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02:4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培养优良学风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那么在对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前,应对学风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从狭义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也就是说,学风指的是一种精神风貌,是学习主体精神的体现,又表现为一种客观的精神状态。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学生从一走进校门,就受到他的熏陶,受其潜移默化作用。但是目前,随着高校招生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的扩招等原因,各高校的大部分学生错误认为大学校门好进了,学习可以放松了,为了拿文凭不顾学风校风,因此,在思想上产生可怕的错误倾向,从而导致许多高校的学风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笔者就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时期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要提高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风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党的十七在党的十六大的基础之上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因此,现在学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论题,同时它也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培养高校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迫在眉睫。2 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严重

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大学更直接地为社会服务,既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又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与

校园文化形成冲突的同时,也势必对学风构成了影响,甚至是某些腐败现象挫伤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物质至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学校文化氛围,导致浮躁、功利、散漫等学风的病理现象。

2.2 高校扩招症结

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高校,因此导致学生群体呈现复杂性,并且扩招后,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一批从小就没有养成很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进入高校,这一批相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结果对高校的学风和班风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3 强烈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形态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完全处于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想学即学,不想学就不学,缺少约束性和自觉性,寄希望于今后拉关系走后门。有的同学仅仅为了混一张文凭,把学习看成今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工作单位;还有的同学完全是机械地应付以图“过关”,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对学习的热情也有所降低,把进入大学作为一种生活形式,读大学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来。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进入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或者说是人生转折的一个关键点。

2.4 教育者不良教风

部分教师不能以良好的教风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态度上、在知识更新和容量上、在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上以及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创新意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学生说:“学了一个学期,只是为了最后的考试。”,还有的同学说:“这种教育对我们简直是一种摧残,我们没有感到获取知识是一种享受,相反是在受罪,与其如此,还不如逃课”。柏格林的生命哲学认为:“生命的冲动主要指内在于生命不可遏止的“生命欲”,有了这种冲动,生命才会成为永恒变化发展的东西”。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它首先应该是师

生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为了使生命更具活力,更具意义。那种没有使学生产生过任何生命冲动的教学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

2.5 用人单位录用标准多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事业单位不再把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是否录用的唯一标准,而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能力、特长和综合素质,因此学生不再把获得考试高分作为唯一的目的。许多学生片面地认为,新形势下“锻炼能力”最重要,于是整天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学舞蹈、忙比赛、做生意,增强所谓的社会适应力。同时,学生对就业有利的课程趋之若鹜,将学习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计算机、英语等实用的工具性课程上,对人文素质课程,甚至是一些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表现冷淡,导致了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学习不成体系。搞好学风建设的主要对策

3.1 改善学校德育环境是优良学风建设的前提

学校要努力营造“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环境,全力调动全校教职员工育人的积极性,教职工的责任感、能力和对学生的态度,校园的治安、环境卫生、学习条件、学术活动、社团活动所有这些因素决定着学校德育环境的基本性质。要树立“大学风”观念,把学风建设融入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多做宣传,各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学风建设的“合力”,努力形成“孵化”优良学风的软、硬环境。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主导

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两部分的建设。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要使高校学风有根本性的好转,教师是关键。江泽民同志也讲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当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的那样:“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教风对学风具有引导示范、带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明确其在“授

业”“解惑”的同时,兼负在治学、做人方面的“传道”职责。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支持和鼓励教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学生树立表率作用,以自己的优良品德和学风去教育和影响青年学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从严治教,对少数不认真备课和讲课,甚至放弃原则,透露、泄露考题,对学生作弊现象熟视无睹,不管不问,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的教师,应按《教师法》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不搞“下不为例”。同时学校也应解决好教师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投身教学改革、从事科学研究解除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引导和督促管理作用,尽量减少学生辅导员的日常性事务的处理,以便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3.3 加强制度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方面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充分发挥现有奖学金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端正考风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考风是学风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高校要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做到“严格考试要求、严格考试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实践证明,没有好的考风,就不会有好的学风。如果不对作弊这一现象迅速予以制止,就是对多数学生的不公正,会挫伤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造成学生价值观念的严重扭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在保证出题阅卷的公正性和考场秩序的严肃性的同时,重视对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做好考试工作。另外,也应注意改革考试方法,积极探索既有利于考风好转,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方法。

