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精选]

时间:2019-05-12 20:1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精选]》。

第一篇: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精选]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

文献综述摘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998年国际心理卫生协会强调“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的C.比尔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费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论”;奥尔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论”......美国是最早开设心理辅导的国家,......将“心理辅导”定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前苏联教育部1984年颁布“苏联普通学校心理辅导条例”;日本也积极从美国引进心理辅导......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起步了......,中小学真正起步是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于1997年 6 月 7 日公布了结果,引起了国人特别是教育界的震动......198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9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益公约》,......199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再一次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上海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1994年上海教委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文件,并出版了有关教材。但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与此同时北京市西城区成了“心育中心”丁榕老师一马当先做了许多工作,但仍是把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着较大不同,但至今没有人提出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成型经验。因此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文献综述可以看出,课题组成员翻阅了大量资料。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综述不多;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分析也不多。“农村”的特点不清,“方法途径”不知道新不新。这样会给后面的研究方向和设计带来麻烦。

第二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在,许多孩子都有心理问题,自私、叛逆、厌学、辍学,乃至上网成瘾、早熟、自杀等等。”2008年3月26日,太原市政协委员张华斌在“两会”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确实,如今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的几率不断上升。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如能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二期课改的今天,学校在致力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但长期以来追求学习成绩仍然是传统教育中的主流。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的,可就我来看,虽然学校已有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但实施时,普及性不够、意识不强、方法不佳。有许多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很多时候只是参考教学书籍“照本宣读”,没有以学生个体为本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甚至有的教师只在学生因心理不健康造成重大事故后才有了教育意识,在实施教育时却不知道用什么途径更为合理,用什么方法更为科学得让学生接受。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中,责任心差、缺乏感恩心态、不懂得谦让等各种不良心态层出不穷;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大量不健康的媒体冲击着孩子们的生活,使得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的几率不断上升。

物质逐渐丰裕、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教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正常、独生子女缺少玩伴,自我表现欲过强、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等因素是导致社会上孩子性格偏激,不容易与人沟通的重要因素。学生中,责任心差、缺乏感恩心态、不懂得谦让等各种不良心态层出不穷;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大量不健康的媒体冲击着孩子们的生活,使得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的几率不断上升。如何调节好孩子的心情,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的一切?现阶段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急需引起教师、家长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育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已经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可见其地位之重,意义之切。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需要有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人类,但在这快节奏的社会中,能维持和谐、健康发展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是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心态。

教育部指出:“教育要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这一要求,这里的人,是全面的、立体的、完整的人,不是割裂开来的、片面的人,亦即不是仅从知识的、学科的角度来看待人,把学生视为积累分数的记分器。”这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即真正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出发,深刻了解全面提高所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积极探索卓有成效的适应现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面也特别提醒我们教师,传道与解惑的重要性,三者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传何道,解何惑?在此,我认为教师一定要理解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方法不当,教学手段不妥,往往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反而造成孩子自卑、不自信,心理不健康,可能使孩子出现心理危机,甚至会导致严重事件发生。这不是教师希望的,却是相当程度事实存在的,并且没有深刻领会的事实存在。

怎样去指导?用哪些途径、哪些方法进行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共同努力探究的一个课题。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这不是说在小学重新开设一门新课程,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

行为主义观的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dura)等认为,心理发展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由此可见,要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展开,研究环境的创设与教育方式的突破是必需重视的途径:

(一)外在环境的创设

人与环境密不可分,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力之大。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场所,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效果,物质环境的高雅有助于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品格。

1、校园环境建设(1)校园主环境建设

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首要任务。

如有条件,校园尽可能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如:我校在校园显眼的地方展示校风、校训、学风、人身安全警示语,张贴各种名言警句,并安排大队部根据不同需求定期出专题板报和墙报,这样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学到各方面的知识。在校园的草坪旁、围墙边,走廊里的墙壁上,都挂着有关行为习惯的警示牌。绿意昂然,生机勃勃的环境能让学生心情开朗,他们在室内及户外活动时都在快乐的欣赏、讨论、效仿,这些色泽鲜艳、生动有趣的图画和警示语,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也净化和影响着每个孩子。(2)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只是建设学校主环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建设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氛围,这需要对校园文化进行合理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可喜的是,教育部门近几年非常重视这方面。目前,我市正推进“温馨教室、和谐校园”的建设。“温馨教室”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指师生共同营造的,能满足师生合理需求、有利于健康人格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市区教育部门的号召下,我校已经在温馨教室建设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开展了一系列适应学生心灵健康发展的、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校园开辟了“爱心角”、“感恩树”、“心灵信箱”、“荣誉墙”等;不同班级也开展起班级文化建设。班内定期根据自身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制定了计划,进行环境布置,教室的墙壁、走廊、空间等,布置各种友好相处、关心集体的画面和板报,宣传礼貌待人、互助互爱。

此外,学校每年还多次举办如:科技节、冬季运动会、每月定期 “人人都是前三名”评比等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不断发展找到自我,树立自信心。

良好的校园、班级的文化建设,能树立起良好的校风校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2、校方积极沟通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心理学专家指出:家庭是在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因此,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显而易见,各个家庭均不相同,世上有多少家庭,就有多少不同的家庭环境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相当部分家长没有注意到自身的言行和教育方法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之大,因此缺乏方法、错误指导。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

所以学校应该和家长应该多进行如此家校互动、积极配合,则能事半功倍。学校可以向家长传授如何提高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常识,最好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家长了解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的重要性。

班主任对于特殊家庭的家长和孩子更需多关心,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精神环境的创设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是精神环境的核心因素,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良好的精神环境则依赖于教师完美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和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所涵盖的远远不只是一两位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努力可以达成的,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需要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文化,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凝聚力,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和对儿童文化的尊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不断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1、领导层面重视,发展精神环境建设

教育部提出: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实,如果上层机关重视了精神环境建设,对老师进行教育指导、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有良好的成果。

2008年5月12日我国不幸遭受了四川大地震,全国人民悲痛万分。国家领导人相当重视,虽说是大灾难,但是国家让民众感受到的是民族的团结,不断鼓舞大家振作起来 :温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灾区鼓舞士气;媒体连续多天的24小时滚动播出地震灾区的情况以及感人之事。教育部也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培训,然后让学校对此进行大力宣传、组织学生收看现场直播、布置每个班级进行“情系灾区,爱心传递”为主题的活动。

在领导层的大力、正确的引导下,这次全国性的爱国主义、生命教育宣传活动相当成功。我校的孩子们在这次灾难中没有感到消极、害怕,反而变得更加热血、顽强了,不但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而且让他们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更让他们明白了人类的顽强意志能战胜任何灾难。学生一下子成长了许多、坚强了许多,他们不但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的零花钱捐了,而且还给生还者祈福、在网上给英雄们鼓劲„„

