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复习[范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第一章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定义 P3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P4 学生心理健康护理;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则(3条)P15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和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道德教育的一般原则(8条)P27 知行统一原则;疏导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发展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第二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
1、中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特点(高中生的内容概括)P45★简答
(1)高中生感知觉的发展。高中生知觉和观察水平不断提高,更富有目的性和系统性。
(2)高中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高中阶段是人的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可以说,其记忆力已经达到新的发展阶段;在注意方面,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有了很好的发展,注意的范围一般达到成人的水平。
(3)高中生思维的发展。-达到了新的发展水平,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监控性特点。
(4)高中生想象的发展。高中生想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创造性成分的增加和理想的形成、发展方面。其更重视现实,他们树立理想不仅考虑自己的兴趣,而且考虑到实现的可能性和条件,一旦有可能如愿,他们会为之奋斗,争取实现自己的理想。
(笔记)(1)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体系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由于理性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像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中学生思维品质表出现矛盾性特点:①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②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③思维活动的自我中心。(假想观众 VS.独特自我)
2、影响中学生认识发展的因素 P47 ★小考点
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3、认识发展偏差的分类及相关表现P48(填空或选择)(1)主观臆想:没有事实根据的猜想和推测
例如:医生诊断没病但还是觉得自己身体有病(主观臆想)(2)两极思维:即情绪化的非黑即白,以全或无的方式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3)理想化思维
(4)夸大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自学】认识发展的评估方法
4、针对主观臆想的双育融合略干预策
P59★
(1)帮助学生认识主观臆想及其危害。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认知模式存在偏差。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进行猜想和推理,结果往往与事实不符,进而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和矛盾。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讨产生主观臆想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及其危害。(2)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模式
①检查证据法。检验支持或不支持某一臆想观点的所有证据可以帮助个体发现自己的认识存在歪曲、消极或是片面的问题。
②辩护律师。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辩护过程中通过抨击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而发现自身思维存在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并在今后的认知发展中理性思考。
5、针对理想化思维的双育融合略干预策
P63★★
(1)帮助学生认识理想化思维及其危害。中学生由于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其对世界是逻辑假设是美好的,简单和片面的。一旦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就会立刻诱发愤怒、委屈、不安等情绪(影响到学习态度和成绩)。教师应通过语言说服、个别咨询、班会等对学生进行干预,帮助学生发现其思维理想化的倾向以及不良影响,促使学生调整认知,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周围人、事和物。(2)质疑训练法(质疑法)。教师可直接向学生的认知错误——理想化思维进行质疑,其意义不在于否定和批评学生,而在于开启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自发地认识到自己的认知错误。(3)词汇替换法。“我应该”(带有强迫性的词语)换成“我可以”,“我必须”换成“我能够”
6、针对两极思维,夸大自己短处和别人长处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1)两极思维:
①帮助学生认识理想化思维及其危害(一导致提前做出定论,事后容易封闭思维;二是导致轻率行事)教师应该帮学生认识到,由幼年时期延续的自我为中心思维模式容易产生让他们在看待事物时产生非此即彼的两极化思。鼓励学生多用辩证思维,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摆脱思维的极端化倾向。②通过心理剧帮助学生摆脱两极化思维 ③通过主题辩论帮助学生摆脱两极化思维(2)针对夸大自己短处和别人长处
★ 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如何做)(获得自我认知的三个途径)a 通过自我观察正确认识自我。
b 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正确认识自我。c 通过集体来了解自己。
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他人。通过观察他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认识他人。通过集体认识他人(集体的评价更全面、客观)
7、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第三章中学生学习与道德教育
1、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行为或心理过程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学习是经验的获得并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来体现;学习的实质是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
2、中学生最根本的特点
