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更新教育观念 打造思源文化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更新教育观念打造思源文化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综述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 陈昌学 段新义
【内容摘要】:本文拟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高度,结合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的实际,谈谈思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思路、路径选择。
【关键词】思源学校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入持久地“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胡景涛总书记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对农村中小学的改革和发展,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果说,校园环境卫生是一所学校的外部文明形象;那么校园文化精神则是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本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特殊现象,在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校园文化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而言,虽然是一种局部群体文化,但它也具有文化的认知功能。它是师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紧密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活环境。校园文化反映着全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场所,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使校风纯正,学风端正,全校师生精神焕发,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校的育人功能。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使学校的德育、美育落到实处,还能通过校园文化的影响直接作用于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长了学生才干,提高了学生素质。
在校园文化中,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和最高体现。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它其实就是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有的学校往往只有“校训”之名,而没有将“校训”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办学实践之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一种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精神,不仅有利于校风、学风的根本好转,而且能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良好的的校园精神具有催人奋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众所周知,北京大学作为我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人才辈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北大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北大办学开放,“兼容并包”,主张思想自由;北大燕园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文化气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北大人继承了“五四”先贤的优良传统,树立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自由的精神,一代影响一代,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永传不衰,成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为北大永葆青春与活力的法宝。
当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农村中小学而言,随着学校办学硬件的不断改善,学校的发展趋向于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二、思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的路径与措施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根据各地各学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特色办学理念,才能创立可持续的学校品牌。
麻城市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地跨鄂豫皖,背靠大别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是麻城市政府筹资5000万元新建,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援建的标准化现代寄宿制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省级黄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邻106国道,地处西城新区,地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麻城市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学校秉承“思慧还源,言诚至爱”的校训,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建设麻城市第一所现代化的义务教育公立航母学校。
怎样找到适合我们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呢?
基于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思源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需要根据学校实际,紧紧围绕“思慧还源,言诚至爱”的校训,从麻城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思源人的人文精神中挖掘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让师生富有爱心,学会感恩,懂得立志。让学生懂得知恩图报,以感父母之恩、社会之恩、言爱之恩,从而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行动回报社会,报效国家。因此,我们从麻城市近现代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吸取“红色文化”;从学校地处黄金桥经济开发区,有着火热的开放开发热潮中吸取“创业文化”;从思源学校自身的艰难创立历程中吸取“言爱精神”,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有形、无形的硬软件建设,以各种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呈现出来,给师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一、以先进科学的管理促校园文化建设。从整顿校容校貌抓起,狠抓环境卫生,搞好校园绿化,形成良好的生态育人环境;注重养成教育,通过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学校组织的法制讲座、礼仪教育,强化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导,树立文明形象;加强学生会、团支部的建设管理,培育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依法治校,民主理校,从制度入手,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机制;依法从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以尊重人、激励人、关心人、发展人为前提,为师生提供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和谐、关爱互携的人际关系;
二、以优良的校风、学风促校园文化建设。狠抓校风、学风、教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注重学校文化精神的培育以形成特色鲜明的思源精神,提高办学品味。努力形成“正德厚生笃志力行”的校风,“博闻乐思弘毅怀远”的学风。学风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学风一方面体现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师的教风、师德、治学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以学生为中心,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团组织和学生会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完善学生行为规范体系;认真执行《三好学生及先进班集体评定办法》、《思源学校学生一日常规》、《考试违纪处理办法》、《学生公寓管理办法》等学生管理条例,从制度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
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进取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创新工作思路,把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评估的主要内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大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修建文化长廊,设置阅报栏、宣传栏、学校介绍、校园新闻、麻城名人简介等栏目;选择醒目的位置,书写校训、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名人名言等内容的标语;包括校徽、校歌、文明公约、《中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把文化设施、制度、文明礼仪等固定保护下来,营造彰显思源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环境,突显“儒家”文化,彰显麻城“红色革命文化”,增加学子们对儒家文化的感知和作为麻城人的自豪感和继承先烈遗志的责任感;建设以“铭爱、感恩、兢业、志学、象贤”为主题的走廊文化;
四、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运动会、书画展、艺术节、演讲赛、作文竞赛、知识竞赛、法制讲座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切实开展校本教研,整合校内外一切德育资源(如国学经典进校园,开展经典诵读;学习儒家思想,传承中华美德;发扬老区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爱心和感恩教育);
五、加强学校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不定期地开展读书小组活动,让全校师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氛围,构建学校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利用我校新建的学校报告厅办好“思源大讲堂”,邀请麻城市本土的文化名人,利用麻城市教科院、麻城市博物馆、文化馆的文化资源开展讲坛活动,打造思源学校的文化品牌。创办思源特色的校报校刊,以学校文学社为阵地,网络一批师生,厚实学校的文化底蕴,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