回眸来看,如果领导层对此次地震进行消极引导或者引导不够,学生很有可能造成心理阴影或者变得缺乏人性。

可见,只有领导重视了,才能全面有效地组织并引领教师在本领域进行探究活动,如只靠单个教师的力量,不足以解决现实的普遍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2、挖掘教材内容,有效创设精神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并不是开设一门新的课程,而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根据二期课改“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各科任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做好班级、团体领导者的角色,在学科教学中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因素,并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的显性课程。在课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这一舞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指导,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拓展。例如:我对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中《我们是好朋友》一课进行了拓展,大胆尝试了“拓展资源,有效开展感恩教育”的研究,自编了《感谢你》的拓展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到感谢别人不但能使别人快乐,也会让自己快乐;并教会学生排解忧愁的几种方法,让学生有快乐的心态面对生活。同时让他们学会宽容与感恩,并学着以感恩的心态来面对家人、朋友等,并感谢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切美好的事物。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尽可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了解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背景,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效地通过看似平凡的日常事务处理中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3、和谐师生关系,促进精神环境建设

或许有老师说,许多课程的内容,不能挖掘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题材,无从创设“精神环境”。其实不然,教师只要能尊重学生,宽容对待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同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堂中多一个真挚的微笑、多一句温馨的鼓励、多一次亲切的引导,真心面对每个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他们一定会愿意对教师敞开心扉。

同时安排课程结构,采取合理、巧妙的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很重要。比如:语文课上,教师可以让孩子写“XX我想对你说”、“假如我是XX”等文章来挖掘孩子心灵深处的想法,在评语中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美术课中,让孩子画一画“我和爸爸、妈妈”观察孩子的构图,指导孩子热爱自己的家;探究、拓展课中,可以指导孩子如何相互合作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无论是数学、语文、外语,还是比较感性的音乐、美术、体育、拓展课等,只要能根据教材特点合理安排课程结构,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老师和同伴的尊重,同样能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达成了精神环境的和谐。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深化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

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标中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达成目标,我们教师除了要从态度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我认为要顺利达成此目标,并不能单纯照搬发达外国、发达地区的教育模式与方法,而是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巧妙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创设各种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各层面不同干预方法

众所周知,许多事情在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干预。如没有防范意识,对即将发生的或很有可能发生的事进行提前干预,则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甚至是无法收拾的后果。

心理健康干预指在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对于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我介绍几种常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

1、集体预防性干预方法

当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后,教师才去协同干预?其实是亡羊补牢的做法。现实的情况是,在当今复杂变化的社会面前,小学生的心理是相当脆弱的。如果能细心观察,并提前发现一些普遍性、可能导致学生们心理问题发生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对此进行集体的预防性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别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

例如:我校设立了“心理广播站”,每周三对全校进行各方面的心理辅导:

(1)为了让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寻找自信,开展了主题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学生“分数”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2)在复习迎考阶段,为使学生调整好心态,不至于因为过分紧张或过于放松而考不好试,学校又开展主题教育“调整心态迎接考试”对学生考前心态调整进行干预指导。

(3)面对当许多独生子女不懂得感激、自私、嫉妒心强等情况,开展专题教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

(4)网络时代的冲击着新时代的儿童,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E时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隐患,开展了集体指导讲座“沉溺网络的危害”,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等,而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虚度年华。

„„

这些不同的主题教育都是根据学生不同时段可能发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意识的集体预防性干预途径,这些特定的集体干预内容,可以在不同时段疏导学生的心理,防范于未然,则能大大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2、个别家校合作干预方法

心理学家分析“小学生许多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与行为异常本身就来源于消极的早期经验或成人的错误指导。如果能早发现、早干预,恢复心理健康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在11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关注到许多学生问题的根源来自家庭。例如:有许多独生子女学生自理能力差、做事动作慢,过分依赖家长,甚至做任何事情都只是应付家长和老师而已。通过长期、多案例的分析,我发现这其实是因为家长责任心过强,让孩子有了“过分的安全感”。家长怕孩子吃苦、怕孩子不会做事、怕孩子比不上别人,于是万事都包办。这其实剥夺了学生“受挫折的机会”。如长期如此,将来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就很有可能成为无德、无能的“啃老族”,甚至有可能因为自己无法被社会所接受而走向极端的人生道路。

在对此类学生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时,我及时吸收父母参与到辅导过程中来,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引导家长认识到“在失败中成长”的道理。让家长在家庭中创设适合学生不要“过分帮助孩子”、“不剥夺孩子的受挫折机会”、“不让孩子对家庭有过分的依恋感”(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做事情,家长总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有一定的危机感”、“让孩子有自己的独立做主的机会和独立行动的空间”„„

在此基础上,家校合作,同时对学生进行预防性质的干预,让学生在正确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成长,其效果显著。

可见,家校合作对个别学生进行干预,不但能试图从家庭环境、父母与子女沟通方式等方面寻找出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而且能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间接促进儿童心理与行为的改善。

(三)矫正时注意方法做好保密工作

要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实效性,让学生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心声,找出问题所在是很关键的。而要让学生敢于说出心声,及时做好保密工作是很重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加强这方面的保密工作,尽可能保护学生个人隐私。这时,创设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心理测试、治疗的环境和氛围,运用合理而巧妙的“保密方法”,会对测试的真实、可信提供保障。

1、在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时,需要大量的采样工作,这时可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做调查问卷。其次,还可以利用学科特色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测试。如:在语文写作练习中创设“第三人称”为主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进行补充表叙述、谈谈看法,折射其内在真实的想法。

2、在碰到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时,教师可以开设“心理信箱”、“知心姐姐”谈话室、设置“心理电话咨询”等。如此长期营造一种保密性强的、温馨的氛围,能使学生随时表达心声,教师更有机会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学生发生的早期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性教育。

3、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成熟,心理压力更大一些,不太愿意与他面对面交谈。可在班内建立一个在班内设置“心理信箱”,或在网络“家校互动”中开辟聊天室,让学生匿名交流,班主任也可用信件、网络沟通等方式回复他,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在沟通时,教师尽可能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的疏导,可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习惯,长期与指导者进行沟通。

4、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有关部门应对“心理健康保密工作”的实施出台一系列规则,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对谈话记录、心理测试资料进行妥善保管。保密的对象包括学生本人、家长和其他的老师,不能随意使用学生个案资料,并还作时间上的规定。

四、总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的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正确认识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当今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后,我们应努力对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创设更好的校园、班级、家庭等外在环境,合理运用教材内容、和谐师生关系,重视发觉精神环境的建设。

