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学校德育工作概论》知识点整理
2014《学校德育工作概论》知识点整理
2014《学校德育工作概论》知识点整理
1、品德发展规律的各种观点:
1、品德发展中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异性
2、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品德发展的动力
3、品德的发展是长期的积累的过程
4、品德发展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5、品德发展具有年龄特征,有关键期
6、品德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2、品德发展研究对德育工作和研究的指导意义
如重视主体与环境的互动,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德育目标和内容遵循阶段性,注重衔接,注重关键期,把握教育时机,自我教育终身教育,提高德育的科学化水平。
3、品德发展的时代特征产生的原因
首先,遗传虽决定了个体发育成熟的过程,但是遗传作用的实现有赖于后天的物质环境。(后天环境会影响某些生理上的特点,如性成熟的提前)
其次人类的思维能力发展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联系的。1)比上一代人 更早更多地接受社会信息的刺激2)早期教育的兴起加速了儿童思维判断能力的发展3)由于计划生育,直接与成人交往更多,作为独生子女的儿童出现成人化倾向和思想的早熟
4、当代中国青少年品德的特征
最主要特征:思想品德认识的主体性和认识结果的多样性,主体性 表现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不盲目“惟书”“惟上”不是不加分析得接受,而是十分注重 自己的直接经验和现实感受。一方面 把 政治思想道德的认识和选择作为一种发挥个性和自主性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现象具有多样性甚至矛盾,让青少年无所适从,转而相信自己的经验和感觉,但是由于认识水平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导致了认识上也有局限。多样性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遇到的观念上的冲突也导致了学生品德认识结果上的多样性,价值观多样,有时甚至有模糊矛盾,错误的认识结果如封建迷信。
5、认识青少年品德的时代特征的意义
1)使德育一般规律与特定时代青少年品德发展特征想结合,2)为具体规定德育的时代任务与方法提供现实依据(现代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现代人的德性)
6、德育目标的价值(在德育活动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这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一种德育活动措施都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服务的。德育目标支配、调节,指导,控制着整个德育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作用:
1、对德育内容、方法的导向作用,2、对德育活动的激励作用(明确而适宜的目标能调动积极性)
3、对德育实施的协调作用(家校社各方面力量协调一致努力的方向)
4、对教育评价的参照作用。
7、德育目标与内容的相互关系?
教育目标、德育目标与内容是内在一致,有共同特征,1)都具有历史性,阶级性。都是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必然有不同的德育目标与内容,没有普遍适用的。三者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都具有阶级性,都是人规定的,体现一定的阶级意志,反映一定阶级培养人的要求。2)都具有超前性或理想性 教育目标,德育目标都是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设想。目标和内容都要立足当前社会发展,又要面向未来,为未来社会培养人,体现超前性,高于现实,但又可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3)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德育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确定的,德育目标对德育内容的选择起着导向作用。(自己添加)
8、确立德育目标、内容的方法论原则
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致,要把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统一起来。初级阶段的社会特点和国情,历史任务、基本路线是规定和理解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是确定学校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最直接依据。2)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适应性即目标内容要适应急速变化的社会,在现实基础上的超越性,是起导向作用,走在社会实际生活的前面,走在人的发展前面。3)传统美德于时代精神的统一。4)民族性与全人类优秀文化因素相融合。
9、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精神实质(中小学德育目标基本精神的理解)
1)德育目标的组成部分更加完整(1)改变了以往片面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忽视基础文明和道德教育的情况(2)把心理品质的发展列入了德育目标要求,改变以往单纯规定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目标的状况。(3)改变了以往只重视思想准则,道德规范的教育和与培养,忽视培养和发展道德能力,这些变化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更符合现代德育发展性的要求。
2)具有层次性,是在总结了过去脱离我国社会实际和受教育者发展实际,要求过高,过空的状况,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的。在德育目标上区分层次,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既体现了从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又体现了引导性,超前性,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
3)注重按中小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水平提出要求,改变了过去忽视教育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充分顾及了年龄特点的差异性。
10、中小学德育内容及实施体系
1)德育内容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德育内容的主旋律(体现在两史一情,国家观念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际友好合作教育等)2)基本文明规范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基本的道德和文明修养3)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思想和道德的培养主体意识,创新意识 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制意识,创业意识,时效观念;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网络道德等。4)培养现代人的心理素质5)培养和发展思想品德能力(道德思维,道德判断,道德践行能力)6)青春期性道德教育。
11、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与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区别:
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灌输,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顺从性和德育活动的纪律性、惩罚性,强调德育内容的传统灌输,以权威管理和灌输行为规范为主要特征。
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是探究,道德教育的过程是鼓励儿童不断进行了批判性探究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道德分析,促进思考的自主性、自我制约或精神自由的获得,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理解力,更加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力已成为当代学校德育的重点,特别是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成了当代学校德育的转折点,实现了时代性转型。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彻底改变了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判断、思考能力的做法,客观上实现了从灌输向促进认识能力发展的转变,确立了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12、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结合德目主义主义的传统教育不断受到批评和否定(杜威)一方面由于德目容易脱离现实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忽略了道德的价值主体性特征,以规范约束取代了它固有的应到性和创造性,从而最终把道德规范变成了一种纯外在的,消极被动的约束性概念。全面主义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一切机会,去养成学生的道德品质,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但在实施中也暴露一些问题,如各环节协调一致发挥整体性教育的力量,不是轻易能做到的,人人负责德育可能变成无人实际负责,成果难以量化,容易流于形式。
所以总的来说两者正趋向结合,加强道德课教学的同时,把德育目标作为各科教学,全部学校活动,教师工作的总目标。避免单一道德课的缺陷,又弥补了全面主义的不足。
13、认识性德育课程的特征
1)认识性德育课程,具有教学活动的独立性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是德育的基础课程
有专门教师,教材,规定的教学时间,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的知识,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
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特征在于,教育性或思想性是它的第一要义。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是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德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其着眼点应该始终放在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品德要素的协调发展上。
14、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最主要功能就在于传授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识能力。它重立志,尚系统,注重道德行为中智慧的启迪,诉诸学生的理解,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促进其道德认识,道德观念,直至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15、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优化
1)要把德育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而不是简单背记某些规范、原则。注重对推理的训练,代替以往的知识型或美德型的德育模式。2)要大胆吸收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讨论法及问题教学法来改进课堂教学。3)加强德育教师培训,使他们对各种德育理论有深刻的理解,能熟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探究与讨论活动4)优化认识性德育课程,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16、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内容
主要有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1)各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各科教学和思想品德培养都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室的环境、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方法、师生交往形式都是隐性教育因素,教师的个性、思想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都感染着学生,充分利用各科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水准)
2)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首先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其次要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第三开展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班集体建设,1对学生明确地提出要求、2培养学生积极分子、3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4积累集体的优良传统。
17、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隐性德育课程对人的个性形成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不但具有德育功能,而且也有益智、审美、健体方面的功能。这里主要指德育方面的(1)陶冶功能(2)导向和激励功能(3)规范、约束功能。以上都是从积极方面说的。其实隐性课程的功能具有两重性,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效果来说有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可能有四种类型 :正向显性、负向显性,正向隐性、负向隐性,要追求一、三效果。
18、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组织和编排原则:
1)活动的完整性,个性的成长具有完整性和多方面性,个体的一切特征和品质都是在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中同时发展和形成的,不仅要增强道德意识,还要培养相应的道德行为。
2)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课程对儿童道德发展的效果大小取决于儿童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对待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
19、社会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有那些?
主要有:(1)组建校外德育队伍,使校内外德育队伍组合成整提德育力量。(2)建立校外德育基地,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3)争取社会对学校德育提供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改善学校德育条件。
20、建立德育网络的必要性是什么?