P75★ 中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1)由于中学生所要掌握的是已经整理好的、客观化了的、系统化了的经验,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在学习动机、过程和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特殊性。
(2)中学生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中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已有经验的意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3)由于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因而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从中学生的直接需要出发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首先是从模仿建构已有的经验开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建构过程的完成主要依靠理性思维。
3、中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P75
(1)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2)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
(3)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益重要
(4)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4、影响中学生学习的客体因素
P79 ★
(1)家庭因素(2)教师因素(3)班级环境因素(4)人际关系因素
自身因素:①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②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③思想上懒惰,对知识的掌握不深入④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⑤青春期的心理被动
5、中学生常见的学习发展偏差及障碍的分类及表现
P83
(1)厌学。厌学是学生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
导致厌学的原因:家庭因素。①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和关注度过高;②一些学生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等原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在学业上遇到挫折时,较容易气馁,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学校因素;自身因素;社会因素(2)学习和考试焦虑(3)学习困难
情景任务: P120
第四章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与道德教育
1、情绪的概念
是人对客观事实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并伴随特定的生理反应与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
2、青少年的高级情感的分类和各自定义P124★★
(1)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行和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2)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他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3)美感:是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人的行为以及艺术作品做出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源于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美的反映。
3、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P125★
(1)中学生的情绪情感丰富而热烈。昂扬向上是中学生情绪体验的主旋律。他们既有为正义和真理献身的热情和壮举,也会由于狂热冲动而干愚蠢事。(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
①情绪情感的心境化是指情绪和情感的反应相对持久稳定,反应的时间明显延长。中学生常见的心境:烦恼,孤独,压抑。
②情绪的文饰现象表现为情绪的表里不一,明明心里难过,在众人面前还要装作若无其事。
(3)中学生情绪情感易起伏波动,心境易转换。他们会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而欣喜若狂、激动不已,也会因为一点挫折而沮丧懊恼、垂头丧气,情绪在两端之间呈现明显的跌宕起伏。
(4)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
笔记:①情绪波动明显:起伏波动,两极明显;变化多端,反复无常。②情绪心境化。③自尊感体验深刻。“第二次诞生”表现:自尊感强烈,过分敏感,稳定性差。
4、影响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因素
P127★(1)家庭——亲子关系对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关系类型及相关定义)①溺爱型亲子关系:在这种类型亲子关系的家庭中,父母把孩子摆在家庭的最高位置,对其百依百顺,甚至对他的错误也姑息迁就。这样会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不良个性,并且会形成不合群、好逸恶劳、适应能力差等不良习性。
②专制型亲子关系:父母常以打骂的形式强迫子女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从不关心子女的想法,这样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并逐渐形成反社会人格。
③矛盾型亲子关系:常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全凭他们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而定。父母长期的不一致态度,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时间久了易出现焦虑情绪,甚至有强迫症状。
④民主型亲子关系:父母愿意尊重子女愿望,但也不是没有原则。父母处理问题不以极端的方式出现,而是采取聊天等平等讨论方式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给与孩子独立的空间。
(2)环境——压力因素(3)个人因素:生理、心理迅猛发展;认知水平的大幅提高;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性活动增多。
5、中学生常见情感情绪发展偏差及障碍的分类和表现
P130(1)抑郁。表现:所有的关心和帮助都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人们通常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别人的帮助,还可能会用各种方式来惩罚自己。(2)恐惧。社交恐惧(与人交往时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和不安),异性恐惧(不敢目光接触、交谈,面红耳赤,语言不清)
6、针对恐惧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
P152(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恐惧情绪(2)对学生的支持环境进行干预(3)系统脱敏法
第五章中学生意志发展与道德
1、意志的定义:意志是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个体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品质的构成部分
