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 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志愿者汇报
2012 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志愿者
2012年四月下旬,美兰湖会议中心在我校英语系中招聘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志愿者,共15名,为期三天。在同学的辛勤劳动下我们圆满完成了此次志愿者服务活动,真切的为论坛会议尽了一份己力。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志愿者认真服从领队安排,做好每一件事——第一天,我们分别在虹口机场与浦东机场待命接机,迎接参加会议的国内外来宾。应用平时在课堂上学习的英语知识,很好的与外宾交流,没有出现一次延误接机,很好地完成的第一天的接机工作。第二天的工作主要在会议中心完成,早晨8点我们志愿者便在工作地点集合,分配工作,等待与会者到来,上午主要工作有会议现场引导工作,签到工作与会议厅门口翻译接待工作。我们志愿者服务队牢记会议中心布局,熟练应用英语知识,很好地完成了外宾会议厅引导工作。下午主要工作为引导来宾用餐与茶歇,并在茶歇用餐后,提醒来宾开会时间,将其引导回会议厅继续参加会议。第三天,只需三名志愿者,故留下三名志愿者继续服务,工作内容为,对外宾进行电脑技术协助,帮助外宾在演讲时播放PPT,与外宾签到工作。三天以来,虽然工作劳累常要东奔西走引导接待,但我们志愿者团队活力无限,热情不减,没有一个人曾怨言过,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通过此次志愿者活动,我们学会如何帮助别人,增强了我们志愿者的实践能力,也明白了团队之间工作团结的重要性。在将来的志愿者服务中,我们一定也会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使我们志愿者活动走向新的辉煌。
第二篇: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
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
2011年,在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趋势下,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发展成果举世瞩目。然而,城镇化背后隐藏的问题正在显现。未来,中国将如何培育与发展中小城市、破解农民工融入城市难题、实现城镇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最核心、最紧要的是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要着力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通过新的制度设计,恢复农村生产要素、资源参与市场平等交换的权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指出。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次论坛主要围绕“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农民工社会融入”、“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绿色城市发展”等重点、热点问题展开了多视角、深层次的探讨。
在“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方面,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指出,户籍制度从简单的二元化的城市关系演变成多元化被行政区域分割的公共服务体制,已成为解决当前农民工融入社会的最大难题。他认为,首先要厘清改革方向,然后从户籍管理制度、中央财政体制、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才能实质性推动农民工融入社会。
在“城市规划”问题方面,原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局长、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刘太格指出,中国大中城市的城市规划缺乏因地制宜的定位精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目前城镇人口已达户籍人口的85%以上,但这种“高城市化率”却带来了新矛盾,如土地资源稀缺、利用率低,相比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日益严峻的能源压力,与常住人口高速增长相对的城市运行与公共服务压力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已在中国大多数城市显现。
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
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彭森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5亿多人,去年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这确实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但总的来看,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明显滞后,不仅结构上低于多数处于同等发展阶段国家,同时城镇化的质量也亟待提高。
因此,下一步,推进城镇化要实现三个目标:首先是要城乡规划发展要求一体化;其次是实现城乡之间的要素流通一体化;再次是实现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其中要着力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的基本公共服务改革。
长期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之所以难以破解,关键在于城乡的要素交换关系不平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要素流通的规模迅速扩大,城乡之间要素交换不平等、流向不平衡的问题有所加剧。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最核心、最紧要的是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要着力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要通过新的制度设计,恢复农村生产要素和资源参与市场平等交换的权利。
而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建立起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推进征地制度的改革。现实的征地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尽管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也发挥了作用,但也带来了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矛盾,以及对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不够和建设用地粗放的问题。
彭森指出,应该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来降低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本,必须以保护农民利益和集约节约用地为原则,加快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
同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还要着眼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十二五”时期,特大城市、大城市要根据实际鼓励具有稳定收入,并在城市居住了一定年限的城市转移人口给予优先落户。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放宽户籍的限制,降低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就业和定居的门槛,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表面上是户籍问题,本质上还是要改革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项保障、各项社会福利制度。核心是让进城的农民和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此外,还要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社会管理、行政体制等改革,不断地探索适应并促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链接:发言摘录(来自: @城市中国网 @冯奎)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发言:
1、现在城市是快速机械式膨胀。
2、城市规划必须对土地有感情,才不会摧残美丽的土地。
3、规划是种价值观,是种艺术。
全国人大常委、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所长蔡眆发言:
1、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点在2013年,刘易斯转折点是2004,区间只有9年,而韩国有40年,中国未富先老。
2、中国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是9000美元,也进入减速区间。
3、必须提高人力资本含量,为此必须解决教育公平化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发言:
1、目前新农民工85%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
2、即使没有户籍改革,这些新农民工也会留在城市。
3、工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农民工融入社会是农民工融入问题的关键。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发言:
重点就最近的户籍改革没有放开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做解释。他认为:
1、目前中国重点需要发展中小城市。
2、特大城市已到承载极限。
3、特大城市原住民与新市民存在利益博弈。
4、未来户籍价值会越来越低。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发言:
土地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1.85倍。且其中2亿无户籍人口不能充分享受城市用地。1,要增加城镇人口特别是定居人口。2,对城市土地用地极限进行管控。3,对三横2纵,22个城市群施行差异化政策。4,开展增减挂钩,防止人地分离。5,建立集约用地评价机制。
中央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主题发言:
1、目前中国城镇化如果按照户籍城镇化口径来计算,那么会下降1/3。
2、黑龙江是中国粮食第一大省,但去年中国粮食进口已经达到1200亿斤以上,超过黑龙江产量的1140亿斤。
3、城乡统筹应该是城市支持农村,而非城市再占农村便宜。城镇化率过半,是里程碑。但快速能否持续?过去是低成本强行推进,多方面欠帐,迟早要还。以往集约性不够,国际比较差距大。资源要素的承载能力不可持续。
中国如此快的城镇化率,是建立在几个低成本的因素上,包括土地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低成本、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欠账、相当一部分人员的社会保障残缺不全,以及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低于城市扩张速度等。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主题发言:
1、日本和中国工业总产值差不多,但日本只用了1600平方公里,而中国用了5万平方公里。
2、工业用地太便宜是原因之一,工业用地只有住宅用地价格的14%左右。杨伟民指出,我国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地少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集约和高效地利用城镇土地,要控制开发强度。我国城镇化用地的空间结构也不合理,主要特征是分散的县和乡镇工业开发区过多。必须控制开发强度,全国3.6%的开发强度已经不低。要调整空间结构。工业用地偏多。分散的工业园区太多。要构建两横三纵战略格局。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发言:
1、上海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已经到85%。
2、上海土地资源紧缺。
3、上海同等面积土地产出只有纽约的1/29,香港的1/14,集约化用地水平需要提高。
4、上海目前是先富先老。上海60岁以上人口已经高达30%以上。
5、有学者认为上海人口承载极限是2500万。
链接:城镇化发展风向逆转?
“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已远远超过了人口城镇化的速度。”3月25日,就职一个多月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即指出,要高度警惕城市发展中土地城镇化过快的现象,而控制城镇用地规模是解决办法之一。
代表着全国土地指标的掌管者,胡存智此番表态是否暗示着国土部在土地供应上的新风向?而仅仅9个月前,时任国土部总规划师的胡存智还表示不能减缓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这180度的逆转是自相矛盾还是另有释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并不认可胡存智前后表述的矛盾性,“这个放缓城镇化并不是放缓真正城镇化的速度,而是指减少城镇化土地供应。虽然现在减少城镇化用地会有推动房价的可能,但更多是从保护耕地的角度出发。”一位国土部政策法规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胡存智接替贠小苏出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即是出于保耕地这一目标,“这也是国土部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杨保军同时指出,减少土地供应,并不会影响城镇化进程。“土地城镇化只是城镇化的一个方面,还有人口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等,许多合并后的城镇只徒有其名,而没有让人民享有城镇的实际福利。”杨保军认为,只要各地方政府还在追求GDP和城镇化率,城镇化发展速度就不会减慢。
链接:土地城镇化过快危及国民福利
从我国城市发展20年的数据来看,城市建成区快速增长,但城镇集聚的人口明显滞后,造成了城镇过度扩张、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城镇用地增长的弹性系数大大超过了合理预值。
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既有可能显性或隐性,也有可能主动或被动侵蚀18亿亩耕地红线,触及中国粮食安全底线,同时也有可能因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城市土地供应因寅吃卯粮而逼近土地供应底线,导致未来年代土地限供或断供,恶性推高地价,继而恶性推高房价,使房地产业的发展不可持续,使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战略推进不可持续。从而危及国民的基本福利:食和住。
因此,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今年3月25日在上海指出:要高度警惕城市发展中土地城镇化过快的现象。他认为土地城镇化速度和人口城镇化速度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值,这个比值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约在1∶1.12之间的预值范围。
土地资源极度短缺与浪费,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在中国同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土地资源浪费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土地资源约束,土地城镇化过快过度消耗水资源与耕地资源,严重恶化了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保障。
