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在梁庄》一书读后感
今天,又看完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一书。
这是一本描写现实现在农村的真实生活。看完后,一惊:这也叫作品,在我的内心,只要是文学作品,哪怕是传记、报告文学,它都有在现实上加工的东西,至少给人以惊奇、给人以新鲜、给人以震撼、给人也吸引。可这本书,纯粹就是身边最寻常的事和现象,你从东西南北,那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比如,在我生活的川北乡村,这太平常无奇,看完后,想:这也叫书,它就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流水帐嘛。
可一再思:农村的变化真的如此,一深想,让人悲哀!或许这本书没有奇特,就是最大的深刻。
我在农村呆过,不过说实话,二十多年,没在农村亲自生活过了,但六年前,我在乡镇初中教书,我的妻子家在农村,偶尔回去,见到、听到的完全都是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梁庄!不过,我是见怪不怪了,没有作者那种济世的胸怀。或许,我从来没有像作者那样,生活过在农村,但现在离开了农村到了北京,她对农村的变化如此,有如此的震惊和深刻。因为我现在即使在一个县级市里教书,但可以说,或许我从未离开过农村,对它的变化虽有感知,但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正如作者所说,我对农村的感觉,是慢慢来的,就像用火慢慢加热的水里的青蛙,到死的危险时,都不知不觉,或许生活在县级的所有人包括人民公仆,都是我这种感受,并未觉得什么,更何况是身在其中的农民呢?
可一看这本书,我静静思索:这真的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旁观者清啊!
书中说的,我都见过,甚至经历过。
农村,平时真的没了年青人,只有老人和小孩。家境好点的,连小孩都随父母到城里上学,或者到城里上私立寄宿学校,只剩下了老人。有时和妻子回她们农村,只有陌落的房子,很少有人。老人就在路边打打麻将,过着日子,农民的负担是少了,但文化精神生活可怜的少,这才是作者提的最深刻的问题。包括老人的赡养,这也是我在农村见到的最揪心的事。只有每到了过年,乡镇的街上才会有了人气,可年一过,乡村又沉寂下去了。
留守儿童,更是如此。这点,我的体会深些,因为我是教师。
留守儿童,留守学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教,不仅是学习,更担心的心理教育。我常劝说一些家长,留个家长在家,照顾孩子,孩子初中三年,很重要,未来对孩子只有一次,孩子再大点,出去也行,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将来。可家长也有苦衷:不出门打工,虽说现在农村负担少了,但经济来源单一,只有出去打工,才能挣钱,挣钱为了孩子,也知道孩子现在重要,可没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家长也清楚,读书的出路并不明朗,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现实的读书无用论,让家长首先选择的是去挣钱,这是现实,这也是生活。所以,家长都双双出去打工,挣了钱,让孩子有好点的读书环境,可那时已经晚了,可即使孩子读不书了,有了钱,可以让日子过得好点,孩子也可以出去打工,总比,守着孩子教育孩子读书,而且读书,要成就孩子,那是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说付出多少就一定能好成绩的,若读不出来,以后孩子既没有了前途,家里也没了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大学生的出路不像原来,可以看到光明和未来的。
每次,我给留守学生的家长谈话,劝其留下来,陪孩子时,说实话,我都言不由衷,因为我也能确定孩子的将来如何,可我一直坚信:读书、教育孩子要靠父母,而不是老人甚至亲威们,他们可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可我找不到更好的说服我自己的理由,让家长能安心留下来。
第二篇:《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叶瑞
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出梁庄记》才得知《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如果说《中国在梁庄》还算得上是一部人类学范畴的着作的话,《出梁庄记》倒是更接近于访谈记录,而实质上,它也是新浪好书榜中纪实类文学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www.xiexiebang.com)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许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第三篇: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汉语言91郑娜09114026
每次寒假回家过年,兴冲冲地收拾东西,头脑中已经出现我久违的家人的面孔,呈现了一家人终于聚在一起的其乐融融的场景,描绘了在除夕之夜的欢声笑语,特别是奶奶享受天伦之乐露出的慈爱的笑容。但我又不得不面对长达十几个小时火车上的拥挤,凌乱,吵闹,想到这,我就揪心。
