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 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19-05-12 20:2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 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 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篇: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 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几年来,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蓬勃兴起,方兴未艾,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既使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也通过他们的行动起到了向全社会展示当代青年学生风采,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昭示团结、互助、友爱、奉献精神的良好效果。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文化系统中的各个层次、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既有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也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组成,其核心和最高层次是精神文化。“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更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价值目标,高校正是它的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阵地。

志愿者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服务。大学生志愿者以维护社会公平、和谐为目标开展服务工作,这种公益性的道德实践让广大学生加入到校园精神文明体系的建设中,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基本道德观念,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格修养,培养“学以致用”的综合素质人才,这种从精神层面出发的付出对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首先,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凸显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和内涵。我校一直传承着培养具有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锐意进取的“铺路石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铺路石”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思想。志愿者在继承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又秉承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新时代精神。其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强化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导入,强化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部分功能,如导向功能、发展功能、调试功能、辐射和服务功能等等。最后,志愿者服务拓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范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主要方式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服务活动,由此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范围延伸到广阔的校园之外,而志愿服务所体现的精神价值则仍然属于校园文化范畴。从这一角度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1.拓新校园文化,提炼大学精神,彰显办学特色。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也相应要求校园文化进一步开拓更新。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就必须突破原有自成体系的封闭化观念模式,逐步吸纳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新思想、新时尚,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恰好提供了两者紧密结合的良好契机。由于具体生动的志愿者服务较好地实现了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与服务社会的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而

第二篇: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师生和谐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师生和谐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学校要积极建设校园文化。本文从师生关系的含义、意义,以及促进师生关系的措施,即以书香融和谐和以民主课堂促进师生关系等两个方面来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师生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书香校园、民主课堂、师生和谐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在学校建设中所具有的导向性、规范性、约束性等特殊育人功能,对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接受者。我们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坚持用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这对于活跃校园文化,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校园文化如果不和谐,师生关系肯定会糟糕。针对此,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和谐。

一、什么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

2、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心灵启发学生和学生沟通,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爱,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爱。形成“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1、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要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

2、学生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学校不能把学生集中于狭窄的教室课堂,而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可以开设兴趣小组,举行主题班会、征文比赛;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校活动中,活跃身心,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展示才华。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的质量,加大学习后劲。通过各种书法、绘画、歌咏比赛使得学生得到艺术的陶冶、竞争的协作,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来协调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3、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因此,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和谐。那么,应该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呢?

一、以“营造书香校园”融和谐

1、什么是营造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的核心是阅读,就是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2、营造书香校园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旨在通过阅读策略的研究,阅读方法的指导,建立起阅读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成长和思想的引领,促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塑造完美人格。(2)、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心中就得有阳光。”阅读让教师亲近母语,亲近孩子,将有效地促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3)、有助于阅读新理念的建立。阅读有课内、课外之分吗?要阅读必先识字?等等问题都将随着课题的研究得到有效地解决,我们期望着课题研究能带来一些新的阅读理念。

(4)、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形成。旨在通过营造阅读环境、建立各级阅读组织、有效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等手段,促使校园文化的形成,让书香弥漫整个校园,让校园成为阅读的乐园。

3、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一)、开展读书活动,师生共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安慰,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读书可以塑造人生。营造书香校园,在书香中,使师生自觉不自觉地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1)、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学生一起看书。(2)、每天二十分。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的二十分种,是学生的自由读书时间,教师在室内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书海中徜徉。(3)、每周一次。课表上每周都安排了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充分发挥这节的功效,让学生从中真正收益。(4)、每天开放图书馆。教师值班,学生值日,方便学生阅读和借书。(5)、家庭阅读三十分。尽量减少重复、无效、无意义的课外作业,把时间腾出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每天三十分,内容不限。我们要开设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把学生容纳于丰富的阅读活动之中。

(二)、营造读书环境。(1)、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每个班布置开放的书橱,在学生中选出图书管理员,并制定班级借书制度。(2)、加大投入建设图书室的软硬件装备,创建全天候开放的阅览室,优化图书室管理,让图书室成为学生阅读建设的“主阵地”。(3)、开辟电子阅览室,建立电子阅览室,拓展阅读空间,让学生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阅读内容。并利用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别人交流阅读的体会。利用校园区域网,开设读书论坛。(4)、开展学生向图书馆推荐好书的活动。(5)、鼓励同学之间有好书要互相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好书叫一个朋友。不仅交换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不过要提醒学生,借阅别人的书,一定要好好爱护。通过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把学生阅读的激情唤醒。