2.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载体

一方面要经常组织和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培养刻苦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支持、指导学生各类社团文化和科技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知识竞赛、学生科技技能训

练、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习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学习方法。目前许多学校开展的争创“ 优良学风班”、“ 优良学风系”活动对学风建设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创造“比、赶、超”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总结吸取教训,并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2.5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优良学风建设的关键

加强优良学风建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提高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出一支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因为学风建设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就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要主动关心同学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增强集体凝聚力,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培养班长、学委自觉成为学生、辅导员、授课老师三者之间学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组织学习小组、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不断教导学生干部以身作则,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在学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形成“健康、文明、上进”的班风,团支部、学生会可以通过开展趣味运动会、篮、足球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班级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和友谊,培养团队精神和自律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以良好的班风促进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从毕业前的阶段性工作,变为对大学时代的全过程指导。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给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塑造和完善自己。同时大力加强“专业理想教育”,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发展前景的认知,从内心深处焕发出对科学真理的强烈追求。鼓励低年级的学生去大学生供需洽谈会,从而增进对求职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增强其学习动力。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健全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的自我管理机制,要让学生通过自律,自觉养成积极进取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

2.6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优良学风建设的根本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抓起,即从学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针对许多新生的传统思想,认为考上大学后一切可以不

管了,一切有学校、国家包揽下来的错误的传统的意识。自新生入学开始,就把学风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步骤的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新生入学期间,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想法,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意识;组织座谈会,畅谈大学生活,介绍经验,吸取教训。同时给学生讲解学院的有关规定及奖罚制度,使新生一入校就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明确地了解,大学生只有自觉、自强、自立、自制才能成才。教育学生求学要勤,严谨刻苦;增强自律和自制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座谈会、讲座等,特邀请学术专家进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深入开展热爱专业、自立自强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在根本上杜绝思想束缚情况,促使每一位同学树立宏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形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

优良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高校学风建设是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锲而不舍, 常抓不懈,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新机制和新形式,努力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篇:浅谈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人力资源师论文(国资委)摘要:学风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学校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目前,随着教育政策的更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激增,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风建设在考风考纪、课余活动安排、学生思想认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各个部门日益关注和重视的关键,又是学校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对策 导言

学风建设历来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是一项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密切联系的系统性工程。优良的学风是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反映,它所具有的熏陶感染、激励导向和调节约束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学风可以折射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和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随着教育政策的更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激增,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风建设在考风考纪、课余活动安排、学生思想认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各个部门日益关注和重视的关键,又是学校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因此有效地解决当前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便是高校管理部门应该深思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当前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 随着高校在校学生数量不断扩大, 学生思想状况、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同时, 由于社会各种文化思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导致部分学生的学风状况, 令人担忧, 也成为困绕高校教育工作管理者的一大结症。

2.1 学习目的不明确, 迷失自我

有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 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生活,没有很好的自主学习

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等, 不能很好的自主掌握时间;生活环境的变化、管理方式的改变, 使得部分学生无所适从, 从思想认识上产生偏差。

2.2 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纪律性差

有的学生由于学习目的性不强, 学习敷衍了事,无视校纪校规, 迟到、早退或旷课相象等时有发生, 组织纪律性差,也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更不用说对自己未来的事业进行长远的规划了, 每天得过且过, 出现混文凭的倾向, 学习主动意识和自觉意识淡薄, 对待任何学习的事情都抱无所谓的态度。

2.3 学习方法不得当, 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进入大学以后,在专业学习上方法不得当, 难以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在课堂上, 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课堂知识传授, 不能很好地消化课堂知识, 久而久之, 影响学习情绪。或者没有很好地处理学习、锻炼、娱乐的关系, 忙于投身到各种社会活动, 或忙于勤工俭学的各种活动, 学习变成了副业,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

