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寺河矿二号井榜样的力量
寺河矿二号井“榜样的力量”
2014年的3月5日是第五十一个学雷锋纪念日,寺河矿二号井的年轻人 “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在该矿拉开了志愿者活动的序幕。自发组成的30名青年志愿者,组织人马为矿区内安全宣传栏等基础设施“换新衣”;在矿医务所外同医务人员为职工们免费检查身体“助健康”。在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此时的天空飘来了片片雪花,温度也瞬间骤降了许多,可他们并不在意被寒冷冻红的双手和面容,而是为自己能够践行和传播雷锋精神振奋不已,以实际行动学习雷锋精神。
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有结束的时刻,但雷锋精神将会永恒的传承下去,学雷锋精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二篇:寺河矿二号井经验材料1
五化管理为抓手 五力建设作支撑
努力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美丽现代化精品矿井
——寺河矿二号井安全高效建设与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寺河矿二号井课题调研组
编者按:寺河矿二号井作为原晋城矿务局劳动服务总公司整合建设的小型矿井,近年来以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美丽现代化精品矿井为目标,逐步改变了过去“外包队”管理模式,实现了由“乡镇式”小矿向现代化大型矿井的完美“蜕变”和华丽“转身”。今年以来,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先后到寺河矿二号井调研工作时指出:要善于总结寺河矿二号井建设历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指导整合矿井全面建设。为此,本课题调研组对寺河矿二号井作了系统调研,整理相关情况以资参考借鉴。
寺河矿二号井始建于1994年,原名为川底井,由原晋城矿务局劳动服务总公司建设,设计产能21万吨;2001年至2008年,矿井完成30万吨/年技术改造,先后更名为寺河矿东翼措施井、寺河矿二号井,由寺河矿、宏圣公司进行托管;2008年,寺河矿二号井作为集团公司正处级建制单位独立管理,新一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加快矿井安全高效建设,于2008年3月和2011年11月,分别完成矿井90万吨/年改扩建和180万吨/年产能释放工作,2011年原煤产量完成180万吨,成为集团公司10大主力生产矿井之一。
寺河矿二号井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产能提升了6倍,彻底改变了过去“小煤窑”的管理模式,矿井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全部达到了集团公司现代化矿井的管理水平,实现了“外包队”向“正规军”的完美转变。总结其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实行“五化”管理、推进“五力”建设,努力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美丽现代化精品矿井。
推进矿井正规化管理
聚合员工队伍向心力
职工队伍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职工对矿山强烈的归属感,对安全生产高度的责任心,是煤矿企业高效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国有大矿”相比于“乡镇煤矿”的本质区别。寺河矿二号井建立之初,人员流动性大、素质良莠不齐、对矿井普遍没有归属感、责任意识相当淡薄,施工队组完全是“包工队”式的管理形式。为此,寺河矿二号井从2007年开始,痛下决心,进行职工队伍正规化改造,实行职工队伍正规化管理。
一是整顿劳动用工。按照集团公司清理整顿短期合同制职工的工作安排,结合矿井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职工年龄、业务技能、工作年限等条件,有计划分步骤地对井下一线的短期合同工、井下辅助单位及地面单位的短期合同工进行了清理整顿。对不符合条件、不胜任工作的人员坚决解除劳动合同,共清退人员470余名,约占短期合同工总数的30%。同时,对符合条件的1114名农民工,正式签订三年期劳动合同。通过劳动用工整顿,保证了职工队伍的总体素质,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了基础条件。
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在整顿劳动用工之后,为了使职工队伍尽快适应矿井安全生产的现实需求,矿党政以“重培训,抓培养,打造团队执行力”为主线,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发挥区队五级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开展“素质工程建设”“岗位技能提升”等活动;将职工培训的重心下移,不断创新基层教学方法,变机械的“讲授教学”方式为“师生互动、热点讨论、职工表达、案例讲评、现场模拟、电教化教学”等自助的培训新模式,环环相扣、教学互动,实现了标准化、制度化、正规化职工培训;矿井生产实现综合机械化升级改造后,明确一名副矿长专门负责,大力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业务科室制定比武和练兵科目,营造学技术、比水平的浓厚氛围,促进职工操作技能显著提高。同时,为加强后备队伍建设,提高生产骨干综合管理能力,矿井分批对生产一线的骨干农民合同工进行了职业中专再教育,先后有127人取得了中专学历,为个人成长拓展了空间,为矿山建设增强了力量。
三是坚持选贤任能。矿党政解放思想,一方面加强职工队伍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坚持“选贤任能”原则,建立健全了“选用、评优”机制,大胆选用能力强的农民合同工走上管理岗位。到目前为止,共有74名农民合同工担任了副队级、正队级、副科级以及党支部书记等职务;该矿党政在培养确立入党、入团、入会对象时,将农民合同工与正式职工同等对待,享受同等权利,打造出一个农民合同工充分施展才华的新天地。同时,建立公平透明的竞优平台,农民合同工与正式职工平等参与年终评先争优活动,在每年的“双先”表彰会、七一表彰会上,都能够看到农民合同工的身影。
四是强化文化引领。矿井在加强农民合同工队伍管理的过程中,始终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引导。2008年初,该矿党政以矿井独立运行和签订劳动合同为契机,在全矿职工中开展了以“心系企业、热爱企业、奉献企业”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选树基层职工典型,广泛宣传先进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广大职工以矿为家、心向企业、倾心奉献的热情和动力;全面推行《寺河矿二号井文明公约十五条》,规范广大职工的言行,提升矿井文明形象;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炼文化积淀,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凝铸寺河矿二号井敢创能干、和谐向上的矿山精神。
五是提高福利待遇。矿井利用发挥工资分配的杠杆作用,按照计时与计件相结合,工时与绩效相结合,效益与安全相结合原则,工资待遇向井下苦脏累险等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倾斜,向劳动条件差、技能要求高、岗位贡献大的人员倾斜,工资奖金通过银行发放,摒弃了原来“包工头”的中间环节;矿井为农民合同工缴纳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各类保险,建立了大额医疗互助金,让农民合同工真正享受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社会福利保障,解决后顾之忧,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是做优后勤服务。矿井从改变职工食堂的经营模式入手,改善农民合同工的生活条件,全面提升饭菜质量、就餐环境和服务水平;对职工宿舍楼统一实行公寓化管理,为职工建立健身娱乐室和图书阅览室,开通了集团公司数字电视和网络,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针对职工反映下井路线长的问题,矿井克服大巷宽度有限的困难,安装了单向往返猴车,解决了员工上下井代步的难题。矿井还在每个作业工作面装备了防爆热水器,解决了职工班中能够吃热饭喝热水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矿井让广大农民合同工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增强了热爱企业的信念。
