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形势下本真德育价值取向的回归.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新形势下本真德育价值取向的回归 作者:张伏力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9期
[摘要]在新形势下,中国社会的价值导向发生了明显错位,高校德育存在着弱化的趋势,其原因在于经济体制转变和网络发展带来的对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冲击,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回归本真的德育。
[关键词]德育 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张伏力(1967-),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江苏 淮安 22300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83-0
2一、新形势下价值导向的错位
在一个社会处于平稳发展的时期,信仰作为社会的凝聚中心与整合力量可以顺利地发生作用,这被文化人类学称为“工具性连环”。价值观是社会思想道德观念的核心。我国所崇尚和倡导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是集体主义,表现为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并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为世人深信不疑。然而,当一个社会处于转型或动荡的时期,在剧烈变革中,信仰在施展其整合力量时,常常会遭到一连串的背离和冲突,原来信仰的“工具性连环”被打破了。在商品经济大潮汹涌而至的时候,原有的信仰系统凝聚性作用减弱,特别是年青一代期望能“脱胎换骨”,寻找新价值意义,“信仰危机”一触即发。在这种环境下,社会的价值导向也有明显的错位。具体表现在:
1.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实践历程的反思和评价过于尖锐。诚然,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轻视个人利益、个体意识的片面性,在批判“成名成家”和“个人奋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在集体主义献身精神中,伴有“驯服工具”的盲目性,使个人才智和能力的发挥受到某种程度的压制。但是,那时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是适应当时经济基础需要的,它使社会道德风尚蔚然一新,成功地凝聚起建设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舆论。在思想理论界,一些“时尚”的社会主义“早产论”“失败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党的领导“淡化论”等“理论”十分流行。一些人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由,竭力鼓吹“一切向钱看”“为钱正名”,为“个人主义”和“唯利是图”正名,从根本上否定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础。这对于还未完全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年学生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冲击。
2.对西方文化价值过分宣扬,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分贬低。似乎,只要西方比我们“富”的、比我们“强”的我们都要学,而其他的价值完全可以抛置脑后,出现了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和“崇洋媚外”心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价值取向,同它的传统文化背景有着继承关系。然而,在这个走向“后喻”文化的时代,年青一代对传统的东西表现出天然的反感。加之,大学生思想活跃,批判意识较强,求新的欲望强烈,不满足也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结论。一段时间内,民族虚无主义的噪音甚嚣尘上,一些人把中华民族的所有文化传统都视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鼓吹“全盘西化”。
二、价值导向错位的主要原因
1.经济体制转变对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它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其中体现于思想道德领域,则是新的伦理观念和原则的出现:(1)义利关系重新整合。过去许多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念受到怀疑和否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得到重视,象征物质利益的金钱得到了正确的定位。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于务实,注重物质利益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追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的一种进步。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以利益为主导”的道德价值观的错误倾向,冲击人们的道德观念,构成了社会转型期又一价值观冲突——利益和道德的冲突。(2)个体价值得到张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进一步地冲击了传统的以整体取代个体、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深化,进一步瓦解了已经根深蒂固的个体对集体或国家的稳定的依赖感,取而代之的是必须依靠自我奋斗、自我拼搏的“个人”观念。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人的多种需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唤醒了被抑制的“自我”与“自主”。(3)功利主义盛行,精神信仰缺位。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分重视,相应地引起了人们精神需要的旁落,社会缺乏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来支撑、促进国民的人格完善。当前,中国社会中普遍出现的“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意志丧失”“信仰危机”等现象都是社会转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益而轻视道德所造成的。
2.网络对我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青年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技术伴生的新冲击。与网络技术相伴而产生的是一种被称为网络文化的文化新形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其隐含的各种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并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1)网络交往加剧了大学生的伦理困惑和价值冲突:一方面,由于网络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等特点,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即使是以往对于个人行为、个体道德起着强有力监督作用的社会道德舆论,在网络面前也逐渐失却了调节能力和地位,网络伦理危机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日渐凸现出来。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跨国界性,使网络信息呈现出多维性。行为主体面临着多元的道德选择,而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冲击,又加剧了大学生的价值冲突,这导致他们的思想常常处在迷茫和困惑之中,价值目标模糊,经常性地陷入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之中而感到无所适从。(2)网络为西方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方便。由于目前互联网上大多数信息的载体都是以英文为主的西方语言,西方社会所推行的“文化帝国主义”“传媒帝国主义”正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传播给
大学生,使高校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受到信息霸权的严峻挑战。大学生长期在网上“冲浪”,受西方文化信息的熏陶,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易于受到“信息侵略”乃至“信息殖民化”。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者很难控制网络信息的传播,无法对不良思想和观点进行拦截。而各种错误的、庸俗的、虚假的信息垃圾会对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极大误导。(3)教育者对大学生道德控制的难度加剧。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教育者在学生中传播信息的权威地位被颠覆。随着网络使用率和普及率的提高,教育者原先具有的对于大学生信息控制和道德行为指导的优势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的使用与普及形成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全球无障碍空间,学生通过网络所接受的东西远比学校正面教育的东西要多,兴趣也更大。他们不再简单地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的思想和目标去理解、领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对于大学生所接受信息的修正与行为的规导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冲击对高校传统德育的适宜性提出了挑战。传统德育的单
