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学生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浅谈中学生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韶关市第十三中学叶爱旗
摘要: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其“健身”的功效人所共知。但学生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影响认识较少,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进行论述,为以后的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体育运动;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1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人承受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特别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了中学生许多心理疾病,并且这种现象日趋严重,这种疾病主要表现在:精神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睡眠障碍、网络及游戏成瘾、情绪失常等,这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对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论述,以更清晰的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全面地认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功能。2心理健康的界定、标准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JAHODA.M.)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positve mental health),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很有教益。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我国学者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有幸福感和安定感,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人格统一和调和, 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各界对其评定标准都有不同,至今尚无统一的说法。现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学生中心理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生活节奏快的地区更为严重。这当中,中学生占有很大比重。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对人的要求就越高,需要人们不断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人们愈来愈重的心理负荷,不可避免地要加剧心理冲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30%~75%的生理疾病与心理因素、生活境遇有关,心理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比以往我们所想象的更广泛、更复杂。国际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是精神疾患更为严重地威胁人类的世纪。我国医学界和残联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精神病人的患病率正在迅速增长。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万精神病人,而其平均患病年龄是25岁,每天自杀的人数为400人,自杀未遂者是它的10倍,有自杀动机的人就更多,而在这些资料数据中,中学生所占比例为50%以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承受不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而离家出走或自杀的不足为奇如:
江西丰城市第二中学高三(2)班副班长的卢某随着高考日期的一步步逼近,终于承受不住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于1998年7月3日上午在家中用一条绳索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是丰城市110在近期内受理的第二起因高考压力而引发的自杀事件。
据悉,卢某平时性格就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但他在学习上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父母对他期望很高。上高中后,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重重压力使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只知埋头苦读,生活中毫无乐趣可言。终于在临近高考的前几天,承受不了如此重大的压力,留下一封遗书,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道出了一名高考学子的心声。
这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不了沉重的学习压力而选择自杀。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事研究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并从中得出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心理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4.1 体育运动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完善
体育崇高“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来培养和塑造人良好的个性心理,这点许多人都能达成共识。因为参加体育锻炼本身就必须与克服困难、制约和调控自己的某些行为,以有利于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珍惜自己获得胜利的权利。同时每一个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都承担着让对手尽其所能的义务,通过活动的方式表达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等人类先进的思想和愿望,在合理规范的竞争中锻炼自己的品行,并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个人与祖国之间做出选择,在选择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对培养和塑造良好个性心理以及修正个性的不足,都是十分有利的。4.2 预防心理疾病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中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明显升高。到1998年底,全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比率已达到20%以上,而且还在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来大,在中国,因患心理疾病被迫退学的学生人数占因病退学总数的64%,高居病退的首位。大量研究表面,体育活动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消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对学生做跑步试验,发现跑步可以减轻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而且发现适当的步行(达到最大吸氧量的35%~65%)也能降低焦虑状态和血压。有人认为有氧练习可以提高脑部血流和氧气的输送,从而不断提高心理状态。动物研究表明,有规律的运动可导致脑部结构发生持久性的变化,包括产生额外的血管分支和神经末梢,而且运动训练可以明显地改变脑电波的活动。脑部分泌的多种化学物质或神经介质,还有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素肾上腺等,以证明这些物质的失调与抑郁症及其他的心理障碍有关。运动可以通过维持脑内这些物质来治疗和预防抑郁症。
4.3 体育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不敢奋斗、不坚持、面对困难面对伤病低头、懒散、懈怠、无所作为,为体育运动所不齿;而敢于向困难挑战、敢于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勇于拼搏,则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如果学生能在紧张、激烈的运动对抗,敢于向自身运动极限的冲击,必定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负荷,它就要求参与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有时是极大的)意志力,克服自身心理、生理与运动项目的矛盾,达到完成预定的任务。而这一运动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4.4 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快乐,调节情绪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实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长期的宠溺教育环境中养成现在的中学生比较娇气。因此当他们受到强大的学习、生活双重压力时就会出现不良的情绪如:忧虑、沮丧、惧怕、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都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
研究证明,体育运动却可以调节人的身体机制进而影响恶劣的情绪。而在体育运动时,可使人的心理保持适宜的紧张度。人体各器官系统可以用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总保持在相应的紧张状态。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对快节奏生活的应变力和耐受力。使中学生可以减少和各种身心疾病。
4.5树立成就感
