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性病医院(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20:5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性病医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性病医院》。

第一篇:山东性病医院

山东性病防治研究院——泉城医院是经山东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集医疗、预防、科研、保健于一体的国家级性病防治研究治疗机构。

作为山东大学临床协作医院、齐鲁中医药研究院、亚洲性病防治研究中心,山东性病防治研究院——泉城医院在办院过程中始终坚持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阶平教授提出的“树立良好医德医风,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的办院指导思想,以“技术制胜、服务至上、专业规范、立足长远”的办院方针,把泉城医院办成 “政府放心、患者认可、群众满意”的和谐社会好医院。历年来荣获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红十字会授予“爱心医院”、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授予的首批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等荣誉称号,是济南市医保定点单位。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院拥有北京、上海、济南等地30多名专家、教授长期坐诊;并引进了大量具有当今领先水平的高科技医疗设备,使医院成为以具有先进的医疗诊治手段,中西医结合研究治疗各种常见性病的专业医院,为患者提供专业权威、私密品质的医疗服务。

自建院10余年以来,山东性病防治研究院——泉城医院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宏伟教授的带领下,集结一批由我国着名性病学者、教授、国内三甲名院权威专家组成的实力派科研团队,结合国内性病防治现状,严格规范性病筛查、统计和诊疗工作,根据循证医学原则,采用已得到严格临床验证的方案为患者施行个性化诊疗,在各类性脏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保障了我省人民的健康生活。

咨询热线:0531-88191222

医院地址:山东济南解放路3号

第二篇:医院性病工作的自查小结

医院性病工作自查小结

为加强我市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结合我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指导检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我院门诊的门诊日志、基本无漏项。

2、化验科、放射科、B超室登记本项目齐全、登记完整。化验室有阳性结果反馈登记本,有医生收到反馈结果后的签字。放射科疑似肺结核病人放射科登记本,登记项目齐全,无阳性结果。

3、我院每月按时网络直报各种传染病的报告卡,建立有对可能传染病暴发事件的处理机制与流程。

4、我院成立以分管院长、医务科长,院感科、临床医生等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开展一次自查,每次自查要求工作小组人员参加。严格按照我院传染病自查制度开展工作,对我院门诊日志规范使用、阳性结果反馈开展、传染病报告、及时报告率等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我院开展了第一季度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我院医生均能及时对接诊的传染病进行报告,报告卡填写较规范、无空项,上报及时,无一例漏报、迟报、错报。化验、影像科室严格遵行阳性结果反馈机制,有医生签字。对阳性结果反馈的乙肝携带均能及时上报院感科。、5、我院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专人专用,专人负责管理网络直报密码。操作系统安全,有防病毒软件

二、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

1、我院对全院医务人员开展了关于《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H7N9禽流感及恙虫病防控》等专业知识进行了学习与考核,有培训会议总结,有考核试卷,有学习培训记录。

三、传染病报告质量抽查

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小组查阅门诊日志、各科室传染病登记本,抽查法定传染病5例,均能做到及时上报,报告卡填写规范、无空项,与网络直报相符,填写准确、完整。

通过本次自查,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基本理顺,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现场指出,并令其马上给予改正。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沟通,确保传染病不漏报、不迟报、不谎报。为做好我院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好了基础。

第三篇:艾滋病性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性病基本知识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性病防治科

赵丽莉

一、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一)、概述

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由于HIV的感染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一系列感染、肿瘤等,最终可导致死亡。 病死率高、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全世界每年为艾滋病付出5000亿美元代价。

 目前尚未找到根除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

(二)、流行情况

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 1985年报道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01年底报告的感染者30736例。 估计实际感染人数为85万  31个省市全部发现感染者

(三)、病原体

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 它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RNA) 100—140纳米

 主要攻击对象是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 现已发现艾滋病病毒有两种血清型,全世界的流行以I型为主。 艾滋病病毒的抵抗力很弱。

(四)、传播途径

 性传播:全球占75%,(异、同、双性)

 血液传播: 血 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吸毒、创伤性诊疗等。 母婴传播:传播机率15—40%,主要通过胎盘、分娩期、哺乳期感染。

 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

(五)、临床表现

艾滋病感染的病程:

 艾滋病病毒感染:病毒进入机体,没有明显临症状。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

 艾滋病病人:有一系列临床表现,半年到两年内死亡。

各期的临床表现

1、急性感染期:病毒进入机体后1—4周,感染

者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表现,如发热、淋巴结大、肌肉疼痛等。

2、无症状感染期:感染者进入无明显症状的临 床潜伏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感染者出现无疼性的全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腹泻、消瘦及真菌感染

3、艾滋病期: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结核、念珠菌感染、口腔毛状粘膜白斑等。

肿瘤及神经系统症状:卡波济肉瘤、淋巴瘤、鳞 癌、基底细胞癌、痴呆等,晚期病人可极度消耗。

窗口期

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够用常规的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间的时期。

 大多是在2周到3个月之间,少数可达6个月。 有传染性。

(六)诊断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为阳性。 艾滋病病人:血液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为阳性,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

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低热长达1个月以上;

 原因不明的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达1个月以上(淋巴结直径在1cm以上);

 慢性腹泻3—5次/日,且3个月内体重下降10%;  口腔或内脏的念珠菌感染; 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弓形虫脑病;

 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或肺炎;  败血症;

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 皮肤粘膜或内脏的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 反复发生的疱疹病毒感染;  中青年出现痴呆症。