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3、初中生/高中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P166★
初中生:①自觉性和主动性品质有所增强②果断性品质有所发展
③坚持性品质逐渐形成④自制性品质有所增强
高中生:①自觉性和主动性品质有所增强②果断性品质增强
③坚持性品质增强④自制性品质增强
4、中学生意志发展的影响因素
P169★ 内在因素:生理变化和心理因素
外在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理念和社会氛围
5、中学生意志发展偏差和障碍的分类
P172(1)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2)固执
(3)意志薄弱:①做事情三分钟热度②做事缺少恒心,不能坚持到底③抵抗诱惑能力弱,行动易半途而废
6、针对依赖性强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
P187(1)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
(2)锻炼中学生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3)培养中学生克服困难的习惯
7、针对固执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P189(1)成年人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榜样(2)循循善诱,尊重中学生的自主性
第六章中学生个性发展与道德教育
1、个性的定义:个性即人格,是个体在生理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套稳定的、独特的行为以及内部心理反应模式,它构成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典型心理特征。
2、个性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
3、个性发展的内涵P199(1)定义
(2)特征: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过程性与阶段性;一般性与特殊性(3)相关理论: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4、(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一般特点
P201★(1)自我意识增强(2)价值观初步确立
(3)自治需求增强:与父母的关系上;在职业选择上;对社会的不满上(4)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5)拥有亲密的同伴关系(6)理想具体,不具稳定性
5、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P205★(1)先天遗传因素:遗传基因的相似程度,身体因素如人的外部容貌和体形,人体内某些神经传导物质和激素的变化。
(2)后天环境因素:家庭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学校教育
6、个性发展的偏差的分类及相关定义
P209
★(理解:表现影响因素)(1)自卑心理:指个体对自己做出过低的评价,在同他人比较后,感觉自己在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里感受。
(2)自负心理:盲目自大,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3)嫉妒心理:人讲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能力、家境等方面不如别人,而对别人产生的一种不满和怨恨。
(4)逆反心理:个体在客观环境与个人需求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带有强烈的抵抗情绪。
7、针对自卑、逆反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
P231(1)自卑:
①认知上,消除不合理的自我认知,提高自我评价 ②语言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③行为上,抬头挺胸,敢于当众发言 ④增加成功体验,多给予鼓励、表扬(2)逆反:
①个人因素的干预: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培养其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能够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分析问题和认识评价自己。②家庭因素的干预: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③学校因素的干预: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理念;采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
第七章中学生问题行为与道德教育
1、问题行为的含义
P243★
第一,问题行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第二,问题行为与社会规范不符,显著不同于同龄正常人的行为;
第三,问题行为能够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并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诸多麻烦。
2、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P245 ★大题
个体问题行为的产生是生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1)生物遗传因素:先天遗传因素(注意力问题/社交问题/退缩和攻击性行为);妊娠期母亲的身体健康状况(吸烟行为是产生的危险因素,酒精,咖啡,毒品);人体内生物化学物质的水平。(2)后天环境因素:
①自身因素:儿童气质类型(容易抚养型,困难型,缓慢型);个体的个性特征(具有冲动、易怒的个性特征的儿童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②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教养方式 ③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同伴关系
④社会因素:社会转型期传统的道德规范、行为标准和价值观等面临新的挑战;新媒体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大众传媒中有关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产生错误的引导;平等和谐宽容的文化观和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健康成长。
3、中学生常见行为发展偏差和障碍的分类及相关定义
P248(1)攻击性行为:攻击性也叫侵犯性,是中学生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他是指个体有意伤害其他事物、他人或自己,使其遭受破坏性影响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
(2)盗窃行为(3)网络成瘾(4)吸烟行为
情景任务: P285
第八章中学生人际交往发展与道德教育
1、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定义:
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递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2、人际交往的范围
使其主要形成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3、个体社会化的定义
P289★
指个体不断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及特定的社会规范、准则,以获得社会有效成员资格的过程。