顽强、果敢,具有强烈的成就意识,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现代人特别注重自己的人生价值,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体育运动在体现人的价值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使得体育成为了影响极为广泛,备受人们关注的事业。体育活动的成效应无疑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并坚持锻炼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运动技能技巧得以提高。当取得这些成绩后,人就会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尤其能使有忧郁情绪的锻炼者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
4.6体育运动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
所谓良好的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研究表明,通过体育运动后运动者的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养成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其选择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和能力进行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其运动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运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由于学生能坚持体育锻炼使身体得到锻炼,情绪得到宣泄,而随着体育锻炼对形体的改变,这种改变让体型更健美,使人更自信,使锻炼者的心理处于一个较为健康的状态,这些无形之中使中学生建立了良好的自我概念。
4.7 体育运动有助于消除疲劳
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从而减轻疲劳、消除疲劳。所以,当学生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产生疲劳时,可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来进行心理调节,使人的情绪处于积极良好状态,从而有助于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果。“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它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人的身心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统一体,积极向上、乐观愉快的情绪能加速消除疲劳。各类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项目很多,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锻炼价值,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同的影响。体育锻炼的效益常常是一种综合效益,这些项目的划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其中不少项目有一定的交叉。可以从以下几点建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
5.1经常参加拳击、速降滑雪、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跨栏等项目,进行这些项目,从而帮助你养成果断的性格,更好的应对强压力的学习生活。
5.2经常参加橄榄球、冰壶、篮球、排球、接力跑、曲棍球、棒球等集体项目,可以帮助你逐渐改变孤僻的习惯,加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5.3经常参加竞走、摔跤、吊环等难度大、动作复杂项目可以改善的己逞强、易自负的短处,或找些高技术能力者进行比赛,从中发现不足而改变自己的个性。
5.4经常参加短跑、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可以改变自己胆小、怕事的性格。锻炼你不断克服各种惧怕心理,勇敢面对困难,有更强的自信心应对繁重的学习。
5.5经常参加慢跑、太极拳、围棋、等项目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冷静,不易冲动,可帮助你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急躁、冲动性格得到改进。以防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具备更好的自控能力。
6建议
6.1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院的指导方针,许多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建议他们的受试者每次运动30—60分钟,每星期3—5天,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到大强度。换名话说,每天等量的运动,既可以提高心肺的健康,降低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疾病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大脑的精神健康。因此学生要坚持省体育局制定的阳光运动,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号召。同时应注意运动的适应症和注意安全,身体如果有疾病时就应该知道什么运动不适合参加什么运动能参加。如果体育锻炼与运动保健、医务监督相吻合,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6.2 心理健康问题是德育问题。体育教师不只是教授给学生体育技能,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等诸方面的问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健身强身的自觉意识,使其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6.3 学校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及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中学生有兴趣、有期望地参加体育活动,使他们通过经常性地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增进学生间交流,发展良好人际关系,体现自我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6.4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体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和影响健康的因素;
4做到自我治疗,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达到防患于未然,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6.5 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因此离开了健康也就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意义。
7结语
中学生肩负着历史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同时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因此,他们的身体以及心理是否健康,都会对改革开放和建设我们的祖国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体育锻炼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方面,是任何其它方式、其它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这一有利条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挥功能,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21世纪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喆《刍议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8):174-176
[2]骆军保,李义志《论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5(4):60-71
[3]刘彦等《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1)
[4]季浏等《身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报》1998(1).[5]马启伟著《体育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7]杨玉晨,安雅然《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7):222-224
第二篇:浅谈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浅谈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
随着健康教育的发展,健康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般认为,健康教育分为大众健康教育和学校健康教育,其中,学校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本人围绕中学生健康教育的主题,浅谈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问题。
健康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有不同的认识。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宪章中提出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三维观是健康概念的精髓,是二十一世纪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绝不能忽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家长和教师都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心理的变化,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快乐地成长。所谓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效能的状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锻炼是身体健康的决定因素,所以,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体育锻炼密不可分。
