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抓学风建设
如何抓学风建设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学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确有少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中学时那种明确的追求目标、忘我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有的同学学习纪律松懈,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经常出现,听课不专心,靠看小说、发短信、睡大觉打发时光。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靠抄袭完成任务。考前不认真复习,靠作弊蒙混过关„„以上现象也说明,目前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加强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那么,在高校应如何加强学风建设呢?
一、加强引导,提高学生对知识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古今中外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专家、学者,无一不是一个具有宽厚扎实知识的人。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学为本”,实践证明,获得知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学习。知识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是靠持之以恒、楔而不舍地努力学习,日积月累而获得的。勤奋学习是获得知识并使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二、狠抓教风促进学风
教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学生的学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风。好的教风滋生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实的良好学风;不良教风则易产生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坏的学风。因此,抓好教风建设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并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使他们树立起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思想。其次,要改革那些与培养新世纪人才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教书育人促进学风
由于大学任课教师大多学历高,知识层次高,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他们的言行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年大学生往往有着重要的影响,知识渊博、人格高尚的大学教师也容易与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因此,如果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时仅寥寥数语,就会收到显著效果,可极好地促进学风建设。
四、更新教育观念,加快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传统的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其方法往往表现为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满堂灌”和“注入式”,使课堂教学既缺乏双边交流又缺乏趣味
性,使学生处在一种单向接收知识的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之中。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对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求尽可能多的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各种声像设备、多媒体等最新科技成果,要求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作为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加强教与学之间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加强学校管理
加强管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严格而明确的管理制度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证。在学风建设方面,加强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严明的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课堂纪律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试纪律等。
(2)要严格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再好的制度,如果不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因此,在学风建设方面,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并在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相对淘汰制度,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六、开展学习竞赛
开展学习竞赛是促使学风建设的又一有效措施。在大学生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竞争方面,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包括外语和计算机)、科研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单项和综合考核评估,实行“奖优罚劣”,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学风和校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高校要将学风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班级: 540122
学号:54012231姓名:王绪卫
第二篇:如何抓学风
优良的学风,是班集体的生命线,是促进班级不断进步的动力。班级的主流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便可以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首先,要让他们制定每一阶段考试的学习目标,可以是班主任给他们定指标。也可以自己定指标,如第一次考试达到多少名,第二次又达到多少名。使其朝着既定目标努力,但这个目标定的不能太高,要让他有了目标才有了前进的动力,稍加努力便可达到。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不仅需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引导学生们朝着即定目标努力,在班级树立学习风气——比、学、赶、帮、超,人不可以有傲气,也不能没有骨气,要首先懂得:学习光荣、不学习可耻,胜不骄、败不馁。考第一固然光荣,成绩不佳,也不一定没出息,但是如果自暴自弃,甘于落后,那就一定会被社会遗弃!要让学生懂得:知识来不得半点虚伪,必须实事求是,制止考试抄袭,如果作不了弊以后再考试就不掂记抄了,平时也就能认真学习了,所以要严格考核。杜绝舞弊行为.信心是成功的阶梯,要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学习才能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严字当头,才可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一个班集体是否优秀最主要的是看它在学习上的表现,勤奋的学风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所以必须重视学风建设。