2.4 缺乏集体观念, 班风建设明显滞后

当前高校的在校学生中,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当中的许多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缺少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或听取他人意见的习惯。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不强, 集体观念淡薄, 导致良好的班级风气不浓, 班级凝聚力和吸引力下降等,有的学生还抱着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处事态度, 对集体的事情关心少, 参与少, 集体活动难以顺利开展。高校学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高校学风问题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3.1 社会原因

首先高校扩招的影响,导致部分高校生源的整体素质下降,一部分学习基础差或者根本不喜欢甚至很厌恶读书的学生也跨进了学校大门。在学校里出现了“两多”现象:不愿学习的学生多,不会学习的学生多;其次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急功近利风气蔓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分配不公、知识分子待遇较低等现实,受社会风气的潜在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上滋生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逐步蔓延到高校中来,这些不良思想和风气对高校的学风产生了较强的冲击,一些学生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被扭曲,功利色彩浓厚,导致了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下降,学习态度不端正;最后,社会用人制度的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四处求职的尴尬使大学生的社会优越感受到了挑战,使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到“前景暗淡”,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3.2 学校原因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但相应的学风建设系统工程并未能得以同步发展,学风建设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应措施更新或修订不及时,缺少个性化学生培养方案和实施空间。因为认识的不足,学校认为学风建设仅仅是学生管理人员的事,仅仅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任务;其次缺乏完善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和前进方向,从而表现平平,碌碌无为,整日浑浑噩噩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另外,部分教师忙于自身课题研究,无暇顾及学生需求,授课形式呆板,多用口述加存文本的课件展示授课内容,没有吸引学生兴趣的知识的元素。更有个别教师一本授课笔记可以传授很多代,内容跟不上时代,形式单一,与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严重脱节,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教育教学质量差,这也造成学风建设力量相对不足。

3.3 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对专业认识不足,有些学生入学前的专业选择是比较盲目和无奈的,入学后发现不是自己想学的专业,因而导致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缺乏,从而产生厌学、混学和逃学现象。其次学习心理适应性差,由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女,对父母依赖性大,缺乏自主能力,适应性差,不能很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因而产生自我评价失调,对自己学习能力和自信心产生动摇,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有的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差,导致学习松懈,学习不认真努力。有的学生对所学的有的科目和课程不感兴趣,或者对一些公共课和考察课根本就不重视,所以不认真学习。有的学生进校后,没有及时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在大

一、大二年级基础没有打好,到了大

三、大四,想学也跟不上了,就自暴自弃,混天过日,直到毕业。有的学生,热衷于学生活动、社会活动和经商,忽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也不用担心就业,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混张文凭,学习缺乏动力。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所下降,一些学生把中学时代的 3

不良风气和学习习惯带入了大学校园,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学风。针对高校学风建设中问题的对策

4.1 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构建整体学风建设模式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实施该工程,应该发挥建设者的主体作用。一个学校要有良好的学风就一定有一个好的大环境,学校从领导、教师到学生都要成为良好的学风的建设者,也就是学校制定政策、教师投入工作、学生积极配合。在学风建设中,学校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学校要加强教学改革、把握学校学风建设和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4.2 建立成才引导机制

除了新生入学教育时的专业思想教育外,在平时还要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可以校园学术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这也是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的重要举措。此外,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因此,笔者认为要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级当中,要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统领就业教育的全过程,将择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实行全程式的择业指导,积极教育引导学生。4.3 繁荣校园文化、培养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范围广而深,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是响应国家在素质教育方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学校各级领导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通过一些学术交流年会,权威教授的讲座以及英语角、辩论赛等,培养科学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保证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同时,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通过开设哲学与社会、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科学与技术等系列课程,促进大学生“读书修身”。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才能实现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的良性互动。4.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意识决定行为,思想支配行动,只有提高了思想认识,才会有自觉的行动,才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培养优良学风的基础和前提。欲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须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