推进队伍准军事化管理
打造卓越团队执行力
2006年底,寺河矿二号井新一届领导班子针对职工整体素质低,团队意识缺乏,凝聚力、执行力不强,不能适应矿井安全高效建设需要的问题,启动推行了准军事化管理。通过大力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使广大职工明白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几年实践,初步建立起了规范严明、整齐划
一、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矿井管理新秩序。
一是规范班前会准军事化管理。寺河矿二号井队组的班前会共有10个流程,分别是:班前准备、班前点名、班前排查、传达指令、布置工作、贯彻规程、安全教育、专题培训、“五想五不干”、安全宣誓。每个流程都制定有详细的标准要求。比如:布置工作流程,不仅要交待清楚每个班组的整体任务,还要求明确每一名入井人员的具体任务。安全宣誓流程,要求全体职工成立正姿势,手握拳头,郑重宣誓,声音洪亮,铿锵有力。
二是出、入井准军事化管理。出、入井准军事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入井乘罐笼、井下乘坐人车、在巷道行走以及到工作面整队集合等。比如:在乘坐罐笼时,要求职工必须以班为单位在井口整队接受检身,依序入罐,不符合要求的不准入井;不准在井口喧哗、来回走动;乘罐人员必须保持站立姿势,紧握扶手,严禁罐内打闹;乘罐人员的身体和携带的物件严禁伸出罐外,严禁向井筒内抛扔物品;乘坐猴车时,要求乘坐前要先对吊椅进行完好检查,乘车间距不得小于10米;到达下车地点后,乘车人员要先双脚着地,后摘下猴车将其放在固定地点。
三是岗位操作准军事化管理。岗位操作准军事化管理是矿井管理的核心,寺河矿二号井主要以“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为手段推行准军事化管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是针对高危行业工序复杂、环境多变等作业特点提出来的。按照煤炭企业岗位精细化管理要求,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等系列行为,对操作的每一道工序进行安全确认,使人的注意力和物的可靠性达到高度统一。寺河矿二号井针对本矿岗位操作不规范的实际情况,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岗位作业操作标准》,采取先“下”后“上”,再由“上”到“下”多次反复的方式,制订了包括84个岗位工种的《寺河矿二号井手指口述操作安全确认汇编》。通过强力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确保现场操作中对每一道关键工序、每一个关键环节、每一处关键部位都得到了安全确认,使作业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了操作失误,达到了自保互保目的。
四是后勤保障准军事化管理。门岗、保卫巡逻、餐厅、公寓等地面单位,主要是从物品定置摆放以及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着装整洁、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规范,使广大职工在生活中到处都能感受到规范、有序、整洁、统一。地面后勤保障准军事化管理,在员工日常生产中,营造了执行高效的厚重氛围,树立了良好的风貌形象,进一步促进了矿井全方位的准军事化管理。
推进三基工作标准化管理
提升矿井系统安全保障力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最为基础的工作。寺河矿二号井地面、井下之所以取得巨大变化,完全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始终能够紧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紧抓“三基”工作不放松,使矿井面貌持续改观,使矿井各安全生产系统的保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寺河矿二号井建设之初,针对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起步低、水准低,在集团公司排名靠后的实际,矿党政把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强化全员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作为抓安全生产工作的切入点。一方面,矿井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寻找差距,立标对标,为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整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扎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全员培训,针对不同工种进行“岗位标准、现场标准、作业规程标准”强化培训,严格考试考核,保证人人懂标准、会操作,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此外,高标准、高要求,每年列出计划,持续进行矿井安全生产系统标准化改造,推动标准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寺河矿二号井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核心内容,巩固加强“三基”工作。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完善标准化管理的相应制度,做到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操作性强。矿井坚持每周对各个专业进行三次标准化检查,每月组织职工开展两次标准化知识学习,每月组织一次标准化讲评会议,进行红、黄旗竞赛;通过努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快速提升,“三基”工作得到扎实巩固,矿井标准化水平稳定达到企业动态一级,矿井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推进文化建设和谐化管理
提升矿井安全生产软实力
矿风矿貌是矿山人精神状态的缩影,折射着矿山人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整体心态。几年来,寺河矿二号井党总支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针对原来职工对企业认同感不足、安全意识薄弱、建设信心短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变职工队伍精神风貌,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氛围。
在思想教育上,坚持“三贴近”。一是贴近实际,就是始终从工作实际出发,紧密联系职工队伍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基层班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桥头堡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可亲可信、深入人心、鼓舞斗志;二是贴近生活,就是把工作做到广大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使职工感受到矿山的关心爱护,与矿井建设同行,感受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三是贴近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通过服务职工“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营造出全矿团结互助、和谐向上的良好风气。