(七)治疗与关怀

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地丹诺辛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那平等。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等。其它治疗:

积极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性病的概念

 现代性病: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可以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播的疾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共20余种。

 经典性病:由性交直接传染、具有明显的生殖器官损害症状的疾病。有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4种。

 重点监测性病: 有艾滋病、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软下疳、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共8种  法定报告传染病:艾滋病、梅毒、淋病。3种

传播途径

性行为 :接吻、触摸和性交  血液和血制品:梅毒  母婴:梅毒

 间接接触感染:接触病人的衣物、用具、便器等  医源性感染

(一)、淋病

概 述

 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以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病。 是经典性病之一。《圣经》和古希腊已有记载。 是主要性病病种之一。病原体

 淋病奈瑟菌,1879年由Neisser分离。 形态:卵型、成对排列。 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

 特性:喜潮怕干,干燥1—2小时死亡,室温不干燥存活18—24小时,对热敏感,50℃5分钟死亡,对各种消毒剂抵抗力弱。 分型:营养分型35个、血清学分型46个

临床表现

 潜伏期:2—7天。

 好发部位: 男性的前后尿道、前列腺、精囊,女性的子宫颈、尿道、子宫内膜等。

1、男性淋菌性尿道炎: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严重脓性稠厚、并可引起包皮及龟头粘膜红肿,同时伴有尿痛、尿频、尿急。

2、女性淋菌性宫颈炎:很多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体检可见宫颈有轻重不等的红肿和触痛及脓性分泌物。

3、淋菌性直肠炎:肛门有瘙痒或烧勺感,可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有里急后重。同性恋占40%。

4、淋菌性咽炎:咽部不适、吞咽痛、可伴扁桃腺炎。粘膜红肿伴脓性分泌物。

5、淋菌性结膜炎:眼结膜 充血水肿,眼睑红肿,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6、淋病合并症:男性有淋菌性附睾炎、精囊炎或前列腺炎等;女性有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少数病人可通过血行播散引起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诊断标准

1、接触史:不洁性接触史、与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新生儿母亲有淋病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多型核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对有典型症状的男性有诊断意义,淋菌培养为确证试验。

治疗  治疗原则:及时、足量、规则、性伴同时治疗。 治疗方案

1、淋菌性尿道炎和淋菌性阴道炎:

大观霉素2g,一次肌注(女性4g,每侧臀部肌注2g); 头孢曲松250mg,一次肌注; 环丙沙星500mg,顿服; 氧氟沙星400mg,顿服; 头孢噻肟1g,一次肌注。

2、儿童淋病

头孢曲松125mg,一次肌注; 大观霉素40mg,一次肌注。

3、妊娠和哺乳期淋病:

头孢曲松250mg,一次肌注; 大观霉素4g,一次肌注。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4、淋菌性附睾炎:

头孢曲松250mg~500mg,1次/日,肌注,连续10天; 大观霉素2g,1次/日,肌注,连续10天。

判愈和愈后

 治疗结束后2周内,在无性接触情况下符合如下标准为治愈:

1、症状和体症全部消失;

2、在治疗结束后4—7天,淋球菌复查阴性。

 淋病若能早期、及时、规则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若延误治疗时机或治疗不当,可产生合并症或播散性淋病,造成严重后果。

(二)、梅毒

概 论

 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 是一种古老的性病。

 侵犯全身各器官,有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症。晚期可造成脏器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艾滋病。近几年梅毒呈明显上升趋势,排列于性病的第三位。 可以通过胎盘会给下一代。 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

流行病学特点

 病程进展慢,从潜伏期到三期梅毒2 年以上。 早期病人传染性大。

患病周期长。

 主要经性接触传播。 有隐性病程。

病原体

• 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因其透明不易染色,称为苍白螺旋体。• 在体外不易生存,阳光照射、煮沸、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很容易使其死亡。

。• 对寒冷的抵抗力强,0C 可存活48小时。

梅毒的分期

1、后天梅毒 :因后天接触而传染的梅毒

 早期梅毒 :病期在2年以内,包括一期梅毒、二期梅毒。 晚期梅毒:病期在二年以上,也称三期梅毒。

2、先天梅毒:母体内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 早期先天梅毒 :发病时年龄小于2岁。

 晚期先天梅毒:发病时年龄大于2岁,临床表现

1、一期梅毒 :(硬下疳)潜伏期2 ~4 周。

好发部位:包皮、寇状沟、大小阴唇、宫颈等,也可发生于口唇、咽、和肛周。

形态:开始时为一丘疹,逐步增大,破溃后形成界限清楚的溃疡,蚕豆大小,暗红色,基底软骨样硬,常单发,表面可有少量渗出。

自觉症状:无明显痛痒感。

未经治疗3 ~8 周自行消退。

近卫淋巴结肿大。

2、二期梅毒:感染后8~12周发生。主要为皮肤粘膜损害。 好发部位:掌跖、外阴、及肛周。 形态: 斑疹、丘疹、脓胞等。

 特点:对称性、广泛性、多样性、破坏性 轻、传染性强、不经治疗可以自愈。 自觉症状:轻微,偶有瘙痒。

 外阴及肛周损害常融合成扁平湿疣。 有的可伴关节炎、骨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

3、三期梅毒:感染后两年以上发生。

 皮肤粘膜损害:结节性梅毒疹、树胶样肿、近关节结节。 骨梅毒:骨膜炎、树胶性骨炎、骨髓炎。 眼梅毒 :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等。 心血管梅毒:单纯性主动脉炎等。 神经梅毒 及其它晚期内脏梅。

