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只有和谐的东西才是美的
只有和谐的东西才是美的国培讲座中的毛洪其老师在讲《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与评价》中讲了一句:‚只有和谐的东西才是美的‛。我当时看了,就觉得毛老师真是‚大师‛,居然把胡锦涛主席的‚和谐‛理论贯彻到了学生的写作中去了,仔细一想,确实是博大精深啊,这句话也可以成为我教学中的‚座右铭‛了。
这天,是上《孔乙己》的最后一课时。‚孔乙己‛也该结局了,这样一位自以为读了两句书,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既不会进学,又不会营生,连为人抄个字、笔墨纸砚都会一齐失踪,只能给‚麻木的国人‛提供笑料的人物,其结局的悲哀是可想而知的。我先让学生把课文朗读了一遍,然后我又带着低沉的语调朗诵着:‚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我对‚鲁迅‛的作品,总有一种癖好,从不喜欢笼统似的归纳列表,笼统似的比较讲解,我就喜欢带领学生朗读,学生读了、老师读,读读议议,议议读读,把鲁迅的作品当做喝‚铁观音‛‚龙井茶‛一样,慢慢品味。我读完了第一句,问‚这句是什么描写手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孔乙己来了,你有什么预感?‛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凄冷的环境描写,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当我读到‚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的时候,我自己鼻子不禁一酸,声音有点嘶哑,也许是前面我已悄悄地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此时学生好像也沉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很自然地与前面的外貌描写比较,得出孔乙己已被‚摧残‛的现实。当我又以‚高昂‛的语调读‚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你又
偷东西了‛,还有众人的哄笑,学生又很自然地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没有同情心、冷漠麻木‛的社会,孔乙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其结局的悲惨定会成为必然,‚众人的笑‛与‚孔乙己的‘摸’‘爬’‛再次形成鲜明的对比,以乐写悲,悲更悲了。最后,我再次用悲伤低沉的语调读:‚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时,所有的学生都那么肃穆,有几个女生居然还流下了眼泪。我轻轻地问:‚孔乙己到底死了吗?‛许多同学说:‚孔乙己应该死了。‛也有个别女生说:‚他没死,应该被他的远方亲戚接走了。‛在此基础上,我就水到渠成地得出‚大约‛‚的确‛的含义。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讨论:孔乙己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全文的主旨就这样水落石出了。
整堂课中,我没有什么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也没有什么热烈新颖的结构模式,几乎是传统的朗读讲解、读读议议,可是整个课堂的气氛是低沉的,学生的情绪是悲哀的,就是最后文章主旨的讨论,也没热闹的氛围,学生的心里都明白、都认同:这时封建文化与封建教育的罪恶。
这堂课我自我感觉是成功的。自始自终,学生都被我带入了一种悲凉的情境、悲愤的结局。整个课堂,老师、学生、及与作者鲁迅、孔乙己,都达到了高度的融合、高度的和谐。我不得不再次感叹:和谐的东西真美!
第二篇:和谐才是美
和谐,才是美
________读《新杂志 旧杂志》有感
新杂质,旧杂志,都是杂志,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可是,有一种很新鲜的现象——新杂志总是比旧杂志容易被接受。在新杂志的世界里,有一种叫做花花绿绿的杂志封面,的确,这样的花花绿绿吸引了百分之六十的人的眼球。剩下的是什么呢?经典。
物欲横流的这个社会,什么最容易吸引人呢?我想就是色彩了。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奇异的色彩,它们给了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它们让我勇往直前。自然而然,这样的色彩,也给了我们多少的迷惑与幻想。我们幻想,自己有个美丽的老婆,和谐的家。我们在幻想,也在畅想。你想过,我们会在什么样的色彩世界里畅游吗?黑色还是紫色?