在工作机制上,实行齐抓共管。一是将职工思想工作与矿井生产经营融为一体,真正杜绝思想工作与矿井生产经营“两张皮”现象,实现同规划、同决策,同布置、同安排,同管理、同活动,同评比、同考核;二是坚持“五位一体工作法”,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立体网络和管理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项工作之中,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作用。
在工作方法上,实现因事定策。一是通过利民政策,维护职工利益。通过与职工签订三年劳动合同,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法定社会保险及井下意外伤害险、大额医疗互助金,实施农忙轮休安排,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二是调节职工情绪,搞好心理疏导。针对煤矿工作压力大、工作繁重的实际,矿井每年适时召开职工家属座谈会,让职工家属了解亲人在煤矿工作中的辛苦,让存在思想问题的职工及其家属及时沟通感情,发挥亲情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催化剂”作用。
在具体操作上,注重多方结合。一是结合矿井安全生产的中心任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2008年以来,矿井结合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形成并完善了矿井的文化理念,通过专题宣传、班前会宣讲等形式,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渗透,使广大农民合同工逐步树立了“我是晋煤人”的思想,不断增强对矿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结合矿井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多项主题活动,使思想政治工作由“无形”变“有形”,化“虚功”为“实做”,激发职工争相为矿山发展尽心尽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进干部素质规范化管理
锻造领导力执行力外协力
干部过硬的领导力、执行力、外协力,是实现“乡镇式”煤矿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矿井转变的推动因素。只有具备坚强的领导力,才能够保证矿井上下齐心,步调统一,攻坚克难;只有具备坚强的执行力,才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高效运转;只有具备坚强的外协力,才能保证与当地政府、驻地村民、上级部门充分沟通,及时化解矿井发展建设中存在的矛盾,营造出有利于矿井安全、高效、和谐发展的大环境。
以作风建设为基础,锻造班子领导力。班子强大的领导力,靠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更靠在长期实践中求真务实、困难面前不低头优良作风的养成。寺河矿二号井党政主要领导从自身做起,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安全出发,一切从建设出发,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率先垂范、敢为人先、敢于克难;倡导全矿各级领导干部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提倡广大干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领导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全矿职工树立了榜样,为全矿各项事业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以队组竞赛为起点,强化科队执行力。寺河矿二号井以“制度为基础、考核为手段、提高为方向、培训为前提、竞赛为机制、沟通为导向”,依托班组安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现常态化班组长定期考评、“三无”班组创先竞赛,不断提高班组长的履职能力,发挥好其兵头将尾作用,夯实现场管理基础。一是培养班组长,按照“源于心、做于细”的方针,严格培养班组能够“操五心、负责任”,即:操“思想情绪心、岗位操作心、隐患排查心、生产组织心、人才培养心”;二是选拔班组长,要求必须熟悉井下安全生产情况、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相当的组织管理能力;三是激励班组长,要求班组长按本单位副队长待遇计奖,班组长的遵章守纪保险金按双倍发放;四是授权班组长,全面赋予其安全生产现场指挥权、劳动组织调配权、安全生产奖罚权和奖金分配权。实现班组长“责”与“权”的对等,做到班组成员能信赖、基层区队能放心、安全管理有保障。同时,矿井实行相近岗位人员联保制,联保人员现场操作相互进行安全提醒。每个班组每周要召开班组内部沟通会,对近期出现的各类问题和思想情绪苗头进行疏导,让职工发表自身看法,起到安全操作持续改进的目的。
以项目验收为契机,提升班子外协力。2006年12月,寺河矿二号井刚完成90万吨/年产能改扩建,矿领导班子就高瞻远瞩,确立了更高更远更新的发展目标,积极开展180万吨/年产能释放项目建设。从年产21万吨的小矿扩张成为年产180万吨的大型矿井,最大的困难在于行政核准。为此,矿领导班子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从晋城到太原、从太原到北京,从集团公司到省煤炭厅到各行管部门、再到国家发改委,不断地奔波,不断地沟通,终于2011年11月通过180万吨/年产能释放项目验收。矿井改扩建项目的成功,为寺河矿二号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锻造了班子成员的外协力,找到了与地方协调发展的崭新模式。通过与当地政府充分协调,寺河矿二号井在道路建设、土地租赁等方面都很好地得到了地方的支持,使地面抽采泵站、3号风井等关键工程得以顺利建设。
寺河矿二号井安全高效发展实践的启示。寺河矿二号井从原来“乡镇式”小煤矿的发展规模、管理水平,快速建设成为一座管理科学、安全高效、聚气蓄势的现代化大型矿井,实现了矿井的完美“蜕变”和华丽“转身”。寺河矿二号井的前身,与集团公司目前整合矿井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发展条件,其发展历程与经验做法,对于加快加强整合矿井的建设,有着不少的启示值得思考与借鉴。
启示一:坚定信心、自我加压、迎难而上,紧紧抓住制约矿井发展的主要矛盾,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煤炭资源整合作为全省推进煤炭工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完成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是,由于整合矿井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目前各矿井在系统建设、手续办理、内部管理、关系协调等方面,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深入推进整合矿井安全高效建设,寺河矿二号井的发展历程表明:各整合主体及整合矿井,特别是领导班子,只有认清全国、全省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有利的形势背景,凝心聚力,敢于担当,不等不靠,抓住矿井发展建设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迎难而上、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定措施,主动与相关方沟通、协调,矢志不渝地推进各项工作,才能开创出资源整合矿井安全高效建设发展的崭新局面。
启示二:以人为本、大胆创新、锻造团队,始终强化职工队伍建设,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职工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是矿井安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历史原因,各整合矿井的职工队伍,与寺河矿二号井建设初期一样,存在着用工形式多样,职工流动性大,人员素质低下,没有主人翁责任感、归属感,不能满足矿井现代化生产的困难和问题。各整合矿井可以借鉴寺河矿二号的做法,坚定不移地强化职工队伍建设,对职工队伍进行清理和整顿,增强职工凝聚力、向心力,提升职工热爱企业、奉献矿山的工作热情。同时,要采取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培训措施,逐步造就一支与建设现代化矿井相适应的职工队伍。
