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最新时政热点:志愿服务制度化要出“实招”(范文模版)
2014最新时政热点:志愿服务制度化要出“实招”
中公教育清远分校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联主席顾久为志愿者招募的事情发起愁来,“要招50多个文艺志愿者下乡教留守儿童,已过去3个月了,现在才招到10个人”。
顾久感慨道:“不是说现在年轻人都热衷做志愿者吗?我要招个志愿者,咋就这么难?”
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的2月26日,中央文明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由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及时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根据标准和条件吸纳社区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顾久的一个困惑是,在哪里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又在哪里能找到志愿者?
记者在《意见》中发现,有一个“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志愿服务信息平台”,能为有意愿、能胜任的社区居民进行登记注册。记者打开该平台的网页时却发现,这是一个需要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录的平台,无法直接登记注册。
顾久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他现在招募志愿者只能通过贵州省文联的网站进行公告,或者在贵州的一些网络论坛上发帖招募。听说文明委正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他拍手叫好,“制度化好啊,如果志愿者可以提供长期、不间断的服务,那该多好,有制度就好。”
对于顾久遇到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回应说:“他可以通过中国青年志愿者网,或者联系团贵州省委、贵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了解,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团中央指导建立的最早的全国性志愿服务组织。自1993年以来,该协会已在全国各省区市、主要行业系统以及大多数市、县和高校建立了分会,建成13万个志愿服务站。通过这一平台,青年志愿者服务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
几乎每个省份都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网站。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速的城市,青年网友可以直接在网站上登记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并从网站上挑选合适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报名。
在苏州市姑苏区,团区委还为每一名青年志愿者定制了与银行卡相关联的积分卡,每次参加志愿服务,都可以刷卡积分。积分满一定数额,可以兑换成电影票、打折券、手机充值卡等。
汪鸿雁告诉记者,近年来,各级团委正着力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和制度化发展,初见成效。尤其在社会化运作方面,团组织通过建设各类志愿服务平台,对资金、人力、智力、项目等资源进行有效动员、整合,促进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享有志愿服务的便利化。
在制度化发展方面,团中央制定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2014~2018)》,修订了《中国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正在尝试做的,是健全立项评审、实施推进、过程管理、评估考核等制度,推进大型赛会、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的标准化建设。
此外,团中央还在积极争取加快志愿服务立法进程,争取在立法中体现政府委托共青团购买公共服务、吸纳社会资源、加强志愿者激励考核与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清远中公教育http://qingyuan.offcn.com/搜一下微信号“qingyuanoffcn ”每天都有好礼等着你
第二篇:志愿服务制度化情况汇报(简略版)
以志愿服务制度化着力打造道德高地幸福合肥
----合肥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工作情况综述
摘要:近年来,合肥市围绕志愿服务制度化狠抓落实,开拓创新。在全国领先推出一系列制度化、创新化做法,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来肥视察时的充分肯定。2013年《合肥市志愿服务条例》颁布实行后,合肥市阳光志愿服务基金会、合肥市志愿服务培训中心、合肥市爱心文艺志愿服务团和合肥市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分别成立,同时以市文明委名义评选表彰星级社区志愿服务广场、星级志愿服务社区和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建设社区爱心银行,扎实做好培训管理、服务对接、活动开展、服务记录、舆论宣传和回馈嘉许等各项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实现了活动常态化。
近年来,合肥市围绕志愿服务制度化,创新推动,完善机制,强化宣传,狠抓培训,拓展阵地,常态活动,收到显著效果。
一、志愿服务立法全国率先。2013年3月1日,《合肥市志愿服务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共七章43条,保障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深入,为合肥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品牌化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志愿服务立法城市之一。
二、志愿服务组织健全有效。市级先后成立了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和市志愿服务总队,分别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市委副
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和总队长,不定期召开志愿服务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志愿服务工作。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分别成立有志愿服务支队;街道(乡镇)成立有志愿服务大队;各级文明单位成立有志愿服务队;每个社区还分别成立有“6+Ⅹ”志愿服务队。“6”为党员、文体、敬老、爱幼、应急救护、扶弱助残6支必备志愿服务队,“Ⅹ”为各社区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的巾帼、青年、护绿、治安等志愿服务队,每支志愿服务队一般不少于20名骨干成员。截止2014年3月底,全市已有注册志愿者43.1万,占市区常住人口的11%以上,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500多支,有力支撑了全市的各类活动开展。
