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重庆市合川区育才中学校邓仁建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新课程改革也对学生的习惯培养做了常规性的要求。叶圣陶说过:“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的确,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由于农村学生视野狭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相对落后,家庭教育不足等,造成了农村中学生数学学习普遍存在较多的不良习惯。因此农村数学教师对农村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大的影响,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在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是“乐之者”,还怕不愿意主动学数学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如讲与数字有关的故事,口算比赛,拼图游
戏等。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教师让所教学的内容贴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内容是那样的熟悉与亲切。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的田园风光无不蕴含着无尽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野去,到菜园去,到果园去,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让学生干农活,量土地,算面积,算产量,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对称,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集市卖菜,不仅让学生体验了生活,还知道了数学与生活是多么的密切,书本以外的农村生活是农村中学生的广阔天地。还有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注意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
农村中学生学习数学不爱预习,不知道如何去预习,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去预习。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圈点,或者做简单的批注,在阅读课本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同学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在预习中,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并标示疑点,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记
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等第二天老师讲解时,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听课就有针对性,听课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三、注意培养学生听课的良好习惯。
听课环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在农村中学生中十分严重,有些甚至还做“白日梦”,头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其解的同学就大有人在。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首先学生要自我调节最佳的情绪进入课堂,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口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要全神贯注的听课,认真做好笔记,适时合理批注,积极思考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口到,要培养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清晰,洪亮,条理分明,这样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对于在预习过程中自己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多加注意,要全面突破难点。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四、注意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惯。
课后复习是重要的学习环节之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的有效措施。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复习应及时、经常,这是由“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复习要趁热打铁,不然,预习、听讲的成果就很难巩固,时间一久,必然会造成知识的遗漏,影响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学生尤其是新生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做完作业,万事大吉,每到考试,才临阵磨枪搞突击,效果往往不佳。可培养对当天学习内容有复习的习惯,每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对所学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回放,遇到想不起的问题起床后要及时补救。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搞好日常复习,做到以下要求:一要经常化,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二要透彻理解,牢固掌握,不留尾巴;三要适当做一些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善于积累,善于运用,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
第二篇: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专题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迎河中学蒋鸿元
农村学生生活环境较城里孩子差,他们在学习环境上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得不到足够的信息指导与帮助。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了初中以后,由于知识复杂程度与难度加大,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学习十分吃力,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很有必要。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培养了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让他们在学海里健康平稳地航行。
一、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实际情况
(一)农村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现实状况
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③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⑦学习懒散,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学习,同时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发展。
(二)形成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学生形成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1、学生自身因素。现在的初中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学生从小就懒惰,怕吃苦、不爱动手动脑。没有平时的点滴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难以形成的。
2、教师方面的因素。青少年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由于青少年身心都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自制能力不够,做事常不能持之以恒,需要教师经常旁敲侧击地进行跟进、督促。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有相当一部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是知识教育重于方法与能
力教育,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的指导、跟进、督促不足,是造成良好学习习惯难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家庭因素。现在农村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学生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朋友监管。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朋友也由于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应有的知识,通常把重点放在“吃饱穿暖”、“不出安全事故”上,对于孩子的学习通常是不过问,顺其自然。长此以往,随着问题的日积月累,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逐步丧失,因此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较城里学生差。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上述情况,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1、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教师引导、督促,学生反复强化训练原则。由于农村学生特殊的环境导致了他们获得有关学习方法的知识、信息较少,在学习过程中又得不到家长的及时指导,对于何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知之较少,因此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借鉴、分析、总结、归纳出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技巧,然后向学生介绍,传授给学生,再由学生进行反复强化训练,消化运用。
(2)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原则。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学生长期坚持,教师也要经常督促,整个过程充满着对学生意志的磨练。
(3)坚持共性与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学习方法、习惯有共性的东西,但也因人而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还应结合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2、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1)由教师将学习习惯的知识内容融合于每堂课的内容中,在课堂上进行讲授、示范、引导。
(2)对于已经传授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指导、督促、检查。
(3)建立学生交流机制,定期让学生对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讨论、交流。举办学习习惯交流会,用学生的真实感受现身说法。
(4)建立学校家庭的连动机制,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知识要点编印成小册子发给每位学生家长,要求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及时跟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5)学会观察。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观察方法适合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适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教师应尽已所能地想办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多种观察的方法,并启发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观察方法去精心地观察。
(6)掌握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探究相似的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就知识与探究过程的关系而言,任何人都需要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与经验,在察的基础上对观察到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做出解释,提出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新的理解,从而深化和增长自身的科学知识,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应该从提出问题入手,引导他们提出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7)树立自信心。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只有自信,人才能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克服种种困难,迎接新的希望。然而,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中学生正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借助语文课对其进行自信心培养十分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和谐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来启发、引导、点拨他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无论是分组讨论还是集中发言,只要他们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我们都要予以表扬。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你认为这句话应当怎样读?请你给大家读一段好吗”“你的说法就是创新”“你真聪明”“你的想法都把老师打动了”„„只有这样,每一个课堂上的学生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