现代化的教育时代中,我们更不容忽视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三者结合的教育网络,建立心理健康的“维护-预防-治疗”等体系。在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时,应该尽量做到家校结合,巧妙地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进行不同层面、不同方法的心理健康干预,旨在寻求更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尽可能减少学生内心的矛盾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今后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许会采用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方法,这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各科教师需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的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细心和耐心,同时更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质,以自己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给小学生以积极的感染。(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朋友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2016年济南历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6年1月8日在济南市历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济南市历城区区长 吴承丙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区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争当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95亿元,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0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0亿元,增长8%;出口总额达到11.5亿美元,增长10.6%;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增长10.5%;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0.1亿元,增长16.39%,完成税收56.58亿元,增长17.74%,增幅均列全市第一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发展是我区产业做大做强的重大机遇和必然要求。我们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方向,狠抓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深入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重点实施125个市区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0多亿元。新引进内资项目369个,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0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培育。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物流、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7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3.9%。物流业发展迅猛,投资26亿元的零点电子商务物流园开工建设,普洛斯、圆通快递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我区,物流业态不断提升。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新兴物流占比达到70%以上。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鲁新建材等百家企业入选“新三板”挂牌后备资源企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传统企业加速改造,纷纷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技改投资占全区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2%。投资15亿元的齐鲁制药新产品基地开工建设,投资6亿元的宏济堂中医药产业园建成投产。临港开发区加速发展,全年完成投资95亿元,精密制造、生物制药等17个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加快了全区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以土地流转促农业园区建设,省市级农业园区达到47家,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实施卧虎山水库增容、河道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工程,进一步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加强,被评为“全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二)坚持城乡互动,新型城市化步伐全面加快。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重点片区突破、以重点片区突破带动区域发展,城市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无私奉献,完成拆迁面积120多万平方米,挂牌出让土地5800多亩,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基础。六大片区建设强力推进。老城区坚持旧城改造与商业培育协同推进,聚隆广场、时代国际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为洪楼高端商务区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唐冶、华山、旅游路、新东站、雪山等片区坚持整体规划、组团开发、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子,安置房建设与高端商务、总部基地、创业创意园等产业项目同步实施,助推了东部新城迅速崛起。小城镇发展各具特色。南部山区各镇以打造生态新城镇为引领,积极推进环境优化和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产业持续增效。北部平原各镇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主导产业,精农、强工、富民之路越拓越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启动建设市级示范村7个、区级示范村34个,形成一批风格各异的自然生态村、文化旅游村和特色产业村。城乡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济乐高速济南连接线工程完工并通车,石济客专、龙脊河整治、凤凰路改造等省市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新建改造城乡道路116公里。实施山体公园建设和城乡绿化提升工程,白泉湿地保护项目正式启动,机场路、旅游路等重点道路绿化全面完成。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采取分片督导、典型引导等措施,各街镇实现了环卫设施和作业队伍全覆盖,生活垃圾集中清理、统一外运,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建立健全“四小”行业和农贸市场管理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狠抓工地扬尘、渣土整治和工业生产综合治理,空气质量逐步好转。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持续增加社保、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各项民生和社会重点事业支出达38.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73.2%。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和10.5%。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363人。城乡低保标准、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功组建历城二中和区实验小学两大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成功破冰。唐冶文博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组织群众文艺文化活动300余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省市级标准化卫生室,柳埠镇卫生院被国家卫计委评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圆满完成村委会换届工作,一批责任心、事业心强的年轻人、能人进入村级班子。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处置非正常上访行为,全力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四)坚持改革创新,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步。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风建设和工作效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提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较好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制定公布行政权力清单、政府部门责任清单,厘清政府职能边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积极承接省市下放权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各位代表,2015年各项工作圆满收官,标志着我区“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诸多挑战,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开创了历城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的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全力争当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总量是2010年的1.6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7%,总量是 2010年的2.3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总量是2010年的2.6倍。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连续跨越50亿、60亿、70亿大关,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0.7%,比2010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辖区”。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5.4:53.8:40.8调整到4.9:38.8:56.3,服务业占比提高了15.5个百分点,城市经济特色进一步凸显。新兴产业规模壮大,齐鲁制药、力诺集团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临港开发区欧洲工业园成为全市最大的欧美企业聚集区。科技创新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9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6家,院士工作站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了7.1个百分点;拥有国家级驰名商标10个、省级驰名商标48个,品牌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了由大到强、质效双升的积极转变。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科学规划、集约建设、精细管理,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成区面积由50平方公里增加到了80平方公里,比2010年扩大了60%,城镇化率达到62.4%。老城区改造提升和新城区开发建设齐头并进,全区呈现出全面布局、整体推进的城市建设大格局。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质净化三厂、唐冶热源厂、临港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更加靓丽,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6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49.7%,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优化体制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全面深化改革迈出坚实步伐,行政审批、财税金融、食药品监管、农业农村和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审批事项大幅精简,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合同监管、项目竞标等村务管理经验在全市推广。研究出台了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全区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家,被确定为“全省民间资本支持创新创业试验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社会事业实现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更多实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9%,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落实救助资金2.5亿元,实施临时救助、入学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各类救助1.8万例。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和贫困生资助、城乡医保均实现全覆盖。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全国文化先进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驻区单位、驻区部队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历城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未根本解决,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创新驱动能力还不够强,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艰巨,已进入爬坡过坎、转型跨越的关键阶段;区域发展仍不够平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统筹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市场监管、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区委《关于制定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认真研究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正进入新常态攻坚发展的新时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同发展,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我区自身看,当前正处于增速换挡期、转型阵痛期,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新兴产业替代难度加大、区域竞争加剧、社会矛盾复杂化等诸多挑战。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全区发展已迈上新的起点,随着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家级黄河新区申报,唐冶、华山、雪山等重点片区开发框架全面拉开,新东站、济青高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的载体更加丰富、空间更加广阔,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强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明显提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始终扭住发展这个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在“十三五”时期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围绕成为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这个目标,强化建设融合发展聚集区、新型金融示范区、现代物流核心区、产学研一体化先行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向富强文明和谐宜居的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迈进。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是:

——坚持创新发展。对标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全力推进“融合发展聚集区、新型金融示范区、现代物流核心区、产学研一体化先行区”建设,加快构建以高端制造、医药、新能源等产业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创新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

——坚持协调发展。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良性互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到2020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0%。城市净化、美化、亮化水平大幅提升,历史文化特色凸显,逐步建成和谐宜居的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加快创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建成美丽低碳新家园。

——坚持开放发展。立足空港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和科研优势,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力争临港开发区跨入国家级临空经济开发区行列,全区对外开放迈入协作共赢的新阶段。

——坚持共享发展。强化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力维护好人民各项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7600元和271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义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各位代表!“十三五”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坚信,经过未来五年的努力,我区必将提前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的新历城必将展现在全区人民面前!

三、201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总体上看,今年面临的发展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不断提高发展新标杆,开拓发展新境界,奋力推动我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5%左右;进出口增长保持稳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