民族的振兴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联系起来,使其认识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只有将国家与社会的意义和个人的价值取向结合起来,方能增强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发掘自身的高层次需求,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为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建设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此过程中,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服从集体,端正学习态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育学生要认识到知识的无穷和人生的短暂,意识到知识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件极其辛苦的工作,既要注意方式方法,又要多管齐下,力求做到面面俱到。针对许多新生上大学松口气的想法,新生入学后,结合专业特点,就要对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4.5 加强学生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针对当前学风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严肃考风考纪,加强学生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在开展考风考纪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对各种弄虚作假和考试作弊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教务处应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符合当前实际的制度规定,不仅仅对于学生,还应规范监考教师的职责。另一方面要改革过去单一的考试形式,从科学的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注重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和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查,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与考试。4.6 加大对学风建设的引导力度

学校应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学籍管理制度、学生考勤制度、考试纪律、奖学金评定办法、国家助学金评定等各种评优制度。加强学风建设的引导作用,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在上述制度中的主导作用。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人数猛增,导致学校办学硬件滞后,因此,每学年开学时,学校应提前对自习室做好统一规划,避免出现新生无处上自习的现象,为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提供硬件上的保障。

结论

学风建设是优化教学工作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是高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也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良好的学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育人环境、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一所大学的气质、灵魂和立校之本。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之相应的措施,努力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作风,让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学习生活中学会按照社会规范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积极引导大学生志存高远、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风建设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我们只要坚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肯定可以改善学校的学风建设,从而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席正.从学生角度分析高校学风建设问题[J].大连交通大学.2010 [2] 代永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若干问题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 [3] 张东祥,张娥.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 [4] 林佩云.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0,(11)[5] 林科学.论高校学风建设[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 [7] 伊爱焦.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学理论.2010 [8] 郑木明,林新宏,熊美凤,申玉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风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10.[9] 张彦.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探讨[J].贺州学院学报,2010,26-2

第三篇: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培养优良学风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那么在对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前,应对学风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从狭义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也就是说,学风指的是一种精神风貌,是学习主体精神的体现,又表现为一种客观的精神状态。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学生从一走进校门,就受到他的熏陶,受其潜移默化作用。但是目前,随着高校招生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的扩招等原因,各高校的大部分学生错误认为大学校门好进了,学习可以放松了,为了拿文凭不顾学风校风,因此,在思想上产生可怕的错误倾向,从而导致许多高校的学风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笔者就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时期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要提高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风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党的十七在党的十六大的基础之上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因此,现在学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论题,同时它也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培养高校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迫在眉睫。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严重

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大学更直接地为社会服务,既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又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形成冲突的同时,也势必对学风构成了影响,甚至是某些腐败现象挫伤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物质至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学校文化氛围,导致浮躁、功利、散漫等学风的病理现象。

2.2 高校扩招症结

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高校,因此导致学生群体呈现复杂性,并且扩招后,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一批从小就没有养成很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进入高校,这一批相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结果对高校的学风和班风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3 强烈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形态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完全处于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想学即学,不想学就不学,缺少约束性和自觉性,寄希望于今后拉关系走后门。有的同学仅仅为了混一张文凭,把学习看成今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工作单位;还有的同学完全是机械地应付以图“过关”,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对学习的热情也有所降低,把进入大学作为一种生活形式,读大学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来。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进入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或者说是人生转折的一个关键点。2.4 教育者不良教风

部分教师不能以良好的教风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态度上、在知识更新和容量上、在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上以及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创新意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学生说:“学了一个学期,只是为了最后的考试。”,还有的同学说:“这种教育对我们简直是一种摧残,我们没有感到获取知识是一种享受,相反是在受罪,与其如此,还不如逃课”。柏格林的生命哲学认为:“生命的冲动主要指内在于生命不可遏止的“生命欲”,有了这种冲动,生命才会成为永恒变化发展的东西”。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它首先应该是师生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为了使生命更具活力,更具意义。那种没有使学生产生过任何生命冲动的教学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2.5 用人单位录用标准多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事业单位不再把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是否录用的唯一标准,而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能力、特长和综合素质,因此学生不再把获得考试高分作为唯一的目的。许多学生片面地认为,新形势下“锻炼能力”最重要,于是整天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学舞蹈、忙比赛、做生意,增强所谓的社会适应力。同时,学生对就业有利的课程趋之若鹜,将学习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计算机、英语等实用的工具性课程上,对人文素质课程,甚至是一些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表现冷淡,导致了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学习不成体系。搞好学风建设的主要对策