一、正面的灌输手段在网络面前显得软弱无力,长期以来的层层“管制”、处处“防范”的“教育”格局已被网络打破。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高校德育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式。
三、走出困境: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
回归本真的价值取向,在于回归人自身,在于以人的维度来思考德育的走向和功能。“在新的发展途径中人已经成为考虑的中心”。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在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里,德育的本体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社会里,德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使人把道德追求看做人生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看做人生不断向上的追求。在此意义上,“本真的教育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积极意义世界的教育,使这两种教育协调与统一”。进入21世纪,以知识经济为依托的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仍然是实现人的尊严、自由和解放。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人类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生活条件,而且通过知识的发展、创造和应用过程,人们可以充分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及展现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以创造性的工作所产生的成果为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做出贡献。所以,当代高校德育的全面回归最终应落实到人的价值层面,必须以开放的发展的姿态,消解传统的教化权威,唤起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尊严,关注个体的理性自觉,营造自由的交流情景。
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除了要回归到抽象意义上的人自身以外,还要立足于特殊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在学校德育中,高校德育主要是一种成人化的德育(只有极少数大学生直到毕业前还处在法定年龄以下)。青年处在一个以未来大于过去的实践领域不对称关系为特点的年龄,在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年中,大学生是极为特殊的一群。虽然他们正处在社会化进程中,但这种进程本身就具有面向未来的准备性特征。有学者认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化的不连续性将在社会成员的青年期出现。有研究也表明,在未开化的社会里,从无责任的儿童地位向有责任的成人地位的过渡是逐渐完成的;而文明社会中的这种过渡则是通过青年期的角色突变来完成的。这种社会化的不连续性必然在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的心理上产生极大的震荡,引发诸多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作为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的群体,在知识水平、文明程度和人的素质上,青年大学生应该更能体现和代表社会的未来发展。尽管大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作为社会青年的中坚力量,这批人走向社会后,会对社会各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需
要通过德育帮助学生完成社会角色的突变和过渡,在实践中联系学生思想中的新动态,从学生的思维出发,在他们的语境中开展德育工作,进而实现德育的效能。
任何一种社会道德只有转化成人的个体道德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现实道德。这一转化并不是自发的,而需要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并不等同于道德灌输与说教,而是要遵循品德内化的规律,通过教育唤醒主体的道德自觉和内在需要,转化成主体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过程。学生的需要是学生内心接受的前提,德育的开展要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德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道德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规范,只有在个体那里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只有融入个体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实际行动的过程之中,并转化为个体的实践精神和内在素质,才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恰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的道德水准的提升就是精神的进化。但是,学生的需要并不都是和社会价值导向契合的,在很多时候还有偏离和反向,这就需要激发学生产生特定的兴趣和需要,使学生对不感兴趣的德育内容也慢慢产生兴趣和需要。高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学生的各种体验和精神感受为切入点,并逐渐在德育内容的规范和引导下把体验升华为道德信念,使体验本身的价值彰显于德育中,积累、沉淀而内化为一种品质。
[参考文献]
[1]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OL].http://lsg.cnki.net/grid20/detail.aspx?QueryID=84&CurRec=3,2003-03-10.[2]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J].读书,2004(5).[3]袁贵仁.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6).[4]林均敬.精神的家园——当代大学启示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9(4).[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7]丁祯彦,朱贻庭,等.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述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第二篇:回归本真
回归本真,书写生活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需要“真”的声音,正是面向这个“真”字,作文课堂教学需排除虚假,摒弃教条,拒绝僵化,从而倡导一种回归本真的写作教学。所谓“本”,是以人的言语生命为本;所谓“真”,是真实、真切、真诚、率真。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本真的写作教育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让学生在写作中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书写生活,旨在更好地实现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切实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课堂人情人文时事生活
中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是:为生命的美丽而作——激发写作兴趣,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①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课堂教学充溢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以为,作文课堂教学应关乎人文,关心人情,关注当前,调动起学生的生活储备,才能使学生写出文情并茂的作文来。这样,作文课堂教学才会独具魅力,充溢生命生机。
一、关怀人情
阅读过程是作者与读者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文章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情感好像肥美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能够融情于文,而不是为情造文。那么写出的作文就能达到以情动人,作文教学就会抵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②的“育情”境地。