(三)、建设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1)、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园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读书长廊中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用中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熏陶和感染师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充满书香的和谐校园。(2)、加强文化长廊的建设,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使它成为“书香长廊”,为师生展示读书成果提供一个平台。精心设计“校园书画长廊”,记录学生书法与绘画的成就,为校园增添书香气息。(3)、为学生开辟能展示自我的绘画壁、书法墙(4)、在教学楼前设立校友寄语碑廊和橱窗,这些能给学生带来艺术的熏陶与文化品位的提升。(5)、另外建立草坪、绿树、竹,为学生建立一个无声的阅读休闲广场;学校配置音乐铃声,让学生形成愉快的读书心境。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景点,都承载着人人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愿望,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尝试开展师生共读活动。(1)、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读书的目的,让学生读自己能读懂的书,并且把读书的心得表现出来。(2)、教师可以为学生朗读经典名著,并在声情并茂的朗读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评析,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与故事,使阅读打上精神对话的色彩。(3)、每周师生进行读书摘抄。教师对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和要求等进行指导,并及时交流反馈。鼓励学生与父母进行“亲子阅读”,开展“感悟对对碰”活动。(4)、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作起,每天做到下午30分钟的精品阅读时间和同学一起读。通过师生共读活动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二、以营造民主课堂促进师生和谐

1、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困惑和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教师忘了上课是师生的共同劳动。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要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来引领学生,实现教学相长和滚动发展。教师通过平等对话、提问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活动时间里,能够敞开心扉自由地进行思维活动。教师要让教学过程变为师生积极主动交往的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并培养起兴趣、爱好、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的学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多进行探讨,探讨就是民主,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是心灵沟通的“灵丹妙药”,民主则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3、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发明创造等,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以此完善和优化和谐课堂,并以同学之间的和谐来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方方面面,它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份重要力量,一个学校如果缺乏深厚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内涵,很难真正迈向卓越。认真总结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开展校园文化的研究,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让每一个置身校园或从校园走出去的成员都能终生受益,并终身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发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总之,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为此,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另外学校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学校》课题研究方案(金坛市朝阳小学)

2、构建和谐校园—云门风景(专题沙龙)

3、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健康发展(李长春)

4、民主是课堂的基本因素(张敏)

5、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学校管理

(二)

第三篇: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有例可循

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有例可循

——评《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周文彰

文化是培养和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作为我国“五位一体”战略之一,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而和谐文化则是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如何推动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苹等人完成的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给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西南地区急需构建和谐文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西南地区经济落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特别在一些较为封闭的“老少边穷”地区,文化贫瘠现象相当严重,和谐文化建设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和繁重。

如何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建设和谐文化首先要弄懂什么是和谐文化。该书认为:“和谐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还是和谐社会具有

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对于建设西南地区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该书认为,这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度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的灵魂工程。建设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可以为深入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提供思想氛围,为繁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供文化资源。

用丰富的调研资料探索和谐文化发展路径

一本好书,首先要站得高、看得远,有现实意义,提出的观点有原创性和时代感。该书立足于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科技现代化突飞猛进、市场化竞争激烈、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网络化快速普及、信息化广泛应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八化”并举时代,以“和谐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强国”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等重要精神为指导,选取“西南农村”、“四川省”和“成都市”作为调研样本,对“西南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四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情况”、“西南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社会中的作用”、“构建农村和谐文化的框架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由于著者拥有较为丰富的调研案例,《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才避免成为一本“喊口号、讲空话”的书。该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增加可信性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可读性。

在第一章“和谐文化建设概述”中,著者通过对西南地区诸多农户、村庄和乡镇政府的走访调研,对“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原则”、“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推进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等实践性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在第三章中,著者通过对四川地震灾区的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灾民访谈及受灾数据资料,对“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实践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在第五章“成都和谐文化建设专题研究报告”中,共选取了“成都百姓故事会”、“成都金沙讲坛”两个调研案例。这两个研究案例,是成都市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实践创新,先后被中央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这些创新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该书的可读性和借鉴性进一步增强。

和谐文化始终与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

和谐文化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和谐文化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以提高人民群众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为目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建设和谐文化始终要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紧密相连。因此,该书指出,建设和谐文化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基本关系:“正确处理好农

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统一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示范先行与全面推进的关系。”这四个基本关系体现了该书的理论创新性和思想文化内涵。

同时,该书对西南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八条建议,即“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完善城乡文化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切实抓好农村文化扶贫”、“全面推进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这些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对推进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四篇: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郑玉忠

文化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最好实现方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农垦总局党委(扩大)会议上也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风清气正的有利基础,创建具有北大荒特色的文化建设示范区,努力推动北大荒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八五六农场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百万亩绿色水稻强场和北方一流绿色旅游名镇的中心任务,树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农场城镇化的“三化”发展目标,以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使农场文化氛围明显增强,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职工群众思想共识

(一)从思想宣传教育着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北大荒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全场干部、职工群众能够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修养,形成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培养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建立农场、管理区、作业站三级组织领导和协调