启示三:科学规划、确定目标、强力推进,以矿井技改扩建为契机,加快由“小煤窑”向正规现代化矿井的转变。科学高效的生产系统和工艺,是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也是现代化矿井的重要标志。整合矿井由“小煤窑”向现代化矿井迈进的历程中,完成好技改扩建工程,是矿井“脱胎换骨”的必由之路:一是应以矿井及集团公司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确定产能规模、按大矿要求进行矿井建设;二是应抢抓机遇、用好政策、创造条件,积极理顺相关关系,主动办理有关证照手续,早日跨入安全高效发展的快车道;三是应始终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强力推进高标准建设,整体提升矿井安全生产品位。
启示四: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夯实基础,以完善管理机制为核心,助推矿井稳步实现安全高效。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是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基石。寺河矿二号井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及发展建设,从制度健全、标准完善、考核跟进等方面,全面强化队伍建设、现场管理、后勤服务等环节工作,一步步建立起了成套的矿井安全高效发展规章制度。整合矿井基础薄弱,必须从组织机构、整章建制、执行落实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规范矿井的管理。特别是要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抓手,改进现场作业环境,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以准军事化管理为切入点,增强职工执行意识,加强职工技能培训,规范安全作业行为。通过基础工作的不断夯实,推动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启示五:众志成城、团结奋进、创优环境,通过文化引领,推进和谐文明矿山建设。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寺河矿二号井通过转换职工身份,创新用人机制,提高福利待遇,创优生活环境等措施,通过党政工团共同参与,提高了职工凝聚力、向心力,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整合矿井应注重文化建设,创优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以“晋煤文化”为核心,塑造形成各整合矿井独具特色、积极向上的理念和文化,打造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精、气、神”。
寺河矿二号井安全高效发展的历程,得益于在集团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勇气和信心、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益于寺河矿二号井人开拓奋进的智慧和魄力、辛勤奉献的心血和汗水。正是这种质朴的作风和品质,走出了独具寺河矿二号井特色的安全高效发展的路径,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快资源整合矿井建设是集团公司煤炭主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一大的发展背景下,学习借鉴寺河矿二号井的经验和做法,抓住矿井发展建设的主要矛盾,扫清发展障碍,以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强力推动整合矿井快速进入安全高效发展的快车道,对集团公司早日建设成为极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新型能源集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2013年寺河矿二号井开展春节慰问帮扶工作
寺河矿二号井开展春节慰问帮扶工作
又是一年佳节到。困难职工、离退休职工、伤病职工过得好不好,生活有什么困难,成为寺河矿二号井党政心中的挂念。近日,寺河矿二号井兵分多路,由矿领导带队、工会人员陪同,上高平、下阳城,走沁水、到泽州,并到老区职工生活区,开展春节慰问帮扶工作。每到一处,他们都和受帮扶人员拉家常,谈心事,讲政策,解心结,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鼓励大家好好生活,勇于面对困难,自强不息,过好今后的生活。据统计,此次春节慰问帮扶活动,共慰问、帮扶人员22户(人),发放帮扶资金18200元及米面油等各种慰问品。(闫月梅)
第四篇:寺河矿二号井劳模芦冬冬用扎实有为缔造无悔人生
用扎实有为缔造无悔人生
—记2013晋煤集团劳动模范芦冬冬
芦冬冬,今年43岁,现任寺河矿二号井机电工区的区长。2013被授予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92年9月参加工作,1992年至2002年在集团公司电厂工作,从事过电工仪表检修员、材料员、技术员等工作。2002年调至寺河矿二号井机电工区,从一名电工做起,后担任队长、区长、矿长助理等职务。在人生的每一段旅途中,他始终坚信: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将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好,人生将不会虚度,用勤劳汗水浇灌出的生命之花也必将绚丽多彩。
他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1958年就参加了晋城矿务局的建设。受父辈的影响,受党的教育,爱祖国、爱人民,为党的事业而奋斗,成了他人生的主旋律和不懈追求。1992年,他从学校毕业后,也加入到晋城矿务局这个大家庭中来。先在王台服务公司小洗煤厂工作,后调到煤矸石电厂,先后当过皮带司机、仪表工、班组长、材料员、技术员。2002年调入寺河矿二号井(原寺河矿东翼措施井)后,从一名电工做起,到2003年成立井上机运队担任队长。那可真是“十来个人来七八条枪”。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积极组织、参与设计,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安全生产任务中去,一年一个台阶。生产任务从15万吨/年直到现在的200万吨/年。工区人员也从当初的30多人发展为现在的200多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父亲就教导他,成功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脚踏实地地走好你为之努力的每一步。他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教诲,多个年头来,他不浮不躁,勤奋踏实,从基层做起,从手头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现场施工,将每一天的工作,都视为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种锻炼,依靠这种良好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走上机电管理岗位,在新的职责分工中继续发挥作用,担当责任。
2002年5月,因原筛分楼设计能力不够且年久失修,服役年限已到,对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隐患。为不影响生产,他利用现有的一些废旧材料,自主设计,在不停产的情况下,率领检修人员利用15天时间安装了一套临时出煤系统,一直运行到现在,有效保障了矿井的产能释放。