班集体的成绩由尖子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大类别决定,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定期总结和培养。班集体的成绩才可能稳步提高。尖子生具有较好基础,智力、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诸多方面也有优势,对于功课的接受理解和运用较一般学生快捷,可以给他们指标定得高一些,让出色者更加优秀。
在以上几方面花大气力,多做工作,坚持不懈,班级优良的学风很快形成,班级成绩会步步升高。
第三篇:抓学风
“抓学风、正作风、树新风”自我分析检查
刘文进
自开展整顿“三风”活动教育以来,我按规定自觉参加我局组织的集中理论学习和科室组织的自学理论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及时交流心得,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理论学习,并展开讨论。我围绕整顿“三风”具体内容的学习,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查摆了自己工作以来在学风、作风、树新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认真剖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以便更好地开展文物旅游工作,为促进我局良好的工作氛围而不断努力,从而使自已成为新时期合格的文物旅游工作者,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照三风标准,认真分析检查,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
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更没有掌握邓小平同志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2、业务知识不够钻研。
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自认为是专业院校毕业,又念了这么多年的本专业,用起专业知识来会措措有余,一种自傲的情绪,不愿更深入地去钻研;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得过且过,在业务方面存有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具体的指示,我不用先急着干,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反而招来非议。自己没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所以在工作、学习中比较盲目.还有一方面,缺乏创新精神。对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依顺,不太动脑筋去创新尝试,不够大胆,害怕失败。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做事情只安于表面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还会把工作作为负担,却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增强公仆意识。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重要的实践在于认清职责,立足本职,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为教育做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把本职当作党赋予我的任务和使命,按照整顿“三风”教育要求来实践。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人民,是看实践”。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的责任,要时刻关注学生、教职工对学校充满期待和信赖的眼睛,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实践“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真正体现出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2、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
文化修养是人们为掌握和运用文化艺术及一般知识所进行的努力学习,以及所达到的一定素养或水平。我们要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内行专家.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要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只有狠下决心,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同时我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使自己更全面地发展.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范。
3、剖析自己,虚心接受,更快进步。
我知道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我也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是很不容易的。诚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常常是夸大自己好的一面,对于自己的弱点总是原谅的,还往往把弱点看成优点”。我觉得我不能就滞留于现状,我要做到真正剖析自己,要为自己定好位。正确地对待教同事提出的各种意见,从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更快地进步。
总之,通过这次整顿“三风”教育活动,使我对本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从理论上、思想上的进一步武装头脑,使我更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分析了原因,找到了药方,为我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活动,感到肩上的压力更重了,思路更清晰了,作风更实了,干劲更足了,要以这次整顿“三风”教育活动为新的起点,立足本职,廉洁奉献,努力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通过整顿“三风”教育活动,对我自身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
第四篇:重抓学风建设
重抓学风建设
——三星希望小学全体教师例会资料
2014年4月1日
上周精彩回顾:
1、在全体班主任的努力下,班级管理工作大大加强,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为狠抓学风建设打下了基础。班主任老师基本上能按学校部署的要求进行工作。
2、自上周开始的“阅读活动”已紧锣密鼓开始进行了,为书香校园建设开了个好头,阅读,能陶冶人的身心,丰富知识,让学生的兴趣发性转移,我们全体班主任要正确的认识,也许阅读短期内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学生的习惯、爱好、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学习的后驱力也会更持久。
3、通过上周的送教活动,经过听课、评课、交流之后,要将好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之中来。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以后这种活动要经常进行,多种形式开展。因只有进行研究的老师才能感觉到持久的幸福。
有待加强之处:
1、走入学生心灵、落实课堂教学知识。从学生外在表现看:课堂纪律还好、自习课也有个一般,但他们的学习效果要多考虑,学生在课堂的真实情况怎样?上课前,我们要站在学生角度想想通过这节课他们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一定要让学生总结),会学了哪些知识,对于必须掌握而学生能掌握的知识课后要一个一个落实过关,平常多和学生聊聊、鼓励鼓励他们,走入学生的内心。
2、早自习要守在教室,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杜绝学生拖拉赖散的习惯。