三、志愿服务创新全国领先。2013年,合肥市阳光志愿服务基金会、合肥市志愿服务培训中心、合肥市爱心文艺志愿服务团和合肥市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分别成立。同时以市文明委名义评选表彰星级社区志愿服务广场和星级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爱心银行。特别是星级社区志愿服务广场、星级志愿服务社区和爱心银行均属全国首创,具有合肥特色,既建立了志愿服务阵地,也打造了志愿服务品牌,受到中央文明办的高度关注。在全市各个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并以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褒奖嘉许等制度化机制作保障,积极探索以政府项目化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四、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常态。近年来,全市重点开展了敬老爱幼、扶弱助残、文明交通、关爱自然、社区小红帽等志愿服务活动,各种志愿服务团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深入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各类帮扶济困、邻里守望活动,广大志愿者用
他们的敬业与微笑温暖了这座城市,也感动了无数人,在全市形成了一种友爱互动、共铸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特别是合肥文明网作为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之一,在网络文明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2013年连续两个季度蝉联全国第一,并被中国信息化研究与促进网评选为2013中国互联网文明传播贡献奖,全国仅有三家城市网站当选。
五、狠抓服务对接及时全面。对接分三种方式:一是网络对接。合肥市志愿服务网上开设有“志愿服务对接”专版,为需要服务的困难群众和愿意提供服务的志愿者提供对接服务。二是社区公示对接。所有社区均在显著位置公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联系电话、服务项目、对接方式和时间安排等,从而使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随时对接,便民利民。三是网格员上门对接。每个社区都有一套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图,社区网格员根据个人掌握信息,不定期入户走访,询问困难群众是否需要志愿服务。通过这三种方式,基本实现了志愿服务对接顺畅,服务及时,群众满意。
六、志愿服务宣传形式多样。一抓社会宣传。目前,合肥市所有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居民楼栋等场所均有志愿服务和《合肥市志愿服务条例》宣传内容,弘扬志愿服务理念,普及志愿服务知识,传播优秀志愿者事迹;同时以手机短信、入户一封信等方式向居民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市文明办还邀请专业广告公司策划设计50张志愿服务公益广告,并大量印制张贴在全市重要场所和街巷社区,营造参与志愿服务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二抓单位宣传。全市各级各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都采取不同形式积极向单位员工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动员职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三抓媒体宣传。合— 3 —
肥市属新闻媒体常年开设有“学雷锋〃志愿服务”专题专栏,刊播志愿服务最新动态和志愿服务公益广告。四抓网络宣传。合肥在线、合肥文明网、合肥市志愿服务网等网络常年宣传全市志愿服务相关信息,普及志愿服务知识,进一步丰富了全市志愿服务宣传的平台。
七、志愿服务典型全国知名。近年来合肥市已先后涌现出了邓玲、贾志如和大爱中环志愿服务队、徐辉假日服务小分队四个全国优秀志愿服务典型以及雷锋车队、春香服务队、贴心小棉袄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省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并通过新闻媒体、网站、社区宣传栏、志愿服务广场等多种渠道传播志愿者优秀事迹,从而营造了一种参与志愿服务光荣、人人争当优秀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外,截至2014年3月份,合肥已有100人(或群体)荣登“中国好人榜”,徐辉、胡文传、沈浩、周传金4人成为全国道德模范,6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先后有24人荣获全省道德模范和提名奖称号,继续领跑全国省会城市,合肥已连续多年在“安徽好人”评选中名列全省第一。
八、志愿服务记录及时准确。对于每个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服务时间,社区爱心银行工作人员都会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从而建立爱心档案,以为社区志愿者参与爱心积分和爱心兑换奠定基础。2013年起合肥市又在“合肥市志愿服务网”上开辟了全市志愿服务网络记录版块,从而进一步建立起了一种全市志愿服务统一记录办法,也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记录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九、志愿服务回馈嘉许多样。合肥市每年均评选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并为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中的先进个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今年市文明办正准备联合市教育局、市林园
局、市旅游局、市公交集团、合肥百大集团等部门(单位),在更深层面探索了为优秀志愿者的嘉许政策,包括为优秀志愿者子女给予入学优先录取,在逛公园、景点、乘车、购物等方面给予免费或打折优惠,从而让优秀志愿者充分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感受到作为一名优秀志愿者的自豪和快乐,从而也带动了全社会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工作开展,目前全市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日益成为常态,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整体进入了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态势。2013年3月7日晚,《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公布了2012—201310万公众票选的全国城市幸福指数,合肥脱颖而出,跃居104个调查城市的榜首,成为“中国最幸福城市”,这是继2012年9月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联合对外发布了“中国幸福城市排行榜”,合肥“幸福指数”高居榜首后,第二次获得“最幸福城市”的称号。今年3月4日,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幸福城市”颁奖大会,合肥市再次捧回了“幸福城市”杯。在这些品牌获得的过程中,志愿服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助推力量。正是因为志愿服务的扎实开展,才使得全市各类困难群体得到了真实关爱,相关需求得到了及时满足,社会矛盾日益减少,从而才使合肥真正成为一座充满温馨友爱的城市,一座幸福互助的城市和一座展现人性之光的文明城市。