已经记不清楚是从哪一次回家对火车的拥挤开始憎恨起来,应该是上了大学后吧,因为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跟着爸爸从重庆来到西安时虽然拥挤得没有买到座票,站了十几个小时,但至少那个时候我是兴奋的,只感觉到人很多。每次坐在火车上,首先是有点优越感,因为能方便地在学校订学上学生票,但看到每个车厢里,没座的人比有座的人多,他们站着,靠着,坐在过道上,互相依靠着,有的甚至还带着几岁的小孩,有时候带着略微开玩笑的语气跟身边的同学说,草根阶层的生命力真旺盛,有时候略带愤恨的语气抱怨“同样都拿了这么多钱,凭什么让他们站着,要知道要站十几个小时,有的什么要站几天”,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已经加车了,中国流动人口太多了。
从小在西南部的乡村长大,从小时候到现在偶尔回家的所见所闻所感中,我确信梁鸿在中国在梁庄里所描绘的乡村现象在我们那儿是存在的,大量的农民工,重建中的环境破坏问题,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留守老人无依无靠,道德的缺失和新道德的隐患,还有就是农村文化的在渐行渐远的消失。在这儿,我想说说中国的农民流动问题。
有人说,农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牺牲者,有人说农民的痛苦是一个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必经阶段,有人说中国的农村必将走向终结。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大量企业在农村落地,这些,我信。但大量的跨省的流动人口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的吧,他们所涌向的地方是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城镇甚至是乡村,好多生活在东部地区的很多人对中国在梁庄中所描写的农民生活感到陌生,因为在那儿没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在世界历史上,关于本地居民或者说是农民的大量流动现象是存在的,如,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但翻开历史我们都知道,他们有的是被外来移民者拿着鞭子用武力驱赶的,有的是失去了土地
不得不到城市里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存,但新时期的中国人口大量流动现象却不同,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并且还不用交税,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是主观离开家乡的,为什么他们愿意放弃土地自愿离开?其实中国在梁庄里所揭示的乡村状况,所描写的农民生活存在于那些经济比较落后的省市,存在于大部分与改革开放重点区,经济示范区绝缘的地区。西部大开发实行了这么多年,惠农政策实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有的地方还有大量的人离开家乡?我一直认为造成农民离开土地,离开亲人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成为工人,成为小商贩等等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源分布不均匀,是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有良好初衷却没有被有效的贯彻执行的政策的原因,当然更有当地政府的原因,最发达的城市、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多的就业机会在东部而不是在西部。很多人离开家乡并不是找不到工作,但工资太低,不愿意在家乡工作,他们把目光放在了走在经济前沿的发达地区,有的有商业头脑的农民在异地做生意还算不错,但更多的人挣扎在最底层,但他们的尴尬也在此,城市的市民认为这些外地来的农民工抢夺了他们的医疗、就业等资源,城管认为他们素质太低,影响城市的市容。
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我记得以前在政治课上谈到国家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优势时书上这么说,老师这么讲,我们也跟着这么答题。但我现在在看到这句话时,我有点矛盾,有点心酸,中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我不知道是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表示尊重、爱戴,以他们为榜样,还是为他们 挣扎在底层,干最重、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工资,住最便宜的房子,没有医疗保障,为了家里的老老小小还要省吃俭用的艰难的生存状况感到悲哀、痛心。而那些廉价的劳动力中绝大部分构成了中国的人口流动大军-----农民工。他们用体力来养活自己和家人,当有一天,总会有那么一天的,他们透支了自己的体力之后,又没有退休工资,而他们的孩子也在重复他们的脚步时,他们拿什么来安度自己 的晚年。我突然觉得,这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农民工们,成为经济建设中的牺牲品。