首先,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巨大的,体育锻炼能产生愉快感。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最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而且,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向别人倾诉,思想处于紊乱状态,导致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对生活失去信心。要更新思想必须改变他的注意力,而调节情绪的方法很多,多听音乐和积极参加各类运动都能很好地调节情绪。对于心理上出现的障碍,如不及时抑制,就会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如学生开始吸烟、喝酒、上网,一旦上瘾,他们就会不择手段实现自己的嗜好,开始做一些与学习相悖的事情。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同时也是赋有感情的动物,运动能有效地调节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稳定情绪,排除忧愁、烦恼、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重新找回自我,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体育锻炼还对提高个人的能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应变能力等。很多人把运动看成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把强身健体作为锻炼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忽视了锻炼对提高个人能力的意义。其实,任何一项运动都能丰富个人的想象力,比如,练太极拳、做广播操、打篮球等,都能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有创造力才能出成果,反过来,成果是创造力的体现。就奥运冠军刘翔而言,他的身体素质赶不上那些“黑人”,但是,跨栏具有较强的技术含量,这在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对运动员及教练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刘翔正是因为有技术上的创新,才会夺得奥运金牌。体育运动还能提高个人的应变能力,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当两个骑自行车的人快要撞到一起时,经常从事运动的人,本能的反应就是停车或绕开,不经常运动的人,往往是不知所措地大喊一声。这只是一个关于应变能力的简单例子,实际上,在处理任何突发事件时,都需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再次,体育锻炼有助于在社会交往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因受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人们总会有不良的心理倾向。学生交往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老怀疑别人,不与别人交往,导致性格孤僻、内向,长期以往,学生就会有心理性疾病。以篮球比赛为例,在赛场上,两球队队员都很勇猛,但他们并不是敌对关系,他们不忘“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他们深知,赛场上体现的是一支球队的素养和品质,队员间是交往也是学习。球队内部成员之间也是一种交往,在比赛中交往的情感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的,只有默契的配合,才能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在这些比赛性活动中,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或观摩,会预测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相互守信、相互宽容就会体现出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得以实现。
最后,体育锻炼能激发人的上进性。现代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也在塑造他们的心灵。中学生在运动中产生自信和动力,然后以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学习和生活。养成了这样的良好习惯,他们将会受益终生。
因此,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体育锻炼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只有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才能培养大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第三篇: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实验高中体育组张杰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当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体育锻炼正成为一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
一、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体育运动可以消除心理障碍。如自信心不足、恐惧症、抑郁症等等.国外在对抑郁症进行心理治疗时,常布置家庭辅助治疗,让患者多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因为,参加体育运动对心理障碍具有治疗效果。
2、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合作,则是一种集体齐心协作的活动。在体育活动中,竞争和合作是交替或同时出现,表现出了竞争与合作的特点。竞争与合作对于培养学生勇于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树立团结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健全的个性起到积极作用。
3、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学习和认知活动-样,依赖于学生的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综合认识能力,因此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个人的智力和提高学习效果,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让大脑获得充分的氧气,使脑力得以快速恢复;良好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还能提高人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思维反映和想象能力,从而为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保证。体育教学过程是融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和团结协作为一体的教育过程,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
4、协调人际关系,消除身心疲劳。只有缺乏成就欲求和对人际关系不适应,每周锻炼1至2次的中学生,其学习成就欲求更高,每周锻炼4次以上的中学生人际关系适应能力更强,问题行为更不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抑郁寡欢,孤僻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活动总是在-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
应能力。研究人员发现,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需要可通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克服孤僻感,培养心理反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体育锻炼,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对发挥体育锻炼积极的心理效应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其内在的独特意义,对于正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讲,正确的项目选择能不断发挥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
1、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的同学可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可以帮助其慢慢地改变孤僻性格,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并热爱集体;游泳、溜冰、拳击、摔跤等项目的活动能帮助人们不断克服各种胆怯心理,去战胜困难。
2、对于不够果敢,处事犹豫不决的同学,要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跨栏、跳高、跳远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面前,任何犹豫都将延误良机,长期锻炼能帮助你增强果断的个性特征。
3、对于遇事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同学,那就应多参加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游泳和骑自行车等缓慢而持久的项目,这一类体育活动能帮助你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以改善
4、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同学,那就得事先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一段时期,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强。