工作机制,常年利用会议、自办杂志、网站和广播电视等手段,广泛宣传中央、省委、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等重点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干部职工群众确立勇担责任、勇于创新、勇争第一的信念;四是建立宣传栏、广告牌、会议室、文化廊等企业文化宣传阵地,统一使用北大荒标识,让干部职工群众常看常记,使企业文化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形成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二)从提高管理水平着手加强企业化建设

农场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到规章制度中,渗透到管理各个环节,努力使之转化为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农场认真落实职工群众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每年定期召开职工群众代表大会,农场的重大改革和重大经营决策,要向开职工群众代表大会报告,经会议审议通过后逐一实施,农场的经营方针、重大的改革举措、重大经营、重要的规章制度颁布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按照规定建立厂务公开制度,就厂务公开事项、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坚持“三重一大”等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推进精确管理、民主管理,为提高农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入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农场每年开展评选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技术、生产、安全单项标兵(先进)等创先争优活动,给予先进职工群众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利用报刊、广播

电视等手段,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展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企业精神,弘扬企业文化;每年组织开展“北大荒先锋”工程,重点提升党建示范单位;组织开展“感动青山”人物(群体)评选活动,活动以“助人为乐、人民卫士、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创业奉献、身残志坚、孝老爱亲”8项内容为标准,在全场评选出“感动青山”人物;组织开展党支部争当五星级标兵、单位争当文明建设标兵、企业争当创业标兵、家庭争当“十星级文明户”标兵、党员争当五星级标兵、职工争当“爱岗敬业”标兵的“三创六争”活动。农场开辟电视专栏,以专题片的形式对先进人物和单位的先进事迹集中进行了展播与宣传,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深入人心。

二、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让职工群众享受文化建设成果

(一)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职工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载体,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完善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百姓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近年来,农场累计投资超亿元,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准的建设了青山公园、稻米文化广场、双老活动中心、稻米文化园、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有力推动了农场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人人参与、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八五六农场注重在硬

件建设中体现企业文化,不断丰富广场、公园、文化中心、双老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的文化内涵,农场还加强北大荒书屋、职工群众活动室、自办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服务能力,打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营造昂扬向上的发展环境和文化氛围,农场常年利用传统节日、大型会议、大型接待活动和农时闲暇等契机,组织开展千人秧歌展演、甲级、乙级门球联赛、书法绘画展、篮球赛、乒乓球赛、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年平均组织各类大型活动30余项,平均参与活动的群众超过8万人次。八五六农场还创办了“文化体育协会总会”,变过去的农场组织活动,为群众自我组织活动,实现群众文体活动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目前,八五六农场文体协会总会下设十二个专项分会,会员总数2865人。每年,文体协会在农场的支持下开展各类活动,先后策划举办了新世纪象棋围棋赛、“满丰杯”篮球赛、“鑫溢杯”乒乓球赛、职工田径运动会、插秧竞赛等大规模、全场职工共同参与的大型文体活动。

三、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打造两大特色文化品牌

(一)打造稻米文化品牌

稻米文化是八五六农场的主题文化。水稻作农场的主导产业,已经成为职工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场把水稻视为生产的生命线,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打造百万亩绿色水稻强场。农场先后建设了稻香湖公园、稻米文化广场。在占地20万平方米的稻香湖公园内,树立了一座15.8米高的以“稻米就是生命”为主题的汉白玉雕塑。在稻米文化广场,矗立着徐一戎老先生的雕塑和丰收鼎。同时,在稻米文化广场还可以看到展示稻米从种子发芽到成熟过程的石雕,能看到稻米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的展示景墙,看到以稻米为内容的诗词回廊,以及展示世界稻米分布的雕塑小品。农场着意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体现、展示、凝练、强化有农场特色的稻米文化,让农场职工、群众在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到提升,稻米文化也自然成为了农场文化中的一种特色。

(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一是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为了科学挖掘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八五六农场聘请了专业旅游规划机构,对农场旅游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详查,编制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

二是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立足高起点、大视觉,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建设了青山湖景区、青山景区、农业观光景区和边境旅游景区。通过青山景区突出北大荒文化,通过青山湖和边境旅游景区突出北方民族文化,通过农业观光

景区突出稻米文化。农场还结合旅游产业,投资5.5亿元建设了城镇新区,并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400公顷的森林公园。农场在规划及建设中确定各景区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

三是注重旅游景区、景点推介,包装旅游文化形象。农场连续举办了四届“青山湖”河蟹节、二届“青山湖之夏”旅游文化节,举办了“寒地水果采摘节”、“民族风情歌舞活动周”等特色旅游推介活动,把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出“游生态山水、品青山湖蟹、赏文化盛宴”的特色旅游品牌。四、八五六农场文化建设凸显的几点作用

