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思维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发展思维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摘 要:国内不少学者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主张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具体化为常规教育内容加以落实。探讨其构成环节、落实方法和途径,因而生成了思维教育的理念,将思维教育内容列入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之中;具体做法是:实践“问题导学”的模式,将思维教育目标问题化;借鉴最近发展区理论,将所精选的问题层级化;结合教材和高考题材,将思维水平评估科学化;结合教材和高考题材,将思维水平评估科学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教育;意义作用;实施方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开列出常见的数学思维过程,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以探索思维发展的方法途径。教材(以人教版为例)的编排,更加突出思维的线索,“思考”、“探索”等专栏的增设,为教师实施思维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新教材试教中,我们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着眼点、着力点,从而加深了对思维教育的认识,在实施思维教育的环节、方法、途径上形成初步共识。比如将思维教育内容列入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之中;深刻分析并充分用好教材中蕴含的重要思维过程,有目的地落实思维教育目标;注重学科思维方法的学习;数学科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画章、节思维导图等。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综合研究”的课题进程中我们更深切感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光倡导性地注重共识,而不在常规具体层面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必须首先在课堂教学
这一主渠道中下功夫,在教学环节和学案设计及知识点的层次性问题化中下功夫。比如数学课,其核心是思维。我们将新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分出步骤层次,将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及巩固性自助练习划入不同的思维水平层次,在思维活动由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递进需要铺垫处下功夫,在思维活动不断由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发展的螺旋推进需要助推处下功夫。借用维果斯基的理论概括为:确认学生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给力。具体做法是:
一、实践“问题导学”的模式,将思维教育目标问题化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启动思维的引擎。美国教学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帕内斯根据著名的创造学家奥斯本的创造过程理论,提出了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前提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创造性,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得到提高的。在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创造性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教师担负着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创造行为的责任。由此,帕内斯主张: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应当是以创造性问题解决为核心和目的的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效途径也应当是以有相当思维含量问题解决为核心和目的的教学。这是我们将知识点和思维教育目标问题化、并采用“问题导学”的理论支持。“问题导学”的载体是“问题”。问题设计着眼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我们把新知识的传授按其蕴含的思维过程具体化为一个个
问题呈现给学生,把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按思维训练目标和不同思维水平层级进行重组,巩固性自助练习也突出思维训练的连贯性,达到充分铺垫不断助推的效果。落实思维教育目标,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依赖这些问题的解决而实现。
二、借鉴最近发展区理论,将所精选的问题层级化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先创立“最近发展区理论”,他的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是,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助承认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斯基将学生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里,当教师和学生共享文化工具时,就促成了认知的发展,当学习者将这种由文化作中介的互动进行内化时,认知的发展就产生了。我们认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是应如此。在思维最近发展区里,师生互动、讲授接受、质疑释疑,在思维的跳跃处充分铺垫,给力助推。借鉴这一理论,我们在问题设计上特别注重层次性。每节课有明显的思维发展层级划分。也就是通过系列问题,设定了若干条水平线,作为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从最初级起步,在最近发展区铺垫助推,实现向高一级潜在水平跃进。然后将其作为新的现有发展水平线,再在新的最近发展区铺垫助推,向再高一级潜在水平
跃进。这样每节课呈现出思维发展逐级提升的方式,而整个高中数学教学和思维发展呈现为逐步强化螺旋推进的方式。
三、结合教材和高考题材,将思维水平评估科学化
新教材有一个最突出的新特点,以人教版数学为例,每节后的习题也划分成a、b两层,每章的复习参考题仍保持a、b的分层。每一节课的随堂练习题是明显的基础性生成练习。用思维教育的理念和眼光,重新分析和审视教材的例题、习题、复习参考题,不难找到体现数学思维发展的层次性标准。将这些问题纳入“问题导学”的问题系列之中,既是教学任务必须的,又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现成的经典的好材料。我们把传统的导学提纲,改进成体现学生为本特点兼有校本教材特点的学案。学生依据学案自学的时候,能明确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层次要求,对自己的思维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调节和监控。因而选择自助练习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无庸讳言,高中的教学无论如何是绕不过高考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是绕不过高考的。以高考数学为例,考查学生思维能力是命题关注的主要方面。用思维教育的理念和眼光,重新分析和审视历届高考试题,以某一知识点的考情为线索,了解不同设问角度、了解所考查的思维水平,我们更能找到平时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潜在水平线。把高考真题适时适量引入“问题导学”的问题系列之中,可以用高考题助推学生思维发展。在综合提升学科思维能力上,高考题是经典的最好的材料。这就保证了我们设计的潜在水平线具有客观性科学性。
教育改革任重道远,思维教育大有可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的重中之重。