3.1 改善学校德育环境是优良学风建设的前提

学校要努力营造“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环境,全力调动全校教职员工育人的积极性,教职工的责任感、能力和对学生的态度,校园的治安、环境卫生、学习条件、学术活动、社团活动所有这些因素决定着学校德育环境的基本性质。要树立“大学风”观念,把学风建设融入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多做宣传,各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学风建设的“合力”,努力形成“孵化”优良学风的软、硬环境。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主导

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两部分的建设。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要使高校学风有根本性的好转,教师是关键。江泽民同志也讲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当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的那样:“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教风对学风具有引导示范、带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明确其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兼负在治学、做人方面的“传道”职责。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支持和鼓励教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学生树立表率作用,以自己的优良品德和学风去教育和影响青年学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从严治教,对少数不认真备课和讲课,甚至放弃原则,透露、泄露考题,对学生作弊现象熟视无睹,不管不问,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的教师,应按《教师法》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不搞“下不为例”。同时学校也应解决好教师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投身教学改革、从事科学研究解除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引导和督促管理作用,尽量减少学生辅导员的日常性事务的处理,以便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3.3 加强制度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方面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充分发挥现有奖学金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端正考风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考风是学风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高校要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做到“严格考试要求、严格考试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实践证明,没有好的考风,就不会有好的学风。如果不对作弊这一现象迅速予以制止,就是对多数学生的不公正,会挫伤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造成学生价值观念的严重扭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在保证出题阅卷的公正性和考场秩序的严肃性的同时,重视对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做好考试工作。另外,也应注意改革考试方法,积极探索既有利于考风好转,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方法。2.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载体

一方面要经常组织和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培养刻苦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支持、指导学生各类社团文化和科技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知识竞赛、学生科技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习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学习方法。目前许多学校开展的争创“ 优良学风班”、“ 优良学风系”活动对学风建设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创造“比、赶、超”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总结吸取教训,并由点到面,逐步推广。2.5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优良学风建设的关键

加强优良学风建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提高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出一支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因为学风建设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就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要主动关心同学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增强集体凝聚力,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培养班长、学委自觉成为学生、辅导员、授课老师三者之间学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组织学习小组、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不断教导学生干部以身作则,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在学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形成“健康、文明、上进”的班风,团支部、学生会可以通过开展趣味运动会、篮、足球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班级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和友谊,培养团队精神和自律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以良好的班风促进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从毕业前的阶段性工作,变为对大学时代的全过程指导。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给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塑造和完善自己。同时大力加强“专业理想教育”,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发展前景的认知,从内心深处焕发出对科学真理的强烈追求。鼓励低年级的学生去大学生供需洽谈会,从而增进对求职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增强其学习动力。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健全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的自我管理机制,要让学生通过自律,自觉养成积极进取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2.6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优良学风建设的根本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抓起,即从学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针对许多新生的传统思想,认为考上大学后一切可以不管了,一切有学校、国家包揽下来的错误的传统的意识。自新生入学开始,就把学风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步骤的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新生入学期间,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想法,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意识;组织座谈会,畅谈大学生活,介绍经验,吸取教训。同时给学生讲解学院的有关规定及奖罚制度,使新生一入校就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明确地了解,大学生只有自觉、自强、自立、自制才能成才。教育学生求学要勤,严谨刻苦;增强自律和自制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座谈会、讲座等,特邀请学术专家进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深入开展热爱专业、自立自强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在根本上杜绝思想束缚情况,促使每一位同学树立宏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形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

优良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高校学风建设是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锲而不舍, 常抓不懈,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新机制和新形式,努力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篇: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科学研究,提升服务水平。高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已经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然而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和寻找一条可行的、适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信息数据源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化保障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

目前,高等学校已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3%,学校无限网络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了16.7%,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到了0.59;我国自主研发的Cernet软件系统,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互联单位达到了2000多个,用户超过了20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