一是凸显出统一干部、职工群众思想的作用。通过软、硬件两方面建设,使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增强了对农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干部、职工群众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等落后的思想观念,进而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农场职工群众、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了大家谋发展、想创业、创成业的信心。

二是凸显出提升农场整体形象的作用。首先,农场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打造文化景观、挖掘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品牌,提升了农场城镇的整体形象。其次,农场通过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农场居民的文化品味和文化素质。

三是凸显出培育创新精神,促进农场发展的作用。在文化建设中,八五六农场努力营造宽松氛围,尊重职工群众的创新热情,鼓励职工群众积极应用创新成果,创新工作理念。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突破制约转型发展的思想障碍。农场切实从“吃资源饭”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促进了经济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向依托资源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及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优势产业转变,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从抽象到具体,从认同到理解,从理念到行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对文化建设的学习和认识,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把增强农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文化渗透到农场各项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和职工群众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努力做到有机结合,不断创新载体,不断深化细化和丰富发展,以文化的力量,实现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八五六农场党委书记 郑玉忠

第五篇:寒假作业—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和谐校园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和谐校园 09资评刘鸿扬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高校作为传承文化、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基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和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通过和谐校园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自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大学生一直成为这项活动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志愿活动,对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大一时加入了有院团委领导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我想成为一名志愿者,为学校、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年的时间,我身为大学生志愿者,亲身参与了许多志愿者服务,比如去福利院看护孤寡老人,献血服务,植树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也通过实践增加了我的社会经验。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青年志愿者付出努力。而研究大学生志愿活动,分析它对和谐校园的作用,对今后指导大学生志愿活动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活动符合和谐校园的内涵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一般概念上,志愿服务(也称作工作、行为、行动等)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作为现代概念,与中华民族“慈善”观念有着重要渊源,儒家学说主张“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墨家学说强调“兼爱、非功”。这些主张与现代志愿精神具有相当的兼容性。20世纪60年代,雷锋的出现及人们对雷锋精神的概括,又将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扶贫济困、服务他人的精神弘扬到了一个社会风气的层次,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培养造就了几代中国青年。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总结学雷锋活动和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1993年青年志愿者活动应运而生。1994年推出的“三

下乡”、1996年的“扶贫接力计划”和 2003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最受当代青年喜欢、影响最广泛的志愿服务项目,得到了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充分肯定。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新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体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够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有效地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积极性。具有实际意义的志愿者服务,能够使广大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关注校园、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在青年主体意识觉醒的带动下,号召更多学生自觉投身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这无疑会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强大动力支持。

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1、志愿服务有助于营造和谐的道德氛围。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它反映大学生志愿者面向社会需要、“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道德目标的行为选择,使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获得反省和提高的机会,有利于大学生自我道德的完善和升华。大学生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致力于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校园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周围的教师和同学,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师生员工在这种道德氛围中耳濡目染,逐步自觉地将自己纳入到这种道德环境中,能动的与校园道德环境良性互动,促进和谐校园道德水平的提高。

2、志愿服务提高和谐思想政治素质水平。

高校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能使他们了解国情、民情、社情、校情,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主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实践证明,许多长期坚持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对其他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政治保障。

3、志愿服务培养和谐人文精神。

在大学校园内,世俗化浪潮泛滥,大学生的生活追求越来越肤浅。这与和

谐校园的建设是格格不入的。通过志愿服务的兴起、志愿精神的倡扬,有助于改变这种情况,激励大学生追求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追求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从而消除极端世俗化的迷误,所以,两者是相互统一和补充的。人文精神提供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深层思考和

导向,志愿服务则将生活的物质享受之外的崇高意义和价值体现在行动中,从

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不断完善。”

4、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福利院、老干局、老人活动中心的敬老活动,孤儿院、贫困山区、民工、残联等关心弱势群体活动,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的“温”、“良”、“恭”、“俭”、“让”、“孝”、“仁”等传统美德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得到广泛宣传,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广大师生和社会中得到广泛宣传,获得普遍的认同感,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以消除隔阂、凝聚人心、加强沟通、团结力量,共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者队伍的重要力量,我们希望通过积极的行动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载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 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 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谐校园 网络文化建设

    和谐校园 网络文化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型校园文化,网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交接、传播、收集的重要渠......

    加强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泉州第十一中学 黄振华 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人文校园——岚山区安东卫街道二中课题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

    浅谈如何开展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如何开展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作者:郭红梅编辑:studa20[摘要]架构和谐企业文化体系,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形成支撑和谐企业建设的文化氛围。文章从四个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加安徽省第21期高(完)中校长提高培训班研修报告 安徽省 长丰县第一中学 宋德之 摘要: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了实现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浅谈我校是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泰和县苑前镇中心小学 刘重威 联系电话:*** 苑前中心小学座落在美丽的紫瑶山仁善河畔,公和圩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德江一中郑刚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积淀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基本......

    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省“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参考提纲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