第二篇: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在即将完成新课程培训时,我就如何提高教学成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必须吃透教材,这是传道授业的第一步。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讲得出来,才能讲的学生心服口服,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记住知识,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吃透教材就得先通读教材,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注意到不同版本的联系。然后是深入教材,拓宽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应该想什么,怎样解决他们在想的与应该想的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使知识更具有条理性、深刻性、完整性,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其次上好每一节课,争取使每节课都像优秀课的标准看齐,这就必须在授课时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班学生的特点、班风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教学方法,即使同一教学内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管这样自己会累一些,但收到的效果很好。尤其是在做练习的课上,在练习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如:做选择题,常用排除法,排除时要坚持三个原则,即排除与现实不相符的、排除与课本知识不相符的、排除与题干无关的。再如:回答主观题要坚持四步走,即第一步,阅读材料和设问确定考查的范围;第二步确定设问中的限定;第三步列提纲,明确都答什么,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第四步书面表达。在练习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举一 1 反三的能力、迁移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消除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这样就会使学生越学越轻松,越学越爱学。
第三、控制好课堂纪律,维护好课堂秩序,抓住课堂听课效率。因为没有纪律作保障,课讲得再好也不会出效果,纪律涣散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利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及时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拉回到课堂中来。
第四、正确认识和对待后进生,要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成绩的好坏不单单靠几个尖子生,更要靠大多数中下等生和后进生,只有使大多数学生各方面都得到进步才能保证课堂纪律有序进行,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成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空间思维能力与制图教学效果
空间思维能力与制图教学效果
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学生在这门课程上学习的好坏,不但对将要进行的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事关学生将来的综合工作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学好制图课,掌握扎实的制图理论和熟练的绘图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校学生大都以初中毕业生为主。由于年龄及知识方面的原因,学生的空间想象及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较差,要想使学生用制图语言来表达一个较复杂的机件就比较困难。笔者根据在近年来从事制图课教学的一些体会,归纳总结出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图选择及位置摆放不当。一般应把能较多反映形体和位置特征某一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而其它视图应作为主视图的补充。但若视图选择不当,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把形体内外结构和形状表达清楚,而且也关系到其它视图的数量及位置。另外视图在图幅上的配置不当,还影响了尺寸的标注和图幅美观。
2、剖切位置选择不当,影响了对内部结构的表达效果。在机械图中,如何选择剖视或剖视图的位置相当重要。正确的选择不但能准确表达物体内部结构的形状,而且还能减少视图中的虚线,给读图、绘图带来方面。但在设计图中,不少学生选择剖切的位置不当,该剖的没剖,不该剖的剖了,这些都说明了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好剖视图的表达方法。
3、缺乏对空间线性尺寸的认识,缺乏空间长度的概念。其结果就是学生在画一个视图时,往往当图线都画到边框线上时,才知道比例大了或图纸小了,不能事先预计。
4、尺寸标注混乱,出现重复标注及遗漏。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学生空间概念差,分不清形状尺寸的关系而造成的。
5、缺乏对整体的认识。由于目前的制图教学对后续课特别是对专业课缺乏有机联系,往往是为学制图课而制图。学生在画单个形体时较容易,但在画一些较复杂的部件和机器设备时,由于没有接触过,再加上缺乏空间想象力,纵使教师想尽各种表达方法进行讲解,效果往往也不很理想。综合以上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一条,主要就是因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差而影响了学生的空间思维感知与表达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来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根据从事多年专业课教学的经验,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尽快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制图水平的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
1、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由于目前我校学生多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平面几何知识普遍较差,而立体几何还未学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适当地补充一些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如线与线、线与面及面与面的一些基本关系,建立起一些最基本的立体空间概念。其次,通过画轴测图练习,即根据形体画轴测图,再由轴测图画出三视图;或由三视图画出轴测图, 再由轴测图想象出实际形状。由此经过从立体图到平面图、再从平面图到立体图的反复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再其次,还可以一些简单而直观的方法,例如用橡皮泥让学生做一些形体,先让学生根据这些形体画出投影图,然后再让其反复观察投影与实物的关系,这样可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达到了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另外,可提前让学生到机加工车间参观一些机械零件及具体加工过程,在头脑中先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因而在具体讲解机械制图部分时,学生就比较容易想象出零件的形状,画出的投影图也不易产生线条漏画的现象。
2、形象教学法 要作好投影图首先应把物体的空间形象弄清楚。要弄清空间形象,可先借助教学模型、挂图、教师手势等进行仔细分析,然后逐步过渡到立体图,再发展到由投影图想象空间形体。例如在讲到螺柱连接及螺钉连接时,学生往往搞不清投影线的关系。本人采用挂图及实物,首先分析螺纹孔的加工工具——钻头的形状,因为其头部120°锥角而使加工出的孔的底部成圆锥形;然后再分析内螺纹的加工工具——丝锥头部形状,由此可知内螺纹不可能加工到孔的最底部,即内螺纹终止线不可能与底部圆锥与圆柱相接的线重合。再看螺钉或螺柱的末端,因都有倒角,所以投影图上有一根倒角线及端面线,且与轴线垂直。当螺钉或螺柱旋入螺纹孔后,画它们的连接图时,在全剖的主视图的底部就应有四条与轴线垂直的线。通过以上讲解,学生在做这类作业时就很少出现错误了。
