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
摘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重视课前预习,并给予精心指导;其次,通过创设语文课堂精彩的学习问题情景,激发兴趣,第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最后,持之以恒,教育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和归宿。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课前预习,并给予精心指导
首先,在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合理地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规定自学范围、内容。提出自学的注意点,明确读书时需要思考的问题等。当我在要求学生自学课文《登月》时,我会先对他们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第一,能根据课后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找出来,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自觉地去掌握他们,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第二,能够准确地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三,能够围绕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提出疑难问题,或是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自学目标明确,使学生学有所指、学有所依。
其次,学生自学时,教师要随时获取反馈信息,就关键的问题、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及学生的质疑作出及时的点拨、启发与讲解。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是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检查预习。因此坚持检查也很重要,检查的方法也很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上课伊始,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情况,既能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自信心得到加强,也能让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认真地考评。交流预习成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辛勤劳动得以展现,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也能不断提高。同时也是对一些没认真预习的孩子的督促,强化了学生的预习机智。教师要对学生在自学中反映出来的情况长善救失,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对学生的整个自学过程作总结概括,给予积极、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我们以前的预习课往往是学生预习了,因为没有检查,即使查了,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时间一长学生也觉得预习不预习一个样,渐渐失去了对预习的兴趣。所以对学生的预习除了重在指导外一定要对学生的预习有检查、有评价。因为预习的质量决定着课堂的质量与效率,要调动学生认真预习,保证预习质量。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热情都有很大帮助,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预习的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将预习落到实处,为“高效课堂”的真正高效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创设语文课堂精彩的学习问题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课堂之前先预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笑话、哲理故事,给他们设计欢乐的情景,这一设计使课堂气氛也空前的高涨,真正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预先设计好能激趣的问题,打开思维的闸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提问切中要害,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小学语文书中很多的课文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情节,要应用好这些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妈妈的葡萄》这一课时,我先讲故事,再提问:妈妈在哪儿?为什么说是妈妈的葡萄?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迫不急待举手,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用问题情境主宰的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能训练成功的,教师要通过创设语文课堂精彩的学习问题情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在用高效问题情境引领下的高效课堂中,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教学才能充分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传授给他们一系列的学习方法。
1.教学生正确地使用工具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首要条件。首先要使学生养成查字典、词典的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字典时,除了识字外主要是了解和选择词义,借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内外阅读中要经常使用字典词典,使学生逐渐养成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好习惯。随着学生年龄年级的增长,培养学生进图书室、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2.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专心读书、加深理解、锻炼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有用的资料。小学生常用的读书笔记形式主要有书面笔记和摘录笔记两种,书面笔记可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圈圈、画画、写写,圈出不懂的地方,画出不明白的词语。有时也用列提纲、写概要、写心得等形式。
四、持之以恒,教育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平时,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的名言是:“只要举手的就是好学生,只要答问就会有进步”。并注意捕捉学生的创造性火花,记载并给予热情的鼓励,期待它燃成熊熊大火。作文草稿,学生先自改、互改,查寻自己的疏漏,养成细心作业的习惯。
此外,还有课前预习、勤翻工具书的习惯,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习惯,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先写提纲后写作文的习惯,文必加点、文必分段的习惯及自我测定、自我总结的习惯等。