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的一个主要媒体和重要信息源。逐步完善校园网络系统、办公平台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创办我们思源学校自己富有特色的校园网站和校园广播台---“思源之声”,用先进的设施为校园文化服务,加大宣传的力度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总之,建设积极进取、朝气蓬勃、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已成为当前各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要创文明学校、树良好校风,就需要领导重视,师生共同努力,从根本入手,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2年10月15日通联:湖北省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语文组陈昌学
邮编:438300
Tel: ***
E-mail:***@163.com
QQ: 327197770
[个人简介]
陈昌学:男,生于1977年8月,湖北麻城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湖北教育学会会员。2000年6月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修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后分配于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工作。2003年在湖北大学文学院进修学习。2012年7月通过招考调入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任教。工作期间,历任中学英语、语文教师,有过多年中学毕业班工作经验,教育教学成绩显
著。业余爱好摄影、文学写作,有3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文学作品在《中国教师报》、《大家教育周刊》、《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师院报》、《楚天声屏报》、《麻城报》及《初中生天地》、《黄冈周刊》、《黄冈教育科研》、《创业麻城》等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也有部分作品散见于黄冈教育网、黄冈新视窗、麻城信息港、麻城教育信息网等网站。系学校、麻城市骨干教师,2007年麻城市首届初中班主任培训优秀学员,2010年麻城市委党校第三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
第二篇: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发布者:安秀霞 发布时间: 16/1/2011 PM 11:12:25 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参考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坚持教学常规的基础上,积极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途径、新手段、新方法、新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一、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人本思想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教育领域竞争愈来愈明显,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生源质量、教学管理和学校品牌等都是校际之间竞争的筹码。要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教育工作为中心,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的意识。我校有办学规模小,硬件不足,生源相对较差等先天不足。我们要在名校云集的教育大区始终保持在前列是没有决对优势的。要继续保持并有所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新确立人才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逐步把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为此,我校把学习教育理论,写学习笔记,谈心得体会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纳入教师年终考评。
二、抓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全过程,向改革要质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教材在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在改革,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几十年来的知识层面和旧的教法上,显然要被时代所淘汰出局的。我们强烈的意识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走改革创新的路子。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娱乐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创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以及语文课前五分钟讲演、英语对话等行之有效的教法,对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抓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1)、抓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教学常规管理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必然措施,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加大管理力度,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作到管理到人,服务到人,事事有人管理,管而有效。有制度、有措施、有落实、有回应,精心组织,热情服务,保证教学各环节政令畅通,有序、有责、科学、高效。改终吉管理为过程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细化教师考核条例,并纳入对教研组和年级组的量化考核中,与先进教研组和年级组的评选以及年终奖励挂钩。作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目前,在我校已基本行成一种竞争上岗、爱岗敬业、校荣我荣的新风尚,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考试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也在发展改变。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因此,要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学习的优劣,必须体现在学生的掌握情况上,即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方法、行成能力的评价功能。而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形式的,可以笔试、口试、操作等。为了保证评价的公证合理,使学生考出好成绩,我们认真作好各种备考工作等。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合理,使学生考出好成绩,我们认真作好各种备考工作。严肃考风考纪,细心组织各科(包括体、音、美、荣、信息、实验操作等)的考试、登分、记录、统计、分析、反馈等,全面评价教师和学生,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我们已将评价功能的研究列为新的科研课题,组织部分教师进行实验。
(2)、抓教育教学研究与交流,向教科研要质量
向教科研要质量,靠教科研上台阶,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多年来,我校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水平,研究探讨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育理念,考试动态,即时准确地收集各种教育信息,与同行及兄弟学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坚定不移地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路子,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于高中会考与素质教育和高考的关系,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高中会考的优秀率基本上就是高考的一本上线率,会考的合格率基本上就是高考的上就是高考的上线率,抓好基础,全面发展,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考升学率的根本出路,单纯的应试教育,只学高考科目,严重偏科是没有出路的。这是我校近年业高中会考和高考成绩逐年提高的成功经验。该项研究获西安市会考办优秀论文二等奖,获陕西省考试中心优秀论文三等奖。
加强课程标准、教材改革和教法更新的研究是教科研的重中之重。探索性、开放型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要真正把传授知识转变为由学生互相交流,自主探索,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为适应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领域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教育理念的转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为更好的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我校有五位教师参加了西安市“义务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的教改实验;有三位教师参加了西安市科研项目“研究性学习”的教法研究,为适应2002级新高一课程改革的教学作好准备。始终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之中,挖掘教材,研究考题,特别是对高考、中考的命题思想和方法的研究是我校的教师的一大特点。他们不仅研究考题的解法、思路和技巧,同时还研究考题的出处,以及与教材中例题、习题的联系。研究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考题来源于教材,但又不同于教材中的习题,使学生感到“切入容易深入难”,似曾见过,能下笔作,但又深入不下去,得高分难,针对这一点,在处理习题和上复习课时,我们从课本习题入手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发散型思维训练,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作到基本功扎实,对所学知识能运用自如,提高学生得高分的机率。因此,我校在生源相对较差的情况下能够考出高分的学生就成为必然。在2001年学生赵静英语871分,居外语类全省第二,碑林区第一。学生钟珊数学810分,居外语类碑林区第二,我校数学单科有三人居外语类碑林区前五名。(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现代化教育技术要质量
我们积极的倡导、鼓励、支持教师使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计算机多媒体附助教学,把老师从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转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感染力,拓展知识面,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制课件,使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更加普及和提高。
