平台得到进一步加强。
5、学术交流
(1)成功举办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8年会。
(2)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学者讲学16次。
(3)学科成员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等36次。
(4)学科成员在校内外做学术报告21次。
6、学科制度建设和信息档案建设情况
(1)按学校有关规定成立了学科专家组,建立了专家组会议制度。在校、院有关学科建设部门和领导的指导下,按校、院学科建设规划、规章以及相关制度要求,以制度化方式明确专家组职能,建立专家组会议制度和议事与决策规则。
(2)召开学科专家组会议3次(1次专家组扩大会议)。具体讨论确定了学科发展规划、学科方向设臵、方向负责人确定、学科工作计划,组织了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际贸易与金融”的申报,以及年度计划与检查工作。
(3)学科按学校要求和专家组决议,结合学科实际,进一步优化和稳定学科发展方向,完善学科建设规章制度、考核管理办法和经费使用细则,增加学科建设的参与度和透明度。做到了学科和方向建设经费严格用于本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建设,重点奖励符合学科和研究方向的高质量标志性成果,优先支持持青年教师成长。完善了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年度计划和考核工作,按学科建设成就,以奖励为主的方式给予经费资助。
(4)建立和完善了学科及专家组会议记录制度和文本与电子档案制度。
7、学科负责人、学科专家组及院学术委员会相应职责履行情况
(1)学科负责人在自身教学科研压力很大,以及由于进入学科时间短,情况不很熟悉的条件下,依靠专家组和学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以及方向带头人和学科全体成员的支持,发挥组织者、召集人的作用,尽力按照学校和学院的部署,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工作上坚持做到公开、透明、民主,并不断引导学科凝练方向特色,学科经费管理严格,使用规范。
(2)学科专家组成员组成、结构符合学校规定,专家组会议正常,专家组成员工作认真负责,参与积极,顾全大局,能在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十分繁忙的条件下,自始至终参加专家组会议,并提出很好的意见、建议,形成有效的决策。
(3)学院学术委员会关心和支持学科专家组以及学科工作。为学科建设献技献策。
二、存在不足
1、学科负责人工作主动性不够
由于学科负责人新进学科时间不长,对学科情况以及学校有关管理制度、建设要求还不十分熟悉,加上有处于学科建设交叉期,工作中主动性不足,主要工作只能是亲自做一些文字材料和有关工作的组织与召集工作,学科建设的成就主要是学校及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的关心,以及学科方向带头人和全体成员努力所致。
2、文本制度建设相对比较滞后
学科虽已建立的专家组会议等相关制度,并在申报学科时就建立了原则性运行规则,一些制度也基本成文,并提交专家组草议,实际工作中也在运行和探索,但一些制度的正式文本,由于一直在等待学校有关管理制度、文件的出台,以及学科负责人时间关系,还未最后正式成文。
三、几点建议
1、学科负责人应该有学院主要领导担任。这样更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学院工作紧密结合,也有利于学科建设的组织和管理,以及检查和验收。
2、学校有关教学科研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引导学科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3、学科梯队成员应在基层学术组织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研究专长,征求本人意见,及时做适当调整后保持相对的稳定。
4、应用经济学作为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是一级学科,其建设工作量不应包含在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之中。
5、应用经济学和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在研究内容上难以截然分开,有关成果应按学科归类和管理。
6、学科兼职秘书应制度化地给予必要工作量或经费补贴。
第二篇:淮安优势特色
江苏淮安是一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工业新城。近年来,按照把淮安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这一发展定位,我们加快推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五大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GDP、人均GDP和财政总收入3项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特别是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淮安已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外向化互动并进的发展阶段。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淮安要壮大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努力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产业体系。经过多年发展,淮安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万多家,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机械和新能源等九大产业初具规模;地下蕴藏着岩盐、芒硝、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我们将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新型工业化不动摇,按照主导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
当前对淮安发展来讲,一个重大机遇就是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淮安要壮大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借港出海、扩大开放步伐。淮安虽然不临海,但是距离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沿海城市都很近,特别是距离连云港不足100公里。因此,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是三个沿海城市的发展机遇,也是淮安发展的重大机遇,必将为淮安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利条件。我们将紧抓沿海开放这个重大战略机遇,用足用好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依托沿海,借港出海,扩大开放,引进更多国际国内资源,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淮安借港出海、扩大开放,主要是借助三个港:
一是借连云港港,实现由“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跨越。统筹规划淮安与连云港之间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加快建设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宿淮铁路淮安段,加快完成连淮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淮连一级公路,同时积极制定与上海、南通、盐城等沿海城市在铁路、高铁等方面的对接远景规划。
二是借上海之“港”,在更高平台上参与国内外分工与合作。主动融入上海,全面接轨上海,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大力推动淮安与上海在信息产业、盐化工、钢铁、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借梯登高,借“港”出海,加快发展步伐。
三是借各类高端资源之“港”,借助外力形成“井喷”效应推动跨越发展。既借助连云港港、上海“港”等有形之港,又把一切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发展资源的集中地都作为淮安要借的“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既注重资金、设备、项目的引进,又注重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与合作,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集聚各种资源要素,推动淮安跨越发展。
第三篇:特色及优势
大志教育培训中心分部特色与优势一、一流的培训教师队伍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特聘河大、河师大等省内知名高校的英语、数学专业优秀学生担教,专业水准,让您有不一样的学习感受。
二、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以及人格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以中高考为导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四、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小学英语入门教程》与《初中英语语法教程》相得益彰,形成了科学完整的英语学习体系。《奥数教学》则将中小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理念贯穿于当前中小学数学教学中。
五、学生反馈信息系统的建立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依据。“三坚持,三落实”,“三征一做”等制度的建立,大大强化了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四篇:材料学科优势学校