(一)构建德育网络符合青少年品德形成规律,也是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
(二)改变“教育孤岛”状况,使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三)适应现代德育时空结构变化,发挥课外生
活发展性功能。
21、德育网络的功能
1)保证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教育影响的一致性2)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
3)优化学校的外部环境(动员各单位力量,齐抓共管)4)通过信息筛选,保证教育目标的事实(不是简单拒斥,而是通过比较、对照、鉴别,提高受教育者辨析能力,自觉地排斥)
22、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有利条件
学校是联络整个德育网络的支点,是各种社会文化思想产生和发散的中心(1)学校具有文化的传递,继承,发展功能,各种优秀的文化道德思想的集中地,学校对各种社会影响能进行筛选、吸收,调节,整合(2)在社会上,学校成员扮演着价值观导向者的角色,是榜样
(3)学校的科学思想,精神,思维方式对当地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4)在社会文化薄弱地区,学校的文化活动往往是当地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
23、学校在德育网络体系中的作用和作为
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有利条件,决定了它在网络中的地位以及它所可能具有的主导的、积极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1、通过在网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方向。
2、利用学校的优势,提高德育网络中成员的教育水平和活力。
(二)调节作用,学校在协调三方教育影响,长早良好教育氛围方面具有更大责任。要主动是三者发挥各自优势和长处,使之有机合成一体化的教育共同体,发挥整体效益。
(三)精神文明辐射作用
1、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
2、文化宣传、政策宣传作用
3、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24、德育方法种类有:
常分为说服教育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实践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六种基本形式。或者根据德育工作对象的共性,特征,个性分为划一教育法、类别教育法、个别教育法。或按心理机制分为 明示教育法、暗示教育法。
传统的德育方法的分类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忽视了受教育的积极性,是他律的。
25、现代德育方法论的基本认识:
现代德育方法论是以培养自主人格、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意识联系在一起,以促进自律,发展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识,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为特征,显示出对道德主体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从根本上乃是对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由、自觉特征的重视。它要求主体为自我立法,而不是依附于某种抽象的道德法典;它呼唤人们通过自己的理性探究,审视即定的规范系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开辟新的道德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自觉负起自己的道德责任,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奉献、创造之愉快,尽责之崇高,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道德价值。
26、(美)里考纳 提出了12条建议:
1、教师应成为关心者、榜样和学生的良 师益友
2、创设教室内部的道德交往
3、实施道德纪律
4、召开班会
5、通过各科教学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
6、利用合作方式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
7、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8、鼓励道德反应
9、教会学生解决冲突
10、促进对世界环境的关心
11、建立积极的校内道德文化
12、学校、家庭和社区配合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
27、西方几种主要德育模式:
1)价值辨析模式(美国拉思斯,哈明)选择——赞赏——行为 三阶段
2)认知发展模式(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3)体谅关心模式(英国麦克菲尔在《生命线》《学会关心》中提出)
4)社会行动模式(美国纽曼 让学生有目的的参与民主生活;决策,改变能力)
5)完善人格模式(美里考纳)
28、德育管理结构:
是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1、现代学校德育管理主体(管理者)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客体(人,财,物,信息四要素)
3、德育管理指挥系统
4、德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手段(或管理技术)
5、德育管理职能(作用,功能和职责)
6、德育管理目标
29、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意义
首先,德育过程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要使德育工作合理运行,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其次,德育工作的内隐性和分散性给管理带来限制和宽难,且容易造成对德育管理的忽视,加强德育管理是德育工作的显示要求;第三,加强德育管理是提高学校德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第四,现代学校德育管理,是管理主体在德育实践中的能动作用的体现,表现在1)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2)发挥德育组织的功能3)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30、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任务
1)德育思想管理2)德育组织管理3)德育目标管理4)德育计划管理5)德育制度管理6)德育环境管理。
31、班级德育管理的任务
1、全面理解班级德育管理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学校德育管理协调统一。
2、重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最大限度使其成为班级德育管理的参与者和自我管理者
3、优化班级德育环境,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避免外部不良影响因素,与社会,家庭形成合力。
32、现代班级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民主,开放,科学)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要讲究针对性,讲究激励性,长短结合外,还要渗透现代意识(公平,民主,效率,服务,法制时间等观念)2)、建立选拔的班集体干部上重复发挥学生的民主参与精神3)、培养良好的班风 和健全班级制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班集体建设中正确认识并合理对待班级里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积极引导,充分利用。总之 柔性,情感,不是突出权威,最终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33、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
①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②有组织健全、团结一致、权威的领导核心和骨干队伍,③有统一的班级常规和严格的纪律,④有正确的占主导地位的班级舆论,⑤有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劳动、集体荣誉感等班风和勤奋好学的学风。
34、现代德育评价具有了与传统德育评价完全不同的特征。
(1)现代德育评价主体具有多样性。(传统单一性)(2)现代德育评价具有更大程度的客观性。(传统评价方法主观性)(3)现代德育评价,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手段,同时客观地解释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4)现代德育评价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性,(5)现代德育评价更加重视形成性评价,注意诊断性、分析性。(传统的目的在与鉴定和选拔,注重的是终结性评价)
35、德育评价的意义
1)对加强和改善我国德育工作有重要意义。我国德育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如何才能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而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就是对德育的实际情况十分清楚的了解。就不能不运用正确的德育评价方法。2)德育评价是实施某一具体德育任务的反馈环节但它对整个德育过程起着一种调控作用3)科学的评价能为德育目标的制定,内容方法的正确选择和运用提供依据,4)能让德育的效果和价值得到外化,得到社会承认。德育评价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德育过程的优化控制,德育效率的提高,效果的增强都具有重要意义。
36、观察法注意事项:
1)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目的、中心和范围2)选择观察的具体方法3)选择与准备好观察手段,从控制程度分:自然观察法,实验观察法,从观察者是否参与:参与性观察,非参
与性观察,从取样角度:时间样本 情境样本。
37、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性观、德性观:
(1)超自然的外在决定论的观点a神学觉得论的观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b精神觉得论的观点黑格尔
(2)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荀子
(3)内在决定论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孟子
(4)马克思主义实践决定论的观点
第二篇: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论述题选编
28078《学校德育概论》论述题选编
28078《学校德育概论》论述题选编
1、为什么说建立德育网络是德育现代化必然趋势?