2.数字资源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成员图书馆超过500家,联合目录数据库数据量180万条,馆藏总量近700万条;“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集中收录了近2800种中外文期刊和37万种外文图书,面向全国高校开放文献传递服务,注册用户近4000个,成员馆遍及全国。“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收集了30所高等院校的10余万件优质教学标本和特色藏品等基础资源,涵盖了地球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和科学技术四大领域。此外,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教学数据库,包含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库和题库等。85.7%的高校建立了电子图书资源,校均电子图书资源达到29.3万册。

3.信息化教学与应用取得长足进步

高等学校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比例

达到53%,并且建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采用网络辅助教学的课程比例达到22%。高校学科建设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8%的高校建立有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21%的高校建立了科研知识共享平台,学校统一建设了学科资源库平台均为5.7个,各种学科数字资源总量校均1.95TB。

4.电子校务蓬勃发展

高等学校电子校务水平持续提升,基本上都建立了学校主页,59%的高校建有学校电子邮件系统,36%的高校建有校园公告系统,56% 的学校建有一卡通系统;85%的高校建立了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与生活等方面的电子校务系统,其中30%的学校实现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主要校务的信息化,另外,还有8.9%的学校建立了集成、统一的校级管理信息平台,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办学效益。

5.信息化保障机制建设逐步得到重视

39.6%的学校有单列信息化规划,35.5%的学校将信息化规划策略分散在总体规划策略中;在经费方面,46%的学校将信息化经费预算单列为学校统筹信息化预算,33%的学校信息化经费分布在部门预算中,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总额年均将近1000万元,运行维护费用为校均近100万元,培训及研究经费为校均25万元;64%的学校定期对人员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年均参见学校组织的信息化培训的仁慈达到了176人次,64%的学校对人员聘任有信息化技能要求。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尽管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引入的时间较短,在理论和实践上还不很成熟,因此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政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要明显滞后,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热情不高,投入较少,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发展的积极作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校的竞争意识淡薄,校际间没有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教

学管理及相关信息的传递也相对缓慢,因此压缩了资源共享空间;同时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始终始终无法切实的将信息化作为教学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了已有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2.缺乏统一指导和总体规划,成效不突出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成立了网络中心,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很多部门仍各自为政。一些独立的应用系统虽然能解决部门内部的某些业务需求,但对于学校整体发展并不突出,由于缺少统一应用平台,信息孤岛现象日益严重。校内各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类型各异,来源不一,导致大多数可共享的数据重复录入,同时由于各项应用的入口不统一,界面不统一,认证方式也各异,使得师生陷入用户名和密码堆中,也使得管理维护的成本过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化发展策略在高校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各个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设缺乏总体目标性和统一思考,各高校对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项目性的工作层面,这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开展和推进。

3.重视硬件设备购置,轻视软件投入

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急功近利,对能够在短时间即见成效的硬件设施建设上投入力度比较大,而对费时又费钱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比较疲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趋势表现得比较明显,硬件投资大,软件投资小,网络利用率低,教师、学生、管理方面的许多资源没有及时整合。不少校信息化时都是铺路、建网、购买机器,对于应用关注较少。一旦硬件环境建设好后,发现没有软件支持的硬件环境于是又花时间花功夫想办法补齐,而软件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等软件跟上了,硬件又需要更新换代,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目前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清,盲目的追求数量上的成果,以此作为衡量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指标,而忽视了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及学生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切实从使用的角度出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信息化人才短缺,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更新的速度快,因此只有主要信息资源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才能真

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高效的利用。目前,高校中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知识更新速度还有待提升,还需要一大批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在学校中担任维护和更新系统、管理各种软件的集成和开发的人才,而目前高校中专门的人员设置很少,仅仅是维护日常网络的工作人员,没有真正的实现信息的更新和普及。同时,教师的信息素养也亟待提高,目前很多教师还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新要求,使得大量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教学成果,科研成果,限制了学科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深,接受新的关系和方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由于没有很好的普及资源利用技术,很多教师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掌握不了新的信息资源使用方法,导致了利用率低的问题。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高对高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高等教育走向信息化、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教育教学信息化已成为每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部门的决策者和学校的主要领导,必须切实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把这一工作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和发展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信息化建设。系统规划,并建立信息发展的顺序。具体来说,则是要调整现有的管理体制,使之适应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决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规模,以及保证资金来源;组织和稳定信息队伍与技术队伍;制定有利于建设的政策,以确保该项工作支持力度等。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各部门都应根据自己部门的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计划,然后由信息中心人员参与,共同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对信息资源必须实行统一管理,信息才能成为资源,才能为学校各部门所共享,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做到效益最大化、投资最小化和利用充分化。信息中心作为综合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除了具体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外,还必须具有管理与协调职能。信息中心人员不仅要熟悉业务流程、组织模式,还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扮演学校与信息技术的 “接口”,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实施者之一。