三、坚持面向全体、着眼中间、抓差扶优、分类推进的方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和转化,抓两头带中间,是我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生源问题,面对好、中、差不同的学生要教同一本书,这无疑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我们采取了分层次教学法,分类推进,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分层次指导和区别要求的方法,按学生程度布置作业。实行学因生转化责任制,将其纳入考核评估内容。对学困生采取底起点、小步走、多帮助、勤表扬,提问优先,批改作业做先等作法,在有些年级和学科收到一定效果。每届都有一些入学成绩较差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调教而步入了大学,甚至有些进入了重点院校。
(1)、注重情感投入,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心爱护学生,向情感要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推选创新教学,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动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只有学生爱学,才能学好这门课。关心和后爱是师生感情交流的基础,是学因生转化的诱发条件。教师期望的眼神、恰当的表扬与鼓励,富有理性的批评,都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活学困生上进的动力。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学校生活的情趣,将是终生难忘的。
(2)、注得学习方法指导,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向自主学习要质量,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会从学生一入学就制定出三年的规划和目标以及分期实施细责,预计到学生分化的时间、内容、形式以及预防措施。例如,起始年级学生入学头两个月应先抓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要先学会做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新的学习状态,作好进一步学习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上应抓好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教材衔接以及学生的基础,教给学生本学科的特点,学习本学科的基本方法、要领以及本学科习中的障碍、阻力等,让学生心中有数,了解该学科如何才能学好,如何回避学习中的障碍与阻力,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循序渐进,防止急躁情绪,使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运用自如。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变为学生会学,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学不得法、轻视基础重繁难题的解法以及缺乏进一步学习的思想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由懂到会,由会到熟,由熟到活,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境地。我们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已在教学中取得可喜的效果。我校有多篇论文在陕西省学习方法指导研讨会上交流,并获一、二等奖,我校被评为学习方法指导先进学校。
(3)、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挖掘个人创造潜力的教育。它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四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方法、思维能力、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刚强的品格等心理素质,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是新一轮教学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做到有的放矢,从严要求,训练学生的忍耐性,形成顽强毅力;巧设试题“陷阱”,使学生从挫折和失败中摸索走出困境的途径;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强化独立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该项实验成果在全国首届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研讨会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探索性、开放性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为此,我们将力争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真正把传授知识转化为由学生相互交流、自主探索,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将会创造出新的辉煌。
第三篇: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有效学习,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抓住新课程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当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自觉明确的心理意识,成为一种思维习惯时,教师才能真正把它落实到行动上。
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标准需要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
1.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2.培养学生基本化学素质。
初中化学科的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学生从此自觉地建立起化学思维的品质,建立个性化的化学素质。教师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认识到这对于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就会对教育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观念引导行动,所以初中化学教学就应该对学生落实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思维方法。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与态度,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课堂模式。
第四篇: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由于以往我多是展示实物,因此,学生对课本中的透视图认知起来存在困难,怎么把原来的现实物体转移到数学本质上来?我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向学生展示了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为80.5%”等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一百,可以为0等等。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去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第五篇:一更新教育观念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在应试教育的观念——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学生对体育的认识都有失偏颇,认为体育课只是一门副科,学不学也没有多大影响,学生在上课时只要随便应付一下就能过关,因而对于体育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虽然喜欢在操场上自由活动但是对体育课却提不起兴趣,只是把体育当作一门学校设置的不太重要的课程,是学生一种被动的、不得不做的任务与负担,学生上体育课也只是应付差事,敷衍而已。因而,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要从思想上扭转对体育学科的错误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以前传统的人才选拔模式,全面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思想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参与体育活动,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最终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要想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改进教学方式,以丰富的、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景,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学生亲身体会角色的乐趣。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同时,体育作为一门教学艺术,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结合形象的肢体动作进行讲解,就能很容易地将学生带入体育的艺术殿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竞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年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中开展竞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竞赛方法,比如男生与女生的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等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课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到胜利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单
一、形式呆板只能引起学生的抵触感和厌学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大纲等来确定教学内容,推出丰富多样的适合学生情况的内容,具备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的自身素养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是由教师选择安排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
四、及时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情感因素,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它的形成非朝夕之功,不是一节课或者是几次改变就能形成稳定的情绪体验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及时肯定学生、鼓励学生,给予他们帮助、理解、关怀、尊重、赏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