4、同伴关系人际交往的4点作用
P289(1)人际关系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2)可以促进青少年深化自我认识。(3)可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4)可以促进青少年开阔视野,有助于其学业成功。
5、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4个阶段及其特点
P290(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
6、人际关系的成分:
PPT 人际关系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部分
认知成分是指个体通过人际认知对相互关系状况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成分反映了个体对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情感的满意程度
行为成分是指围绕关系建立、巩固和发展而表现出来的一切交往行为的结果
在三种成分中情感反映了人们的交往与彼此需要满足的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情感上的好恶喜厌常常决定着关系的远近亲疏。因而,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形成了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7、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P291自学
(1)情感依赖对象从父母转移到同辈,进而形成小团体。
(2)渴望获得深刻友谊,与小团体的友谊相比,更希望拥有知心朋友,对情感的需要更高。
(3)对异性感兴趣,人际交往中喜欢与异性接触。
(4)对教师的态度可能是崇拜与模仿,也可能是叛逆与挑战。
(5)对父母开始疏离,自己的情况对父母保留,对父母的管教进行反抗。(6)网络对中学生人际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8、同伴关系对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7点P290理解
(1)使他们满足内心安全感、归属感、被理解、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2)使他们获得社交技巧和经验,如培养共情(也叫同理心)能力。(3)给他们提供发展社会洞察力的机会。(4)使他们获得与异性相处的能力。
(5)使他们有机会释放或化解来自学业、父母、社会等方面的压力。(6)从他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状态,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获得自我成长。
(7)促进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的发展,促进人格成熟,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等。
8、人际交往的基本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自我表露理论。
9、亲子关系的定义
P303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可以表现为 亲子冲突: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公开的行为对抗或对立,表现为争吵、分歧、争论。亲子亲和: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密的情感联接,包括亲子间的相互依赖、亲密感、信任与沟通。
10、与父母交往问题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
P315★
(1)对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父母的期望应适度,不要过度施压。(2)父母要理解中学生的心理隐私的需要,给予其适当的个人空间。(3)父母应民主地对待中学生,给予尊重和理解。(4)父母应尽量多与中学生相处。“有效陪伴”(5)适当地进行情感教育、感恩教育。
第十章中学生生命意识发展与道德教育
1、生命教育的定义
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人去理解、体验和实践生命,其中包括生命意识、生存技能和生命意义三个层次。
2、生命意识的基本内容:
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体认生活的意义;尊重生命之个性;理解死亡的意义。
3、生命意识的定义:
生命意识是个体对生命的觉知、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包含存在意识、生命价值意识和生存意识。(人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就是一种生命意识),广义来讲,生命意识即生命观,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总体看法,包含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生命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 P347 中学生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发展是从具体形象、生命与死亡的本质及在此基础上的表达态度和感悟哲理的一个见此深入的过程。中学生对生命哲理思考和感悟会更多一些,对死亡的认知则更多停留在本质特点的认知或表达态度上。
5、影响中学生生命意识发展的因素P348理解
(1)来自中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①内心空虚、迷茫,又贪图享乐,无心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②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业,却对学业没有兴趣,为逃避学业而浪费生命。③学业压力过重,追求学习成绩,不胜重负之时放弃生命。④由于内心创伤、心理阴影等心理问题,性格扭曲,伤害自己或他人他物的性命。(2)来自学习、家庭、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学校尚未形成独立的生命教育学科体系;父母意识不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社会也忽视了这方面的思考和引导。
6、中学生常见生命意识发展偏差的分类表现(7类表现)(1)伤害其他生命;(2)放弃自我生命;(3)不思进取,浪费生命;(4)力争上游,透支生命;(5)缺乏安全和卫生意识,不爱惜生命;(6)缺乏自救技能,徒伤生命;(7)不爱护环境,不关爱生命。
情景任务:P368
第二篇:专题四 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专题四 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一、选择题
考点2:学会珍爱和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c)【2010绍兴】20.“值不值?”这一问题在长江大学学生勇救落水小孩而牺牲的事迹传开后,再次引发争论。但类似漫画三 中社会对他们行为的评价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因为他们的壮举【A】
①传承了舍生取义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彰显了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社会的理念
③唱响了正义这一人类良知的“声音” ④履行了公民名誉不受侵犯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2009绍兴】23.(12分)阅读课堂小品片断,回答问题。
小郎:(漫不经心地上场)妈,今天小强无故嘲讽我,我把他 的学习机拿来了。值八百多元哦,玩几天再还他。
妈妈:啊?这个孩子„„
老师:(电话声)„„小强的学习机不见了,不知小郎有没有看到?