建立德育网络是由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决定的,也是现代德育开放性特征的表现。
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社会,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一向,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因此建立一个德育网络,统合各方力量,发挥其中的积极因素的影响作用,防止,矫正、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
现代社会发展来看,变革速度快,变化幅度大,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传播快,从多方面影响青少年,客观上需要有一种统合各方面影响的组织形式。
现代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德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现代德育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组成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协调的网络体系,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各国自觉协调各种教育机构与力量,共同实施德育。从单纯 依靠课堂模式演变为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网络化模式。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特点
(1)、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发扬民主作风,计划决策组织用民主来实现……与被管理者平等交流……自觉接受被管理者的监督……)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开放性(a管理系统面向社会开放,建立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协调的管理网络体系;b主体系统和客体系统的开放性;c管理思想面向世界开放)
(3)、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科学性a要求按照教育管理规律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管理、不能仅凭直接经验。b必须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把握时代性,组织严密,发扬民主,讲究效率,改进手段。
3、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概论知识点整理
毛泽东思想概论知识点总串整理
毛概总体把握
宏观时间把握: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国民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战(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
注:过渡时期(1953~19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050)毛概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两次结合: ⑴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建立了新中国。⑵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及如何解决),以及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主要是发展中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等等探索。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构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⑴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⑵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从根本上说,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的条件(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第一,经济上,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第三,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四,国际环境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3、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
5、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1948年毛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提出来的):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革命直接目标是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根本目的前提,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必然结果。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联系,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就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有力的同盟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最基本动力:无产阶级。最广大动力:农民中的贫农。
[注:农民以外的个体劳动者即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毛泽东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由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即使在五四运动后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①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②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1949年的《共同纲领》用国家根本大法的方式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⑴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⑵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者和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⑶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
对外: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与破坏,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对内: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远大目标。
⑷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近代中国的三种政治势力
①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政权。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国民党南京政府就是这样的政权。由于这个政权代表是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残酷压迫和剥削中国的各阶层人民,因而遭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反对,注定了其必然灭亡的命运。
②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但是帝国主义义不容许;国民党统治集团不允许;更重要的是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力量弱小,并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③中国共产党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两种中国之命运:⑴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领导下,无论结局如何,都无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下注定无法成功,也无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获得成功后中国就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并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
没收官僚资本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没有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总体情况是:
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⑵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争取地主阶级抗日,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停止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满足了地主的要求;
⑶在解放战争时期,党恢复了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其标志就是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既有提出最低纲领也有提出最高纲领(共产主义)。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
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的原因: ⑴半殖民地半封建及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基本国情。⑵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凶残,人民军队的弱小。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的原因:
第四篇:铁道概论知识点
铁道概论知识点
1、铁路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曲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和直线
2、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所受到的额外阻力,如曲线阻力,坡道阻力,起动阻力等
3、缓和曲线设置原因:在缓和曲线范围内,曲线半径由无限大渐变到等于它所衔接的圆曲线半径,从而使车辆产生的离心力逐渐增加,有利于车辆平稳。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外轨超高由零递增到需要的超高量,使向心力与离心力相配合。
4、平道与坡道组成了线路纵断面的要素
5、限制坡度:是单机牵引普通货物列车,在持续上坡道上,最终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的坡度
6、变坡点:平道与坡道,坡道与坡道的交点
7、线路标志的目的:为方便检查和养护维修线路,方便司机和车长等工作上的需要,在线路沿路设有的各种线路标志
8、路基工程由路基本体、路基防护和加固建筑物、路基排水设备3部分组成
9、路基的基本形式: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不填不挖路基
10、桥梁的组成:桥面、桥跨结构、墩台、基础
11、桥梁的分类:按长度(小桥≤20M,20M<中桥≤100M,100m<大桥≤500M,特大桥>500m)按桥梁结构形式分为梁桥、拱桥、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按桥梁结构所用建筑材料可分为钢桥、混泥土桥、石桥。
12、轨枕的作用是支撑钢轨、固定钢轨及保持规定的轨距,并将轨枕传来的压力传递给道床。
13、道岔:一种使机车车辆能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14、普通单开道岔由转撤器、撤叉、护轨、连接部分
15、转撤器由两根尖轨两根基本轨和转撤机械组成
16、有害空间:从两翼轨最窄处到撤叉心实际尖端之间,存在着一段轨线中断的空隙,叫做有害空间。
17、消除有害空间:采用活动心轨道岔
18、曲线轨距加宽原因:由于机车车辆具有固定轴距,在曲线上运行时转向架的纵向中心线与曲线轨道中心线不一致,因而引起转向架前一轮对外侧车轮缘和后一轮对的内侧车轮轮缘压挤钢轨的情况,曲线半径越小,挤压钢轨越严重。所以小半径曲线的轨距应适当加宽。
19、限界: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20、铁路基本限界分为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21、铁路车辆由车体、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组成
22、车辆全长:为该车辆两端钩舌内侧间的距离
23、换长:将车辆全长换算成辆数来表示的长度
24、自重系数:车辆自重与标记载重的比值
25、轴重:车辆总数与轴数之比
26、线间距:两相邻线路中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27、站界: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和分清工作责任,车站和它两端所衔接的区间应有明确的界限
28、线路有效长: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列车或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领线正常行车部分的长度
29、区段站的作业:客运业务与货运业务
30、编组站:是铁路网上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并设有比较完善调车设备的车站
31、编组的主要作业:改编货物列车作业,无调中转列车作业,货物作业车作业,机车整备检修作业,车辆检修作业
32、联锁的意义:在有关信号机和道岔之间,以及信号灯与信号灯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能保证车站作业的安全,这种制约关系叫联锁
33、闭塞:在单线铁路上,为防止一个区间内同时进人两列对向运行的列车而发生正面冲突,一级避免两列同时运行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铁路上规定区间两端车站值班员在向区间发车前必须办理行车联络手续,
第五篇:《档案学概论》知识点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档案学 P191 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提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档案 P6 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3、电子文件 P42 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4、来源原则 P239 来源就是通常所说的档案形成者,包括机关组织和个人。据此,来源原则指的就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混淆的整理原则。
5、档案价值 P47 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它是主体(档案利用者及其利用需求)与客体(各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种类型、载体、内容的档案)之间的关系范畴。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
6、档案工作基本原则 P76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7、职能鉴定论 P274 应按照文件形成机关在政府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档案文件的价值和保管期限。
8、数字档案馆 P130 是利用网络技术,将分布于不同档案机构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加以互相联结,提供及时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其实质是形成一个有序的信息空间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环境。
二、简答
1、简述档案的凭证价值。P48 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它这种可资为凭的特性构成了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凭证价值。
档案的凭证价值是档案不同于其他各种资料的最基本的特点。档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它可以成为查考、研究和处理问题的依凭,认定法律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证据,以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教育人民的工具。
档案之所以有凭证价值,是由档案形成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决定的。首先,从档案的内容看,它是从当时直接使用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并非事后为使用而另行编制的,因此它客观地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其次,从档案的形式特征看,文件上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2、档案室的任务。P89 档案室的基本任务是:集中统一地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档案室的具体任务:
(1)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2)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3)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3、档案职业道德的内容是什么? P159 档案职业道德,是指档案工作者在从事档案行政、档案保管和利用服务等项职能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档案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① 档案工作者应当保护档案及相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以确保其作为历史证据的可靠性;