2、华南理工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包括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3个本科专业。主干学科“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新型高性能与功能材料”是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0多项。重点建设的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毕业生去向】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大多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合成、信息材料、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贸易等工作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海关、商检等政府部门,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东北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的金属材料学科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课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新材料研究开发能力、材料领域技术咨询和管理能力,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和使用近代仪器分析材料显微组织的能力,具有现有材料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材料的合理应用和工艺开发的能力。
拥有教育部材料电磁过程研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以及辽宁省金属防护专业技术服务中心。
【毕业生去向】该校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包括:计算机、金融、教育和科技咨询等领域。很多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浙江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大学初期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特长、爱好和个人发展目标选修课程,4年级采用“双向选择”方法,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研究课题。大部分本科生课程由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授担任主讲。从一年级开始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并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担任导师。本科生培养目标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为主,教学内容、毕业论文研究课题以高新技术材料为特色。拥有大量现代分析测试仪器、材料实验装置和专业教学实验基地。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所有材料二级学科上都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建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九五”和“十五”期间都是“211工程”和“985计划”重点建设的学科。【毕业生去向】近年来三分之二左右的毕业生免试或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余毕业生主要应聘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历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
4、山东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入学前期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模式培养,在第7学期,根据社会需求、本人兴趣确定主修专业方向。该专业设高性能结构材料设计方向、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方向、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方向,分别隶属于材料科学系、信息功能材料系和材料工程系。
【毕业生去向】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与制造工作,或在海关、商检、外贸、科技等部门从事质量检测、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
5、北京科技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两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
【毕业生去向】本科部分优秀毕业生被推荐到国外继续深造,如德国亚琛工大、丹麦南丹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每年有40-50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材料的生产、质量检验、工艺与设备设计、材料的再生与利用、材料化学失效和控制技术研究、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经营管理工作。
6、天津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材料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院之一。目前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材料化学等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毕业生去向】多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军工、机械、化工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北京工业大学
【专业特色】北工大材料学科设立于1960年,1995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二、三年级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在国家和北京市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中就业,可以出国留学,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双学位、软件工程硕士等。
8、北京化工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强项。碳及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本科生在三年级后按专业方向培养。学院现已覆盖了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碳材料、信息记录材料、金属及表面保护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等领域。
学院建有“可控化学反应的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学院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20项。
【毕业生去向】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5%,主要以科研院所居多。学生25%以上考研。
9、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业特色】哈工大材料学院紧密围绕国防尖端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设置课程和内容,培养国防尖端技术发展所需的优秀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现有材料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学院建有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毕业生去向】每年有40%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的科研、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高校就业。每年考研率达40%左右。
10、吉林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6个系和4个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各专业结合材料与材料加工基本理论围绕汽车工业急需及未来发展所涉及的材料与材料加工领域组织教学。在超塑性与塑性精密加工、汽车用铸造合金新材料及其精密成型、汽车关键件精密塑性成型工艺与设备、汽车现代焊接成型与控制、材料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层次上的各种测试、分析、表征方法研究等方面优势突出。
近5年来,承担国家科委、总装备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6项。建有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矿物应用基础与物化性能检测方法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吉林省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毕业生去向】近5年来保送、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36%,到中国一汽、海尔等国有企业的占32%,到上海大众、上海汇众等合资企业的占13%,到高校、科研单位及部队的占10%。
11、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有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国家轻合金工程中心。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外大公司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1500万元。3年来科研成果20项,7项达到国际水平。
【毕业生去向】该专业近3年来本科生就业的供需比连续保持在1∶2.5左右。本科生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成为本校或其他院校、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或被选拔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2、清华大学
【专业特色】本科生在用3年左右时间系统完成基础理论、人文科学、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实践后,分别按材料物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电子材料5个方向侧重培养。目前建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材料分室等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承担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任务,973、863高科技新材料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各部委、省市科技开发项目近200项。取得过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毕业生去向】既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工程技术工作,又可独立承担相关专业领域教学、管理工作。