作文课堂上,教师要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尚灵魂对话,充分挖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酷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乡、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只能够实现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懂得爱,学会爱。例如,教师能够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自己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自己愿意
是急流》中领悟无私爱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的确是心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接受了情感的熏陶,写作过程中就能达到理性感性兼备,情理并现的效果。
二、关心人文
“人文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德、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③,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度,一个民族,假如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④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的陶冶。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丰富学生美好心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并进一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人文知识,教学中潜移默化所提升的人文素养化入作文。为此,在行文中,学生要拥有“天生自己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示“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取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文章中融入“人文味”,让写作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腕,让文章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关心人文,可以提升人文素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作文与情感是分不开的,凡是有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无不倾注着作者的全部心血和炽热的情感。“情动于衷,而发于言。”文以情动人,书以文抒情。作者写诗作文,一定要自己先有感动,然后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⑤“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⑦以上这些句子说的都是说写诗作文,必须要有真情实感,诗文才会有感人的力量。
三、关注当前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严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员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能够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而,作文教学中,教员更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怀民生,鼓舞学生辩证
地看问题,培育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吸取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呢?在校园的宣传栏内,每天可以呈现一些重要的报纸,在教室里也可设置几份高品质报纸,让学生每天都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此外,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前五分钟新闻发布会”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就某个新闻事件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可以锻炼他们对时事的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激活和提高。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作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顿丰厚的精神大餐。
四、书写生活
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是为了更好地书写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中包含浓浓的生活气息才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古往今来,大凡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章总是离不开生活。雷抒雁的《麦天》,老舍的《想北平》,汪曾祺的《侯银匠》等优美的经典篇目中无不充满浓烈真纯的生活气息,只有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⑧的确如此,生活的确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要依靠生活,才能充满生机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学生的作文中也应有生活的内容。而要想给作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阅历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办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入手做、动脑想等理论活动中,把笼统的知识转化为详细而充溢生命的才干。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作文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重复咀嚼,认真玩味,课堂就必然会充溢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的习惯,才能引起学生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书写生活的热情。这样又会促进他们更多去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时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作文教学,让学生用心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为生活中的美好所感动,从而更好地书写生活,热爱生活,这也许是写作的最本真的初衷吧。
参考文献:
[1] 秦训刚,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9.[2][5] 张绍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4]方智范.语文与文学素养 [M].广州:广东出版社,2005.[6] 严斯信.尚书·尧典今译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7]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8] 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第三篇:让阅读教学回归本真
让阅读教学回归本真
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郑海军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起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的一种有益并且非常有效的形式,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具体地说,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是指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而且关注文本的言语构成形式,探究文章是如何写的,进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写作的角度去阅读,促使学生写作意识得以形成和提高。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以管建刚老师为代表的课堂教学实践,很好地诠释了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模式,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于是,以写作本位为主体的阅读教学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在眼下的公开教学大行其道,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觉得现在的阅读教学课堂似乎迷失了方向。
一、阅读教学课:我的地里究竟该种些什么?