② 档案工作者应当从历史、法律、职能、行政管理等角度,对档案文件、资料进行筛选、鉴定和保管,切实合理地运用来源原则,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③ 档案工作者在进行文件的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应当保护档案的证据作用。
④ 档案工作者应当确保档案所含信息的连续性。
⑤ 档案工作者应对他们从事的工作活动进行记录,并能对其工作进行辩护。(2)遵纪守法,严守机密
① 档案工作者应当注意保护国家的安全及集体和公民个人的隐私,不得销毁相关的档案文件信息,尤其是易于更新和消除的相关电子文件信息。② 档案工作者应当珍视国家和社会给予的特殊信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利用其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求私利。
③ 档案工作者应当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保密习惯。(3)博学求进,公正服务
① 档案工作者应当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这不仅是从事档案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② 档案工作者应当尽可能地提供档案信息,为档案用户服务,即为所有合法的利用者提供公正的服务。
③ 档案工作者应当通过与其他专业工作人员的合作,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提供利用。
4、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P92(1)拟定档案工作的规章、办法,建立国家档案工作制度,制定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划。
(2)指导和监督各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规划和筹建档案馆,在业务上指导档案馆工作。
(3)研究和审查有关档案保存价值、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和标准,监督和审议有关档案的销毁问题。
(4)组织和指导档案工作业务经验的交流、档案干部的专业教育和档案科学研究。(5)组织和参与档案工作的国际交流。
5、简述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轨迹。P273(作简答自己作适当删减)档案鉴定理论是各国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依据长期积累的鉴定实践经验,对档案价值规律和档案鉴定原则和标准进行的科学总结,对鉴定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1)年龄鉴定论
年龄鉴定论是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于1901年提出的。他的理论体系由6条一般原则和7条具体标准组成。原则包括:①事关档案存毁的决定必须当机立断;②必须避免极端行为,既不要过于谨慎地保存,也不要过于随便地抛弃;③不要以抽象概念作为价值标准;④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16世纪以前的案卷不得销毁;⑤第五,为暂时目的使用的案卷在达到目的后应当销毁;⑥一个永久性机构成立过程中经过的案卷应当保存。鉴定标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档案内容,二是档案来源。
迈斯奈尔的鉴定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首先,他第一次提出了“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的著名诊断;其次,他第一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鉴定原则与标准;再次,他第一次提出了档案来源是最重要的鉴定标准之一。(2)行政官员决定论
行政官员决定论代表人物是英国档案学者希拉里·詹金逊。他在1922出版的代表作《档案管理手册》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鉴定思想,其核心观点就是,档案人员不宜参与文件的鉴定和销毁,鉴定应由行政官员自行决定。
詹金逊的鉴定理论有其正确与合理的一面。因为档案文件既不是档案人员所形成的,也不为档案人员所用,其价值判定及存毁自然不能由档案人员单独决定,而应主要由档案文件的形成和利用者决定。但他将档案人员排除在鉴定工作之外,也有明显的局限性。(3)职能鉴定论
波兰档案学者卡林斯基在1934年发表的论文《文件的选择》中提出,应按照文件形成机关在政府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档案文件的价值及保管期限。说的具体一点,档案文件价值的和保管期限的长短与其形成机关的地位高低和职能重要性在总体上成正比。
职能鉴定论进一步发展了迈斯奈尔的来源鉴定思想,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形成机关地位越高、职能越重要,档案文件的价值相应就越大。这一结论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遍性,但其局限性与片面性也很明显。档案文件的价值特别是历史文化价值,绝不能仅仅由其形成机关的级别地位来决定,而应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具体分析。(4)文件双重价值论
美国档案学者西奥多·谢伦伯格在1956出版的代表作《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中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鉴定理论:公共文件具有两种不同的价值:一是对原形成机关的第一价值;二是对其他机关和个人利用者的第二价值。形成机关的行政官员对鉴定第一价值负主要责任,而鉴定第二价值则应主要由档案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来完成。
谢伦伯格的文件双重价值论具有明显的进步与深刻之处。这种鉴定观的理论贡献是:一是它确认了档案价值是档案文件客体满足利用者主体需求的关系,真正揭示了价值的实质;二是把档案价值根据不同需求主体区分为两种形态,使认识更加深入。
(5)利用决定论
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档案学者菲斯本、布里奇弗德和芬奇等。这种鉴定观一切从利用者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学者的需求是判断文件价值的决定性标准。利用决定论的倡导者们希望通过关注利用者的需求来增加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合理性。但其局限性是不容否认的,且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无法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消弱了文件来源的重要地位。(6)宏观鉴定论
宏观鉴定论主要包括“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文献战略”、“宏观鉴定战略”。
①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由德国档案学者汉斯·布姆斯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到90年代基本成熟。理论核心就是以文件形成者职能来体现社会价值。
②文献战略由美国档案学者海伦·塞穆尔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核心思想也是依据文件形成机关的职能来判断档案的价值。
③宏观鉴定战略由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核心思想同样是依据形成文件机关的职能对档案文件进行宏观鉴定。
④上述三种鉴定理论将档案价值与社会的运行方式、发展动态紧密相连,视档案价值为社会自身价值的反映,属于一种广泛的社会鉴定观;强调职能鉴定标准,认为文件形成者的职能就是社会宏观职能的最佳体现,属于一种宏观的职能鉴定论。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联系日益紧密且呈一体化的宏观趋势。不足之处在于在现实操作中难以具体化,容易造成浮泛、粗放的鉴定结果。
6、档案法律、档案法规、档案规章及其关系是什么。P139 档案工作法律,简称“档案法律”,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档案事业规定性文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各种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法律行为规范。
档案法规是指由国务院根据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档案行政的规范性文件。
档案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与档案事务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档案法律与档案法规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制定主体不同。档案法律的制定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而档案法规的制定主体则是国务院。
第二,档案法律具有广泛的行为约束力,它是国务院制定档案法规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目前常见的档案法规的渊源。就此而言,档案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均要以法律为准绳。
第三,档案法律所调节的对象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而档案法规所调节的对象则具有特定性和专指性的特征。档案法律与档案法规的联系在于:
