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习初体验
实习初体验
时间如白驹过隙,似乎一眨眼间,在我还没有要准备好与大家说告别的时候,离别的时刻就已经到来。我即将离开实习学校,这个承载着我第一次上台讲课、第一次当班主任的记忆的地方。走过楼兰,走过荒滩,只是为了那句“路在脚下,明天会更好”。
虽然即将与已经相处35天的和蔼可敬的老师们,即将与我教过的第一批学生说再见,可是,属于我们共同的这35天的记忆,却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初到学校,就受到了各位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欢迎。老师对我们的嘘寒问暖,为我们尽心尽力的安排好住宿、安排好办公场所,为我们提供所有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真的被感动到了,想一想,就算是对自己的孩子也不过如此吧。。我们来的时候,恰逢春天百花争艳时节。学校的景致,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幽静雅致。一样幽静雅致的长廊,挂满了淡紫色仿佛流动着的紫藤萝,宛如一串串精细小巧的风铃,向春风展示着他们优美的舞姿······假想一下,在这么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坐在小亭中,感受着春意融融,翻开一本书,细细阅读,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还记得,第一次到班里的情景。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班主任带着我走在通向班级的路上时,心中忐忑不安,一直在担心如果学生不欢迎我怎么办?如果我太紧张了说不出话来怎们办?可当我推开门,看到学生们明亮的充满希冀与快乐的眼眸,我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下面的一个月。。脸上的笑容荡漾开来,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激动:这群可爱乖巧的孩子,就要陪伴我一个多月了呢······
初到学校,就像一个懵懂的孩子,对这儿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兴奋。实习第二天,我就去找了我们班的班长,请她把座次表帮我写出来。班长是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她非常真诚的对我说:“老师,咱们班学习成绩很好,就是平时比较活泼,您别见怪。”我当时真是感慨万千。第一次被正儿八经的称作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相信有经历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很微妙但又神秘的感觉。我本就喜欢活泼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思维没有被拘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看待他们认为很神秘的事情······
话说那天我还出了一个特别大的糗。我去找班长的时候恰好大扫除,学生们
很认真的在那儿打扫卫生。当我和班长说完要走时,发生了一个很戏剧性的事情。因为地比较滑,我从讲台往下走的时候摔倒了,而且摔得很艺术。当时班里就哄笑一片,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只剩下四个字: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刚出场就这么衰啊!学生们善意的把我拉起来,当时我很淡定的说了一句:“对,就是这样,从哪里跌倒的就从哪里爬起来。”哈哈,其实当时我真的好尴尬······
第一周是听课,还有幸的在考试中担任监考老师。刚开始觉得担任监考老师是一个非常枯燥无趣的工作,可是真正监考起来了,感觉真的很有趣:曾经是我在下面考试,老师在上面监考;曾经传小纸条的时候左顾右盼,生怕被老师看到。可是现在呢,我在上面,看着学生们虔诚的在试卷上答题写字,看着要作弊的学生紧张的不停的看老师的小动作,看着自以为把纸条伪装的很好的调皮鬼,仿佛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初中时代,这种感觉,真的是很难得。
第一次讲课,紧张一直伴随着我,以至于讲完之后在办公室把外套一脱,哇,好凉快,原来不知不觉后背已经湿透。第一节课讲的并不怎么理想,慢慢的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引起她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而不枯燥。紧张的准备,备课,试讲,终于迎来了第二次讲课。当我最后一行板书画上句号时,我从学生们的眼中看到了肯定。我的辛苦,终于换来了学生们的认可与尊重。
学生们渐渐与我打成一片:一起跑早操,一起吃午饭,一起上晚自习,一起在宿舍里疯闹。陪着他们一起读书,检查他们的纪律与卫生,总觉得这个班要再好一点、再好一点。
还记得年级400米接力跑时,我很逞强的要去和我们班的学生共患难。结果跑下来学生是这样安慰我的:“不要紧,老师,您都很多年没跑了,跑成这样已经很好了。”当时我的脸红的像煮熟了的虾米。不过由于我们班的共同努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也是一件值得好好庆祝的事了。
这是每天5点40到8点半的生活,是有早跑有早操有晚自习的生活,是简单纯粹的生活。学生们在这样的生活中奋发图强,我在这样的生活中慢慢的回归,回归到那些简单纯粹的记忆中······