新版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目的,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根本。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一个人真正喜欢阅读的人,会觉得读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人每天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没有一种被逼的感觉,没有功利性。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孩子们明白:阅读是很轻松、很幸福、很重要的事情。阅读,应该伴随我们长远的一生。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我们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缺乏耐心,缺乏包容,目光中关注考试,显得很短视,一味追求结果,追求目的,让读书活动本身变了味,读书动机充满了功利的色彩,显得极不纯洁。读书本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我们却要把其它东西一并打包给学生,让他们每天读书都作批注、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生不能享受纯粹的读书生活,有一种被读书的感觉,让原本美妙的读书生活,成了一种累赘,成了一种负担。其实学生读书,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诱导,需要天长日久地“放养”,等学生读书上瘾了,你不让他读都难。
(二)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目标是核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常态课堂需要承担以下任务:
首先,要完成识字、写字及汉语拼音教学的任务。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其次,让学生学会默读、朗读、诵读、浏览、略读、精读、泛读等阅读方法。课标规定,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的理解。
再次,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能力。品词析句,理解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此外,小学阅读教学课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语文思维。
可见,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能将所有的的东西都往阅读这个箩筐里放。
二、课文作者: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作家写文章动机是什么?我想,是有感而发。当然也可能是为了生存,如职业作家,写作是他每天的工作,需要作品维持生计。莫言曾坦言,当初的写作是为了一天三顿都能吃上饺子。发表——赚稿费——生活,这是作家最低层次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作家,衣食无忧,写作是为了消遣,是为了与人交流,获得尊重和荣耀。这样的写作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作者在锤炼语言,琢磨构思等反面,肯定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没有哪位作家,会去考虑读者会从我的作品中学习到怎样的表达方式,哪种表达方式更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都知道,作家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和他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以及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模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这就是那些成功的作家,我们只要读上几段话或者一篇文章,就能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没有哪一个作家,会因为读者的喜好来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作品真正吸引人的是什么?首先还应该是作品内容,是作品扣人心弦的情节。只有真实的、近乎真实的事、物,才会和读者产生共鸣,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是作品的思想。思想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具有神奇的魅力。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做支撑,表达方法根本无从谈起。写作技巧可以吸引人,但是不能打动人。有好的故事,没有巧妙的构思,你照样可以俘获听众的心。你去看莫言获得诺被儿文学奖后的发言,全是故事,朴素得如同白开水一般,你依然觉得它厚重,有力量。
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个下意识的行为,灵感来了,就跟着感觉走了。也许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这个“绿”字到底好在那里,只是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就这样写进去了。但是,后人通过自己的解读,觉得“绿”字用得巧妙,是诗眼。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采用“换词、类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炼字功夫。也许,这些解读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甚至是一种误读。
三、习作教学课: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写作,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写作的问题,那我们还开习作课做什么?阅读教学最终指向的是“阅读能力”,而习作教学指向的是“写作能力”。正因为阅读教学不能解决写作的问题,至少不能解决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所以才有独立开始习作课的必要。
当然,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也可以反哺阅读教学,这是所有语文老师形成的共识。也因此,阅读课上出现了不少关于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是,这不等于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可以画上等号。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这就好比,阅读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边欣赏厨师做菜,或者品尝美味的佳肴;而写作,则是自己亲手实践,体验下厨的快乐。二者体验和心境是不一样的。品赏的时候,你尽可能地放松,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甚至是喜好,对别人的作品品头论足;而写作的时候,你是在为自己或者为别人完成一份作品,你考虑自己的口味,揣摩别人的想法。
能不能一边品赏一边实践呢?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不过,请你想象一下,你正在品味美食的时候,别人让你停下筷子,进厨房炒两个菜过来。你会有何感想呢?所为了阅读的需要(丛内容和情节出发)而设计的动笔,尚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练笔,可恶!课堂,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气韵,有时候,情感逐步升温之时,陡然插入一个小练笔,感觉怪怪的,气脉断了,情韵没了。此时的你会有什么感觉?心里会什么滋味?