4、胎传梅毒

 早期胎传梅毒:营养不良、淋巴肿大、口腔及肛周暗红色斑片,可糜烂、皲裂而留下放射性瘢痕。

 晚期胎传梅毒:出现马鞍鼻、郝秦生齿、实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等。

梅毒分期诊断标准

一期梅毒

1、病史:有感染史。

2、临床表现:硬下疳、腹股沟或近卫淋巴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皮肤粘膜损害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出梅毒螺旋;梅毒血清学实验阳性,如不足2~3周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可为阴性。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二期梅毒:

1、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两年以内。

2、临床表现:多形态皮疹、口腔粘膜斑、骨、内脏、神经损害等。全身可出现轻微不适表浅淋巴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查出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学试验强阳性。三期梅毒:

1、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二期梅毒史。

2、临床表现:结节性皮疹及各种器官的损害等。

3、实验室检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大多阳性,也可阴性、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有三期梅毒的组织病理变化;脑脊液检查淋

6巴细胞≥10×10/ L,蛋白量>50mg/DL,VDRL试验阳性。潜伏梅毒:

1、有感染史,可有一、二、三期梅毒史。

2、无任何梅毒的症状和体征。

3、非梅螺旋体抗原试验2次以上阳性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脑脊液检查阴性。

4、病期2年以内为早期潜伏梅毒,2年以上为晚期潜伏梅毒。胎传梅毒 :

1、生母为梅毒 患者。

2、有梅毒临床表现。

3、可查到梅毒螺旋体,梅毒 血清学试验阳性。治疗方案

青霉素过敏者: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d2次,共2星期;或四环素500mg,每d4次,共2星期;或红霉素500mg,口服,每d4次,共2星期。三期梅毒

妊娠期梅毒:水剂青霉素8万U/日,肌注,10天。妊娠初三个月内一疗程,末三个月一疗程。

(三)尖锐湿疣

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感染。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易复发。病原体

人类乳头瘤病毒

有100多个型,与尖锐湿疣有关的主要有6、11、16、18等型。

临床表现

 潜伏期:3周~8个月。平均3个月。 好发部位:

男性:冠状沟、龟头、包皮、尿道口等。女性:大小阴唇、阴蒂、宫颈阴道。

 症状:多无不适,少有瘙痒及局部压迫感。

 皮损表现:初发为柔软的淡红色丘疹,大小不一,可散在或融合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寇状或巨大团块。

临床分型

 典型(显性)感染--肉眼可见明显疣体  1.菜花型(大菜花型、小菜花型) 2.疣状型 单个或多个小的疣状突起  3.颗粒型 米粒大小的丘疹

 亚临床感染--肉眼不易辨认的病变,3~5 %醋酸浸泡后疣体变白(31.6%) 潜伏感染--外观正常,醋白阴性,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确定

临床检查

 醋酸白试验 用3%~5%醋酸液抹可疑皮损处,3~5分钟后病灶局部可稍膨隆呈乳白色。假阳性发白,界限显示不清和不规则。

 阴道镜检查 凡有过性生活的妇女,患CA时都应做阴道镜检查,对可疑皮损做醋白试验或病理检查。 肛门镜检查 凡患肛周CA者,均应做肛门镜或手指探查赘生物。

鉴别诊断

 珍珠样阴茎丘疹  女阴假性湿疣  扁平湿疣  鲍温样丘疹病

 阴茎系带旁丘疹性纤维瘤

治疗

 1.局部疗法  局部物理疗法  局部化学疗法  中医中药疗法  手术疗法

 局部注射或封闭疗法

 2.全身治疗  抗病毒疗法  免疫调节疗法  中医中药疗法  3.综合疗法  4.疫苗疗法

(四)非淋菌性尿道炎

主要是由沙眼衣原体和解尿支原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发病人数在全球及全国都占性病总数的第一位。

病原体

沙眼衣原体:占40%~50%;D~K八种血清型为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

解尿支原体:占20%~30%。

临床表现

 男性:尿痛、尿道分泌物、尿道口红肿,程度比淋病轻,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或晨起尿道口“糊口”现象。

 女性:自觉症状不明显,主要为宫颈糜烂和阴道分泌物增多。 合并症:附睾炎、前列腺输卵管炎、盆腔炎等。

诊断

1、接触史: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尿道、宫颈分泌物淋菌涂片培养阴性。

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多核形白细胞,在油镜(1000)下平均每视野≥5个为阳性。晨起首次尿沉渣在高倍(400倍)视野下平均每视野≥15个多形核白细胞为阳性。

女性:官颈分泌物涂片在油镜下平均每视野多核形白细胞>10个有诊断意义。

(五)生殖器胞疹

病原体 主要是由单纯胞疹病毒2型引起,少数由1型引起。

临床表现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潜伏期:2~20天,平均1周。

好发部位:龟头、包皮、寇状沟、大小阴唇、阴道、子官颈。自觉症状:局部灼热、疼痛、部分病人可有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皮疹:丘疹、丘疱疹、水胞疹成簇分布。3~4周皮疹消退。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 过渡劳累、性交频繁、发热、月经等影响下可是疱疹再发。 多在原发性疱疹消退后1~4个月内发生。

 全身症状轻微,阴部症状与原发性疱疹相同。 病程较短,一般在3~7天内消退。 复发的频率因人而异。

治疗

 抗病毒治疗:

 阿昔洛韦 200mg,5次 / 天,连续7天。反复再发者 3次 / 天连服6~12个月。 增加免疫力的治疗:

 接种或口服疫苗 卡介苗等

 干扰素 300万IU / 天,隔日一次,5~7次。复发性多主张一次注射,600万IU。

(六)软下疳

病原体:杜克雷嗜血杆菌。

临床表现:潜伏期2~5天。局部为多发性溃疡,基底软、边缘不整、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灼热和疼痛称“痛性横痃”。

实验室检查:溃疡或淋巴穿刺液涂片查杜克雷嗜血杆菌。有条件可做培养。

治疗

 磺胺类: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1~2g / 天,分2~4次口服,连续服10天。

 链霉素:磺胺过敏者选用,1g / 天,肌注,连续8~10天。 对于破溃的横痃,可用硝酸银棒腐蚀溃疡面,外涂磺胺粉或四环素软膏。

(七)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沙眼衣原体L1、L2、L3血清型,和一般衣原体不同,人类是唯一宿主

临床表现:  潜伏期平均7~10天。

 早期:生殖器部位丘疹或水胞、溃疡。 中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称第四性病横痃)质硬、触痛、粘连成块皮肤表面呈青紫色,可破溃、穿孔。

 晚期:阴部橡皮肿、直肠狭窄、甚至发生癌变。

治疗

 四环素 0.5g,口服,4次 /日,连服3周以上,至肿大的淋巴结消失为止。

 磺胺类药物 连服三周。

 红霉素 连服三周。适用于孕妇或对四环素磺胺过敏者

阻断经输血传播艾滋病

2、经输血传播的机率为95%---100%;

3、潜伏期短,症状明显。

4、播及面大。我国每年献血人次为300万左右,受血者不少于500万人。

5、有过沉痛的教训。

缩短窗口期的措施

 提高试剂的敏感性

 检测附加项目

 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的筛选

艾滋病基本知识

一、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一)、概述

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由于HIV的感染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一系列感染、肿瘤等,最终可导致死亡。 病死率高、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全世界每年为艾滋病付出5000亿美元代价。

 目前尚未找到根除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二)、流行情况

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 1985年报道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01年底报告的感染者30736例。 估计实际感染人数为85万  31个省市全部发现感染者

(三)、病原体

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 它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RNA) 100—140纳米

 主要攻击对象是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 现已发现艾滋病病毒有两种血清型,全世界的流行以I型为主。 艾滋病病毒的抵抗力很弱。

(四)、传播途径

 性传播:全球占75%,(异、同、双性)

 血液传播: 血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吸毒、创伤性诊疗等。 母婴传播:传播机率15—40%,主要通过胎盘、分娩期、哺乳期感染。

 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

(五)、临床表现 艾滋病感染的病程:  艾滋病病毒感染:病毒进入机体,没有明显临症状。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

 艾滋病病人:有一系列临床表现,半年到两年内死亡。

各期的临床表现

1、急性感染期:病毒进入机体后1—4周,感染

者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表现,如发热、淋巴结大、肌肉疼痛等。

2、无症状感染期:感染者进入无明显症状的临 床潜伏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感染者出现无疼性的全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腹泻、消瘦及真菌感染

3、艾滋病期: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结核、念珠菌感染、口腔毛状粘膜白斑等。

肿瘤及神经系统症状:卡波济肉瘤、淋巴瘤、鳞 癌、基底细胞癌、痴呆等,晚期病人可极度消耗。

窗口期

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够用常规的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间的时期。

 大多是在2周到3个月之间,少数可达6个月。 有传染性。

(六)诊断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为阳性。 艾滋病病人:血液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为阳性,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

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低热长达1个月以上;

 原因不明的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达1个月以上(淋巴结直径在1cm以上);

 慢性腹泻3—5次/日,且3个月内体重下降10%;  口腔或内脏的念珠菌感染; 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弓形虫脑病;

 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或肺炎;  败血症;

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 皮肤粘膜或内脏的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 反复发生的疱疹病毒感染;  中青年出现痴呆症。

(七)治疗与关怀

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地丹诺辛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那平等。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等。其它治疗:

积极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第四篇:性病疫情报告

新洲区疾控中心性病疫情报告培训材料

一、性病疫情报告病种为:

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二、报告病例标准

1、为最新诊断的性病病例,即首诊病例,第一次诊断的病例。

2、符合卫生部颁布的最新性病诊断标准。

三、梅毒

梅毒分为Ⅰ梅毒、Ⅱ梅毒、Ⅲ梅毒、隐性梅毒、胎传梅毒

1、一期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B、C、临床表现特征:硬下疳。实验室检测:

C1、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C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如感染梅毒时间不足,仍未产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抗体,该试验可阴性,应于1-3月后复查。

C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如感染梅毒时间不足,仍未产生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抗体,该试验可阴性,应于1-3月后复查。一期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符合诊断条件:A+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1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3.(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一期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一期梅毒的诊断必须有硬下疳的表现。如果没有硬下疳的表现,不能诊断为一期梅毒

2、二期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

B、临床表现特征:病期在2年以内。出现多形性皮损,如暗红斑、斑疹、斑丘疹、脱屑性斑丘疹等;外阴及肛周扁平湿疣、湿丘疹;口腔黏膜斑,虫蚀性脱发等。可出现骨关节、眼、内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等。

C、实验室检测:

C1、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C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C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二期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 符合诊断条件:A+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1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A+B+C3.(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二期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出现多形皮损的表现,病期在2年以内。如果无皮损或相关的表现,不能诊断为二期梅毒。