一直在思考,工资这么低,生活成本这么高,他们为什么还要拼死拼活往外挤,为什么不安安静静地留在家乡,找份工作,生活成本又低,又能与家人在一起,并且还能很好的照顾、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一直认为,农民是很憨厚、老实的,只要能生活,再苦再累也不怕,当在土地上累了一年到头来还是只能填饱肚子,当本地的工厂陆续关停,他们也便把目光投向了经济发达、需要劳动力大的地区。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当留在本地的还只是些老人、小孩和妇女的时候,那么还拿什么来发展本地区的经济,依靠什么来实现本地的民主,国家的发展不光要有人才,更要有民众的参与,所以,我觉得,不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问题,也就是如果不解决资源公平问题,西部大开发只能是一个口号,农村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就不会实现。
对农民的感情是复杂的,对他们的淳朴、善良、厚重、憨厚、生命力强、邻里互助,我发自心里的赞叹与崇敬,每次回家,总能感受到许多在城市里面得不到的温暖,当爸妈不在家时,总是有热心的邻居吃饭时叫上我。但也有些隐隐的痛惜,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总觉得他们就像老黄牛,在家种地靠的是体力,出门打工卖的也是自己的力气。总觉得他们目光不是那么长远,还记得几年前在我们县有意向惠农政策,农民凭借自己的身份证可以在邮政得到一万块钱的无息贷款,大家都络绎不绝排队贷款,可他们不是用来投资,不是用来做生意,不是用来扩大养殖场,大部分农民转身就存进了银行,我叹息,为了不到100来块钱的利息排几天的队、跑好多部门盖章值得吗?我不解,我问爸爸,问什么不用这钱多买几头牲口做个小小的养殖场,说不定年终还会赚上一笔呢,爸爸却回答我:“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你看那些在政策扶持下养猪、养牛的,谁在真正干啊,还不是上面领导来考察的时候把邻居的牲口借来充数,检查完了,钱给了再还回去,再说,你养了,要是养多了,卖给谁啊。”从爸爸的话里,我至少能听出来:农民担不起风险,许多农业政策也只是面子上的工程,农民也没有得到技术方面的指导,当然也有他们目光短浅的一面。也许是他们一直认为靠自己的力气在土地上打拼,为别人打工是最保险的,也是成本最小的,他们害怕把自己的钱砸进去随时都会变成泡沫,所以他们不愿改变,除非是那种自己担着自家种的菜去卖这种低成本,甚至在他们看来没有成本才乐意去做。我终于理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中国农村的习俗是说的那句“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我觉得这句话用在一些农民仍旧靠体力吃饭也说得通。
也许,什么时候中国的流动大军不在庞大了,中国也就真的在经济上实现共同富裕了。什么时候他们看问题的眼光长远了,甚至以现代化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他们就不会觉得体力没有成本了,农村的劳动方式就应该改变了吧。
总觉得自己看待农民的视角改变了,小的时候,就一个农村小丫头,梁鸿小
时候的经历大部分都有,所以才觉得读这本书特别亲切。那时候,我记时间和农民的思维一样,以季为单位,春夏秋冬分明,春天迎着和煦的阳光,任春风调皮的吹拂着我的脸,有时滚动在灿烂的黄澄澄的油菜花里,有时出现在爸妈劳作的天地里;夏天盯着火辣辣的骄阳,和小伙伴们蹦跳在田埂上,因为在那儿可以捉到许多小虫;秋天,当大人们忙着收稻谷的时候,我们总徘徊在柑橘树下,看看哪个最大,然后向大的发起猛攻;冬天,南方很少下雪,但天气湿冷,总是被妈妈拉在火旁边烤火,拿几个土豆、红薯放在火里边,还一边听着大人拉家常。虽然那时经常穿姐姐们不穿的衣裳,不能像现在弟弟这样每天喝牛奶,但总觉得很开心,也许那个时候不懂事,也许那个时候还没有走出那个山村,我觉得我想的很少,甚至我到县城里上高中我也没有觉得农民有什么苦的。但至少是现在,我不会再以以前的思维方式看问题了,其实我还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但我觉得我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才能看清,看出其实农村生活条件和城市生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看出外出打工人的艰辛,看出留守儿童对爱的呼唤,看出留守老人的艰难和无奈,而那些在乡村挣扎的人们是不是忙得没有时间来思考这些,还是他们生命力太旺盛,还是他们一直有一种宿命观,抑或是自己太矫情,我曾问妈妈,有没有觉得自己特别辛苦,当爸爸不在身边时会不会太累,但她回答我的只是:那有什么办法呢?得生活啊。
旁观者清吗?不清楚,我只感觉到这个时候来看他们时爱里面夹杂着痛,就如梁鸿以走出乡村后再重新审视这个她曾经甚至一直所爱的乡村一样。
第四篇:《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边缘的声音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最近在老师的建议下,读了这本小小的薄薄的却厚重的文学纪实。让来自农村,在城市里麻木的我再次惊醒,感受那被边缘化的农村现状。
作者用只是用平和的语言真实的描述了回家的所见所闻——家乡新建和老旧的建筑、年轻人的逃离、情感的空虚、孩子的教育老年的留守、选举的悲哀„„,没有任何虚假,也没有跌宕的情节,就那样平和的描述却比任何故事更能拨动心弦,引发共鸣。
作为在乡村出生生活的人,我更能深深的体会到,中国在梁庄的映影不只是中国梁庄形象和缩影,而是映射到了整个中国乡村的现状。从城市到农村,短短几个小时的路程,却是从现代到农耕的穿越。真正生活在村庄的人,才能意识到乡村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虽然生活全球化了,虽然电视、网络,各种信息都以最同步的速度抵达这里,但是,这里——依然贫困。