走一步是一步的你,会抬头看看你头顶的那个星星吗?它也有一种绚丽的色彩,是它才有给我们走下去的力量的能力。一种淡淡的黄,是希望,是豁达,是山与水的环绕,是你与我的追求。我会看看脚下的这一片土地,是谁的天地。我走了,是否会后即有人。有句话是这样说:“我走了他人的路,让他人无路可走”。这是一句多么霸气的话,我走在了别人的前面,不是挡住了别人的路,而是做了先驱,走了弯路。不是我不给他们路,而是,他们眼里本来就没有路。如此说来,我不就走了他们的路。
永远的胜利者,是在别人还没有开始行动前,自己就已经开始了行动。这是我师父给我的话。它很简单,做起来,的确是登天。我不想做失败者,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什么用?大用。“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仙师的教诲。穷不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兼济天下。说起色彩,我们需要它帮助我们走向兼济天下的目的,并非,独善其身。中国红,是多么鲜艳。不是因为他的光泽,却是因为它的光彩。
再看看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的呢?绿色的。新鲜却不是那么的新
鲜。我们要清醒,我们要警醒,我们要在这个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所以,我们需要走进这个自然,去体道、悟道,最后得道。
都说,自己的理想是多么的伟大。说到头来,是多么的空旷。你做了吗?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很丑,但我们很温柔”,这不再是一句很美好的言语,而是,我们自己的自我圈套。的确,我们很丑,我们才有不丑的必要,才有装扮的本钱。对,我们需要装扮,在这个色彩的世界里。男孩子不在需要多少本事,只需要装扮。女孩子也不需要这样那样的约束,自由与活力,这才是青春的象征。
男儿有泪不轻弹,不是未到伤心处,而是不应该谈。我是男子汉,我不需要太多的装扮,我需要的是能力以及培养我能力的地方。这就是我的装扮,实实在在的装扮。颜色易改,本金难求。前面这句话,是翟鸿燊大师的经典名言。世间繁杂,多少即为过眼云烟。唯本,乃是最德之本。我要关义士的才貌和对主的忠贞不二,也要韩信点兵的本质英雄。
色彩终究要被摒弃,要的是什么?你的本事。
我并不提倡不打扮,我提倡的是怎样去打扮。怎样去打扮?并重却有所偏重。我们要打扮,要在拥有气质的基础上去打扮,发挥自己最厉害的技巧。不要偏重你的着装,没有气质,在华丽的着装,也只是一件破抹布。正如这样一句老话:“即使你穿上龙袍你也不是太子”。这样的局面怕才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说到这里,我们也说说自己。我很喜欢色彩,对于那些色彩鲜艳的东西,总会过去摸一摸,弄一弄。但是我忘了,越是鲜艳的东西,越是有毒的,甚至会要了你的小命。女孩的美丽,本是天生,加之点缀即可。并不是那种“浓妆淡抹总相宜”。
美,人人具备;美,你我共有。美,不是装扮,而是点缀;美不是
浓妆,而是点缀。美,不是我给你,是你自己的修炼;你我都不是妖怪,只因为,我们没有苦修。
话说:“众生平等皆缘起,相由心生酷字根”。
和谐,才是美啊!
(全文完)冶金材料学院0925班荀长权
2011年6月4日
第三篇:和谐才是真正的美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六(2)班的王佳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是真正的美.同学们,我问你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是表面化的美,是心灵的美,还是和谐的美……当然,和谐的美是最重要的.那么,什么才是和谐的美呢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友好共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我认为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当你不小心撞到同学时,一句小小的“对不起”就可以化解一场不可避免的打架事件.让我们相信自己吧!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和谐美来装扮我们的校园!相信——和谐美是真正的美!