35天的实习生活,不短也不长,我在这样的日子中渐渐成长、充实,渐渐地和同学们建立感情,渐渐地对他们舍不得,我并不是一个本分的老师,有时也会和他们一起起哄,聊八卦,但是我相信,他们也会舍不得我,就像我舍不得他们一样。还记得在欢送会上唱的张震岳的《再见》 :“我怕我 没有机会 跟你
说一声再见 因为也许 就再也见不到你···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 我会记住你给的思念 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被抹去···不回头 不回头的走下去”······
第二篇:实习,入职初体验
实习,入职初体验
——谢志龙
伴着三月的蒙蒙细雨,我来到义乌世贸中心项目开始我的实习之旅。实习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没有经历过实习,这是一种尝试,也是新的开始。
在这里,我需要用我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是装满知识的宝箱,而生产经验是开启这个宝箱的金钥匙;
在这里,第一次“全副武装”:穿上工作服,带上安全帽,佩戴安全带,一种自豪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对于咱们钢结构来说‘吊装是龙头,焊接是凤尾’”。在师傅的引领和教导之下,我对钢结构施工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这里,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公司的文化内涵:项目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清晨,刺耳的铃声催人梦醒,载有构件的车主打来电话询问卸车时间,于是乎,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安排场地卸车,协调塔吊吊装,审核测量数据,监督工人施工,设计图纸深化,构件清单统计等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着。深夜,偌大的工地依旧灯火通明,细小的焊丝迸射出炽热的火花。此刻,现场忙碌的身影中除了工人之外,还有项目值班人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他们时刻守候在现场。“铁骨仁心,钢构未来”,他们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耐心、执着以及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是我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们组成了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兄弟们,走了,吃饭去”。一句简短的言语却温暖人心。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一起吃火锅,一起看电影。周末,我们还专程来到上海参加分公司举办的“和谐杯”篮球赛。这里的一切,让我忘却了孤独,留下了最真的回忆。
时间在忙碌与充实的间隙中过得飞快无比,短短两个月的实习接近尾声。我从一个年轻懵懂的在校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实习生,完成着一个学生到职场人的初步转变,辛苦着,学习着,感悟着……
第三篇:新学期初体验
新学期初体验
8月27号教师到校,8月28号开始开学工作,然后入学、报到、按表上课,准备资料,迎接检查,排练节目,演出。。。一直到9号晚上10点,教师节汇报演出的帷幕拉上,一切才告一段落。长吁一口气之后,才惊觉只不过10多天而已,为何感觉这么漫长?
整整一个半月,没有休息,开学这段时间,本来就是最繁琐忙碌的时期,而我又过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悠闲暑假生活,惰性渐渐形成,冷不丁一上班,还真有点适应不过来。何况连续上两个星期班,中间一个双休日全部奉献在排练上,持续运转,还真感觉累!再加上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同事,新的工作任务,心中未免忐忑,好在我们主任是一个亲切友善极好相处的人,办公室里的同事也非常热情,所有不懂的都会耐心教我,这个适应的过程才大幅缩短,开学的一系列工作也已完成,心头的一块石头才渐渐落地。
接手新的班级,又是初三语文。几天下来,感觉跟我在易俗河带的任何一个初三班级都不一样。(75班的、121班的,127班的、128班,137班。。。那些孩子,刻苦,勤奋,热情,单纯,当日的学生有很多今天已成为了朋友,那些倾心交流、智慧碰撞的课堂也成为了难忘的记忆!)初进教室,第一感觉就是这些孩子长得好高好大,良好的营养让他们一个个高大健壮,也只有50多个人而已,却把偌大的一间教室塞得满满的,课桌椅都显得逼仄而狭窄。第二感觉就是他们有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漠然,初三了,似乎还缺少应有的紧迫感,课堂上,也缺乏交流的积极性,你说,他就听着,不吵,也不附和,更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上鲜见举手回答问题的人,但是他们又都很聪明,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我有些困惑,因为自己是一个凡事尽心投入的人,课堂上只有我一个人唱独角戏,感觉特别别扭,我希望他们动起来,希望课堂活起来,希望师生能够对话、交流、融入、擦出智慧的火花,也许我有点操之过急,毕竟他们面对的也是一个全然陌生的老师,与他们以前的老师个性、教学风格完全不同的人,这么短的时间怎么能适应的来呢?时间可以改变一切,真心可以换来真心,热情可以感染热情。我相信,无私的爱可以融化坚冰,师者的智慧可以点燃求知的火苗,执着的付出也一定会获得回报,是的,我坚信!
