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点梳理 第29课时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新人教版
第29课时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考点一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必修3 P68~71)
1.了解林则徐、魏源的“师夷”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________的第一人。他设立译馆,编译出《各国律例》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魏源:1842年,编撰出《__________》,此书中阐述了魏源“____________”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关注____________,对当时的______________有重要启迪作用。
2.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______、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他们肯定____________,同时主张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维护清朝统治。
3.了解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康有为:创办________,宣传维新思想,撰写了《新学伪经考》《____________》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______________,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被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发表《____________》,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________的思想。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____________,王侯将相是人民的__________。
4.认识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大大激发了人民的____________和民族精神,是一次中国近代的____________运动,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__________,提倡新学,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____________。
第二篇: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点梳理 第17课时 两次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
第17课时 两次工业革命
考点一 两次工业革命(必修2 P30~37)
1.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18世纪60年代开始,19世纪40年代完成)。
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前提
条件:(1)雄厚的资金和广阔的海外______(通过贸易、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2)丰富的______资源(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
(3)______________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4)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
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政治保障)
2.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
(1)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要成就:①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__(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② 瓦特:万能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
③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2)第二次工业革命(1866年~20世纪初)
① 中心:美国、德国。
② 主要成就: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标志。
a.______的发明和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来,电灯、电车、留声机和电影放映机等电气产品纷纷出现,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
b.___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人们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c.化学工业得到发展,如:瑞典人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塑料工业的发展等。
d.电信工业的发展: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________;后来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等。
e.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
(1)产生: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形成了__________。
(2)作用: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使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从而为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________。英国已经成为 ________,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它使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交通运输更便利,信息传播更快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第三篇: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点梳理 第22课时 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新人教版
第22课时 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考点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必修2 P54)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内容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
① 重新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 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的工作要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
③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转折。
(2)成为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起点。
(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考点二 经济体制改革(必修2 P55~57)
1.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2)背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__展开。长期以来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
(3)形成:1978年,________、________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随后,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4)作用:使农民有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________。
2.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的全面展开。
(2)主要内容: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管理体制上:实行________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③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__________发展为以__________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 在分配改革方面,是实行以____________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考点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修2 P56~57)
1.了解“南方谈话”(见第34课时考点一)
2.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1)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
(2)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的基本框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________________共同发展。这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基本建立。
意义: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已达到________水平。
考点四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2 P58~61)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经济特区的创办
① 时间: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________经济特区诞生了。
② 发展:同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3月,中国设立海南省,并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③ 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多元化,经济活动以________为主,对外商投资予以优惠和方便。
④ 影响: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________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__个城市。②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继经济特区之后,中国政府又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功能和作用:它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是新型的经济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形成和发展
① 形成: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② 发展: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________年4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________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成为__________________的重点和标志。
(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____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_____、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____________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四篇: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点梳理 第14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新人教版
第14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必修2 P4~7)
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2)奴隶社会,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珍贵,很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3)________时,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
(4)西汉时期,出现了________,即二牛三人;东汉时出现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________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隋唐时,出现了__________,并安装了______,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至此耕犁技术相当完善,为后世沿用。
2.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汉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同时,人们还创制和改进了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________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________;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必修2 P16)
(1)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__________ 所有。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确立过程: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发展→私田增多→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__________________→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变法。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______________。