总之,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把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观察、实践、独立思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平时教学中长期的训练,能让学生逐步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打造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能力建设
打造高效课堂
王庄镇中心中学 张景利
带着对教育的神圣使命,肩负着领导的重托,我们一行十二人来到昌乐二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驻点学习。本人先前虽对昌乐二中有所耳闻,但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按照计划,第一个星期,我们主要围绕该校打造的“271”高效课堂进行深入细致学习研究。十五节的课堂观察,如同走进了学生的大舞台,欣赏品味着学生的精彩演出,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不断的追问自己,是什么让昌乐二中课堂如此高效。通过一个星期的耳闻目睹,亲身体验,我感觉昌乐二中人正是抓住“三力”建设这个关键,大大提升了学生自主、自治、自理能力。而其中的自主学习力建设,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真正让课堂鲜活美丽而又务实高效。下面,围绕该校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设谈谈我对“271”高效课堂的认识。
一、自主制定计划,吹起进军高效课堂的冲锋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是先导,昌乐二中比较关注学生计划的制定,用切实可行的计划引领学生行动。每位同学不仅有每课、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计划,更有中学阶段较为明确的成长计划。更让我深刻的是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档案和成长档案。学习档案开篇就是让学生制定学期的个人目标,如一位七年级的学生在学期个人目标中确立的学习目标为:(1)课堂目标,精神100%,全力投入;讨论不说空话;不把点评往后压;展示认真;争取每天质疑一次。(2)自主学习目标,早自习,积极达成目标;晚自习0抬头,0说话,提高学习效率;清底子必须日清月清。成长档案重点是让学生制定每天的高效学习计划,学校要求学生早上进教室第一件事,就要制定当天的学习计划。例如一位七年级的女生在自己周 六上午的计划中这样写道:(1)8:05—9:45去图书馆或阅览室读书。(2)10:15-11:00认真完成生物与地理导学案,要认真用心。(3)11:10-11:40做完政治、语文导学案,要勾画,做好批注。这样制定出的计划让学生学习有目标,要求具体明确,易操作,可达成,适合学生自身实际,使学生逐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今日计划今日完”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自主管理,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昌乐二中学习小组的建设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围绕高效课堂的运行,昌乐二中创建了三驾马车:高效学习行政小组、高效学习小组和高效学习科研小组。其中,高效的行政小组主要有常务班委、自检委、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等构成。如每日的值日班长除做好一天的早安排和晚总结外,还要对各小组每个成员的早纪、成长日记、两操、自习、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跟踪记录,最后根据每位成员得分计算出各小组分值。在行政小组的带领下,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事事有监督,人人有事做,人人受监督的民主氛围。高效的学习小组是三驾马车的主力军,昌乐二中老师所做的报告中讲到,“学习小组”就是“动车组”,每个小组就是一节带动力的“车厢”,而小组长就是该车厢的助动器。在助动器的牵引和推动下,各小组内和小组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同时,学校重视小组文化建设,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组训、组规。如九年级八班的第三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命名为“勇者无敌”,讨论制订了五条组规:(1)不违反班规,坚决服从。(2)宿舍常规全力以赴,尽量不扣分。(3)课堂上专心听讲,不走神,积极参与。(4)自习高度投入,自己做自己的,不抬头。(5)组员之间团结和睦,不吵架打架。小组的每位成员都签上自己的名字,互相监督,自觉遵守,学习伙伴的相互影响让高效学习成为现实。高效学习科研小组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的学科班长或课代表,由于组别较多,学科班长一般有两人担任或每组选一人担任,做好学习小组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甚至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可以带领大家自主学习。在这三驾马车的带领下,班级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小组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小团队。学生合作意识、自律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三位一体”的“学习动车组”,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动力援助,让昌乐二中的课堂变得高效。
三、自主探究,合作共赢,学生成为课堂阵地的主力军
昌乐二中在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合作与互助,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探索出了“三段六步”的教学基本流程,实现了课堂的优质高效。
第一阶段,课前的自主预习和探究。昌乐二中每天晚上三节自习课给学生预习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在自习课上,学生独立对文本进行研读,以导学案为学习“路线图”,预习自学,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对照自己实际确定本知识的重难点和疑点,找疑难,查不足,带着疑问再走进课堂,使学习不再盲目和盲从。
第二阶段,课堂中的自主与合作。在“271”高效课堂上,教师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设,无论从学习目标出示、还是到展示点评等各环节,教师都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要求,进行细致的方法指导。以4月25日上午九年级的一节化学课《自然界中的硫》为例,我们从中就能深刻的感受到教师在扎扎实实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合作探究环节,教师出示讨论要求:(1)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你就是课堂的主人,观点无所谓对错,只要开口大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疑问,你就是勇者,勇者胜。(2)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先一对一分开讨论,再在小组内集中讨论。(3)没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好,准备质疑。
在展示环节,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我展示我精彩”环节的相关要求,对重点展示的内容,包含运用什么思想方法和分析思路、展示的方式等,展示的小组分工和展示的地点(前面黑板、后面黑板)都做出具体安排,同时提出如下展示要求:(1)书面展示要脱稿分层次,有小结,双色笔书写,认真规范。(2)非展示同学巩固基础知识,整理落实学案,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组长组织学习。