3、启发式教学 要做好启发式教学,就应在教学措施上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直线及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这章节时,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可先让学生自学,然后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选择恰当的思考题,如:(1)几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2)如何确定一条直线的三面投影?(3)如何确定直线上任一点的投影?(4)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点是什么?(5)什么时候投影图上的一个点代表一条直线?等等,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侧面提出不同的答案,最后再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答案。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4、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目前我校的制图课都加入了CAD的教学内容,并且每期都有二十学时左右的教学上机时间。通过CAD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制图方面的基本技能还不太熟练的情况下,以鼠标代替铅笔和尺子,达到增加学生认识感知能力的目的。由于以往学生因缺乏想象力,对所要描述的对象缺乏整体印象,因而在画图时无从下笔。而现在,学生只需利用鼠标即可结合相关的提示,在屏幕上随意地作图。由此通过学生自己在屏幕上的反复摸索和理解,使学生达到了从未知到逐步了解再到完全认识的过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学生普遍反映,传统的制图技巧与现代的CAD技术相结合,使得以往一些复杂难懂的问题变得容易和一目了然了,因而学生学制图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特别是我校采用的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CAD软件,具有丰富的视图生成能力,能自动将零件模型与部件装配模型转换成二维工程图。这些功能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大有帮助。笔者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零件设计、标准件库、装配设计等方面的内容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还为学生将来走出校门实际接触这方面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制图课的CAD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形式上的更新,更主要的还是通过此方式,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并开拓其思维想象空间。无疑,这对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本人通过多年的摸索与总结,在如何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普遍反映制图课好懂了易学了,空间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也较以前有了较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索,对教师也是一次提高的过程。教师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求新、求变,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更加完善的境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特别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从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因材施教、注重小组合作、多种辅助教学的参与以及课堂的纪律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知识传授的含金量,这就需要我们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经常与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反思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为了完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一愿望,需要师生之间相互沟通、配合,一路同行!【关键词】高效性 启发式 因材施教 纪律性 【引言】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多年来共同讨论的话题之一。因为好的课堂效果能使学生收益,也会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但是如何做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呢,仍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与探讨。针对于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也常常陷于沉思中,也曾反省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提高的方法。我也曾将自己的观点运用到了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想成为一名好老师,都想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出色课堂,让我们一起付诸实践吧。
【本论】
对于一名人民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应为自己拥有的职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应该毫无保留地向每一位祖国的花朵,传授无限的知识,为其解答疑惑。多年来,我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整个课堂真正的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面对这个问题,我也时常深陷其中,想成为一名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的好教师,就必须不断地思考此问题,把它重视起来。下面我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一、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魅力。
想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就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就是应具备广博的知识。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学习习惯。其实,书籍能够充实人的大脑,使人们能够彻底地认识世界,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进步。我们只有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自己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对于学生们的疑惑,我们才能逐一解答,才能树立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才能起到表率作用。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文化知识,成为一名让学生敬重的教师。
其次,教师应具有丰富的语言魅力。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具有语言魅力,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幽默的教师,与这样的教师相互交流,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也会轻而易举的被记住,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奠基石就是教师的语言魅力。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要想成为孩子们崇拜、喜爱的教师,我们就一定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魅力。
二、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热情,重视知识的迁移训练。打造高效课堂,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我们要让整个课堂成为孩子们的课堂,让孩子们有一定的发言权利,教师要虚心的听从孩子们的建议。首先,我们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采用各种奖励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对学习感兴趣,提高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我们做到要经常鼓励学生,无论课堂上孩子们的回答是
否正确,我们都要以鼓励为主,增强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要做有爱心的教师,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多去鼓励孩子。面对学生不解的问题,我们不要急于求成,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然后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我们要适度的去引导孩子,一步一步的开拓孩子们的思维,直到孩子们能独立解决此问题为止。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我相信,没有一个笨孩子,只要教师提示启发的到位,孩子们都能消化疑难问题。只有学生的思维发散了,学生才会利用好知识的迁移。对于知识的迁移训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重视知识的迁移训练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了,他们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孩子们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意义的进行下去。