3、三期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B、临床表现特征:

B1、病期在2年以上。

B2、晚期良性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如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上颚、鼻中隔穿孔等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

B3、神经梅毒表现。B4、心血管梅毒表现。C、实验室检测:

C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C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C3、脑脊液检查:白细胞≧10×106/L,蛋白量﹥500mg/L,VDRL试验阳性(或RPR/TRUST试验阳性)或FTA-ABS试验阳性(或TPPA试验阳性)C4、组织病理检查;有三期梅毒的组织病理改变。三期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 符合诊断条件:A+B1+B2+B3+B4+C1+C2+C3+C4.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2+C1+C2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3+C1+C2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4+C1+C2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2+C2+C3+C4;或B1+B3+C2+C3+C4;或B1+B4+C2+C3+C4.或

● 符合诊断条件:A+B1+B2+C2;或A+B1+B3+C2;或A+B1+B4+C2。无条件开展脑脊液检查。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2+C4(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三期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三期梅毒的诊断必须有晚期良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或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或心血管梅毒的临床表现,且病期必须在2年以上。如果无上述临床表现,不能诊断为三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不能诊断为三期梅毒。

4、隐性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

A1、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A2、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疗史。

B、临床表现特征:无任何临床症状与体征。C、实验室检测:

C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C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C3、脑脊液检查:无异常

隐性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 符合诊断条件:A1+A2+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A2+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A2+B+C1+C2。无条件做脑脊液检查(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隐性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无任何临床表现,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疗史,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阳性

5、胎传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B、临床表现特征:

B1、有症状的早期胎传梅毒:2岁以内发病,类似于二期梅毒表现。

B2、有症状的晚期胎传梅毒:2岁以内发病,类似于三期梅毒表现。

B3、无症状胎传梅毒:无症状,无体征。C、实验室检测:

C1、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C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母亲4倍及以上。但低于该值并不排除胎传梅毒。应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

C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应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

C4、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19S-IgM抗体检测:阳性。应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胎传梅毒的诊断(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符合诊断条件:A+B1+C1+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1+C1 ● 符合诊断条件:A+B1+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1+C4 ● 符合诊断条件:A+B1+C2+C4 ● 符合诊断条件:A+B2+C1+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2+C1 ● 符合诊断条件:A+B2+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3+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3+C4 ● 符合诊断条件:A+B3+C2+C4(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

胎传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胎传梅毒的诊断表必须结合生母梅毒感染情况、治疗情况、梅毒血清检测结果,婴儿的临床表现与梅毒血清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为了明确诊断,须进行随访,随访检测时间为0月、3月、6月、12月、18月。胎传梅毒不分期分类。不具备胎传梅毒诊断能力的产科、儿科医生遇到可疑胎传梅毒时,建议转诊或会诊。

资料来源:《性病病例报告工作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第五篇:性病疫情报告制度

鸡东县人民医院

性病诊疗机构建立健全性病疫情报告

管理制度工作要求

医疗机构各相关科室均应建立性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可制定单独的性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或者将性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整合到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之中。管理制度应涉及到性病疫情报告工作中的信息记录、收集、报告、质量检查与考核、资料管理等各个环节,如就诊登记、检验登记、性病诊断、报告卡填写、报告卡收集、报告卡质量检查、报告方式与时限、录入、订正、补报、报告卡与登记本保存、培训、自查与考核等相关内容。

医疗机构性病相关诊疗科室,指可能涉及到性病检查、诊疗和疫情报告的各科室,包括皮肤性病科、泌尿科、妇产科、生殖科、男性科、肛肠科、检验科等。这些科室应建立如下规章制度:首诊医生报告负责制度,门诊日志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登记制度,转诊与会诊病例报告制度,上岗培训、复训与考核制度,实验室登记制度、实验室检测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疫情报告质量考核与奖罚制度等。医疗机构内承担疫情报告管理的科室,如防保科或医务科等,应建立如下规章制度:传染病报告卡接收与分发管理制度,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与质量审核制度,传染病报告卡网络录入制度,传染病报告卡资料保管制度,疫情报告自查、订正、补报与查重制度,上岗培训、复训与考核制度,疫情信息安全管理与网络报告管理制度等。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印制或装订成册,分发到每个科室、每一名工作人员。必要时,将规章制度张贴在科室的醒目处。各有关工作人员应理解与掌握规章制度,并遵照执行。以下是性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所包含的内容和解释,供各医疗机构制定规章制度时参考。

(一)性病相关诊疗科室

1、首诊医生报告负责制度

(1)性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首诊医生负责制,指由对性病患者做出首次诊断的医生(简称首诊医生)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病例报告。不能由实习或见习的医学生、进修医务人员填写报告卡。所谓首诊即为第一次诊断,新诊断,以前没有做出过诊断。

(2)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必须及时、完整、准确与真实,不能造假。

(3)首诊医生为法律规定的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首诊医生应做到诊断与报告准确,防止迟报、漏报、重报、错报,不得瞒报和不报。

(4)首诊医生必须具备性病的诊断能力。不具备性病诊断能力的医生,必须进行转诊或会诊。

(5)首诊医生对就诊者进行完整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合理的化验,然后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最新性病诊断标准对就诊者进行诊断,对诊断的病例须进行病例分类。对梅毒病例必须分期分类诊断,并分期分类报告,包括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

(6)接诊医生应询问就诊者的就医史,询问就诊者本次发病到本医疗机构是初诊还是复诊,如已确知该病例在本次发病时曾经做出 过诊断,则对该病例不进行病例报告。但已知该病虽然已被诊断,而未被报告过的病例,需要报告。