3、早自习基本上是一位老师辅导一个班,因为学生基础差,这样才更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一对一辅导。
4、加强作业检查,通过作业巩固、发展学生知识,针对不同的基础要布置合理的作业,并仔细检查,通过作业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本周工作部署:
(一)、狠抓学风:对于学习习惯不好、作业经常不完成、上课不听课等等的学生,老师要严格要求,若屡教不改的学生请交到学校政教处(设立学习班)来转化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学习的关键在课堂,学生在课堂必须遵守以下要求,否则扣分到班。
1、坐姿要端正,发现跷腿、侧坐、脚伸到行间、脚抬起靠在桌上等要扣分。
2、上课说私话、玩指甲、玩手、玩其它物品或喝水、吃其它东西的学生要扣分。
3、上甲课做乙事,做与学习无关的学生要扣分。
4、科任教师要严格要求,对于以上情况在任教的课堂中出现次数较多的,要对科任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
(二)学习并落实课堂达标活动
1、学习瓮江学区课堂达标活动方案;
2、由教导处组织和安排公开课活动,(最迟下周开始)评课的方式以达标活动基本标准为参考;
3、分科进行研讨,以评比的优秀课加以改正,作为本科目的示范课,各科在活动结束以后以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不定期听课,学区过程检查的要求)
(三)进一步落实学生阅读活动:
1、思想认识问题:
2、方式方法问题
3、图书借阅、使用、保管问题
(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诵读经典、唱响经典》—关于学校营造“书香歌海”校园活动方案
第五篇:抓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
抓学生党建 促学风建设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切实抓好学生党建工作。
一、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符合党的工作精神,也符合大学生积极进步的实际需求,要按照“党员发展细则”,坚持标准,严格发展程序,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工作,把大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充实党的基层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并充分利用预备党员考察期,通过组织生活、理论学习、群众评议、主题活动、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加强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其中学习方面应作为预备党员考察的一个重要指标,要使每位党员都能意识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素质,始终注意在各方面体现党的先进性。
这样就会使那些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努力端正态度,勤奋学习,克服缺点,把自己注意力的重点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素质拓展上。同时,党的基层组织要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例如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帮扶结对等活动,促进在大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据调查显示,目前笔者所在省份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一般都是按照年级与专业设置,随着本科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年级提升,导致高年级党员过多、党支部过大。学生党支部出现少则有八九十名党员,多则一百多名党员,甚至拥有近二百名党员的情况。支部庞大,行动不便,党的组织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党员发展大会或者是支部换届选举大会。支部党员大会没有形成制度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
要按照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的目标,积极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工作面,特别是在学生党支部设置上,要适应形势更加灵活具体。党的组织要努力实践、调查研究,把学生党支部建在党员多、班风正、能力强的班级上,同时配齐配强支部领导班子,并加强教育和培训,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执行支部工作计划,注重加强指导与信息沟通,为 学风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学生群体中,学生党支部往往比教师党支部有着更大的热情和创造精神,更能够发挥其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坚持党支部建设规律,执行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要求党员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积极策划和设计主题支部生活会,主动邀请身边优秀大学生或杰出校友讲述其成功经验,带动其他同学与本支部党员一道学习优秀典型。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组织生活丰富多彩,也吸收其他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参与支部活动,熟悉了解党的组织和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党支部要经常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为学风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坚持民主评议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相互谈心,定点联系班级,相互帮助,共同发展,不断努力朝着向高素质优秀人才的目标迈进。
四、广泛开展党员主题活动,用党的先进性营造良好的学风
学生党支部要积极开展以学风建设和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推动党员提高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拓展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广泛展示聪明智慧和全面素质。学生党支部自身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要与其他学生组织一道,通力合作营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位,凝炼学校的优良教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形成教师求真进取的教风、学生积极向上的学风和干部职工敬业认真的工作作风为一体的和谐校风,这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也是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工程和质量工程的重要保证。
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创新是21 世纪的主题,在高校中,学生党员应该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通过创新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的理论教育工作力度不够
高校在上世纪90 年代末扩招以来,学生人数剧增,教育资源日益紧张,加上学生的思想多样性、复杂性和易被煽动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的难度,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引导大学生处理好政治与业务、集体与个人、学习与成才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部分基层党组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的理论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对学生入党前的思想引导不够及时,且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入党后缺少教育引导,以至部分党员入党后出现思想放松的现象,影响了党员素质的提高。