当现代的小楼和过去的农屋共存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感慨,也许还有人固守着自己的老房子,可是他们的情感在城市化过程中显得那么的无力。或许根本就不在考虑之中。甚至于那些漂亮的楼房是不是适合农村的生活也没人知道。就那样在留恋与碰撞中蹒跚着。
与土地陌生的年亲人也正在抛弃农村,甚至是厌恶农村。或许这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这二十余年来逐渐被拉大的结果,或许是持续二十多年的打工潮,使得农民对于城市的生活越来越向往。尤其是80、90的一代。村庄更像是一个驿站,每年只有过年、忙种的时候,人们才会回去几天。等忙完了之后,又迅速撤回到了城市之中,只剩下孩子和老人。他们在向城市靠近,离农村越来越远。
如果你稍微留意,就会看到农村那些所谓的娱乐。镇上的网吧里很是热闹,放眼望去,全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在玩游戏,嘴里叼着烟卷,神情专注。甚至到晚上的时候,就会浓妆艳抹,登台唱一些黄色小曲,说一些低俗笑话。过年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人挣了钱回去之后,就聚在一起赌。赌得很厉害,有的人能把一年在外面挣的钱都输掉。毒品,我原本以为离我们那里的农村很远,然而回到家乡却常听到某某吸毒的谈论。不是农村的人堕落了,而是社会的发展剥夺了流传的文化娱乐,却没有带来新的气息。情感的空虚,让黄赌毒在这里悄然蔓延。
教育,同样在农村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当大学生褪去光环,农村的教育就没了方向。谁家让孩子上大学,谁家倒霉,花了钱,出来还没啥大作用,又不是铁饭碗,现在到处都是大学生。还不如及早出来打工,赶上好机会,打工一个月也能挣好几千。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和老人一起生活。学校早已不是殿堂和乐园。而是长大的驿站,一旦可以出去打工,便不再留恋。早早地走入社会,没了校园的熏陶,也没了年轻的花季。农村的老人,就是自然的存在。没有人陪伴,独自坚守着那片土地。甚至有的老人去世也没人在身边。在村里,老人的生活还是要靠儿女的赡养。不过,老人们把自己名下的或多或少的田地,交给儿女打理所得收入,并不足以负担他们的生活,以至于养老在农村逐渐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使得老人的生活质量下降。更多的情况是,老人还是自主生活,除非是衣食完全不能自给,不然还都是一人或老夫妻两人住在一处小房子内,儿女每年给些粮食和零用钱。在农村,经常会听见这样的一种幸福定义“有吃有喝,没病没灾”。而若是一旦得病,也就常意味着死亡。
村里书记的选举,早就不是民主的表达了。要不就是上边有人的安排,要不就是灰暗的竞争。农村发展党员,谁想入党,必须要经过村书记这一关,先送礼,再表示忠心,于是,发展党员,也就成为培养个人亲信的渠道。起码要确保入党者不会危及其地位。或许他们是聪明地远离了政治,或许他们为了生活之艰辛。只剩下对金钱的追逐。“当官的哪有不腐败的?还是当官好啊!”村人如是说,当官不仅意味着有钱,还意味着有势力,甚至可以鸡犬升天。时常可以听闻有讲述某村的某人在外当官,然后将全家都接走了,又帮谁谁安排了工作,又几个电话就摆平了某件事情。除了对政治的漠视,就是官民的悲哀。
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乡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依然很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第五篇:推荐书目《中国在梁庄》
推荐书目《中国在梁庄》
《中国在梁庄》由著名作家梁鸿多年深入农村,用心记录下的梁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惊奇见闻,了解农村的人读过这本书之后,都会觉得她写的就是自己见到、生活的村庄,能够切身感受到梁庄就是我国农村的缩影。《中国在梁庄》是一部比《活着》真实的非虚构文本,还原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温铁军、阎连科、李敬泽倾情推荐,获得了2010年“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
该书记述了河南穰县梁庄近30年来的变迁,以近似纪实手法呈现了梁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流于“形式”。在书中,梁鸿通过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等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人生故事,他们的情感和所面临的问题传达出了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
《中国在梁庄》是当代中国农村的现状缩影,它揭开社会温情的面纱,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倾听农民在新时代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感受农民在新时期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