2005年4月底,新安装绞车在试运转时,罐笼发生故障,造成罐笼变形,在检修时,他怕检修工艺不合格,造成返工或窝工,便亲自对每个关键环节进行把关。那段时间由于绞车不能运行,如果上井就得爬梯子或走斜坡,耽误时间,干脆就不上了。他一连在井底呆了4天3夜,困了就靠在信号硐室眯一会,饿了就啃点干粮。历时80多个小时,所有检修工作终于得以顺利完成,一颗心总算沉了下来。可以放心地乘罐笼升井了。颠三倒四的来到澡堂洗澡,坐在凳子上的他尽然睡着了,从凳子上摔倒到地板上才疼醒了。
2002年,瓦斯抽放泵站一直不能投运,领导着急,点将让他去泵站蹲点,并让他立下军令状:10天时间必须投运。他当时到现场一看:几乎所有的安装都不达防爆要求,都需要返工。当时配给的几个人员大都是新分配的学生,对防爆标准都不太明白。他只好现场一道工序一道工序手把手地教,等大家都差不多掌握的时候,两天时间过去了。当时带了400个密封圈,等做完了只有不到一半的合格。没办法,只好继续。为了赶工期,就是吃饭时,每个人都拿着锯条刀盒(做密封圈的专用工具)抽空就做一个密封圈。第三天安装时,又遇到了难题:安装部位大都在10米左右的高空,年轻人都不敢上去,他就亲自将他们每个人都送到安装地点,做好安全措施,共同安装好一个再去指导下一个。像这样加班加点,到第六天,终于将所有的隐患排除完。紧接着是联调,真空泵、循环泵、电动门、电控柜、控制柜„„所有设备都能正常运行时,又是两天过去了。幸不辱使命,在第八天,抽放站正常投入运行,为寺河矿二号井的瓦斯治理提供了必须的条件。
工作中的芦冬冬,喜欢思考。用思考解决难题,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记得之前一度困扰机电工区的减速器温度问题,减速器主皮带减速器的温度过高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该矿使用的主皮带减速器是风冷型的,每年一到炎热的夏季,受高温影响,减速器表面最高温度有时会达到100℃以上,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起初队里采用淋水的方法降温,但效果很不理想,也不利于质量标准化工作。为攻克这一难题,他没少下功夫,上网查资料,翻说明,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一篇讲“体外循环”的医学日志,得到启发。他试着先用一个报废的600*400的滚筒加工了一个面式冷却器,在淘汰设备上拆了一个小油泵,将油路水路接好后进行试验,效果很好,运行几天后,减速器表面温度一直保持在70℃~80℃。看到了希望,他又购买了一个热交换面积2.5m²的面式换热器,安装后温度一直保持在60℃左右。彻底解决了减速器超温的问题。而且到冬季停产放假后进行“体外循环”还能保持油脂温度,很好地防止因温度过低影响设备运行,确保了安全生产。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只要一得空,便到各个施工现场,巡查询问设备运行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去年,在面临煤炭市场严峻形势,全矿上下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他便动起了“节支降本”的心思。在一次在巡检中,他发现,主皮带托辊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与皮带接触的部位会有一定的磨损,如果不及时更换就有可能磨透,造成的后果是割伤皮带。但经过观察,发现托辊只是很小的一截磨损,其它的部位基本没变化,并且大部分不在中部,如果把托辊调一个头,或者调整一下位置,让没磨损的部位接触皮带,和更换一个新托辊一样使用,只需要在调整托辊时将两端轴承进行加油润滑,就可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每个托辊都可以发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生命。他立刻组织人力对整部皮带的2000多个托辊进行优化调整。下来,他还算了一笔“节支账”,按一个托辊200元计,每年更换一次,可节省材料费40多万元。
喜欢深入井下实际调研的他,还发现井下的固定钢管道非常多,不可避免局部有一根或几根损坏需更换。往往在更换时,长度一般是标准的尺寸,但法兰的眼总是对不上,现场又不能加工,这样井上井下一折腾就是一个班过去了,非常影响生产。如何能不用对法兰眼就能接好管?他与检修人员共同研究试验,最终想到用两个半环形的箍,中间加工成能包住法兰的锥形,两端用螺栓拉紧,法兰自然就压紧了,通过反复试验,实现了接管的时带一个相应型号的卡箍就可以很快检修好的神奇效果,该项发明还获得了专利。
在芦冬冬的带动和影响下,队里掀起了技改创新的热潮,人人想着搞改革,搞发明,用智慧,用创新,为矿井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瓦斯堵漏装置的发明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瓦斯真空泵的轴封溢流水槽的排水管是联通的,在泵不运行时临近运行泵的溢流水中携带的瓦斯会随着溢流水排出,经过无水的水槽时会顺着管道析出,造成周围瓦斯聚集,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现场情况,机电工区职工积极开动脑筋,联想到地漏的堵臭器,将水槽中的排水管加高3cm,上面盖一个有1cm高的3条腿,总高4cm的盖子,使水槽中始终保持有3cm的水,形成一个水封,彻底解决了水槽处瓦斯析出的问题。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褒赞和肯定,并获得寺河矿二号井五小成果二等奖,极大地鼓舞了机电工区职工走技改创新之路,向科技创新要效益的勇气和决心。
“用100%的热情做1%的事”,这是芦冬冬在会上常常提到的一句话,是说给同事,也是说给自己。正是有着这样的工作激情,在芦冬冬参与带领下,该区在去年相继完成了落地皮带改造,设计改造临时出煤系统,设计改造泵站瓦斯堵漏装置(获五小二等奖),发明法兰管道卡箍(获专利:ZL 2012 2 0200436.1)等创新工作,是成绩,更是动力。
由于工作中扎实肯干,不仅让他得到了领导和职工们的认可和喜爱,还多次赢得集团公司、矿级劳动模范、系统标兵等殊荣,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芦冬冬一如既往地坚持那份对工作的执着与激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奉献、创新、团队”的精神品质。
第五篇:寺河矿矿井概况范文
关于寺河矿申报2007行业一级
安全高效矿井的请示
集团公司:
寺河矿在2007年安全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中煤协会下发的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标准要求,为此特申请参加申报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望批准。
2007年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为: ——原煤产量1037万吨; ——商品煤外运量945 万吨; ——掘进进尺41606 米; ——瓦斯抽放进尺112万米; ——瓦斯抽放纯量1.8 亿立方米; ——销售收入39.6亿元; ——经营利润10.8亿元; ——全员工效19.76吨/工; ——人均收入55920元; ——百万吨死亡率0.2 ——原煤生产人数2437人。
望集团公司和中煤协会认真审核批复
附:寺河矿2007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申报材料及附表
二零零八年二月六日 附件一:
二OO七寺河矿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申报材料
晋煤集团寺河矿是《国家煤炭工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重点建设的八大矿井之一。设计能力为年产400万吨,1996年12月开工建设,2002年11月8日正式投产;2006年生产能力复核为1080万吨/年。
一、矿井基本情况
1、矿井地理位置
寺河矿井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偏北,行政区划属山西省晋城市所辖,跨沁水、阳城、泽州三县。
地理坐标:北纬35°30′51″~35°36′11″,东经112°27′07″~112°40′54″。
寺河矿井工业场地位于沁水县嘉峰镇嘉峰村与殷庄村之间,距沁水县城53km,距晋城市区70km。
2、地质赋存条件
井田主要煤系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平均厚136.02m。含煤15层,煤层总厚14.67m,含煤系数10.8%,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3层,总厚度10.32m,可采含煤系数7.6%。