围绕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对标全市“四个中心”建设,着力推进产业更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全市“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准确把握结构性改革方向,努力在“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争当排头兵。一是全力推进融合发展聚集区建设。紧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重点,全面推进工业、服务业和民营经济、总部经济等蓬勃发展,着力培育百亿级产业园区、百亿级产业集群、十亿级企业方阵,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实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高端引领,聚焦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策划一批新项目,培育一批新企业,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切实加强园区载体建设。抢抓全市建设国家级黄河新区“携河发展”、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培育壮大临空产业,着力打造欧洲工业园、国际物流园、国际创业园三大园区。继续推进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加快企业退城入园、转型发展,年内完成搬迁企业38家。力争全年工业投资增长稳定在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大力推动服务业优化提升。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服务为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发展,实现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依托山东设计创意产业园,加快梦想小镇建设,拓展众创空间,打造文化产业新高地。着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历城休闲旅游特色品牌。二是全力推进新型金融示范区建设。以“全省民间资本支持创新创业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本土企业开展多元化市场融资,鼓励更多企业挂牌上市。稳妥发展地方金融组织,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及租赁、信托、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打造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集聚高地。三是全力推进现代物流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园区载体,以电商物流、空港物流、产业集群物流为发展重点,突出历城物流发展优势,全面推进临港、零点、董家、新东站等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香港巴夫洛、新加坡丰树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努力引进菜鸟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企业。积极推动物流产业提档升级。借助“互联网+”,加速电子商务与物流业态的深度融合,促进物流产业向高端高质发展。四是全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先行区建设。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与驻济科研院校合作,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人才培训实践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落实科技创新券等扶持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完善公共研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支撑能力,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二)狠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棚改旧改,着力扩增量稳增长,厚植发展新优势。三项重点工作是全市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区稳增长、调结构、蓄后劲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牢牢抓在手上,强力推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继续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围绕重大基础设施、新兴产业、棚改旧改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100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投资稳步增长。完善重点项目动态管理系统,健全项目协调和推进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二是多措并举抓好招商引资。以全市深入开展“投资促进年”活动为契机,理顺机制,聚焦重点,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围绕重点产业招商,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策划引进相关配套企业项目,促进产业延伸集聚、做大做强。依托重点片区招商,按照全区产业布局,以临港、唐冶等重点片区为载体,抓好科技孵化器、创意产业园等招商资源的策划包装,引进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培植一批高端楼宇,打造一批增长高地。聚焦重点区域招商,把握国内外产业和要素流动新趋势,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省份,组织开展以物流、金融、高科技为重点的主题招商活动,实施“一对一”精准招商。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推进机制,成立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抓好招商跟踪服务,提高招商水平。三是加快推进棚改旧改。按照“大规模连片实施、引爆型项目强势带动、重点片区组团发展”的原则,统筹做好片区开发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坚持“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三项原则,科学安排征地拆迁,严格落实街镇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扎实苦干、戮力攻坚,全面完成各大片区拆迁任务,为城市发展、民生改善拓展更大空间。

(三)统筹兼顾,补齐短板,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不断强化城乡公共服务共享,促进城乡协同融合发展。一是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形态内涵双提升,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注重保留农村特色、田园风光、乡土气息,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互联网+”引领都市农业转型升级,围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领域,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和营销网络,加快培育一批特色电商村。注重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现代科技成果、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抓好农产品转化加工和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向产前、产后两端延伸产业链条,形成“接二连三”的融合型发展模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三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新东站、石济客专、济青高速等重点交通设施项目,为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以中新智慧城项目为引领,积极探索智慧城区、数字城镇建设路径。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做好库河治理和农村安全用水工作,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打造安全畅通的交通运输环境。四是精准务实推进脱贫攻坚。举全区之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底线思维和兜底要求,全面落实好低保、医保、危房改造等相关政策。以产业扶贫为主攻方向,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一体推进,实施精准扶贫,保质保量完成60个村的扶贫解困任务,确保1.5万人实现脱贫。

(四)突出绿色低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营造优美宜居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继续以坚决的态度、强有力的措施,加大环境治理,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一是加强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市委、市政府提出:“南部山区是省级生态保护区,是我市绿色发展示范区”,对于南部山区要“以保护为主、体现绿色理念”。我们要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对南部山区的新定位、新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南部山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实施水源涵养、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和强村富民系列工程,推动南部山区创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二是大力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持续开展治污、治霾、治乱行动,加快玉符河、巨野河等河道整治,确保历城辖区内小清河断面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切实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空气污染专项治理,全面落实重点控制区防治措施。加速燃煤锅炉淘汰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日常管理。巩固扩大创卫成果,推动创卫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大力压减万元GDP能耗。推进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鼓励企业节水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支持绿色清洁生产。严格土地管控,加大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理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五)突出改革引领、开放先导,着力构建发展新体制。围绕破难题、增活力、创优势、促发展,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增创新的发展动力和空间。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筹建政务服务大厅,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实质进展。全面完成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财政与金融政策配套联动机制,有序引导各类农村产权入市交易。推动全方位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拓展与国外友好城市的经济合作,着力发展文化创意、教育、健康护理、科技服务等领域的服务外包,推进中韩服务贸易创业创新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跨国知名企业,多措并举稳定外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六)突出民生为本、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着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一是切实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积极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分类施保工作。加大阳光民生救助力度,做到托底线、保基本、救急难,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稳步推进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快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促进就业创业。进一步健全促进就业、鼓励创业、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中小学集团化发展策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提升“魅力历城”文化品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化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发展老龄、妇幼、红十字、慈善和残疾人事业,积极推进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外事侨务、国防动员等工作。四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新建社区“村改居”工作。分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整治,逐步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深化“法治六进”活动,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全方位构筑城市安全“防火墙”。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属地、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巩固安全生产“三化”建设成果。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建立覆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的最严格监管制度,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全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坚持“实在实干实绩”工作导向,敢于责任担当,勇于干事创业,努力把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落地抓实。要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善于用专业能力、法治思维、市场办法来谋划全局、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打基础谋长远,全力以赴攻难题解矛盾,确保关键环节和重要工作实现突破进展。要坚持勤政廉政,杜绝为官不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采购、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规范管理,把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强化审计、监察、督查的监督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努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各位代表,站在“十三五”伟大征程新起点,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实践初探

一、研究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人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 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通过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学生心理检测,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约有3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12%的学生有心理缺陷,28%的学生有心理失常。中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

基于此,我们要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而采用哪些方法与途径对中学生进行教育比较合适呢?作为一个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探索。本人作为一个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心理教育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以飨同行。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正确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开设中学生心理课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所有学生充分参与。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尽量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使他们 “理直气壮”地倾诉心声,渲泄情感,发表意见。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善于体察和适应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灵活的教育与调控,引导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

2、等尊重性原则

平等尊重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与他们建立友好信赖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双方在人格、权利上享有同等“待遇”,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满意的效果。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杜绝说教,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理解学生的看法,采纳学生的意见,在关心、热爱、同情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启发和疏导。

3、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达到训练健康心理开发学生潜能,使之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目的,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必须保证课前进行认真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要及时反馈,正确引导,激发情趣,形成轻松活泼的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4、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使学生名誉和隐私权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保密性原则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则,它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热情、诚恳、耐心帮助;另一方面,在特殊情况下,对有明显的伤害性人格的精神障碍要做好及时的预防工作。

5、助人自助的原则

咨询员的咨询过程不是替您出主意、想办法的过程,而是帮助您自己想清楚问题的所在,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咨询过程中,您自己的心理能够得到成长。因此,咨询是“授人与渔”,不是“授人与鱼”。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心理教育的方法:如催眠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行为治疗等等,本人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筛选了以下几种方法:

1、心理咨询,帕特森认为,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人员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围或条件,使对象发生变化,作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形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从而成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成员。例如,我们班级中的一位女中学生A,只给她本人咨询,这个女生也没有说家庭情况,只是给她本人做心理咨询,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这个案例是失败的。但是,我还是没有真正明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家庭系统论的理论行事,太脱离家庭了。如果采取权氏家庭心理治疗法,我认为那位女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的解决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又例如,一位女生B,性格内向,胆小腼腆,原先学习自觉刻苦,成绩名列班级前茅,但有一段时间精神萎靡不振,郁郁寡欢,无心学习。面对父母、老师的批评,该生泪水涟涟,欲语又止,后来向“心理信箱”投了一封“我该怎么办”的未署名的求助信,讲述在男女同学交往中带来的内心苦恼和难以自解的矛盾心理。心理咨询室为此专门出了一期以“青春期如何开展男女生正常交往”为主题的黑板报。不久,该生主动找实验教师畅谈,把心中郁积已久的苦恼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心理咨询教师在表示充分理解学生的这种感受的基础上,讲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怎样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使该生恢复了先前欢快、轻松的精神状态。她在日记中写道:“是心理咨询老师帮助我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放出来,我又发现了天空是那么广阔,花儿依然那么美丽芬芳,同学们的笑脸那么和谐可亲。”