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去学习,告别机械式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要一味地蛮干,对于学生已经滚瓜烂熟的知识,没有必要重复复习。要专攻学生掌握不透,不扎实的知识,将其整理到错题本上,抽出大量的精力专攻错题,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选择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学习累的时候,更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将小故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这样能减轻学生的疲劳感。在课后复习的时候更要排除相互干扰,尽量避开两种容易混淆的内容,对于重点内容可以采取划线强调的方法,也可以利用精细加工策略,将新学的内容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方法选择正确了,孩子们自然而然的愿意学习了,只有在课堂上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唤醒学生,我们传授的知识才能被学生消化,才能达到学生喜欢学习的目的,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提升。
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掌握好学习的时间,给自己树立一个标准。在多种学习策略参与的同时,首先是确定“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意识。这意味着什么?就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1】。学校应给学生留有自由,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外校外利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策略自由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四、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应先了解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优等生来说,多讲一些拔尖题,来拓展学生思维,使之再上升一个高度。对于中等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多做一些比较基础的题,没有必要挑战高难度的题。只有把基础打好,学生才能有进步。同时,教师要做到多表扬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的提升空间很大,最容易显示出学习效果。将表扬,鼓励贯彻到这样的群体中,更有利于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上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一定要避免班级的两极分化,好的好,坏的坏的现象。我们要主动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的进步,我们要及时表扬。任何课程,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是“打造”具有某种实际应用功能的器具。各门学科的课程都要结合本学科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方法等来教育人,培养人【2】。针对这些,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考虑周全,照顾群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孔子是最早“实施”因材施教的人,我们也要向伟大的教育家学习,使学生们能够各得其所,都能感受到收获知识的喜悦。
五、在高效课堂中,注重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分工,合作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固定的小组,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只有小组之间的成员相互团结了,整个班级才能成为一个团结的班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这样的教学,会减轻教师的压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为大家都想为自己所在的小组争光,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只有互相比赛学习,才能增添学生对知识的热情,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要让学生们彻彻底底的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注入式的束搏。通过评比,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人人想学好,想争第一的意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要控制好课堂,引导学生逐步向自己要掌握的知识靠拢,达到学会的效果。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每个小组都进行展示自
己。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对于表现不太理想的小组,教师也要给予他们自信,鼓励他们在下一次的挑战中能够脱颖而出。在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中,注重小组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使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都能达到一定的热情。
六、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多种辅助教学,也有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书本,板书,录音机,幻灯片,这样能增添学生的乐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学的导语部分,更需要生动有趣的视频,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及求知欲。良好的开端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关键,所以教师应重视导语的运用,利用好教学媒介,为学生的浓厚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学生都喜欢动的课堂,活跃的课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设计3~5分钟的间休时间,使之加入其中。在间休中可以穿插小游戏,舞蹈,唱歌等,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浓厚,学生变得更加活跃。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知识的传授没有固定的,唯一不变的方法。在教学中,多加入一些吸引学生兴趣的媒介,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课堂。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都非常强,他们及其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他们远观世界的空间。尤其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媒体教学的参与,因为他们知道的知识本来就比城市的学生知道的少,只有通过媒体才能开拓他们的视野。
七、严格的课堂纪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的纪律非常好,这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氛围也会非常好。相反,如果一个班级的纪律非常差,学生的成绩也会降低。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爱搞小动作,发言也不积极,上课睡觉等现象,我们就应该去考虑班级的纪律问题了。我们要通过秘密调查的方式,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最近的表现,从而想出正确的对策去解决。对于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提出表扬,用这样的学生做榜样,熏陶其他学生。即使对于非常难管理的学生,教师也要做到有耐心的教育,不能当众批评孩子,要采用多表扬,鼓励的方法,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达到主动改正错误的效果。
【结论】