2.重视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信息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长期任务。信息资源建设要注重科学化

和合理性,要走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道路,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链接,将学校的服务器与因特网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有关此类链接,可通过专家介绍或者搜索引擎搜索,再由校园网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更新。二是镜像,通过与因特网上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建立全部或部分的镜像,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资源。三是自主制作和二次开发,这是由全体教师共同完成,通常学科教师是这类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可以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或素材;市场收集,学校设立资源建设小组,根据教学需求,专门负责收集市场上优秀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3.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

各高校应该围绕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建设和培训机制,从岗位配置和行政管理角度,通过引进人才和制定相关的用人机制,凝聚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政治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信息化建设队伍;进一步深化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师生信息化素质培养和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培养,一,加强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教师培训内容包括:思想观念的培训,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具有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思想和新教育观念;基本技能的培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并具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能力。其中应把建立新的教育观念放在教师培训的突出位置。

第二,通过有效途径,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帮助他们迅速掌握现代信息理论和信息技术,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精干的信息技术维护人员队伍,确保信息系统的合理设计、科学运作,及时排解问题、处理问题。

小结

高等学校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当前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大

量的工作要做,需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的抓住和利用信息化带来的技术成果和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早日实现国家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史敏,《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2):78

[2]蒋东兴,许庆红.高校信息建设一体化思路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2005(5):33.[3]赵国栋《.美国大学“信息化校园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1(4):47.[4]陈志良, 高鸿.《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悖论之反思》[J].《哲学研究》,2004(2): 45.[5]伏秋平,《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信息化论坛》,2006(11):11

[6]熊伟,王振旗等《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5):15

第五篇:浅析学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学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滔溪镇长乐完小 刘阳初

今年,县教育局为了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在全县积极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随着此项活动的深入推进,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学风建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臵。可以这么说: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品格,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好的学风,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好的学风,能使学校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如果一个学生能在一所学风优良的学校学习、生活,那么这种好风气和习惯将会使其终身享用不尽,受益无穷。为此,结合学校实际,就在学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浅谈几点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学校学风建设中主要存在及需解决的问题: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不知为何要学,也不知为谁而学,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与不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兴趣不浓,存在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完成等现象。

(2)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主要表现是: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学习什么,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效率和效果低下,没有得到老师及同学的及时关注和帮助,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一定的打击。

(3)家庭教育、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思想散漫,学习松懈。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父母在外,主要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养,除了能满足其吃穿外,不能在学习上给予辅导,在思想动态上不能及时的加以引导,以至于使其养成了一种厌学的不良习惯。

(4)个别教师学业不精,缺少爱心、细心、责任心。具体表现为:个别教师只管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学与不学、学得好与不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同时,课堂教学呆板,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课堂上打瞌睡、讲小话等。

(5)对潜能生、特困生、留守学生的重视、关注不够。具体表现为:各别老师的帮生工作不到位,只停留在应付式的工作层面,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真正动起来。

二、学校学风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一)、以活动为载体,寓学风建设于各项活动之中。

我校在“学风建设年”活动中,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1、主题班会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成败,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校要求各班组织以“梦想,从这里开始”“我与昨天说再见”等一系列的主题班会,让每位学生在主题班会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增添自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2、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在三月初,召开 “书香溢校园、知识伴我行”的读书启动仪式,在全校师生中掀起读书的热潮。同时向各年级推荐读书目录,下发倡议书,制定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的具体要求标准。各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辟一快“读书交流园地”。同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早上到校、午间休息、放学回家后的时间进行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利用好周三的最后一节课,让每名学生收集、积累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建立“采撷集”,在同学之间互相阅读、交流;少先队大队利用广播站,开展“每日一诗”诵读活动和“每周一得”读书会,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并要求中、高年级的每个班级每周至少向广播站和《文学园地》分别投稿5篇,学校每月总结一次,对投稿多且质量好的班级和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