数据显示,2010年底,中国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2、发达国家的1/4。但中国却存在非常普遍的各种浪费土地的现象。2008年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达1.231亿亩,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明显偏低,容积率一般只有0.3~0.6。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7平方米。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大中城市的人均综合占地,包括道路、广场、工厂在内,大概在70~80平方米,重庆、上海等大城市只有60多平方米,而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占地一下子扩展到120平方米以上。很多城市出现了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大立交。中部地区一个人口仅21万的国家级贫困县在2010年年中确定的城市发展思路中,提出县城新区框架却要扩张至32平方公里。
相对于土地的大量被城镇化,我国的人口城镇化速度和产业增长并没有相应提高,不少农村集镇由于村镇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大量的“空心镇、空心村”。农村集镇土地浪费同样严重。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的专家在湖北、山西、广东、河南、宁夏等地的30多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他们以大范围村庄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估算表明,我国村镇空置面积超过1亿亩,相当于全国耕地总量的1/18。
我国这二十几年的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土地快速城镇化过程,伴随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但其背后必然是以农业土地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本来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由路径,但因为伴随这个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价格的极度低廉,人为推升了圈地的冲动,助长了土地浪费、非集约化开发的模式。
城镇化的表象是城区面积的扩大,但其实质是有效城镇化的人口同步向城市聚集和迁徙。同时还表现在城市自身的建设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高,而这些要容纳大规模资本投入、形成集约化生产条件和提供大量人口集中生活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住房容量、公共建筑都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
因土地快速城镇化,城镇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积淀,土地开发低效,加上被城镇化人口有效积累不足,不但造成了目前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指标和城镇住房困难群体的比重明显不相称,很多住房资源又被闲置,同时又会为未来城市短期内再次大规模拆、改、扩、建埋下引线,造成新一轮的资源浪费。这些都会严重损害国民的福利。
虽然土地快速城镇化在危及国民福利,但城镇化之路还是要走的,因此探索城镇化健康发展之路犹未为晚。国土建设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点,提出要加快人口集聚,加强控制城镇用地规模的过快扩张。如通过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用地的极限,来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通过设立城市的发展边界和有条件的建设区,以优化城市布局;通过约束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量来开展增减挂钩,防止人地进一步的分离,从而化解土地快速城镇化所造成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城市利益与农村利益的不断升级的矛盾和冲突。
土地的城镇化,像一面镜子,既照见房地产业的发展,也照见国民基本福利的未来。
在中国这场持久并影响深远的农村土地城镇化运动中,我们希望“成归城,富归土!”
第三篇: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
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执行方案(6月9日修改版)
<拟>
一、论坛背景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传统的出口导向和粗放型发展的经济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全国经济工作中心。与此同时,转型与变革也成为刚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全球经济的主题词。
在转型与变革的大潮下,企业与雇员、企业与股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环境,所有的企业关系面临重新定义;合作与竞争、价值与责任,一切的商业逻辑也须重新诠释。
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发起,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旨在搭建中外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以“战略转型期的企业变革与文化创新”为主题,聚集商业领袖、专家学者以及各界精英,从企业文化的视角,探讨中国企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二、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三、论坛主题
战略转型期的企业变革与文化创新
四、核心议题
1、全球经济秩序重建中的新价值观;
2、低碳经济与企业社会责任;
3、从国际经验看企业文化演变创新;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文化创新。
议程
6月23日
07:30—08:45自助早餐
(地点:珠江宾馆一楼龙凤宫)
一、09:00—12:00论坛开幕式及论坛主题演讲
(主持人: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斌地点:珠江宾馆会议中心礼堂)
(一)09:00—09:30论坛开幕式
1、主持人宣布论坛开幕,介绍与会领导和嘉宾,宣读李铁映贺信;
2、广东省领导致辞;
3、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同志致辞。
(二)09:30—12:00主题演讲
【9:30-10:00 】
1、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后危机时期经济形势与企业应对;
【10:00-10:40】
2、美国兰德公司经济学家柯睿:中国有效参与全球新兴经济的机遇;
【10:40-11:2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贸易保护主义与外向型企业战略调整;
【11:20-12:00 】
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战略转型期的企业变革与文化创新
Student Presentation:
Student A: Introduce 美国兰德公司(RAND)in English
Student B: Introduce Tianjin Binhai New Area(TBNA, 天津滨海新城)and Tianj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a(TEDA,天津经济发展区)in Chinese
第四篇:城镇化汇报
昭平县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昭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1年1月5日
城镇化是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昭平县充分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和贺州市“三化二业”的战略机遇,利用作为贺州市后花园区位优势,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加大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全县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几年来,我县以巩固和扩大“南珠杯”竞赛活动成果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对县城的开发和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奋力打造“生态型山水森林城”,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使县城和建制镇的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城镇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先后荣获第五、第六届“南珠杯”竞赛县城A类特等奖、“全区城镇化综合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点”和“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县”等多张自治区和国家级城市名片。