(二)党支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部分基层组织的党员发展标准和发展工作流程未能与时俱进,如偏重业务能力素质或学习成绩,而淡化思想品德素质,偏重入党前的教育而轻视预备期的考察;部分高年级和毕业班的学生党支部管理欠规范,忽视了党员的教育和使用;部分党务工作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能力未能很好适应新的形势,导致党建工作缺乏实效;党支部的委员未能很好履行职位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削弱了党支部的战斗力;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去开展党建工作的党务工作干部还不多;等等。
(三)党员评价考核工作和党员的再教育未得到有效落实
部分基层组织的党员评价考核制度未建立健全或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且考核工作存在滞后的现象,未能充分体现党员考核制度评先促先的积极导向作用;偏重于发展新党员,而对党员的再教育工作相对重视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责任主体的职责不够明确、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质量有待提高、人财物等保障措施不够到位等问题。
二、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前提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前提。当前应当确立和强化以下几个观念:一是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的观念。现阶段高校党组织必须要服从全党工作的大局,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必须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并把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培养人才的重点,以党建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观念。高校党委应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办学,在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同时,必须健全党内民主,拓宽党内民主渠道,用党章和党规来规范党的各项工作,确保高校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三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要发扬党的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通过及时、具体、深入的思想工作,为党员、学生解开思想疙瘩,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创造条件,使党组织真正成为能团结、凝聚学生,能激发广大
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政治核心。
四是开放管理理念。在新的形势下,党务管理系统多职能、多要素、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属性更加明显,应实行更为开放的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和推进党务公开。
(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着力点
在高校党建工作的诸多要素中,工作方式方法与党建工作成效具有最直接的关系。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工作方式方法也必须不断变革,要在继续坚持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基础上,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进一步创新高校大学生的理论灌输教育和党员的再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党员整体素质
高校学院党委(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不能单靠学校党校次数不多的培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主动加强对非党员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引导教育,让他们对党的历史和理论有更深的认识,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学生党员是学生当中比较优秀的一群,如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一种党组织和党员的荣誉感,将会大大地提高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针对部分党员在入党后出现思想放松的现象,必须加强对党员的再教育工作,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支部活动和党内组织生活以及分配适当的工作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党员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民主生活会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及时反省自身的差距与不足,督促学生不断进步,提升学生党员整体素质。
2、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创新管理考核体系
对原有的工作制度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如健全对低年级学生入党前的引导教育工作制度,帮助要求入党的学生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做到早教育,早发现;健全团内推优制度,严格制定推优标准,认真落实,切实做到早选苗、选好苗;健全党员联系积极分子制度、谈话制度、汇报制度和培养人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早培养、早考察、早成熟;健全党员发展公示制度和预备党员转正标准,严格保证党员质量;健全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和学生党员全程培养制度,对学生党员分配适当的工作任务,让他们在低年级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的素质。
创新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前导性制度创新,如制定党员公约或素质拓展计划等,实行学生公寓党员责任区制、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制、定期群众评议党员制等,以加强对党员的正面引导和监督;健全党内民主评议制度,创新党员考核制度,如每个学年对每个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和严格的考核,评议工作以党章为准绳,结合大学生党员的自身特点,把自评、互评、党内外群众评议和组织评定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组织生活考勤、思想汇报、学习成绩、综合测评等客观指标进行适当量化赋分,奖励高分,批评低分,使学生党员在评议中真正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3、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增强党支部的活力
高校的学生党支部是一群有共同追求的有志青年在一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平台,我们需要做好党员的监督考核工作,使支部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