(7)接诊医生对同一患者同时首次诊断患有多种性病时,每一种性病需填写一张报告卡。

(8)接诊医生对就诊者初诊时未做出诊断,复诊时才做出诊断(为首次诊断),则该病例应报告;如果复诊时变更诊断,则应对原诊断进行订证;如果复诊时增加诊断,则应对增加诊断的病名进行报告。

(9)接诊医生对同一名患者在本次病程内多次接诊该病例(不包括复发病例),则仅对首次诊断进行一次报告,对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更时则不可进行报告。

(10)接诊医生对于复发病例、内随访复查病例、跨随访复查病例不进行报告。

(11)首诊医生接诊性病病例后须填写门诊日志(或住院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12)从门诊收入病房的性病病例,传染病报告卡一律由门诊首诊医生填报,并在入院单上注明“已报卡”。患者在住院期间首次诊断的性病病例,由该病房的首诊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同时登记到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2、门诊日志登记制度

(1)医疗机构各诊室应设立《门诊日志》,实行门诊日志登记制度。(2)门诊日志由医院统一印制。门诊日志的栏目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初诊或复诊、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传染来源、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方法及结果、诊断时间、病名(诊断)、病例分类、医生签名、备注等。

(3)执行职务的医生在诊疗工作中,对每一例就诊者均须及时、真实、完整、准确和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对门诊日志信息不得伪造和篡改。

(4)对于由母亲传播的儿童性病,须在门诊日志的“备注”栏目中填写其生母患病情况。

(5)性病病例诊断更变或修订时,须在门诊日志的“备注”栏目中填写更正或修订诊断的病名。

(6)首诊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后,应在门诊日志的“备注”栏注明“已报卡”或卡片编号,同时在传染病疫情登记簿上登记。

(7)门诊日志作为性病疫情准确性核查、漏报调查的依据。

3、传染病疫情登记制度

(1)医疗机构各诊室和住院科室应设立《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实行传染病疫情登记制度。

(2)传染病疫情登记簿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印制。传染病疫情登记簿的栏目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传染来源、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方法及结果、诊断时间、病名(诊断)、病例分类、卡片编号(是否报卡)、医生签名、备注等。(3)首诊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后,同时在传染病疫情登记簿上登记。非首诊性病病例不登记到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4)对于由母亲传播的儿童性病,须在传染病疫情登记簿的“备注”栏目中填写其生母患病情况;性病病例诊断变更或修订时,须在“备注”栏目中填写更正或修订诊断的病名;性病病例被排除或因重报删除时,须在“备注”栏目中注明。

(5)如果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记录的是订正病名后的性病病例,须在“备注”栏目中填写订正前报告病名。

4、转诊与会诊病例报告制度

(1)在医疗机构之间和医疗机构各科室之间应建立性病转诊与会诊病例报告制度。各地统一设计和印制《转诊单》与《会诊单》。

(2)当地具备性病诊疗资质和能力的医疗机构作为性病转诊与会诊机构;医疗机构内具备性病诊疗资质和能力的科室(如皮肤性病科)作为本单位性病转诊与会诊科室。

(3)应制定当地性病转诊与会诊医疗机构清单,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详细地址、联系人与联系方式。医疗机构内部应明确性病转诊与会诊科室名称、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4)不具备性病诊疗资质和能力的医疗机构发现的可疑性病病例或梅毒血清检测阳性者,不能对该病例进行诊断,也不能对该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病例报告,须将该病例转介到具备性病诊疗资质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或请具备性病诊疗资质和能力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会诊。(5)医疗机构内不具备性病诊疗资质和能力的科室发现的可疑性病病例或梅毒血清检测阳性者,不能对该病例进行诊断,也不能对该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病例报告,须将该病例转介到具备性病诊疗资质和能力的科室,或请具备性病诊疗资质和能力科室的专业人员进行会诊。

(6)在对发现的可疑性病病例或梅毒血清检测阳性者进行转介时,转诊医生须开具转诊单,注明可疑诊断、已做的化验项目及结果等。转诊单一式三联,就诊者持一联,由皮肤性病科医生接诊收存;转出科室自存一联;另送交一联至本单位预防保健科备查。

(7)在对发现的可疑性病病例或梅毒血清检测阳性者进行会诊时,提出会诊的医生须开具会诊单,注明可疑诊断、已做的化验项目及结果等。会诊单一式三联,一联由皮肤性病科医生会诊收存;提出会诊的科室自存一联;另送交一联至本单位预防保健科备查。

(8)对于性病转诊病例报告,当通过转诊明确诊断后,由接诊诊断的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病例报告;对于性病会诊病例报告,当通过会诊明确诊断后,由原接诊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病例报告。

(9)如果转诊或会诊前,原接诊医生已对该病例进行了病例报告,但经过转诊或会诊后,发现原诊断为错误诊断,应删除该病例报告卡;如果诊断发生变更,则对该病例应做好订正报告。

(10)转诊医生(原接诊医生)、转诊后的接诊医生或会诊医生应对患者信息严格保密。

5、上岗培训、复训与考核制度

(1)对新上岗的临床医生必须参加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经培训合格的医生上岗后,每2-3年要进行复训。(3)上岗培训合格后,发给培训合格证书。

(4)上岗培训或复训考核不合格的医生,必须加强学习,直至培训合格;否则,不得上岗。

(5)由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和防治领导小组组织上岗培训和复训,由本单位医务科或预防保健科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对象和考核要求,并组织实施。