一、“十一·五”以来城镇化建设情况
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漓江下游,位于桂东粤西结合地带,素有“广右咽喉”之称。县域面积3273平方公里,目前总人口42万,县城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07万人,常住人口5.9万。境内桂江贯穿全县,上接漓江,下汇西江入珠江。
“十一五”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更好地指导县
1城建设,县人民政府于2002年邀请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对昭平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第二次重新修编调整规划,经过一年多的充分论证和修改、完善,县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5月13日召开会议,对我县城修编后的总规进行了审查,并一致通过该规划,现已通过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我们在完善新一轮县城总规的前提下,按照县政府“三区两带、崛起新昭平”的战略构想,加大了城镇控规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先后完成了县城区划调整和新黄姚镇、马江镇的总体规划,同时陆续完成了马江工业园区、金牛坪工业园区、潮江工业园区和县城的城北、城西、河东等工业园区规划,为顺利推进“三区两带”建设,加快城镇化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来,在市政建设方面,城镇道路、供排水、园林绿化、路灯、电网等市政设施建设和改造有较大起色,通过政府投资和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近8亿多元,完成了宝塔公园、江滨公园一期工程、县城综合新市场、商业步行街、主街道改造、茶叶奇石街、城北大道、县城体育馆、县廉租住房小区、东方世纪城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等重点项目,正在建设的还有县城给水系统改扩建项目、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县城污水处理厂、江滨中路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县城污水处理厂已正式投入运营,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方筹集资金1.5亿元对平安街、竹园街、西宁中路、新华街、北秀街等旧城道路进行维修、扩建和改造,并新建2个垃圾中转站和购臵一批果皮箱,恢复和增植乐西宁路、东宁路,河西东路、南塘周边道路等主次干道行道树,绿化绿地面积进一步增加,县城功能进一步改善;在县城的辐射带动下,马江、黄姚、富罗等重点镇加快发展,相继启动供水改扩建工程、垃圾处理站等基础设施,城镇
功能进一步增强,自身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06年来,陆续引进了外来资金开发新市场小区等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吸引了大批人口涌入集镇经商和居住,大大促进了全县城镇化。至2010年底,县城自来水普及率已达64%(规划区);县城建成区道路总长度35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4.80平方米。县城燃气普及率达95%。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污水处理率6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1.2%(县统计局提供),同比“十五”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三、当前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水平低,对全县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目前,全县共有建制镇7个,数量不多,同时由于各建制镇发展时间短,经济底子薄等不利因素,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再加上其他五个乡的规模较小且无特色资源优势,吸引外来投、融资能力不强,制约了我县城镇化的快速整体推进。
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城镇的规划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视野不宽、气魄不大、色不够突出、规划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城市管理水平上还滞后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地域还存在一定脏乱差现象,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下一步构想
面对当前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为了提高昭平综合竞争力,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昭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放眼未来,着眼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构筑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2010年,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适时
提出加快建设江滨新区、黄姚旅游经济开发区、昭平至黄姚二级公路产业轴“两区一轴”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我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一)江滨新区的规划建设
江滨新区建设定位为昭平县城新的政务、经济、文化休闲、商务中心和商贸基地。建设形成集行政、商务、会议、公园、广场为一体的昭平城市新中心。目前,江滨新区推进顺利,木器已完成融资9000万元;完成征地1300亩,完成10个单位拆迁,完成大部分管线迁移;启动新区建设范围内建设用地调整工作;与投资商初步达成投资上亿元的综合写字楼项目建设框架协议书;城区防洪排涝二期1段工程、江滨中路片区路网工程、检察院综合大楼等项目全面推进。
未来十二五及更长远的未来,将按“三年打基础、五年上规模、十年见新城”的基本目标开展工作,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封闭管理、总体推进江滨新区建设。具体步骤为:——2011年—2013年:重点实施新区的核心区建设,2010年底完成控制性规划编制、土地征收。2011年上半年完成新区内外交通设施及管网配套工程建设,启动行政中心、市民中心、茶叶物流广场、中心公园建设。
——2014年—2015年:进行商业、房地产和休闲娱乐开发;完成市民中心、茶叶物流广场和中心公园建设;商务区、茶叶物流广场集聚效应显现;初步形成城市功能配套、人口初具规模的新城雏形。
——2016年—2020年:开发建设重心由核心区逐步向其他区域延伸,逐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产业优势突出,环境优美整洁,具有现代气息,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二)黄姚新区的规划建设
按照高水平、高档次、高定位的标准,推进科学有序开发,在产业结构上按照“旅游为主,它业为辅”的原则,重点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开发体现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和农副产品,不断完善配套功能,打造集观光、游览、休闲、健身、度假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基地。