2、集体心理治疗,简称集体治疗,指治疗者同时对许多患者进行治疗。这些患者常具有疾病及相关问题的共性。这种方法的优点,能节省治疗所需的人力,也能利用集体的力量产生积极效应。例如,某学校高中学生C自杀未遂,在学校家庭社区内引发为危机。对于这些事件,需要从各个侧面展开广泛的小组活动,对这种感受予以资讯,消除对学校、家庭、社区的潜在危害。小组领导者需要具备的技巧与咨询小组大致相同。又例如,我们班级有许多同学为了一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课对班级学生进行集体心理教育.3、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它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具有针对性强、易操作、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由于学派理论甚多,它的种类名称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例如,我们班级学生D,平时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在做小动作,对这种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施加一个不愉快的体验,用言语责备等方法,利用痛苦的条件刺激来替代异常行为的快感,从而减少或消除异常行为,因此人们通常又称之为“以毒攻毒疗法”。

4、个别心理治疗,是相对集体心理治疗而言,是以单个病人为对象的心理治疗,实际上大多数传统心理治疗均是采用该种形式,与本章中其他心理治疗在理论和方法上会有所重叠。

例如,我班级里有一个学生E,家庭父母离异,平时很自卑,也很悲观失望的,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我找她谈了几次,要求她冷静的思考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她如何去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了,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心理障碍.并要求她采取以下的心态会比较有益:首先,必须接受自己的“自卑”、“悲观失望”现实;其次,必须自己承担起克服心理病的主要责任;然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或专业心理治疗。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中学各学科的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班、团、队活动来进行。但是,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还必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这一主渠道的主导作用,并辅以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治疗等手段,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

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为目的的普通课程,它是着眼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从格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自编教材,一般每周可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由专任教师执教。教师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以上设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可以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主动前来咨询。教师通过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认真分析,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和谐、平衡发展。

2、心理测评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现在科学的心理测评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简介、家庭背景、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和态度、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各方面进行因材施教与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不把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新生入学时的“始业辅导”、毕业时的升学就业辅导也属于这一类。其有利的一面是能把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便于发挥这几项工作在统一的育人活动中的整体功能。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学习辅导是辅导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结合学科教学来进行的。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近年来,已有中学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三)、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往往在幼儿期就开始体验到心理困惑。这些心理困惑的缓解有待于父母抚慰。倘若缺乏这种感情爱抚,幼小的心灵就会忧伤,被孤独感笼罩,易形成孤僻的个性。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心理障碍就潜伏下来,在长大以后遇到困难时,就无法正确克服,甚至走上邪路。现在许多农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首先,要重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班主任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请一些专家、教师到会为家长们上课。其次,学校通过《家长报》(或其它媒介,如闭路电视等),让家长更多地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学生住家比较分散,召集家长不易的难题。再次,班主任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商定、共同采取措施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最后,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写书信或电话联系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及时地把学生有关情况反映给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与思考

(一)、成果

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教育,使心理辅导教师认识到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改变单凭分数片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形成了“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人人成才”的正确观点。

2、在学校教育中,心理辅导教师要多与学校其他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在各科教学和班主任、学校德育教育中要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在学校管理中自觉地重视心理素质教育。

3、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前,学生对心理素质知之甚少,对心理问题讳莫如深,常把心理问题错误地归结为思想道德问题。通过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4、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起正确的目标。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观察、思维、想象、创造的良好习惯,发展了主动、创造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建了良好学校气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二)、思考

通过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引起了以下几点思考:

1、学校教育中学校领导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组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学习,培养骨干。

2、学校领导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认真学习借鉴外校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从本校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在实践中走出一条适合本校的路子。

3、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入课堂。

4、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强调行为训练。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那么是收不到多少实效的。

参考文献及搜索的网站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1—3册)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上海心理热线网

4、心海扬帆网

5、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网

6、心理教育网

7、牵牵心理热线网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历时多年,对北京500多个班、两万多名学生进行测试所得出的结果也表明: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中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呢?分析起来不外乎几个原因:

一是与学习有关。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赏,才能被评为好学生,考上好学校,长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打骂。由于老是担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以至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问题。

二是由人际关系引起。由于教师、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伤害。另外,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令他们十分苦恼。

三是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才是得了病,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焦虑、厌学、胆小、说谎、不守纪律、打架等就不是病。而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们也总是把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来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其实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组成,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经常注意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

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必须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来抓紧抓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摘要】随着中学生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如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从情绪、行为、个性以及与异性交往等方面作了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只针对“心理有病”的人,也不仅仅等于是心理咨询、开设心理课或者德育教育中的一个方面,而是这些方面的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中提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培养中学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学校应与家长、社会一道共同努力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

一、引言

在中学,广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应该说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比如说抑郁、自卑、怯懦、孤僻、敏感等,据有关研究发现31.3%的中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 7.0%存在中重度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是考察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的基础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如何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者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错误而开展的方式不对。所以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二、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2.行为方面

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个性方面

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4.异性交往方面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性交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初中生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不是“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使学生更有效更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和家长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时候可能还会更需要,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重视和及时的帮助。

2.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心理咨询

根据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需要在开展心理咨询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应仅面对个别学生和家长的特殊需要。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它不应成为全部内容。心理咨询室可以被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依托,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播、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3.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开设心理课

开设心理课的做法很好,但是认为开了心理课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就太片面了。诚然,每周固定的课时安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途径。但从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各学校开课的情况来看,仅仅开设心理课难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单单在心理课上是达不到教育目标的。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而课堂教学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会是极有限的。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主题内容外,还包括测验、咨询、班团会活动、野外训练等,而这些内容是无法由心理课来涵盖的。再次,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向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知识的传授应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应与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课程应与心理训练、辅导相结合。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在教室里进行,而更应该走出课堂用各种实践活动来内化所学的心理学知识。

4.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的而不能由它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例如,一位学生最初在课上捣乱,可能他就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只是他以不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如果教师以传统的德育的眼光看待这位学生课上表现出来的捣乱行为,这位学生就会很容易就被纳入到坏孩子的行列。如果教师重视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他就会觉察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更多地给这位学生以积极的关注,这位学生需要关注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不会在上课的时候以捣乱来引人注意了。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四、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前面概括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误解。为此我们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并走访了几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了解情况,主要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和学生发展等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地、立体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得到一些启发,下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谈几点建议:

1.培养中学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情绪变化强烈,易冲动,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感情用事。如果是在正确思想引导下,激情状态能使他们做出对自己和他人成长有益的事;但如果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也可能干出危害他人及社会的事情。因此教会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2.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和生理上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性器官迅速发育并趋于成熟。他们这时会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接近了解异性的要求和愿望,并且在性本能的驱使下,他们逐渐产生性意识,有了性的冲动,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暴风骤雨的时期”。