妈妈:没有,他知道的话肯定会告诉老师的,我们在家经常教育小郎要好好做人的。小郎:(焦急状)妈妈,我怎么办? 妈妈:明天,你 ▲。
(1)小郎妈妈没有告诉老师真相是“善意的谎言”吗?为什么?(6分)不是。(1分)
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小郎妈妈没有实事求是,违背诚实这一道德要求。(2分)诚信的核心是善。小郎妈妈没有做到与人为善,没有考虑小郎的长远利益,因而并不是“善意的谎言”。(3分)【2002绍兴】
27、(6分)读右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辛辣地讽刺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
漫画辛辣地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缺乏社会公德的现象。(2分。答“缺乏环保意识”或“不讲精神文明”,同样给2分。若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反差角度作答,则加1-2分,如“某些人虽然物质生活富裕了,但缺少公民应有的道德修养”)(2)假如你是漫画中的女主人公,将作何感想?(4分)①深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耻。(1分)
②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履行和实践公民道德规范。(3分。能紧扣“增强环保意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同样给3分;其他答案,视实际情况,酌情给分)
/ 1
第三篇:加强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加强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实施“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中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逐步提升全民族素质,对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度认识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举世公认。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学校开始坚持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方针,注意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动力和导向作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内容的公民道德规范正逐渐被大多数中学生接受和认同,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主要由于以下具体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在现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能使中国最大限度地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经济资源,节约社会劳动,大大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导致文化多元化。外来文化往往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以生活方式出现,使得部分中学生个性张扬、追求新奇与独立。“我的事情我做主,我的未来我做主,我的思想我做主”成为他们的口头语和座右铭。恰恰就是这部分中学生往往容易淡忘国家、民族大义,淡忘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信念。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2000年底,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包括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所有制经济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利益主体、利益需求和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大潮也使部分中学生不恰当地将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渗透于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让原本纯洁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出现了庸俗化、物化的趋势。个别中学生甚至成为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俘虏,淡漠了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第三、学校长期推行“知识性德育”的负面影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过于侧重于知识性德育,即通过对德育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学校长期以来“忽视了情感在德育中的价值,而注重于考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于学生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没有注重他(她)的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发生了改变”。这种德育
模式以能否达到形式上的目的作为衡量教育者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准,而对这种形式下的内容,尤其是学生的情感却重视不够。说教太多,容易导致学生反感,达不到德育工作的目的。于是便出现了有的学生表面上已经掌握了有关道德知识,却同样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双重人格”的怪现象。
二、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原则
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原则是指依据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而制定的且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应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㈠灌输和启发相结合的原则
灌输和启发相结合的原则是人们对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及受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规律性认识的结果。中学生公民道德不会自发形成,它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外部灌输,使这种外部灌输能够通过受教育者内心的自觉变化实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但是学生的道德行为发自内心,道德行为的养成还需要靠不断启发才能自觉完成。教师要主动创造条件,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调动学生自觉受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扫除头脑中的认识障碍。教学研究及实践证明:只强调灌输而没有启发,结果容易使学生越听越烦,产生逆反心理;只启发而不灌输,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就漫无目的,搞不清方向。只有灌输与启发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预期目标,达到预期成效。
㈡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连续性是指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要按一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是指来自各方面的教育要求能够统一、协调起来。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公民道德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可能还要经历多个阶段、多次反复的过程。培养中学生公民道德是既定目标,培养过程的各个阶段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进行,切忌留下阶段性空白。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密切配合。而国家、学校和家长对中学生公民道德的要求和影响应该是统一的,才能取得预期成效。否则各方面要求不一,教育作用就会相互抵消,造成学生思想混乱,行为反复。
㈢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也是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用普遍性指导特殊性,以特殊性影响普遍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全体公民,尤其是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是普遍性。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年级,乃至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公民道德状况都不尽相同,这是特殊性。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对德育不重视或者重视不够。部分学校只是象征性地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给学生解释一遍,写写标准,提提要求,喊喊口号,没有形成本校特色,即特殊性,这就根本达不到培养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因此,各学校要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原则和要求,针对本校
学生公民道德实际和身心特点,创造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制定出反映实际、便于操作的自己学校的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计划。
三、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必须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进行,各种途径和方法应该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㈠学校齐抓共管,形成教育网络是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
学校是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优化的关键场所。它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成立学校领导小组。要作好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学校必须成立领导小组,以顺利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只有学校领导小组的合理调控,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才能顺利实施。一般说来,领导小组成员应该包括学校党支书、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学生处主任、教科室主任、团总支书记(学生会负责人)、政治和历史教研组组长。领导小组要负责组织师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认真领会《纲要》精神,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