第四篇:只有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_演讲稿
只有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_演讲稿
同学们: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人们往往重视的只是外表,而忽略了内心,其实,只有纯洁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
心灵美是一种美德。大哲学家弗郎西斯·培根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显美丽。是的,其实每一种美德都是出自善良的内心,它让人们肃然起敬。无论一个人的形体和容貌是否美,人们都会为他的心灵的闪光点而感到自豪。
你看!那田里的捕虫能手——青蛙,它也没有迷人的外表,然而它却任劳任怨为人类服务。这也是美。正如古人说的“昙花一现“、“人老珠黄”一样,外表美是容易凋谢的,因此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久的。科尔顿说过,美丽的身材可以吸引倾慕者,但是要永远地吸引住他们,需要美丽的灵魂。
记得曾有人这样说过:“美是纯洁的代名词,是奉献的代名词,是创造的代名词。”然而时至今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绣花枕头一包草”者仍大有人在,他就只有外表上的美,腹中空空,没有真才其学,只不过是供人观赏的花瓶而已。
我曾目睹过这样一幕: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上了一辆公交车,站在一位年轻小姐旁打量是否有空位。那花枝招展的小姐不但不让座位,反而还露出厌恶的神色,嫌弃老人靠脏了她的衣服。这时,一位衣着朴实的姑娘从她身旁站起来,主动为老人让座,顿时全车的人都向这位姑娘投去赞许目光。看到这一幕,我明白了:心灵之美胜于形体之美。
同学们,让我们把美丽的形貌与闪光的美德结合为一体,让美放射出光彩,成为21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第五篇:“只有实干 才是出路”演讲稿
只有实干 才是出路
人是需要一种精神的,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也需要一种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越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时期,更需要我们全厂上下形成一股知难而进、奋发向上的干劲。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职工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X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只有实干,才是出路》。
眼下,我们企业面临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钢铁主业连续亏损,个别单位奖金出现负数,干部职工只发基本工资,职工生活质量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职工队伍中出现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发牢骚现象。我们应当意识到“怨天尤人没有意义,只有实干才是出路。”在全国钢铁企业都处在“严冬”的大环境中,如何能更好地提升竞争力,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我认为:“只有实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实干才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
什么是实干呢?说通俗点就是吃苦耐劳,实实在在的完成本职工作。一个企业能否良好的发展不在于他的职工数量的多少,也不在于他的机构配备多么完善,而在于他的职工能不能实实在在的为企业工作。阿里巴巴的董事长马云曾经说过:“我考核一名员工首先是要看他是否有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而不是看他有什么能力,如何有本领,因为本领可以学,而吃苦耐劳的品质是一时学不来的。”还有演员王宝强,他从一个在北影厂门口50元一天“蹲活儿”的“北漂”民工,通过脚踏实地的学习,执着打拼,在不到而立之年便摘得国际影帝桂冠。借用《士兵突击》里高连长描述许三多的一句台词那就是:“每做一件事情,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样。突然有一天才发现他抱住的是一棵令人仰慕不已的参天大树。”王宝强的奋斗里程让我们明白“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只有踏踏实实的做工作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我们开展“学先进、找差距、增效益”活动过程中,应该正视自身短板,认真学习唐钢、新兴际华等先进单位的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模式,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立足岗位,提高使命感,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奋发作为。
青年职工作为企业的中流砥柱更应该树立实干的思想,及时调整自身的压力,从一枚螺栓、抑或是节省一滴油、一滴水的小事做起,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使自己成为工作岗位上的行家里手,用自己的双手为企业创造更大、更多的效益。
一个企业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实干精神还体现在创新巧干。有两句话说得很有哲理:“鸡蛋从外部打破,只能是食物;而从内部打破,却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巧干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意识。在创新中谋出路,求突破,从不合适宜的旧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开展群众性的降本增效工作是企业行之有效的降本之道。一线职工结合生产实际,纷纷为生产建设献计献策,合理化建议从未间断,修旧利废、小改小革,每一位职工降本工作都只是企业降本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片段,但每个小小片段的集合却足以决定企业降本工作的成败。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物种,就是因为人有思维,能够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发展壮大,充实自我,证明能力,实现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草木一春都是弹指一挥间的匆匆过客,碌碌无为、安于现状不是男子汉所为,安心干好眼前的工作才是唯一出路。空谈误国,实干兴帮。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干好本职工作最关键,青年朋友们我们应清醒的看到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式,与其把时间花在无用的抱怨上,还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把产品做好,把效益提上去,这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这也是我们,生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