第三篇:出实招重管理全力服务经济发展软环境
出实招重管理
全力服务经济发展软环境
——乾安县环保局
近年来,乾安县环保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软环境办公室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软环境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强组织,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位
为更好的开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促进软环境建设工作常
态化,我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全体股级干部为成员的的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软环境建设组织和协调工
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软环境相关会议,广泛动员,自查自纠软环境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成因,制定整改措施。2011年,共计召开“软环境建设整改专题会议”5次,自查存在问题12个,制定并实施整改措施23条,取得
良好成效,软环境整改工作全面完成。为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我局将软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全
年工作目标,从队伍建设、服务基层、服务“企业”角度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党委书记、局长负总责,副局长负责监管分管科室的软环境建设工作,科股长是所在科室 1
软环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层层抓管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还把软环境建设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各科室在软环境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出实招,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为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我局出实招、下真功夫,不断强化服务措施,增强企业抵制各类风险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灵活行使“环保第一审批权”。畅通环保“绿色通道”,对满足环境准入要求的建设项目,实行主动服务、快捷审批,对一些好项目采取边报边审边批方式,对无权审批的项目安排专人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跟踪服务,直至审批终结。2011年,我县亿元项目“大德生物有机肥开发有限公司”,从准备立项开始,我局就提早介入、落实专人、全力协调,促进项目提前审批、顺利开工,截止到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今年可正式投产。为进一步提高审批工作“透明度”,环保局实施成立项目审批领导小组,坚持集体把关,实施民主决策,减少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产生的腐败空间,公开环评公司名录,供建设单位自主选择,杜绝指定环评公司现象。2011年共计审批建设项目93个,全部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关系。坚持“处罚不是目的,重点在整改”的原则,对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一般环境违法行为,首先给予批评教育,其次帮助其进行整改,最终达到遵法守法的目的。2011年8月,我局执法人员在检查工作中发现天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有超标排放现象,在下达停产通知的同时,局长亲自召集相关业务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废水超标的原因,经确认是由于企业新上治污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停产一天将给企业造成数万元的经济损失,技术人员一时又找不到解决问题办法。得知此情况后,环保局污控科工作人员主动请教上级业务部门,联系设备厂家,走进车间与工人一起动手,连夜抢修,帮助企业将问题彻底解决。
三是认真开展大走访活动。多年来,环保局坚持开展大走访活动。局长亲自带队,全局上下参与,深入企业与企业的经营者面对面座谈,听取企业对环保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和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仅2011年开展走访活动4次,填写“走访登记表”500余份。2011年9月,在走访县污水处理场时了解到,企业检修后设备调试期间,污泥活性大幅降低,污水不能得到正常处理,由于企业投产时间不长,技术和经验不足,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县污水处理场是我县减排的重点工程,承担着全县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处理工作,一旦处于瘫痪状况,影响极大。针
对此问题,环保局及时及时召开研论会,决定从监察大队抽调4名业务人员24小时驻场,随时观察设备运转情况,监测站对企业进行高密度监测,掌握水质变化,并由局领导协调从其他企业厂借用一名技术人员,现场帮助解决问题。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四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执法人员学习会,主要以业务知识和廉洁自律相关要求为主,结合警示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使环保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制定乾安环保执法人员“八杜绝”,要求执法人员举止文明、语言礼貌、亮证执法、程序合法,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认真开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工作,通过自查、互查活动,共梳理廉政风险点69个,制定对应的防控措施74条,促进广大干部职工对“廉政风险”的认识,有效提高了环保系统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重管理,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为了杜绝执法不严、办事不公、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以及“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环保局不断规范内部管理体制,取得一定实效。
