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5.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45.试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信息的量。)(2)道德认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对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晓之以理。)(3)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的,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4)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作为社会的一员,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也无力控制、净化社会环境。再加上自身的选择、判断能力有限,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得德育工作难度加大。)(5)同伴群体(归属于某一个团体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体、非正式的小团体等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二篇:态度和品德的养成
态度和品德的养成
一、概述
1、态度的定义:
2、对态度的理解:(3条)
3、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2)态度的情感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 基中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核心
4、品德的含义:
5、对品德的理解:
品德形成的后天性:个体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品德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和社会规范的体现
品德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偶尔为之的表现不能称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行成。
品德表现的行为性;品德是人凭选择所习得的习性,是道德行为长期积累的结果,而道德行为又是判断道德品质的客观依据。
品德抉择的自觉性:表现在品德的形成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观念为基础,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能凭借一定的判断自觉自愿地、创造性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6、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定义)
(2)道德的社会共同性。适应全社会各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同一社会各阶段所共有
(3)道德的阶级性。表现为各个阶级者是以自己的道德观念来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不以个别人的存在或品德为转移。
7、品德和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最终根源是相同的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2)区别
A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调整人们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行为准则在个体身上的反映。B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人的存在和品德高低为转移,不同社会有不同道德标准;品德的形成不仅受社会的影响还受个体生理、心理等内在条件的制约C道德是社会学或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8、品德与性格(个性)等的不同。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性格则是指个人在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且一贯的表现。性格中既有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也有不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因此品德与性格有重合的部分,但又不完全相同。
9、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当一定的道德认识和相应的道德情感在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相结合并产生共鸣时,便会构成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道德动机。即道德信念)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等。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实际上是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能动作用。
(4)道德行为: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的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0、态度和品德的关系 相同点:
区别:
(1)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2)价值内化程度不同。态度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为:接受即注意,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等。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己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
1、皮亚杰利用对偶故事法确立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这一阶段思维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阶段(2—8岁)这一阶段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又称为服从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这一阶段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单向理解规则。这一阶段又叫单纯的个人规则道德发展阶段。
(2)权威阶段(5---8)这一时期儿童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关于惩罚:不管动机如何都应该受抵罪的惩罚,而且越厉害越公平。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
11、12岁)思维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
关于惩罚: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驯服地受抵罪的惩罚,而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思维的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此时才是真正达到了自律阶段。开始出现利他主义。
2、对皮理论的评价:
(1)在认知发民菜和道德发展的关系方面,肯定了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认为道德情感的激发有赖于道德认识,价值判断有赖于事实判断。
(2)关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的规律问题,道德发展过程中量和质的问题,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论,指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过程,由于心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3)关于教育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在儿童获得社会经验方面,教育不仅可以控制不利于儿童道德发展的因素,而且还可以创造一些有利于道德发展的条件使儿童接触和了解社会。(4)不足:他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道德判断的基础起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的协作,不是成人的教育榜样。从而否定了榜样的作用。
(5)他虽揭示了道德认识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注意到了情感和意志的作用,但忽视了行的因素
(6)皮所讲的成人的强制是一些切来自儿童外部的东西,没有区分成人向儿童灌输一定的道德规则同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儿童采取一定言行之间的差别。因而绝对否定成人约束对儿童道德发展可能具有的积极作用。
3、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道德价值不决定于人及推测,而是由外在要求而定
A服从与惩罚的定向: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 B朴素的利己主义: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并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和希望有关。
(2)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C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好孩子取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
D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的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
(3)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E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意志和福利。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F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既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
三、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过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
包括从众与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自愿也可能是被迫。被迫的服从叫顺从。从众是自愿的。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是态度和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2)、认同
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实质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行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3)、内化
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内化阶段,个体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定性。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等和一致性的需要,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
四、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如何做到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树立良好的榜样应注意什么问题?
3、利用群体约定
群体约定的操作程序是什么?
4、价值辨析
价值辨析的阶段和过程是什么?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6、其他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
第三篇: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表现
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表现
1、调查研究的结果
一项研究以399名3-6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所有被试进行了集体测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总分和各个维度上的得分较高。较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普遍高于高年级学生。女生的整合态度和自信心显著好于男生。
(2)、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总分和各个维度上的得分较低。较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普遍高于低年级学生。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
另一项对567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57.4%的学生因为来自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对英语学习很有信心,喜欢学习英语,认为自己能学好英语。有31.8%的学生因心理紧张、焦虑或厌倦,缺少鼓励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这个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情感态度是搞好英语教学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不断扩大这股力量。
2、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表现
英语教师教育行为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教师的鼓励与帮助、消极评价是预测学生情境态度的重要变量,教师的交流与重视、消极评价是预测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变量,教师教育行为的各个维度对学生整合态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交流与重视是预测学生内在动机的最重要变量。
(3)教师的消极评价、交流与重视是预测学生英语学习的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否定评价恐惧的重要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情感态度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学)
1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支约,表现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须从的愿望。
2、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已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为到规则不是绝对不变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已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对个体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2中学生伦理道德发展的自律性与言行一致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3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的行为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1鲁姆等将态度的水平分为接受、____反应、评价、及组织和__________。
2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______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3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______两个方面
4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______和相对功利取向。
5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寻求认可取向和__遵守法规取向_。
6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______和普遍伦理取向。
7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认知能力和______。
8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______、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9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______。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11依从阶段的行为主要受控于______,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第五篇: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学校教学工作是以课程为中介的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其特点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学环境、教学氛围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发展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不仅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密切相关,而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学习风格、教学情境等紧密相联。这些因素正式我们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的领地。应该说,教师专业素养因集中地表现在教师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时发生的态度和行为上。所以,作为教师修养外在表现的态度与行为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这个小社会中的态度和行为制导着它的气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表情、手势和体态等,既可以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协调融洽,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拘谨刻板、冷漠紧张;教师有气无力,学生往往也就无精打采。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学生的学校体验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学习,影响学生对学校、对人生及社会的情感体验,最终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原国家教委的专家调查小组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上学的愉快体验有随年级升高而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主要靠教师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一旦形成,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了条件。积极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向明确,参与意识增强且能维持较长的时间。随着自我定向和自律能力的发展,积极进取的学业成就动机也就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而学业成就动机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活动本身的有效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起着驱动和导向作用,对于正在进行的信息加工起着组织和协调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相反,如果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让学生体验到的只是压抑、害怕和苦恼,学生对学习就会缺乏热情,消极被动,穷于应付,学生心里想的恐怕只是如何尽快摆脱这种让他讨厌的环境。
对青少年来说,学校是他们获得经验感的重要场所,教师是学校教育重为他们提供经验感需求的核心人物,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是他们获得经验感需求的主要活动。但是,在“应试教育”笼罩下的今日之学校,不少老师重智育、轻情感、重学科、轻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学业欠佳的学生很难获得重要感、成就感和有力感。教养与教育难以协调统一,等学生进入社会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专家调查小组两点提示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尊重、是否公平对学生在校的愉快体验的影响比绝对学习负担量要大;第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是实现教育目标中学会做人的活的教学内容,学生从教师如何对待自己中学习着如何对待他人和社会。由此可见,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实在是举足轻重。