开设习作课,就是为了让我们系统地、完整地了解和学习一些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就是为了解决阅读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和阅读教学争地位、抢时间。换句话说,二者是并列关系,不能说阅读教学比作文教学重要,同样不能说作文教学比阅读教学重要。从写作的本位考虑阅读教学,有点“鸠占雀巢”的意味。
阅读教学不能为作文教学服务,作文教学也不能为阅读教学服务。二者都很重要,不存在谁“本位”,谁“末位”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习作教学的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时间,多上几节习作课。
四、学生的写作能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才是根本。
学生的习作永远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二者之间,是写什么更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最大的功用就是在“写什么”方面给学生一点点启发。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他自己的观察、体验、认识和理解,把它们写下来,就是自己的作品。一个人每天经历的事情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只不过,许多事情天天如此,我们就麻木了,习以为常了。天长日久,我们就缺少了敏感,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没什么好思考的。这里的事情,指的是新鲜的、新奇的、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唤醒孩子沉睡的灵感,教他们学会感悟生活,学会甄别和挑选素材。这是习作教学没有做好,但迫切需要做好的事情。
另一个素材的来源,就是阅读。选入教材的课文,在思想和内容方面,大都带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如何观察自然、认识社会、选择素材的。阅读能带给人一些思路,一些想法。读别人的文章,我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写进文章里!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没有写出来呢?作者的观点真新颖,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叫什么?写作冲动。
读得越多,对生活的关注能力就越强,写作的冲动就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吸收和借鉴语言,不在于领悟表达技巧,而在于激活表达的欲望。
再来看“怎么写”的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表达方式展示好,那就是个人的成功。教师要做的,在规范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护每个孩子的语言特质,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去规劝和同化孩子的表达方式。孩子要学习写作,以谁的文章为范本最好?当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和自己贴得比较近,跳一跳,能够得着。文学大家的作品,往往不那么亲切,之于学生,犹如耀眼的星星,看着璀璨夺目,实则可望不可及。
五.读写结合: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写作。理由是,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口头表达能力随意性强,加至天天都在练习,相对简单得多。而书面表达,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和玄妙的表达技巧。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内容走向形式,也就是要下工夫研究作者是怎样进行表达的。把隐藏在言语内容里语言现象、言语形式搞透了,弄懂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其实不然,言语形式、言语现象属于语言学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写作属于技能,属于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知识和技能之间,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需要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掌握。举个例子:你把《驾驶手册》里的所有知识都学会了,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驾驶员了吗?把游泳的知识都学会了,你就成了游泳的高手吗?这是很荒唐的论断。换过来,没有系统的游泳知识,就不能成为游泳高手吗?显然也不是。莫言就是没念过多少书的人,没学过多少语法知识的人,为什么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写作本位出发来设计语文教学,你得承认一个事实——作者的写法是高超的,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有其独到的地方,需要我们老师用言、辞、逻、修、文体等去解读。在许多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换词、变句、调序等,让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让学生感受修辞、句式、文体的魅力。让学生觉得文本的表达是完美无缺的,是巧妙高超的。这是典型的顶礼膜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其实作者的表达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是有缺陷的。在写作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系统,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从教材的编写体系来看,编者选择文章的时候,并不是看中作者的表达技巧,而是思想内容。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主题,或是景物聚焦,或是山河壮丽或是师恩难忘,都有一定的思想主题统领。以前,许多教材就是以表达为线索的,照样被世人所诟病。
就一篇文章而言,最大的价值在哪?我认为还是在思想内容,虽然语文学科还必须承担表达的形式。试想,你日常生活中读一篇文章,是读它的内容和思想,还是读它的语言形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阅读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消遣,当然也有部分人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譬如语文教学,我们不仅关注言语内容,也要关注言语形式,是渗透在言语内容中的言语形式的学习。其他学科更多是为了学习言语所呈现的内容。
鉴于此,语文课堂包含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教学实践,他们也有不同的分工,阅读课也有自己的地盘,那就是培养阅读兴趣,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第四篇:让语文课回归本真
让语文课回归本真
——听赵丽月师的《画家和牧童》有感
连江二附小 邱洁琛
春暖花开的三月,一切都那么欣欣向荣。在这阳春三月里,连江县名优教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展示课。今天,我有幸听了赵丽月老师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一课,使我受益匪浅。《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方面表现了戴嵩的谦虚的品质,另一方面表现出了小牧童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课堂上,赵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感受和体验,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形象具体地展示了新课标的精神。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主线鲜明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时提出: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今天,赵老师的这堂课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课堂伊始,赵老师就通过复习“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戴嵩、非常惭愧、连连拱手”这五个生字词,带领学生直奔文本的核心内容。首先通过学习“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引导学生感悟戴嵩高超的作画技巧;而后,出示后面的三个词语“戴嵩、非常惭愧、连连拱手”引导学生学习下文。整堂课以几个关键的词语贯穿全文,主线鲜明,脉络清晰流畅,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能轻轻松松地学语文。