目前,寺河矿3#煤的开采深度为450m左右,不属于深部矿井。井田煤系地层共含煤15层,其中3、15号为主要可采煤层,9号为局部可采煤层(东区大部可采),其余为不可采煤层。寺河矿现开采的3#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K8砂岩30.14m,下距K7砂岩6.05m,距15号煤层85.29m。厚4.45~8.75m,平均6.31m。含夹矸0~5层,一般1~3层,夹矸厚度不大,总厚度一般不大于0.50m,单层厚度一般小于0.30m,其中上部夹矸较薄(小于0.14m),下部夹矸较厚(最大0.45m),在井田东区局部地段偶见夹矸厚达0.97~1.25m,夹矸岩性多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结构属简单~较简单型。煤层变异系数为0.09,煤质硬度系数1.3—1.5,可采系数为100%,属稳定可采煤层。
寺河井田位于沁水复式向斜盆地的南端东翼。总体构造形态是一倾向北西~北西西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了一系列近南北~北北东向的宽缓褶曲,形成井田内岩(煤)层的波状起伏,岩层倾角一般不超过10度,断层较少,总体上属于地质构造简单类
井田内断层较少,一般规模不大,且在钻孔揭露范围内多呈现隔水性。但在走向上、垂向上由于两盘岩性变化及构造部位不同,其隔水性质可能有所变化,不排除局部导水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岩溶陷落柱,井田内虽然发现数量不多,但个体都较大,同时不排除发育一定数量的隐伏陷落柱。据瞬变电磁法探测,多数陷落柱具有导水性,可能沟通煤层与下伏奥灰岩溶水的水力联系,构成井田突水的主要危险来源。
鉴于矿井在开采9、15号煤层时,3号煤层已经采过,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会发生变化,目前预算的9、15号煤层矿井涌水量已无实际意义。故本次仅预算3号煤层矿井涌水量。在《精查地质报告》中,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0m3/d(0.013m3/t),最大涌水量为756m3/d(0.0252m3/t)。
此外,2002~2007矿井实际正常涌水量为62.5 m3/h(0.06m3/t),最大涌水量为83.3m3/h(0.08m3/t)。
3、自然灾害危险等级及突出危险(1)瓦斯
根据2007寺河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矿井东井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46.8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63m3/t,为高瓦斯矿井;西井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5.6 m3/min,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火灾
根据2006年4月山西煤矿安全装备技术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以下简称:“检验报告”):寺河矿3#煤层自燃性发火倾向III级,为不易自燃煤层。
(3)煤尘
根据“检验报告”:3#煤层火焰长度为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0%,无煤尘爆炸危险。
(4)水灾
根据《地质报告》,寺河矿目前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简单—中等型,主要充水因素有奥陶系灰岩承压水、老窑老空积水、小煤窑越界巷道和采空区积水、顶板砂岩含水、地表水体以及本矿采空区积水。根据历年数据统计和分析,目前矿井日平均涌水量为2500m3/d左右,最大日涌水量为3200m3/d。矿井东、西井区各设有一个主水仓和主排水泵房,排水管路和设施布置合理,排水能力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5)顶板
3#煤层顶板一般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岩石硬度系数为2—4,区域总体构造形态是一倾向北西-北西西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的构造形迹是沁水大型复式向斜走向一致的北北东向宽缓褶皱,岩(煤)层呈波状起伏,伴有落差较小、规模不大的高角度正断层及低角度逆断层。寺河矿总体地质构造较简单,顶板较稳定,局部受小构造等因素的影响顶板破碎。
4、地质储量
据寺河矿最新《地质报告》,经重新核实后3#煤资源储量45719.0万t;9#煤资源储量8891.8万t;15#煤资源储量22835.2万t。
截止2007年底寺河矿3#煤期末能利用储量为30887.7万t,期末可采储量为17405.7万t,3#煤层正规面或可布置正规面块段地质储量为22121万t,预计可采出量为16700.3万t;可回收煤柱地质储量为1759.8万t,不能回收永久煤柱地质储量为5836.9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749.5万t;
9#煤层地质储量为7390.5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1395.1万t;
15#煤层地质储量为20368.8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3592.7万t。
目前矿井采区回采率达到85.9%,符合国家标准。
5、采掘关系
矿井采掘关系正常,保证了一个盘区不超过一个回采工作面和四个掘进头的生产格局。
6、生产系统及开采方法
矿井目前布置四个盘区,其中二、三盘区各布置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四盘区第一个工作面正在掘进中。目前,东三盘区的3306大采高工作面正在回采,东二盘区的2305大采高工作面正在准备过程中。
矿井的开采方式为大采高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
7、矿井主要设备(1)采煤装备
采煤机 SL—500交流电牵引采高3.1-6.2m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2*855KW和2*700KW 转载机 315KW/1140V 破碎机 PCM250 皮带输送机 DSJ140/250/3*400 移动变电站 KBSGZY-1000KVA/6/1.2 负荷中心 KBSGZY-1250KVA/6/1.2和 KBSGZY-2500KVA/6/3.45 乳化液泵 BRW400/37X4A 喷雾泵 BRW516/13.2 中间液压支架 ZY9400/28/62 端头液压支架 ZYT9400/25.5/55 过渡液压支架 ZYG9400/25.5/55(2)掘进装备
连续采煤机 12CM27-10E型 美国久益公司(JOY)梭车 PM2110C型 飞利普斯公司 给料破碎机 BF-14B-54-64C型 斯坦姆勒公司 铲车 ST-3.5S型 瓦格纳公司 双臂锚杆机 CHDDR-AC型 澳大利亚飞尔奇公司 负荷中心 TS1281、TS1243型 法国赛特公司 胶带输送机 DSP-1080/1000型 国产
连掘机 S200M 黑龙江佳木斯 锚杆机 ZZJ/II 晋煤集团煤机公司(3)主要提升运输装备
主斜井提升为DX-1400/744的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8、劳动组织管理
寺河矿井2007年共有两个大采高采煤队,三个连采掘进队组、两个连掘队和一个预备队,共八个采掘一线队组以及配套的辅助单位和业务科室,通过细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环节,加强工序管理,实行四员上岗挂牌管理制度,强化员工技能和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组织生产,确保劳动效率得到稳定提高。
9、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目前我矿计算机网络遍布矿各业务管理科室及生产单位,网络设备均实现了集中控制和管理。矿计算机网络中运行有安全信息管理系 统、调度日报系统、外运信息系统、矿内文件查询系统、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科技成果查询系统、新闻系统、邮件系统、科技图书查询系统、电子图书馆、宣传思想工作网、矿纪检监察网等面向全矿使用的应用系统,以及人事管理系统、劳资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专业计算机管理系统。这些运行于网络中的软件系统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部门管理水平,更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效、量化、及时的信息和数据资源。