⒉制定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计划。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计划,是指学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和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以问卷调查、学生谈心以及班主任、科任教师反映等为第一手材料,对中学生公民道德现状进行科学诊断,罗列出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急需改进的地方,急需解决的问题,集思广益,提出公民道德教育的新目标、解决存在问题的新方法、科学评价教育效果的新标准等。我认为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计划也应该被视为一种教学方法,它务必根据学校的整体部署,从学生现有的公民道德实际出发,体现学生个性差异,预留一定弹性。“奋斗目标现实化,工作重点系列化”,这是制定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计划的基本要求。科学合理的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计划,辅之以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完全能够达到培养中学生公民道德的目的。
⒊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是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教师是社会的专职教育者,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性人才,其主要和必须履行的职责是对中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积极向上的影响,促进学生向教育者所希望的方向转化。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应该育好人。
首先,对班主任而言。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对中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具体落实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方针和目标。班主任要运用学校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计划,指导中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能够顺利开展,收到预期效果。否则教育计划和目标就只能够是空中楼阁。班主任要认真学习《中学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学校领导小组制订的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计划,充分发挥班主任在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要注意发现并
大力宣传学生中的闪光事物,对学生中好的思想和行为要及时表扬和总结,及时有效地将这种闪光点传播到集体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要制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自我矫正自己的不足,使学生对认识了的知识能够更好地感知,让感知了的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要组织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学生懂得关心他人,为集体办好事,自觉服从集体需要,维护集体荣誉,从而确立健康的群体心理;要抱着对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负责的态度,努力完成己任。
其次,对科任教师而言。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广大科任教师的积极参与。实际上,师生关系中存在广泛的道德内容,师生交往也是在广泛的道德领域中进行。教师不仅是要关注传授知识的量,而且更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善于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应适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公民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建立起平等、友爱、团结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淡化人际关系中的物化心态。在课外,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和学生谈心,增加师生间的亲近感和信任度,“爱学生”,不仅是对教师道德的起码要求,而且也容易使这种爱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动力。学生往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处处为人师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己不正,焉能教人”。教师身体力行,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
⒋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力量。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离不开学生的自觉参与。一方面,学生自己要加强思想修养,尤其是增强自己的法纪、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观念;明白学法、懂法是基础,爱集体就要受到集体利益约束,为集体尽义务是爱国家、爱民族的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干部要发挥积极作用。学生干部是学生的公仆,为学生服务。学生干部能够在为学生服务的实践中,深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提高自己的公民道德觉悟。学校和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老是跟在学生旁边进行监督和指导,只有全体学生的自觉参与,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才有坚实的基础。
㈡社会各方面的参与是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离不开社区、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大力帮助和支持。社区应保证提供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如有可能,学生家长应将学生带到工作岗位上,树立其爱劳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扩展到爱他人、爱学校、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社会舆论应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科学看待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把它同国家、社会的全面进步需要以及学生以什么去适应这种全面进步和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评价是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学校的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计划,利用所有可能的评价技术和条件,对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的实现程度做出评判的过程。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应对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应反映中学生当前的思想实际和道德水准。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评价主体上应坚持“多元化”。过去,学校德育教育的评价主体是学校和老师,学生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而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主张评价主体应当多元化,不仅学校、教师,而且社会、家长、学生本人均可以成为评价主体,使评价成为各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第二,在评价内容上应以考评中学生公民道德的实际状况为主。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德育评价的内容主要看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是朱小蔓教授所说的知识性德育在评价上的表现。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评价内容不是不考虑中学生对公民道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更应注重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按照公民道德的具体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并把国家、学校的外在要求转化为自己一贯的自觉行为。
第三,在评价标准上应注重“绝对标准”和“个人标准”的统一。过去对中学生德育教学评价均以国家、社会的要求为绝对标准,这种标准人为地将学生在操行上分为若干等级,这样做往往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情绪,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加深教师、学生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矛盾,消极作用相当明明显。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评价标准一方面应包括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要求,注重中学生道德素质是否达到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其道德心理、行为是否优化以及优化程度等“绝对标准”,另一方面还应包括学生个体的公民道德现实基础和条件,确立“个人标准”,一步一步促进和提升中学生公民道德水平。
翟王镇中学
2010.9
第四篇:素质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素质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邹尚智
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前途的看法,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就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其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补充。我们认为,思想教育工作有三个层次,即政治观点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少属于心理方向的问题,而并非道德品质或政治观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益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活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学记》中说:"知其心,长善而救其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改进德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和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再次,心理健教育能促进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一项测验表明:"一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文化科学素质欠佳)是由于心理素质造成的。"学生心理素质好,学习质量就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二、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以及中学生性发育的前提。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但又不知如何解决。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又如,有人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的心理测试发现:"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比率在10%以上的项目,初二有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6项,初一除上述6项外还有"焦虑"1项。初