在点评环节,教师利用课件明确点评小组,并出示相关点评要求:(1)先将错误、疑问用红笔标记好,再用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思路讲解,过程中要与全体同学互动,最后别忘问问同学们有无补充和质疑、拓展。(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
在这样具体又有针对性的方法训练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明确,学生自信心、课堂参与度大幅提高。学生畅所欲言,思维激烈碰撞,真正让“听”的课堂变成“说”的课堂,“静”的课堂变成“动”的课堂,“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与此同时,教师及时扑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点拨、引导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变课堂为战场,各小组不甘落后,勇于争先,捍卫团队荣誉,让课堂因互动因竞争而精彩。
第三阶段,课下训练拓展,巩固提升。为进一步巩固新知,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完成训练案有关内容,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在实践中自觉积累和运用,在不断的自主探究中,能力逐渐提升。
四、自主总结反思,巩固和扩大课堂战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昌乐二中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能力,这也是该校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
一是当堂的反刍。学校把总结反刍、当堂检测作为高效课堂“三段六步”基本步骤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利用下课前几分钟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同时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明确下一步的改 进措施等,做到堂堂清。
二是当天的反思。昌乐二中为每位学生建立典型题集,要求学生当天将典型题目分类整理到典型题目本上,并要求学生用好双色笔,记录过程、规律、方法以及自己的心得。通过规范整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觉前在床上“放电影,”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想想今天学的东西,每天清底子,看看今天学的东西还有哪些不会的,不留问题尾巴,做到天天清。
三是阶段性的反思。昌乐二中用学习档案规范学生学习,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上的困难,在学习档案上制定克服困难的计划和措施,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盘点,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还要对照学期初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总结分析,让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面对现状,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课堂低效的症结在哪儿?最后,我认为还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缺少计划性。绝大多数教师忽视学生计划的制定和目标的确立。没有长远目标,初中三年后不清楚身往何处。没有近期目标,每学期每阶段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存在的不足。对当天学习缺少规划,不知什么时间干什么,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邯郸学步,不能切合自己的实际开展学习活动,缺少方向引领,学习失去了自主性,学生没有学习内驱力的推动,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预习缺少实效性。预习是学习的起始步骤,是学习的关键。而我们的预习内容要求不明确,学生对预习方法不清楚,预习中不会思考,不清楚重难点和自己的疑点,不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盲目的听课,学习针对性不强。同时,对于广大的农村初中来说,受条件的限制,不能实行寄宿制,学生在校没有充分的预习时间来保障,如果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 力的培养,靠学生回家预习,效果可想而知。
(3)课堂缺少主动性。目前的课堂,如何教一直是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而如何学教师却很少思考。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屡见不鲜,大容量、大密度、低层次的机械重复练习,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课堂上过度依赖教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不能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使课堂缺乏活力,课堂变得低效。
(4)训练缺少规范性。细节态度决定成败,习惯规范成就未来。我们很多教师在学生实际训练中缺少规范性的要求和指导。学生只看不做,只读不写,只写结果不写过程,答题虎头蛇尾,乱写乱画,潦潦草草。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5)反思缺少经常性。昌乐二中课中每节课有反思,每天两睡前有反思,每周有周总结,每月有月盘点,促使学生不断总结,不断进步。而我们的学生经常是做的多,想的少;知识层面的分析多,思想方法心理方面剖析少,学生自我成长缓慢。
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将小组建设作为打造高效课堂的突破口。学校全面实施和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借鉴昌乐二中打造小组建设的成功经验,做到学校一盘棋,师生一条心,从形式到内容,从方式到方法,从技巧到策略,从行为到思想,从制度到体系,做好各层面的培训,将小组建设打造成高效课堂的动车组,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2)以学案为引领,打造高效课堂。对全市统一使用(同步练习)导学案,进行二次加工,利用集体备课和专题研究等形式,使学案更贴近学 生实际,便于学生自主预习和探究。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学定教,积极尝试在现有条件下,将配套练习作为达标检测或训练案使用,实行分层教学、分层达标、分层检测、分层训练等,使不同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3)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建设,规范学习流程。追求学生在校时间的最大效益化,学校给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课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切实让每位小组成员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中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下要让学生坚持写学习计划和阶段性总结反思,养成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习惯,不断引领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4)创新管理思路,增强团队意识。改变各项管理和开展活动以个体评价为主原则,探索以班级组、学科组、年级组,班级小组整体评价为主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师生的集体观念和荣辱观,促进学校各层面的整体发展。