以上所述,是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的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我相信我们只有不断地积极思考,不断地交流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不愧于人们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赞美。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仍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与相互交流。各位同仁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风雨同行吧!【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十讲》大夏书系 余文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1版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2月第1版
第五篇: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一、优化学习氛围,创设会话环境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就是在室内设置英语墙报、英文标语、英语画刊等,在室外开办“英语角”,强化对各种物品英语名称的识记,以此体现和强化一种外语氛围。所谓“软环境”,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内外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课堂上教师要灵活运用挂图、投影片等创设情景,用英语看图说话,用英语扮演角色,用英语搞抢答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想象,最大限度地创设会话环境,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教学关于兴趣爱好的对话时,我问:“What’s your hobby?”一个学生回答:“I like playing football.”这时,我指着墙上的一张篮球明星海报接着问:“Who is your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学生很兴奋地告诉我:“Michael James Owen.”我接着让他介绍关于Michael James Owen的一些情况,他很感兴趣地用英语讲了一大通。别的很多同学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学效果相当好。
二、优化课堂教学,实践语言“内化”成功的英语教学不只是看一节课教了多少内容,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练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在实践中能用多少,这种“学会”、“能用”就是“内化”。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以此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运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要优化教学内容,就必须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到书本语言和我们的生活实践贴得很近,对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强烈的进取欲,变被动吸取为主动探索。因此,创造性地钻研教学内容,在利教、便学、易记上下工夫,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是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优化教学手段,必须充分利用和创设情景,无论是语言情景、实物情景、声像情景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听录音、看投影、角色对话等,让学生入情入景,努力使书本语言和实际运用统一起来,使课堂教学在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进行。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上,纠正从书本回到书本的一读二背的简单识记,而要从识记、操练向运用飞跃。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使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并能综合运用。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坚持每天值日汇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阅读、讲故事、唱歌、书法、简笔画等,这是提高学生外语素质、实践外语“内化”的重要举措。现在笔者每天上课都是以学生的英语值日汇报开始,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台演讲,让他们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内容不限。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英语口语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会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此外,教师上课语言还要风趣,有幽默感。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会达到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的良好效果。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首先,课堂语言要新鲜。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其次,课堂语言要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四、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在创新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据此,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十分注意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助学者和监督者;在传授知识时,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创建平等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自主发展、愉快合作的良好教学空间。这种“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和创造潜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此外,还要注意不断地开发情感资源,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功能,巧妙地组织教学,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五、英语课堂教学要尽量使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严谨准确的授课和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可以向学生展现全新的视听效果,把教材中的情景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于眼前,又或是把事件的起始、发生、发展乃至结果整个过程一一再现。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理解,让学生投入当时的情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创造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学生因此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寓教于乐得以落到实处,学习的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确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从采用多媒体英语教学手段的实验班的教学程序也能发现:由于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相应增加,介入的媒体也比普通教室的传统英语教学要多。可见,多通道的信息输入有利于学生从不同侧面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总之,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尽情施展教师才能的大舞台,只有不断地探索实践,才能寻求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好节目,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让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