第四篇:军训初体验
携着一颗被炎热炙烤的浮躁的心,阔步走向军训营地,陌生的地点,陌生的心情,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言语,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份新奇,还有一丝莫名的无助。
在距故乡3544公里的大学里,心中充斥着从未涌现的归乡之情,但紧接而来的军训没有给予我足够的时间去习惯异乡的生活,而是以一种让人措手不及的方式拉开了我大学的帷幕。
在这时,我懵然醒悟,从这时起再也无法怀揣着对父母、朋友的那份依赖度过这四年,而是要靠自己独立去面对一切。
大学军训比我想象的要严格的多,凝聚了我本要随心而过的心态,让我不得不紧张起来。因为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在教官早已嘶哑的口令中,我明白,我肩负的不仅是我个人得失。我突然明白军训的真正意义,体能只是次要的,而真正重要的是那份心态,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只有一个负责的团队才是最棒的!
渐渐地,我熟悉了同学,班导,教官,让我难以置信的是教官比我还小3天,但站在他面前的我确实如此的惭愧。同岁的彼此,他已经是军队的教官,而我却还是在花父母钱的“寄生虫”,这令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寒窗数十载,究竟做了什么,自此我心中暗暗种下一颗努力奋进的种子,精心浇灌,而今才道当时的错,心绪凄迷。必将今日更努力,勿使无汗终有累。不负父母及关爱我的人的那份心。
纵观军训场上,烈日下声声口令,滴滴汗水,次次努力练习,无不诠释着全年级同学努力上进的决心。同在烈日下的班导和教官,班导期待而又心疼我们的目光中,让我感到第一次在异乡亲人般的温暖。而教官嘶哑的严厉口令也掩饰不了他冷酷外表下那一颗年轻而温暖的心。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军训是一次真正成熟的洗礼,军训中的辛苦无须多言,炎热中才让我们明白树荫下的凉爽是多么珍贵。响彻全场的口号,展现了同学们对未来那份信心。静静的看着满目的绿色迷彩服,仿佛已忘却头顶那份热,而带来的是心灵的一份清凉,轻柔的融入心底。为那颗浮躁的心进行了一次升华。
马上将要跟军训说再见,我终于明白“言有尽而此情无尽”的真谛,真正的军训本该如此。班导,教官你们辛苦了。吾必宁负天下不负卿,大展宏图看今朝。
第五篇:村官初体验
村 官 之 初 体 验
晏家街道沙塘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张峰
我叫张峰,于2010年7月15日选派到晏家街道沙塘村任支部书记助理。作为从一名在学校学习了十九年的学生到一名党的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在成为大学生村官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基层工作实践教会我人生的学习不单单停留在书本上,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锻炼更多是在书本之外。
和村级班子成员相处,我学会了真心对待群众。为了完成既定工作目标,村上的书记和主任在8月的酷暑天坚持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到指定地点组织村民开展工作。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为人民服务”不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村级班子成员作为党在基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和百姓的接触最为密切,在为民办实事好事方面是最具体。长寿区作为重庆市的第二批养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区县,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我便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倾尽所有的热情为村民答疑解惑,复印材料、填写申请报。手臂写痛了,眼镜看花了,但是想到自己的辛勤工作可以为他们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时,我又笑了。基层工作实践慢慢地培养了我 “位卑未敢忘忧民”的思想。
和村民相处,我学会了仔细聆听群众心声。自被分配到沙塘村工作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村上的会计要了一份村情基本情况统计表。随后挨家挨户走访群众,了解村情和村民意愿。当一个村民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把该为我们办的事情办好、办实、办公正,我们就给你评个好”时,我学会了只要以诚相待自会换得群众拥护和支持。通过走访,慢慢地愿意找我这个外地来的村官聊天的村民多了,愿意找我办事的村民多了,是农民群众教会了我做基层群众工作要拥有耐心、细心、热心的良好品质。
和农村环境相处,我学会了发现和解决问题。《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说每次进村走访是向农民群众单向学习的话,那我每天晚上把所发现和遇到的问题写成工作日志则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思考。通过记录三万多字的工作日志,使得我对农村的各种问题认识得更加全面,思考得愈加深入。慢慢地我对遇到的棘手问题不会再像学生时代那样教条,感到手足无措,而是逐渐变得自信,有条理起来。
现在晏家街道两大园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村希望搭上这一列快车。而作为这种农村环境下的一名村官,我以后要做的是多为村级班子建设做贡献,争取成为支部书记的得力助手;注意群众的思想反应,把群众的呼声及时带给组织和上级,争取成为群众心声的传送人;对于群众一时难理解的问题,循循善诱、耐心说服;争取成为党在农村政策的优秀宣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