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
①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含义: 小农经济以____________ 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地位: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认识: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封建地主的沉重剥削下,加上自然灾害等,小农经济十分脆弱。1
第五篇:2015年天津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 准考号 机密★启用前
2015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 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l至6页,第II卷7至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求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32题,每题2分,共 6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下列有利于周统治“最长久”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皇帝制度
2.“„„立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隆平集·取士》载:“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材料所反映的选官方式是 A.主要依据军功选拔人才 B.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人才 C.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做官 D.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4.右图是雅典古剧场遗址,当时进入剧场观赏戏剧的公民可以领取“观剧津贴”。做出这一规定的是 A.克利斯提尼改革 B.梭伦改革 C.庇西特拉图改革 D.伯利克里改革
5.孟德斯鸠说:“如果同一个人或是„„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一思想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为
A.实行邦联制 B.确立三权分立 C.实行联邦制 D.加强中央集权
6.下图是英国人约翰·普拉特丁1846年绘制的油画,它描绘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敌人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京。敌人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只要敌人继续侵略,我们就继续抵抗!”该材料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
A.依赖外援 B.避战自保 C.坚持抵抗 D.妥协退让
8.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在天津选民投票日,恰逢女青年蒋宝珍要举行婚礼,她为了参加选举,把婚礼推迟了2个小时。她说:“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她所说的后一件喜事是指投票选举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人大代表 D.政协委员
9.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促进了 A.“求同存异”的提出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0.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政府政策的引导 B.国家统一的完成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家庭手工业的山现
11.我国古代的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这一现象出现的时期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宣扬国威”“友好交往”,与这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古代中国历史现象是
A.朝贡贸易 B.民间贸易 C.对外开放 D.闭关锁国
13.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当时反对该条例最强烈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法国 D.荷兰
14.如右图,英国有钱人以坐蒸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这一生活方式流行的时代是 A.手工工场时代 B.启蒙运动时代 C.工业革命时代 D.信息时代
15.1912~1919年时值北洋军阀统治中国,这时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是 A.开始产生 B.迅速发展 C.日益萎缩 D.陷入绝境
16.面对1959~1961年我国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7.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中央采取的相关措施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建立人民公社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18.在苏俄(联)实行的政策中,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是 A.余粮收集制 B.普遍义务劳动制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新经济政策
19.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神速,很多美国人乐观地认为,自己的“美国梦”正在迅速实现。30年代,导致他们的“美国梦”受挫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危机 B.政治** C.世界大战 D.政府更迭
20.美国政府1933年成立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招收大批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其直接目的是 A.复兴工业 B.稳定物价 C.扩大出口 D.增加就业
21.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政策中,使穷人受惠、社会稳定,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的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福利国家制度 22.下图空格中应该填入的正确选项是
A.欧洲共同体成立 B.北约组织成立 C.不结盟运动形成 D.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23.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是 A.推动第三世界经济的发展 B.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C.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D.加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支配地位
24.下列提出“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著名论断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25.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来限制君权的思想丰张出现于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时期 D.明末清初 26.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A.查士丁尼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7.下列属于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美德即知识” B.“君权神授”
C.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8.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29.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其代表作品是
A.《墨梅图》 B.《清明上河图》(局部)
C.《夫妇饮宴图》 D.《步辇图》 30.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A.《青年杂志》创刊 B.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C.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31.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讲话内容主要围绕的根本问题是
A.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B.如何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2.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意义是 A.增强了国防力量 B.打破了美苏两极对峙局面 C.加速了信息化发展 D.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机密★启用前
2015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36分。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帝保佑吾王,祝他万寿无疆。神佑吾王,常胜利,沭荣光„„”
—一引自《天佑吾王》(1745年第一次公开演唱,后为英国国歌)(1)该歌第一次演唱时,“吾王”的实际地位如何?当时英国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4分)
材料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引自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词中“旧邦新造”的含义是什么?为巩固其成果,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文献?(4分)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
——引自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正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该歌表达了怎样的民族精神?(4分)
3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
——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呼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1)“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何时开辟的?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固素迅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2)“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此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英国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3)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的动力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3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
——《庄子·天下篇》
(1)材料一的作者生活于哪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4分)
材料二:“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陛下”是指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学是以哪家学派思想为主要教学内容?(4分)
材料三: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7月正式成立。该馆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涉猎“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
——摘编自刘毅《清末法学翻译概述——西法东渐的开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设立“京师同文馆”相关的清朝“自强”运动是什么?分析这一时期新式学校的出现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机密★启用前秘密★启用后 不得翻印,阅后收回
2015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各题均按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
2.若考生的非选择题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第I卷(共32题,每题2分,共64分。)
1.A 2.C 3.D 4.D 5.B 6.A 7.C 8.C 9.B 10.C 11.B 12.A 13.D 14.C 15.B 16.C 17.C 18.D 19.A 20.D 21.D 22.A 23.B 24.C 25.D 26.B 27.C 28.A 29.B 30.A 31.D 32.A
第Ⅱ卷(共3题,共36分。)
33.(12分)(1)地位:“统而不治”。(2分)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2分)(2)含义:推翻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法律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3)民族危机: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剧。(2分)民族精神:众志成城、英勇不屈。(2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得分)34.(12分)(1)时间:西汉。(2分)意义: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外友好联系。(2分)(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2分)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3)动力:蒸汽机。(2分)影响: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35.(12分)(1)时期:春秋战国。(2分)局面:百家争鸣。(2分)(2)皇帝:汉武帝。(2分)思想:儒家学说。(2分)(3)运动:洋务运动。(2分)影响: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