中学生对这种迅速成熟带来的巨大生理和心理冲击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他们对异性表现出眷恋和向往,但又不知道这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于是可能会产生悔恨、恐惧、自卑等矛盾心理,造成精神紧张,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在这一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进行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及技巧,如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早恋心理调适等就至关重要。

3.要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那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4.学校应与家长、社会一道,共同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进入中学后,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

总之,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将来的栋梁之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要在保证他们身体健康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建立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使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必由之路。最后我呼吁全社会都动员起来,为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共同努力。

2.1.1 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李岚清在全国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说:“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使学生成为品行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四有’新人.”又指出:“素质教育应包括思想品行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这些论述说明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同时也指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以往我们的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分数,造成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理想信念模糊,道德观念淡漠,集体观念缺乏,思维方法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中学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差也就在所难免.所以,把实施素质教育当作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是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2.1.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开展适应他们特点的心理卫生课程,帮助中学生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个性心理的基本结构,克服成长中不断出现的学习、生活、生理、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完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2.1.3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门经过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根据心理学的原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发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促使他们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防范和推荐治疗,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早期的解决.2.1.4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具有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勤学向上的特点,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生活在轻松、和谐、活泼的氛围中,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减少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抵御各种心理困扰.2.1.5 建立新教学观,改进教育方法

教师不仅要重视教书,更应该重视育人.育人是全方位的教育,除了课本知识的教学以外,思想品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创新能力教育等,都要通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分学科,教育则是全方位的,教师如果把自己分教学科外的教育当作份外的工作,就是不合格的教师.教师从与学生接触开始,就时刻要考虑自己的育人职责,如为人师表、公正平等的对待学生;教育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和作风;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耐心启发学生刻苦学习,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不要机械的死记硬背,强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来培养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改变以往单纯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点评式、导读式、实验式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主动性.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之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的表现出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对学生调整学习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也十分有益.2.2 家庭教育

2.2.1 全面耐心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的中学阶段,家长应充分关注他们的成长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思想等精神世界,给孩子充分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条件和机会,与其建立真挚的情感基础,在履行监护责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监护孩子的心理发展.2.2.2 创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父母对子女的错误采取严厉惩罚、无情打击,往往不但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并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民主、宽松、温暖的家庭气氛下的孩子,活泼、外向、受朋友尊重,也懂得尊重别人,好奇心强,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相反,父母对子女的虐待、专制、忽视、放纵、溺爱和过分苛求,都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2.2.3 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

对子女的关心并不等于对其物质上的绝对满足,也不是对其精神上的无原则放纵.真正的关心和爱护是从小培养子女的自立自强精神,这样的孩子经得起挫折,懂得自尊自爱,富有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现象曾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但进入本世纪,与之相连的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调查表明,中学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只有了解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预防和解决它。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以下原因:

1.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色情、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等,严重侵害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遍布城乡的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更是诱发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温床。

2.家庭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一诱因。教育方法不当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贫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高压型”的家庭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极易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此外,父母的不良行为以及单亲家庭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3.学校教育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致使学校生活单调、乏味,许多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心理恐慌,信心不足。另外,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身心特点,教育学生采用不当的方法,对学生体罚、心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偏激、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4.中学生自身的因素。中学生时期,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心理危险期”。这时期,中学生生理上迅速发育,造成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及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致使中学生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中学生精力旺盛,感情丰富,但又带有冲动性,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对于这种悄悄到来的变化,中学生自身没有思想准备,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认识,不能及时地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阶段,致使这一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加强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中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1.优化中学生的成长环境。要大力倡树新风正气;要努力消除各种精神“污染源”,保证中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要教育、引导中学生自觉远离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不宜进入和涉足的营业性娱乐服务场所。同时,要努力以丰富多采、健康向上的活动吸引中学生,满足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积极营造适合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要帮助家长懂得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中学生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对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要有思想准备。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符合中学生心理规律。对“问题家庭”的孩子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3.加强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一方面,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使自己始终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对教师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学校应认真落实素质教育,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4.全面提高中学生自身素质。应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总之,我们要正确引导和帮助中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立足中学生实际,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

第四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的实验与研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的实验与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也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倡导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2002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再次明确重申: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自己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还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不无关系。因此,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应付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优化教育效果,真正使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并落实到各科教学中,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的研究,不仅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育策略。因此,我校2005年4月至2005年12月课题组确定了本研究阶段主要进行:各学科试探性进行渗透教学,主要开辟政治与体育学科心理健康进课堂,兼顾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与习惯)的研究指导。

一、建立严谨实验流程与督查管理机制

为了加强对该课题的领导工作,确保该实验顺利、有效地开展,学校的课题领导小组完善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实验与研究》课题实验组”有关的管理制度,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实验教师——研究小组——领导小组——行政会层层汇报或请专家学者及时解决。为了让实验取得实效性进展,学校课题组狠抓实验管理。

〈一〉狠抓实验计划的管理。拟定计划,按计划开展实验,这是开展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也是直接关系到实验报告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实验成败得失的问题。由此,我们课题组十分重视实验计划的制定工作,学校课题组首先制定出课题实验计划,同时要求实验教师制定出切合本身实际的课题实验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对实验教师的实验划计划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严格落实实验计划。〈二〉狠抓实验过程的管理。

1、抓实验重点。本期的重点实验内容是:围绕“四优化”课堂心育渗透的教学开展研究。即(1)优化教学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营造平等、开放、宽松的教学理念,激励学生大胆提问,标新立异,发表不同意见。(2)优化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充分挖掘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发学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优化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4)注重学习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各实验教师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抓实验记载。本实验阶段中,要求实验组每周有一名教师上1节以上实验公开课,参与实验教师坚持每周听课1节;要求所上实验课做到有教案、有记录、有小结、有反思。教师还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记载,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实验与研究》实验课学生反馈

表”,对学生的课堂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写好总结,对学生的表现反馈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使整个课题实验有步骤地进行。

二、培训师资,加强合作交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让实验教师在培训、交流、合作中提高自身素质。

〈一〉校内交流与培训。

实验教师根据阶段研究目标,每周教研活动时间把本周在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进行交流探讨。期末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或总结交给学校课题组,然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提高。除此之外,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回来后,为实验教师进行讲座培训,为本校教师传经送宝。

〈二〉校际交流与培训。

为了更好推进我校“《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实验与研究》课题实验”这一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研究真正走入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2005年10月派教师参加了建瓯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试点校、联系校第一次协作会议,学习了本市川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现场观摩了川石中学心理健康“B”证教师李祥英老师开设的《学会倾听》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2005年12月参加建瓯市理健康教育新课程观摩活动,观摩了朱丽芳老师的《学会合作》课。我校与兄弟学校进行上课、说课、评课、微型讲座的交流,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在这些教研交流活动中,南平市、建瓯市心理健康学会领导还亲临指导。

三、构建心育大平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一〉依托自信心教育,营造心育良好氛围

从2005年4月开始,我校通过进行学生自信宣誓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力,农村的中学生对上好高中、上大学充满了憧憬。但因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而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只有从培养学生的信心抓起,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才能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激发学生学习斗志,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因此,我校实行了每周一晨会前的宣誓制度。宣誓时全班学生紧握右拳,在班长的带领下庄严宣誓:“我非常聪明,我潜力无穷。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静专思主,告别三闲,努力学习,加强锻炼,持之以恒,全面发展。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正是这铿锵有力的誓言,不仅给学生的思想定时充电,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不断强化;同时使得学生对学习、生活充满了信心,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多了。

学校体育教研组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在热身活动阶段进行跑操宣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操场上国旗迎风飘扬,学生跑操步伐整齐,口号宏亮有力:“脚踏实地,奋力拼搏,敢立壮志,誓夺第一;桥中学生,潜力无穷,自强不息,我要成功!”