(5)将自主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生活本身就是大课堂,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学校要重视课外自主学习力的建设,多给学生创建课外多读书、多实践、多体验、多探究的机会,开展艺术节、读书报告会、参观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用活动打造和谐团队,以活动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提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昌乐二中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打造了名校,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课堂改革,关乎着每位老师和学生的发展,关乎着学校和全市教育名市品牌的打造。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创新管理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凝神聚力搞改革,打造曲阜圣地的高效课堂。
第三篇: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也同时看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都还浮于表面。比如,很多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仅仅是将课文泛泛地读一遍,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是找出课文中的几个生字词,查一查字典;很多课堂上,学生刚刚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中教师就匆匆收场,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缺乏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肤浅。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经过初步的探索,我认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
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
----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放”得彻底,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区分好“乱”与“气氛活跃”的关系。有的老师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课堂搞乱,影响课堂纪律。我认为只要学生围绕“学”而乱就不要怕,教师导之有法,这种由激烈的讨论辩驳引发的“乱”只会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他们无暇开小差。当然,对学习纪律作出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明确告诉学生——下课你可以在教室里自由活动,上课必须学习。二是要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形式,武断地打断
学生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在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争辩才会有最佳的效果。三是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想的,教师决不禁锢学生思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
第四篇:如何建构语文高效课堂[定稿]
如何建构语文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职业活动领域,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舞台,是课堂文化的“孵化器”,是学生创造的平台,是师生的“动感地带”。因此课堂可以说是学生们的汲取知识的海洋,是教师耕耘的“责任田”,是学生收获的“庄稼地”,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新课标下课堂的本质,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是一幅社会存在的缩影,又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教授语文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那如何建构投入少、回报多的高效语文课堂呢?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
思想决定行动,教学理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教师的教学理念正确与否,成熟与否,先进与否,关系着学生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成败。但让人痛心的是,在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中,仍有很多教师在沿用陈旧腐朽的教学理念,如教师的“权威”、“自我中心”观念依然严重,“教书匠”观念依然存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意识淡薄,教师的评价依然受“考试”主导,甚至有些教师的价值取向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教师所要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教学宗旨是“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教育目的是“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知识储蓄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并整体推进:把课堂还给学生,创设环境解放学生。他们的教室没有讲台和讲桌,取消了插秧式的课桌排放,变为小组为单位对桌而坐,教室四周都是黑板,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展示在黑板上。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仅仅扮演着导演角色,而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演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法宝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欢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1.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义务阶段的学生们对于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深入地挖掘他们内心中的潜在兴趣因素。教师应该尤其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导入部分,做到巧设情境,激发兴趣。一个精妙的课堂导入,虽然只有两三分钟,却能决定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态度,促进学生学习注意力的迁移,并为学生学习新知做铺垫。例如,一位教师在上《纸船》的新课导入:
师:刚才上课前,有同学问老师会不会讲故事。老师现在就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学生目光炯炯)师:“从前在华山脚下,有一户人家。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孩子爱上了深山老林里的一位姑娘,没想到,这个姑娘竟是森林里的狐狸精。一天,狐狸精饿了,就对儿子说:‘我想吃你母亲的心。’儿子为了取悦姑娘,二话没说,就把母亲的心挖出来,捧着母亲那颗红彤彤的,还在扑扑直跳的心,儿子兴冲冲地向姑娘跑去,不料,一只脚绊到了路上的一块大石头,‘扑通’摔倒在地,心飞了出去。”(教师停顿)“此时,心说话了。你知道是谁在说话吗?”