3、组织多种形式的知识讲座、经验介绍、学习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介绍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让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学校组织各年级、各学科的知识竞赛、专项技能评比、作业展览、手抄报比赛等各项评比活动,进行隆重表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上进、刻苦钻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4、开展班级争优创先活动,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好的学风形成的必要条件,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班级管理。学校从班级管理上入手,以创建“十无校园”(课上无乱,课下无窜;作业无抄,考试无弊;排队无挤,进餐无嚷;语言无秽,举止无粗;公物无损,校园无脏)为内容,推进学生文明工程,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班与班之间积极展开评比,切实做到以“比”促学风转变,以“评”促学风养成,把班级的评比考核重点放在对学风、班风的考核上,成而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教学相长,共同促进 严谨治学,从严治教,转变教风,以此促进学风的根本好转。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要使学风有根本性的好转,教师是关键。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当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用自己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习惯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为此,在抓学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教风建设。根据我校实际,学校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制度了一系列的制度,强化教师管理,加强教风建设。

1、结合师德建设抓教风,不断强化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如明确教师上班出勤制度:所有班主任老师和值周老师(含行政人员)必须在学生进教室前到达教室或办公室;所有教师做到在上课铃响之前到达教室,下课铃未响不准离开教室;所有老师必须在集体办公室或班级办公室办公,任何空堂课都不许回自己房间。学校严格教师的考勤制度,确保教职工坚守岗位。

2、抓好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每位教师严格按县局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力争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以自己的光辉形象影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亲你、敬你、畏你、爱你。同时,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学校所有教师可以互相推门听课,且互相查看备课阅卷情况,并将看到的实际情况向学校报告登记,作为教师工作的考核依据,这样有效的促进了教师工作作风的转变。

3、不断加强学习,改进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在工作之余,学校要求每位老师经常观看魏书生、李镇西、霍懋征等教育名家的讲座,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向专家学习的同时,学校也组织老师多次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交流,感受兄弟单位良好的教风,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达到提升自身素养的目的。

(三)、加强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作为教师,与学生家长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表明,教师在激发学生养成良好学风方面的愿望与家长是一致的,而且这方面的措施、方法若为家长所接受,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效就有可能翻番。因此,学校抓住家长都很关注孩子学习这一特点,让老师利用家访、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联网教育。同时还让每位班主任老师向学生家长介绍几套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并让他们与教师密切配合,不盲目给学生施压,不盲目请家教,完全建立对学校、对教师、对孩子的信任,使孩子们在优化的学习环境中学得轻松愉快,信心十足,这样很好的促进了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四)、以学生自治为主,从小处着手进行学风建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风建设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教育,把学风建设与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从日常行为习惯抓起,抓好抓实,特别是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加强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为此,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三自”教育,(即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行学生干部、少先队干部轮流值周、值日制度,各班建立卫生监督岗、文明礼仪监督岗,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及校园清洁卫生评比等活动,逐步改变了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强化了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五)、加强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促进学校学风建设。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人的潜在影响不可低估。学校是文化阵地,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传统的为升学而教,为分数而学的教育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模式,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升,这既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风气、行为习惯等具有导向、激励、约束、规范、凝聚等作用。因而我们在学风建设中,特别注意要有意识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利用班刊、板报、橱窗、标语、广播等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学风。

下载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民自治建设中存在问题和对策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20多年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己充分展现了村民自......

    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全面......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社团缺少必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一)社团缺少长期规划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明确的培养目标。 (二)社团文化的出发点大都满足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

    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五篇材料)

    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和观察了解社会变化的窗口,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功能和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其相......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

    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贵锋(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馆,重庆 九龙坡 40005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群众文化活动成......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道路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道路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绿地面积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城市的宣传名片。生态城市的建设重点就是城市绿化建设,城市道路绿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