学生宣誓,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荡去了暂时的烦恼与忧愁,让学生的内心变得一片明丽。学生宣誓,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更是一种庄严的承诺。我们的学生讲,跑操宣誓,喊出自己的心声,喊出自己的气势,喊出我们的活力,跑操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更体现了我们班级的凝聚力和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加强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和习惯)指导,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

由于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青少年时期的整个人生道路上是个突变时期,是关键时刻。比较短暂,这不仅增加了学生自我认识的困难,也加大

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难度,但也从中说明了在初中阶段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地位。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时期,引导得当,也最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常常可得益终身。

我们制定了《小桥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从

1、制定计划;

2、课前预习;

3、课堂学习;

4、课后复习;

5、作业与练习;

6、活动学习等几个大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还重点推出“五环学习法”:从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小结五方面具体要求做到“五先五后”:1.先预习、后上课; 2.先复习、后作业; 3.先回忆、后看书;4.先审题、后做题;5.先分散、后系统。

抓好学习养成,筑牢学习基础。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学生的一生计谋,就必须在学习习惯养成上下功夫。中学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一个人没有知识不行,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制约一个人能力形成的则是纪律、信念、道德、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实验与研究》小桥中学子课题实验组,以抓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重点。配合有关部门从周一至周日,从晨会到两操,从正课到自习,从室内到室外,全方位督促检查。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纪律、午休就寝、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在教学楼宣传栏设校纪评比栏,将每天存在问题详细地登在上面,督促整改。为了确保学生的午休质量、晚睡质量,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每天到学生宿舍进行生活指导,学生的休息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竞争意识和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学习筑牢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生活有规律,学习有好习惯之后,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学生的生活、学习上的矛盾,学生能够更加专心地投入学习。〈三〉注重学科渗透,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包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有利于优化学校、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价值导向,使学校、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让学生在良好的集体、人文氛围中,将培养目标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主渠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课堂教学的优劣和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取决于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的“导”与“演”。为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我们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专题教研,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各环节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结合点。总结近一年的教研成果,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五项基本要求:

第一、备课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备课中加强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设计好本节课中最能增强健康心理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对确定为重点辅导对象的学生,可以有计划地为他们设计一些必要的环节,增强他们的健康心理意识。

第二、上课多表扬鼓励,激发兴趣。上课时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学习中的成功和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学生,以强化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表扬应实事求是,诚恳而不虚伪。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自觉自愿地想学习、要学习。对后进生要降低要求,使他们觉得有所进步,有所成就,让他们感到学习对他们而言不再是痛苦,而是快乐的。

第三、课堂提问成为学生自信的源泉。要鼓励、启发学生大胆发言,对主动发言的学生给予最热情的鼓励,在班级教学中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对回答正确的,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要发现、指出其闪光之处给以鼓励;对回答错误的,要认识到学生出错是很正常的,先热情表扬其回答问题的勇气和自信,然后再善意地指出其回答的错误。尤其是对后进学生,教师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鼓励,来自教师的表扬往往是他们自信心最重要的来源。课堂提问应尽可能让全班同学都有回答的机会。

第四、课堂气氛轻松民主。良好的课堂气氛比教师精彩的讲授更重要,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乐学不疲。教师眼中的学生,应该是各有所长的,不能表现出对一些学生的偏爱,对另一些学生的歧视。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各不相同,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感觉到老师注意到了他。

第五、课堂用语温暖自信。要给学生以信心和希望。禁止使用“差生”“差班”“你真笨”“你肯定不会”“哪有像你这个样子的?”,“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真给我(我们班)丢人”“没出息”“你是真没希望了”等用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进入课题第二阶段实验以来,课题组实验教师已经开设了多节公开课;如,体育学科陈启兴老师的《快乐来自于信任》,在教学中设计了角色模拟,课堂中学生们通过完成“帮助盲人过人行横道”的任务,不仅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政治学科林瑶珍老师的《合作与竞争》一课,教师用了许多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案例来分别诠释“合作与竞争”对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在课堂上设置了几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合作与竞争的重要与必要以及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要如何积极地参与竞争合作、正确地面对竞争等等;一堂课中更多的是学生的参与,师生的互动;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四、扎实实验,实验成果显著

一年来,经过我们的精心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成果。

〈一〉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我校实验教师不断地探讨与研究,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撰写了一篇篇优秀的教学论文。如:陈启兴老师撰写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获2005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奖;林瑶珍老师撰写的《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健康心理教育》获建瓯市一等奖。〈二〉实验学科教学成果显著。通过实验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学习心理方面,由于学校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教师实践能力稳中有升。本研究阶段根据课题方案组织实施,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策略进行相关研究,确立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实验与研究》的框架,根据《建瓯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已经步做到“六个有”,即:(1)有专人开发——日前有8位教师参与课题实验,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用福建省师范大学叶一舵教授编写的教材(七~九年级)为教育校本教材;(2)

有进行“学生需求”的评估——把选用的校本教材内容广泛地向学生、家长介绍和宣传,然后通过问卷的形式,征求学生的意见,收集调查结果;(3)有上课程表——根据学生的选择,对喜欢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分班级、排课程组织学习,并列入正常的课程管理;(4)有教师上课——根据选学该课程的学生人数,指定教师上好这门课程;(5)有编写教案——授课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按课时编写教学方案(即课程教学纲要),而不是随心所欲爱教就教,爱停就停;(6)有进行评价——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学习信息、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正面评价和鼓励学生的进度发展、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使学习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课题的实验过程中参与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五篇:发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

发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得以不断变革与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从而又攀新高。然而,这却给我国小学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蝴蝶效应。他们开始在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等各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且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文以农村为研究视角,就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背景、以及应对措施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为顺利开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文本指导。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社会各主体对于小学生心理活动在其许可范围内能够达到最佳功能状态所进行的心理指导性教育。一般来说,小学生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与特征:一是心理特点符合其年龄特点;二是情感稳定;三是人际关系较为和谐;四是强大的自控力;五是有正常智力;六是适应能力较好。那么,现如今我国农村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背景是什么?它还存在有哪些问题呢?我们又能采取何种途径与方法来发展我们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背景 1.理论背景

我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通过不同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根据这些纲领性文件可以看出,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由于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相比还是相差甚远,那么在农村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可谓是势在必行了。2.实际背景

近些年来的一些问卷调查表明:现如今我们竟有90.3%的小学生已经开始出现易怒、任性、嫉妒、自卑、抑郁、厌学等心理问题。这是因为在广大农村,多数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且工作繁重,从而以错误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使得孩子的心理不能得以健康发展。同时,农村小学教师心理知识的缺失也是造成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农村以科学的途径和方法来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当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认识不清不重视、行动迟缓迟观念