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丰富支部生活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素质。支部学习讨论会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经常利用组织生活对国内外时事热点、社会难点和身边的事进行讨论学习,引导学生党员正确看待党内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的形势;每个学期可对每位党员提出“读一本书、写一篇体会、参加一次党日活动、和几名入党积极分子谈话”的要求,凸显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先进性;组织党员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革命纪念地接受教育;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投身社会实践,努力使党支部活动走出学院,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党建调研,在实践中了解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创新党支部的设置运行机制。目前,班级是学校主要的教学单位,也是学生管理的主要形式。所以党支部建在班上能够很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果实行完全学分制,它的主体课程是通过选课制来实现的,这样就为大学生创造了一种自由选课、跨年级听课和允许提前毕业与延迟毕业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让学生群体在宿舍(公寓)、社区或社团进行活动。因此,高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做法,快速高效地把党支部的建设准确定位,从而使党建工作更好地体现出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的指导作用。
尝试建立公寓学生党员接待室,拓宽学生党员的教育渠道。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员接待室,为公寓学生提供入党程序和党的基本知识咨询;提供党建报刊杂志及理论学习资料借阅服务;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服务;设立支部书记接待日,现场办公,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提供电视、VCD、录放机等电教设备和爱国主义影视片;鼓励班级团支部将团日活动安排到学生党员接待室开展,积极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
4、创新党务工作者培训制度,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
高校党委应定期给予党务工作者培训或研讨的机会,创新党务工作者培训制度。如将培训作为制度进行固定,要求不同职务的党务干部在一定任期内必须修完多少学分;开展定期的工作培训和交流研讨,以利于党务工作者开拓思路,等等。另外,大部分高校都是由政治辅导员兼任党务工作者,由于辅导员事务性的工作较为繁琐,必须要让兼任党建工作的辅导员摆脱“救火员”的角色,这样政治辅导员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和研究与党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高校要在政策上给予兼任党建工作的政治辅导员有别于其他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相关待遇,使这部分同志更加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
5、探索管理新模式——建设电子党务,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青年学生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它既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抓住学生关注网络信息的心理,充分发挥网络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将党建工作延伸到网上。党务工作者应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工作,如建立“党旗飘飘”、“永远的党支部”网页,开设“红色牧师”的博客,设立“学生党员之家”的论坛等,将组织生活、学习讨论会、思想交流放到网上进行,收集党员的声音,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随时随地进行理论讨论和思想指导,更有针对性地给与引导和答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党建工作的意义在网上得到延伸。
另外,鉴于党员的发展材料比较多、准备时间比较长、整理有一定的困难的情况,可将党员的发展工作尽量放到网上,每位递交入党申请的同学,经管理员(支部委员)审核将发放一个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同时支委会将针对同学的实际情况指派党员负责联系和培养,以后发展的过程,培养对象将通过指定的用户权限递交思想汇报、自传、转正申请以及填写推优表、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和入党志愿书等材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化管理党员材料,从而提高发展党员的工作效率和实现发展材料规范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比例不断提高, 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大多数高校实现大学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新局面。随着大学生中党员人数的日益增多, 在学生党员这个先进群体中如何加强党员的有效性教育, 以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增强工作能力,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课题。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及开展经常性教育面临的问题
高校党建和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受到普遍重视, 总体状况是好的, 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党员先进性有良好基础, 但也应该看到高校党员经常性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 入党动机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功利化。入党动机是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真实目的和内在驱动力, 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党员的质量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先进性。大多数学生党员都具有比较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比较正确的入党动机, 然而, 在相当部分学生党员中, 也存在着入党动机的多样化、功利化的趋向。有的学生要求入党不是为人民服务, 也不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而是为了对自己毕业找工作和未来发展有好处。高校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存在的多样化、功利化的现实及趋向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 对学生党员教育表现出“前紧后松”现象。整体上看, 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视, 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业余党校教育教学系统和党员管理体系, 但个别基层组织也存在着对学生党员“重发展, 轻教育”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重发展前的教育、培养、考察, 轻发展后的继续教育和严格管理, 致使一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表现迥异, 一旦入了党, 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有的甚至不愿参加党组织活动, 不能发挥先进示范作用, 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 学生党组织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存在着具体困难。学生党支部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学生党支部自身的特殊性相关。其一, 支部成员年龄层次较低, 都是新党员, 且预备党员人数较多;其二, 他们富有朝气, 对党的感情质朴, 但受党内教育较短, 思想磨练不够, 党性修养需借助外力;其三, 他们比一般学生政治敏感性强, 也更有激情, 但社会经验、政治鉴别能力欠缺;其四, 支部存在周期较短,工作积淀不深。此外, 当前大学生学业负担重、竞争压力大、就业难等因素, 也增加了支部对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难度。