(6)医疗机构应建立培训档案,由本单位医务科或预防保健科,联合本单位继续教育委员会(或相应科室)具体落实。上岗培训与复训的考核成绩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管理。上岗培训和复训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晋升、执业注册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并作为科室工作绩效和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6、实验室登记制度

(1)检验科或实验室应设立《检验结果登记簿》,实行检验结果登记制度。

(2)由医疗机构统一印制检验结果登记簿。检验结果登记簿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采样日期、送检日期、送检科室和医师姓名、检验项目或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报告日期、检验人签名等项目。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分开登记。(3)患者的检验结果出来后,应及时将结果登记在检验结果登记簿上,并填写检验结果通知单,及时通知送检医生。

(4)为便于检验结果核对和查询,在将检验结果登记到检验结果登记簿上时,宜将阳性检验结果和阴性检验结果分开记录。

(5)应避免就诊者到检验科自行取走阳性结果通知单而不就医,导致病例漏诊与漏报,阳性结果最好由检验科直接递交到送检科室。通过电脑网络平台管理的医疗机构,接诊医生应可直接查询到患者的检验结果。

(6)检验结果登记簿作为性病疫情准确性核查、漏报调查的依据。

7、实验室检测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1)从事性病实验室检测的技术人员必须参加性病检测专业培训和复训。

(2)应按国家要求开设性病检测项目,所采用的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必须符合要求。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不使用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性病检测方法,如使用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来检测淋球菌感染、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和HPV感染等。

(3)采用的检测试剂必须为国家批批检检定合格的试剂。采购试剂时,必须核对其生产批准文号。试剂保存条件必须符合要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自行配制的试剂必须符合要求。

(4)采用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必须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按要求对检测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保修,对运转功能进行监控。(5)制定每种性病实验室检测的SOP,并严格按SOP要求操作。

(6)实验室检测标本的取材、运输和保存必须符合要求。必要时,对检测标本进行备份管理。检测的标本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检测完成。

(7)在进行实验室操作时,应严格按实验室功能分区开展。(8)每次检测时必须按要求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对内部质量控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积极寻找原因,及时改进。

(9)配合和参加国家或当地组织的室间质量控制,对室间质量控制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10)实验室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安全事故和职业暴露的发生。

8、疫情报告质量考核与奖罚制度

(1)按照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建立疫情报告质量考核与奖惩制度。

(2)将疫情报告工作质量作为科室和个人工作绩效和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

(3)定期(按月或季度与)对各科室与个人进行疫情报告质量的考核。

(4)由疫情管理科室制定本单位疫情报告质量考核标准、指标与评分办法。

(5)疫情报告质量考核内容包括:门诊日志记录的质量;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质量,包括及时性(从做出诊断到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的时间)、完整性(传染病报告各栏填写是否完整)、准确性(是否存在填写逻辑问题、错误);所报告的性病病例诊断的准确性;漏报的性病病例数;重报的性病病例数等。

(6)根据考核结果采取奖励、批评、通报或处罚措施,考核结果与科室及个人的奖金挂勾。

(7)对于出现疫情瞒报、谎报的科室与个人,应视情况分别追究责任报告人、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二)疫情报告管理的科室

1、传染病报告卡的接收与分发管理制度

(1)医疗机构疫情管理科室(如预防保健科)设立《传染病报告卡接收与分发登记本》。

(2)定期接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发的空白传染病报告卡,并签字确认,记录下接收的数量、时间与分发人员。

(3)及时分发空白传染病报告卡到各科室,要有分发记录,记录下分发的时间、数量、科室名称、接收人员与分发人员双方签字认可。

(4)保持与本单位科室的联系,确保各科室有空白传染病报告卡。

(5)保持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当本单位出现空白传染病报告卡使用完毕时,及时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领取。

(6)保管好空白传染病报告卡,做到防虫、防鼠、防潮、防霉、防火。

2、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与质量审核制度

(1)医疗机构疫情管理科室(如预防保健科)应设立《传染病报告卡收集交接登记本》和《传染病报告卡质量检查记录本》。

(2)医疗机构疫情管理人员(如防保人员)每个工作日及时到各科室收集已填写好的传染病报告卡。也可由科室指定人员及时将已填写好的传染病报告卡送至疫情管理科室(如预防保健科)。

(3)在收集传染病报告卡时,应做好传染病报告卡收集交接记录,其内容有:收卡数量、日期(午别与时间)、科室、交接人员双方签字。

(4)由科室指定人员将传染病报告卡送至疫情管理科室(如预防保健科)也应做好传染病报告卡交接记录,其内容有:送卡数量、日期(午别与时间)、科室、送卡人员和收卡人员双方签字。

(5)如果医疗机构无法做到专人送卡或收卡,也可在本单位内合适的地点或位臵设立传染病报告卡收集箱,由各科室送卡人员及时将报告卡放臵于收集箱内,并在每张传染病报告卡的“备注栏”中填写上送卡人员与送卡时间。疫情管理人员及时在收集箱取卡,并填写收集卡登记本,记录好收卡数量、日期(午别与时间)、报卡科室、报卡人员、收卡人员。

(6)在节假日期间要安排好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工作。(7)如果在本单位本部之外有门诊科室,也应制定院外门诊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做好传染病报告卡收集交接登记工作。应 防止迟报、漏报、重报、错报,不得瞒报和不报。