尽管这些年来农村小学在尽力跟上时代步伐、随上国际育流,然而在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然是模棱两可、应付了事、不予重视,游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浪潮之外。这主要还是缘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错误认识,而且教育观念与城市相比还是太过传统化了。比如说,“教师中心”的观念还在小学中坚守阵地,迟迟不肯退去,使得小学生性格压抑,一味顺从,出现心理问题不能得以有效解决;又例如,我们一直以来都狠抓的“应试教育”,更是认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一味地为升学率而教育学生,从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就“雷声大、雨点小”了。2.缺乏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是十分需要专业化的教师人才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更是明文规定:“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可是,我们农村的小学是怎么做的呢?不难知道,我们农村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的。他们来源复杂不稳定,且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还是无证上岗。因此,我们农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是相当薄弱的。3.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育化

一直以来,心理健康教育都在和学科教育纠缠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也一直是处于学科教育的从属地位,是为学科教育而服务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也是形式化、机械化地向学生灌输理论性知识,很少或较少地将理论知识与心理辅导的实践相结合。这就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同虚设,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难以健康发展。4.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

在农村,大部分的小学还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师往往就将思想品德中的道德教育当做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了。甚至于已经开设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也往往会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将其引入德育化的万丈深渊。我们可以说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对其心理健康的成长大有所益。然而,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与德育教育等同起来了。

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它到底有多薄弱,这也就是现如今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将发展农村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了。

二、发展农村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国家层面

从国家角度来看,一是国家相关部门要下达一些关于发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以便于学校按照文件的指示来更好地投入到发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去;二是要建立一些专门组织来对各个小学是否对小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大监察力度,使得学校能够对此教育持之不懈地坚持下去;三是要要完善一些保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发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以合法化,且受到法律的保护。2.社会层面

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是要建立一些自发性组织来对农村的小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二是要使社会媒体们伸出援助之手,多多开播一些关于心理健康与辅导的节目,扩大对小学生的辅导力度;三是一些网站应该安排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网页发放在网上以供小学生来浏览学习,实现自我心理的赎救。这样,就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地成长与发展。3.学校层面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小组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小组长,并由教务处、大队部、班主任以及心理辅导员等人组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小组的带领下,制定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及任务,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同时,可以设立专门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室,使得学生们有任何心理问题可以前来咨询。而且,这个小组还可以再设立一些评估监察分组,督促并监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力度,同时可以对本周、本月或本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做好下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班主任而言,更要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不太严重的心理疾病,并及时将个别突出的学生转交心理咨询辅导室,以至于不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2)开办家长学校,实现家校合作

我们都知道,在农村大多数的家长还是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的,而且他们并不太把心理健康当作一回事儿。在他们看来,孩子们身体的健康才是最大的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总会挂在他们的嘴边。然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心理问题他们都不是怎么会关注的。同时,农村的家长们经常会以错误的教育方法来管叫自己的孩子,如棍棒教育的非打即骂,这样就容易使得孩子与家长出现隔阂,造成孩子良好性格的缺失,从而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因此,我倡导学校开办家长学校,使得家长们认识到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学会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其中,开办家长学校的形式可以是举办一些公共讲座对家长们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可以是观看教育片,学会与孩子们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灵世界;可以是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增进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减少摩擦,更能减少心理问题。通过家长学校的开办,可以使得家长们更能理解孩子,也使得学生们的心理得以健康成长与发展。(3)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系统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开办心理活动课,并按照不同年龄段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使得他们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还应该定期开放校内的心理咨询辅导室,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有地方去治疗自己的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系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4)营造良好并合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环境

营造良好并合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环境有两点要求: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校物质文化环境;二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环境。在营造学校物质文化环境时,学校应尽可能心理化:如设置一些暖人心易的标语,举办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校园黑板报、班级墙报等;还可以积极召开主题班会、校园广播、集体讲座等。而在营造学校精神文化环境时,要注意加强校风、班风、学风这三风的建设;而且,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还要自己的新形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5)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心理辅导,大力支持心理教师的工作

学校应该经常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普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解心理咨询的技巧,强化教师的心理品质,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处理。同时,学校对于心理咨询教师所开展的日常工作必须大力支持,并对其工作加大投入力度。(6)建立短信息平台

在农村,由于信息较为闭塞,因此我建议学校建立一个短信息交流平台。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平时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互相倾诉总比他们都压抑在心里要的很多;学校也可以通过短信息交流平台了解学生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上的困难,从而减少心理疾病的滋生;同样,家长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与孩子互相交流,了解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及时地帮他们疏导心理上的难题。而且,我觉得社会也可以参与进来,集思广益,为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献计献策。这样,学生、学校、家庭及社会四位一体的信息交流平台就为减少小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发生奠定了基础。4.教师层面

(1)教师自身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培训

在农村,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还是十分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们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培训了。通过定期的培训,教师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将会与日俱增。同时,加强教师理论的学习,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也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在帮助学生们疏导心理问题时,教师们你才会更加专业,更加有经验,做起来也会得心应手,也就更能杜绝学生们的心理疾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下去。(2)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将其适时地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层面。例如,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挖掘其中潜在的心理教学内容,适当地巧设环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从而在心理上就为小学生学习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3)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性评价

对于学生,教师必须做出合理、正确、公正的评价。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历程而言,只有合理性的评价才能帮助他们塑造一个健康的性格。如果对于学生们的评有失偏颇,这会使小学生在心理上就否定班级、否定班级,甚至是否定教师。这样,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阴影,从而使得他们性格扭曲,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5)开展多种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如此之重要,那么教师们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此教育。一是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同时由于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性、交流性从而更能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实效性;二是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开办主题班会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得小学生更能印象深刻;三是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心理活动课来帮助学生们解决心理问题;四是教师可以通过成立心理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担当心理委员一职,在其领导下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们藕池互相讨论学习如何才能保持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学写心理日记,让他们在日记中发泄自己的情绪,也可以与教师相交流,从而共同克服心理上的困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心语赠言”、“心理热线”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家庭层面

(1)家长应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相交流

对于小学生而言,除了在学校待的时间最长以外,剩下的就是在家的时间了。要想使孩子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家长应常常与孩子进行精神上的谈话,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通过互传字条、互做游戏以及一起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在孩子心理上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能及时地发现,并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2)家长应多多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家长平时应该多多关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提高自身的心理辅导水平,从而学会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难题。(3)家长应与学校、老师时常保持联系

与学校、老师经常保持联系,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到孩子近期的最新动态。思想上有没有变化,有没有什么心理上的障碍难以克服等家长都可以及时知道,从而与学校、老师一起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保持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总之,对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低下的农村小学生而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一些严重的心理障碍。这样,就能够使得小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能得以更完善的发展。在此,我希望通过本文论述的途径和方法是真的能够在心理上帮助到农村的小学生使他们得以远离心理疾病。参考文献

【1】唐红波,陈俊 刘学兰.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8.

下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研究途径开题报告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研究途径 一、选题背景: 开题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 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带着憧憬跨入21世纪,但社会的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精选5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 2011-05-14 15:30:23|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 江西......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最终定稿)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升学指导和人格塑造,引导学生顺利适应不同阶段的成长要求。具......

    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的程度越来越激烈,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显得更加迫切。纵观整个......

    浅谈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浅谈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第四初级中学: 黄威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也是人一生中至关重要和关键的阶段。这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施方案

    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意义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

    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是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