该区将按“三年成形、五年繁荣、十年成为中国具有品牌特色的旅游经济示范区”的基本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具体步骤为:
——2011年~2013年:完成古镇外围四个片区、约2000亩土地征用工作;全面完成昭平至黄姚二级公路和黄姚绕城二级公路建设;完成一批星级酒店、商贸物流、交通站场、旅游地产、新农村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新街改道,不断提升服务功能。
——2014年~2015年:完成孔明岩、文明阁、吊岩、马尿爽瀑布等景区的规划建设,拓宽旅游圈;完善古镇休闲运动、综合服务、农业观光等功能分区;构建“两纵三横”市政路网框架。
——2016~2020年:完成休闲健身运动、生态别墅群项目建设,强化市政配套建设,改善旅游设施,优化生态环境,把黄姚全面建设成为旅游旺盛、商贸繁荣、内外协调、功能配套、生态休闲的国际、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三)村镇规划工作
进一步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指导村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局计划于2011年3月前完成9个乡镇主体规划和100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4月前完成成果的评审论证工作。
第五篇:01、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议程
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京津冀政策红利与企业家机遇
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议程
由新京报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于8月30日在北京召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规划即将出台,一系列政策红利即将释放。为科学认识京津冀的重大战略背景,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新京报与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共同举办论坛活动,主题是”京津冀政策红利与企业家机遇“。
论坛邀请相关部委领导、京津冀区域各城市代表、企业家、学者,共聚一堂,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大背景、大战略,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市及新城新区的发展机遇;以及房地产、文旅等各行业的发展机遇。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新京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主题:京津冀政策红利与企业家的机遇
时间: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9:00—17:00
地点:光华路五号国际会展中心
规模: 300人左右
有关部委领导、京津冀城市相关领导、城镇化专家、各行业企业领袖、媒体
二、议程(拟定议程)
09:00-09:05 主持人开场
王跃春
新京报社总编辑
09:05-09:10 主办方致辞
戴自更
新京报社社长
09:10-09:30 领导讲话 北京市领导
主题演讲(拟邀):
09:30-1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下的市场与企业
黄守宏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拟邀)
10:00-10:30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企业家机遇
李
铁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10:30-11:0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房企的责任和机遇
刘希模
首开集团董事长
11:00-12:00
核心论坛
京津冀一体化中企业家的责任与机遇
主持人:冯
奎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论坛嘉宾(拟邀):
张
远
北京延庆县委常委、副县长
杨开忠
北京大学秘书长,发展规划部部长
李
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邱晓华[微博]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张
杰
恒天集团董事长
徐
凝
首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许
强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
李百安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领导、北京市交通委相关领导、河北省相关负责人
议题方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
京津冀发展中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企业的战略与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企业家如何践行社会责任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旅游一体化
12:00-13:30 午宴自助午餐
14:00-15:00 主题演讲
演讲嘉宾(拟邀):
赵
晖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 司长
侯永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毛大庆
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
主题论坛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新城新区的定位与发展
15:00-16:00
主持人:王 悦
新京报社副总编辑
论坛嘉宾(拟邀):
王
粤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副主任
肖金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沈
迟
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
赵
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郭永华
延庆县发改工委书记,发改委主任
秦
川
天津市规划局总规划师
轷震宇
华夏幸福基业产业发展(集团)总裁
利海集团相关领导
北京市相关领导
河北地市相关负责人
议题方向:
京津冀都市圈城市的规划与定位
京津冀一体化中城市特色发展战略
张承生态功能区发展和民生问题
京津冀发展进程中的区域升级和创新
京津冀发展中的产业承接与区域定位
京津冀发展中如何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京津冀区域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京津冀旅游项目的协同开发与运营
主题论坛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地产的前景与机遇 16:00-17:00
主持人:张学冬
新京报传媒副总裁
论坛嘉宾(拟邀):
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主任
朱中一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
张
俊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怒波
中坤集团董事长
房
超
国华置业董事长
潘利群
首开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石文红
绿地集团 副总裁
宋海林
龙湖地产总经理
赵
彬
鸿坤集团董事长
北京市相关领导、河北地市相关负责人
议题方向: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房地产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京津冀发展过程中政府如何正确引导房地产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如何践行城镇化
京津冀发展中的旅游产业开发
如何构建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
京津冀旅游产业市场一体化建设及公共环境、服务等行业监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