二、引领品读,学习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赵老师非常重视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有让学生默读、男女生分别读、体验角色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读书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与人物对话,充分体味了角色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在理解“惭愧”一词时,赵老师通过对“惭愧”二字字形上的观察,让学生明白“惭愧”与心情有关,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很快就能记住“惭愧”一词,并且能明白此时戴嵩不好意思的心情,更好地体会戴嵩谦虚地向小牧童学习的可贵品质。赵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的词语重复的好处时,通过“画的太像了,画的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和“画的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这两句进行对比朗读,多次的品读中学生感悟到词语重复具有强调的作用,表现出了戴嵩精湛的绘画技巧。其次,赵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读、说中进行角色体验,通过角色体验读--男生读商人的话,女生读教书先生的话,入情入境地读文,来进一步体会戴嵩绘画技艺之高超。另外,赵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这一句时,其中的“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赵老师并没有直接讲解两个词语的意思,而是巧借课件出示国画的“荷花图”,再配上语言叙述简要介绍这两种不同的国画绘画手法,以直观的形象带领孩子们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在润物细无声中,两个抽象的词语便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鲜明的形象,给学生以真真切切的感受,而后在反复多次的读的训练中学习了语言。
三、捕捉语言现象,促进乐于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赵老师就从这个例子中挖掘了很多。赵老师善于把握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捕捉语言现象,注重语言点的训练,词句的训练非常扎实。如在体会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这个句子时,赵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句子,在学生抓住了两个“一会儿”词语之后,马上进行了句式的迁移训练,让学生自己用“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句式的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当学生读到围观的人纷纷夸赞戴嵩的句子时,赵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怎么夸?面对孩子夸词中的贫乏,教师在渗透词语重复使用这一个语言点的特色时,又及时地出示了“词语加油站” :“上乘之作、神来之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出神入化、活灵活现”等词,通过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激发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运用这些词来夸一夸戴嵩的画。学生畅所欲言时,教师并顺势引导理解“纷纷夸赞”:大家都在夸,这就是“纷纷夸赞”。这样既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读、说结合,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商榷之处:
1、课堂教学是灵动的,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难免会有“节外生枝”的教学现象,课堂教学也因生成而更加精彩。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有效地进行引导呢?我想这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教学过程中,赵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哪个词来写牧童的声音时,学生说出“炸雷一样”。这时即有一生质疑什么是“炸雷”?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未能及时引导,而后对学生的七嘴八舌的声音教师说道:这就是“炸雷”。对于“炸雷”一词,教师引导得还不够透彻,仅仅停留在声音大这一层面。其实,教师若能顺势而导深挖这个词眼,引导学生理解当人们都在那儿纷纷夸赞戴嵩时,突然间传出了这样一个不和谐的喊声,围观的人会怎么样?可通过看图理解人们呆住了的样子,想象围观人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让学生在对比的教学中充分感悟到小牧童的勇敢。此时,可以再请那位孩子起来问问他是否理解了会更好。其次,在引领孩子感悟“这是一个怎样的画家”时,有一个学生说他觉得很奇怪,教师没有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后来孩子又提了一次。面对这个小细节时,我想如果教师这时能及时把握这个问题,引领学生联系自己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设问:“假如你就是这位著名的大画家戴嵩,如果你听到别人对你做的画表示否定的态度,而且又这么突兀,你会有什么感觉?对啊,可能会生气。可戴嵩却没有生气,所以老师明白了你为什么感到奇怪了。”在这个角色互换的体验中,也可以从侧面衬托出了戴嵩的从善如流、谦虚的高尚品质。
2、第一自然段中有“著名”这一关键词教师可渗透到这节课中。在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中的“著名”一词,追问:他是一个怎样的画家?正因为他的技艺高超,因此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面对这么著名的画家人们的纷纷夸赞是在情理之中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牧童那一声突兀的“画错啦,画错啦!”才显得尤为有胆识,从这可以感受到小牧童的勇敢,实事求是的品质。我觉的这节课中牧童勇敢的品质凸显得还不够。
崔峦教授说:“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是啊,我们的语文课,要回归本真。我想这次难得的听课机会,将会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点亮一盏明灯。小语的教学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还需不断求索,不断实践,才能在小语教育这一片展台上绽放出绚丽多彩的景象。
第五篇:让科学课回归本真
让科学课回归本真
重庆市巫山县南峰小学 谭发礼
推荐者: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金洲小学张新元
摘要:在面向生活、贴近生活的《科学》中,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科学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科学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不是以死记知识点、考试获高分为终极目标。而是以教材为主线,以兴趣培养为着力点,以问题设计为突破口,以知识目标为载体,以探究体验为核心,精心设置一个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放手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经历预测假设、实验验证、搜集证据、讨论改进、记录交流等探究环节,使科学课成为科学探究过程的简约复现。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是精神,促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科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教材主线;兴趣培养;问题设计;探究体验;回归本真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其教学建议指出:教师应“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亲自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活动中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科学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不是以死记知识点、考试获高分为终极目标,而是应该扎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让科学课真正回归本真:
一、以教材为主线,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样的活动“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篇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成功案例,课题是《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现将教学案例摘录如下:有一天,乔治把喷水壶放在教室外面窗台上的时候盛满了水。过了几天,喷水壶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他觉得很奇怪,因此,科学课一开始,乔治就问道:“是不是有人把喷水壶里的水喝了?还是有人把它撒了?”这时,乔治的老师格林小姐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学生们:“水跑到哪里去了?”玛丽认为,如果没有同学去动喷水壶,那一定是他们的宠物仓鼠威利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把水喝光了。全班同学决定检验玛丽的看法对不对,他们把喷水壶盖上,第二天早晨发现水位没有下降。孩子们认为这已经证明了玛丽的看法是对的。格林小姐却问道:“你们能够肯定威利在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吗?”学生们几乎都对此表示肯定。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妙主意来证明给老师看。他们把笼子放在沙盘中间,将沙抹平。过了几天之后,孩子们看到沙上没有脚印,水位没有变化,此时孩子们认为威利夜里没有跑出来。这时另一个学生说:“水被盖着,威利根本看不到水。”于是全班同学决定把笼子放在沙盘的中央,并把喷水壶的盖子拿走了。第二天,他们发现水位下降了,然而沙子上没有留下一个脚印。现在学生们肯定仓鼠没有喝壶中的水。格林小姐建议孩子们把一个盛水的容器放置在窗台上,每天测定和记录它的水位,然后把这些纸条标上日期后贴在一张大纸上构成一个图表。几天之后,孩子们发现水位一直在下降,但是每天降低的尺度不一样。经过对“不一样”的讨论后,一个叫帕特里克的学生联想到烘干机烘衣服的情况,他就得出结论说:温度较高时水就消失得较快。此后,他们还进行了两项研究,一项是盛水容器口径大小如何影响水消失快慢的实验,另一项研究是用一把扇子在盛水容器上扇动是否会使水消失得更快。
《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一课的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返回到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有所思、所想、所悟、所感,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身边的知识、发现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学生在亲身体验后对知识的理解更深,掌握得也将更牢固。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二、以兴趣培养为着力点,让学生在成功愉悦中释放潜能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新知、参与探索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科学课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能力保持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在课堂中极易分散注意力,不由自主的去做其它事情。因此,关注学生的兴趣,深入分析“学生喜欢什么、爱好什么”,然后采用科学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是至观重要的。在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
(一)》、《蜗牛
(二)》时,我事先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蜗牛进行观察,让我惊讶的是第二天早上竟然有三名学生各带了一方便袋蜗牛。我问他们带那么多干什么,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动,有的说平常很喜欢蜗牛,有的说发现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颜色,有的说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爬行速度,有的说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螺纹,有的说不同的蜗牛身体的粘稠程度不一样„„还有就是担心其他同学没有找到蜗牛而无法观察。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课堂教学是学生感受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可是教材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极易乏味。他们天性喜欢参与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用活动内容去组织课堂教学、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感受和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获得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健康的教育。在执教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自己设计实验,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方法更多、更科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去。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达到空前。有的独立实验,有的分工合作。有的学生用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塑料泡沫块放入水中认真观察;有的学生用注射器将乒乓球中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水放入水中认真观察„„用不同的材料做实验得出了 “物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的相同结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也不是独裁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的任务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潜在的朦胧的的认识挖掘出来,开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以利于更好的进行思维探究活动,时刻关注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以问题设计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
路培琦老师曾说过,对问题做出猜想、假设、预测、收集证据、证明,这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表现过程,这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儿童的表现,蕴涵着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的无限好奇,蕴涵着他们对自身力量的一种尝试和试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创立的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前操作、具体操作和抽象操作等四个阶段。小学生一般处于认知发展的前操作和具体操作阶段,在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动手操作比用抽象的语言讲授课本更加适合儿童认知发展,儿童比较容易接受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小学生的“探究活动”重要的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他们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只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即使探究结果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但学生却经历了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即使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但失败的教训同样是一种收益。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积极的评价。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这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的关键.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寻访小动物》一课时,学生通过学习激发了观察动物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观察蚂蚁,我就鼓励他,课后,你观察一下蚂蚁,它的家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它是怎样找食物的?并做好记录。通过学生课上课下的自主探究,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蚂蚁搬家说明了什么?冬天它为什么躲起来?蚂蚁会迷路吗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犹如一群小科学家围绕问题开展了“做、观、思、议”等实践活动,逐渐明白了水是如何消失的,获得了关于“蒸发”的科学知识。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取代了先验的确定的知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的、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或者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中逐渐凸显出来。