(8)唤起参与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
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我们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参与合作意识的教育。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参悟其中。如教学《核舟记》介绍船头、船尾那两段时,让学生模仿人物的动作,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就调动起来了。课文内容一下就弄懂了。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能让学生很快融入其中,学生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这样的教学行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与督促,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意义的。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始终把握住这一关键。
第三篇: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石堤中学谭琴
农村学生生活环境较城里孩子差,他们在学习环境上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得不到足够的信息指导与帮助。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了初中以后,由于知识复杂程度与难度加大,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学习十分吃力,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很有必要。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培养了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让他们在学海里健康平稳地航行。
一、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实际情况
(一)农村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现实状况
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③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⑦学习懒散,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学习,同时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发展。
(二)形成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学生形成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1、学生自身因素。现在的初中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学生从小就懒惰,怕吃苦、不爱动手动脑。没有平时的点滴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难以形成的。
2、教师方面的因素。青少年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由于青少年身心都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自制能力不够,做事常不能持之以恒,需要教师经常旁敲侧击地进行跟进、督促。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有相当一部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是知识教育重于方法与能力教育,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的指导、跟进、督促不足,是造成良好学习习惯难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家庭因素。现在农村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学生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朋友监管。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朋友也由于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应有的知识,通常把重点放在“吃饱穿暖”、“不出安全事故”上,对于孩子的学习通常是不过问,顺其自然。长此以往,随着问题的日积月累,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逐步丧失,因此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较城里学生差。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1、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教师引导、督促,学生反复强化训练原则。由于农村学生特殊的环境导致了他们获得有关学习方法的知识、信息较少,在学习过程中又得不到家长的及时指导,对于何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知之较少,因此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借鉴、分析、总结、归纳出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技巧,然后向学生介绍,传授给学生,再由学生进行反复强化训练,消化运用。
(2)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原则。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学生长期坚持,教师也要经常督促,整个过程充满着对学生意志的磨练。
(3)坚持共性与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学习方法、习惯有共性的东西,但也因人而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还应结合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2、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1)由教师将学习习惯的知识内容融合于每堂课的内容中,在课堂上进行讲授、示范、引导。
(2)对于已经传授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指导、督促、检查。
(3)建立学生交流机制,定期让学生对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讨论、交流。举办学习习惯交流会,用学生的真实感受现身说法。
(4)建立学校家庭的连动机制,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知识要点编印成小册子发给每位学生家长,要求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及时跟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5)学会观察。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观察方法适合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适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教师应尽已所能地想办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多种观察的方法,并启发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观察方法去精心地观察。
(6)树立自信心。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只有自信,人才能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克服种种困难,迎接新的希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和谐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来启发、引导、点拨他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无论是分组讨论还是集中发言,只要他们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我们都要予以表扬。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与督促,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意义的。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始终把握住这一关键。
第四篇: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那么,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又应该怎样培养呢?在教育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进行: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首先使学生做到四要:
1、要明确预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2、要了解本课内容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的发生过程。
3、要尝试练习。
4、要记录不理解的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2.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3.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要把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果学生做作业时养成了一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坏习惯,那考试时也很难改掉这些坏习惯。因此,对学生的作业不但要重视知识内
容是否正确,还必须注意书面是否工整和按时独立完成,书面乱、脏,没按时完成作业,不但导致不良习惯形成而且必然要影响学习质量。
为此要教给学生写作业的方法:首先想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分几步学习的,然后打开书看看什么地方记漏了或记错了;最后再动笔写作业。
做作业的主要要求是:态度认真、格式规范,独立完成,按时交本,实在不会的题可以从以前的错题中选出几道题补上,这样不但完成了作业,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以前的错题。
四、培养学生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遗忘规律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的东西,课后有部分是会忘记的。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复习是课堂练习的继续,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消化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多,速度快,缺乏课后复习,就不能对例题的关键和思路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难以达到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学习效果会大大折扣。
课后复习并非简单地把教材再看一遍,应该做好如下三方面:
第一:要理解并熟记有关定义,法则,性质,公式,定理。这是解题的依据,是进一步培养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
第二:尝试着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回忆:本节老师是如何引入新课的,运用哪些旧知识;本节重点在何处,难点在哪里;解题关键是哪一步。
第三:读参考书。参考书是对教材内容的加深和扩展,能够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参考书适当做一些练习,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五、培养学生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思维定势,所以第一次没有做对的题目,虽然经过老师的讲解,明白了这道题的解法,但是如果不及时整理好这道题的思路及需注意的问题,那么第二次再遇到这样的题型时,很可能还会犯与上次一样的错误,因此,错题集的整理是必须的,而且整理好之后,也要经常复习,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点粗浅认识,播种好的习惯,就会收获成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探究,主动学习,这样就会终身受益。
第五篇: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范文模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作者:冯丽娟
来源:《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2013年第05期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先观察再比较,然后进行猜想,最后经分析、综合出结论,并加以概括;(2)学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等方法进行推理;(3)耍能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4)合理的运用数学概念和蕴含在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