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凯读《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有感

时间:2019-05-12 02:5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孙凯读《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孙凯读《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有感》。

第一篇:孙凯读《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有感

读《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有感

孙凯

身为人父人母,是比当总统还难的差事,我们始终这么认为。

从小精灵由母亲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天开始,作为父母,一场甜蜜与烦恼、快乐与压力、欣慰与责任的育儿教儿的长征就开始了„„

在没看到《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这本书之前,我们也有着自己的育儿教儿的经验,但它模糊、零散,亦缺乏技巧性,加之工作俗务的迫累,我们往往在“三板斧”后就失去了对“好经验、好想法”的贯彻和坚持,对不好把握的孩子也失去了耐心。

这其实是一种心有余力不足的表现,也是一种无从下手的茫然。

《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这本书首先攫住我们心灵的是“10年”这个时间提醒造成的紧迫感,是啊,我们和孩子正在这个时期,我们知道吗?之前没有过多想过“10年”的定义,虽然也知道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鲜明的“10年”的提醒,还是让我们在知晓了清晰时间概念的同时,产生了沉甸甸的责任感。

很喜欢书中对这个时段孩子表现的分析,很真切,很生动,相信每位读者读的时候都可能莞尔:这不就是自己的孩子吗?!这无形中增加了介入感和亲切感。作者举出的鲜明的例子,也让阅读变得很轻松,我们在玩味例子的同时,不知不觉也完成了对作者观点的吸收。

作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对问题亦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这种分析一定程度上对家长们也形成了教育效果,而家长的认同,自然也会将好的观念转化成自我的方式完成对孩子的传达和灌输。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还给出了很多很有实效的解决办法,这就形成了“授人以渔”的效果。其实很多家长对观点的认识很积极很顺畅,但接下来的问题肯定多是疑问:怎么办?而这本书很好地解答了这些问题。

感同身受,则言自深情。作者也是一位父亲,正是一种源于“父亲”的由衷的爱,使得作者的文字显得情深意笃,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浓浓的亲情的味道,而这种味道也使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这种氛围,恰如邻家的兄弟姐妹就“孩子教育”问题的促膝而谈。

前面说过,我们大多数父母的育儿教儿经验,都是模糊、零散,缺乏技巧性的,而《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这本书,则把散落在地的爱与智慧的“珍珠”精巧地串了起来,并捧到了我们的面前。

我们愿意接受这串“珍珠”,也愿意好好感受它,然后再馈赠给我们的孩子,希望它温馨的辉光,能指引我们共同成长。

第二篇:读《爱心伴孩子成长》有感

读《爱心伴孩子成长》有感

读过《爱心伴孩子成长》一书,让我感受到肖陈颖老师的教学中充满了爱心和快乐,这里没有太多的理论说教,都是肖老师从自己工作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己和学生的点点滴滴,而肖老师的快乐则是源于他将传统文化教育巧妙的落实到了孩子日常的德行教育中,真正的体现了人的教育。

肖老师的讲学让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新的认知,育心育德胜育知。肖老师在教书时,首先让孩子守规矩。每节课首先做两件事:收拾课桌,捡垃圾。《弟子规》上说:“房室洁,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小孩子要懂规矩,要求要严格。于是她在上课前,都把书桌整理好,而且把她用的粉笔摆整齐。这如同我们的教学常规中,要将学生的课前准备落实到位,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关注孩子们的德行,从小培养他们要孝敬父母,要尊师敬长,远离污染源。孩子具备了圣人所教的德行,就会成为圣贤之人。

总之,这段时间的读书、背诵、传统文化的熏陶,我的感受就是,转变一种观念、收获一种智慧、品读一种文化、提升一种品位。学会一种坚持,启迪一种心智。从我做起,我将铭记心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自己,再影响别人。怀着感恩的心,爱周围的每一个人。冰心有一段话曾激励过无数的人为这个世界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 “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也许,我不能成为冰心笔下那个随时播种便能开花的人,但我可以做一颗流星,在孩子们孤单寂寞或是踌躇满志时,偶尔还会想起:在他们的夜空中,曾有这样一抹光亮陪他们走过一程。