第四, 保障措施不到位, 活动经费有困难。党员的教育需要有经费作保障。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开展, 如请专家学者或知名人士上党课、做报告, 到教育基地参观, 组织党员到校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评比表彰先进等都涉及到经费开支。由于经费原因, 党支部活动往往是“看菜吃饭”,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的开展活动开支超出计划就无法报帐。经费问题是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对策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高校党组织要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接班人的高度,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
(一)强化立制建档, 完善学生党员的管理体系
构建学生党员的经常性教育机制, 建立组织管理机制是基础。首先是健全组织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 配足人员。其次要从制度上得到保证, 用制度来激励和督促学生党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于党员行为规范的制度体系应包括: 全面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预备党员考察制、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根据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制定目标管理制度, 明确目标完成的期限, 明确专人负责考评,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考核;完善融育人、管理和监督于一体的党员考核制度, 充实考核内容, 改进考核方法, 提高考核效果;健全党员理论培训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继续考察度等再教育制度;建立毕业生党员跟踪查制度, 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教育, 通过毕业党员走上工作岗位的情况反馈, 检验组织发质量和先进性教育成效, 以达
到不断完善和进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目的。再次是支部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育管理档案。如建立《党课教育登记簿》、《党费收缴簿》、《支委会会议记录簿》、《每学期党员理论学习计划簿》等, 努力规范本支部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此外, 还要建立健全学生党员个人档案, 把每一名党员在校期间的思想汇报、理论学习心得和每学期的计划与保证等材料收录其中, 加强学生党支部对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 便于支部了解每一名党员在不同时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情况, 同时也使支部对党员的考评更为客观、准确。
(二)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学分制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应该是系统学习理论, 锻炼党性, 提升自我修养。构建以综合学分制为基础, 建立起包括考评监督管理机制、系统教育培训提高和自主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理论学习体系是比较科学和有效的。例如: 中北大学党委组织部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学分制, 学分包括: 参加党员活动日学分、参加党校经常性教育学分、理论学习学分和自学学分。党员经常性教育学分制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效果。
(三)开展主题教育, 增强党支部活力
主题教育使学生党员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考验, 是开展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好方法、好途径。定期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 不但广大学生党员乐于接受和参与, 而且能使学生党支部发挥作用, 让每位党员在班级中、在宿舍中、在广大学生中发挥作用, 树立党员良好形象。例如: 在党员中开展“党员一帮一”、学生党员挂牌上岗等主题的活动, 实施一个党员联系一个新生宿舍, 真正做到学生有“有困难、找党员”, 鼓励、要求学生党员为新生做实事、做好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
(四)加强民主评议, 构建监督机制
加强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 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是保证。建立党支部、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考核制度。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将党内教育与群众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把群众监督作为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每个学生党员都生活在学生中, 发动学生参与对党员的教育和监督, 能够弥补党组织教育管理的“疏漏”和不足, 起到全时空管理、监督的作用。在民主评议党员中, 应改变过去单纯党内评议的办法, 积极发动普通学生参与, 坚持把群众监督贯穿全过程。围绕理想信念、模范作用、履行职责、奉献精神等方面, 可以组织团员、普通同学对学生党员进行评议, 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测评, 评议情况和测评结果都如实反馈给党员本人, 使其明确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在群众评议基础上, 应组织开展谈心活动, 召开党小组会和支委会, 展开思想互助。本着对同志认真负责的态度, 提问题不绕圈子, 不讲虚话。被评议的同志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虚心接受大家帮助, 彼此之间坦诚相见。
总之, 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只有充分认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的必要性, 努力探索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高校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 并使之身体力行, 自觉实践, 才能达到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 才能真正使他们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