生:(异口同声)“是母亲。”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为了一个女人,儿子怎么这么糊涂、残忍„„)师:“同学们说的是人之常情,都有道理。但并不准确。”(望着大家,老师继续一字一顿,用情地说)“这颗心在说:儿啊,你小心啊,你摔疼了没有?”
(此时,教室里静谧无声)师:“听到这里,你最想说什么?” 生:“母爱是最无私的„„” 师:“是啊,母爱是博大的,无私的,深沉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岁老人冰心奶奶描写母爱的作品《纸船》。”
这篇课文的导入设计,令人震惊和动容。此位老师抓住了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用一个“聊斋”式的故事激起学生的极大好奇心;富有情趣的同时,不仅在知识上不偏轨道、突出核心,而且伴随着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尾教师话锋一转,与学生的猜测形成反差,更是激起学生学习、探究文本的欲望。2.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教学”是“教”和“学”的结合,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要学会尊重、理解、关爱学生,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老师。当师生关系很融洽,学生们才愿意主动去接受、聆听老师的课,上课时也不会感到很压抑或者死气沉沉的。另外,教师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等要丰富化,既不能太呆板,也不能过于不能花哨;课后也多和学生们沟通交流,以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预设,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必须体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必须预设课堂上学生学习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尤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设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而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追求教学的最优化。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要求是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讲究教学实效,注重趣味性和灵活性,注重日常积累。其中,把握教科书是设计的基础,分析学情是设计的前提,教学过程是设计的核心,留白使设计锦上添花。2.做好学生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所以,整个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单一的”舞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在上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备好学生的工作。
首先是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有一半是取决于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第一,预习中最为基础的就是课文的朗读方面。语文的学习和积累就是要不停的读和写,因此学习任何一篇文章都首先要去朗读上好几遍。朗读文章我向学生出示三点要求:①精读,读对生字词和字音(生字词让学生在预习时自己查字典)②速读,读准节奏并能概括文章大意③跳读,读出思想感情,并抓住重点字词或语句,能归纳出本文中心主旨。第二,我还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三,我要求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标注出文中优美的字词或语句,并自选角度进行赏析,或者是去仿写句子。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与学之中。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勤思考,积极发言。这里要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都应给予肯定、赞赏的态度,以激发和维持他们学习的热情劲头。
最后,一定要督促学生时常复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所以一定要叮嘱和教导学生及时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在温习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新体会,新发现,这对学习的提高有显著的良好效果。3.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练好上课基本功
一位教师在教学《长城》的导入过程如下:①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月亮上看地球,唯一可以看到的建筑物是什么吗?②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长城风光吧!可是当进行到第二步时,有个学生突然提问道:“老师,世界八大奇迹有哪些啊?”教师一下子愣住了,显然他对这个知识点不太清楚,也没有准备充分。我想许多老师都会遇到这种不能解决学生的提问或者讲错问题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把自己肚中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其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工作和学习中,在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具备有效讲授、精彩提问、经典板书、熟练演示、调控生成、开发利用资源和恰当地使用考试评价等教学基本功,才能引领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新方法,掌握新技巧,形成新思路。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我们广大教师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血都献给教育事业。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得到经验、领会学法和教法;并经常作教学反思,以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式,努力学习和创新,来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
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教师都在艰难的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如何让构建呢?我认为:
一.吃透文本。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
其次,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大家也许都听过“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这句禅味十足的话吧。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想一想,面对课文,教师的“杯子”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装得下孩子的心声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再次,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教师责无旁贷。
二、巧妙的设计—— 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
求发展。”如我网上听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上的《荷花》一课,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设计了三个部分:
1、在呈象感形中发现美
2、在品词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会美。课堂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从表象的美到意会的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发现、感悟、意会美,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美。整节课一气呵成,重点突出,在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三、科学的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我们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所以,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合理巧妙的练习。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四)打造个人教学风格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作为新的教育形式之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多加激励,多采用适合少年儿童心理的教学方法,以新《标准》为指导,透彻理解新《标准》的具体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切切实实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整体素质才能够真正得以全面地提高。高效课堂的实施又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