第三篇:读《爱心伴孩子成长》有感

怎样鼓励学生才有效

——读《爱心伴孩子成长》有感

肖陈颖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每天都去鼓励孩子做得好的部分。比如说我到了教室,我就会大大的赞叹,我说从来老师没有看到有人把桌子擦得这么亮。教孩子也是一样,我们常常骂他,批评他,造成的就是对立,孩子很难过。我们常常去启发他,鼓励他,这个孩子他的力量、潜能就会被开发出来。所以我们多说鼓励的话,少说批评的话,鼓励带来的是激发潜能,而批评只是造成隔阂、造成伤害。读后颇有感受。

总看到许多老师(包括自己)双手平摊,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如今的学生太懒,早读让出声朗读,从来都是莺声燕语,时断时续。让他们动脑筋思考个问题,不是没吃过豆芽,就是没见过莲藕。也就是说他们考虑问题要么不周全、要么缺心眼。特别是期末考试,简直就是考试老师。当老师把茫茫题海研究得滴水不漏却依然担心学生不会时,大多数学生都是“任凭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哎,我们的学生学习习惯太不好了。”甚至有老师慨叹:“想当年,我读书时„„只可惜好汉都有当年勇啊”。

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蹲下来审视我们的学生时,也会有“这年头,当学生也不容易混”的感慨。看他们表面上悠然自得的样子,其实他们内心并不快乐。虽然现在的学生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自从踏进学校的门槛,家长不是让孩子上这个补习班,就是读那个特长班。家长们一步步实施着自己的“状元计划”和“神童计划”,难道我们做老师的果真有“点石成金”、“琢璞为玉”的魔法吗?答案是没有。

相信每一位在坐的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存在着一些学习障碍。怎样才能让他们表现出应有的优秀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把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说出来,愿与诸位同仁共同切磋。

目标只有一个,方法很多,赞赏和鼓励不失为一种上策。

也许有人可能会说:我一直在鼓励学生呀!但效果却不十分理想。那是因为我们只会用“好”和“很好”“答得不错”来回应学生精彩的回答。要么就是“你真棒”、“好极了”的廉价表扬。这样的话说多了,学生对这些信口拈来的鼓励就有了免疫作用,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亮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

有时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另一类手段——带有惩罚性的鼓励。对于早读同学们声音的吝啬,我干脆就把任务写在黑版上,让学生明确目标,并写上一句鼓励性的“凡人俗语“并且告诉学生谁读的声音小,就让他站起来领读。他们似乎都不愿意领读,于是就大声朗读起来,我也就达到了目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同理,没有鼓励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性的惩罚和贴心的鼓励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总而言之,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尽力甚至竭力鼓励那些在学习上有待提高的学生,只要是贯穿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就是最好的。谢谢肖老师给我的启迪。

第四篇:读《孩子》有感

渐行渐远

——读《孩子》有感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张璟宜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这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深刻见解。的确,父母可以给孩子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父母可以荫庇孩子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父母可以努力去模仿孩子,却不能使孩子像他们。父母是弓,孩子是箭。总有一天,箭会脱离了弓,飞向遥远的前方。诗人用优美的诗句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

这首诗让我感触良多。我想起了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扉页上的一段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们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当我读到这段话时,心总会剧烈地颤动一下。这段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想象一下,当我们步入中年,得到了年轻时所追求的生活。我们平静下来才发现父母已经远去,子女们要远行,朋友们也渐渐散去。但我们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

记得那一天,母亲与我出门散步。我们等在马路口。在起步的一瞬间,母亲习惯的握住我的手。我却有些不适,皱着眉慢慢地将手从母亲手中抽离。我明显感到身边的母亲一愣,有片刻的尴尬。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受了委屈跑到父母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的孩子。我们慢慢长大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一个人承受困难。我们总是无视父母的关注。但是,真的有一天不管我们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人为我们留恋,为我们挂牵,为我们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也不会有人一直目送着我们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从前,我们很少回头张望。因为我们笃定,我们知道有一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我想,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多去陪伴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最后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慰藉和支持。让孩子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第五篇:读爱心伴孩子成长有感