四、以知识目标为载体促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
《科学课程标准》对于知识目标的要求是:“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这就指明了小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从内容上来说,是与自身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所以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谁流得更快一些》时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了水、食用油、蜂蜜、豆浆、洗洁精五种液体来研究;从难度来说,浅显的、便于儿童掌握的,而不是高深的、超越儿童认知水平的。所以学生就可能对液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轻重、流动速度等感兴趣: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说:只要知道就行,只要能够把知道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由此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而不去强求深刻理解、灵活应用甚至进行发明创造。因此学生对液体的密度、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知道即可,不去苛求为什么这样。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如果单纯把教育局限于认知上,即使他的知识非常广博,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因此,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目标应成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的载体。《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中涉及的液体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他们每天和不同的形形色色的液体打着交道,但他们对此只是被动地关心和接受,很少有学生去有意识地关注和研究,更没有人意识到液体还有很多奇妙而有趣的科学现象和可以利用的科学价值。张光鉴在《相似论》中曾经说道:“学生只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感兴趣”。我在执教《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时就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潜在的求知欲,随着对液体的学习和研究,尝试用多种方式来研究身边熟悉的事物。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充满创造力的“生成者”。分析教材后,我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是:认识液体的过程与方法。在认识液体性质的同时,也体验到认识一件事物,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在认识液体的多种性质的过程中,学生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来研究液体,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并且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在课堂中,把科学知识和其他教学材料都当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围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来设计过程和开展过程,来获得巨大的教育价值。
五、以探究体验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是精神
科学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科学素养的核心是一种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一样是构成现代人的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是进行科学决策和形成社会民主的基础。理性精神需要从科学探究学习中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科学课的活力所在。探究活动作为科学的根本,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充实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探究既是科学课程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常常设计以下的探究机会让学生来亲身经历、感悟体验,从而理解科学。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时,我先让学生进行一个“猜猜它是什么液体”的游戏。老师做示范:它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四处流动,生物缺不了它,它是什么?鼓励学生也试着自己创制一条谜语供小组成员猜测。设计编写谜语是学生综合的观察探究、学会描述的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增加了趣味性,充分利用了学生爱做游戏和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引导学生有旺盛的探究欲望,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调动了大家共同参与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养成提问-预测-假设-验证的研究方法和习惯,学会制定实验方案,要明白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而不是盲目地玩。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证明的方法,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谁还有与众不同的方法来证明?然后交流实验方法并做出假设后请学生进行演示、验证。学生想到用两个保鲜袋去天平称上称一称、平衡架上比一比、抽去一个杯子里的空气与另一个杯子来比重量„„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实验方法,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了,课堂也就活跃了,学生的研究热情特别高涨。哪怕假设是错误的,老师也不在实验前指出,而是让他们自行研究后,用事实来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对事物的认识深刻而隽永,因为他们亲历了,感悟了,体验了,效果远远胜于老师的帮助。长此训练后,学生遇到问题不再把“老师,该怎么办?”“可不可以这样做?”挂在嘴上,而是自己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学会控制条件去搜集证据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在设计中,他们的实验材料也由自己来选择和利用,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学习的含义,而不是在老师预先准备的实验器材的暗示下进行实验。
在新课程的熏陶下,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发生了质的改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来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