5、对于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过度紧张而导致失常的人,就应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因为赛场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学习带来益处。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关密切联系,身体健康寓于心理健康,不良的心理健康会影响着身体健康,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而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中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因此,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
第四篇: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综述
摘要:“生命在于运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体育锻炼除了具有良好的健身功能,它的“健心”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体育锻炼正成为一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关系;综述
1前言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2健康的概念界定研究
李力提到:现代医学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是身体无病.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一种“灰色状态”或“次健康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现代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是很普遍的。[1]罗明,林玲提到:国际上对健康有清楚的界定: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在研究网络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这种生存方式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1)网络世界所造成的角色混乱;(2)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道德问题;(3)黄色网站导致的性罪错;(4)网络沉溺带来的人格障碍。北方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的竞争意识加强,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和冷漠,抑郁症等抑郁性疾患是最为常见的心理疾患,被人称为防不胜防的“心理”感冒。[3]
由此可见,心理疾病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杀手,心理隐患是造成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吃药治疗心理疾病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而且药物都含有一定的毒性,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容易造成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上瘾。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引起了大量的医学研究人员和体育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2]
3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佟立纯,张洋认为:从国内外研究结果看,已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体育健心操就是一种对心理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体育锻炼方式。[4]陈大为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加愉快体验、保持良好心境,可以降低焦虑、减轻抑郁,因而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涂相仁认为: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主要表现为:(1)体育锻炼可调节心态,稳定情绪;(2)体育锻炼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3)体育锻炼可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4)体育锻[5]
炼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6]杨宗义认为:首先表现在体育运动促进身体的发展,尤其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表现在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产生新的要求与现有心理的矛盾,从而推动心理的发展。巴里克(Barick,G.L.)等发现,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其情绪变化小,自卑减少,随和,社交积极,社会适应能力强,易成为集体的领导者。在小学高年级以后,尤其是在青年期,身体及运动能力对个性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社会评价和价值观为媒介,即只能间接影响个性发展了。[7] 王则珊认为:体育锻炼能产生脑腓肽,刺激下丘脑,进而产生愉快的体验,这是身体锻炼的情绪的积极调节作用。另外,经常从事身体锻炼,在体育运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承受挫折的压力,可以大大提高情绪的适应性,也有利于以更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适应各种生活环境。通过群体的体育锻炼,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使社会交往增加,身心欢快,有助于消除孤独症,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从而实现对人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8]
王则珊认为:为了克服独生子女摆脱由于寂寞产生的孤独感,组织一些需要小朋友集体协作,克服困难去完成的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克服不良的心理。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自私、任性孤傲、放任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占有欲和依赖性过强等。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纠正这些不良的心理倾向,使这些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9] 特别是在身体锻炼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除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外,还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都非常健康的人。[10] 中年时期,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和家庭中去,生理机能却趋向衰退,力不从心容易造成心理负担过重,精神难以松弛。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使人从精神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老年时期,体育活动可以为退、离休后生活找回心理定位与平衡,使老年生活充实、愉快、有所追求而减缓衰老。总之,体育能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精神愉快、乐观,这是防病的手段,也是保证晚年生活愉快幸福之本。[11]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能推动心理的发展,对情绪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与个性的形成与完善有密切关系,促进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因此,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与保持心理健康的积极、有效、较为理想的的重要方式之一,应当被大力提倡与实施。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培养活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比单纯强调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更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4促进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手段研究
体育运动要取得较大的心理效应,受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四大因素的影响。(1)运动类型。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的运动
是:令人喜欢和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或有节奏的腹式运动;回避人际关系的运动;可自定步调的运动。(2)运动强度。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取得较大的心理效应。适中的身体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情绪。(3)运动持续时间。每次运动的时间至少20-30min;60-90min 的运动也会产生理想的心理状态。但一次运动的持续时间过长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4)运动频率。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有氧运动大肌肉群运动,每周 3-5 次,最好每天一次。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是历史赋予的宝贵财富。研究者表明,参与民间传统体育锻炼(跳绳、跳皮筋、拔河、踢毽子)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改善心境状态。[13]东方传统体育中的太极拳和印度的瑜珈功等,是在平常条件下的缓慢练习,也可以影响到心境的状态,并降低焦虑的程度,在改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14]