13、西安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工程、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可自由选择专业方向。
学院拥有材料制备、评价和产品开发实验大楼。曾获省部级以上奖70余项。年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至5项、国家攻关、863项目10余项,年均发表论文150余篇。
【毕业生去向】可在高校、科研单位工作,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
14、西北工业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覆盖了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塑性加工、铸造及复合材料4个博士点。其中铸造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又首批被批准为按照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单位。
学院建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磨擦焊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磨擦焊重点实验室。目前承担国家“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数十项。已有1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9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毕业生去向】该专业毕业生供需比例为1∶4.3。全校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6.8%。
第五篇:大学优势学科
非“
211、985”大学里面去淘金985、211工程大学好就业,但不绝对!这只是个社会现象,985、211毕业生会更受用人单位重视,就业比率和就业质量会比较高。其实,非211、985大学里也有很多实力不错的大学。要么有一些重点学科,要么就业比较好。笔者之前也写过相关的博文,今天把非211、985里面比较优质的院校做一个梳理,为家长和考生开拓一下思路。
东北财经大学
院校简介:东北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高校,由财政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重点建设东北财经大学,积极支持东北财经大学进入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目标的“2011计划",同年入选国家“小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优势学科:财政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会计学
就业情况:十年来,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在行政管理部门与事业单位,先后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的有数十人,走上市、厅级领导岗位的有数百人。在中央与各省(市)的财政、金融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均有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沈阳建筑大学
院校简介:沈阳建筑大学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兵工专门学校,经过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建筑、土木、机械等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法、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学校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与辽宁省共建高校,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优势学科:建筑学
就业情况:建校近60年来,该校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成为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系统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到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就业的毕业生一直占总数的80%以上,到国务院各部委直属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30%以上,还有部分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被选干、考取政府公务员等。同时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进一步学习深造。
中国民航大学
院校简介: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优势学科: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就业情况:建校以来,学校为民航和社会培养了四万余名各类毕业生,毕业生遍及民航各生产岗位及技术领域。全国民航七分之一的员工、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来自该校,一大批毕业生成为民航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中坚骨干,许多人成为业界精英。
天津财经大学
院校简介:天津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原名天津财经学院。是一所以应用经济和工商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七大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优势学科:会计学、金融学
就业情况:多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落实的就业单位质量优,涉及行业广泛,主要就业方向为:国家政府机关、公检法、海关、教育及事业单位;国际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大型股份公司、民营企业;中外合营、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公司等。就业质量好,成为了天财响亮的品牌。
天津外国语大学
院校简介:天津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型高等院校,也是全国八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外语院校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天外日益成为天津乃至全国重要的外向型人才培养基地、语言服务交流基地、跨文化研究和天津国际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优势学科:日语
就业情况:天津外国语大学建校40多年来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外语专业中高级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近年来,该校毕业生的足迹遍及我国各大沿海开放城市。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各类企、事业单位对外语、经贸、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将使该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天津科技大学
院校简介:天津科技大学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4所轻工类的本科院校之一,隶属于原中国轻工业部。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食品、发酵、造纸、海洋4个特色优势学科在全国最早建立,相关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位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拥有重要影响。
优势学科:发酵工程
就业情况: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该校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大部分毕业生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东、江浙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部分优秀毕业生推荐到国外就业,他们的去向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在中央各部委、厅、局、研究所、企业(公司)等从事研究、设计、技术开发、管理工作;在各地政府机关(公安、卫生、工商、税务等)担任公务员;在中、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在金融系统、外资、合资、独资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浙江工业大学
院校简介:浙江工业大学是浙江省省属重点大学,现为浙江省与教育部共建院校。目前已发展成为理、工、文、法、农、哲学、经济、医药、管理、教育等10大学科门类兼容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优势学科:工业催化
就业情况: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上述院校虽然不是985、211,但是,就业情况仍然比较乐观,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这些院校都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相关专业有国家重点学科或博士点。这些专业在行业内部的认可度必然会比较高,因此,就业情况比较乐观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些院校也不是211、985大学,但它们之前是全国重点大学。各有各的优势学科,它们的就业情况在业内也是比较不错的。如:东北石油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湘潭大学和燕山大学这些院校,详细介绍见本博:《考生容易忽略的十所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