一、初二年级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等9个项存在问题的学生比率平均在11.11%。"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
三、维护和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策略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一部分随学生年龄的增长、主客努力而逐步消失,但另一部分则要通过接受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心理调整方法才能较快而有效的克服,单靠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奏效的。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1994年,国家教委明文规定:"中小学在活动课、科技文化活动中每周要有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当前,维护和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据调查:"有41.0%的中学生认为健康教 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中学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中学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因此,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等 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中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中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中学暂时还难以配置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为此,由校长、书记、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做心理咨询教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每个学校至少应配1~2名心理咨询教师,有的放矢、长期跟踪地进行心理咨询工作。这些教师应当对心理咨询工作有热情,而且自身心理健康,并受过一定的专门培训。切不可把那些连基本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都难于胜任的"闲人"派作此项工作。并且,要舍得投资,用于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培训应课程化,要学习心理咨询理论与技巧、心理辅导概论、心理卫生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等专门课程。
3.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的、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
4.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5.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为先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研,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避免走弯路或低层次的重复。因此,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
6.改革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使未来的中学教师承担起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
目前,师范教育所开设的课时不多的心理学课程,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理论,着眼点是帮助师范生去教好书,而不在于如何应付急剧而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现代师范教育应有足够的关于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塑造人格健全的跨世纪新型教师。毕业后承担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使其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化的主要力量。
第五篇:浅谈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浅谈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
随着健康教育的发展,健康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般认为,健康教育分为大众健康教育和学校健康教育,其中,学校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本人围绕中学生健康教育的主题,浅谈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问题。
健康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有不同的认识。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宪章中提出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三维观是健康概念的精髓,是二十一世纪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绝不能忽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家长和教师都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心理的变化,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快乐地成长。所谓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效能的状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锻炼是身体健康的决定因素,所以,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体育锻炼密不可分。
首先,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巨大的,体育锻炼能产生愉快感。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最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而且,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向别人倾诉,思想处于紊乱状态,导致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对生活失去信心。要更新思想必须改变他的注意力,而调节情绪的方法很多,多听音乐和积极参加各类运动都能很好地调节情绪。对于心理上出现的障碍,如不及时抑制,就会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如学生开始吸烟、喝酒、上网,一旦上瘾,他们就会不择手段实现自己的嗜好,开始做一些与学习相悖的事情。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同时也是赋有感情的动物,运动能有效地调节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稳定情绪,排除忧愁、烦恼、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重新找回自我,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体育锻炼还对提高个人的能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应变能力等。很多人把运动看成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把强身健体作为锻炼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忽视了锻炼对提高个人能力的意义。其实,任何一项运动都能丰富个人的想象力,比如,练太极拳、做广播操、打篮球等,都能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有创造力才能出成果,反过来,成果是创造力的体现。就奥运冠军刘翔而言,他的身体素质赶不上那些“黑人”,但是,跨栏具有较强的技术含量,这在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对运动员及教练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刘翔正是因为有技术上的创新,才会夺得奥运金牌。体育运动还能提高个人的应变能力,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当两个骑自行车的人快要撞到一起时,经常从事运动的人,本能的反应就是停车或绕开,不经常运动的人,往往是不知所措地大喊一声。这只是一个关于应变能力的简单例子,实际上,在处理任何突发事件时,都需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再次,体育锻炼有助于在社会交往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因受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人们总会有不良的心理倾向。学生交往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老怀疑别人,不与别人交往,导致性格孤僻、内向,长期以往,学生就会有心理性疾病。以篮球比赛为例,在赛场上,两球队队员都很勇猛,但他们并不是敌对关系,他们不忘“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他们深知,赛场上体现的是一支球队的素养和品质,队员间是交往也是学习。球队内部成员之间也是一种交往,在比赛中交往的情感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的,只有默契的配合,才能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在这些比赛性活动中,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或观摩,会预测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相互守信、相互宽容就会体现出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得以实现。
最后,体育锻炼能激发人的上进性。现代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也在塑造他们的心灵。中学生在运动中产生自信和动力,然后以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学习和生活。养成了这样的良好习惯,他们将会受益终生。
因此,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体育锻炼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只有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才能培养大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