一是明确执法主体。为进一步规范执法权力,局机关明确仅委托两个科室(即:环境监察大队、固废科)行使环境
执法权力,其他科室不得擅自行使环境执法权力或参与环境执法检查,一经发现给予科室负责人调离原岗位处理。
二是合并职能重叠机构。经过认真梳理局内各机构职能,我局原油田管理科和监察大队部门职能有重叠现象,经局党委会研究决定,撤销原油田管理科,并将其职能全部划入监察大队,从根源上杜绝“多头执法”现象发生。
三是实行“查处分离”。为进一步规范环境处罚工作,环保局实行“查处分离”制度,局内具有环境执法权力的部门负责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取证,将调查和取证资料转交局法制科,由法制科审核后报法制委员会,根据环境违法行为的情节及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定罪量刑,有效的维护了环境处罚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四是推进制度创新。在坚持首办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的同时,制定并实施《涉企检查报告制度》,局内各部门凡是涉及到企业检查的,必须填写报告单,内容包括去企业检查的具体内容和时间等,报局长批准后,办公室统一派车,严格限制到企业检查次数,未经批准擅自到企业检查工作的,一经发现一律就地免职。
四、促公开,推进工作阳光运行
为进一步促进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减少权力运行中腐败问题发生,2011年共计投资10万余元,购置LED电子显示屏、公开栏等设施,将环保各部门工作职责、行政审批项目、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特别是阶段性工作成果、“三重一大”事项等向社会公开。推行“问需公开”,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一步拉近了同群众间的距离,确保公开的内容便于企业和群众办事,公开的方式便于企业和群众知晓。
2011年初,通过在“问需公开”活动中,企业和群众提出环保局征收排污费不统一、数额高。为解决此问题,环保局将辖区内排污单位应缴排污费金额逐户核算,利用公示栏向社会公开,并严格按照核定金额征收,避免了暗箱操作,杜绝自由裁量问题。为减轻排污单位缴费负担,局党委经研究决定,凡是向污水处理场排放的污水,免收排污费中污水收费项目,并将实际收费情况全部对外公布,真正做到全面、公开、适度。
在去年的“政行风测评”活动中,环保局取得了优异名次,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服务工作离上级领导的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部门实际,努力做好执法与服务的结合,坚持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的高度统一,不断探索服务经济发展软环境新路子,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青海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出实招(xiexiebang推荐)
青海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出实招
周国
中国财经报网 2013-05-17
今年以来,青海省财政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摆到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大力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今年以来,青海省各级财税部门努力克服税收减收压力,积极落实扶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涉农税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鼓励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相关政策,实施好青海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财税环境,有力支持了该省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加快发展,促进了该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全力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今年青海省级预算安排资金7.8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安排工业“双百”和技术改造资金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发挥大企业、大项目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断提高新兴产业比重。二是安排工业节能降耗资金1.2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力度。三是安排“123”科技支撑资金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继续完善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促进现代农牧业加快发展。截至目前,青海省共下达财政资金28.95亿元,为全省农牧业生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巩固发展生态畜牧业。全省共组建了883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选择30个示范社开展能繁母畜补贴,并全面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二是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以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为主,全省杂交油菜面积达到16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45万亩。三是推进农区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场(小区)100个。同时,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深化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
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8月1日起,青海省将在交通运输业和包括研发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领域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开始试点“营改增”,并逐步推广至所有行业。目前,青海省财政正抓紧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该省“营改增”试点工作方案、试点行业税收业务移交界定办法、试点过渡政策等。通过在部分行业并适时扩大范围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适应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和三次产业融合的增值税管理体系,从税制上消除重复征税,实现结构性减税,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支持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第五篇:关于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调研报告 7