首先,两者的制定与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有效地规范和调整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以利于档案事业的正常工作秩序的建立与维护。
其次,尽管档案法律高于档案行政法规,但是,从两者的发展历史来看,它们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再次,档案法律与档案法规均应在宪法规定的框架内制定和实施,不能违背宪法规定的基本准则。
档案法律与档案规章也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档案规章从属于档案法律和档案法规,或者说是档案法律和档案法规具体化的产物,更具有特定性与操作性。与档案法律相比,档案规章优势在于:
第一,档案规章的制定程序比法律简便。第二,档案规章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第三,档案规章的规定比档案法律的内容更加明确,具体。
三、论述
1、试述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四个方面)[08年论述] P108(1)档案工作的分化与整合规律。
从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来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是不分的,档案工作与图书资料工作也是不分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档案工作才真正从文书工作、图书工作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
随着档案信息资源观的形成和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档案工作的发展又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 ①文档管理一体化
“文档管理一体化”是指将目前机关中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整合成一个既统一又分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管理过程。②档案、图书、情报管理一体化
将档案、图书、情报综合管理并进行联合开发,可以发挥三者在功能上的互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2)档案工作的智能化发展规律
档案工作的智能化发展规律突出表现在档案技术设备的变化上。具体表现在: ①运用电子计算机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
②运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实现文件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及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③档案缩微化与档案保护水平的提高。(3)档案工作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的互动性规律
①一方面,社会环境状况影响和制约着档案工作的生存与发展。
②另一方面,档案工作在参与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也对社会环境变化,特别是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4)档案工作的社会化发展规律
随着人类社会活动领域的扩大、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档案的来源与形式日益广泛和多样,档案信息服务逐步社会化,档案管理越来越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2、试述档案工作的性质。(五个方面)P101(1)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档案工作通过提供档案为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来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档案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这种特殊途径,决定了它是一项服务性工作。
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2)档案工作的文化性
①档案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馆具有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
档案馆作为社会文化的聚集地,汇集了具有重要文化内容的档案,从一定意义上看,档案馆具有文化传承作用。
②档案馆具有传播社会文化知识与信息的作用。
档案馆是人类文化财富的宝库,必然在社会历史的各个阶段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
③档案馆具有社会文化教育的作用。
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是社会文化历程的结晶,既是反映和维护民族历史真实面貌的可靠见证,也是认识民族历史的重要渠道,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④档案馆具有发展科学文化的作用。
档案馆需要对档案所记载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研究与开发,为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贡献。(3)档案工作的管理性
①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档案的专门业务。
档案工作的管理对象是档案,管理的目的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
②档案工作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档案工作管理对象的独特个性及其基本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上的自成体系,决定了它在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③档案工作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档案工作这一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牌不同规模和层次的更大管理系统之中。(4)档案工作的政治性
①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集中表现。
②档案工作的开放度大小也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表现之一。
③档案工作的机要性也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表现之一。(5)档案工作的科学性
①档案工作是一项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的工作。
②档案工作实践中包含着特殊的规律与丰富的科学内容。
③档案工作大量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成果。
3、试述档案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五大部类)P198(1)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
档案学基础理论是由关于档案现象的一般性认识问题的理性认识和关于档案学各分支学科的共同性问题的理性认识等构成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应当注意建设好以下学科科目: ①档案学原理:
主要研究和阐明档案现象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问题的产生原因、社会背景及其内在的本质、规律、特点、相互关系等。②档案术语:
主要研究关于档案专门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理论和基本原则。③档案法规:
主要研究档案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的有关理论的原则。④比较档案学:
采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找出各国、各地区、各领域、各时期档案学理论与档案工作的异同,及其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档案史学研究
档案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①中国档案事业史:
是研究中国档案历史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客观规律与特点的档案学科目。
②外国档案事业史:
即研究世界各国档案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③档案学史:
主要研究世界各国档案学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和特点。
(3)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
档案学应用理论是以研究档案管理中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具体问题、具体原则、具体方法为对象的档案学学科门类。其研究主要同以下几门具体的学科有关: ①档案事业管理学:
主要研究国家档案事业宏观管理活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②档案管理学:
是研究各种门类档案的一般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的档案学分支学科。③科技档案管理学:
是专门研究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学科。④档案编纂学:
主要研究档案信息的编辑、加工及出版工作的理论、原则和方法。(4)档案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档案应用技术的任务主要应由以下几门学科来承担:
①档案保护技术学:
是研究文件与档案制成材料的自然性状和保护技术的学科。
②档案缩微复制技术:
是研究档案的摄影、冲洗、加工、拷贝、还原、存储、检索等技术进程的学科。
③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
主要研究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问题。(5)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边缘性研究
在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与边缘区域中,值得开拓的学科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记录信息管理学:
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记录性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普遍原理和通用方法的交叉学科科目。②文件管理学:
是从整体上研究文件现象的产生、运动规律和特点,以及文件信息科学管理与控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门类。③档案社会学:
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原理来研究档案学中某些课题的交叉新兴学科。④档案心理学:
既运用档案学研究方法又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档案学有关课题的交叉新兴学科。
4、国家档案馆的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是什么? P85 我国国家档案馆一般可分为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两类。历史档案馆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明、清中央机构的档案)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民国时期各个政权中央机构的档案)。综合档案馆是我国国家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的主体。
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我国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是:集中统一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有关资料,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的长远需要服务。
概括起来,综合档案馆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接收与征集本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科学地管理;第二,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地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第三,参与编史修志。
5、何谓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P258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指导从文件到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是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它是研究文件从最初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研究文件属性与管理者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是对文件和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第一,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第二,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完整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第三,文件在第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
从文件运动形态的角度分为现行、半现行和非现行三个阶段;
从文件保存场所的角度分为在承办单位存留、在中间档案馆存留和在总档案馆永久保存三个阶段;
从文件运转流程的角度分为文件的产生办理、现行利用、过渡保存和历史保管四个阶段;
从文件管理程序的角度分为文件的形成、使用与维护、鉴定和选择、档案管理四个阶段。
6、中国近代档案学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是什么? P213 我国将有关档案现象作为一个独立性的专门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第一,1933年,国民党发起“行政效率运动”,这是促进我国近代档案学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行政效率研究会创办了机关刊物《行政效率》杂志,刊载了60多篇相关文章,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总结了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中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中国近代档案学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史学界整理明清历史档案和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近代档案学思想产生的重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档案学的某些思想,是通过总结整理明清档案实践活动的经验获得的。
第三,近代意义上的档案教育的分立,对促进档案学思想的产生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代表为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校创办的档案管理专科。
1935年腾固撰写了《档案整理处的任务及其初步工作》一文,档案学的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现,并初步形成体系。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建设取得了令巨人瞩目的学术研究成就: ①档案学已经成长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科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档案专业评议组的成立,档案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确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的出版等,都是客观的证明。
②档案学已建设成由若干分支学科构成的群体。
就总体而言,中国档案学已成为具有较完整系统的、多层次的一系列分支学科组成的群体,档案学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③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档案学概论》、《档案学原理》等多部专门以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为内容的档案学著作的出版,以及大量的专门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学术论文的问世,对档案和档案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深信和探讨。④档案学的史学研究和外国档案管理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对中外档案事业发展历史的研究取得的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对中外档案事业史中的一些问题的澄清,以及对断代档案史学的研究的深入开展,都表明中国档案史学的研究正在向专深文献发展。⑤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成绩显著。
我国十分重视从宏观上研究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理论及其原则与方法,对档案工作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在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档案学研究对世界档案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⑥档案学应用技术研究成绩斐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一批档案科技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奖或其他各种科技成果奖,其中有不少科研项目都取得了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