(8)疫情管理人员(如防保人员)每个工作日对当天收集到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质量检查,并将报告卡的质量检查结果记录到《传染病报告卡质量检查记录本》。报卡质量检查和记录的内容包括:填写报告卡是否及时(是否迟报),报告卡填写有无字迹不清、选项模糊、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病例分类是否准确等。对有疑问的或填写不规范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出和改进。

(9)疫情管理人员(如防保人员)在收卡时,发现异常性病疫情(如某种性病报告卡突然增多)时,应与相应的科室联系,对报告信息进行核实。如确实存性病疫情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当地性病预防控制机构。

3、传染病报告卡网络录入制度

(1)医疗机构疫情管理人员(如防保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卡审核认为合格后,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疫情网络,录入传染病报告卡信息。

(2)每张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录入完成后,需要与纸质报告卡的信息核对,确保两者信息一致后,对录入的报告卡进行确认。

(3)传染病报告卡网络录入应及时。(4)在节假日期间应安排好报告卡网络录入。

4、疫情报告自查、订正、补报、补登与查重制度

(1)医疗机构疫情管理科室(如预防保健科)定期组织对各科 室(包括检验科)的性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自查,并做好自查记录,撰写自查报告。

(2)疫情报告自查内容分为疫情报告质量(漏报、错报、重报、误报等)和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奖罚兑现等情况)等。自查方法为检查门诊日志、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实验室检验记录,将传染病报告卡与这些记录进行比对。

(3)自查发现的情况作为疫情报告质量考核和奖罚依据。各相关科室应配合疫情管理科室的自查工作,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4)对自查发现的漏报病例应及时补报,包括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

(5)对自查发现的报告错误,应及时订正,包括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订正。

(6)对自查发现的诊断变更或病例分类变更,如原报告为疑似病例,经自查后发现为确诊病例,也应及时订正,包括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订正。

(7)对自查发现的重报病例,应及时在网络上删除该病例,同时在该传染病报告卡上注明。

(8)在自查过程中,发现门诊日志记录有该病例,且已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但传染病疫情登记簿上未登记,需要进行补登。

5、传染病报告卡和疫情登记簿等资料保管制度

(1)医疗机构疫情管理科室应安排专人管理本单位的传染病报 告卡、疫情登记簿、网络直报疫情信息资料、传染病报告卡收卡与审核记录等资料。这些资料应存放于资料柜内,做到防火、防霉、防盗、防鼠等,并做好保密工作。凡未经批准,不得将疫情资料复制或借出。

(2)传染病报告卡和疫情登记簿等资料应分月度与、分类(如分病种)整理、装订、归档。传染病报告卡保存3年,传染病疫情登记簿长期保存。

(3)医疗机构建立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与使用制度。本单位相关人员查询疫情资料需要经单位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其它单位人员查询传染病疫情信息,应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4)性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报告的性病疫情进行检查和调查时,医疗机构疫情管理科室应密切配合,提供传染病报告卡、疫情登记簿等资料。

6、上岗培训、复训与考核制度

(1)对新上岗的疫情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举办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经培训合格的疫情管理人员上岗后,每2-3年要进行复训。(3)上岗培训合格后,发给培训合格证书。

(4)上岗培训或复训考核不合格的疫情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直至培训合格;否则,不得上岗。

(5)医疗机构应建立培训档案,由本单位医务科或预防保健科,联合本单位继续教育委员会(或相应科室)具体落实。上岗培训 与复训的考核成绩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管理。上岗培训和复训与技术职务评聘、晋升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并作为科室工作绩效和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7、网络疫情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医疗机构用于网络直报的电脑必须专用,有专人管理。

(2)用于网络直报的电脑必须安装防毒软件和防火墙。(3)疫情管理人员定期(按月与按)对本单位网络直报的疫情个案信息进行下载备份,存为Excel格式文件。对数据文件必须分类管理,每建一个文件夹。

(4)网络直报人员要管理好用户帐号和密码。不得泄露或转让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与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下载山东性病医院(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性病医院(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性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附件32 性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9号),加强性病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

    性病报告管理制度

    性病报告管理制度1. 建立性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性病报告工作,保证网路畅通,定期维护网络设备。 2. 门诊医生发现性病病例后,必须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内容包括:姓名......

    性病艾滋病考试题

    性病、艾滋病、丙肝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项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引起的: A.细菌 B.病毒 C.寄生虫 D真菌 2、HIV是() A 预防艾滋......

    2014山东高考优秀

    12班一同学以《红楼梦》书写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选题新巧,语言不俗,只点题尚需锤炼,吾不才,为之修改,望众方家品评。 山东省2014年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

    山东侨联医院妇幼保健工作汇报范文

    山东侨联医院 妇幼保健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市卫生局领导及各位专家:下午好! 欢迎你们来侨联医院对妇产科妇幼保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下面我将侨联医院妇产科2007年人员、设备......

    性病、艾滋病培训计划

    性病、艾滋病培训计划根据旗卫生局、旗疾控中心关于艾滋病、性病知识培训工作指示精神,为提高辖区内医务人员以及重点人群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意识和防范能力,我院决定于2010年......

    性病门诊管理规章制度[合集]

    性病门诊管理规章制度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 性病门诊工作制度 1、遵守医疗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文明行医。 2、接诊患者要仔细询问发病经过,了解临床症状和体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

    皮肤病性病防治工作计划

    XX年皮肤病性病防治工作计划XX镇皮肤病性病防治皮肤病性病防治工作是预防保健工作中的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加上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