10、环境保护设施
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优化生产工艺,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抓好节支降耗,提高产品的含金量和附加值;妥善处理产品附属物和废弃物,走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可循环发展道路。
(1)综合利用资源,防治水污染
矿井水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几个工序处理后,其出水水质达到GB/T18920—2002《城镇杂用水水质标准》,复用于井下降尘、员工澡堂、单身楼冲厕等场所,并对过滤后的出水进行了反渗透处理,水质达到了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指标;生活污水通过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消毒几个工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污水排放标准,通过规范化的排污口排入沁河;洗煤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煤泥水一级闭路循环系统,污水不外排。
(2)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
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合理利用煤层气,寺河矿建设了瓦斯抽 放系统和利用系统。井下抽放管路系统实现了本煤层抽放系统与采空区抽放的有效结合。煤层气作为高效、安全、清洁的能源,已复用于煤层气发电及燃气锅炉、员工澡堂、食堂、生活区住户等,并为周边村庄使用高效环保的燃气提供了便利。
(3)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
煤泥和煤矸石是洗选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寺河矿始终将煤泥和煤矸石治理作为污染物防治的重点来控制。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充分利用我矿煤泥和洗矸热值较高的特点,将煤泥和部分洗矸用于制造型煤等综合利用,并将剩余矸石填沟造地。实现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4)复垦塌陷土地
对塌陷土地进行治理与复垦,复垦的工艺流程采用局部剥离充填式人工复垦,对裂缝进行充填处理,恢复受损土地地貌和植被,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受损青苗,及地表附属物和建筑物进行赔偿。其中2007年塌陷面积为1560亩,复垦土地1560亩,复垦率达到了100%。
(5)噪声污染防治
寺河矿噪声源主要集中在洗选设备和主扇风机等大型设备。通过对噪声源处安装隔音房、墙壁及顶板安装隔音材料,消音板、转载处溜槽内加设缓冲装置,降低煤流落差、与厂界采用厂房进行噪声隔离等降噪措施,大大降低了噪声对员工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6)做好矿区绿化工作
寺河矿大力开展矿区绿化、美化、亮化改造,优化矿区环境。矿区绿化覆盖总面积为37.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4%;草坪绿地面积为35.8公顷,种植各种树木5615棵。寺河矿不断投入绿化资金,力争每年绿化面积不断增加。
11、体系管理方面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求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寺河矿于投产后第一年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建立和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多年以来,我矿在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同时,将“超前防范、精细化生产、持续改进”等一体化管理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夯实了基础管理,对全矿安全、生产、经营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2007年寺河矿实现原煤产量1037万吨,较同期相比增加65万吨;实现商品煤销售948万吨,较同期相比增加105万吨;实现商品煤销售收入362688万元,较同期相比增加54721万吨;商品煤综合售价达到382.41元/吨,较同期相比增加17.05元/吨。实现经营利润110150.67万元,较同期相比增加16873.98万元。
2007年寺河矿发生总成本费用233024.27万元,我矿2007年总单位成本费用为224.71元/吨,与2006年同期相比降低6.24元/吨,总单位成本费用降低2.7%。
三、科技成果、技术创新及生产纪录
我们继续发扬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开展 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创新工作。2007年共向晋煤集团公司申报科技项目23项,正在实施的12项。全年五小成果申报75项,经过初评、技术专家委员会审查,共产生一等奖20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19项;10月27日,“基于DH+总线掘进工作面多局部通风机远程控制系统”项目通过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2月28日成功组织召开了寺河矿首届五小成果发布会,对通过矿技术委员会评审的53项创新成果进行了隆重表彰,充分激发了广大工程技术员工参与技术革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完善健全了《寺河矿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寺河矿科技进步管理办法》,成立了寺河矿技术委员会,从制度上保障了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加强组织生产,推进正规循环,严格目标工资考核,提高单产单进效率。2007年原煤产量1037万吨,进尺41601米,最高月产量988728吨,最高日产量35789,最高日进尺195米。
四、创新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创新管理、节约成本,向管理要效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改进我们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切实保证各项规章和制度落实到位,特别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管理:
1、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是抓好能源计量工作,真实反映工作情况,从而增强管理对生产实际的指导作用。二是要加强节能降耗的计划性,搞好资金的统筹管理,既要认真执行计划,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又要简化管理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为基层生产 单位做好服务。三是加强能源计量分析,节能降耗是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单位的领导要注意培养节能意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做好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人员设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资源,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保证能源计量的准确性,降低成本消耗。另外,安全生产始终是一向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相关部门要做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保证员工和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