**市关于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调研报告
根据4月21日,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镇党委高度重视,就如何开展好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市关于志愿服务制度化调研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现状
自2007年志愿者服务启动实施以来,我镇共建立了文明劝导、敬老爱幼、扶残帮困等近40支志愿服务队伍,参与人数近900人。近7年以来,我镇志愿服务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为主线,扎实开展了“告别成规陋习,弘扬社会新风正气”、文明劝导、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团队的组织动员能力、协调保障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壮大了队伍,扩大了影响。
二、开展的活动:
近年来,结合****教育活动的开展,我镇志愿服务队伍主要开展了以下五大主题活动:
一是开展了告别成规陋习,弘扬社会新风正气活动。在社区开展“身边最不文明行为”大讨论,剖析不文明现象的危害。邀请市文明办领导,以讲文明、知礼仪、重礼节为主要内容,围绕“三爱十不两遵守”文明细节,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宣讲,形成告别陋习,崇尚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是开展了三文明出行活动。散发“文明出行”资料,在居民中集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大力倡导“文明乘车、文明骑车、文明走路”的出行方式。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在交通繁忙路口开展“文明路口”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劝导员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行动,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
三是开展了建设绿色家园,我为家乡添风采活动。按照“五城同创”的要求,制定标准,在社区开展了“绿色家庭”、“文明示范小区”评选活动,让生态文明建设贴近家庭、走进小区。同时,认真落实环境卫生“五包”责任制和8日、18日、28日的环境卫生大扫除制度,重点解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现象,净化、绿化、美化市容市貌。
四是开展了志愿服务社区,我参与活动。围绕楼院卫生保洁、治安巡逻、法律科技服务、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内容,在全镇创建了40支志愿者特色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同时,开办爱心门铃、爱心超市、爱心讲堂、爱心粮油店、爱心诊所等共计32家,采取“政府搭台、社区承办、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帮困运作模式,帮助社区困难居民、孤寡老人、单亲家庭、残疾特困家庭、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等,无偿或低价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解决特困群体的生活困难。安装爱心门铃15户,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的保障。落实党员双管制度,在职党员每年定期到社区报到,在报到的过程中,依照党员个人特长,就环境保护、治安巡逻、技能培训等项目选择服务岗位和服务时间,志愿为社区居民进行服务,定期组织开展“一元爱心党费”捐助活动,帮
在时间上不能调节,所以无法按时参加活动。社区和单位之间的双向联系不充分,没有政策约束和考核评价,使得部分单位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和理解率不高,导致在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次数少。
2、缺乏激励机制,且大都为无偿服务,导致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对志愿服务者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采取榜样激励的单一化形式;二是沿用传统的整齐划一的简单化方式。在新形势下,这种激励机制已与社区志愿者的构成变化不相适应,并产生了许多潜在问题和负面作用,应该引起注意。一是奖励缺乏针对性,受表彰者虽然获得荣誉,但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不大,无法有效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二是公众包括普通志愿者,感觉榜样距离自己遥远,难以学习。特别是个别宣传报导,对于典型人物事迹过于夸大其词,甚至造成公众的反感。同时社区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由于资金不足,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基本社会保障等都流于形式,使志愿服务成为短期行为,制约了活动的制度化发展。
3、志愿活动无资金保障。以往,人们总认为志愿服务是尽义务,不应与资金问题发生联系。其实,尽管志愿者本身都不计报酬、奉献社会,但志愿服务是有成本的,志愿者团体的日常运作、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及活动开展过程中,志愿者所遭受的意外伤害等,都需有必要的资金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经费要么由志愿者自捐,要么找社会赞助。这两种方
注册,为群众提供各种延伸服务和便民服务。组织开展接待、咨询、礼仪、翻译等专业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型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组织开展平安创建、社会文明、环境保护、医疗救助等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改善社会服务环境和人居环境。
4、对志愿服务加大财政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保障和引导作用,按照政府承担的相应职责,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保障范围,为大型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常规志愿服务品牌等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按志愿者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安排活动经费,并鼓励社会捐赠资助以及其他合法来源,形成“财政保障,社会支持”的经费筹集模式。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志愿服务工作,推动志愿服务组织更好地承接社会公共服务,多渠道保障志愿服务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