综上所述,通过中等运动强度的体育锻炼、适中的锻炼持续时间和有氧运动能够获得较大的心理效应。对于传统体育,我们应该继续挖掘它的锻炼价值,并加以科学合理的改造,使之在新的世纪里大放奇彩.[12]小结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抓住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的锻炼效果;利用体育锻炼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使全民都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有利于人们自觉、自愿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并以此来调节心情,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去。
参考文献:
[1]李力.“亚健康”:生命的“隐形杀手”.解放军报(京),2001.1.20.②.[2]罗 明,林 玲.网络对人格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南宁),2001,4(6):28-29.[3]北方.将抑郁反抗到底.中国健康[J].2001,1(2):20~21.[4]佟立纯,张 洋.体育健心操的创编及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
[5]陈大为.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体育与科学.2002.2.[6]涂相仁等.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9.1.57~60.[7]杨宗义.体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94~95.[8]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体育学院出版
社.1994.12.39.[9]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12.186.[10]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12.225.[11] 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12.235.[12]刘永峰.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体育学刊.2002.4.57~58.[13]李林等.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四川体育科学.1999.2.16~17.[14]刘永峰.东方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0.49~51.[15]杨贵军等.体育锻炼对心理缺陷的影响和改善作用.体育学刊.1999.5.41~
42.[16]林宋荣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广州体育学
院学报.1996.4.20~25.[17]罗建英等.高校体育课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法探析.解放军体育学院学
报.2002.1.91~93.[18]台圣君等.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体育学刊.2002.4.84~85.[19]陈正富.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文化导刊.2002.2.65
第五篇:素质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素质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邹尚智
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前途的看法,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就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其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补充。我们认为,思想教育工作有三个层次,即政治观点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少属于心理方向的问题,而并非道德品质或政治观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益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活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学记》中说:"知其心,长善而救其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改进德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和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再次,心理健教育能促进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一项测验表明:"一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文化科学素质欠佳)是由于心理素质造成的。"学生心理素质好,学习质量就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二、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以及中学生性发育的前提。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但又不知如何解决。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又如,有人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的心理测试发现:"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比率在10%以上的项目,初二有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6项,初一除上述6项外还有"焦虑"1项。初
一、初二年级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等9个项存在问题的学生比率平均在11.11%。"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
三、维护和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策略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一部分随学生年龄的增长、主客努力而逐步消失,但另一部分则要通过接受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心理调整方法才能较快而有效的克服,单靠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奏效的。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1994年,国家教委明文规定:"中小学在活动课、科技文化活动中每周要有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当前,维护和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据调查:"有41.0%的中学生认为健康教 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中学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中学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因此,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等 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中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中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中学暂时还难以配置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为此,由校长、书记、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做心理咨询教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每个学校至少应配1~2名心理咨询教师,有的放矢、长期跟踪地进行心理咨询工作。这些教师应当对心理咨询工作有热情,而且自身心理健康,并受过一定的专门培训。切不可把那些连基本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都难于胜任的"闲人"派作此项工作。并且,要舍得投资,用于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培训应课程化,要学习心理咨询理论与技巧、心理辅导概论、心理卫生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等专门课程。
3.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的、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
4.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5.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为先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研,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避免走弯路或低层次的重复。因此,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
6.改革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使未来的中学教师承担起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
目前,师范教育所开设的课时不多的心理学课程,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理论,着眼点是帮助师范生去教好书,而不在于如何应付急剧而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现代师范教育应有足够的关于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塑造人格健全的跨世纪新型教师。毕业后承担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使其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化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