3、节能降耗工作要常抓不懈。强化管理责任,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责任到岗,落实到位。在管理上要与实际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4、严格办事程序,狠抓制度落实。特别是职能科室要围绕我矿制定的制度要求,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使管理工作进一步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一方面可减少工作随意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分工协作,明确职责,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也便于监督考核,推动工作。
5、要继续完善能源设备管理,加强设备使用的跟踪管理和新型设备调研工作,还要做好设备资料的归档管理,利用我矿多年来掌握的资料,总结提炼出自己的经验理论,提高我矿的综合实力。
6、坚持科技兴矿方针,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探索和改革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我矿的节能降耗体系,鼓励技术人员大胆创新,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引进新工艺,及时把新技术。
7、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安全生产、节约发展、清洁发展适应发展的要求。
8、除了加强宣传和引导以外,还要激发员工主动参与节能降耗工作的主动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为顺利完成全年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全矿干部员工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各项工作,为我矿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五、节能降耗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矿节能降耗管理工作,完善节能降耗基础工作,结合集团公司的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由矿总工办牵头召开节能降耗工作专题会议,组织主要管理单位(机电科、计划科、财务科、洗煤厂、后勤中心、供应科)参加。
2、各单位要对所管辖范围内的节能降耗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掌握节能降耗工作现状,提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计划,并编制能源计量器具布网图。
3、矿总工办根据摸底情况对在用能源计量器具进行建帐管理。
4、矿总工办牵头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办法,使能源计量工作有效进行。
5、各用能单位要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并将名单报总矿工办备案。
在具体实践中,将各项成本,特别是可控成本,分门别类细化到最末端,然后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将各成本项目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或物,对责任人或单位进行考核。并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将奖罚落实到个人,由各单位根据当月考核结果,以计酬并以奖金表的形式上缴成本室,构建了奖优罚劣的成本考核体系。
六、技术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矿井灾害升级、安全发展压力倍增。2007年,我矿西井区已经从一个高瓦斯矿井转变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这是一个质的转变。防突不仅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还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高的精细化工程,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我矿西井区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同时,西井区还存在承压水开采难题,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对我矿安全生产构成严峻挑战。
二是我矿进尺欠帐较多,回采煤量严重不足,抽、掘、采衔接矛盾依然突出;2008年上半年我矿又将面临单面维持生产局面,生产组织难度加大。加上一盘区系统工程滞后,留巷、支护技术难题亟待突破,千米钻机受综合因素制约,其功效作用充分发挥尚需时日,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矿井的正常生产衔接。
三是受主客观多方因素影响,矿井基本建设工程特别是与关系到矿井可持续发展的改扩建工程进展缓慢;而东井区稳定维持矿井产量仅有五年时间,加上西井区施工过程中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繁重。
四是防突研究、高应力区支护技术、承压水开采等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些关键课题亟待破解,技术力量相对不足、创新氛围不够浓厚,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矿井基础管理依然薄弱,队伍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手段等不能完全适应客观要求。还需进一步提升矿井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矿井长治久安任重道远。
七、工作思路及远景规划
新的一年,是我矿重塑形象、再立新功、再创辉煌的决战之年,任重而道远。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突出重点,抓大管小,努力实现从零开始,以零结束
(二)锁定目标、科学组织,奋力完成全年生产外运任务
(三)一肩双挑、形成合力,加快矿井改扩建步伐
(四)巩固成绩,挖潜提效,着力提升矿井经营管理水平
(五)立足矿情、全力攻关,破解制约发展关键技术难题
(六)强化执行,整体推进,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七)内化思想、外树形象,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八)以人为本、普惠成果,共建共享和谐矿山
2008年及今后几年内,在保证年产原煤1080万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掘进进尺,确保商品煤外运量,加大瓦斯抽放,增加瓦斯抽放进尺,使瓦斯抽采率达到60%以上;努力实现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安全目标。
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实现生产衔接平衡,加快矿井改扩建工作步伐,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提升队伍素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共建共享和 谐矿山,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全面开创我矿安全、科学、和谐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