读《爱心伴孩子成长》有感

西郊中心校徐艳

假期里,我认真拜读了肖陈颖老师撰写的《爱心伴孩子成长》这本书,这本书虽然内容浅显、语言朴实,但字字句句能看到一位老师的对孩子爱的写照,那种爱是发现、是理解、是宽容、是期待….读后使我耳目一新;肖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四个方面阐述她是如何抓住生活点点滴滴的事情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教育效果突出,方法独特,另我佩服。

肖老师讲的教学方法不陵节而失之为逊--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不陵节而失之为逊,什么意思?就是不要跨越孩子当下的能力去让他做超出他能力的事情。其实换句话说,就是循序渐进,给孩子一个台阶。

根据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

举个例子,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总是有一些孩子上课不发言,没信心,甚至有的孩子站起来哑口无言,怎么办?我们要针对他们的情况,给他降低难度。比如说有的孩子回答不了问题,我们会让他重复同学的问题都可以,同学回答完了,让他再重复一遍。有的同学讲话,一句都讲不通,我们就可以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让他读一遍。

再比如:教学生问问题,怎么问?有的孩子就不会。那么我们老师就会给孩子一个模式,在黑板上写:[请大家翻到语文书_页][请大家看到第_段],[请问大家_是什么意思?]我们给他这些句式,让这个孩子即使以前从来没有回答过问题的这样同学,他站起来也没有压力。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发言的过程,其实都是在提升孩子心境的过程。

同时肖老师在培养孩子发言能力的时候,极其自然巧妙的把弟子规融入进去,如回答问题首先要起立,怎么站?“立端正”如何讲话“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声音要怎样?“将上堂,声必扬”目光怎样?“问起对,视勿移”这些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肖老师认为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态度,虽然要付出很多很多时间和精力,看起来有时会很慢,其实不然,当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的教学会愈来愈轻松,甚至我们孩子的上课习惯很好了以后,他非常专注,老师讲一句他就记一句,效率非常高。他这种专注的态度不光让他在课堂上受益,甚至能够让他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他都会用这种专注的态度去做,他会受益一辈子。

下载孙凯读《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孙凯读《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有感

    读《孩子的成长 妈妈的修行》有感李文照时间如白驹过隙,相信很多人都在叹息,时间都去哪里了:昔日苗条的身材变得臃肿,昔日美丽的容颜有了细纹,昔日成天好友结伴嬉嬉闹闹而今孩子......

    读《海伦·凯勒》有感(合集)

    读《海伦·凯勒》有感 通过今天我们学习《海伦·凯勒》这篇课文,让我明白坚韧不拔的道理。我们每天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对一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是多......

    读《海伦 凯勒》有感

    做生命的强者 ----读《海伦.凯勒》有感 《海伦.凯勒》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从中受到了许多启示和感悟。为我在学习的道路上,增添了无穷......

    读海伦.凯勒有感

    读《海伦.凯勒》有感 《海伦.凯勒》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读完这本书后,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许多。 这本书为我们记叙了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一生。她......

    读海伦。凯勒有感

    读《海伦,凯勒》有感今天,我读了《海伦,凯勒》这本书,我知道了海伦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一个人。 在海伦一岁半的时候得了一种名叫急性脑充血,这场大病导致她双耳失聪,双眼失明。生活......

    读《海伦 凯勒》有感

    读《海伦.凯勒》有感 最近,我读了《海伦.凯勒》这篇文章。主人公是一名叫海伦.凯勒的女子。她是一个残疾人,却令后人敬仰;她是一个弱女子,却令后人铭记她的精神。这是为什么呢?......

    读《海伦·凯勒》有感

    读《海伦·凯勒》有感 《海伦·凯勒》这本书记述的是一个真实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它,从中受到许多教益。 书中介绍了美国盲聋女学者海伦·凯勒的一生。她的眼睛瞎......

    读《海伦·凯勒》有感

    读《海伦·凯勒》有感 《海伦·凯勒》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本书记述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奇迹的一生。海伦一岁半时生了一场大病,丧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